血常规记忆汇总表
- 格式:doc
- 大小:42.50 KB
- 文档页数:2
血常规正常值是多少血常规正常值参考表血常规的正常值是多少呢?血常规检查是临床上运用的最基础的化验检查之一,其中有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及血小板数量等。
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下血常规正常值,不同的人群血常规正常值都是不一样的,赶紧来看看吧。
血常规正常值参考表血常规正常值血常规正常值是表示人体最健康状态的一个参数,如果自己的血常规检查结果跟正常值有出入,那就意味着人体的某些地方出问题了。
通过这个检查结果就能判断出到底是出了什么问题,能够很好的对症下药。
白细胞在机体内起着消灭病原体,保卫健康的作用,它的正常值是(4~10]×109/L。
中性白细胞,正常为0.5~0.7,增高或减少的原因与白细胞计数相同。
淋巴细胞,正常为0.2~0.4。
嗜酸性-粒细胞,正常为0.005~0.05。
嗜碱性-粒细胞,正常为0~0.0075。
核细胞,正常为0.01-0.08。
血小板:血-小板正常值的范围为PLT(100~300)×109/L。
孕妇血常规正常值孕妇血常规检查主要是检查自己是否贫血,正常的血常规检查结果是在100g/L—160g/L。
如果低于这个标准则是有贫血的症状。
孕妇轻微的贫血对准妈妈和分娩的影响不大,而如果是重度贫血,则会有引起早产,低体重儿等一些不良后果。
如果患有严重的贫血,在孕妇会铁供给不足,影响胎儿的发育,不利于产后恢复。
但是如果准妈妈的血小板低于100*1012/L,会影响准妈妈的凝血功能。
这对孕妇是极其不利的,因为在生产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有出血,这就有可能会造成大出血的发生,有着生命危险的。
新生儿血常规正常值新生儿血常规检查的主要特点就是:白细胞高,红细胞高。
不过刚出生2-7天的新生儿平均正常值跟其他人群都不同,我们来看新生儿血常规的正常值:红细胞RBC5.7~6.4×1012/L,血红蛋白测定180~195g/L,白细胞\WBC 20×109/L,中性粒细胞0.65N%,淋巴细胞0.20L% ,血小板150-250×109/L。
医学检验知识点速记口诀一、血液学1.外周血细胞分类:以下三首歌可以帮助记忆白细胞有五类,新鲜的小盆友。
记住点招儿唱歌,酸碱慢查好。
偏好4或8,大盆友常担忧。
盆友颗粒帮助,算多或少,提醒你。
2.红细胞生存期:记住1-2-120,红细胞各种。
红细胞生存期120,细胞血红2继而生红13.白细胞增多疾病分类:以下两首歌可以帮助记忆血A肝B炎C合D者。
细胞病(白2)A急(白4);B发(白8),C梅(白4),D白(白8)。
好发于白2,白4,白8感染,急性,急和慢性,急性感染或病毒感染时会发生增多。
二、生化学1.外周血细胞计数:以下两首歌可以帮助记忆5千以下好白王害怕高或低,白病或毒过5千到10千,红可别闯祸,病别抢流感,CK肌病酸度。
2.电解质异常:以下三首歌可以帮助记忆Na减少,水代谢,病及孕妇。
Na增加,失去水,月经天气。
K降低,疾病多痛。
K上生病,酸碱中毒。
Ca增多,骨病肾病,高甲状早发症。
Ca减低,骨质疏松,甲状旁腺。
3.肾功能异常:以下两首歌可以帮助记忆BUN*2,Cr*0.7BUN>Creatinine异常,肌酐升高。
Cr>0.75umol/L(女性),Cr>1.0umol/L(男性),肌酐正常范围。
三、免疫学1.免疫球蛋白测试:以下两首歌可以帮助记忆各类免疫球蛋白,血清免疫球蛋白。
G、A、M、E、D,5类抗体支配世。
五中免疫球蛋白,免疫听牢记。
G主保护,A利黏膜抵。
M原始,E自身病变倾。
2.免疫功能评估:以下四首歌可以帮助记忆免疫功能评估不要迷迷糊糊—蛋白主成份G主。
T淋巴胞帮助,B细胞生指导。
单位转L,免疫功能指标就。
CD4+,CD8+益,CD16+157+保险。
IgE,IgG,IgA都需要。
四、微生物学1.检验法替代:以下一首歌可以帮助记忆培养教检必须找,找不着时可试别的。
同等、快等于、超、迅速,可作用,省东西。
2.检验方法:以下两首歌可以帮助记忆常用的细菌检测方法包培养、直视镜、试盒。
血常规标准参考表及意义血常规检查是临床上常规的一项检查项目,通过对血液成分的检测,可以了解到人体的健康状况。
血常规包括红细胞计数(RBC)、白细胞计数(W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等指标。
这些指标的正常范围对于评估个体的健康状态、诊断疾病、监测疾病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血常规的标准参考表及其意义。
1. 红细胞计数(RBC)。
红细胞是携带氧气的主要细胞,红细胞计数是指在一定体积的全血中,红细胞的数量。
正常成年男性的红细胞计数范围为4.3-5.8×10^12/L,而正常成年女性的红细胞计数范围为3.8-5.1×10^12/L。
红细胞计数高于正常范围可能提示患有高原病、慢性心肺疾病等,而低于正常范围可能提示贫血、失血等疾病。
2. 白细胞计数(WBC)。
白细胞是人体内一类重要的免疫细胞,白细胞计数是指在一定体积的全血中,白细胞的数量。
正常成年人的白细胞计数范围为4.0-10.0×10^9/L。
白细胞计数高于正常范围可能提示感染、炎症、白血病等,而低于正常范围可能提示骨髓功能减低、免疫功能低下等疾病。
3. 血红蛋白(Hb)。
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的主要成分,负责携氧和二氧化碳的运输。
正常成年男性的血红蛋白范围为130-175g/L,正常成年女性的血红蛋白范围为115-150g/L。
血红蛋白高于正常范围可能提示慢性缺氧、多发性骨髓瘤等,而低于正常范围可能提示贫血、出血等疾病。
4. 血小板计数(PLT)。
血小板是人体内重要的凝血细胞,血小板计数是指在一定体积的全血中,血小板的数量。
正常成年人的血小板计数范围为100-300×10^9/L。
血小板计数高于正常范围可能提示血小板增多症、骨髓纤维化等,而低于正常范围可能提示血小板减少症、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疾病。
通过血常规检查,可以及时了解到个体的健康状况,发现潜在疾病,进行及时干预和治疗。
因此,血常规的标准参考表及其意义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血液学学习记忆口诀一、血细胞成熟规律:血细胞成熟过程中其形态演变都有一个共同的规律性。
一般都是由大到小(少数例外:如成熟的巨核细胞和早幼粒细胞都比原始的大);由核大浆少到核小浆多;核形由圆到凹或分叶至消失;染色质由细致、疏松、网状到粗糙、紧密、块状;核膜从不明显到明显;颗粒从无到有;核仁由清晰到模糊或消失。
因此,在识别血细胞时,掌握和运用好这些规律性,是血液细胞学检查的基本功。
成熟规律有共性,由大到小是特征;质细到粗疏变密,仁有到无粒体生。
二、红细胞系统1、原红细胞:又称初正常母红细胞。
在正常成人骨髓中约占有核细胞的0.5%,在红白血病与增生性贫血时增多。
胞体较大,圆或椭圆形,直径约18微米,为成熟红细胞的2-4 倍。
浆量少,深蓝色,不透明,浆缘常有瘤状突起,近核周围着色较淡。
核圆较大,居中或稍偏于一旁,核染质呈颗粒状,核膜明显。
核仁通常有2-4个,其界限不清,有时不易辨认。
原红圆或椭圆形,色染深蓝不透明;浆有瘤状小突起,核大居中有核仁。
2、副原红细胞:是由病理造成的不正常细胞,多见于红血病或红白血病。
因核浆发育不同步,发生紊乱,核发育先于胞浆(即老核幼浆),出现形态显著异常的原红细胞,便称为副原红细胞。
胞体大,伪足多,呈不规则的圆形或畸形。
胞浆丰富,着色变化不大,浆中可见较多的空泡。
核形呈不规则,呈凹陷褶叠或切迹,核染色质疏松。
核仁较明显。
副原红见红血病,浆核紊乱异步行;核熟要比胞浆早,浆含空泡核畸形。
3、早幼红细胞:又称嗜碱性母红细胞,在正常骨髓中约占1.5%左右,在缺铁性贫血或巨幼细胞贫血经特殊治疗后数量增多。
胞体较原红细胞小,约16 微米,圆或椭圆形,较规则,一般无伪足突起。
胞浆较丰富,核浆比较大,深蓝色,比原红细胞浆透明一点。
胞核圆形,位于中央,核膜清楚。
核染质较原红细胞粗糙紧密,呈粗颗粒状甚至浓集成块,核仁模糊或消失。
早幼红属嗜碱性,浆多色蓝稍透明;核仁模糊或消失,质变粗密核居心。
4、中幼红细胞:又称嗜多色性母红细胞,是骨髓中最常见的一种有核红细胞。
血常规26项对照表解释血常规是检测人体健康状况的一项基本检查,涵盖了多个指标。
其中,血常规26项指标是指血液检查中包含了26个重要指标进行分析,作为临床诊断非常重要的依据之一。
那么这26项指标具体是什么,其对比值应该如何理解呢?下面我们就来详细解释一下血常规26项对照表。
1.红细胞计数(RBC):正常值男性4.5-5.5×10^12/L,女性4.0-5.0×10^12/L;2.白细胞计数(WBC):正常值4.0-10.0×10^9/L;3.血色素(Hb):正常值男性130-175 g/L,女性115-160 g/L;4.红细胞压积(HCT):正常值男性0.42-0.52,女性0.36-0.47;5.平均红细胞体积(MCV):正常值80-96 fL;6.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正常值27-34 pg;7.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正常值320-360 g/L;8.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RDW-SD):正常值37-47 fL;9.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DW-CV):正常值11.0-14.5%;10.血小板计数(PLT):正常值125-350×10^9/L;11.平均血小板体积(MPV):正常值7.5-10.5 fL;12.血小板分布宽度(PDW):正常值10.0-20.0 fL;13.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正常值1.8-6.3×10^9/L;14.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正常值40%-75%;15.淋巴细胞计数(LYM#):正常值1.1-3.2×10^9/L;16.淋巴细胞百分比(LYM%):正常值20%-45%;17.单核细胞计数(MONO#):正常值0.1-0.6×10^9/L;18.单核细胞百分比(MONO%):正常值3%-8%;19.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正常值0.02-0.52×10^9/L;20.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EO%):正常值0%-5%;21.嗜碱性粒细胞计数(BA#):正常值0.01-0.1×10^9/L;22.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BA%):正常值0%-1%;23.血糖(GLU):正常值3.9-6.1 mmol/L;24.尿素氮(BUN):正常值2.8-7.2 mmol/L;25.肌酐(CREA):正常值男性62-106 μmol/L,女性53-97 μmol/L;26.尿酸(UA):正常值男性202-416 μmol/L,女性140-357μmol/L。
血常规项目说明表测定项目检测样本英文缩写参考范围临床意义白细胞总数血液WBC 4.0—10.010e+009/L 1、生理性增多:初生儿、运动、疼痛、情绪变化、应激、妊娠、分娩2、病理性增多:急性感染、严重组织损伤、大量细胞破坏、急性大出血、急性中毒、肿瘤3、病理性减少:某些感染、某些白血病、慢性理化损伤、自身免疫性疾病、脾功能亢进红细胞总数血液RBC 4.0—5.5 3.5—5.0 10e+012/L 1、相相对性增多:连续呕吐、严重腹泻、多汗、多尿、大面积烧伤、晚期消化道肿瘤2、绝对性增多:慢性肺心病、某些肿瘤、紫绀型先心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3、减少:某些血液病如再障、巨幼贫、缺铁性贫血、急性失血、溶血性贫血、脾功能亢进血红蛋白血液HGB 120—160 110—150 G/L 1、增加:失水,腹泻,大面积烧伤,各种原因所致的红细胞增多症等。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呈相对性Hb增高。
2、减少:贫血,失血,慢性消耗性疾病等。
红细胞压积血液HCT 男:0.42—0.49%女:0.39~0.43% 1.增高:各种原因所致血液浓缩如大量呕吐、腹泻、大面积烧伤后有大量创面渗出液等,测定红细胞压积以了解血液浓缩程度,可作为补液量的依据。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有时可高达80%左右。
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系体内氧供应不足引起的代偿反应如新生儿,高山居住者及慢性心肺疾患等。
2.减少:各种贫血或血液稀释,由于贫血类型不同,红细胞计数与红细胞比积的降低不一定成比例,故可以根据红细胞比积和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的量计算红细胞三种平均值,以有助于贫血的鉴别和分类。
平均红细胞体积血液MCV 82—92 FL 【生理学变异】1.升高新生儿升高约12%,妊娠约高5%。
饮酒约升高4%,吸烟约升高3%。
口服避孕药约升高1%。
2.降低激烈的肌肉活动约降低4%,6个月以前的儿童约降低10%。
【药物影响】1.升高可引起巨幼红细胞贫血的药物有巴比妥酸盐、鲁米那(叶酸代谢障碍)、导眠能、苯妥英钠、非那西丁(偶尔)、氨苯喋啶、雌激素、降糖灵(致叶酸或vitB12缺乏)、呋喃类、新霉素、异烟肼、环丝氨酸、氨基苯甲酸(诱致消化道吸收障碍所致)、氨基水杨酸、氨甲喋呤、秋水仙碱(伴vitB12缺乏),其中抗惊厥药约升高3%。
血常规28项详细解释及指标的意义嘿,咱今天就来好好唠唠这血常规 28 项!你知道吗,这血常规就
像是身体的晴雨表,能告诉咱好多身体内部的情况呢!
先说说白细胞计数吧,这就好比身体里的“小战士”数量。
白细胞高了,哎呀,那是不是身体里有啥“小怪兽”在捣乱呀,像细菌感染啥的;要是低了呢,会不会是“小战士”们没力气打仗啦?比如说,你要是感
冒发烧了,去查个血常规,看看白细胞计数,就能大概知道是咋回事啦。
红细胞计数呢,就像身体里的“运输队”。
要是红细胞少了,那就是“运输队”力量不足呀,人就可能会没力气、头晕啥的,就像车子没油
了跑不动一样。
贫血的人就常常是红细胞出问题啦。
血小板计数也很重要呀!它就像是“修补匠”。
血小板低了,那可不
得了,就像修补的人少了,受伤了止血就困难啦。
有一次我一个朋友
不小心摔了一跤,就流了好多血,去医院一查,原来是血小板有点低。
血红蛋白呢,那可是红细胞里的“宝贝”,能反映贫血不贫血。
好比说,血红蛋白低了,那就是“宝贝”不够呀,人就会没精神。
还有好多其他项呢,每一项都有它的意义和作用。
这血常规28 项,就像是一个复杂又精细的系统,每一个指标都在告诉我们身体的状况。
咱可得重视起来呀,就像重视咱每天吃啥一样!
总之,血常规28 项可太重要啦!它能让我们及时发现身体的问题,早早采取措施。
咱可不能小瞧了这些数字,它们背后藏着的可是我们
身体的健康密码呢!所以呀,大家一定要定期去检查血常规,好好了
解自己身体的这个“晴雨表”哟!。
血常规标准参考表血常规是临床上常规的一项检查项目,它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身体健康状况,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血常规检查包括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压积(HCT)、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等指标。
本文将详细介绍血常规的标准参考表,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些指标的正常范围。
1. 红细胞计数(RBC)。
红细胞是携氧的主要细胞,它的数量反映了人体供氧能力的强弱。
成年男性的正常范围为(4.3-5.8)×10^12/L,成年女性的正常范围为(3.5-5.0)×10^12/L。
红细胞计数偏高可能是由于脱水、肺部疾病等原因,偏低可能是贫血、出血等原因。
2. 血红蛋白(HGB)。
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的主要蛋白质,它携带着氧气和二氧化碳。
成年男性的正常范围为(130-175)g/L,成年女性的正常范围为(115-150)g/L。
血红蛋白偏高可能是由于肺部疾病、高原适应等原因,偏低可能是贫血、出血等原因。
3. 红细胞压积(HCT)。
红细胞压积是指血液中红细胞所占的比例,它也反映了人体供氧能力的强弱。
成年男性的正常范围为(0.40-0.50),成年女性的正常范围为(0.37-0.47)。
红细胞压积偏高可能是由于脱水、肺部疾病等原因,偏低可能是贫血、出血等原因。
4. 白细胞计数(WBC)。
白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帮助人体抵抗病原体的侵袭。
成年人的正常范围为(4.0-10.0)×10^9/L。
白细胞计数偏高可能是由于感染、炎症等原因,偏低可能是由于骨髓抑制、免疫功能低下等原因。
5. 血小板计数(PLT)。
血小板是人体血液凝固的关键因素,它可以帮助止血和修复血管损伤。
成年人的正常范围为(100-300)×10^9/L。
血小板计数偏高可能是由于感染、骨髓增生异常等原因,偏低可能是由于自身免疫性疾病、骨髓抑制等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