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20世纪西方社会现实主义美术的特征
- 格式:pdf
- 大小:199.71 KB
- 文档页数:2
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艺术思潮的特征通常,我们将20世纪以后的艺术称为现代主义艺术。
研究者们对20世纪艺术特征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但面对现代主义艺术众多流派——表现派、立体派、未来派、抽象主义、野兽派、达达派、超现实主义、波普艺术,相对于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艺术,我们难以用一个词(像对先前的古典主义、浪漫主义或现实主义表述)把20世纪艺术思潮的特征准确、完全地概括出来。
我们最常见的是把20世纪艺术或“现代主义艺术”特征表述为“多元化”。
“多元化”其实就是不能确定的特征,这是概括20世纪艺术特征的无奈表述。
如果我们不是把艺术创作视为仅仅是少数艺术家情感的某种冲动,而是与哲学、科学一起反映了一个时代的观念、精神和认知世界的方式,只不过艺术与其他方式的区别在于更注重以直觉的方式表达内心的感受和感知,那么就应为20世纪艺术思潮确定一些特征。
我们可以把20世纪艺术思潮的特征概括为模糊性、突变性和随机性。
一、模糊性模糊性通常指由于事物类属划分的不分明而引起的判断上的不确定性。
模糊性是由于事物本身的概念不清楚,本质上没有确切的定义,在量上没有确定界限的性质。
这是由于事物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边界所呈现的无规则、交叉,也即边界的不明确、不确定性,在时间过程的阶段的不确定性。
这些特征在现代主义艺术中明显表现出来。
印象主义的画面破碎、分解,使得整体与元素都变得模糊。
1874年,莫奈展出了一幅题为《日出·印象》的油画,是画家从一个窗口看出去的印象。
描绘的是在晨雾笼罩中日出时港口景象:全部画面在由淡紫、微红、蓝灰和橙黄等色组成的色调中,一轮红日拖着海水中一缕橙黄色的波光,冉冉升起,近海中有三只小船,在薄雾中显得模糊不清,远处的建筑、港口、吊车、船舶、桅杆等也都在晨曦中朦胧隐现。
这幅画表现的是一种瞬间的直接的视觉感受,风格与学院派艺术那种谨慎而明确的轮廓,呆板而僵化的色调迥然不同,是以“零乱”的笔触展示雾气交融的景象。
基于欧洲现实主义美术的美术史研究欧洲现实主义美术是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期欧洲美术界中的一个重要流派,它的出现和发展反映了那个时代社会、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的变革和发展,具有深刻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本文将从美术史的角度出发,探讨欧洲现实主义美术的发展历程、特点和艺术价值。
一、欧洲现实主义美术的发展历程欧洲现实主义美术的出现可追溯至18世纪末的英国,当时的英国艺术家开始对现实生活进行描绘,呈现了强烈的社会现实主义倾向。
19世纪50年代,法国的巴比松学派进一步深化了现实主义艺术的思想,其代表人物卡米耶·普西热自认为是现实主义的创始人。
在普西热的倡导下,许多法国艺术家开始关注社会问题,他们通过笔触勾勒出生活中真实的场景和人物形象,在艺术中呈现出对现实的深切关注。
此外,俄国也出现了一批突出的现实主义艺术家,如伊万·库尔贝和伊萨克·列维坦等。
在20世纪初,欧洲现实主义美术逐渐走向多元化。
一方面,一些现实主义艺术家开始关注精神领域,倡导以个人感受为主的作品,这一流派被称为象征主义。
另一方面,立体派和表现主义艺术家以其独特的视角和表现手法,对现实主义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丰富和拓展了现实主义的审美内涵。
到了20世纪30年代,现实主义艺术基本进入了尾声,但它在欧洲美术发展史上却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1.关注现实生活,强调真实性欧洲现实主义美术是一种强调现实生活表现的艺术流派,注重描绘真实、自然、生动的场景和人物形象。
艺术家通过生动形象的描绘,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呈现出一种深刻而真实的社会现实。
2.倡导社会现实主义,抒发关切之情欧洲现实主义美术不仅是一种艺术表达方式,更是一种社会理论和思潮的体现。
艺术家倡导社会现实主义,关注社会正义和人权问题,力求通过艺术的手法引起大众的关注和反思。
3.个性化表现,强调艺术创新欧洲现实主义美术始终强调个性化的表现方式,艺术家通过自身的创造力,塑造出富于个性特点的作品,不断探索和创新艺术表现手法,将现实主义艺术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外国美术史综述之二十世纪美术(2010-03-08 19:47:58)一、西方现代美术(一)二战前1913年2月17日,军火库展览,美国首次介绍欧洲现代艺术的展览。
现代主义(Modernism)占主流,兼有其他传统的、学院的流派。
18世纪以来欧洲哲学中重视个人人格、尊重个人创造性和主体性格的“主体论”得到更大张扬;艺术品的供求关系发生变化,开始走向市场。
后印象主义塞尚和凡高分别成为现代艺术两种趋势的先驱人物。
欧洲传统艺术中一直存在两种倾向——重视理性精神和注重感情表现。
1、野兽主义(Fauvisme):在1905年巴黎秋季沙龙上,以马蒂斯为首的青年艺术家展出自己的油画作品,被批评家路易·沃塞尔戏谑的称之为“野兽”,“野兽主义”从而得名。
是一个很松散的群体。
特别注重发挥纯色的作用,强调色彩的表现力。
实际上属于泛表现主义的范畴。
马蒂斯,驱使他迈向革新之路的是后印象主义塞尚、高更、凡高和新印象主义画家修拉等人的作品。
后印象主义、新印象主义+非洲土著雕刻+近东阿拉伯艺术。
20世纪初画风追求原始格调,富有幻想意味,用快速、粗放有力的笔触造型,用纯粹的色域组织画面,使画面充满律动感。
画面上特有阿拉伯饰纹,色彩绚烂,线条流动,很有装饰性。
早期代表作有《戴帽子的妇人》、《奢华·宁静和愉悦》、《华丽》、《舞蹈》、《音乐》。
马蒂斯把绘画比作“安乐椅”供人消遣和赏心悦目,他说他“梦寐以求的是一种和谐,纯粹而宁静的艺术”。
30年代以后“野”气有所收敛。
有些画家并未一直坚持1905年前后的画风,如德安、弗拉芒克、杜菲、卢奥、荷兰的唐元等。
2、立体主义(Cubism)又译为立方主义,1908年始于法国。
这个名称的出现含有偶然性。
1908年,G·布拉克在卡恩韦勒画廊展出作品,评论家路易·沃塞尔在《吉尔·布拉斯》杂志上评论说:“布拉克先生将每件事物都还原了……成为立方体”,这种画风因此得名。
简述20世纪西方美术的特点20世纪西方美术经历了丰富多样的发展,从印象派、立体主义到超现实主义,艺术家们以不同的创作风格和技巧呈现出他们对世界的独特见解。
以下是20世纪西方美术的一些主要特点:1.替代现实:20世纪初期,许多艺术家开始追求一种新的表现方式,试图超越对现实的直接呈现。
他们试图通过表现自身的情感、思想和精神状态,创造出一种更真实的现实。
这种艺术形式被称为表现主义。
2.抽象化:随着时间的推移,艺术家逐渐渴望解放自己的创作,追求独特的表现方式。
在抽象艺术中,艺术家试图摒弃客观现实的描绘,将重点放在形式、颜色和线条等艺术元素上,以此表达情感和构建独立的视觉语言。
3.考察材料:20世纪美术发展了多种创作材料和媒介。
例如,立体主义艺术家开始使用不同的材料和技巧进行表达,将现实物体的不同部分拆解、重新组合,以展示事物的多维和多角度。
同时,雕塑家开始使用诸如金属、玻璃和陶瓷等新材料,展示了新的形式和构造。
4.挑战传统:冲击传统成为20世纪西方美术的一大特点。
例如,达达主义运动挑战了传统艺术的观念和制约,试图打破束缚艺术家创作的规范和界限。
超现实主义则试图挖掘潜意识的力量,通过夸张、不合理和梦幻的元素来表达对现实的冲击。
5.自由表达:20世纪西方美术独立于传统的约束和规范,鼓励艺术家表达自己内心的思想和感受。
这种自由表达的态度促使艺术家们不受限地追求新的表现方式和技巧,以呈现出他们独特的创作思想。
6.文化交流:20世纪美术涌现了大量的国际艺术运动和交流。
例如,德国的表现主义和法国的立体主义对抽象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其成为了20世纪西方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美术市场的发展和艺术展览的增多也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影响。
7.多样性和个性:20世纪西方美术呈现出多样化的风格和技巧,艺术家们追求个性和独特的表达方式。
从立体主义的几何形式到超现实主义的梦幻元素,艺术家们大胆地尝试新的表达途径,并以个人独特的方式来诠释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