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孙之间 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2
《家-祖孙之间》教案第一章:家庭关系的理解1.1 教学目标:让学员了解家庭关系的种类,理解祖孙之间关系的重要性。
1.2 教学内容:介绍家庭关系的种类,重点讲解祖孙之间的关系。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结合案例分析,让学员参与讨论。
1.4 教学评估:通过学员的课堂参与和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习效果。
第二章:祖孙之间的沟通2.1 教学目标:让学员掌握有效的沟通技巧,提高祖孙之间的沟通能力。
2.2 教学内容:介绍沟通的基本原理,讲解如何与祖孙进行有效沟通。
2.3 教学方法:采用互动式教学,让学员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与祖孙的沟通场景。
2.4 教学评估:通过学员的角色扮演和沟通技巧测试评估学习效果。
第三章:祖孙之间的教育3.1 教学目标:让学员了解祖孙之间的教育方式,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
3.2 教学内容:介绍祖孙之间的教育方式,讲解如何正确地教育孩子。
3.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让学员分析案例,提出教育策略。
3.4 教学评估:通过学员的案例分析和教育策略报告评估学习效果。
第四章:家庭冲突的解决4.1 教学目标:让学员了解家庭冲突的产生原因,掌握解决家庭冲突的方法。
4.2 教学内容:介绍家庭冲突的产生原因,讲解如何解决家庭冲突。
4.3 教学方法: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员分组讨论,提出解决冲突的策略。
4.4 教学评估:通过学员的小组讨论和冲突解决策略报告评估学习效果。
第五章:家庭和谐的营造5.1 教学目标:让学员了解如何营造家庭和谐的氛围,提高家庭生活质量。
5.2 教学内容:介绍家庭和谐的定义,讲解如何营造家庭和谐的氛围。
5.3 教学方法:采用小组合作教学,让学员分组讨论,提出营造家庭和谐的具体措施。
5.4 教学评估:通过学员的小组讨论和家庭和谐计划报告评估学习效果。
第六章:祖孙之间的情感交流6.1 教学目标:让学员了解祖孙之间情感交流的重要性,掌握促进情感交流的方法。
6.2 教学内容:介绍祖孙之间情感交流的意义,讲解如何增进祖孙之间的情感。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祖孙乐》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祖孙之间的关系,了解祖孙间的生活乐趣。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倾听、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尊重老人、爱护老人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故事《祖孙乐》:讲述一个爷爷和孙子一起度过的快乐时光。
2. 儿歌《祖孙乐》:歌曲描述祖孙间的亲情和乐趣。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幼儿理解祖孙之间的关系,学会尊敬和关爱老人。
2. 难点:让幼儿通过故事和歌曲,表达自己对祖孙情的理解。
四、教学准备:1. 教具:故事课件、儿歌音频、图片等。
2. 环境:安静、舒适的语言活动室。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分享自己与祖辈之间的快乐时光,引导幼儿关注祖孙关系。
2. 故事讲解:通过课件展示故事《祖孙乐》,引导幼儿了解故事内容,感受祖孙间的乐趣。
3. 歌曲学唱:播放儿歌《祖孙乐》,让幼儿跟着音乐学唱,感受祖孙情的美好。
4. 讨论交流:引导幼儿谈论故事和歌曲中让自己感到快乐的部分,分享自己对祖孙情的理解。
5. 情景扮演:分组进行祖孙角色扮演,让幼儿体验祖孙间的亲情和乐趣。
6. 总结:引导幼儿总结今天的收获,鼓励他们在生活中关爱祖辈。
7.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祖辈共度一段快乐时光,并记录下来,下次分享。
注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幼儿的反应,适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教学目标得以实现。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祖孙关系的理解和尊重。
2. 评估幼儿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考察他们运用语言和情感交流的能力。
3. 收集幼儿的作业,分析他们回家后与祖辈共度时光的情况,以此评价他们的实践能力。
七、教学拓展:1. 开展祖孙亲子活动,让幼儿与祖辈一起参与游戏,增进感情。
2. 组织幼儿参观养老院,让他们体验老年人生活的学会关爱老人。
3. 邀请老年人来园分享他们的生活经验和故事,让幼儿从中学习尊重和理解。
八、教学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幼儿尊重不同的祖孙关系,包容不同的家庭背景。
《家——祖孙之间》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封建大家庭这一社会组织结构的特征,以及作品所反映的时代背景。
2.把握小说反映两种思想文化观念冲突和抨击旧家族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思想内容。
3.欣赏节选的重要段落,画出描写人物外貌、神态、语言、动作的精彩语句,分析人物性格与心理,欣赏小说的美。
教学重点:分析小说中人物的性格与心理。
教学难点:把握小说反映两种思想文化观念冲突和抨击旧家族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思想内容。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我们先来欣赏一组图片,看了这组图片,大家想到了什么对,这是一组深宅大院的景象,高耸的院墙,威严的狮子,一看就是一个古老的家族,或许在这扇庄严的大门背后隐藏着很多精彩的故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家族题材的小说——祖孙之间作者:巴金(板书)二.作者及家族小说介绍1.作者:巴金,原名李尧棠,现代小说家、散文家、翻译家。
他主要创作了“激流三部曲和爱情三部曲,还有随笔集《随想录》被誉为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是20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
我们来看看感动中国的颁奖词。
(ppt)2.家族小说:家族小说是一种有特殊规范的小说类型。
它的题材内容具有特指性,常描写一个或几个家族的生活及家族成员间的关系,并由此折射具有丰富内涵的历史和时代特征。
所叙故事,具有相当的时间跨度,往往在历史与现实结合中,形成“编年史”般的格局。
其形式主要是长篇小说,有的甚至是多卷本长篇小说。
家族小说的叙事模式,有叙写家族由“有序-无序-衰败”的主流模式和叙写家族的“兴旺”史的非主流模式。
家族小说的情节母题主要包括“家族、历史、性”三个方面。
其人物形象主要包括作为家族支柱的男性形象与作为家族附庸的女性形象。
四大名著中的《红楼梦》也属家族小说的范畴。
我们来看看“五四“时期以来家族小说: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张恨水的《金粉世家》老舍的《四世同堂》林语堂的《京华烟云》陈忠实的《白鹿原》阿来的《尘埃落定》莫言的《红高粱》等等。
9.《家》-《祖孙之间》一学习目标1 了解封建大家庭这一社会组织结构的特征,以及作品所反映的时代背景。
2 把握小说两种思想文化观念冲突和抨击旧家族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思想内容。
3 学会分析人物性格与心理,欣赏小说的美。
二学习重点难点1、学习分析人物性格与心理;(关键在于掌握方法)2、把握小说两种思想文化观念冲突和抨击旧家族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思想内容。
三走近作者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原名,字芾甘(fèi,取自“蔽芾甘棠”),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
现代、出版家、。
同时也被誉为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是20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中国当代文坛的巨匠。
巴金被认为代表着中国大陆知识分子的“良心”。
他生前凝聚毕生的激情与智慧,写下了《爱情三部曲》:《》《》《》。
《激流三部曲》:《》《》《》。
《萌芽》《寒夜》《随想录》《死去的阳光》《新生》《砂丁》……为我们留下了千万字的作品。
(扩展链接:2003年感动中国人物巴金颁奖辞:穿越一个世纪,见证沧桑百年,刻画历史巨变,一个生命竟如此厚重。
他在字里行间燃烧的激情,点亮多少人灵魂的灯塔;他在人生中真诚地行走,叩响多少人心灵的大门。
他贯穿于文字和生命中的热情、忧患、良知,将在文学史册中永远闪耀着璀璨的光辉。
)四自主阅读,整体感知1.初步了解《家》的主要人物关系。
(试着列出主要人物关系网)2.查资料了解节选部分前后的主要情节。
3.整体感知,梳理思路。
第一部分(第1-7段):第二部分(第8-20段):第三部分(第21-26段):五精段品读,合作探究1、作者主要运用哪些描写方法来表现高老太爷的?2、请画出表现神情的语句和有关心理描写的语段,仔细品味人物性格。
3、高老太爷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人?4、作者主要从哪些方面来表现觉慧的?5、请画出表现神情的语句和有关心理描写的语段,仔细品味人物性格。
6、觉慧是一个具有怎样性格的人?7、节选中作者对觉新形象着墨不多,那么觉新究竟是一个什么性格的人物呢?8、高老太爷与觉慧祖孙之间的矛盾是怎样产生的?祖孙之间的矛盾是否可以消除呢?9、虚弱的高老太爷代表着专制的权威,具有怎样的意义?(课本P62思考一)六创新探究题目:作为现代家族小说的代表,《家》从《红楼梦》中吸取了丰富的营养,你能从主题、人物刻画和语言等方面做哪些比较吗?七课后扩展与同学们一起交流属于你的“家族记忆”。
9《家》——祖孙之间◎课文导读家,在人们的眼中,往往是爱的代名词,是避风的港湾,是永恒的栖息地。
然而,在巴金先生的小说中,“家”却是一个明争暗斗不见硝烟的战场。
“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整部小说以“五四运动”为背景,描述了一个封建大家庭由昌盛至破亡的过程。
这个家庭有着华美的外衣,貌似豪门大家、书香门第,其实在光鲜外表下,以高老太爷为首的“卫道”“护法”者受封建思想荼毒至深,他们不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固守旧制,压制一切反抗力量。
《祖孙之间》一文详细地描述了祖孙之间的冲突,通过祖孙二人新旧思想的冲突,表现了高老太爷的守旧思想和觉慧的叛逆精神,同时也表现了爷爷对孙子的关爱。
高老太爷是封建制度的维护者,觉慧是封建制度的叛逆者,但二人的关系不是简单的守旧与革命、压迫与抗争。
觉慧反对的并不是祖父,而是造就祖父这样一代人的背后的东西。
◎思路梳理[国学知识诵读区]◎背名句1.在《琵琶行》中,诗人听完琵琶女诉说生活的不幸后,想到自己宦途受到打击,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两句表现他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体现了全诗的主旨。
2.苏轼的《赤壁赋》中,通过“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的描写,侧面烘托了箫声的哀婉缠绵、凄恻动人。
3.李白的《行路难》中,通过“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两句的动作细节刻画,形象地揭示了他内心的苦闷抑郁。
◎读经典经典:为人臣者怀仁义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仁义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仁义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怀仁义以相接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翻译:做臣子的心怀仁义侍奉国君,做儿子的心怀仁义侍奉父亲,做弟弟的心怀仁义侍奉哥哥,这样就会使君臣、父子、兄弟去掉求利的念头,而怀着仁义之心相互对待了。
这样做而国家还不能称王天下的,是从来没有的。
赏析:孟子历来倡导人与人之间、任何群体之间都应该把“施仁义”作为最重要的价值取向,而极力反对谈及利害关系。
家祖孙之间好教案第一章:亲情的重要性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亲情的含义和重要性。
培养学生的家庭价值观和家庭责任感。
提高学生与家人沟通和相处的能力。
1.2 教学内容亲情的定义和特点家庭的重要性家庭责任感的培养与家人有效沟通的技巧1.3 教学活动观看家庭亲情的故事视频,引发学生对亲情的思考。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家庭和亲情的理解和感受。
角色扮演,模拟与家人沟通的场景,提高学生的沟通技巧。
第二章:祖孙关系的重要性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祖孙关系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的尊老爱幼意识。
提高学生与祖父母相处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祖孙关系的特点和意义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与祖父母有效沟通的技巧2.3 教学活动观看祖孙相处的故事视频,引发学生对祖孙关系的思考。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尊老爱幼的理解和感受。
角色扮演,模拟与祖父母沟通的场景,提高学生的沟通技巧。
第三章:家庭传统与祖孙情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家庭传统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的家庭归属感。
提高学生传承家庭传统的意识。
3.2 教学内容家庭传统的定义和意义家庭传统的传承方式祖孙情在家庭传统中的作用3.3 教学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家庭的传统和习俗,增进学生对家庭传统的了解。
小组讨论,让学生思考如何传承家庭传统,培养家庭归属感。
设计一个家庭传统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参与,提高传承家庭传统的意识。
第四章:孝道与祖孙情4.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孝道的含义和重要性。
培养学生的尊老爱幼意识。
提高学生与祖父母相处的能力。
4.2 教学内容孝道的定义和意义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孝道在祖孙关系中的作用4.3 教学活动观看关于孝道的故事视频,引发学生对孝道的思考。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尊老爱幼的理解和感受。
角色扮演,模拟与祖父母沟通的场景,提高学生的沟通技巧。
第五章:快乐祖孙日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如何与祖父母共度快乐时光。
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和亲情意识。
提高学生与祖父母相处的能力。
《祖孙之间》教案学习目标1、了解封建大家庭这一社会组织结构的特征,以及作品所反映的时代背景。
2、把握小说反映两种思想文化观念冲突和抨击旧家族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思想内容。
3、欣赏节选的重要段落,画出描写人物外貌、神态、语言、动作的精彩语句,分析人物性格与心理,欣赏小说的美。
教学重点难点1、分析人物性格与心理;2、把握小说反映两种思想文化观念冲突和抨击旧家族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思想内容。
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2005年10月17日19时06分,享誉海内外的文学大师,杰出的社会活动家,著名的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七、八、九、十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巴金因病于上海逝世,享年101岁。
四川省作协主席、今年九十一岁的著名作家马识途,写下的两副挽联,一副是以“后学”名义所写隶书“磊落坦诚讲真话,冰心玉骨著文章”,一副为以巴金文学院名义所写行书“文星遽陨,魂兮归来”。
马识途为巴金写的《告灵书》中写道:……这两天来找我的记者,问起对巴老您的看法,我只回答一句:假如说鲁迅是中国的脊梁的话,我说巴金就是中国的良心。
巴老,您走好。
鲁迅曾经称赞说:“巴金是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
”郭沫若说,巴金始终“是文坛上有数的有良心的作家。
他始终站在反对暴力、表现正义的立场,决不同流合污,决不卖弄虚玄,勤勤恳恳地守着自己的岗位,努力于创作、翻译、出版事业,无论怎么说都是有助于文化的一位先觉者”。
曹禺曾这样称赞巴金:“你是文学巨人,高举火炬照亮人心。
你是光,你是热,你是二十世纪的良心。
”法国前总统密特朗说:“他来了,坐在那里,哪怕不发言,也是一种威严。
巴金是最伟大的作家之一,是《家》、《寒夜》、《憩园》的不朽作者,著述不倦的创作者,他的自由、开放与宏博的思想,已使其成为本世纪最伟大的见证人之一。
”二、内容梗概:成都高公馆,一个有五房儿孙的大家族。
高老太爷是这个大家庭的统治者,五房中的长房有觉新、觉民、觉慧三兄弟,他们的继母及继母的女儿淑华,因为父母早亡,现在是大哥觉新当家。
巴金与《家》——祖孙之间一、自读课文,提出问题。
1.出场人物之间的关系。
2.祖孙之间为什么没有亲切感?3.觉慧早晚两次请安,为什么祖孙很少谈话?4.陈姨太跟觉慧说话,为什么话里带刺?5.祖母年轻时给一位歌女的赠诗什么意思?6.祖父为什么跟觉新说话时比较温和?•觉慧定睛望着这个在假寐中的老人。
•虽然常常浓妆艳抹,一身香气,可是并没有一点爱娇。
7.“假寐”“爱娇”两个词什么意思?二、品味称呼,理清关系。
三少爷,老太爷喊你。
你快去。
老三,你回来,我有话问你。
三少爷,你看你把你爷爷气成这个样子。
请你少说几句,好让他将息一会儿!三少爷,老太爷喊你。
你快去。
爷爷从前原也是荒唐的人,他到后来才变为道貌俨然的。
陈姨太,你去把他大哥,还有克明,给我一起喊来!三老爷到律师事务所去了。
她是在祖母去世以后买来服侍祖父的。
祖父好像很喜欢她,同她在一起过了将近十年。
她还生过一个六叔,但是六叔只活到五岁就生病死了。
觉慧知道她的话里有刺,但是在祖父面前,他不好发作。
体会对话中人物之间的关系。
三、品读心理和对话描写,体会祖孙之间的关系。
觉慧定睛望着这个在假寐中的老人。
他惶恐地站在祖父面前,不敢叫醒祖父,自己又不敢走。
起初他觉得非常不安,似乎满屋子的空气都在压迫他,但是他只得静静地立在这里,希望祖父早些醒来,他也可以早些出去。
通过上面的片段,体会一下祖孙之间为何没有亲切感?四、找反差,体会高老太爷的形象的多面性。
•早过了六十岁的祖父躺在床前一把藤椅上,身子显得很长。
长脸上带了一层暗黄色。
嘴唇上有两撇花白的八字胡。
头顶光秃,只有少许花白头发。
两只眼睛闭着,从鼻孔里微微发出一点声息。
现在祖父在他的眼前显得非常衰弱,身子软弱无力地躺在那里,从微微张开的嘴里断续地流出口水来,把颔下的衣服打湿了一团。
•祖父不再说什么,似乎气也平了一点,他的老年的模糊的眼光无目的地向四处移动,后来他便把眼睛闭上了。
•“不爱浓妆爱淡妆,天然丰韵压群芳,果然我见犹怜汝,争怪檀郎兴欲狂。
《家》——祖孙之间学习目标1.了解封建大家庭这一社会组织结构的特征,以及作品所反映的时代背景。
2.把握小说反映两种思想文化观念冲突和抨击旧家族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思想内容。
3.欣赏节选的重要段落,画出描写人物外貌、神态、语言、动作的精彩语句,分析人物性格与心理,欣赏小说的美。
文学常识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
原名李尧棠,现代文学家、出版家、翻译家。
同时也被誉为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是20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中国当代文坛的巨匠。
巴金晚年提议建立中国现代文学馆和文化大革命博物馆。
他在1927年完成第一部中篇小说《灭亡》,1929年在《小说月报》发表后引起强烈反响。
主要作品有《死去的太阳》《新生》《砂丁》《索桥的故事》《萌芽》和著名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1931年在《时报》上连载著名的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1982年获“国际但丁文学奖”。
散文集《随想录》(包括《随想录》《探索集》《真话集》《病中集》《无题集》)。
其中《家》是作者的代表作,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卓越的作品之一。
字词汇总两撇.(piě)假寐.(mèi)惶.恐(huáng)凛.然(lǐn)颔.下(hàn)俨.然(yǎn)大吹大擂.(léi)并行不悖.(bèi)窘.住(jiǒng)颧.骨(quán)一瞥.(piē)倘.若(tǎng)理解主旨《家》这本书通过对高家的描写,突出了封建家庭内部的矛盾特征,揭示了封建宗法制度,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以及当时封建家庭走向灭亡的必然趋势。
同时还反映了封建家庭对青年一代的摧残。
作品通过以觉慧为代表的新一代青年和以高老太爷为代表的封建父权制度势力的斗争,控诉了大家族的罪恶和吃人的本质,赞扬了青年知识分子的觉醒。
理清结构节选部分前后的主要情节本文节选自小说的第九章。
《祖孙之间》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祖孙之间》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1《祖孙之间》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人教版高二选修《祖孙之间》是一本以家族故事为主题的读物,通过介绍不同家族中祖孙的亲情故事,引导学生关注传统家庭价值观的变迁,关注家庭伦理观的重要性。
本书共分为10个单元,每个单元都涉及到一个家庭故事。
教材形式上,是小说或者寓言,其主要特点是生动形象,便于理解,语言简练,篇幅适中。
故事情节设计生动有趣,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思考和探究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如家庭、亲情、爱情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各种家庭故事,了解不同的传统家庭价值观的变迁。
2. 了解祖孙之间的互动与沟通,学习更好地处理亲情关系。
3.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会他们如何对文本进行分析、解读和思考。
4.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让他们能够更好地表述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1. 教学内容1.1 班级讨论:让学生先自由谈论自己家庭中的亲情故事,让他们能够逐渐进入到话题之中。
通过班级分享,让学生了解不同家庭的故事,平等交流,避免歧视和偏见。
1.2 阅读理解:每周安排一段小说或者寓言的阅读,让学生在家读完故事,然后在课堂上展开讨论与解读。
针对其中的重点把握,让学生积极思考故事中的精神内核与思想,了解故事的主人公的信仰、意志和理念是如何影响他们的家庭与生活。
1.3 实例比较:通过不同家族故事中的类比,让学生学会如何去比较,从而深入学习不同家族间的传统文化差异。
1.4 写作训练:通过讲授和练习多种写作技巧(如文风,修辞,叙述等),让学生能够写出完整、流畅的文章,强化他们的写作与表达能力。
2. 活动设计2.1 小组讨论:将班级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分成小组,让他们在小组中积极互动,分享他们对故事的思考和理解。
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祖孙互动的难处和方法,从而认识自己与他人的不同,学会欣赏多样性。
祖孙之间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封建大家庭这一社会组织结构的特征,以及作品所反映的时代背景。
2、把握小说反映两种思想文化观念冲突和抨击旧家族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思想内容。
3、欣赏节选的重要段落,画出描写人物外貌、神态、语言、动作的精彩语句,分析人物性格与心理,欣赏小说的美。
一、介绍节选部分前后的主要情节
本文节选自小说的第九章。
在此之前,觉民、觉慧兄弟积极参加学校的演剧活动,热心地阅读《新青年》等杂志,从心底里对新文化产生了热切的渴望。
就连他们的大哥觉新也受到了感染。
但作为高家这一封建大家族的长子长孙,觉新背负着继承家族发展的重负,他不能自由选择自己的人生,包括婚姻。
当地的督军无故殴打学生,引发了学潮。
在交涉没有任何结果的情况下,学生开始罢课。
觉慧是其中的积极分子。
这时高老太爷把觉慧叫去训话,不许他参与外面的“胡闹”,并派人把觉新喊来,让他约束觉慧,不许他再出去。
被囚禁在家的觉慧万分苦闷,只有婢女鸣凤的淳朴与真情给他以安慰。
但鸣凤在听到他的表白之后却在有意地躲着他,因为她心中充满恐惧,害怕被太太知道。
觉慧靠读报与写日记打发着这一段寂寞的生活。
过年了,学潮渐渐地平息了。
觉慧的生活也慢慢恢复了常态。
二、自主阅读,整体感知
1读完课文,说说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2、高老太爷与觉慧祖孙之间的矛盾是怎样产生的?
3、反复阅读节选的重要段落,画出描写人物外貌、神态、语言、动作的精彩语句。
二合作探究
1祖孙之间的矛盾是否可以调和呢?
2、根据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的精彩语句,分析人物的性格和心理:高老太爷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人?而觉慧又是一个具有怎样性格的人?
高老太爷
觉慧
3、作者主要从哪些方面来表现觉慧的?
4、节选中作者对觉新这个人物形象着墨不多,那么觉新究竟是一个什么性格的人物呢?
三课后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