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妊娠结
- 格式:pdf
- 大小:2.27 MB
- 文档页数:2
护理干预在妊娠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探究
李祥霞
【期刊名称】《糖尿病新世界》
【年(卷),期】2024(27)3
【摘要】目的探究妊娠糖尿病患者采用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21年11月—2023年11月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最终获得的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遵医行为和自我管理能力均高于照组,焦虑程度低于对照组,血糖控制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结论在妊娠糖尿病患者中开展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提升临床护理服务质量以及患者认知度,增强患者的身心舒适度以及配合度,从而进一步提高血糖控制效果。
【总页数】4页(P145-148)
【作者】李祥霞
【作者单位】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临沂市老年病医院)妇产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
【相关文献】
1.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实施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护理中对其血糖控制、妊娠结局的影响探究
2.连续护理干预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3.连续护理干预在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4.针对性护理干预联合家庭运动干预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5.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实施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护理中对其血糖控制、妊娠结局的影响探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妊娠期糖尿病的孕期门诊护理与管理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GDM)是指在怀孕期间出现的糖代谢异常。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育年龄的推迟,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妊娠期糖尿病不仅对孕妇的健康造成影响,还可能对胎儿产生不良后果,如巨大儿、胎儿宫内窘迫、早产等。
因此,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有效的孕期门诊护理与管理至关重要。
一、孕期门诊护理与管理的目标1. 早期发现妊娠期糖尿病,及时进行干预,降低孕妇和胎儿的风险。
2. 指导孕妇进行合理的饮食、运动和生活习惯调整,控制血糖水平。
3. 提高孕妇对妊娠期糖尿病的认识,加强自我管理和护理能力。
4. 减少妊娠期糖尿病对孕妇和胎儿的不良影响,保障母婴健康。
二、孕期门诊护理与管理的内容1. 健康教育(1)门诊护士应向孕妇普及妊娠期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包括病因、临床表现、危害及预防措施等。
(2)指导孕妇进行血糖自我监测,掌握血糖的正常范围和调控方法。
(3)教育孕妇合理膳食,制定个体化的饮食计划,控制热量摄入,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避免高糖、高脂食物。
(4)鼓励孕妇进行适量运动,如散步、孕妇瑜伽等,每周至少进行3-5次,每次30分钟以上的有氧运动。
2. 血糖监测(1)定期进行血糖检测,如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等,以评估孕妇的血糖控制情况。
(2)根据血糖监测结果,调整饮食、运动和药物治疗方案。
3. 饮食护理(1)为孕妇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维持血糖稳定。
(2)实行少食多餐,避免高糖、高脂食物,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类等食物摄入。
(3)指导孕妇合理安排餐后运动,降低餐后血糖升高幅度。
4. 运动护理(1)根据孕妇的体质和病情,制定合适的运动计划,如散步、孕妇瑜伽等。
(2)运动时注意安全,避免跌倒、碰撞等意外伤害。
(3)运动后及时监测血糖,观察血糖变化情况,调整运动强度和时间。
5. 药物护理(1)对于血糖控制不佳的孕妇,遵医嘱使用胰岛素进行治疗。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常见心理问题分析及护理干预进展研究【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常见心理问题及护理干预的进展。
通过对常见心理问题的分析和原因探讨,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策略,并进行效果评估。
结果显示心理护理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具有重要意义,但仍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与探讨。
建议未来在临床实践中更加重视心理护理的实施,以提高患者的整体健康水平。
该研究对改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心理问题、护理干预、心理护理、评估、策略、研究、临床实践、重要性、建议。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妊娠期间发生的胰岛素抵抗或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的高血糖症状。
随着生活方式的变化和孕妇年龄增加,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逐渐增加。
妊娠期糖尿病不仅给孕妇和胎儿带来健康风险,同时也对孕妇的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常见心理问题包括焦虑、抑郁、恐惧、无助等。
这些心理问题可能会影响孕妇的生活质量和胎儿的发育,需要引起重视。
进行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心理问题的分析和护理干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对常见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可以制定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策略,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提高治疗效果。
本研究旨在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心理问题及其护理干预进展,评估不同干预策略的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了解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心理问题,分析其原因,探讨护理干预的效果和提出相关策略。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提供更有效的心理护理服务,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心理问题,提高生活质量。
希望通过研究对心理护理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重要性进行强调,为未来临床实践提供有益的建议和指导。
通过研究,可以进一步了解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心理问题的特点和规律,为心理护理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并为未来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和启示。
1.3 研究意义妊娠期糖尿病是妊娠期常见的并发症,患者在面临生理变化和疾病风险的还可能面临心理问题的困扰。
个性化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研究[摘要]目的:探讨个性化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在2022年7月-2023年7月,选取糖尿病患者8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个性化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比较护理效果。
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对治疗的依从性评分较高,血糖水平降低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实施个性化健康教育和护理干预,效果好,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糖尿病;个性化健康教育;护理干预;血糖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由于糖尿病需要长期治疗和管理,患者需要了解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正确的治疗方法和管理技能。
因此,个性化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尤为重要[1]。
本研究旨在探讨个性化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糖尿病患者88例,时间为2022年7月-2023年7月,随机数字表方式分为两组,各44例。
对照组男女各22例,年龄34-79岁,平均(58.58±5.48)岁;观察组男女各23例和21例,年龄35-77岁,平均(58.54±5.31)岁。
对比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1.2护理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个性化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具体如下:(1)建立个人档案。
在患者进入医院之后,为患者建立个人档案,详细记录患者的个人病情信息,以便全面掌握患者病情变化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2)个性化评估:对患者的病情状况、认知情况进行了解,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和自我管理能力。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健康教育计划和护理干预措施。
(3)个性化健康教育: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和认知水平,采用合适的方式进行健康教育,包括糖尿病的基本知识、治疗方法、饮食控制、运动锻炼、血糖监测等方面的内容。
怀孕第一次发现糖代谢异常,异常血糖符合诊断标准,也为妊娠期糖尿病,近年来,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生活方式和饮食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也有所增加,并且逐渐增加,需要加强对妊娠期糖尿病的重视,及早进行有效护理[1-2]。
本研究分析了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妊娠结局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7年11月至2018年1月9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随机分组,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干预组初产妇28例,经产妇17例,年龄23~40岁,平均年龄(28.46±3.21)岁,孕周最短是24周,最长是28周,平均(26.34±1.27)周;初中和小学学历23例,高中学历13例,高中以上9例。
对照组初产妇28例,经产妇17例,年龄22~40岁,平均年龄(28.41±3.26)岁,孕周最短是24周,最长是28周,平均(26.39±1.13)周;初中和小学学历24例,高中学历12例,高中以上9例。
两组一般资料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施行常规服务,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干预组施行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干预。
①心理护理。
妊娠期糖尿病常无明显症状,当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知道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异常时,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没有做好心理准备。
此外,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担心自己和胎儿的影响,这可能会引起焦虑,恐惧、抑郁等心理反应。
在怀孕期间,患者的情绪大多不稳定,这使得通过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难以实现控制血糖的目标。
因此,在采取有效措施治疗的同时,护理人员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提供科学指导,使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意识到保持健康生活习惯和保持乐观的态度的重要性。
医护人员应主动照顾和安慰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以缓解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
②健康教育。
让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及其家属对妊娠期糖尿病有一般了解。
内容包括:妊娠期糖尿病的病因,对母婴的影响,促使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能够正确配合治疗。
对妊娠期糖尿病的饮食和运动知识进行介绍,内分泌和营养师应根据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孕龄和标准体质量来计算每日卡路里需求,以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并坚持少吃多餐的原则。
水果可以增加维生素的摄入量,但要注意含糖量相对较低和血糖水平较低的水果。
对于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来说,需要少食多餐,避免引起餐后高血糖[3]。
运动方法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进行最佳的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和孕期瑜伽等,运动时间不宜过长,1天至少1次,通常20~30 min,饭后1 h安排时间。
注意避免发生低血糖。
1.3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满意值;妊娠期糖尿病的疾病知晓度、自我心理调节管理能力(分值越高越好);护理前后血糖控制指标;不良妊娠结局概率。
1.4 统计学方法:SPSS22.0软件统计,t、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 果2.1 两组满意值分析: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干预组满意值高于对照组,P<0.05。
见表1。
2.2 护理前后血糖控制指标分析:护理前两组血糖控制指标接近,P>0.05;护理后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干预组血糖控制指标优于对照组,P <0.05。
见表2。
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 血糖控制及妊娠结局的效果评价陈畅(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妇科门诊,山东济南 250013)【摘要】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妊娠结局的效果。
方法 纳入我院2017年11月至2018年1月9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施行常规服务,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干预组施行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干预,比较结果。
结果 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干预组满意值、血糖控制指标、妊娠期糖尿病的疾病知晓度、自我心理调节管理能力、不良妊娠结局概率方面相较于对照组更好,P<0.05。
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者实施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干预效果好,可改善血糖控制指标,减少不良妊娠结局概率。
【关键词】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干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妊娠结局;效果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9)20-0005-02Evaluation of the Effects of Health Education and Psychological Care Intervention on Blood Glucose Control and Pregnancy Outcomes in Pregnancy Diabetes PatientsCHEN Chang(Department of Gynecology Clinic, Qilu Hospit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Ji’nan 250013, 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health education and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glycemic control and pregnancy outcome in patients with gestational diabetes. Methods 90 patients with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from November 2017 to January 2018 in our hospital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performed routine services, and the health education and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group implemented health education and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Result The satisfaction value of health education and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group, blood glucose control index, disease awareness of gestational diabetes, self-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management ability, and probability of adverse pregnancy outcome were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Health education and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s are effective in gestational diabetes, which can improve blood sugar control indicators and reduce the probability of adverse pregnancy outcomes.[Key words] Health education; Psychological care interventions; Patients with gestational diabetes; Blood sugar control; Pregnancy outcome; Effect(下转7页)的自然因素,如分娩、咳嗽或肥胖,妇女的盆底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5-8]。
对此,大量的研究表明,产后妇女需要科学地指导合理休整,而初产妇缺少产褥期的相关经验和知识,因而易导致一系列围生期的问题。
近年来,延续护理模式在产后护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效果显著。
它从心理学、生理学、健康教育等方面为孕妇提供健康指导,不仅能有效地满足孕妇对疾病知识的需求,而且能达到提高产妇健康水平的目的[9]。
因此,护理人员通过不断征求产妇的需求和意见,收集产妇信息,采取有效措施改进护理工作,从而提高护理效果,加快患者的功能恢复。
本次研究中,针对60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患者给予两种不同护理模式,结果,治疗组3个月后盘底肌肉达到3级或3级以上的患者24例,明显高于对照组。
对此,治疗组总有效率96.66%也明显高于对照组73.32%;然而,治疗组不良反应率13.33%显著低于对照组36.33%;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延续护理模式优于单独使用常规随访护理模式的效果,与文献[10]结果相符,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患者给予延续护理模式,不仅可以加快盆底功能的恢复,而且有效地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从而提高了护理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1] 范海燕.产后盆底功能训练的延续护理模式效果观察[J].医学食疗与健康,2018(2):55.[2] 刘素梅.延续护理模式对产后盆底肌功能锻炼依从性及效果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8):47-48.[3] 霍然,王惠珍,石兰萍,等.产后盆底功能训练的延续护理模式构建及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28):29-32.[4] 花云.产后盆底肌肉训练对预防早期盆底功能障碍的效果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9):58-59.[5] 孙洪丽,苏虹,向丽芳.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的效果观察[J].云南医药,2017,38(5):64-65.[6] 陈勇华,陈敏珊,全麒.延续护理模式对产后妇女盆底功能康复的作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34(21):2961-2963.[7] 王红梅.健康宣教对产后盆底肌肉训练改善盆底功能的效果评价[J].中国伤残医学,2013,21(6):408-409.[8] 张海瑛,关金凤,关文新,等.延续护理模式对产妇盆底功能康复的影响[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6,11(10):153-155.[9] 张紫琪,廖碧珍,杨光静,等.盆底康复延续性护理模式对初产妇产后性功能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8,32(14):2256-2261.[10] 廖艳丹,廖惠璇,李淑玲,等.健康宣教在产后盆底肌肉训练改善盆底功能的应用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12):151-152.表1 两组满意值分析[n(%)]组别例数满意不满意满意度对照组4536936(80.00)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干预组454545(100.00)χ25.955P0.020表2 护理前后血糖控制指标分析(x -±s )组别例数时期FBG(mmol/L)2hPBG(mmol/L)HbA 1c(%)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干预组45护理前13.11±3.2215.37±4.1111.32±1.67护理后7.67±1.219.02±2.21 6.21±2.51对照组45护理前13.15±3.2715.34±4.1211.21±1.68护理后9.61±2.6712.23±2.268.31±1.242.3 两组妊娠期糖尿病的疾病知晓度、自我心理调节管理能力分析: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干预组妊娠期糖尿病的疾病知晓度、自我心理调节管理能力分别是(96.24±1.22)分、(93.21±3.21)分,对照组分别是(83.45±2.16)分、(82.11±3.21)分,P <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