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育内容选择的标准之适宜性标准.
- 格式:ppt
- 大小:939.00 KB
- 文档页数:7
简述幼儿园课程内容选择原则
幼儿园课程内容选择原则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指导思想,它涉及到如何为孩子们提供合适、有益的学习经验。
以下是幼儿园课程内容选择的一些重要原则:
1.适宜性原则:课程内容的选择要适应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不能过于复杂或超出他们的
认知能力。
应选择那些与幼儿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易于理解且能引发他们兴趣的主题和内容。
2.生活化原则:课程内容应与幼儿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让他们通过亲身经历来学习和理
解知识。
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3.整合性原则:课程内容的选择应注重跨学科的整合,将不同领域的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
这样可以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
4.趣味性原则:课程内容应有趣、生动,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通过游戏、故事、音乐、
绘画等多种形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5.安全性原则:在选择课程内容时,必须考虑到幼儿的安全。
应避免选择可能对幼儿造成
伤害或不利影响的主题和活动。
6.发展性原则:课程内容的选择应着眼于促进幼儿的发展,既要满足他们当前的需要,也
要考虑到他们未来的发展潜力。
7.开放性原则:课程内容的选择不应局限于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要开放、多元,
鼓励幼儿发挥创造力、想象力。
遵循以上原则,有助于为幼儿提供一个既有趣又有益的学习环境,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2023年秋江苏开放大学学前教育课程论第一次形考作业注意:学习平台题目可能是随机,题目顺序与本答案未必一致,同学们在本页按“Ctrl+F”快捷搜索题目中“关键字”就可以快速定位题目,一定注意答案对应的选项,如果答案有疑问或遗漏,请在下载网站联系上传者进行售后。
题型:单选题客观题分值2分难度:中等得分:21没有列入教育计划,甚至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没有意识到,但却实际存在影响的课程称为( ) A:隐性课程B:情意性课程C:认知性课程D:显性课程学生答案:A:老师点评:题型:单选题客观题分值2分难度:较难得分:2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规定,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应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
这说明课程内容选择应遵循()A:适宜性原则B:兴趣性原则C:生活化原则D:目的性原则学生答案:A:老师点评:题型:单选题客观题分值2分难度:中等得分:23将幼儿园课程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和艺术五大领域,在此基础上分别确定每个领域的课程目标。
这种构建幼园课程目标体系的框架结构是( )A:以身心发展为框架B:以活动实施为框架C:以个人兴趣为框架D:以内容为框架学生答案:D:老师点评:题型:单选题客观题分值2分难度:中等得分:24( ) 是幼儿园课程的最核心要素,是课程各要素的方向标,幼儿园课程的其他成分都是在此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
A:课程内容B:课程目标C:课程评价D:教育理念学生答案:D:老师点评:题型:单选题客观题分值2分难度:简单得分:25课程设计中的目标模式的四个基本步骤依次是()A:确定目标——选择内容——组织与实施——评价B:选择内容——确定目标——组织与实施——评价C:确定目标——组织与实施——选择内容——评价D:组织实施——选择内容——确定目标——评价学生答案:A:老师点评:多选题题型:多选题客观题分值4分难度:中等得分:41泰勒的目标模式包括的基本问题:( )A:选择学习经验B:确定教育目标C:组织学习经验D:评价教育计划学生答案:A;B;C;D:老师点评:题型:多选题客观题分值4分难度:中等得分:42不列属于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不同方面的是()A:学习的主体B:学习的环境C:学习的计划性D:学习的结果学生答案:B;C;D:老师点评:题型:多选题客观题分值4分难度:较难得分:43下列选项中()属于游戏在幼儿园课程中所起到的作用。
幼儿园课程的生活性、适宜性和文化性作者:朱逸斐来源:《小学科学·教师版》2021年第03期良好的教育课程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我国对幼儿教育非常重视,多年来对教学课程的研究从未间断过。
笔者通过对大量幼儿园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明确了课程的构建要依托于幼儿自身发展的规律性。
鉴于幼儿的自身特点,给他们营造生活化的发展场景和适宜的活动氛围是非常必要的。
如果结合当地的文化传统,将民族特性融入其中,则能够体现出当地的文化特色,体现当地文化对幼儿教育活动的渗透,对幼儿未来发展和其与家乡建立良好情感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一、幼儿园课程的生活性(一)课程目标的生活性生活化教育是我们所提倡的幼儿教育类型,古今中外很多大教育家都提倡将生活与幼儿教育结合起来,打造生活性教育课堂。
构建这种课程,最重要的是要在课程目标中体现生活性。
幼儿园以生活化的教育目标作为指导,根据幼儿的成长特点和发展水平,并结合他们的成长环境,制定科学的幼儿课程内容。
将生活化作为课程的评价标准和价值遵循,能够发挥明确、充分的指导作用。
(二)课程内容的生活性幼儿课程的生活性不仅在教育目标中有所体现,而且还应当在内容中体现生活化元素。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陈鹤琴等人,都明确了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对幼儿成长的影响。
鉴于幼儿认识世界依托于直观、真实的环境,因此在课程中融入生活化元素,能够帮助幼儿更快地提升能力,掌握必要的生活技能。
例如,给他们营造生活性的互動氛围,带他们认识大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要让幼儿真实地感知社会中存在的各项事物,社会活动中蕴含的为人处世的道理,通过丰富多彩的内容让他们从各个方面去感知世界。
(三)课程实施的生活性为了构建生活性的幼儿活动课堂,还应当给他们营造一个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成长环境,这也是由他们成长的特点所决定的。
幼儿年龄小,对家庭和环境具有较大的依赖性,如果刚刚进入幼儿园学习,对陌生的环境会很难适应,产生排斥心理,也很难在这个环境中学习和生活。
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答案:一、名词解释1.论理组织法论理组织法是根据知识本身的系统以及内在联系来组织教育内容的一种方法,一般是一个学年或某个时间段对教育活动内容的安排。
2.心理组织法心理组织法是根据学习者的学习特点、心理发展特点安排活动内容的一种方法。
二、简答题1.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的范围有哪些?(1)有助于幼儿全面发展的基础知识(2)有助于幼儿基本活动方式、方法发展的知识和经验(3)有助于幼儿的智力和能力发展的活动和经验(4)有助于幼儿情感态度发展的活动和经验2.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选择的原则有哪些?(1)生活性原则(2)适宜性原则(3)趣味性原则(4)综合性原则(5)行动性原则(6)流变性原则3.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组织的方式是什么?(1)论理组织法(2)心理组织法4.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选择有哪些常见问题?(1)内容选取与目标定位脱节;(2)活动内容超载(超过幼儿学习的能力);(3)预成与生成失当。
5.论理组织法的优缺点是什么?优点:(1)强调知识本身的逻辑性,对幼儿学习系统的学科知识,翔实的技能是有益的;(2)由于该方法操作性强,教师容易掌握,有利于教师拿到活动方案实施后达到预期目标,因此,较适合新手教师使用。
缺点:(1)但该方法也有一定的缺点,那就是忽视了幼儿对事物探究的兴趣、需要,较少考虑学习者的情况,容易造成“见物不见人”的教育异化现象。
6.心理组织法的优缺点是什么?优点:(1)强调学习者自身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强调其心理特点、学习特点、已有经验以及兴趣需要,调动学习者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
(2)让每位学习者成为自己成长的规划者、建构者、反思者,每位学习者是自己学习的主人。
缺点:(1)由于这种组织方法忽视了学科知识的逻辑性,打破了学科之间的界限,使得学习者无法获得较为完整、系统的知识经验,(2)学习者的兴趣、需要在变化,对学习者的发展水平要深入了解,对教师的要求极高。
哈尔滨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本科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园课程论(补修)期末复习题一、填空题1. 各种幼儿园课程之间的差异首先也主要反映在所依据的教育哲学和所确定的教育目标的不同上,主要表现为相对更强调___,还是相对更强调教师教学的学业知识、技能,以及强调的程度如何等方面。
答案:儿童的自然发展和一般能力2.按教育活动的途径来划分,幼儿园课程中的教育活动主要包括___、游戏活动和教学活动。
答案:日常生活3.课程编制的过程模式是由英国课程理论家___提出的。
答案:斯坦豪斯4. 在蒙台梭利课程中,自由、___和秩序是蒙台梭利为儿童营造的三根主要支柱。
答案:作业5.我国80年代以来进行了幼儿园课程改革,这场改革最具影响力的举措是国家教委1989年颁布的___和2001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答案:《幼儿园工作规程》6.按照课程的表现形态划分,课程可以划分为___与隐性课程这两种在性质和功能上都不同的课程类型。
答案:显性课程7.游戏和教学可以以___、插入式和整合式等各种方式进行结合。
答案:分离式8.幼儿园课程的特点是:___,较多地采用活动的形式。
答案:更充分考虑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9.在幼儿园课程中,常见的课程内容组织方式有以___为中心和以儿童为中心答案:学科10. 各种幼儿园课程之间的差异首先也主要反映在所依据的教育哲学和所确定的___的不同上,主要表现为相对更强调儿童的自然发展和一般能力,还是相对更强调教师教学的学业知识、技能,以及强调的程度如何等方面。
答案:教育目标11、___课程和综合性课程是幼儿园课程中两种常见的课程类型。
答案:学科领域12、结构化程度高的幼儿园教育活动更多地会表现出以___为中心、以课程的行为目标为导向、以结果为评价标准的课程特征。
答案:教师13、幼儿园综合课程中教育活动设计的两种倾向是___教育活动、教师与儿童共同计划的学科教育活动答案:教师计划为主的学科14、将两种不同倾向的教育活动有机地结合成一体,其要点是处理好___和结果之间的关系,答案:过程15.游戏和教学可以以分离式、___和整合式等各种方式进行结合。
幼儿园教育内容的选择标准在幼儿园教育中,选择适合幼儿发展的教育内容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选择幼儿园教育内容的主要标准:1.适合幼儿发展幼儿园教育内容应适合幼儿的发展,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来选择适合的教育内容。
例如,对于小班的幼儿,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基础的认知内容,如认识颜色、形状、数字等;对于中班的幼儿,可以选择一些稍微有难度的认知内容,如认识货币、时间等;对于大班的幼儿,可以选择一些更加综合性的、有挑战性的教育内容,如科学实验、语言表演等。
2.整合性幼儿园教育内容应该注重整合性,包括语言、数学、科学、艺术等多个领域,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例如,可以通过故事、儿歌、音乐、绘画等多种方式来教授幼儿一些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同时也能够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3.趣味性幼儿园教育内容应该具有趣味性,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例如,可以通过游戏、竞赛、表演等方式来教授幼儿一些知识和技能,让幼儿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
4.实践性幼儿园教育内容应该具有实践性,能够让幼儿通过亲身体验来学习知识和技能。
例如,可以通过手工制作、实验探究等方式来让幼儿了解一些科学原理和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同时也能够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安全性幼儿园教育内容应该具有安全性,确保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
例如,在选择一些教具和材料时,应该选择无毒、无味、环保的材料,同时也要注意使用方法的安全性和卫生。
6.适应性幼儿园教育内容应该具有适应性,能够适应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的幼儿的需要。
例如,可以选择一些具有当地文化和民俗特色的教育内容,让幼儿了解自己的文化根源和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能够增强幼儿对本地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总之,在选择幼儿园教育内容时,需要从多个方面来考虑和评估其适用性和有效性,以确保幼儿能够得到全面、均衡、适宜的教育。
幼儿园课程的适宜性、文化性与生活性孙立明(江苏连云港市钟声幼儿园,连云港222000)[摘要]构建幼儿园课程,首先要考虑幼儿园课程的适宜性,包括课程实施与幼儿园自身条件的适宜性、课程内容与幼儿身心发展的适宜性;其次要考虑幼儿园课程的文化性,包括幼儿身心基础与文化的协调、历史文化与当代文化的协调;第三要考虑幼儿园课程的生活性,包括课程目标的生活化、课程内容的生活化及活动方式的生活化。
[关键词 ]幼儿园课程;适宜性;文化性;生活性随着我国幼儿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园课程问题成为一个大家关注的问题。
在实际工作中,不少园长都习惯于认定一种“最好的课程”。
其实,并不存在一种所谓客观的、大家都认定为最好的课程,决定幼儿园课程好坏的因素,远远不止一种,所以没有一种一成不变的课程可以完全适合不同背景下的幼儿园。
幼儿园课程的构建首先要考虑课程的适宜性、文化性与生活性。
一、幼儿园课程的适宜性(一)课程实施与幼儿园自身条件的适宜性适合的课程,应在充分考虑儿童身心发展的前提下,结合国家、家庭、幼儿园各种要素而产生。
课程适合与否,首先是在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的前提下,考虑能否满足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是否有支撑实施该课程的硬件条件和具备相应素质的员工,这是课程目标得以实现的最基本的条件。
当前,随着各方面条件越来越好,各种各样的幼儿园课程被开发出来,国际幼儿园之间、各地幼儿园之间的交流也日益频仍,但很多幼儿园并没有考虑自身的实际条件,花大力气引进各种“先进”课程,然而实际上幼儿园并不具备开展这些课程的必要条件,教学教具、教师素质等因素都被忽略,结果画虎不成反类犬,不仅没有实现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根本目标,还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所以幼儿园必须在充分考虑自身条件的情况下,审慎地引进课程,同时在幼儿园自身课程开发中,也要考虑课程实施的条件,这样才能使课程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二)课程内容与幼儿身心发展的适宜性构建一个适合的课程,虽然会因园而异、因人而异,在选择内容时仍要遵循一个基本原则,那就是与幼儿身心发展相适应,具体包括活动目标的适应、活动内容的适应和活动方法的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