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放射免疫分析技术和免疫放射分析技术
- 格式:ppt
- 大小:796.00 KB
- 文档页数:42
第七章放射免疫分析第一节放射免疫技术一、基本类型及原理(一)放射免疫分析(RIA)以放射性核素标记抗原与未标记抗原竞争结合特异性抗体,测定样品中抗原量的一种分析法。
(二)免疫放射分析(IRMA)用放射性核素标记的过量抗体与待测抗原直接结合,固相免疫吸附载体分离结合与游离标记抗体的非竞争放射免疫分析法。
二、常用的放射性核素125I、131I、3H、14C等,使用最广泛的是125I。
三、放射性标记物制备及鉴定(一)原理:以放射性碘原子置换被标记物分子中酪氨酸或酪胺残基以及组胺残基上的氢原子。
蛋白质、肽类等含有上述基团,可用125Ⅰ直接标记,不含上述基团的甾体激素或药物分子,须连接相应基团才能用于放射性碘标记。
(二)标记及类型1.直接标记法:肽类、蛋白质和酶的碘化标记。
常用的方法为:①氯胺 T(ch-T)法;②乳过氧化物酶标记法。
2.间接标记法:也称连接标记法,是最常用的间接碘标记方法。
该法主用于甾体类化合物、环核苷酸、前列腺素等缺乏碘标记基团的小分子化合物的标记。
(三)放射标记物的纯化1.凝胶过滤法:分子筛机制。
2.离子交换层析法:游离125Ⅰ与标记物分子极性差异进行吸附解离。
3.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PAGE):按分子所带电荷和直径不同在电场作用下分子迁移速率不同。
4.高效液相色谱法。
(四)放射标记的鉴定1.放射化学纯度:单位标记物中结合于被标记物上的放射性占总放射性的百分率,要求>95%。
该参数还是观察在贮存期内标记物脱碘程度的重要指标。
2.免疫活性:制备的标记物与抗体结合的能力。
3.比放射活性:单位化学量标记物中所含的放射性强度,即每分子被标记物平均所结合放射性原子数目。
四、方法学评价除常规的灵敏度、精密度、准确性、特异性和稳定性等指标外,还应注意以下指标:(一)可靠性:又称健全性,是评价被测物与标准品的免疫活性是否相同。
借助标准曲线与样品稀释曲线的平行性分析来判断。
平行性好者可靠。
(二)剂量-反应曲线:通过已知浓度的标准品和相应的反应参数绘制成剂量-反应曲线,待测物定量是通过计算其反应参数在剂量-反应曲线上对应的标准品浓度值而确定。
2020厦门卫生事业单位备考:放射免疫分析和免疫放射分析的比较
放射免疫试验以放射性核素作为标记物,将放射性核素标记在抗原或抗体分子上,将免疫分析的特异性和放射性核素的敏感性完美结合。
放射免疫试验开创了体液超微量物质定量分析的新领域,并为酶免疫分析、发光免疫分析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其中,放射免疫分析(RIA)与免疫放射分析(IRMA)是放射免疫技术中的两种重要类型,分别是竞争性分析和非竞争性分析的典型案例,所以两者的区别是需要大家着重掌握的内容。
放射免疫分析免疫放射分析
标记物标记抗原标记抗体
抗体用量限量过量
分析模式竞争性分析非竞争性分析
测定时间十几小时几小时
分离技术双抗体-PEG法固相吸附法
数学函数反比例函数正比例函数
线性范围较窄较宽
应用范围小分子半抗原大分子抗原或抗体
对同一抗体有相同的亲合力,常采用PEG-第二抗体对(结合标记物)B或(游离标记物)F进行分离。
放射免疫分析多用于小分子半抗原(甾体激素)的定量分析,如胃泌素、醛固酮、血管紧张素等。
影响放射免疫试验的因素很多,优质检测试剂、严格技术操作、合理数据处理是获得理想实验结果的重要条件。
免疫放射分析则是以标记抗体为特点,为非竞争性免疫分析模式,以过量标记抗体与待测抗原进行非竟争性免疫结合反应,采用固相免疫吸附方式对B或F进行分离;免疫放射分析以双位点(双抗体夹心)法较为常用,适用于大分子蛋白质(多肽)的定量分析。
第七章放射免疫分析第一节放射免疫技术一、基本类型及原理(一)放射免疫分析(RIA)以放射性核素标记抗原与未标记抗原竞争结合特异性抗体,测定样品中抗原量的一种分析法。
(二)免疫放射分析(IRMA)用放射性核素标记的过量抗体与待测抗原直接结合,固相免疫吸附载体分离结合与游离标记抗体的非竞争放射免疫分析法。
二、常用的放射性核素125I、131I、3H、14C等,使用最广泛的是125I。
三、放射性标记物制备及鉴定(一)原理:以放射性碘原子置换被标记物分子中酪氨酸或酪胺残基以及组胺残基上的氢原子。
蛋白质、肽类等含有上述基团,可用125Ⅰ直接标记,不含上述基团的甾体激素或药物分子,须连接相应基团才能用于放射性碘标记。
(二)标记及类型1.直接标记法:肽类、蛋白质和酶的碘化标记。
常用的方法为:①氯胺 T(ch-T)法;②乳过氧化物酶标记法。
2.间接标记法:也称连接标记法,是最常用的间接碘标记方法。
该法主用于甾体类化合物、环核苷酸、前列腺素等缺乏碘标记基团的小分子化合物的标记。
(三)放射标记物的纯化1.凝胶过滤法:分子筛机制。
2.离子交换层析法:游离125Ⅰ与标记物分子极性差异进行吸附解离。
3.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PAGE):按分子所带电荷和直径不同在电场作用下分子迁移速率不同。
4.高效液相色谱法。
(四)放射标记的鉴定1.放射化学纯度:单位标记物中结合于被标记物上的放射性占总放射性的百分率,要求>95%。
该参数还是观察在贮存期内标记物脱碘程度的重要指标。
2.免疫活性:制备的标记物与抗体结合的能力。
3.比放射活性:单位化学量标记物中所含的放射性强度,即每分子被标记物平均所结合放射性原子数目。
四、方法学评价除常规的灵敏度、精密度、准确性、特异性和稳定性等指标外,还应注意以下指标:(一)可靠性:又称健全性,是评价被测物与标准品的免疫活性是否相同。
借助标准曲线与样品稀释曲线的平行性分析来判断。
平行性好者可靠。
(二)剂量-反应曲线:通过已知浓度的标准品和相应的反应参数绘制成剂量-反应曲线,待测物定量是通过计算其反应参数在剂量-反应曲线上对应的标准品浓度值而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