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设计洪、枯水径流 工程水文学
- 格式:ppt
- 大小:5.06 MB
- 文档页数:54
一、概念题(一)填空题1。
水文学的含义是研究自然界各种水体的存在、分布、循环和物理化学性质及其他环境因素的变化规律,预测、预报各种水文现象的变化情势。
2。
工程水文学的含义是水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为工程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管理提供水文依据的一门科学。
(二) 选择题1.水文现象的发生[D ]。
a。
完全是偶然性的 b。
完全是必然性的c。
完全是随机性的 d。
既有必然性也有随机性4。
水资源是一种[B ]。
a.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b.再生资源c。
非再生资源 d。
无限的资源9。
水文现象的发生、发展,都具有偶然性,因此,它的发生和变化[B ]。
a杂乱无章。
b。
具有统计规律c。
具有完全的确定性规律 d。
没有任何规律10。
水文现象的发生、发展,都是有成因的,因此,其变化[C].a。
具有完全的确定性规律 b. 具有完全的统计规律c.具有成因规律d. 没有任何规律(三) 判断题3.水文现象的产生和变化,都有其相应的成因,因此,只能应用成因分析法进行水文计算和水文预报.[ F]4。
水文现象的产生和变化,都有某种程度的随机性,因此,都要应用数理统计法进行水文计算和水文预报。
[F]6。
水文现象的变化,如河道某一断面的水位、流量过程,具有完全肯定的多年变化周期、年变化周期和日变化周期。
[F ]8。
水文现象的变化,既有确定性又有随机性,因此,水文计算和水文预报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成因分析法或数理统计法,或二者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
[ T]第二章水文循环与径流形成一、概念题(五)填空题4. 按水文循环的规模和过程不同,水文循环可分为__大_____循环和__小______循环。
11. 一条河流,沿水流方向,自上而下可分为河源、上游、中游、下游、河口五段。
38. 降雨初期的损失包括___蒸发___,__植物截留_____, ___填洼___, ___补充土壤水分。
39。
河川径流的形成过程可分为__产流___________过程和 ____汇流________过程。
第一章绪论本次练习有12题,你已做12题,已提交12题,其中答对12题。
当前页有10题,你已做10题,已提交10题,其中答对10题。
第二章水文循环与径流形成一般说来,这种影响使得()。
A. 蒸发量基本不变,从而年径流量增加;B. 蒸发量增加,从而年径流量减少;C. 蒸发量基本不变,从而年径流量减少;D. 蒸发量增加,从而年径流量增加。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3.某流域的一场洪水中,地面径流的消退速度与地下径流的相比()A. 前者小于后者;B. 前者大于后者C. 前者小于等于后者;D. 二者相等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4.将全球的陆地作为一个独立的单元系统,已知多年平均降水量Pc=119000km3、多年平均蒸发量Ec=72000km3,根据区域水量平衡原理(质量守恒原理)计算多年平均情况下每年从陆地流入海洋的径流量R为()A. 40000 km3B. 47000 km3C. 50000 km3D. 191000 km3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5.流域的总蒸发包括()。
A. 水面蒸发、陆面蒸发、植物蒸散发B. 水面蒸发、土壤蒸发、陆面蒸散发C. 陆面蒸发、植物蒸散发、土壤蒸发D. 水面蒸发、植物蒸散发、土壤蒸发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D问题解析:6.一次降雨形成径流的损失量包括()。
A. 植物截留,填洼和蒸发B. 植物截留,填洼、补充土壤缺水和蒸发C. 植物截留,填洼、补充土壤吸着水和蒸发D. 植物截留,填洼、补充土壤毛管水和蒸发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7.自然界中水文循环的主要环节是()。
A. 截留、填洼、下渗、蒸发B. 蒸发、降水、下渗、径流C. 截留、下渗、径流、蒸发D. 蒸发、散发、降水、下渗答题: A. B. C. D. (已提交)第三章水文统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第四章设计年径流分析与计算本次练习有14题,你已做14题,已提交14题,其中答对13题。
工程水文学试题库第一章绪论1.工程水文学与水文学有何联系?主要包括哪两方面的内容?2.工程水文学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有何作用?7.长江三峡工程主要由哪些建筑物组成?其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中将涉及哪些方面的水文问题?1. 答:工程水文学是水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随着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大规模开展,为满足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的迫切需要,水文工作者针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大量的、深入的试验研究,使水文学发展到工程水文学阶段。
它主要包括水文分析与计算及水文预报两方面的内容。
2. 答:工程水文学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的作用主要是:(1)规划设计阶段,为规划设计工程位置、规模提供设计洪水、设计年径流等水文数据;(2)施工阶段,为施工设计提供设计水文数据,为指导现场施工,提供施工水文预报;(3)运用管理阶段,提供各类水文预报成果,确保工程安全和发挥最大效益;同时,还需不断进行水文复核,提供新情况下的设计水文数据。
第二章水文循环与径流形成4.如何确定河流某一指定断面控制的流域面积?24. 蒸发器折算系数 K值的大小随哪些因素而异?43. 对于闭合流域来说,为什么径流系数必然小于 1?44. 河川径流是由流域降雨形成的,为什么久晴不雨河水仍然川流不息?45. 同样暴雨情况下,为什么流域城市化后的洪水比天然流域的显著增大?4. 答:(1)搜集指定断面以上河流所在地区的地形图;(2)在地形图上画出地面集水区的分水线;(3)用求积仪量出地面分水线包围的面积,即流域面积。
24. 答:蒸发器折算系数K 值的大小主要随下列因素影响而变化:(1)蒸发器的类型;(2)地理环境情况;(3)季节月份的不同。
43.答:因为流域出口的径流过程是相应的降雨扣除损失后的净雨形成的,显然,其径流量必然比相应的降雨量小,所以径流系数必然小于1。
44.答:河川径流是流域降雨通过产流、汇流过程形成的,汇流包括地面汇流和地下汇流,前者主要受控于河网、湖泊的调蓄作用,后者主要受控于地下水库的调蓄作用,使径流过程变远远比降雨过程平缓和滞后,尤其是地下汇流速度极其缓慢,使河川径流常年不断。
工程水文学期末复习整理第一章 绪论1、水文现象的基本规律:周期性、随机性、地区性。
2、工程水文学的研究方法:成因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和地理综合法。
第二章 水循环与径流形成1、海洋向内陆输送水汽,内陆向海洋注入径流。
水量平衡方程: S O I ∆=-式中O I 、——给定时段内输入、输出该区域的总水量。
S ∆——时段内区域蓄水量的变量,可正可负。
2、若河床切割较深,地面分水线与地下分水线相重合,这样的流域成为闭合流域。
由于地质构造原因,地面分水线与地下分水线并不完全一致,这种流域称为非闭合流域。
3、凋萎含水量(凋萎系数),植物根系无法从土壤中吸取水分,开始凋萎,此时土壤含水量称为凋萎含水量。
4、田间持水量,指土壤中能保持的最大毛管悬着水时的土壤含水量。
当土壤含水量超过这一限度时,多余的水分不能被土壤所保持,以自由重力水的形式向下渗透。
5、当土壤孔隙被下渗水充满,下渗趋于稳定,此时的下渗率称为稳定下渗率。
6、降雨损失包括:植物截留、填洼、入渗和蒸发。
7、径流的表示方法和度量单位(1)流量Q ,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水量,单位为s m /3。
(2)径流总量W ,是指时段T 内通过某一断面的总水量,常用单位为3m ,万3m ,亿3m ,有时也用其时段平均流量与时段的乘积表示。
其单位为M s m ·)/(3或d s m ·)/(3。
(3)径流深R ,是指将径流总量平铺在整个流域面积上所得水层深度,单位为mm 。
FT Q F W R 10001000== (4)径流模数M ,是流域出口断面流量与流域面积F 的比值,单位为)·/(2km s L 。
FQ M 1000= (5)径流系数α,是指某一时段的径流深度R 与相应降雨深度P 的比值。
即P R /=α 因P R <,故1<α。
第三章 水文资料的观测、收集与处理1、日平均水位的计算将当日h 24~0内水位过程线所包围的面积,除以一日时间。
河海大学-工程水文学-习题————————————————————————————————作者:————————————————————————————————日期:第一章绪论1-1 水资源的定义是什么。
1-2 工程水文学包含哪些研究内容。
1-3 工程水文学研究方法有哪些特点。
第二章水循环及径流形成2-1 水循环包括哪些要素,与水资源有什么关系。
2-2 如何量算流域面积、河流长度、河流纵比降。
2-3 某流域面积为793km2,多年平均流量Q=26.4m3/s,流域内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980mm。
试求多年平均径流总量W(104m3),多年平均径流深R(mm),多年平均径流模数M(m3/s/km2)及多年平均径流系数α。
2-4 如在上题的流域上兴建一座水库,从而增加水面面积△F=24km2,当地多年平均的水面蒸发量(蒸发皿读数)E皿=1220mm。
蒸发皿折算系数采用0.83。
问建库后该流域的流量增加还是减少。
建库后多年平均流量为多少。
2-5 北方的河流上修建水库和南方的河流上建库对径流的影响哪一个大。
为什么。
2-6 写出任一时段的流域水量平衡方程式,说明各符号的意义不同时段(多年、年、一次雨)的流域水量平衡方程式中影响径流的主要因素为什么不同。
2-7 试述流速仪测流的操作步骤及适用条件2-8 试述实测流速推算断面流量的方法、步骤。
2-10 为什么要建立水位流量关系,如何延长水位流量关系。
第三章降雨径流分析3-1 写出计算流域(面)平均雨量的方法、公式及适用条件。
3-3 为什么一次降雨总量大于对应的径流深,而一次径流过程历时一般大于降雨历时。
3-4 什么叫蓄满产流。
判别蓄满产流与超渗产流主要依据是什么。
3-5 在我国南方湿润地区产流计算中采用什么扣损方案,其中参数(P、R、Pa、E m 、Im、K)如何确定及计算。
3-7 单位线有哪些假定,其实质是什么;据实际的雨洪资料分析,不同洪水分析出不同的单位线,说明什么问题。
⼯程⽔⽂学六七⼋章复习第六章由流量资料推求设计洪⽔⼀、概述:1.⽔利⼯程(⽔库、⼤坝)的作⽤:兴利、防洪2.洪⽔:由于流域内降⾬或融雪,⼤量径流汇⼊河道,导致流量激增,⽔位猛涨的⽔⽂现象。
3. 设计洪⽔:指⽔利⽔电⼯程规划、设计中所依据的各种设计标准的洪⽔。
4.⽔⼯建筑物的等级和防洪标准设计标准:⽔库枢纽正常运⾏,⽽不被破坏的标准。
对应着设计洪⽔。
校核标准⽔利⼯程不正常运⽤,主要⽔⼯建筑物必须确保安全的标准,允许效能设施、次要建筑物部分破坏。
对应着校核洪⽔。
坝顶⾼程取⼤者设计洪⽔位+安全超⾼+风浪爬⾼校核洪⽔位+安全超⾼+风浪爬⾼5.设计洪⽔计算的内容和⽅法:内容:三要素--设计洪峰流量、设计洪量、设计洪⽔过程线,不同⼯程有所侧重⽅法:由流量资料直接推求设计洪⽔的⽅法由降⾬资料间接推求设计洪⽔的⽅法⼆、设计洪峰流量QmP 及设计洪量WtP的推求1.资料审查:可靠性(实测年份差,调查⼤洪⽔)、⼀致性(洪⽔改道)、代表性(历史特⼤洪⽔)2.样本选取:洪峰流量--年最⼤值法;固定时段独⽴选取年最⼤值法--洪量系列3.洪⽔资料的插补延长:相关分析--上下游站的洪⽔特征值、本站峰量关系、暴⾬径流关系、相邻河流测站的洪⽔特征值4.特⼤洪⽔的处理1)特⼤洪⽔重现期的确定①从发⽣年代⾄今为最⼤ N=设计年份 - 调查期发⽣年份+1②从调查考证的最远年份⾄今为最⼤ N=设计年份 - ⽂献考证期最远年份+1如果能调查到N年(N>>n)中的特⼤洪⽔,就相当于把n年资料展延到了N年,提⾼了系列的代表性,使计算结果更合理、准确。
2)洪⽔经验频率的估算独⽴样本法5.频率曲线线型选择⽪尔逊Ⅲ型6.频率曲线参数的估算:初估参数 1)矩法2)三点法:三点的选取计算查S —Cs 关系表,求Cs再查),Φ(P 2,Cs ),Φ(P 3,7.适线法注意事项1) 尽量照顾点群的趋势,使曲线通过点群中⼼。
2)曲线与点据拟合时,侧重考虑中、上部的较⼤洪⽔点据。
(一)填空题1.水文学的含义是研究自然界各种水体的存在、分布、循环和物理化学性质及其他环境因素的变化规律, 预测、预报各种水文现象的变化情势。
2.工程水文学的含义是水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为工程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管理提供水文依据的一门科学。
(二)选择题1.水文现象的发生[D ]。
a.完全是偶然性的b.完全是必然性的c. 完全是随机性的d.既有必然性也有随机性4.水资源是一种[B ]。
a.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b.再生资源c.非再生资源d.无限的资源9. 水文现象的发生、发展,都具有偶然性,因此,它的发生和变化[B ]。
a杂乱无章. b.具有统计规律c.具有完全的确定性规律d. 没有任何规律10. 水文现象的发生、发展,都是有成因的,因此,其变化[ C]。
a. 具有完全的确定性规律b. 具有完全的统计规律c.具有成因规律d. 没有任何规律(三)判断题3.水文现象的产生和变化,都有其相应的成因,因此,只能应用成因分析法进行水文计算和水文预报。
[ F]4. 水文现象的产生和变化,都有某种程度的随机性,因此,都要应用数理统计法进行水文计算和水文预报。
[F ]6.水文现象的变化,如河道某一断面的水位、流量过程,具有完全肯定的多年变化周期、年变化周期和日变化周期。
[F ]8.水文现象的变化,既有确定性又有随机性,因此,水文计算和水文预报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成因分析法或数理统计法,或二者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
[ T]第二章水文循环与径流形成(五)填空题4. 按水文循环的规模和过程不同,水文循环可分为__大_____循环和__小______循环。
11. 一条河流,沿水流方向,自上而下可分为河源、上游、中游、下游、河口五段。
38. 降雨初期的损失包括___蒸发___,__植物截留_____, ___填洼___, ___补充土壤水分。
39. 河川径流的形成过程可分为__产流___________过程和 ____汇流________过程。
(一)填空题1.水文学的含义是研究自然界各种水体的存在、分布、循环和物理化学性质及其他环境因素的变化规律, 预测、预报各种水文现象的变化情势。
2.工程水文学的含义是水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为工程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管理提供水文依据的一门科学。
(二)选择题1.水文现象的发生[D ]。
a.完全是偶然性的b.完全是必然性的c. 完全是随机性的d.既有必然性也有随机性4.水资源是一种[B ]。
a.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b.再生资源c.非再生资源d.无限的资源9. 水文现象的发生、发展,都具有偶然性,因此,它的发生和变化[B ]。
a杂乱无章. b.具有统计规律c.具有完全的确定性规律d. 没有任何规律10. 水文现象的发生、发展,都是有成因的,因此,其变化[ C]。
a. 具有完全的确定性规律b. 具有完全的统计规律c.具有成因规律d. 没有任何规律(三)判断题3.水文现象的产生和变化,都有其相应的成因,因此,只能应用成因分析法进行水文计算和水文预报。
[ F]4. 水文现象的产生和变化,都有某种程度的随机性,因此,都要应用数理统计法进行水文计算和水文预报。
[F ]6.水文现象的变化,如河道某一断面的水位、流量过程,具有完全肯定的多年变化周期、年变化周期和日变化周期。
[F ]8.水文现象的变化,既有确定性又有随机性,因此,水文计算和水文预报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成因分析法或数理统计法,或二者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
[ T]第二章水文循环与径流形成(五)填空题4. 按水文循环的规模和过程不同,水文循环可分为__大_____循环和__小______循环。
11. 一条河流,沿水流方向,自上而下可分为河源、上游、中游、下游、河口五段。
38. 降雨初期的损失包括___蒸发___,__植物截留_____, ___填洼___, ___补充土壤水分。
39. 河川径流的形成过程可分为__产流___________过程和 ____汇流________过程。
第六章由流量资料推求设计洪水一、概念题(一)填空题1. 防护对象免除一定洪水灾害的防洪标准2. 水库大坝等水工建筑物自身安全的洪水标准3. 大,大,高,小4. 设计频率,设计频率5.正常运用标准,非常运用标准6.由流量资料推求设计洪水,由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小流域用推理公式法、地区经验公式法。
7.洪峰流量,洪水总量,洪水过程线8.连续系列,不连续系列9.均值,均方差10.同频率放大法11.包含特大值的矩法公式,三点法12.年最大值法13.独立样本法,统一样本法14.同倍比放大法,同频率放大法15.大,产流过程,汇流过程16.小于,大于17.入库断面洪水,区间洪水,库面洪水18.大,提前19.设计流域洪水季节性变化规律和工程要求20.分期内的年最大值法21.大22.典型年法,同频率法23.相交,合理24.大25.大26.历史洪水调查和考证27.大28.洪峰,短历时洪量,长历时洪量29.设计流域洪水特性和水库的调节性能30. 0.01%(二)选择题1.[b] 2.[a] 3.[d] 4.[a] 5. [c] 6. [b] 7. [b] 8. [d]9. [c] 10.[a] 11.[c] 12.[d] 13.[a] 14.[b] 15.[a] 16.[c]17.[a] 18.[b] 19.[a] 20.[b] 21.[b] 22.[c] 23.[c] 24.[a]25.[c] 26.[d] 27.[c] 28.[a] 29.[c] 30.[a] 31.[b] 32.[a]33.[b] 34.[d](三)判断题1.[T] 2.[T] 3.[T] 4.[F] 5. [T] 6. [F] 7. [F] 8. [F]9. [F] 10.[T] 11.[F] 12.[T] 13.[F] 14.[T] 15.[F] 16.[F]17.[T] 18.[F] 19.[T] 20.[T] 21.[F] 22.[T] 23.[F] 24.[F]25.[T] 26.[T] 27.[T] 28.[T] 29.[F] 30.[F](四)问答题1、答:一次洪水,涨水期短,落水期长。
第六章由流量资料推求设计洪水本章学习的内容和意义:在进行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时,为了建筑物本身的安全和防护区的安全,必须按照某种标准的洪水进行设计,这种作为水工建筑物设计依据的洪水称为设计洪水。
设计洪水包含三个要素,即设计洪峰流量、设计洪水总量和设计洪水过程线。
按工程性质不同,设计洪水分为:水库设计洪水; 下游防护对象的设计洪水; 施工设计洪水; 堤防设计洪水、桥涵设计洪水等。
推求设计洪水有多种途径,本章研究由流量资料推求设计洪水,目的是解决水库、堤防、桥涵等工程设计洪水的计算问题。
本章习题内容主要涉及:防洪标准及其选择;洪峰、洪量样本系列的选样,资料的可靠性、一致性、代表性审查;特大洪水的处理,即不连续系列的经验频率和统计参数的计算方法;典型洪水的选择及放大方法;入库洪水、分期洪水、洪水地区组成等内容。
一、概念题(一)填空题1.设计洪水的标准按保护对象的不同分为两类:第一类为保障的防洪标准;第二类为确保水库大坝等水工建筑物自身安全的洪水标准。
2.设计洪水的标准按保护对象的不同分为两类:第一类为保障防护对象免除一定洪水灾害的防洪标准;第二类为确保的洪水标准。
3.设计洪水的标准高时,其相应的洪水数值就;则水库规模亦,造价亦;水库安全所承担风险则。
4.目前我国的防洪规划及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采用先选定,再推求与此相应的洪峰、洪量及洪水过程线。
5.设计永久性水工建筑物需考虑及两种洪水标准,通常称前者为设计标准,后者为校核标准。
6.目前计算设计洪水的基本途径有三种,它们分别是、、。
7.通常用、及三要素描述洪水过程。
8.洪水资料系列有两种情况:一是系列中没有特大洪水值,称为系列;二是系列中有特大洪水值,称为系列。
9.用矩法计算不连续系列(N年中有a次特大洪水) 统计参数时,假定实测洪水(n年) 除去实测特大洪水( l次)后构成的(n-l)年系列的和与除去特大洪水后的(N-a)年系列的相等。
10.在设计洪水计算中,洪峰及各时段洪量采用不同倍比,使放大后的典型洪水过程线的洪峰及各历时的洪量分别等于设计洪峰和设计洪量值,此种放大方法称为 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