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safe基础培训资料01
- 格式:doc
- 大小:8.61 MB
- 文档页数:22
Fis-eQS固定站点操作和HDT使用培训教程部门Division 佛山质保部生产质保科 P-Q-FS-1版本号Version 5.0目录1.FIS-eQS登录、修改密码2.FIS-eQS缺陷录入操作3.Fis-eQS检查模块操作4.Fis-eQS EFS模块操作5.HDT使用6.BZD扫描1. FIS-eQS登录、修改密码FIS-eQS 登录每次开机时,系统会自动弹出下面的对话框,或者在开始菜单—启动中找到此应用程序。
每个点都有不同的用户名和密码,操作者一定要记住自己的用户名和密码。
输入之后,点击OK 按钮程序的应用界面。
修改密码登陆后进入界面,点击右下角钥匙标示进入修改密码界面点击后,发现显示不全,用鼠标左键把方框向右拖动,如右图所示。
修改密码栏里面第一行是输入原密码,第二行是输入新密码,第三行是再次输入新密码确认。
操作完后点击ok,密码更改完毕,关闭程序再次输入新密码进入即可。
2. FIS-eQS缺陷录入操作FIS-eQS 缺陷录入的主要的功能是对车身的问题、缺陷进行记录。
录入缺陷主要有两种方式:直接缺陷录入和通过快捷菜单录入。
而直接录入缺陷又包括:文字描述录入和蝴蝶图录入。
下面详细介绍EQS 站点操作:直接录入缺陷第一步,用扫描枪扫车身上的KNR 号条码,扫描后如下图所示:如果检查出车身缺陷,需要点“缺陷”按钮。
之后点“新增”或按钮,有两种录入方式——文字描述和蝴蝶图录入。
a.点击“新增”-文字描述录入缺陷右图所示为文字描述的缺陷购成;第二步,这里将车身缺陷分成很多的缺陷组.选择一个发生缺陷的缺陷组。
进入下一步。
第三步,选择缺陷部位(缺陷部位录入时,需选择对应的缺陷组,再选择缺陷对象)变化点:在右上角增加缺陷等级描述,默认状态没有等级。
如果想明确该缺陷的等级,可直接选对应等级。
第二步第三步第四步,选择缺陷类型第五步,选择缺陷位置此图可以指定是在具体的车身什么位置发生的缺陷。
比如左前门的左上角。
fmea培训
FMEA(故障模式和影响分析)是一种通过系统性地识别和评估可能的故障模式和其影响的方法。
FMEA可以帮助组
织识别并解决潜在的问题,从而改进产品、服务或过程的
可靠性和质量。
FMEA培训可以帮助组织的员工学习如何进行FMEA分析,并为他们提供应用FMEA的工具和技术。
培训通常包括以
下内容:
1. FMEA基础知识:介绍FMEA的定义、目的和方法,以
及FMEA在质量管理中的重要性。
2. FMEA过程:了解FMEA的步骤和流程,包括确定潜在
故障模式、评估故障的可能性和严重性,识别影响以及确
定和实施控制计划。
3. FMEA工具:介绍使用不同的FMEA工具和技术,如FMEA表、故障树分析和失效及影响分析图。
4. 团队合作:培训可以包括团队合作的活动,帮助员工学习如何在团队中开展FMEA分析和决策。
5. 实际案例分析:通过案例研究和演示,帮助员工了解如何应用FMEA在实际工作中识别和解决问题。
FMEA培训可以根据组织的需求进行定制,可以面向不同层级的员工,从操作人员到管理人员。
通过接受FMEA培训,员工可以提高他们的问题识别和解决能力,从而改善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FMEA培训资料最新版(141页)FMEA(失效模式和影响分析)是一种系统的、结构化的方法,用于识别和评估产品或过程中的潜在失效模式,以及这些失效模式对最终用户的影响。
FMEA培训资料旨在帮助参与者了解FMEA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工具,以便在实际工作中应用FMEA来提高产品或过程的质量和可靠性。
一、FMEA概述FMEA是一种预防性的质量工具,它通过系统性地识别和分析潜在的失效模式,以及这些失效模式对产品或过程的影响,来降低失效风险。
FMEA通常分为两个阶段:设计FMEA(DFMEA)和过程FMEA (PFMEA)。
DFMEA关注于产品设计和开发阶段,而PFMEA关注于制造和装配过程。
二、FMEA的基本步骤1. 定义项目范围:确定要分析的系统和子系统的范围。
2. 建立团队:组建一个跨职能的团队,包括设计、工程、制造和质量等部门的代表。
3. 识别失效模式:团队成员共同识别潜在的失效模式,并记录下来。
4. 分析失效影响:评估每个失效模式对最终用户的影响,包括安全性、成本、性能和可维护性等方面。
5. 评估失效严重性:根据失效影响的严重程度,对每个失效模式进行评分。
6. 评估失效发生概率:根据失效模式的已知历史数据或专家经验,评估每个失效模式的发生概率。
7. 评估检测难度:评估检测每个失效模式的难度,包括检测方法的有效性和成本。
8. 计算风险优先级数(RPN):将严重性、发生概率和检测难度相乘,得到每个失效模式的风险优先级数。
9. 采取预防措施:根据RPN,制定和实施预防措施,以降低失效风险。
10. 跟踪和更新:定期跟踪和更新FMEA,以确保其持续有效。
三、FMEA工具和模板FMEA工具和模板可以帮助团队更有效地进行FMEA分析。
常用的FMEA工具包括:1. FMEA表格:用于记录失效模式、影响、严重性、发生概率、检测难度和RPN等信息。
2. FMEA软件:提供自动化的FMEA分析功能,包括数据输入、计算和分析报告。
工厂安全基础知识培训内容工厂安全是确保员工健康、保护企业资产和维护生产效率的关键。
以下是工厂安全基础知识培训的主要内容:一、安全意识的重要性- 强调安全意识是预防事故的首要步骤。
- 介绍安全事故对个人、家庭和企业的影响。
二、工厂安全法规与标准- 概述国家和地方的安全法规。
- 讲解工厂必须遵守的安全标准和规范。
三、个人防护装备(PPE)的使用- 介绍不同类型PPE的用途和正确使用方法。
- 强调在特定工作环境下使用相应PPE的重要性。
四、危险识别与风险评估- 教授如何识别工作环境中的潜在危险。
- 讲解风险评估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五、事故预防措施- 介绍常见的事故类型及其预防策略。
- 讲解如何通过安全操作规程减少事故发生。
六、紧急情况应对- 教授火灾、化学品泄漏等紧急情况下的应对措施。
- 演练紧急疏散和急救技能。
七、机械设备的安全操作- 强调机械设备操作前的检查和维护。
- 讲解机械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操作规程。
八、电气安全- 介绍电气安全的基本规则和预防触电的措施。
- 讲解电气设备的使用和维护。
九、化学品安全管理- 讲解化学品的分类、标识和储存。
- 教授如何安全使用和处理化学品。
十、工作场所的5S管理- 介绍5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的概念和实施方法。
- 讲解5S在提高工作场所安全性和效率中的作用。
十一、安全文化的培养- 强调每个员工在安全文化建设中的责任。
- 鼓励员工参与安全改进活动和提出安全建议。
十二、安全培训的重要性- 讲解定期安全培训的必要性。
- 强调持续学习和更新安全知识的重要性。
结束语通过本次培训,希望每位员工都能够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
安全工作,人人有责,让我们携手共建安全工厂。
FMEA培训资料(全面)FMEA(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是一种常用的风险管理工具,旨在通过提前识别和评估潜在的故障模式和对系统功能的影响,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风险。
本文将全面介绍FMEA培训资料,包括基本概念、实施步骤和案例分析等内容。
一、基本概念1.1 FMEA的定义FMEA是一种系统化的方法,用于识别可能导致产品或流程故障的所有潜在原因,并对故障的严重性、发生概率和发现概率进行评估,以制定相应的预防和纠正措施。
1.2 FMEA的目的FMEA的目的是帮助组织识别和分析潜在的问题、风险和故障,以便采取适当的预防和改进措施。
通过FMEA分析,可以有效减少故障发生的概率,并提高产品或流程的可靠性和质量。
1.3 FMEA的应用范围FMEA可以用于各种领域,包括产品开发、制造过程、供应链管理和服务提供等。
无论是在制造业、医疗设备领域还是服务行业,FMEA都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工具。
二、实施步骤2.1 确定FMEA的范围在实施FMEA之前,需要明确FMEA的范围,即确定需要进行分析的产品或流程的边界和关注点。
2.2 组建FMEA团队FMEA的成功实施需要跨部门的合作和协调。
因此,组建一支多学科的FMEA团队非常重要,团队成员应该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2.3 收集信息收集与要分析的产品或流程相关的信息,包括设计文件、工艺流程图、参数规范等。
同时,也可以参考类似产品或流程的历史数据和经验。
2.4 识别潜在故障模式通过分析收集的信息,团队成员应共同识别出可能存在的故障模式,包括设计缺陷、材料问题、操作错误等。
2.5 评估故障的严重性对于每种潜在故障模式,团队成员需要评估其对产品或流程功能的影响程度,包括安全性、可靠性、性能等方面。
2.6 评估故障的发生概率针对每个故障模式,团队成员需要评估该故障发生的概率,考虑相关的因素,如设计、材料质量、操作流程等。
2.7 评估故障的发现概率团队成员还需评估故障被发现的概率,确定该故障在产品或流程中被检测到的可能性。
案例:南海九江大桥事故案例:各地吸取教训惠州吸取九江大桥事件教训对138座桥梁进行"体检"惠州市民过市区内的西枝江桥时,感到大桥在打颤,心惊惊的,当月19日凌晨1时至5时,惠州市区西枝江大桥新桥再次封闭进行检测。
惠州市有关管理部门表示,这是一次正关管理部门表示这是次正常的检测,8月底前,全市138座大中桥梁都进行体检,座大中桥梁都进行“体检”,进行临时交通管制。
案例:铁岭钢水事件通报道,2007年4月18日7时45分,辽宁省铁岭市清河特殊钢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车间,一个装有约30吨钢水的钢包在吊运至铸锭台车上方2-3米高度时,突然发生滑落倾米高度时突然发生滑落倾覆,钢包倒向车间交接班室,钢水涌入室内,致使正在交接班室内开班前会的32名职工当场死亡,另有6名炉前作业人员受伤,其中2人重作人受伤其中人伤。
思考问题:1)上面这些问题哪些是可以避免的,为什么?2)请问你在设计/组织一件事或日常生活中,系统考虑过可能发生的风险吗?估计过风险的大小吗?FMEA有一种工具能够帮助我们在这方面进行系统思考书面记录以----FMEA供客户参考经验传承实施FMEA 自我诊断风险评估实施的好处制订控制重点预防措施FMEA 在DMAIC 中的运用10203040501.0(D )定义范围了解过程2.0(M )测量评估确定目标3.0(A )分析过程确定重点4.0(I )制定措施实施改进5.0(C )效果控制持续改善可使用的工具工作内容工作输出找出改进方案•针对每一个关键因素X 找出尽可能多的改进方案•头脑风暴标准检验评估方案•确定改进方案方案实施•行动计划表并实施•标准检验、FMEA 、实验设计-DOE 、防呆•职责矩阵、甘特图、项目管理效果验证•改善效果分析•目标达成性分析、验证•抽样统计、对比实验、过程能力分析-Cp/Cpk目录1概念介绍2组建FMEA小组3FMEA的运用4案例、讨论1 概念介绍1.1 FMEA的定义1.2 FMEA的分类1.3 FMEA的重要特征及一些重要概念13FMEA的重要特征及些重要概念1.4 为什么进行FMEA141.5 认识误区1.51.6 FMEA在业界的应用情况1.1 FMEA的定义•FMEA的起源:美国Grumman飞机公司1950年☞不断的完善飞机主操纵系统的失效分析1999年ISO9000/QS9000美国Boeing和Martin Marietta公司FMECA1957年工程手册正式列出FMEA程序F ailure M ode,E ffects and C riticality A nalysis☞有效性评价失效模式及其效应和关键性分析得到肯定1.1 FMEA 的定义•FMEA 的演变:在鲁提190•FMEA 的前身为FMECA ,是在1950由格鲁曼飞机提出,用在飞机主控系统的失效分析波音与马丁公司在的作业程序1950•1957年正式编订FMEA 的作业程序,列在其工程手册中•195760年代60年代初期,美太空总署将FMECA 成功应用于太空计划。
fe-safe软件基础培训资料01第一天培训内容1.基本概念掌握下述基本概念:1.1. 疲劳结构在动载荷作用下,形成裂纹或完全断裂的过程。
构件作用动载荷有如下形式:恒幅循环载荷、变幅循环载荷、随机载荷等。
以下述正旋波载荷为例,有下述定义载荷范围:ΔS=S max-S min;载荷幅:Sa=(S max-S min)/2;平均载荷:Sm=(S max+S min)/2;载荷比:R=S min/S max1.2. 疲劳寿命构件在动载荷作用下,产生疲劳裂纹或疲劳断裂所需的载荷历程长度值,实际工程中可以用载荷循环次数、载荷作用时间、部件工作里程等来度量。
又称为Life或endurance limit (循环次数)。
1.3. 寿命曲线构件在不同载荷幅作用下,有不同的疲劳寿命。
描述结构的载荷幅-疲劳寿命的关系曲线称为寿命曲线(如下左图示)。
一般有应力(幅)-寿命、应变(幅)-寿命曲线。
应力(幅)-寿命曲线常表示成log10S a-log10N的关系曲线(如下由图示)。
1.4. 耐劳极限幅值(Endurance Limit Amplitude )当作用的载荷幅低于某容许值时,构件不会产生疲劳破坏,将该容许值称为构件的耐劳极限幅值(如右上图示)。
对钢材,以1E7为失效循环允许的载荷施加次数,对应有一个耐劳极限幅值。
1.5. 损伤构件的载荷循环次数与其允许循环次数的比值,称为损伤。
一般地,损伤值为1意味着构件失效。
在右图中,假设某构件在载荷幅P 1的允许循环次数为N 1(即经过N1次循环就会破坏),若构件已经历了n 1次P 1作用循环,则产生的损伤可定义为:11N n damage1.6. 可靠性指规定寿命下构件在材料属性、载荷等随机变化时的失效概率或存活概率。
1.7. 无限寿命设计对于极其重要的零件设计,一般控制应力S ,使其小于无限寿命(N f =1e6)对应的耐劳极限S f ,该种疲劳设计方法称为无限寿命设计。
该设计方法要求将构件应力控制在很低的水平,材料潜力得不到充分发挥,对于并不需要经受很多循环次数的构件,就显得很不经济。
1.8. 有限寿命设计:使结构在有限长寿命不发生疲劳破坏的设计,也称为安全寿命设计。
基于结构疲劳应力特点,可以采用应力疲劳分析方法(应力处于高周疲劳区)和应变疲劳分析方法(应力处于低周疲劳区)。
1.9. 安全系数强度因子FOS (Factors of Strength ):构件满足规定寿命N0时的载荷放大系数,即当构件作用的载荷以该系数比例放大后,构件的使用寿命刚好为规定寿命。
如下图示,构件承受的载荷幅为ΔP ,则在规定寿命N0下的强度因子可定义为:PP FOS ∆∆=0疲劳安全因子FRF (Fatigue Reserver Factors ):用于无限寿命(如1E7次)设计中的Goodman/Higer 准则,为FRFV (应力幅安全因子)、FRFH (平均值安全因子)、FRFR (径向值安全因子)的最小值。
对A 点情况下的应力,相关定义为:FRFV=OE/OC ;FRFH=OF/OB ;FRFR=OD/OA ;1.10. 损伤容限设计方法用应力强度因子的幅值来描述裂纹扩展速率、进而对裂纹扩展寿命进行预测的设计方法。
该法主要用于初始裂纹不能忽略的航空类零件疲劳分析。
1.11. 耐久性设计方法以经济寿命为控制目标,考虑全部可能出现的裂纹群,并综合考虑安全、功能、使用经济性的疲劳设计方法。
2.疲劳理论介绍2.1. 早期疲劳理论基于工程应力的应力幅-循环失效次数曲线(S-N曲线);不能很好考虑疲劳破坏构件的典型因素如构件的圆孔、槽沟、过渡圆弧细节。
用于本质上是弹性工作、无限寿命的构件。
2.2. 现代疲劳理论考虑疲劳裂纹产生时的局部应力、局部应变与耐劳寿命的关系,并考虑塑性影响。
也称为临界位置、局部应力-应变理论。
如有限元计算结果疲劳分析。
现代疲劳理论将构件疲劳断裂分为三个阶段。
裂纹发生:由部件表面的局部应力、局部应变引起。
裂纹扩展:与部件应力有关;最终断裂:由断裂力学理论描述;2.3. 疲劳数据(寿命曲线)的广义化特定的疲劳数据必须要广义化,主要用于:2.3.1.常幅疲劳曲线用于复杂载荷条件的疲劳分析Minner疲劳破坏准则对如下图示载荷情形,疲劳计算按下述方法进行:采用适当方法(如雨流记数法)计算不同载荷幅的循环次数n1、n2。
如果应力幅P a1的循环次数n1,其允许循环次数为N1,则由P a1引起的损伤damage1=n1/N1;如果应力幅P a2的循环次数n2,其允许循环次数为N2,则由P a2引起的损伤damage2=n2/N2;Minner准则认为,构件由Pa1、Pa2引起的总损伤为:∑=+=Nn N n N n e TotalDamag 2211;当Total Damage=1时,构件破坏。
则构件在上述载荷作用(大小、循环数)下疲劳寿命为: ∑==N n e TotalDamag Life 11对更复杂载荷也可用类似方法计算疲劳。
2.3.2. 光滑试样疲劳实验数据用于不同形状试件疲劳分析;疲劳数据都是通过恒幅、光滑试样的实验条件下求得,将应力集中系数应用于不同形状试件的疲劳分析。
主要是早期疲劳分析、或工程实验数据(测点不能反应构件的圆孔、槽沟、过渡圆弧细节时)的疲劳分析使用。
应力集中系数Kt=局部应力/名义应力对高周疲劳,Kt 可用于计算有应力集中试样的疲劳强度。
对低周疲劳,考虑塑性影响。
2.3.3. 材料近似某种材料的疲劳测试数据用于另外一种材料,或根据一种材料的疲劳数据推算另外一种材料的疲劳数据。
(主要是指用于弹性模量比较接近的材料。
)2.4. 影响疲劳的因素①平均应力:平均应力越大,寿命越低,平均应力为拉应力时尤其如此。
②应力分布方式:高应力区较多的构件更容易破坏,如大直径构件更容易破坏。
③载荷作用方式:如拉压比弯曲更容易破坏。
④构件表面因素:表面光洁度:加工、滚压、铸造、锻压,可于应力集中系数相乘考虑。
表面处理:如电镀使疲劳强度降低;残余应力:仅限于高周疲劳;低周疲劳考虑塑性;工作环境:如腐蚀、温度、磨损等。
载荷频率:仅对腐蚀疲劳、高温疲劳等有影响。
3.应力-疲劳分析3.1. 单轴应力疲劳分析理论3.1.1.S-N曲线名义应力幅-破坏寿命曲线;一般采用恒应力幅、完全对称(应力比为-1、或平均应力为0)、光滑试样的测试曲线。
表示应力幅与断裂寿命(而不是裂纹寿命)的关系曲线。
其对数曲线在N>1000时,出现平直线。
斜线段的斜线关系可表示为:f a N k B S log log +=;可用一种材料疲劳数据近似得到另一种材料的疲劳数据。
3.1.2. 应力集中系数Kt名义应力实际应力=Kt 对高周疲劳情况的疲劳强度影响大;在低周疲劳时影响小。
有以下三种方法:1-1e7插值法(在N f =1时无影响,至1e7线性变化);1000-1e7插值法(在N f =1e3时无影响,至1e7线性变化);Peterson 公式:最常用。
某寿命N 对应的集中系数K tN 与寿命为1e7时的应力集中K t 的关系如下:4)(200915.011)(LogN K K t N t +-+=3.1.3. 复杂载荷下的应力疲劳分析①平均应力的影响(平均应力修正)Haigh 图:平均应力大小会影响疲劳寿命,因此需要定义在某一指定寿命下,试样允许的平均应力与应力幅的关系曲线,该曲线称为Haigh 图。
正则化的Haigh 图:纵坐标为应力幅与指定寿命下平均应力为0时的允许应力幅S a0的比值;横坐标为平均应力与抗拉强度极限Uts (Sy 为屈服强度)的比值。
对光滑式样,有以下四种关系:Buch修正公式。
上述关系适于光滑式样、无限寿命(或弹性循环)分析。
对有限寿命计算时,由上述关系计算出与平均应力为零值相对应的应力幅,再根据S-N曲线计算其寿命。
④载荷历程中不同应力幅的综合影响采用S-N曲线,按照minner准则进行累加考虑。
⑤疲劳安全系数(fatigue safety factor)强度因子FOS(Factors of Strength):构件满足规定寿命时的载荷放大系数,即构件的作用载荷乘以该系数后,构件使用寿命刚好为规定寿命。
有限寿命分析采用。
疲劳储备因子FRF(Fatigue Reserver Factors):用于无限寿命设计中的Goodman/Higer 准则,为构件的应力幅安全因子、平均值安全因子、径向值安全因子的最小值。
在某一指定寿命下,基于应力的强度安全系数,表示达到疲劳破坏时允许的应力倍数。
适用于:对任一指定寿命的常幅载荷有效;对复杂载荷的无限寿命分析有效。
有径向安全系数和垂向安全系数两种。
注意:疲劳安全系数计算结果偏于不安全。
⑥材料应用S-N曲线对强度范围有适应性,如零平均应力的钢材光滑试样,抗拉强度小于1000MPa时,耐劳极限应力幅约为其抗拉强度的50%;抗拉强度大于1000MPa时,耐劳极限应力幅约为500MPa;1000次循环对应的应力幅约为抗拉强度的90%。
3.2. 总结 应力集中系数用于几乎没有塑性发生的长寿命问题;平均应力修正使用于均值应力较小(无塑性发生)的光滑试样,对带孔/槽试件必须保证截面变化处不发生屈服现象;用于焊接接头(S-N 曲线由接头测得);平均应力影响小。
⑧举例说明已知某试件的S-N 曲线在循环次数为1时,对应的应力幅为800MPa ,其对数斜线的斜率为。
其斜线关系为:f a N S log 086.0800log log -=通过雨流记数得到的应力幅如右上图示。
采用无平均应力修正、Goodman 平均应力修正两种方法计算的损伤和寿命分别如下所示。
无平均应力修正的寿命计算 有平均应力修正的寿命计算 上式中通过Goodman 修正公式来计算平均应力值为0时的等效应力幅Sa 0,因为S-N 曲线一般由平均值为0的实验测试得到的。
(含义:实际上是计算带平均应力的允许疲劳极限Sa 0,该允许疲劳极限大于无平均应力的允许疲劳极限。
经过平均应力修正后,平均应力为0,因此应力幅Sa= Sa 0)4. 应变疲劳分析4.1. 单轴应变-寿命疲劳分析理论背景疲劳裂纹起源于孔、倒角等几何形状引起的应力集中处。
局部应力-应变疲劳理论认为,构件应力集中区域产生微裂纹(1mm 长度)的使用寿命与该处的应力-应变历程有关,微裂纹是应力集中区域不断屈服所致。
要求对材料循环应力-应变响应、应变与疲劳寿命作详细描述。
也称为局部应变、局部应力-应变、临界位置分析法。
可用于应变测试信号分析、有限元计算结果分析。
临界位置的应力、应变称为局部应力与局部应变;远离临界位置的应力、应变称为名义应力与名义应变。
4.2. 单轴应变-疲劳分析理论基础 4.2.1. 单向拉伸的应变-应力关系K-应变硬化系数;n-应变硬化指数;总应变含弹性、塑性两部分:p e nKEεεσσε+=+=1)(4.3. 循环应力-应变关系应力-应变滞后环(hysteresis loop curve ) :当试样拉伸至屈服,再反向加压到屈服,再拉伸到屈服,形成闭合的真应力-真应变曲线(循环加载形成的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