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讲解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344.50 KB
- 文档页数:25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课件课件一、导入我们以前学过《论语》中的一些警句,比如“三人行必有我师”“温故而知新”等等,这些话我们耳熟能详。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温故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这些警句体现了他哪方面的思想?明确:孔子的教育思想。
二、关于《论语》《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时间主要是孔子在世时,有些篇章是他去世后弟子们所记。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对于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记录,所以,选自《论语》的材料,有些是直接引述孔子的言论,有些是用孔子的一贯思想来进行说理议论。
三、关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你是否赞同孔子的这种认识?为什么?明确:“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这是关于实事求是的态度问题,也是对待知识问题的正确态度。
我非常赞同这种认识。
因为人总是有不足的,人总是不断地学习的,有自知之明才能不断地进步。
但是,我们要正确理解这句话的真正含义,除了学习态度问题外,也要注意勇敢面对自己的不足,积极进取,合理定位自己。
四、关于“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
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你是否赞同孔子的这种认识?为什么?明确:可以同他交谈却没有交谈,这是错过了人才;不可以同他交谈却同他交谈,这是说错了话。
聪明人既不会错过人才,也不会说错话。
我基本赞同这种认识。
这是关于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的思想。
我们在同别人打交道时,要善于观察这个人,不仅要听其言,还要观其行,进行深入地分析、冷静地判断。
如果这个人确实可以同他交谈,那么我们就应该同他交谈,否则,就不应该同他交谈。
这样可以不错过有用的人才,也可以不说错话。
但是,我们不能走向另一个极端,即把自己放在高高在上的位置上,自以为是、目空一切、高傲自大、狂妄自满。
这样的人也是不受欢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