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基因在染色体上
- 格式:ppt
- 大小:613.00 KB
- 文档页数:18
高一生物基因的表达学问点总结学习须要讲究方法和技巧,更要学会对学问点进行归纳整理。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高一生物基因的表达学问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基因的表达学问点总结一、基因表达相关概念1、基因:是限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基因在染色体上呈间断的直线排列,每个基因中可以含有成百上千个脱氧核苷酸。
2、遗传信息:基因的脱氧核苷酸排列依次就代表遗传信息。
3、转录:是在细胞核内进行的,它是指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
4、翻译:是在细胞质中进行的,它是指以信使RNA为模板,合成具有肯定氨基酸依次的蛋白质的过程。
5、密码子(遗传密码):信使RNA上确定一个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的碱基,叫做密码子。
6、转运RNA(tRNA):它的一端是携带氨基酸的部位,另一端有三个碱基,都只能专一地与mRNA上的特定的三个碱基配对。
7、起始密码子:两个密码子AUG和GUG除了分别确定甲硫氨酸和撷氨酸外,还是翻译的起始信号。
8、终止密码子:三个密码子UAA、UAG、UGA,它们并不确定任何氨基酸,但在蛋自质合成过程中,却是肽链增长的终止信号。
9、中心法则:遗传信息从DNA传递给RNA,再从RNA传递给蛋白质的转录和翻译过程,以及遗传信息从DNA传递给DNA的复制过程。
后发觉,RNA同样可以反过来确定DNA,为逆转录。
二、基因表达相关学问点1、基因是DNA的片段,但必需具有遗传效应,有的DNA片段属间隔区段,没有限制性状的作用,这样的DNA片段就不是基因。
每个DNA分子有许多个基因。
每个基因有成百上千个脱氧核苷酸。
基因不同是由于脱氧核苷酸排列依次不同。
基因限制性状就是通过限制蛋白质合成来实现的。
DNA的遗传信息又是通过RNA来传递的。
2、基因限制蛋白质的合成:RNA与DNA的区分有两点:①碱基有一个不同:RNA是尿嘧啶,DNA则为胸腺嘧啶。
②五碳糖不同:RNA是核糖,DNA是脱氧核糖,这样一来组成RNA的基本单位就是核糖核苷酸;DNA 则为脱氧核苷酸。
高一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导学案问题3:白眼性状的表现总是与性别相联系,如何解释这一现象呢?探究点二:摩尔根的假设:观察图2—9常染色体XX (同型的):雌性果蝇中 性染色体:XY (异型的):雄性果蝇中问题1:假设:控制白眼的基因(用 表示)在 染色体上,而 染色体不含有它的等位基因。
问题2:观察图2—10,写出遗传图解:探究点三:测交实验验证(写出遗传图解):结论: 基因在染色体上。
探究点四: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细胞遗传学的研究结果表明,一对遗传因子就是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___________,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就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___________。
问题1: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是:问题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当堂检测1、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 )A 、只有一对等位基因B 、至少有一对等位基因C 、可能有多对等位基因D 、最多一对等位基因 2. 猴的下列各组细胞中,肯定都有Y 染色体的是 ( )A 、受精卵和次级精母细胞B 、受精卵和初级精母细胞C 、初级精母细胞和雄猴的神经元D 、精子和猴的肠上皮细胞3.下图表示果蝇某一条染色体上几个基因,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观察图示可知,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B .图示各基因中只有部分脱氧核苷酸序列能编码蛋白质C .如含红宝石眼基因的片段缺失,说明发生了基因突变D .基因中有一个碱基对的替换,不一定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 4.右图示某生物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等位基因A 和a 位于染色体的位置(不考虑互换和突变)可能是( ) A.A 位于①上,a 位于⑤上 B.A 位于⑤上,a 位于⑦上C.该细胞只有a ,分别位于⑤和⑧上D.该细胞只有A ,分别位于②和⑥上5.人类的多指(A )对正常指(a )为显性,属于常染色体遗传病。
在一个多指患者(Aa )的下列各细胞中,不含或可能不含显性基因A 的是 ( ) ①神经细胞 ②成熟的红细胞 ③初级性母细胞 ④次级性母细胞 ⑤肌肉细胞 ⑥成熟的性细胞 A .②④⑥ B .①③⑤ C .①②⑥ D .④⑤⑥分层作业 《课后训练案》反思反馈。
高一生物《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知识点总结一、萨顿的假说(类比推理法)萨顿的假说: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
即基因在染色体上,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
(1)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
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
(2)在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染色体也是成对的。
在配子中只有成对的基因中的一个,同样,也只有成对的染色体中的一条。
(3)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
同源染色体也是如此。
(4)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也是自由组合的。
二、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1. 果蝇作为遗传学实验材料的优点:(1)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2)体型小,易饲养,繁殖快;(3)产生的后代数量多,便于统计;(4)染色体数目少,便于观察。
2.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假说——演绎法)(1)摩尔根用偶然发现的白眼雄果蝇与野生型红眼雌果蝇进行杂交,结果发现F1全为红眼果蝇;(2)F1的红眼果蝇进行雌雄交配,结果F2中红眼与白眼的数量比为 3 : 1 。
(3)这样的遗传表现符合分离定律,表明果蝇的红眼与白眼是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
所不同的是白眼性状的表现,总是与性别相关联。
(4)摩尔根和其同事提出假说:控制白眼的基因在X 染色体上,而Y染色体上不含有它的等位基因。
果蝇杂交实验遗传图解:教材P10页(5)后来他们又通过测交实验等方法,进一步验证了这个解释。
测交实验遗传图解:如右图。
3. 每种生物的基因数量,都要远远多于这种生物的染色体的数目。
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三、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1. 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精品基础教育教学资料,仅供参考,需要可下载使用!高一生物寒假作业同步练习题:基因在染色体上✹教材知识梳理1.萨顿的假说(1)研究方法:类比推理。
(2)假说内容: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即基因就在染色体上。
(3)依据: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
如下表:(1)选材原因:果蝇具有易饲养、繁殖快和后代多等特点。
(2)研究方法:假说——演绎法。
(3)研究过程。
①果蝇的杂交实验——问题的提出:P 红眼(♀) ×白眼(♂)↓F1红眼(♀、♂)↓F1雌雄交配F2红眼(♀、♂) 白眼(♂)结果分析:F1全为红眼⇒红眼为显性性状;F2中红眼∶白眼=3∶1⇒符合基因分离定律;白眼性状的表现总是与性别相关联。
②提出假说,进行解释:a.假设:控制果蝇红眼与白眼的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无相应的等位基因。
b.解释:③实验验证:进行测交实验。
④得出结论:控制果蝇的红眼、白眼的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
3.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A.萨顿运用类比推理法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B.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C.果蝇的红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体细胞中不含有红眼基因D.每条染色体上都有若干个基因【答案】C【分析】萨顿使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之后摩尔根等人采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染色体上含有多个基因,且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详解】A、萨顿利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A正确;B、摩尔根等人运用假说—演绎法通过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B正确;C、同一个体的不同细胞由同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来,果蝇的红眼、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体细胞中同样含有红眼基因,C错误;D、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每条染色体上都有多个基因,D正确。
课题:《基因在染色体上》教学设计一、课标要求与解读【课标要求】课程标准对本节的“内容要求”是:“概述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传递和性别相关联”。
本模块“学业要求”运用统计与概率的相关知识,解释并预测种群内某一遗传性状的分布及变化。
【课标解读】本节按照科学史的顺序进行编排。
科学家对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研究,是从寻找基因的物质实体,发现基因和染色体行为的相似现象开始的。
教材首先介绍萨顿基于上述相似现象提出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
教材从四个方面归纳了基因和染色体行为的平行关系,这是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假说的理论依据。
二、教学内容与分析【教材分析】本节内容属于人教版新教材必修二第二章第二节, 基因与染色体体都属于高中生物遗传与进化中的核心概念。
在必修二第一章中已经对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有了深入的学习,学生已经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有了充分的掌握.在第二章的第一节教材介绍了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配子形成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和形态变化有了- -定的理解和掌握。
可以说必修二教材前面关于孟德尔遗传定律和减数分裂的介绍已经为本节内容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节内容首先引导学生利用类比推理,充分理解基因和染色体在行为上存在的平行关系,从而得出萨顿假说的内容。
其次了解相关科学史,在摩尔根果蝇杂交实验的基础上,结合假说演绎法,充分认同基因在染色体上。
本节内容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对后面如伴性遗传、基因的本质、基因的表达等相关内容的学习。
可以说本节内容既是必修二前面内容的总结,也是后面相关内容的开端和基础。
【学情分析】从学生的知识储备分析,学生对于孟德尔的遗传定律、画遗传图解、假说演绎法和减数分裂已经掌握,为学习本节内容奠定了良好的认知基础。
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分析,由于本节内容较为枯燥,而且不同学生的思维方式不同,可能在开始进行思维探究的时候学生会出现思维发散的现象,对问题的思考不够聚焦,因此要对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充分的预设,做好知识铺垫,降低理解难度,保证教学效果的顺利达成。
高一生物《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科学家及科学实验的过程,正确的是()A.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提出,生物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B.萨顿通过蝗虫实验,证明了基因是位于染色体上的C.魏尔肖通过显微镜观察发现,精子是通过减数分裂形成的D.摩尔根用果蝇做实验,证明了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答案】D【解析】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发现了遗传的基本规律,即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提出的假说内容中指出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控制的,A错误;萨顿通过蝗虫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B错误;魏尔肖对细胞学说进行了修正和补充,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C错误;摩尔根用果蝇做实验,利用假说—演绎法得出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D正确。
2.萨顿通过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过程,提出推论“基因在染色体上”,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遗传上总是与性别相关联B.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基因都在染色体上C.萨顿推论的理论依据是基因和染色体都在细胞核中D.萨顿通过观察蝗虫细胞的染色体变化规律作出上述推论【答案】C【解析】决定性别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因此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遗传上总是与性别相关联,A正确;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基因位于DNA上,有些DNA并不在染色体上,如原核生物的DNA,线粒体DNA,则并不是所有的基因都在染色体上,B正确;萨顿推论的理论依据是基因和染色体存在平行关系,C错误;萨顿通过研究蝗虫精、卵形成过程,采用类比推理法推测基因在染色体上,D正确。
3.下列关于孟德尔的研究及两大遗传学定律的说法,正确的是()A.研究分离定律时,选用子叶颜色比选用花瓣颜色需要的时间短B.“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F2出现9∶3∶3∶1的性状分离比”属于假说内容C.对F1测交后代同时出现4种表型的现象称为性状分离D.孟德尔两大遗传学定律的细胞学基础相同,都发生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答案】A【解析】子叶出苗就可以观察,花瓣需开花才能观察,研究分离定律时,选用子叶颜色比选用花瓣颜色需要的时间短,A正确;“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F2出现9:3:3:1的性状分离比属于孟德尔实验发现的问题,B错误;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性状分离,对F1测交后代同时出现4种表现型的现象不能称为性状分离,C错误;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所以两者的细胞学基础不同,D错误。
生物高一基因知识点总结基因一直是生物学中的重要概念,它们承载了生命的遗传信息。
在高中生物学教育中,了解和掌握基因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总结高一生物学中的基因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些内容。
一、基因的定义和结构基因是指生物体内所携带的遗传信息单位。
它们位于染色体上,由DNA分子组成。
基因的结构包括启动子、外显子、内含子和终止子等。
二、基因表达与蛋白质合成基因表达是指基因信息转录和翻译为蛋白质的过程。
其中,转录发生在细胞核中,通过RNA聚合酶将DNA转录为mRNA;翻译发生在核糖体中,mRNA的密码子与tRNA的抗密码子配对,合成多肽链。
三、DNA复制DNA复制是指在细胞有丝分裂或有丝分裂前期进行的过程,它使细胞能够产生完全相同的DNA分子。
复制的关键步骤包括解旋、分离、合成和连接等。
四、基因突变基因突变是指基因序列发生的变异,它是基因遗传的重要因素。
突变的类型包括点突变、缺失和插入等。
突变可以导致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发生改变,进而影响其结构和功能。
五、遗传规律与遗传模式遗传规律是指生物遗传过程中遵循的一些定律和模式。
著名的遗传规律包括孟德尔的遗传规律、显性和隐性遗传等。
这些规律帮助我们理解基因在遗传中的传递方式和变异规律。
六、基因工程技术基因工程技术是指人工改变生物体的基因组成,以获得特定的性状或实现特定的目的。
常见的基因工程技术包括DNA重组、载体构建和基因转导等。
基因工程在医学、农业和环境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七、遗传病和基因检测遗传病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疾病。
了解遗传病的基因信息对于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基因检测能够帮助我们发现携带突变基因的个体,预测和干预遗传病的发生。
八、人类基因组计划人类基因组计划旨在解析人类基因组的结构和功能,推动基因研究的发展。
该计划的实施对于深入理解人类遗传学、疾病研究和个性化医疗具有重要影响。
九、生物技术与基因工程生物技术利用生物体的特殊性质和遗传信息进行研究和开发,推动了农业、医学和环境等领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