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技能考试肾小球肾炎病例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55.00 KB
- 文档页数:8
2013年临床执业医师技能考试真题-答案版【1号题】:第一站内容:病史采集是女性,50岁,神智不清伴出汗几小时入院,既往糖尿病病史。
病历分析:男,夜尿增多,排尿困难1周加重4天入院。
前列腺增生,急性尿潴溜,鉴别膀胱颈挛缩,前列腺癌,尿道狭窄,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检查1.直肠指检,2.尿流率检查,3.B超,4.前列腺抗原测定,5.膀胱经检查,6.放射性核素肾图,7.静脉尿路造影,治疗1.解除尿路梗阻,留置导尿或耻骨联合上穿刺膀胱造瘘,2.药物:a1受体阻滞剂还原酶抑制剂、3、手术治疗,4、其他物理治疗。
第二站内容:问题:乳头内陷-乳房悬韧带牵拉。
提问:阑尾炎腹部触诊内容?答:压痛,反跳痛,肌紧张。
女性乳头内陷提示什么?乳腺癌提问:碘伏消毒的有点?答:剌激性小,不用脱碘。
【2号题】第一站内容:病史采集…女17岁,腰痛、低热、盗汗3月;腰椎结核或肾结核病例分析:男,50岁,咳嗽、咳痰10余年,发热加重2天,有慢支病史10余年,每受凉后I咳脓痰,气喘,用支气管扩张剂后,前两天因受凉发病,呼吸困难,半卧位,发紺,半卧位,双肺闻及哮鸣音,右下肺伴有湿罗音;辅助检查:白细胞、中心粒细胞升高;氧分压60mmHg 二氧化碳分压升高,X线示肺气肿。
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右下肺炎,呼吸衰竭;鉴别支扩,支气管哮喘,支气管肺癌,肺结核,治疗:1.休息,吸氧,对症治疗,2.药物治疗,抗生素+支气管扩张剂,3.预防心衰,呼吸衰竭,手术,4.并发症处理,5.健康教育。
【3号题】:第一站内容:病史采集:男,60岁,双下肢水肿1月,气短2天病例分析:急性甲型肝炎--HAV,抗HAV-IgM(+);鉴别:乙型肝炎,药物性肝炎,肝损伤,胆道疾病;检查:B超,AFP,各型肝炎全套检查HBV,HCV,HDV,HEV抗原抗体,HAVRNA PTA;治疗:休息,消化道隔离,清淡饮食,抗病毒治疗,免疫调节,抗炎保肝,抗纤维化和对症治疗,接种疫苗。
临床医学中的肾脏疾病常见病例分析肾脏是人体一个重要的器官,其功能是维持体内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排除代谢废物和药物,调节血压等。
然而,肾脏疾病却是常见的临床问题之一。
在本文中,将对肾脏疾病中的一些常见病例进行分析,并探讨其诊断和治疗。
第一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男性,50岁,主诉体重下降,尿量减少,眼睑浮肿。
经过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后,患者被诊断为慢性肾小球肾炎。
这是一种常见的肾脏疾病,其主要特点是肾小球滤过膜的损伤,导致尿蛋白和尿红细胞的排泄增加。
针对该患者,进一步进行了尿检和血液检查。
尿检显示大量蛋白尿和红细胞尿,血液检查结果则显示血尿素氮(BUN)和肌酐水平升高。
根据这些检查结果,可以初步诊断为肾小球肾炎。
对于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主要包括改善病因和症状管理。
在此例中,抗炎药物和肾保护药物(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被用于抑制炎症反应和减轻肾脏损伤。
此外,限制蛋白质的摄入和控制血压也是必要的。
第二例:急性肾小管坏死患者,女性,60岁,主诉发热,腹泻,并伴有尿量减少。
经过体格检查和病史询问,患者被初步诊断为急性肾小管坏死。
这是一种由于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导致的肾脏疾病,常见的病因包括肾缺血、肾毒性药物等。
对该患者进行的尿检显示尿蛋白和尿红细胞正常,但尿液呈现低渗透状态。
血液检查结果显示血乳酸和氮气浓度升高,这进一步支持了急性肾小管坏死的诊断。
治疗急性肾小管坏死的关键是恢复肾脏功能和治疗潜在的病因。
这可能包括补充液体,纠正电解质紊乱,以及停用可能对肾脏有害的药物。
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进行透析治疗以代替肾脏功能。
第三例:肾结石患者,男性,40岁,主诉腰痛,并发生尿液混浊。
通过病史了解和体格检查,患者被诊断为肾结石。
肾结石是形成在肾脏中的硬块,主要由尿中的矿物质盐和其他物质组成。
进行尿液分析后,发现尿液中存在结晶和红细胞。
此外,进行的X 射线检查则显示在肾脏中存在结石。
肾结石的治疗方法因石大小和症状而异。
临床医师病历分析例题――急性肾小球肾炎(链球菌感染后)[病例摘要]男性,21岁,咽部不适 3 周,浮肿、尿少 1 周3 周前咽部不适,轻咳,无发热,自服氟哌酸不好。
近1 周感双腿发胀,双眼睑浮肿,晨起时明显,同时尿量减少,200-500ml/ 日,尿色较红。
于外院查尿蛋白(++), RBC WB(不详,血压增高,口服“阿莫仙”、“保肾康”症状无好转来诊。
发病以来精神食欲可,轻度腰酸、乏力,无尿频、尿急、尿痛、关节痛、皮疹、脱发及口腔溃疡,体重 3 周来增加6kg. 既往体健,青霉素过敏,个人、家族史无特殊。
查体:T36.5 C, P80次/分,R18次/分,Bp160/96mmH,无皮疹,浅淋巴结未触及,眼睑水肿,巩膜无黄染,咽红,扁桃体不大,心肺无异常,腹软,肝脾不大,移动性浊音(-),双肾区无叩痛,双下肢可凹性浮肿。
化验:血Hb140g/L, WBC 7.7 X 109/L,plt : 210X 109/L,尿蛋白(++),定量3g/24小时,尿WBC0-1高倍,RBC 20-30/高倍,偶见颗粒管型,肝功能正常,Alb35.5g/L,BUN 8.5mmol/L,Scr: 140umol/L.血IgG、IgM、IgA 正常,C3:0.5g/L ,ASO:800IU/L ,乙肝两对半(-)[分析]一、诊断及诊断依据(8 分)(一)诊断急性肾小球肾炎(链球菌感染后)(二)诊断依据1. 在部感染后2周发生少尿,浮肿(眼睑、下肢),尿色红,血压高(160/96mmHg2. 化验尿蛋白(++),有镜下血尿(RBC20-30/高倍),化验血有氮质血质,C3低3. 链球菌感染史和ASC高二、鉴别诊断( 5 分)1. 其他病原体感染后急性肾炎,如病毒性肾炎2. 膜增殖肾小球肾炎3.IgA 肾病4.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5. 全身系统性疾病肾脏受累,如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三、进一步检查( 4 分)1. 腹部B超双肾大小2. ANA 谱3. 必要时肾活检四、治疗原则( 3 分)1 .一般治疗:卧床休息,低盐饮食等2. 抗感染治疗、对症治疗:利尿消肿,降压等3. 中医药治疗;若进展发生急性肾衰时可透析治疗。
临床病例分析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小球肾炎(Acute Glomerulonephritis,AGN)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肾脏疾病,主要表现为肾小球炎症反应的急性发作。
这种疾病在临床上有着广泛的表现,因此对于这一病例的分析和诊断,在临床实践中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个关于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病例。
张女士,29岁,最近一周出现明显的水肿症状,以及尿液中的蛋白尿和血尿。
经过一番详细的体格检查和问诊,医生怀疑她可能患有急性肾小球肾炎。
在对这一病例进行详细的分析之前,我们先简要地了解一下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病机制和临床特征。
急性肾小球肾炎是由各种致病因素引起的免疫反应,主要累及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和系膜区。
在病理学上,可以看到肾小球内的毛细血管壁增厚、袢状肾小囊肿破裂、系膜细胞增生等病变。
典型病例表现为水肿、血尿、蛋白尿、高血压和肾功能损害等。
回到我们的病例,首先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实验室检查以确定诊断。
尿液检查是急性肾小球肾炎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
正常尿液中一般不含有蛋白,但在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中,尿液中的蛋白质浓度升高,超过了肾小球的滤过阈值,导致蛋白尿的出现。
同时,尿液中的红细胞计数增高,出现血尿的症状。
此外,还需要进行肾功能方面的检查,包括血肌酐浓度和尿素氮等指标。
在急性肾小球肾炎发作时,这些指标可能会显著升高,反映出肾脏功能的受损。
在得到实验室检查结果后,医生可以根据诊断标准进一步确诊。
除了实验室检查,其他辅助检查手段,如肾脏超声、肾穿刺活检等,也有助于肯定诊断。
在急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中,还需要与其他肾脏疾病进行鉴别,如肾小球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一旦确诊了急性肾小球肾炎,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对症治疗和病因治疗。
对症治疗主要是针对水肿、高血压和肾功能损害进行处理。
通常会采用限盐饮食、控制水分摄入、利尿剂和抗高血压药物等药物治疗方法。
病因治疗是指根据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
病因分为感染相关和非感染相关两类。
临床技能考试肾小球肾炎病例分析
快速记忆:
咽部感染史+青少年+血尿+尿蛋白+睑颜水肿+血压高+补体C3↓=急性肾小球
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1年=慢性肾小球肾炎
试题编号:36
试题编号:25
快速记忆:咽部感染史+青少年+血尿+尿蛋白+睑颜水肿+血压高+补体C3↓=急性肾小球肾炎
✧知识点扩展
➢咽部感染史+青少年+血尿+尿蛋白+睑颜水肿+血压高+补体C3↓=急性肾小球肾炎
◆辅助检查:肾脏相关(尿红细胞位相、鉴别血尿来源、
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及24h肌酐清除率、评价肾
功能)。
免疫学(ASO-有无链球菌感染史、C3)
◆治疗:休息(血尿、水肿、血压)、低盐饮食、限制
液体量、对症利尿消肿降血压、急性肾衰时透析。
➢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1年=慢性肾小球肾炎
◆辅助检查:尿细胞位相、24h尿蛋白定量、肾功能(血
肌酐及24h肌酐清除率)、肾小管功能、双肾B超、必
要时活检。
◆治疗:限盐、蛋白及磷。
积极控制血压,ACEI/ARB保
护肾脏。
避免劳累、妊娠等。
据活检病理结果制定相
应方案。
第三章病例分析一一急、慢性肾小球肾炎(一)急性肾小球肾炎概念急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急性肾炎(简称急性肾炎),是一组以急性肾炎综合征为主要临床表现,以血尿、蛋白尿、高血压和水肿为特征的肾脏疾病,并可伴有一过性肾功能损害。
多见于链球菌感染后,称为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PSGN) o临床表现主要发生于儿童。
发作前常有前驱感染,潜伏期7・21天,一般为10天。
典型的急性PSGN临床表现为突发的血尿、蛋白尿、高血压,患者的病情轻重不1•尿液改变多数病人有肾小球源性血尿,常伴有轻、中度的蛋白尿,尿量减少常见,但无尿很少发生。
2•高血压一般为轻、xx高血压。
3•水肿典型表现为晨起时颜面浮肿或伴有双下肢水肿。
4•心功能衰竭可表现为颈静脉怒张、奔马律、呼吸困难和肺水肿。
5•肾功能异常部分可在早期出现一过性氮质血症。
一般经利尿治疗数日后恢复正常。
实验室检查1・尿液检查镜下或肉眼血尿、蛋白尿。
血尿和蛋白尿会持续数月,常于1年内恢复。
2』1L常规检查可有轻度贫血,白细胞计数可正常或升高,ESR急性期可升高。
3•肾功能检查急性期表现为一过性氮质血症,血肌肝很少超过正常上限。
4•有关链球菌感染的细菌学和血清学检查(1)咽拭子和细菌培养:阳性可提示A组链球菌感染,但阳性率较低。
(2)ASO:滴度升高有诊断价值。
5•免疫血检查早期C3下降,8周内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为PSGN的重要特征。
诊断链球菌感染后1・3周出现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等典型临床表现,伴血清C3的典型动态变化即可做出临床诊断。
鉴别诊断1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IgA肾病和非IgA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潜伏期较短,多于前驱感染后1-2 0内出现血尿等急性肾炎综合征症状。
患者血清C3多正常。
结合肾活检可明确。
2•其他病原微生物感染后所致的急性肾炎常于感染的极期或感染后3-5天出现。
病毒感染引起者临床症状较轻,血清补体多正常,水肿,高血压少见,肾功能正常。
3•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又称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临床表现类似急性肾炎综合征,但蛋白尿明显,血清补体水平持续低下,8周内不恢复,病变持续进展,无自愈倾向。
执业医师病例分析——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小球肾炎[病例摘要]男性,9岁,浮肿、血尿10天,进行性少尿8天患儿10天前晨起发现双眼睑浮肿,尿色发红。
8天前尿色变浅,但尿量进行性减少,每日130-150ml,化验血肌酐498.6umol/L,拟诊为“肾实质性肾功能不全”,曾给扩容、补液、利尿、降压等处理,病情仍重。
3天前甘露醇和中草药交替灌肠,口服氧化淀粉及速尿治疗,尿量增至300-400ml/日。
患儿两月来有咽部不适,无用药史,患病以来精神食欲稍差,大便正常,睡眠可。
既往曾患“气管炎、咽炎”,无肾病史。
查体:T36.9℃,P90次/分,R24次/分,Bp145/80mmH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重病容,精神差,眼睑浮肿,结膜稍苍白,巩膜无黄染。
咽稍充血,扁桃体I°-II°肿大,未见脓性分泌物,粘膜无出血点。
心肺无异常。
腹稍膨隆,肝肋下2cm,无压痛,脾未及,移动性浊音(-),肠鸣音存在。
双下肢可凹性水肿。
化验:Hb83g/L,RBC2.8×1012/L,网织红 1.4%,WBC11.3×109/L,分叶82%,淋巴16%,单核2%,plt207×109/L,ESR110mm/h,尿蛋白(++),红细胞10-12/高倍,白细胞1-4/高倍,比重 1.010,24小时尿蛋白定量 2.2g.血生化:BUN36.7mmol/L,肌酐546.60umol/L,总蛋白60.9g/L,白蛋白35.4g/L,胆固醇 4.5mmol/L,补体C30.48g/L,抗ASO:800IU/L.[分析]一、诊断及诊断依据(8分)(一)诊断1.急性肾小球肾炎2.急性肾功能不全3.中度贫血(二)诊断依据1.急性肾小球肾炎先有咽部感染,临床表现少尿,血尿。
查体:血压高,眼睑浮肿,双下肢可凹性水肿,尿蛋白(++),尿红细胞增多,血补体(C3)减低,ASO高2.急性肾功能不全:尿少,血BUN和肌酐明显升高二、鉴别诊断(5分)1.病毒性肾炎2.膜增殖性肾炎3.急进性肾炎4.IgA肾病5.肾前性肾功能不全三、进一步检查(4分)1.血气、血电解质2.B超3.X线胸片4.必要时肾活检四、治疗原则(3分)1.抗感染2.利尿3.降压4.严格液体管理,限制水量。
肾炎病例分析与临床路径分析报告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肾炎。
肾炎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肾小球炎症的统称,大致可分为急性肾小球肾炎和慢性肾小球肾炎两种类型。
本文将通过一名临床案例,详细分析肾炎的病例并进行临床路径分析。
1. 病例介绍该病例为一名32岁男性患者,主诉肾区疼痛、尿液发黄并有少许血尿。
经过详细询问病史和身体检查,发现该患者在近期有过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史。
尿液常规检查显示尿蛋白3+,血尿素氮(BUN)和血肌酐(Cr)水平正常。
2. 临床诊断根据该患者的病史和尿液检查结果,初步诊断为急性肾小球肾炎。
为了进一步确认诊断,实验室检查被安排。
血清抗链球菌溶血素O (ASO)和抗DNA酶B抗体(ADB)水平均正常。
肾活检进一步证实了诊断。
3. 病因分析针对该患者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进行分析,急性肾小球肾炎通常是由链球菌感染引起的,尤其是A型链球菌。
然而,本例中患者经过相关实验室检查排除了链球菌感染。
进一步检查发现该患者存在其他感染灶,如上呼吸道感染,提示该病例可能是由其他病原体引起的继发性肾小球肾炎。
4. 临床路径分析基于该病例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制定了相应的临床路径。
在该临床路径中,首先对症状进行缓解治疗,包括提供充足的水分和适当的休息。
其次,使用抗生素治疗上呼吸道感染,以消除已知的感染源。
肾脏保护治疗也是临床路径中的重要环节,包括限制蛋白质和钠盐的摄入,用药物控制血压及尿蛋白。
此外,还需要定期进行复查,以监测疾病的进展情况。
5. 预后与后续治疗建议根据该病例的情况,急性肾小球肾炎的预后通常是良好的。
然而,患者仍需要遵循长期的管理方案,包括定期随访和复查。
此外,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发展可能会引起肾功能损害,因此需要关注患者的肾功能,进行必要的监测和干预措施。
总结:通过以上肾炎病例分析与临床路径分析报告,我们可以看到临床路径分析在指导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该报告通过详细的病例描述、病因分析和临床路径制定,为医生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和指导,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急性肾小球肾炎病历患儿XX 10岁,男童,因“血尿、颜面水肿2+天”入院。
1.患儿系学龄期儿童;2.起病急,有前驱期上感史;3.主要表现:患儿于入院前2+天因感冒后为予以重视出现血尿,为肉眼血尿,伴颜面水肿,呈非凹陷性水肿,伴尿量减少、发热、恶心、呕吐、头晕等症状;无盗汗、寒战,无胸闷、胸痛,无呼吸困难、紫绢等症状;患儿家长为求治疗,遂急送至我院门诊就诊,门诊以“急性肾小球肾炎”收入我科住院治疗;患儿病后精神较差、睡眠欠佳、大便正常。
入院查体:T 37.8 C, P 100 次/ 分,R 23 次/ 分,W 28kg, BP145/93mmHg急性病容,神清,精神较差,步入病房,查体合作。
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皮疹及出血点。
头形正常,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正常,唇红,咽充血,颈软,颈部淋巴结无肿大。
胸廓对称,听诊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明显湿罗音。
心界稍大,心率100次/分,律齐,心音有力,心脏听诊未闻及明显杂音。
腹平软、肝、脾肋下未扪及、双肾区叩痛,移浊(―),肠鸣音正常。
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神经系统检查无明显异常。
辅助检查:1.尿液检查:尿红细胞增多,为肾小球源性血尿,尿蛋白多为+ ~ + + + ,可见多种管型。
2.血液检查:常见轻度贫血,多为血液稀释所致。
白细胞轻度升高或正常。
红细胞沉降率( ESR 多轻度增快。
3.血清补体测定:病程早期血清G明显降低,6〜8周恢复正常。
4.抗链球菌溶血素“ O'多升高。
初步诊断及依据:急性肾小球肾炎依据:患儿系学龄期儿童,起病急,有前驱期上感史;因“血尿、颜面水肿2+天”入院;查体:双肾区叩痛;辅查支持;故诊断。
鉴别诊断及依据:1.慢性肾炎急性发作:大多数慢性肾炎,往往隐匿起病;2.急进性肾炎:数周内进行性肾功能恶化可帮助鉴别,必要时肾穿刺病理检查,表现为新月体肾炎;3.急性尿路感染:尿常规可出现红细胞,但常伴白细胞及脓细胞,部分患者有发热及尿路刺激征,中段尿培养可确诊;4.IgA肾病:主要以反复发作性血尿为主要表现,ASO G往往正常,肾活检可以明确诊断;5.膜增生性肾炎:常以急性肾炎起病。
病例诊断之慢性肾小球肾炎诊断学是医学基础知识里面经常考察的重要科目,今天我们通过具体病例诊断学习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知识,下面我们来看一下病例摘要:女性,30岁,工人,因2年来间断颜面及下肢水肿,1周来加重入院。
患者2年前无诱因出现面部水肿,以晨起明显,伴双下肢轻度水肿、尿少、乏力、食欲不振。
曾到医院看过有血压高(150/95mmHg),化验尿蛋白(+)~(++),尿RBC和WBC情况不清,间断服过中药,病情时好时差。
1周前着凉后咽痛,水肿加重,尿少,尿色较红,无发热和咳嗽,无尿频、尿急和尿痛,进食和睡眠稍差,无恶心和呕吐。
发病以来无关节痛和光过敏,大便正常,体重似略有增加(未测量)。
既往体健,无高血压病和肝肾病史,无药物过敏史。
个人和月经史无特殊,家族中无高血压病患者。
查体:T 36.8℃, P 80次/分, R18次/分, BP 160/100mmHg。
一般情况可,无皮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双眼睑水肿,巩膜无黄染,结膜无苍白,咽稍充血,扁桃体(-)。
心肺(-),腹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双肾区无叩击痛,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
实验室检查:Hb 112g/L, WBC8.8×109/L,N 72%,L 28%,PLT 240×109/L;尿蛋白(++),WBC 0~1/HP,RBC 10~20/HP,颗粒管型0~1/HP,24小时尿蛋白定量 3.0g,血BUN 8.3mmol/L,Cr 156μm ol/L,Alb36g/L.分析步骤:1.诊断及诊断依据本例初步印象是:慢性肾小球肾炎其诊断依据是:(1)间断颜面和下肢水肿及有蛋白尿病史1年以上(已两年),1周来着凉后加重、尿少、尿色较红、既往无高血压病史。
(2)血压高(160/100mmHg),颜面和下肢水肿。
(3)化验尿蛋白(++),有镜下血尿和管型尿,化验血有氮质血症。
2.鉴别诊断(1)高血压病肾损害有高血压病病史,尿改变轻微(微量至轻度尿蛋白),常同时有高血压病的心脑并发症。
Ⅰ型快速进行性肾小球肾炎-病例分析
病例摘要:
女性,15岁,血尿、少尿、反复咯血,三周后死于肾功能衰竭。
分析题:
请问病人患的可能是什么病?此病人的临床症状与肾脏病理变化有何关系?
参考答案:
此病人患的是肺出血肾炎综合征,属Ⅰ型快速进行性肾小球肾炎。
其临床症状与肾脏病理变化的联系是:
1、血尿的产生是由于基底膜损伤,通透性增高所致。
2、少尿则与肾小球囊内毛细血管丛周围形成的新月体阻塞球囊腔有关。
3、反复咯血是因为此病人的抗基底膜抗体与肺泡基底膜发生交叉反应,故出现反复咯血。
4、出现新月体的肾小球比例若超过80%则可导致肾功能衰竭。
急性肾小球肾炎概述,简称急性肾炎,是以急性肾炎综合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肾小球疾病。
其特点为急性起病,出现水肿、血尿、蛋白尿和高血压为主要表现,且可有短暂性氮质血症。
多见于链球菌感染后,或其他细菌、病毒和寄生虫感染后引起。
好发于儿童,男性多于女性。
冬、春季多见,多为散发,偶有小规模流行。
肾小球肾炎病因及发病机制:本病常发生于β-溶血性链球菌“致肾炎菌株”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多为扁桃体炎)或皮肤感染(多为脓疱疮)后,感染的严重程度与急性肾炎的发生和病变轻重并不完全一致,本病主要由感染所诱发的免疫反应引起。
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改变主要为弥漫性毛细血管内皮增生及系膜增殖性改变,程度轻重不等,轻者可见肾小球血管内皮细胞有轻中度增生,系膜细胞也增多,重者增生更明显,且有炎症细胞浸润等渗出性改变。
增殖的细胞及渗出物可引起肾小球毛细血管腔狭窄,引起肾血流量及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发生在疏松处的原因:肾小球肾炎是一种全身性免疫损害性疾病,这种全身免疫损伤可使全身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使血管内的水分渗向组织间隙,特别以组织疏松处更为明显。
因此水肿发生的部位最先起于组织疏松处。
这是为什么急性肾炎水肿常在眼睑的条件。
急性肾炎水肿部位:经常最易起水肿的往往是眼睑,其次是面部和下肢,由前文所述,由于人体体表部分以眼眶四面的组织最为疏松,间隙也最大,由于眼皮部位的组织较松软,因此格外轻易在这部位有水分的堆积,水分的堆积往往由此开始,所以急性肾炎水肿经常以眼睑水肿最先出现,正常排尿量:正常成年人每24小时尿量1500-2000ml,一般情况下正常成人一昼夜(24小时)排尿O.8~2.0升,一昼夜尿量>2500毫升为多尿,<400毫升为少尿,<100毫升或12小时内完全无尿为尿闭。
少尿的原因:(1)肾前性少尿:因肾缺血、血容量减低、血液浓缩或应激状态等造成肾血流量不足,肾小球滤过率减低所致的疾病。
如休克、过敏、失血过多、心衰、肾血管病变、肾动脉栓塞、肿瘤压迫;重症肝病、全身性水肿;严重腹泻、呕吐、大面积烧伤、高热;严重创伤、感染(如败血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