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工程布置与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89.50 KB
- 文档页数:15
建筑工程现场布置方案一、项目概况本项目为一处商业综合体建筑工程,总建筑面积约为100,000平方米,包括商业、办公及住宅等功能。
工程位于市中心地段,周边交通便利,配套设施完善,是一个极具发展潜力的地方。
本方案将详细介绍建筑工程现场的布置方案。
二、现场布置原则1. 安全第一:以保障工程人员和施工环境的安全为首要任务,严格执行各项安全规定,切实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和管理。
2. 高效率:合理、科学地布置建筑工程现场,保障施工生产的高效率和高质量,并适时进行优化调整。
3. 环保节能:严格遵循国家和地方环保法规,采取环保措施,努力实现资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
4. 精细管理: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进行现场管理,精细规范施工作业,确保施工计划的顺利进行。
5. 公开公正:保障施工过程的透明度和公正性,做到信息公开,让社会公众了解工程建设情况。
三、现场布置具体方案1. 办公区域布置建立临时办公室,统一规划布置施工管理办公室、设计办公室、工程质量检查办公室等。
办公区域要求整洁舒适,设施设备完善,为管理层和工程人员提供便利的办公环境。
2. 现场生产装备布置根据施工计划和工序要求,合理安排现场生产装备布置,包括塔吊、起重机、施工电梯等设备的布置位置和数量,确保施工生产的顺利进行。
3. 现场作业区域布置根据工程施工的不同阶段和不同工序,合理划分施工区域,确保各施工工序之间有序进行,避免相互干扰和交叉作业,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4. 安全管理区域布置设立安全生产区域,并设置安全防护设施,包括施工现场的围挡、安全警示标识、安全通道、紧急疏散通道等,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得到有效实施。
5. 材料堆放和仓库布置根据工程需要,合理设置材料堆放区和仓库,确保材料的安全和整齐有序的堆放,方便施工人员的使用和管理。
6. 生活区域布置为施工人员提供生活福利设施,包括临时宿舍、餐厅、洗浴室、娱乐室等,确保施工人员有一个良好的休息和生活环境。
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级施工总平面布置根据施工方案的要求和技术措施的要点,施工总平面布置是整个施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它是针对施工工程的实际情况,将各项施工工作有机地组织在一起,形成一个有序、高效的施工总体布置。
1.整体施工区划和布局:
2.施工道路和施工场地的布置:
根据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的要求,确定施工道路的走向、宽度和铺装材料等。
同时,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施工场地,确保施工作业能够顺利进行。
3.设备、材料和劳力的布置:
根据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的要求,确定施工所需的设备、材料和劳力配备标准。
将各个施工区域的设备、材料和劳力按照施工的先后顺序和需求量进行合理布置,确保施工作业的效率和质量。
4.安全防护措施的布置:
根据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的要求,确定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措施。
包括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建立安全警戒线、设置警戒区域等,以确保施工作业的安全进行。
5.施工时间的合理安排:
根据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的要求,确定施工作业的时间安排。
将各个施工区域的作业时间进行合理的安排,避免交叉作业,保证施工进度的顺利进行。
总之,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的级施工总平面布置是一个全面、系统和综合的过程。
只有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合理地进行施工区划和布局,科学地安排设备、材料和劳力的布置,严格进行安全防护措施以及合理安排施工时间,才能保证施工作业的安全、高效和质量。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及说明(二)引言:在施工现场,平面布置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影响到施工的效率和安全。
本文将详细阐述施工现场平面布置的相关细节和说明,以帮助项目组合理规划施工区域,提高工作效率并确保施工安全。
正文:一、施工区域划分1. 根据项目需求,将施工区域分为不同的工作区,包括基础施工区、主体施工区、装饰施工区等。
2. 根据施工工序的先后顺序,确定各个工作区的位置和大小。
3. 确保各个工作区之间的通道畅通,以便材料运输和人员流动。
二、施工设备摆放1. 根据施工需要,合理摆放各种设备,如起重机、混凝土搅拌机等,并保证有足够的作业空间。
2. 设备放置应考虑到安全因素,避免设备之间相互干扰或阻碍施工作业。
三、施工物料堆放1. 根据施工计划,合理摆放施工所需物料,如砖块、钢筋等,避免占用施工区域。
2. 物料堆放应遵守相应的规定和标准,确保安全和施工进度。
四、临时设施设置1. 根据施工需要,设置临时设施,如工地办公室、临时用电等。
2. 设置临时设施时,应考虑到施工人员的需求,提供舒适和安全的工作环境。
五、安全措施和警示标识1. 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提醒施工人员注意安全。
2. 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如安全网、防护栏等。
3. 制定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并加强监督和检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总结:施工现场平面布置是项目顺利进行的关键环节。
通过合理划分施工区域、摆放设备和物料、设置临时设施以及严格落实安全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施工效率,确保工作安全。
建议在施工前充分规划,根据具体项目需求进行布置,以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
工程总体布置方案范本一、概述为了保障工程的顺利进行,合理的工程总体布置方案是至关重要的。
工程总体布置方案是对工程整体的规划和安排,要考虑到施工、物资供应、人员管理、安全环保等方方面面。
合理的工程总体布置方案可以提高工程效率,减少成本,并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
二、地理环境本工程位于城市郊区,地理环境较为平坦,交通便利,周边有草地和树木。
工程所在地离市区较近,有成熟的基础设施和供应系统。
由于地理位置的优势和丰富的资源,本项目选址较为合适,便于后期的交通运输和物资供应。
三、人员组织1. 项目经理办公室:设在工程现场主控制中心,协调和管理整个工程进度,负责各个部门的工作安排和协调工作。
2. 施工队:分为多个小组,每个小组有专门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根据工程进度和任务分工负责具体的施工工作。
3. 设备和材料供应队:负责调度和运输工程所需的设备和材料,保障施工所需的设备和材料供应。
4. 安全环保组:负责整个工程的安全和环保工作,监督工地各项安全措施的落实,保证工地的安全和环保。
四、施工组织1. 施工区划:按照工程的不同部分划分施工区域,明确各个区域的职责和工作任务。
2. 施工安排:根据工程的进度和施工计划,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和时间,保障工程的顺利进行。
3. 材料和设备供应:根据实际需要合理安排材料和设备的供应,保证施工过程中的材料和设备稳定供应。
4. 安全环保: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管,保障工程的安全和环保,减少事故的发生。
五、物资管理1. 材料管理:设立专门的材料管理中心,对施工用材和各类物资进行统一管理,保证施工所需材料的及时供应。
2. 设备管理:建立设备台账,对设备进行定期检修和保养,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3. 废弃物处理:对工地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分类处理,达到环保和资源回收的要求。
六、安全环保措施1. 安全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2. 安全监管: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管,对施工中的安全隐患及时处理。
工程现场布置方案一、前言工程现场布置是指根据施工图纸要求,对施工现场进行合理规划和布置,确保施工作业有序进行,施工安全有保障,施工质量有保障,施工效率有保障。
本文将针对工程现场布置方案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规划。
二、前期准备1、确定施工现场范围和布置要求在确定工程现场范围和布置要求之前,需要充分理解施工图纸、施工合同和相关规范标准,明确工程项目的具体要求,充分了解现场地形地貌、风土人情、气候条件等因素。
同时,通过实地考察,确定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如土质、地势、周边环境等。
2、制定施工现场布置方案在充分了解了工程项目具体要求和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可以开始制定施工现场布置方案。
首先要确定施工现场的范围和布置要求,明确施工区域的界限和分区,然后根据施工作业的流程和要求,合理规划和布置各项设施和设备,确保施工安全、质量和效率。
三、施工现场布置要求1、施工现场范围和界限在确定施工现场范围和界限时,需要根据工程项目的具体要求和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规划。
通常情况下,施工现场的范围应包括施工区域、生活区域、办公区域和材料存放区域。
根据不同的施工项目,施工区域的范围和界限可能会有所不同,但一般都应符合安全、环保、卫生和其他相关规定要求。
2、施工现场布置设施和设备在施工现场布置设施和设备时,需要根据具体的施工作业流程和要求进行合理规划和布置。
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施工设施:包括施工临时建筑、工棚、临时用房、安全通道、消防通道等。
(2) 施工设备:包括起重机械、施工机械、运输机械、机具设备等。
(3) 安全设施:包括临时围栏、安全警示牌、安全标线、灭火器等。
(4) 管理设施:包括施工指挥部、临时办公室、办公设备、施工档案及资料存档室等。
(5) 生活设施:包括员工宿舍、食堂、浴室、洗衣房、娱乐室等。
四、施工现场布置方案1、施工现场范围和界限规划根据工程项目的具体要求,在现场施工范围内设定施工区、生活区、办公区和材料存放区,并要保证施工区与周围环境的安全、卫生和环保要求。
工程工作布置方案范文一、前期准备工作1.确定工作目标根据上级领导要求和工程项目要求,明确本次工程工作的目标和任务,包括工作内容、工作量、工作时间等。
2.召开会议召集相关部门人员召开会议,详细讨论本次工程工作的具体要求,明确工作责任和分工。
3.编制工作计划根据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编制详细的工作计划,包括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工作时间表等。
4.准备工作资料做好工程工作所需的各种资料准备工作,包括项目资料、技术资料、施工图纸等。
二、工程准备阶段1.组织相关人员根据工作计划,组织相关人员,包括技术人员、施工人员、监理人员等,明确工作任务和责任。
2.准备施工材料根据项目要求,准备好施工所需的各种材料和设备,确保施工过程顺利进行。
3.确定施工方案根据工作计划和项目情况,确定施工方案,包括施工工艺、施工方法、施工周期等。
三、工程实施阶段1.组织施工根据施工方案,组织施工人员进行施工工作,确保施工按计划进行。
2.加强质量管理加强质量管理,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
3.安全生产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规定,做好安全隐患排查,确保施工过程安全稳定。
4.施工进度控制对工程施工进度进行严格控制,确保工程按时完成。
四、工程验收阶段1.准备工程验收资料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做好工程验收所需的各种资料准备工作,包括竣工资料、验收报告等。
2.验收前检查在工程交付验收前,对工程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3.准备验收会议做好工程交付验收会议的准备工作,包括通知相关部门、准备验收文件等。
4.完成工程验收完成工程的交付验收工作,向相关部门提交验收报告,等待验收合格的结果。
五、工程总结阶段1.开展总结会议召开工程总结会议,总结本次工程工作的经验和教训,为以后的工程工作提供参考。
2.编写总结报告根据总结会议的成果,撰写详细的总结报告,对本次工程工作进行全面总结。
3.交流经验组织相关部门人员进行经验交流,将本次工程工作的经验应用到以后的工程工作中。
5 工程布置与建筑物设计5.1 工程布置环山分干渠取水口原在都江堰渠首六大干渠之一的外江水系中的沙沟河3+413处右岸引水,1994年修建岩堰电站时,利用环山渠首段780m的渠道作为电站引水渠,环山分干渠取水口改在岩堰电站前池小机组尾水处。
渠道盘山而行进入青城山丘陵区,跨越赵公山山溪石孟江,再南沿青城山东簏经上元、青城山镇、青城镇(原太平场)、大观镇共17.19公里进入崇州市境内,过街子镇转西,横跨西河支流味江河,再沿山簏至三郎镇横跨干五里河,转南到怀远镇共12公里,汇入西河上段文井江的西河堰,整个渠长29.19公里,修建于50-70年代,其中建筑物长701m,明渠长28489m。
本次整治段长14.082m, 其中建筑物长1889.8m,明渠长12192.2m。
本次整治环山渠时,线路维持原线路不变,不作渠线调整。
环山分干渠现状为:渠首至石孟江(0+782—2+930)为深丘区,多属半挖半填渠段;石孟江至味江河(2+930—14+862)为浅丘区,渠道属于浅挖,局部为填方渠段。
沿线出露地层自新到老为第四系全更新统河流冲洪积层Q4al+pl,上更新统河流冲洪积层Q3al+pl,中更新统冰水冲积层Q2fgl+al,基岩为侏罗系上统莲花口组J3L砂砾岩,渠道开始多数段边坡陡于0.1-0.3。
整个建设时,受当时经济条件限制,除电站开发段外其余明渠未进行衬砌。
运行五十年来,边坡跨塌、建筑物老化、损坏严重,渠堤矮小,渠道达不到设计流量和排洪要求,不能满足灌区的需水要求。
因此对环山渠进行整治、技术改造是非常必要的。
5.2 设计原则及标准一、设计原则及标准:环山分干渠控灌都江堰市的中兴、青城山镇、青城、大观、民兴、大乐和崇州市的街子、上元、怀远、元通、三郎9.7145万亩农田,其中都江堰市占54.5%,崇州市为45.5%,为灌区的城镇、农村提供人畜饮用水源,同时也是区间洪水排泄通道。
原设计流量为14m3/s,根据灌区供需水量平衡重新核定,进口流量为12m3/s,就能满足要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标准》(GB50201-94)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288-99)《灌溉与排水工程规范》的规定,该灌溉渠道工程等级为4级,主要建筑物为4级次要建筑物为5级。
环山分干渠水工建筑物防洪标准表表5—2-1陕西部分地区地震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值0.20g,地震动反应普特征周期值0.35S,该工程区地震基本烈度为Ⅷ度。
二、分段流量的确定环山分干渠的分段设计流量根据原修建时流量,并经灌面和综合用水重新校核确定,加大流量为设计流量的20%。
环山分干渠除为灌溉渠道外,同时为区间洪水的排泄渠道,属灌排兼用的渠道,因此设计流量为灌溉所需的流量,校核流量取加大流量和区间组合洪水的最大值。
渠道设计及校核流量如下表5-2-2。
环山渠分干渠分段流量表表5-2-25.3 方案设计与比较环山分干渠明渠断面尺寸上段基本满足设计要求。
主要存在的问题是由于未衬砌,渗漏严重,甚至造成部分土渠输水时垮塌,使渠道淤积,过水断面不规则,时宽时笮,糙率大。
石孟江倒虹管顶板打穿,引水时,水从倒虹管冒出,威胁着石孟江的安全,影响石孟江堤防洪安全,同时影响环山分干渠的正常输水。
石孟江泄洪闸尺寸偏小很多,金属结构老化严重,不能满足泄洪要求,严重影响着环山渠的防洪安全。
环山渠上建筑物多,渠道纵比降分布不合理,根据环山渠线路和现状,做了多种方案,最后选择以下方案作为比较。
沿原渠线整治,以整治好的不动的渡槽、暗渠、公路桥、机耕桥、人行桥为控制,结合原渠道断面形式,调整明渠和建筑物的比降、底宽、糙率等参数。
在水头分配上对建筑物如石孟江倒虹管、新修的暗渠多留水头,以减少建筑物的投资。
对明渠采用较缓的比降,节约的水头用于建筑物。
其结果明渠比降在该建筑物的上、下游比降为1/1500-1/3000,且在部分建筑物的上游产生雍水运行。
其结果总水头68.62m,其中建筑物水损57.997m,建筑物中由于沿渠电站水损55.61m,倒虹管和暗渠水损为0.932m,公路桥、机耕桥水1.455m,弯损0.499m,明渠水头10.124m。
5.4 明渠纵断面设计一、进出口水位的确定环山分干渠在岩堰电站前池小电站尾水取水,因此进口设计水位根据原小电站设计尾水位确定为700.260m,出口水位即渠末水位为了不影响尾水灌区的引水,确定为现渠底高程加设计水深为631.74m。
二、水头损失计算:1.明渠水头损失计算:渠道按明渠均匀流公式计算各段的过水能力。
其计算公式为Q=WC RJ;沿程水头损失为JL。
式中:W─过水断面;C─谢才系数,C=1/n*R1/6R─水力比降;J─水面比降;L─渠道长度。
2.暗渠环山渠分干渠上的隧洞、暗渠满足无压流条件:(1)、当为短洞时,其过流能力为:Q=mB g2 H03/2m=m 0+(0.385-m 0)2A h /(3Aj-A n )H O =h 1+α V 12/2g式中:Q ─涵洞设计流量(m 3/s )m ─无压流的流量系数;B ─矩形涵洞底宽(米),非矩形时B=Ak/h kg ─重力加速度(m/s 2); H O ─计及流速水头的涵洞进口水头(m );A h ─相应于涵洞进口水深的过水断面面积;Aj ─进洞水流的过水断面面积(m 2);h k —洞内临界水深(m );α—流速进口水深(m );V 1—涵洞进口断面平均流速。
②长洞时Q=δn mB g 2H 03/2δn = f(h c /H 0)式中: δn —淹没系数h c —进口段收缩断面水深(m ),当洞身较长,且底坡0<i <i k 时,h c ≈H 0(正常水深)满足压力流过水能力可按下列公式计算:a 、非淹没流量: ∑ξ+(2gL/C2R )Q=m 2A )2-iL 2g(H 0D β+m 2=1/∑+)/2(2R C gL ξ式中: m 2—压力流时的流量系数;i—洞底坡降;L—涵洞长度(m);β2—修正系数,可取0.85;∑ξ—局部水头损失系数的总和;C—谢才系数(m1/2/S);R—水力半径(m)。
b、淹没流量:Q=m2A)2g(HiL-h2式中: h2—涵洞出口水深(m);4.小型灌排建筑物由于渠道小,山洪渡、人行桥和跨度较大的完好的机耕桥不留水损。
新建和改建的山洪渡、人行桥和机耕桥及改建的公路桥采用单孔或单跨。
5.弯道水头损失根据实测带状地形图上确定弯道参数,计算弯道水头损失。
三、总水头及分项水头根据以上原则进行水面曲线推算,其结果总水头68.62m,其中建筑物水损57.997m,建筑物中由于沿渠电站水损55.61m,倒虹管和暗渠水损为0.932m,公路桥、机耕桥水 1.455m,弯损0.499m,明渠水头10.124m。
5.5 明渠横断面设计渠道横断面设计原则:⑴、保证设计输水能力,边坡稳定和水流安全通畅。
⑵、渠道各分段之间以及重要建筑物上、下游水面平顺衔接。
⑶、尽量使设计断面与原断面相吻合,以减少挖填方量,由于该渠道设计流量大,尽量采用挖方断面,少采用填方渠道以维持渠道边坡的稳定。
⑷、利用电站开发段原衬砌的渠段,对原电站开发段已衬砌的浆砌卵石段采用开槽抹面。
对局部垮塌段拆除重建,对开始段遇稳定高岩段采用适当调整渠道中心线,以维护稳定的高岩边坡不动。
⑸、原断面小于设计断面,在不影响原支、斗渠和分水洞取水的情况下尽量加大水深以使渠道下挖,避免宽浅式减少开挖量和衬砌量。
⑹、渠道在各级流量运行下,应满足不冲不淤,占地少,工程量小,施工运行和管理方便。
1、边坡系数根据地质资料提供渠道衬砌边坡系数,参照运行多年渠道稳定的边坡系数情况确定渠道设计边坡系数。
⑴、过水断面:渠道边坡系数采用m=1。
⑵、非衬砌边坡按稳定的自然边坡削坡,砂岩段1:1-1.25。
2、糙率浆砌卵石勾缝后n=0.022。
3、渠堤超高渠道超高按设计加大流量水位或设计洪水水位加安全超高0.5m,衬砌高度同渠道超高。
4、渠堤宽度由于该渠道渠堤道路除开始段需平整外,其余段渠堤道路畅通。
渠道水力要素见表5—4。
5.6 明渠其它项目设计1、衬砌材料选择渠道边坡是在稳定的边坡上衬砌,根据充分利用当地材料、交通运输条件、施工方便及造价低等综合因素考虑为三种衬砌材料,即0.10m厚C15现浇混凝土、0.30m厚M7.5水泥砂浆砌卵石边坡、0.30m厚M7.5水泥砂浆砌卵石,m7.5水泥砂浆抹面。
根据三种衬砌材料在6+040~6+120段和16+940~17+060段单位长(每m)渠道比较如表5—5。
渠道边坡衬砌材料比较表表5—5根据上表可见,采用0.10m厚C15现浇混凝土造价最低,鉴于环山渠为排洪河道,流速大,比降陡,因此采用M7. 5水泥砂浆砌卵石。
2、伸缩缝现浇砼衬砌时,横向(垂直水流方向),边坡间隔15m,渠底间距20m各设置伸缩缝,均采用5cm厚沥青砂浆嵌缝。
3、梯步便民梯在沿渠单边200m左右岸交错设置,宽1.2m,材料为C10细石砼。
5.7 渠系建筑物设计一、工程等级、设计标准环山分干渠分干渠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标准》(GB50201-94)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288-99)《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规定,该工程级别为4级,灌排建筑物主要建筑物为4级,次要建筑物为5级。
干渠上建筑物有:暗渠、倒虹管、节制闸、分水闸、陡坡、公路桥、机耕桥、放水洞、山洪渡及渡代桥、接水等84处。
改建和新建灌排建筑统计于表5-7-1。
渠系建筑物设计标准,采用灌排建筑物相应级别设计,设计流量和校核流量同所在桩号明渠流量,见表5-2-2。
设计中尽量对断面尺寸,比降满足设计且完好的渠系建筑物和最近已整治过的建筑物进行保留,对不能满足设计要求视其具体情况进行减糙,扩宽或降底。
环山分干渠分干渠建筑物统计表表5-7-1二、暗渠环山分干渠本次整治段由于该渠道1+040-1+140处右岸边坡较陡,现已成倒悬体,渠道成型困难,因此新修1处暗渠。
新建暗渠断面型式采用圆拱直墙式。
新建暗渠边墙采用现浇C15混凝土,厚30-120cm重力式挡土墙衬砌,渠底厚为0.1m。
拱厚0.3m C15混凝土。
拱顶回填土厚度不小于1.0m。
暗渠渐变段进口长8m,出口长10m。
渐变段均采用M7.5水泥砂浆砌卵石,底为C15混凝土现浇,厚度10cm,原浆抹光,渐变段始末处设0.3m ×0.3m现浇C15混凝土齿墙。
新建暗渠处于山溪节水处,在接水处不盖顶,边墙顶低0.5m,长20.0m,作为山溪洪水的入口,在入口处建一沉砂池,比渠道底高程低0.5m,长也为20.0 m。
三、倒虹管环山分干渠分干渠上原有倒虹管1处,即3+200.5-3+252.6石孟江倒虹管长52.1m,进口有一节制闸和泄洪闸,进口闸离节制闸为5m。
为环山渠与石孟江的立交工程,原为浆砌混凝土预制块,运行时都是有压,洞身经常冒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