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
- 格式:wps
- 大小:748.17 KB
- 文档页数:15
二〇二〇年第十一期西南大学简介西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教育部、农业农村部、重庆市共建的重点综合大学,是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综合性强、特色鲜明,现有53个一级学科,涵盖了哲、经、法、教、文、史、理、工、农、医、管、艺等12个学科门类,其中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8个一级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51个一级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有1种专业博士学位、19种专业硕士学位,另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5个。
学校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培养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深厚人文底蕴、扎实专业知识、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学校现有37个学院(部),105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20个、重庆市特色专业37个。
教学资源丰富,现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3个、重庆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3个,有国家级精品课程46门、重庆市精品课程96门,有国家级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
现有在校学生5万余人,其中普通本科生近4万人,硕士、博士研究生11000余人,留学生2000余人。
学校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现有专任教师3058人,其中教授693人、副教授1248人,博士生导师491人、硕士生导师1576人。
现有国家级人才87人次,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海外院士5人,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1人。
另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和学科评议组成员8人,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教育部创新团队3个。
学校建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教育部或农业部重点实验室10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个、“111计划”创新引智基地3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2个、农业部科学观测实验站2个、国土资源部野外基地2个、国家大学科技园1个、重庆市重点实验室12个、重庆市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5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文化部公共文化研究基地1个、国家体育总局重点实验室(共建)1个、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3个。
西南大学校训西南大学位于重庆市北碚区缙云山下,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国家“111计划”重点建设高校。
西南大学是一所传统学科与新兴交叉学科、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中央部属高校,教育部直属72所高等学校之一,教育部与农业部共建的8所重点大学之一,国家免费师范教育试点的6所高校之一,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首批试点高校,《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部署的重点建设的4所高校之一,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全国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优秀高校;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是国家级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为重庆片“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牵头单位;是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60所合作院校之一,重庆市大学联盟的创始学校之一。
西南大学校训:含弘光大,继往开来西南大学校训“含弘光大,继往开来”八个字是1928年川东师范学校校长甘绩镛先生所题。
“含弘光大”,语出《周易》第二章《坤》:“坤厚载物,德合无疆。
含弘光大,品物咸亨。
”所谓“坤”者,明高僧智旭曰:“顺也,在天为阴,在地为柔,在人为仁,在性为寂,在修为止……顺则所行无逆……”所谓“含弘光大”,含是无所不包,弘是无所不有,光是无所不著,大是无所不被;“继往开来”,语出宋•朱熹《朱子全书•周子书》:“所以继往圣,开来学,而大有功于斯世也。
”继:继承;开:开辟。
继承前人的事业,开辟未来的道路。
“含弘光大,继往开来”,即是“包含弘厚,光著盛大,承前启后,开拓创新”之意。
“含弘光大,继往开来”作为校训,除含义厚重,寓义深远外,还来源于百年老校的历史沉淀,可谓有源之水,有本之木。
而不是那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既可以编选出来,又容易变更的文字。
对学校而言,要“包含弘厚,光著盛大,继承百年老校优良办学传统,开创西南大学的光辉未来”;对学校各级管理人员而言,要“高瞻远瞩,胸襟弘大,秉承百年办学理念,发扬优良传统,肩负发展学校重任,实现学校规划目标”;对教师而言,要“学高身正,为人师表,承前启后,开拓创新”;对学生而言,要“自强不息,学无止境,诚信做人,承前创新”。
盘点西南大学比较出名的16大教学楼西南大学校园的大和美,应该是远近闻名的了。
初来西大的人都说这个学校给他的第一印象是好大,好美。
西大校园的大,9000多亩的校园面积在全国来说是数一数二的;西大校园的美,不用多说,毕竟是网上评选出的中国最养眼的十大高校之一嘛。
不知不觉,我已在西大生活了一个学期了,在这一个学期里,我发现西南大学确实很美。
她的美体现在各个方面,像花园、广场、林荫大道、清幽小径、教学楼、学生公寓。
这些地方无处都不在展现着西大的美。
而在这当中,教学楼就是组成西大美的很重要的一部分。
西南大学的教学楼很多,具体有多少栋我现在还不清楚,反正就我看到过的教学楼中最大的序号是“第45教学楼”在这么多的教学楼中,有很多,至少说在学校是非常有名的,下面就来粗略地盘点一下哈一、第一教学楼(文学院)作为1教的文学院,西大的人都知道是一栋很有风格的建筑,国学大师吴宓曾在此为学生授课长达26年之久,可见她所积淀的文化有多深。
可是这栋西大标志性教学楼曾经在2008年的一场大火中被烧毁。
可是经过原样重建,依然这么的有风格!被烧之前的1教:重修之后的1教:1教----吴宓轩1教旁边的宓园二、第八教学楼西南大学第8教学楼坐落在西大校园标志性小湖崇德湖畔。
坐落在崇德湖畔,被一棵棵的参天大树相拥着,享受了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本来就很美的了,再加上8教本身建筑的风格(有传说中的楼中楼),自然是美上加美咯。
崇德湖畔的8教(那栋白色建筑就是):被绿树笼罩的8教旁边:8教里的旋转楼梯:三、荟文楼(外国语学院旧楼)(不知道时第几教,希望知道的同学跟我说一下啊,嘿嘿)个人觉得相比其他教学楼,荟文楼不算是很好看,而且里边地形极其复杂,反正我只进去过一次,就迷路了。
(外院的别骂我啊,嘿嘿)但是,不知为什么,荟文楼在学校依旧很出名!四、第十教学楼十教楼就是在重庆很典型的一般情况下是看不到正面的,需要从背面或侧面上楼,一进楼就是5楼或更高的那种大楼(我们学校这种楼还有很多,像3教、橘园学生公寓等)。
西南大学校园地图
一、校园地图
图片来源于:知乎这是一个环境很美的学校,面积够大,好像有9个校门(我至今为止都没走全),校内有7条路线的校园观光车。
南北跨度3.5公里(所以经常以崇德湖为界划分这个学校,简称北区南区)。
历史上看,西南大学是西南师范大学和西南农业大学合并的,所以老一辈的校友/老师也会把这个学校分为西师(北区)、西农(南区)。
南区(西农)建筑的标志就是共青团花园为中心的,33教-38教包围的古罗马风格建筑,整体来看风格比较偏西方,花园也是规规矩矩中心对称的样子。
可能这样的布局也和学科性质有关吧,大多的农学/工科都是在南区,男女比例相对平衡。
北区(西师)带有浓郁的中式特色,行政楼还有文学院以及吴宓故居,都是典型的民国时期建筑,在北区行走感觉特想当一名文科生。
从一号门路过毛主席像走上长长的台阶路过行署楼穿过樟树林再走到文学院。
西大共分为梅、桃、橘、杏(北区)、李(中心图书馆附近)、楠、竹(南区)七大学生园区。
每个园区都有食堂和生活超市以及一系列生活所需的商店,不过商店有的多有的少。
图片来源于:百度地图西大每个园区都有自己的学生食堂和特色食堂,有点类似于外面的低配版餐馆。
桃园是没有特色食堂的,只有普通学生食堂,所以桃园人一般都选择去附近的橘园和杏园吃饭,江湖传言“桃园食堂只是桃园人买可乐的地方”。
但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桃园食堂也没那么不堪,可能我吃东西不挑的原因,反正我是常光顾桃园食堂的,又近又便宜。
普通食堂就跟我们初高中食堂差不多,端着不锈钢盘排队刷卡打饭,胜在便宜健康。
所有园区的普通食堂也都大同小异。
西南大学简介西南大学(Southwest University)是教育部直属,教育部、农业部、重庆市共建的重点综合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
现任党委书记舒立春教授、校长张卫国教授。
学校主体位于重庆市北碚区,坐落于缙云山麓、嘉陵江畔,占地8000余亩,校舍面积165万平方米,绿地率达40%,泱泱校园,宏丽庄重,气象万千,是闻名遐迩的花园式学校,教育部表彰的文明校园。
学校溯源于1906年建立的川东师范学堂,几经传承演变,1936年更名为四川省立教育学院。
1950年,四川省立教育学院的教育、国文、外文、史地、数学等系与1940年成立的国立女子师范学院合并建立西南师范学院,农艺、园艺和农产制造等系与1946年创办的私立相辉学院等合并建立西南农学院。
1985年,两校分别更名为西南师范大学、西南农业大学。
2000年,重庆市轻工业职业大学并入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西南农业大学、四川畜牧兽医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合并组建为新的西南农业大学。
2005年,西南师范大学、西南农业大学合并组建为西南大学,开启了学校发展崭新篇章。
百余年来,筚路蓝缕,玉汝于成,数代西南大学人以其弘毅坚韧、自强不息的奋斗铸就了"特立西南、学行天下"的大学精神,不断丰富着"含弘光大,继往开来"的校训内涵。
百余年来,学校始终以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为己任,杏坛育人,劝课农桑,积淀了深厚的人文底蕴。
一大批名师先贤曾执教于此,春风化雨,躬耕不辍。
数十万毕业生从这里走向四面八方,成为民族复兴大业的建设者和各行各业的中坚骨干。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综合性强、特色鲜明,现有53个一级学科,涵盖了哲、经、法、教、文、史、理、工、农、医、管、艺等12个学科门类,其中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8个一级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51个一级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有1种专业博士学位、19种专业硕士学位,另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2个,有6个学科领域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
盘点西南大学比较出名的16大教学楼西南大学校园的大和美,应该是远近闻名的了。
初来西大的人都说这个学校给他的第一印象是好大,好美。
西大校园的大,9000多亩的校园面积在全国来说是数一数二的;西大校园的美,不用多说,毕竟是网上评选出的中国最养眼的十大高校之一嘛。
不知不觉,我已在西大生活了一个学期了,在这一个学期里,我发现西南大学确实很美。
她的美体现在各个方面,像花园、广场、林荫大道、清幽小径、教学楼、学生公寓。
这些地方无处都不在展现着西大的美。
而在这当中,教学楼就是组成西大美的很重要的一部分。
西南大学的教学楼很多,具体有多少栋我现在还不清楚,反正就我看到过的教学楼中最大的序号是“第45教学楼”在这么多的教学楼中,有很多,至少说在学校是非常有名的,下面就来粗略地盘点一下哈一、第一教学楼(文学院)作为1教的文学院,西大的人都知道是一栋很有风格的建筑,国学大师吴宓曾在此为学生授课长达26年之久,可见她所积淀的文化有多深。
可是这栋西大标志性教学楼曾经在2008年的一场大火中被烧毁。
可是经过原样重建,依然这么的有风格!被烧之前的1教:重修之后的1教:1教----吴宓轩1教旁边的宓园二、第八教学楼西南大学第8教学楼坐落在西大校园标志性小湖崇德湖畔。
坐落在崇德湖畔,被一棵棵的参天大树相拥着,享受了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本来就很美的了,再加上8教本身建筑的风格(有传说中的楼中楼),自然是美上加美咯。
崇德湖畔的8教(那栋白色建筑就是):被绿树笼罩的8教旁边:8教里的旋转楼梯:三、荟文楼(外国语学院旧楼)(不知道时第几教,希望知道的同学跟我说一下啊,嘿嘿)个人觉得相比其他教学楼,荟文楼不算是很好看,而且里边地形极其复杂,反正我只进去过一次,就迷路了。
(外院的别骂我啊,嘿嘿)但是,不知为什么,荟文楼在学校依旧很出名!四、第十教学楼十教楼就是在重庆很典型的一般情况下是看不到正面的,需要从背面或侧面上楼,一进楼就是5楼或更高的那种大楼(我们学校这种楼还有很多,像3教、橘园学生公寓等)。
一教学楼:文学院
二教学楼:化学化工学院
三教学楼: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四教学楼:新闻传媒学院
五教学楼:新外国语学院
六教学楼:师元楼(教师教育学院)
七教学楼:位于生命科学学院与第八教学楼之间(公共)
八教学楼:介个,乃们都知道(公共)
九教学楼:荟文楼
十教学楼:位于荟文楼后面(公共)
十一教学楼:教育学院
十二教学楼:西南大学教育工会,位于北区校医院与图书馆之间十三教学楼:物理大楼
十四教学楼:生命科学学院
十五教学楼:美术学院
十六教学楼:音乐学院琴房
十七教学楼: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
十八教学楼:西南民族心理研究中心
十九教学楼:音乐学院办公楼
二十教学楼:网络学院
二十一教学楼:汉语言文献研究所
二十二教学楼:材料科学学院
二十三教学楼:心理学院
二十四教学楼:地理科学学院
二十五教学楼:理科大厦(优盘大楼)
二十六二十七二十八教学楼:位于梅园旁(公共)
二十九教学楼:生化试验大楼(四运旁)
三十教学楼:南区理科实验大楼
三十一教学楼:二号门旁(公共)
三十二教学楼:南区屏幕旁(公共)
三十三教学楼:园林园艺等学院、生物技术学院(共青团花园对面)(公共)三十四教学楼:植物保护学院
三十五教学楼:资源环境学院
三十六教学楼:工程技术学院
三十七教学楼:动物科技学院、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
三十八教学楼:法学院(公共)
三十九教学楼:经济管理学院
四十教学楼:食品科学学院
四十一教学楼:南区接待中心
四十二教学楼:药学院
四十三教学楼:生物技术大楼
四十四教学楼:三十一教对面(公共)
四十五教学楼:纺织服装学院。
西南大学校历西南大学坐落于风景优美的山城重庆,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高等学府。
学校校历承载着学校的发展历程和各项重要事件,也是学校师生共同记录学校生活的重要依据。
学校简介西南大学创建于20世纪30年代,起源于抗战时期的西南联合大学。
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壮大,学校现已成为一所综合性大学,拥有完善的学科体系和优秀的师资力量。
学校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深受社会各界的好评。
校历要点•学校建校时间:1938年•学校创立者:著名爱国教育家蒋南翔等•学校办学宗旨: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栋梁•校训:明德厚学,力行笃行•校庆日:每年的5月8日,是学校的建校纪念日,学校会举办各类庆祝活动,以此纪念学校的历史和发展。
校历重要事件1.1938年,西南联合大学创立,定位于服务国家、振兴中华。
2.1940年,学校迁址重庆,成为西南联合大学,开启了新的发展时期。
3.1950年,学校更名为西南大学,成为一所独立的综合性大学。
4.1960年代,学校开始进行学科建设,形成了以文、理、工、农、医、法等专业为主的完整学科体系。
5.1990年代以来,学校加大了对科研和人才培养的投入,成果显著,多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级及以上奖励。
校友风采西南大学拥有众多优秀校友,他们遍布各行各业,为国家和社会做出了突出贡献。
无论是政界、商界、学术界还是文化艺术界,西南大学的校友都展现着优秀的素质和才华。
学校未来西南大学积极探索创新发展之路,努力提升办学水平和学校影响力。
学校将继续秉承“明德厚学,力行笃行”的校训,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西南大学的校历见证着学校的成长与发展,也记录着师生共同的努力与付出。
相信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西南大学一定能够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以上内容为西南大学校历梳理,旨在展示学校的历史沿革和发展脉络,表达对学校的热爱和祝福。
愿西南大学在未来的道路上蒸蒸日上,发展壮大,为教育事业和社会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西南大学有多大西南大学是位于中国重庆市的一所综合性大学。
校园占地面积达到8000多亩,拥有优美的环境和现代化的教学设施。
该校是一所以本科教育为主,同时提供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
西南大学于2000年由原重庆大学、重庆建筑大学和重庆医科大学合并而成。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后落地生根的高校之一,学校秉承“明德厚学、求是创新”的校训,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
学校设有多个学院,包括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外国语学院、经济与商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等。
学校拥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杰青、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高水平人才。
西南大学注重学术研究和科学创新,积极开展各类科研项目。
学校已建立了一系列研究机构和实验室,为师生提供良好的科研条件。
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获得了多项国家和省级科研奖励。
此外,西南大学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学校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开设了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
学校还与国内外多所高校开展交流合作,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术交流平台。
过去几年,西南大学在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科建设上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学校先后获得了多项全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中外合作办学示范高校和研究生教育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
总之,西南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学科齐全、具有较高学术声誉的综合性大学。
学校致力于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西南大学将继续蓬勃发展,在中国乃至国际高等教育领域占据重要地位。
西南大学简介西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院校。
西南大学成立于2005年7月,由原西南师范大学、原西南农业大学合并组建而成。
原两校毗邻而建,同根同源,发源于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在西南地区开中国新学的川东师范学堂,几经发展演变,遂成今日之西南大学。
学校在长期的建设和发展中,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贺龙、陈毅、胡耀邦、李岚清、贺国强、陈至立等领导多次到学校视察和指导工作,对学校发展给予了有力的支持和极大的鼓舞。
学科优势明显学校现有在校学生5万余人,其中普通本科生近4万人,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11400余人。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综合性强,特色明显,涵盖了哲、经、法、文、史、教、理、工、农、医、管等11个学科门类。
学校下设30个学院,拥有5个国家级重点学科、36个省部(市)级重点学科、1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9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68个博士点、22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16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95个本科专业。
师资力量雄厚学校现有专任教师2600余人,教授、副教授1200余人,研究员、副研究员120余人,博士生导师195人。
其中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国家“高等学校教学名师”2人,人事部杰出专家4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2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8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2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人,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9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教育部“新(跨)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6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96人。
科研成就斐然学校科研实力雄厚,建有北碚国家大学科技园,拥有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5个教育部、农业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2个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8个省部(市)级重点实验室,19个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出版社1个,主办发行学术期刊12种。
西南大学荣昌校区口碑怎么样算211吗?是公办的吗最好专业是什么说到西南大学,大家都很了解,它是我国985,211重点大学,位于重庆,是很多学子的理想学府,西南大学实力雄厚那是有目共睹的那么西南大圩荣昌校区怎么样呢算211大学吗?是否值得报考呢?接下来一起了解一下西南大学荣昌校区。
西南大学荣昌校区位于中国畜牧科技城、国家现代畜牧业示范区核心区————重庆市荣昌区,坐落于濑溪河畔,是重庆市园林式单位;荣昌校区是学校的高水平特色校区,是学校“一校两地”办学格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动物科学学院、商贸学院、基础部设在荣昌校区,形成了“学校一体化管理、校区统筹、两院一部办学”的总体格局。
校区历史悠久。
校区设有重庆畜牧科技城畜牧科技信息中心、拥有饲料总厂、动物药品厂、实习牧场、渔场、动物医院、标本厂等设施齐全的教学实习场所;与中国重庆畜牧科技城8家大型GMP 兽药企业、饲料企业、生物技术企业建立了“8+1”校企联合体,实现资源共享,互利双赢。
还与川渝两地其余多家大型饲料公司、兽药生产企业、水产养殖场等建立了长期友好合作关系,开辟了师生校外教学实验实习基地;到目前为止,校区与正大集团、新希望集团等公司共开办了10个校企合作班。
所以说,该校的毕业生在就业上的困难少很多。
大家都知道西南大学是985和211,西南大学荣昌校区也是211大学,并且是公办大学,不是独立学院哦,荣昌校区是学校的高水平特色校区,是学校“一校两地”办学格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西南大学荣昌校区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如果准备报考这多大学,不妨了解一下它有哪些优势专业可以选择。
值得一提的是荣昌校区最好的专业是:动物医学、动物科学。
并且这两个专业的就业率非常的高.西南大学荣昌校区已有近80年的办学历史,这80年不断的发展壮大,形成了畜牧学科和兽医学科优势突出,水产学科特色鲜明,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报考哦。
西南大学本科生学籍管理规定
包括以下内容:
1. 学籍注册:每位本科生入学后必须按照学校规定的时间和流程完成学籍注册手续,包括提供个人基本信息、提交相关证明文件等。
2. 学籍资料管理:学生入学后,学校会建立学生档案,记录学生的学籍资料,包括个人信息、入学成绩、学习进度、奖惩情况等。
3. 学籍变动管理:学生的学籍状态随着学生的学习情况而变动,如转专业、休学、复学、退学等。
学校对学生学籍变动进行管理,学生需按规定办理相应手续。
4. 学籍审核:学校定期对学生的学籍情况进行审核,确保学生符合相关规定。
如发现学生有违规行为,学校有权采取相应处罚措施。
5. 学籍成绩管理:学校按照规定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管理,包括考试成绩、实践表现、实验报告等。
学生需按时参加考试,如有缺考或作弊行为,学校将给予相应处罚。
6. 毕业资格管理:学生毕业前需满足一定的学分要求,并符合相关毕业资格条件。
学校对学生进行毕业资格审核,合格后方可享受本科毕业。
7. 学籍保留:学校规定一定的学习年限,超过学习年限仍未完成学业的学生,学校有权取消其学籍资格。
以上是西南大学本科生学籍管理规定的基本内容,具体细则可能还会有一些补充规定,学生在校期间需遵守学籍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