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0安全教育
- 格式:doc
- 大小:19.50 KB
- 文档页数:1
平安中心小学“1530”安全教育30条:第一条交通安全发生交通事故的原因一般是走路精神不集中;我们不能为了赶时间或缺乏耐性、贪图方便,而不遵守交通规则。
认识不到交通规则的重要性,认为不遵守交通规则并不是什么大过错,等等。
自我防护为了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我们必须做到以下几点:必须在人行道内行走。
人必须在马路两边的人行道步行,一切机动车辆都不准走人行道。
要各行其道。
在横穿马路时,必须遵守交通规则,不要乱闯乱碰。
应走人行横道(斑马线),在有交通信号控制的人行横道,须按信号灯的指示通过;在没有交通信号控制的人行横道,须注意车辆,不要追逐猛跑。
小朋友们在没有人行横道的路段,更应遵守交通规则,必须直行通过,不要斜穿猛跑。
这样会使交通发生混乱,更影响司机的心情,从而大大增加了交通事故的发生几率。
不要在车辆临近时突然横穿,要注意避让车辆。
通过时,先看左边的来车,因为首先威胁自己的是左边来的车辆;到了路中间就看右边的来车,目测车速和距离,确认安全时才可以通过。
过马路时要耐心等待绿灯,不要急着乱闯,更不能翻越护栏或坐在马路上。
穿越栏杆,使人车混行,会增加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最危险的是穿越铁路道口护栏与火车争道抢行,这样可能会被火车卷入轮下。
绝对不准在道路上扒车、追车、强行拦车和抛物击车。
这样做是非常危险的,会有造成死亡的危险。
爱心提示你过马路时,一定要精神集中。
不能边听音乐,边过马路,不在马路上跑和玩;更不能为了赶时间或贪图方便翻越防护栏,要走人行横道、立交桥或地下通道;严格遵守交通规则。
我国《交通法》规定,我国在道路行驶的机动车,必须遵守右侧通行的原则,机动车司机和前排座位乘客必须系安全带。
第二条行走安全同学们上学和放学的时候,正是一天中道路交通最拥挤的时候,人多车辆多,必须十分注意交通安全。
(1)在道路上行走,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横道的道路,要靠路边行走。
(2)集体外出时,最好有组织、有秩序地列队行走;结伴外出时,不要相互追逐、打闹、嬉戏;行走时要专心,注意周围情况,不要东张西望、边走边看书报或做其它事情。
1530安全教育内容教育幼儿乘坐交通工具时,不要玩铅笔、竹签等尖锐物品,以免刺伤自己。
同时,不要将手臂、头部等身体部位伸出车窗外,以免发生危险。
在车内要坐好,不要随意走动跑跳,以免急刹车时出现意外。
此外,也不要随意触碰车内按钮,以免玻璃夹伤或车门打开等意外发生。
教育幼儿过马路时,要遵守交通规则,红灯停、绿灯行,走斑马线,靠右走人行道。
不要在马路上追逐打闹,以免发生意外。
教育幼儿在用电方面,不要触碰插座,知道插座有电危险。
不要玩电线、拉扯电线,以免触电。
不要用湿手触摸电器,以免触电。
远离高压线,不要在电线杆附近放风筝。
教育幼儿在睡觉时,不要含着东西、将杂物带到床上,不趴着睡觉,也不要蒙着被子睡觉。
在运动方面,要注意安全。
不要在坑洼不平的路面上跑跳,也不要在有障碍物、危险物品的场地玩耍。
行走时手不要插在衣服兜里。
运动前,要将鞋带系好,穿适宜的衣物。
教育幼儿研究辨认药物的简单方法,不要乱吃药,不要偷吃药。
生病时应在家长在场的情况下按照医生的要求吃药。
不要吃陌生人给的药品,吃了药要告诉爸爸妈妈。
在门窗方面,不要玩门窗把手,不要将手等身体任何部位放在门缝,不要拍打玻璃门窗,也不要将身体依靠在门窗上。
在防火方面,要远离火源,不要玩火柴、煤气灶、打火机、蜡烛等易着火物体。
如果衣服着火,要迅速用水浇灭并快速脱掉衣服。
知道119火警电话,看到火灾应及时告诉大人。
教育幼儿要知道110报警电话,知道自己及父母的姓名、家庭住址、电话等信息。
不要接受陌生人的玩具、食品。
不要跟陌生人走,外出要紧握家长的手。
在厨具方面,要远离煤气灶,不要玩煤气灶开关,不要触摸热水壶。
家人炒菜时要远离,防止热油爆到眼睛和脸上。
远离厨房里的菜刀削皮刀等尖锐物品。
在地震方面,要知道应该躲在哪些地方,知道自我保护的方法,了解可能需要用到的物品及其用途。
如果被困,不要慌张,可用身边的物品敲打进行求助。
在野外活动时,不要随便采摘,更不能入口。
教育幼儿在野外不能随意捕捉昆虫,以免被咬伤或中毒。
1530安全教育是什么
“1530”安全教育模式即:每天放学前1分钟、每周放学前5分钟、每节假日放假前30分钟对学生进行安全提醒和安全教育。
具体来讲,“1”是指低年级每天放学前由班主任或任课教师给学生进行一分钟安全教育,高年级则由一名学生给全班同学讲解安全知识;“5”是指周末放学前由班主任对学生进行5分钟安全教育(对一周的安全情况小结);“30”是指节假日放假前由学校主管安全的干部给全校学生上30分钟安全教育课。
班主任要不断创新安全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利用1分钟得到警示作用,利用5分钟总结本周安全工作,利用30分钟主抓领导给学生讲解安全主要性。
在安全管理工作中,不能有丝毫麻痹大意,不能有丝毫的侥幸心理,不能有丝毫的松劲情绪。
不仅要天天讲,而且要做详细记录,更要把各项工作做细、做精、做规范,在落实上狠下功夫。
一五三零安全教育内容
为了保障您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我们特别为您提供以下安全教育内容:
1. 火灾安全教育:使用明火时要格外小心,厨房、客厅等易发生火灾的地方不要离开,避免使用有问题的电器,出现火灾要第一时间报警。
2. 防盗安全教育:在家里一定要保持警惕,锁好门窗,不要随意开门,尤其是陌生人。
贵重物品需放在安全的地方,不要在外人面前炫耀。
3. 交通安全教育:在行驶时,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不要超速、闯红灯等违规行为。
不酒后驾车,避免疲劳驾驶和使用手机等设备分散注意力。
4. 食品安全教育:要选择有保障的食品渠道,避免食用过期、变质或不卫生的食品。
加强食品烹饪过程中的卫生措施,不吃生、冷餐。
5. 突发事件应急教育:遇到突发事件如地震、火灾、台风等,要保持冷静,根据应急预案做好自我保护。
紧急情况下拨打当地应急救援电话。
希望以上安全教育内容能够引起您的重视,让我们共同营造和谐、安全的生活环境。
1530安全教育内容“1530”安全教育模式,即在每天放学前 1 分钟、每周放学前 5 分钟、每个节假日放假前 30 分钟对学生进行安全提醒和安全教育。
这种教育模式具有及时性、针对性和连贯性,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一、每天放学前 1 分钟安全教育这 1 分钟虽然短暂,但却能起到重要的提醒作用。
老师可以利用这1 分钟,快速地向学生强调以下安全要点:1、交通安全提醒学生在路上要遵守交通规则,走人行道,过马路要走斑马线,看红绿灯。
不要在马路上追逐打闹,不要翻越护栏。
2、校园安全教育学生在校园内不要奔跑、推搡,上下楼梯要靠右行,不要拥挤。
不攀爬栏杆、围墙等危险设施。
3、个人物品安全嘱咐学生保管好自己的书包、文具等物品,不要随意将贵重物品暴露在外。
二、每周放学前 5 分钟安全教育在这 5 分钟里,可以更系统、更深入地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1、食品安全教育学生不购买“三无”食品,不吃过期、变质的食物。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
2、消防安全向学生普及火灾的预防知识,如不玩火、不私自乱拉电线。
教会学生如何正确使用灭火器,以及遇到火灾时的逃生方法。
3、网络安全提醒学生合理使用网络,不沉迷网络游戏,不与陌生网友见面。
注意保护个人隐私,不随意泄露家庭住址、电话号码等信息。
4、防溺水安全强调学生不要私自到河边、池塘等危险水域游泳或嬉戏。
如果要游泳,一定要在家长或教练的陪同下,到正规的游泳馆。
三、每个节假日放假前 30 分钟安全教育在节假日来临前的 30 分钟,需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细致的安全教育。
1、旅行安全如果学生有外出旅行的计划,要教育他们注意交通安全,乘坐正规的交通工具。
到达目的地后,要听从导游或家长的安排,不擅自离队。
2、居家安全独自在家时,不要给陌生人开门,不玩火、不玩电。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不暴饮暴食。
3、社交安全参加聚会时,要注意言行举止,不与他人发生冲突。
遇到危险情况,要及时向家长或警察求助。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1530安全教育的背景和意义。
2. 培养学生安全防范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3. 增强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提高安全素养。
教学重点:1. 了解1530安全教育的核心内容。
2. 掌握基本的安全防范措施和自救技能。
教学难点:1. 如何将1530安全教育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
2. 如何提高学生对安全教育的重视程度。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相关安全知识资料。
3. 安全演练道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1530安全教育的背景和意义,引起学生兴趣。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1530安全教育吗?二、1530安全教育核心内容讲解1. 解释1530安全教育的含义:1代表每天一次安全提醒,5代表每周进行一次安全检查,3代表每月进行一次安全演练,0代表零容忍安全隐患。
2. 讲解1530安全教育的四个方面:a. 每天一次安全提醒: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意外。
b. 每周一次安全检查:检查校园、家庭、公共场所等安全隐患,确保安全。
c. 每月一次安全演练:提高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增强安全意识。
d. 零容忍安全隐患:对安全隐患零容忍,及时整改,确保安全。
三、安全防范措施和自救技能1. 针对校园安全:讲解校园内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如楼梯、电源、体育设施等,以及相应的防范措施。
2. 针对交通安全:讲解交通安全知识,如过马路要看红绿灯、不逆行、不闯红灯等。
3. 针对消防安全:讲解火灾发生时的逃生方法和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4. 针对自然灾害:讲解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的应对措施。
5. 针对突发事件:讲解遇到歹徒、火灾、地震等突发事件时的自救技能。
四、安全演练1. 组织学生进行安全演练,如火灾逃生、地震逃生等。
2. 演练过程中,教师现场指导,确保学生掌握正确的逃生方法和自救技能。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1530安全教育的核心内容,强调安全防范意识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在演练过程中的感受,以及如何将安全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1530安全教育记录为了切实保障学生的安全,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我校一直坚持开展“1530”安全教育模式,即每天放学前 1 分钟、每周放学前 5 分钟、节假日放假前 30 分钟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以下是对我校近期“1530”安全教育工作的详细记录。
一、每天放学前 1 分钟安全教育这 1 分钟的安全教育虽然时间短暂,但却是每天必不可少的环节。
老师会根据当天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简短而有效的提醒。
比如,在雨天,老师会提醒学生带好雨具,小心路滑;在天气炎热时,会叮嘱学生多喝水,避免中暑;在上学和放学的路上,要注意交通安全,遵守交通规则,不追逐打闹。
有一天,一位老师在放学前 1 分钟这样说道:“同学们,今天放学路上可能人比较多,大家一定要拉紧书包带,靠右边行走,不要在路上逗留,早点回家。
”简单的几句话,却让学生们在离开校园时多了一份安全意识。
二、每周放学前 5 分钟安全教育每周五放学前的 5 分钟,安全教育的内容会更加系统和全面。
老师会回顾本周学校内及周边发生的安全事件,进行分析和总结,给学生们敲响警钟。
例如,本周学校内有同学在楼梯间奔跑摔倒,老师就会以此为例,强调在楼梯间要轻声慢步靠右行,不能奔跑推搡。
还会教育学生如何正确上下楼梯,避免类似的意外再次发生。
同时,老师还会对周末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进行提醒。
如果是假期临近,会提醒学生在外出游玩时要注意人身安全,不跟陌生人走,不到危险的地方去。
如果是在传染病高发期,会提醒学生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戴口罩,预防疾病传播。
有一次,老师在这 5 分钟里重点强调了网络安全:“同学们,周末在家上网的时候,要注意保护自己的隐私,不要随便泄露个人信息,不要轻易相信网上的陌生人,避免上当受骗。
”三、节假日放假前 30 分钟安全教育每逢节假日,学校都会安排专门的 30 分钟时间进行安全教育。
这30 分钟的教育内容涵盖了各个方面,包括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防溺水安全等。
教育幼儿乘车时不玩铅笔、竹签等尖锐物品,防止刺伤。
教育幼儿乘车时不将手臂、头部等身体部位伸出窗外,以免发生危险。
教育幼儿乘车时要在座位上坐好,不在车内随意走动跑跳,以免急刹车时出现意外。
教育幼儿乘车时不随意触碰车内按钮,防止玻璃夹伤、车门打开等意外发生。
过马路教育幼儿过马路时红灯停、绿灯行。
教育幼儿过马路时要走斑马线。
教育幼儿在马路上行走时要靠右走人行道。
教育幼儿不要在马路上追逐打闹。
用电教育幼儿不触碰插座,知道插座有电危险。
教育幼儿不玩电线、不拉扯电线,以免触电。
教育幼儿不用湿手触摸电器,以免触电。
教育幼儿远离高压线、不在电线杆附近放风筝。
睡觉教育幼儿不含着东西睡觉。
教育幼儿不将杂物带到床上。
教育幼儿不趴着睡觉教育幼儿不在坑洼不平的路面上跑跳。
教育幼儿不在有障碍物、危险物品的场地玩耍。
教育幼儿行走时手不插在衣服兜里。
教育幼儿运动前将鞋带系好,穿适宜的衣物。
药物教育幼儿学习辨认药物的简单方法。
教育幼儿不乱吃药,不偷吃药。
教育幼儿生病时应在家长在场的情况下按照医生的要求吃药。
教育幼儿不吃陌生人给的药品,吃了药要告诉爸爸妈妈。
门窗教育幼儿不玩门窗把手。
教育幼儿不将手等身体任何部位放在门缝。
教育幼儿不拍打玻璃门窗。
教育幼儿不将身体依靠在门窗上。
防火教育幼儿远离火源,不在火源附近玩耍。
教育幼儿不玩火柴、煤气灶、打火机、蜡烛等易着火物体。
教育幼儿知道如果衣服着火时应迅速用水浇灭并快速脱掉衣服。
教育幼儿知道119火警电话,看到火灾应及时告诉大人。
陌生人教育幼儿知道110报警电话。
教育幼儿知道自己及父母的姓名、家庭住址、电话等信息。
教育幼儿不接受陌生人的玩具、食品。
教育幼儿不跟陌生人走,外出要紧握家长的手。
厨具教育幼儿远离煤气灶,不玩煤气灶开关。
教育幼儿远离热水壶,不用手触摸。
教育幼儿家人炒菜时要远离,防止热油爆到眼睛和脸上。
教育幼儿远离厨房里的菜刀削皮刀等尖锐物品。
地震教育幼儿地震时知道应该躲在那些地方。
教育幼儿地震来时逃生要弯腰低头双手交叉放在脖子后进行自我保护。
平安中心小学“1530”安全教育30条:第一条交通安全发生交通事故的原因一般是走路精神不集中;我们不能为了赶时间或缺乏耐性、贪图方便,而不遵守交通规则。
认识不到交通规则的重要性,认为不遵守交通规则并不是什么大过错,等等。
自我防护为了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我们必须做到以下几点:必须在人行道内行走。
人必须在马路两边的人行道步行,一切机动车辆都不准走人行道。
要各行其道。
在横穿马路时,必须遵守交通规则,不要乱闯乱碰。
应走人行横道(斑马线),在有交通信号控制的人行横道,须按信号灯的指示通过;在没有交通信号控制的人行横道,须注意车辆,不要追逐猛跑。
小朋友们在没有人行横道的路段,更应遵守交通规则,必须直行通过,不要斜穿猛跑。
这样会使交通发生混乱,更影响司机的心情,从而大大增加了交通事故的发生几率。
不要在车辆临近时突然横穿,要注意避让车辆。
通过时,先看左边的来车,因为首先威胁自己的是左边来的车辆;到了路中间就看右边的来车,目测车速和距离,确认安全时才可以通过。
过马路时要耐心等待绿灯,不要急着乱闯,更不能翻越护栏或坐在马路上。
穿越栏杆,使人车混行,会增加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最危险的是穿越铁路道口护栏与火车争道抢行,这样可能会被火车卷入轮下。
绝对不准在道路上扒车、追车、强行拦车和抛物击车。
这样做是非常危险的,会有造成死亡的危险。
爱心提示你过马路时,一定要精神集中。
不能边听音乐,边过马路,不在马路上跑和玩;更不能为了赶时间或贪图方便翻越防护栏,要走人行横道、立交桥或地下通道;严格遵守交通规则。
我国《交通法》。
1530安全教育记录一、每天放学前 1 分钟安全教育日期:具体日期今天的 1 分钟安全教育,重点强调了交通安全。
提醒同学们在回家的路上要遵守交通规则,走人行道,过马路要走斑马线,看红绿灯。
特别提醒骑自行车的同学,要注意控制车速,不要逆行,不要在马路上追逐打闹。
日期:具体日期这一天的 1 分钟安全教育,主要讲了饮食安全。
告诉同学们不要购买“三无”食品,不吃过期、变质的食物,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
日期:具体日期今天的安全教育内容是防溺水。
随着天气逐渐炎热,提醒同学们不要私自到河边、池塘等危险水域玩耍、游泳,如果要游泳,一定要有家长的陪同,并且去正规的游泳场所。
二、每周放学前 5 分钟安全教育日期:具体日期本周的 5 分钟安全教育,首先回顾了这一周每天的 1 分钟安全教育重点,然后着重强调了校园安全。
在校园里不要奔跑打闹,上下楼梯要靠右行,不要拥挤。
不攀爬栏杆、围墙等危险设施。
接着,又讲到了网络安全。
提醒同学们合理安排上网时间,不要沉迷网络游戏。
在网上不要随意透露个人信息,不与陌生网友见面。
最后,再次强调了交通安全,特别是乘坐公交车和校车时要注意的事项,如系好安全带,不把头和手伸出窗外等。
日期:具体日期这一周的 5 分钟安全教育,从消防安全开始。
告诉同学们火灾的危害以及如何预防火灾,如不玩火,不携带火种,发现火灾要及时报告大人或拨打火警电话 119。
然后,讲到了防踩踏安全。
在人员密集的场所,要注意观察周围环境,顺着人流走,不要逆行,一旦遇到拥挤踩踏事件,要学会保护自己,如用双手抱住头部,蜷缩身体等。
接着,提到了自然灾害防范,如遇到雷雨天气,不要在大树下避雨,要尽快回到室内。
最后,提醒同学们周末在家要注意安全,不要独自外出,要告知家长去向。
三、每节假日放假前 30 分钟安全教育日期:五一劳动节放假前在五一劳动节放假前的 30 分钟安全教育中,首先对假期的交通安全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提醒同学们在外出旅行时,要选择安全的交通工具,系好安全带。
1530安全教育记录一、每天放学前 1 分钟安全教育1、交通安全提醒学生在过马路时要走人行横道,注意观察交通信号灯,不要闯红灯。
教导学生在路上行走时要靠右侧行走,不要在路上追逐打闹。
2、校园安全告诫学生在课间休息时不要在楼梯间奔跑、推搡,以免发生摔倒和踩踏事故。
强调不要在教室里追逐打闹,避免碰撞桌椅和其他同学。
3、食品安全提醒学生不要购买“三无”食品,注意食品的保质期和生产日期。
教育学生饭前便后要洗手,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二、每周放学前 5 分钟安全教育1、防溺水安全强调学生不要私自到河边、池塘、水库等危险水域游泳或嬉戏。
教授学生如果遇到他人溺水,不要盲目下水营救,要立即呼救或拨打急救电话。
2、消防安全向学生普及火灾发生时的逃生方法,如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低姿前行等。
提醒学生不要玩火,不要私自使用电器设备。
3、网络安全教育学生要合理使用网络,不要沉迷网络游戏。
告诫学生不要轻信网上的陌生人,避免上当受骗。
三、每节假日放假前 30 分钟安全教育1、旅行安全如果学生有外出旅行的计划,提醒他们要跟随家长,不要擅自离队。
教导学生在旅行中要注意保管好个人财物,防止丢失。
2、自然灾害防范针对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如暴雨、雷电、地震等,向学生传授相应的防范知识和应对措施。
例如,遇到雷雨天气时,不要在大树下避雨,要尽快回到室内。
3、社交活动安全参加社交活动时,要注意文明礼貌,不要与他人发生冲突。
提醒学生不要在人多拥挤的地方停留,防止发生意外。
在实施 1530 安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采取了多种教育方式,以确保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和掌握安全知识。
1、案例分析通过讲述真实的安全事故案例,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安全问题的严重性和后果。
例如,播放一些因不遵守交通规则而导致的交通事故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2、互动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对安全问题的看法和经验。
在讨论中,学生们能够互相启发,进一步加深对安全知识的理解。
1530安全教育内容大全首先,我们要明确安全教育的核心目标是什么?其实,安全教育的核心目标是为了预防事故的发生,保障人身和财产的安全。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可以将安全教育内容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生活安全教育。
生活安全教育是指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避免火灾、交通事故、溺水等意外事件。
比如,我们要教会孩子们如何正确使用火柴和打火机,如何避免玩火引发火灾;教会大家如何遵守交通规则,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教会大家如何进行自救和互救,避免溺水等意外事件的发生。
二、网络安全教育。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我们要教会大家如何正确使用互联网,避免上当受骗,保护个人隐私信息,防范网络诈骗等问题。
同时,也要教会大家如何正确使用电脑和手机,避免沉迷网络,影响身心健康。
三、劳动安全教育。
在工作中,劳动安全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我们要教会大家如何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具,如何正确操作机械设备,避免发生工伤事故;同时也要教会大家如何正确使用化学品,避免中毒事故的发生。
四、自然灾害防范。
自然灾害是我们无法控制的因素,但我们可以通过安全教育来提高人们对自然灾害的防范意识。
比如,地震、台风、洪水等自然灾害的防范知识,都需要我们进行科学的宣传和教育,让大家知道如何在灾害来临时保护自己。
总的来说,安全教育内容大全涵盖了生活安全、网络安全、劳动安全和自然灾害防范等方面。
通过不断加强安全教育,提高人们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我们才能更好地预防事故的发生,保障人身和财产的安全。
希望大家能够重视安全教育,将安全意识融入到日常生活中,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安全、健康、快乐。
1530安全教育30条-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平安中心小学“1530”安全教育30条:第一条交通安全发生交通事故的原因一般是走路精神不集中;我们不能为了赶时间或缺乏耐性、贪图方便,而不遵守交通规则。
认识不到交通规则的重要性,认为不遵守交通规则并不是什么大过错,等等。
自我防护为了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我们必须做到以下几点:必须在人行道内行走。
人必须在马路两边的人行道步行,一切机动车辆都不准走人行道。
要各行其道。
在横穿马路时,必须遵守交通规则,不要乱闯乱碰。
应走人行横道(斑马线),在有交通信号控制的人行横道,须按信号灯的指示通过;在没有交通信号控制的人行横道,须注意车辆,不要追逐猛跑。
小朋友们在没有人行横道的路段,更应遵守交通规则,必须直行通过,不要斜穿猛跑。
这样会使交通发生混乱,更影响司机的心情,从而大大增加了交通事故的发生几率。
不要在车辆临近时突然横穿,要注意避让车辆。
通过时,先看左边的来车,因为首先威胁自己的是左边来的车辆;到了路中间就看右边的来车,目测车速和距离,确认安全时才可以通过。
过马路时要耐心等待绿灯,不要急着乱闯,更不能翻越护栏或坐在马路上。
穿越栏杆,使人车混行,会增加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最危险的是穿越铁路道口护栏与火车争道抢行,这样可能会被火车卷入轮下。
绝对不准在道路上扒车、追车、强行拦车和抛物击车。
这样做是非常危险的,会有造成死亡的危险。
爱心提示你过马路时,一定要精神集中。
不能边听音乐,边过马路,不在马路上跑和玩;更不能为了赶时间或贪图方便翻越防护栏,要走人行横道、立交桥或地下通道;严格遵守交通规则。
我国《交通法》规定,我国在道路行驶的机动车,必须遵守右侧通行的原则,机动车司机和前排座位乘客必须系安全带。
第二条行走安全同学们上学和放学的时候,正是一天中道路交通最拥挤的时候,人多车辆多,必须十分注意交通安全。
(1)在道路上行走,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横道的道路,要靠路边行走。
1530安全教育内容“1530”安全教育模式,即在每天放学前 1 分钟、每周放学前 5 分钟、每节假日放假前 30 分钟对学生进行安全提醒和安全教育。
这一模式旨在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预防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以下是 1530 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一、交通安全1、行走安全教育学生在道路上行走时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靠路边行走。
过马路时要走人行横道,遵守交通信号灯,不闯红灯,不翻越护栏。
不在马路上追逐打闹、玩耍,不边走边看书、玩手机等。
2、乘车安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要排队候车,先下后上,不拥挤,不推搡。
乘车时要系好安全带,不将头、手伸出窗外。
不乘坐无牌无证、超员、超速等违法车辆。
3、骑行安全未满 12 周岁的学生不得骑自行车上路,未满 16 周岁的学生不得骑电动车上路。
骑车时要遵守交通规则,靠右行驶,不逆行,不闯红灯,不与机动车争道抢行。
二、消防安全1、火灾预防教育学生不玩火,不携带火种,不私自燃放烟花爆竹。
在家中要注意用火、用电、用气安全,离开时要关闭电源、气源和火源。
不私拉乱接电线,不使用大功率电器。
2、火灾逃生遇到火灾时要迅速逃离现场,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低姿前行。
不乘坐电梯,要走楼梯逃生。
如果被困在室内,要及时拨打“119”报警电话,向窗外呼喊求救。
三、食品安全1、饮食卫生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吃生冷食物,不吃过期、变质食品。
饭前便后要洗手,保持个人卫生。
不购买“三无”食品,不到无证摊点购买食品。
2、食品中毒预防了解常见的食物中毒症状,如呕吐、腹泻、腹痛等。
学会辨别有毒食物,如发芽的土豆、未煮熟的豆角、变质的海鲜等。
一旦发生食物中毒,要及时就医,并向医生说明情况。
四、防溺水安全1、游泳安全教育学生不私自或结伴到河边、池塘、水库等危险水域游泳。
如果要游泳,一定要到有安全保障的游泳场所,并在家长或教练的陪同下进行。
不会游泳的学生不要擅自下水施救,要呼救或拨打“110”报警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