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物染色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2.40 MB
- 文档页数:27
第五章蚕丝织物0、引言:蚕丝织物具有明亮光泽、质感轻、柔软、富有弹性、染色性好、色泽鲜艳的特征,蚕丝是动物蛋白质纤维,对皮肤有保养作用,抗皱性和耐光性差,不宜在阳光下曝晒。
蚕丝织物具有优良的染色性能,但实际应用中,因丝纤维在碱性介质中容易受损,所以一般以酸性染料为主,辅以中性、直接、活性染料。
蚕丝织物的染整加工可分为精练、染色、印花、整理等过程。
1、前处理:精练部分包括坯绸准备、精练等工序1.坯绸准备:坯绸准备包括坯绸检验、退卷、码折和钉攀。
由于真丝织物折叠后易产生折痕,所以织厂送到印染厂的坯绸一般都成卷筒状。
为适合于挂练槽精练,必须退卷重行码折,在退卷的同时可对坯绸进行检验。
码折是指将坯绸一页一页地折叠。
将码折好的织物用针线将绸边串结,再用绳攀将穿线提挈起来(这工序称为钉线扣攀,简称钉攀),通过攀绳将织物逐匹穿在挂绸竿上。
挂绸竿的两端搁置在粗练槽沿上,织物便可均匀整齐地浸渍在练液中,为了便于查考,每匹绸两端要打印。
2.精练:1)精炼的目的:由于生蚕丝主要是由丝素和丝胶组成,丝胶的存在影响丝的手感和光泽,生丝在捻丝和织造中,会沾着油质、浆料,为了识别捻丝,可用染料着色,这些天然的和附加的杂质,影响坯绸的柔软性与表面光泽,并妨碍印染加工。
精炼是为了去除丝胶及其杂质,为后续加工提供合格的半制品或直接得到练白产品,赋予蚕丝及其制品优良的服用性能,使丝纤维呈现出天然的优良特性。
2)精炼原理:蚕丝织物的精炼,实质就是利用丝素与丝胶结构上的差异以及对化学药剂稳定性不同的特性,在化学助剂及适当条件下除去丝胶及其它杂质,以获得具有手感柔软,质地细腻,外观洁白,形态飘逸,光泽柔和,吸湿性好,渗透性好的产品。
3)蚕丝精练的方法:主要有皂碱精炼、酸精炼、酶精炼、碱精炼,该工艺采用了皂-碱法脱胶。
皂-碱法脱胶的特点:由于丝素吸附性能较强,精炼后仍有约1%的肥皂洗不掉而粘附在丝素上,提高了丝绸的柔软滑爽、富有弹性的特征,光泽也较肥亮;工艺条件简单,便于操作。
棉织物的染色第一节染料及其它染色是使染料与纤维发生物理或化学的结合,或用化学方法在纤维上生成颜料,而使纺织品具有一定色泽的加工工艺过程的科学。
目前已采用了许多新工艺,生产了许多为消费者所喜爱的棉织物和各种合纤等混纺织物,新花色、新品种大量涌现,产量、质量也不断提高。
一、染料的概念及分类染料大都是有色的有机化合物。
它溶于水或用其它化学原料将它制成溶液后染着在纤维上,使纤维材料染成鲜艳而具有一定染色坚牢度的颜色。
另有一类有色物质它不溶于水,也不能染着于纤维上,而依靠粘合剂的粘合力,才能机械地附着在织物的表面或内部,这种有色物质称为颜料。
染料,根据它的来源,可分为天然和人造两种。
天然染料都是取自自然界现成的有色物质,例如从某些植物的根、茎、叶及果实中提取出来的靛蓝、茜素等叫做植物性染料;也有从动物的躯体内提取出来的胭脂红等,叫做动物性染料;另外还有铬黄、锰棕等矿物颜料。
这些天然染料虽然发现很早,但由于色谱有限,应用不便,效果也不够理想,所以除了少数外,已为人造染料所代替。
按染料的性质、应用来分类,它们主要有直接染料、硫化染料、还原染料、活性染料、不溶性偶氮染料(冰染料)、氧化染料、酸性染料、酸性媒染染料、中性染料、阳离子染料、碱性染料(或称盐基染料)、分散性染料等。
其中直接、活性、硫化、述原、等主要用于棉纤维的染色,酸性、酸性媒染、中性等用于羊毛、蚕丝等蛋白质纤维的染色;分散性染料主要用于染涤纶、锦纶;阳离子染料目前主要用于染腈纶。
印染工业所用的染料,尽管来源不同,表示染料名称的都是由冠称、色称和符号三部分组成,其中色称较一致,仅文字不同而已。
冠称、符号的表示方法简述如下:(一)冠称各国染料冠称表示方法不同。
国产染料冠称大都以染料类属命名,如还原、直接、活性、硫化、分散等。
(二)符号主要指该染料色彩、形态、性质、用途、成分等意思。
例如色彩方面,以“B”表示带蓝光,“G”表示黄光或绿光,“R”表示红光;表明形态的有"Pdr.”指粉状;表明性质或用途的有“K”指热固型活性染料,“D”指适用于染色,表明成分的有“Conc.”指浓度高等。
涤棉混纺织物的染色
染色方法:
一、只染一种纤维。
二、两种染料。
涤纶和棉的染色性能相差很大:
涤纶纤维和棉纤维往往主要用不同的染料染色。
涤纶—分散染料。
棉一用牢度较好的棉用染料。
一、只染一种纤维
染色风格
1、淡浅色产品:看上去近似一色
2、银丝产品:即留白。
染色方法
1、单染涤纶
2、单染棉
二、两种染料一浴法分别染两种纤维
染色方法
一把两种染料放在同一浴中,分别上染两种纤维。
特点
1、流程短,节能,提高劳动生产率。
2、两种染料相互影响,对染料要求高,上染率较二浴法低,工艺条件控制要求高,染浓色较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