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测量与评价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195.00 KB
- 文档页数:6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题)1、根据某些法则与程序,用数字对事物在量上的规定性予以确定和描述的过程,这一概念是(A )A. 测量B. 评价C. 测验D. 统计2、衡量、判断人物或事物的价值,这一概念是( B )A. 测量B. 评价C. 测验D. 统计3、被称为教育评价的催生剂的是美国的一项著名研究,它是(D )A. 教育研究B. 教育测量理论研究C. 心理测验研究D. 八年研究4、于1975年成立的在开展教育评价的国际交流与协作过程中,最有影响力的协会是(B )A. 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B. 国际教育评估协会C. 国际教育评价协会D. 国际教育成就评估协会5、测量结果的稳定性程度是指( C )A. 效度B. 稳定性C. 信度D. 可信度6、用同一个量表(测验或评价表)对同一组被试测两次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其大小等于同一组被试在两次测验上所得分数的相关系数,这一概念是(B )A.复本信度B. 重测信度C. 同质性信度D. 分半信度7、一个测验或量表实际能测出其所要测量的特性的程度,这一概念是(A )A. 效度B. 稳定性C. 信度D. 可信度8、一个测验对于处于特定情境中的个体行为进行预测时的有效性,这一概念是( C )A.同质性信度B.复本信度C.效标关联效度D.重测信度9、衡量测量题目质量的两个重要指标是(D )A.信度与区分度B.效度与信度C.难度与效度D.难度与区分度10、表示每项评价指标在指标体系中所占的重要性程度,并赋予相应的值,这一概念是(D )A.评价指标B.评价标准C.指标权数D.指标权重11、在评价指标拟定过程中,经常会将评价指标按照评价对象本身的逻辑结构逐级进行分解,把分解出来的主要因素作为评价指标的方法,这种方法是(C )A.头脑风暴法B.理论推演法C.因素分解法D.典型研究法12、一个与被试同类的团体在相同测验上得分的分布状况与结构模式,这一概念是(B )A. 模型B. 常模C. 量规D. 参照物13、我国高考标准分数采用了一种方案,这种方案是(A )A. 正态化转换方案B. 对比参照方案C. 百分等级方案D. 常模参照方案14、最早的测验理论是( A )A.经典测验理论B.题目反应理论C.心理测验理论D.智力测验理论15、在现代测验理论的诸多模式中,最具有优越性的是(B )A. 经典测验理论B. 题目反应理论C. 心理测验理论D. 智力测验理论客观题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题)参考答案:1.A2.B3.D4.B5.C6.B 7.A 8.C 9.D 10. D11. C 12. B 13. A 14. A 15. B主观题部分:一、简答题(每题2.5分,共2题)1、教育测量的含义与特点是什么?答案要点:含义:针对学校教育影响下学生各方面的发展,侧重从量的规定性上予以确定和描述的过程。
1. 教育测量中的“效度”是指测验能够测量到所要测量的特质的程度,下列哪项不是效度的类型?A. 内容效度B. 构念效度C. 预测效度D. 表面效度2. 在教育评价中,形成性评价主要关注的是:A. 学生的最终成绩B. 学生的学习过程C. 学生的学习态度D. 学生的学习动机3. 标准化测验的特点不包括:A. 统一的施测条件B. 统一的评分标准C. 个性化的题目设计D. 常模参照4. 下列哪项不是教育评价的功能?A. 诊断功能B. 预测功能C. 激励功能D. 娱乐功能5. 在教育测量中,信度是指测验结果的:A. 准确性B. 一致性C. 有效性D. 可靠性6. 下列哪项不是提高测验信度的方法?A. 增加测验题目数量B. 提高测验难度C. 确保评分标准一致D. 减少测验中的随机误差7. 常模参照测验主要用于:A. 比较个体在群体中的位置B. 评估个体的绝对水平C. 预测个体的未来表现D. 诊断个体的学习问题8. 下列哪项不是项目反应理论(IRT)的特点?A. 题目参数的不变性B. 题目参数的依赖性C. 题目参数的独立性D. 题目参数的可比性9. 在教育评价中,总结性评价主要关注的是:A. 学生的学习过程B. 学生的学习态度C. 学生的最终成绩D. 学生的学习动机10. 下列哪项不是教育评价的原则?A. 客观性原则B. 主观性原则C. 全面性原则D. 发展性原则11. 在教育测量中,难度是指测验题目的:A. 复杂程度B. 容易程度C. 区分程度D. 覆盖程度12. 下列哪项不是提高测验难度的方法?A. 增加题目复杂性B. 减少题目数量C. 提高题目深度D. 增加题目广度13. 在教育评价中,诊断性评价主要用于:A. 评估个体的绝对水平B. 比较个体在群体中的位置C. 诊断个体的学习问题D. 预测个体的未来表现14. 下列哪项不是教育评价的方法?A. 观察法B. 问卷法C. 实验法D. 娱乐法15. 在教育测量中,区分度是指测验题目能够:A. 区分不同水平的学生B. 增加题目的难度C. 减少题目的难度D. 增加题目的覆盖面16. 下列哪项不是提高测验区分度的方法?A. 增加题目难度B. 减少题目数量C. 提高题目质量D. 增加题目多样性17. 在教育评价中,自我评价主要关注的是:A. 学生的学习过程B. 学生的学习态度C. 学生的最终成绩D. 学生的自我认知18. 下列哪项不是教育评价的目标?A. 促进学生发展B. 诊断学习问题C. 预测未来表现D. 提供娱乐活动19. 在教育测量中,常模是指:A. 测验的标准答案B. 测验的评分标准C. 测验的参考群体D. 测验的难度水平20. 下列哪项不是建立常模的步骤?A. 选择参考群体B. 进行测验C. 分析数据D. 提供娱乐活动21. 在教育评价中,同伴评价主要关注的是:A. 学生的学习过程B. 学生的学习态度C. 学生的最终成绩D. 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22. 下列哪项不是教育评价的类型?A. 形成性评价B. 总结性评价C. 诊断性评价D. 娱乐性评价23. 在教育测量中,标准分数是指:A. 原始分数B. 百分等级C. 标准差D. 标准化的分数24. 下列哪项不是标准分数的类型?A. 百分位数B. 标准九分C. 标准十分D. 标准百分25. 在教育评价中,目标参照测验主要用于:A. 比较个体在群体中的位置B. 评估个体的绝对水平C. 预测个体的未来表现D. 诊断个体的学习问题26. 下列哪项不是目标参照测验的特点?A. 与特定标准比较B. 与常模比较C. 评估个体的绝对水平D. 评估个体的相对水平27. 在教育测量中,项目分析是指:A. 分析测验的整体结果B. 分析测验的单个题目C. 分析测验的评分标准D. 分析测验的难度水平28. 下列哪项不是项目分析的目的?A. 提高测验信度B. 提高测验效度C. 提高测验难度D. 提高测验区分度29. 在教育评价中,档案袋评价主要关注的是:A. 学生的学习过程B. 学生的学习态度C. 学生的最终成绩D. 学生的学习成果30. 下列哪项不是档案袋评价的特点?A. 收集学生作品B. 记录学生成长C. 提供娱乐活动D. 评估学生发展31. 在教育测量中,量表是指:A. 测验的题目B. 测验的评分标准C. 测验的难度水平D. 测验的测量工具32. 下列哪项不是量表的类型?A. 类别量表B. 顺序量表C. 等距量表D. 等比量表33. 在教育评价中,表现性评价主要关注的是:A. 学生的学习过程B. 学生的学习态度C. 学生的最终成绩D. 学生的实际表现34. 下列哪项不是表现性评价的特点?A. 观察学生行为B. 评估学生技能C. 提供娱乐活动D. 记录学生表现35. 在教育测量中,测验偏差是指:A. 测验题目不公平B. 测验结果不准确C. 测验难度不一致D. 测验区分度不高36. 下列哪项不是减少测验偏差的方法?A. 增加题目多样性B. 减少题目数量C. 提高题目质量D. 确保题目公平性37. 在教育评价中,反馈是指:A. 给学生的评价结果B. 给学生的学习建议C. 给学生的学习材料D. 给学生的娱乐活动38. 下列哪项不是反馈的目的?A. 促进学生发展B. 诊断学习问题C. 预测未来表现D. 提供娱乐活动39. 在教育测量中,测验编制是指:A. 设计测验题目B. 实施测验C. 评分测验D. 分析测验结果40. 下列哪项不是测验编制的步骤?A. 确定测验目的B. 设计测验题目C. 实施测验D. 提供娱乐活动41. 在教育评价中,评价标准是指:A. 测验的评分标准B. 测验的难度标准C. 测验的区分度标准D. 测验的效度标准42. 下列哪项不是评价标准的类型?A. 内容标准B. 过程标准C. 结果标准D. 娱乐标准43. 在教育测量中,测验实施是指:A. 设计测验题目B. 实施测验C. 评分测验D. 分析测验结果44. 下列哪项不是测验实施的注意事项?A. 确保测验环境B. 确保测验时间C. 确保测验难度D. 确保测验公平性45. 在教育评价中,评价工具是指:A. 测验题目B. 测验评分标准C. 测验实施方法D. 测验分析方法46. 下列哪项不是评价工具的类型?A. 问卷B. 观察表C. 实验设计D. 娱乐活动47. 在教育测量中,测验评分是指:A. 设计测验题目B. 实施测验C. 评分测验D. 分析测验结果48. 下列哪项不是测验评分的注意事项?A. 确保评分标准B. 确保评分一致性C. 确保评分难度D. 确保评分公正性49. 在教育评价中,评价结果是指:A. 测验的评分结果B. 测验的分析结果C. 测验的实施结果D. 测验的设计结果50. 下列哪项不是评价结果的用途?A. 促进学生发展B. 诊断学习问题C. 预测未来表现D. 提供娱乐活动51. 在教育测量中,测验分析是指:A. 设计测验题目B. 实施测验C. 评分测验D. 分析测验结果52. 下列哪项不是测验分析的目的?A. 提高测验信度B. 提高测验效度C. 提高测验难度D. 提高测验区分度53. 在教育评价中,评价过程是指:A. 测验的设计B. 测验的实施C. 测验的评分D. 测验的分析54. 下列哪项不是评价过程的步骤?A. 确定评价目的B. 选择评价工具C. 实施评价D. 提供娱乐活动55. 在教育测量中,测验设计是指:A. 设计测验题目B. 实施测验C. 评分测验D. 分析测验结果答案1. D2. B3. C4. D5. B6. B7. A8. B9. C10. B11. B12. B13. C14. D15. A16. B17. D18. D19. C20. D21. D22. D23. D24. D25. B26. B27. B28. C29. D30. C31. D32. D33. D34. C35. A36. B37. B38. D39. A40. D41. A42. D43. B44. C45. C46. D47. C48. C49. A50. D51. D52. C53. D54. D55. A。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题)1、根据某些法则与程序,用数字对事物在量上的规定性予以确定和描述的过程,这一概念是(A )A. 测量B. 评价C. 测验D. 统计2、衡量、判断人物或事物的价值,这一概念是( B )A. 测量B. 评价C. 测验D. 统计3、被称为教育评价的催生剂的是美国的一项著名研究,它是(D )A. 教育研究B. 教育测量理论研究C. 心理测验研究D. 八年研究4、于1975年成立的在开展教育评价的国际交流与协作过程中,最有影响力的协会是(B )A. 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B. 国际教育评估协会C. 国际教育评价协会D. 国际教育成就评估协会5、测量结果的稳定性程度是指( C )A. 效度B. 稳定性C. 信度D. 可信度6、用同一个量表(测验或评价表)对同一组被试测两次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其大小等于同一组被试在两次测验上所得分数的相关系数,这一概念是(B )A.复本信度B. 重测信度C. 同质性信度D. 分半信度7、一个测验或量表实际能测出其所要测量的特性的程度,这一概念是(A )A. 效度B. 稳定性C. 信度D. 可信度8、一个测验对于处于特定情境中的个体行为进行预测时的有效性,这一概念是( C )A.同质性信度B.复本信度C.效标关联效度D.重测信度9、衡量测量题目质量的两个重要指标是(D )A.信度与区分度B.效度与信度C.难度与效度D.难度与区分度10、表示每项评价指标在指标体系中所占的重要性程度,并赋予相应的值,这一概念是(D )A.评价指标B.评价标准C.指标权数D.指标权重11、在评价指标拟定过程中,经常会将评价指标按照评价对象本身的逻辑结构逐级进行分解,把分解出来的主要因素作为评价指标的方法,这种方法是(C )A.头脑风暴法B.理论推演法C.因素分解法D.典型研究法12、一个与被试同类的团体在相同测验上得分的分布状况与结构模式,这一概念是(B )A. 模型B. 常模C. 量规D. 参照物13、我国高考标准分数采用了一种方案,这种方案是(A )A. 正态化转换方案B. 对比参照方案C. 百分等级方案D. 常模参照方案14、最早的测验理论是( A )A.经典测验理论B.题目反应理论C.心理测验理论D.智力测验理论15、在现代测验理论的诸多模式中,最具有优越性的是(B )A. 经典测验理论B. 题目反应理论C. 心理测验理论D. 智力测验理论客观题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题)参考答案:1.A2.B3.D4.B5.C6.B 7.A 8.C 9.D 10. D11. C 12. B 13. A 14. A 15. B主观题部分:一、简答题(每题2.5分,共2题)1、教育测量的含义与特点是什么?答案要点:含义:针对学校教育影响下学生各方面的发展,侧重从量的规定性上予以确定和描述的过程。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题)1、根据某些法则与程序,用数字对事物在量上的规定性予以确定和描述的过程,这一概念是(A )A. 测量B. 评价C. 测验D. 统计2、衡量、判断人物或事物的价值,这一概念是( B )A. 测量B. 评价C. 测验D. 统计3、被称为教育评价的催生剂的是美国的一项著名研究,它是(D )A. 教育研究B. 教育测量理论研究C. 心理测验研究D. 八年研究4、于1975年成立的在开展教育评价的国际交流与协作过程中,最有影响力的协会是(B )A. 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B. 国际教育评估协会C. 国际教育评价协会D. 国际教育成就评估协会5、测量结果的稳定性程度是指( C )A. 效度B. 稳定性C. 信度D. 可信度6、用同一个量表(测验或评价表)对同一组被试测两次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其大小等于同一组被试在两次测验上所得分数的相关系数,这一概念是(B )A.复本信度B. 重测信度C. 同质性信度D. 分半信度7、一个测验或量表实际能测出其所要测量的特性的程度,这一概念是(A )A. 效度B. 稳定性C. 信度D. 可信度8、一个测验对于处于特定情境中的个体行为进行预测时的有效性,这一概念是( C )A.同质性信度B.复本信度C.效标关联效度D.重测信度9、衡量测量题目质量的两个重要指标是(D )A.信度与区分度B.效度与信度C.难度与效度D.难度与区分度10、表示每项评价指标在指标体系中所占的重要性程度,并赋予相应的值,这一概念是(D )A.评价指标B.评价标准C.指标权数D.指标权重11、在评价指标拟定过程中,经常会将评价指标按照评价对象本身的逻辑结构逐级进行分解,把分解出来的主要因素作为评价指标的方法,这种方法是(C )A.头脑风暴法B.理论推演法C.因素分解法D.典型研究法12、一个与被试同类的团体在相同测验上得分的分布状况与结构模式,这一概念是(B )A. 模型B. 常模C. 量规D. 参照物13、我国高考标准分数采用了一种方案,这种方案是(A )A. 正态化转换方案B. 对比参照方案C. 百分等级方案D. 常模参照方案14、最早的测验理论是( A )A.经典测验理论B.题目反应理论C.心理测验理论D.智力测验理论15、在现代测验理论的诸多模式中,最具有优越性的是(B )A. 经典测验理论B. 题目反应理论C. 心理测验理论D. 智力测验理论客观题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题)参考答案:1.A2.B3.D4.B5.C6.B 7.A 8.C 9.D 10. D11. C 12. B 13. A 14. A 15. B主观题部分:一、简答题(每题2.5分,共2题)1、教育测量的含义与特点是什么?答案要点:含义:针对学校教育影响下学生各方面的发展,侧重从量的规定性上予以确定和描述的过程。
《教育测量与评价》习题(一)填空题1. _桑代克_的论著《精神与社会测量导论》一书标志着教育测量理论的诞生,泰勒领导了著名的八年研究并提出“行为目标评价模式”,最先提出了教育评价的概念,被称为“今世教育评价之父”。
2. 依照测量的精准程度,教育测量量表从低级到高级分为称名量表、顺序量表、区间量表/等距量表和比率量表。
3. 某道论述题满分12分,所有考生在这道题上的平均得分为分,则此题的难度为。
4.教育大体理论研究、教育测量与评价科学研究和教育发展理论研究已成为现代教育科学研究的三大领域。
5. 教学工作评价的内容包括对教师的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课外辅导、命题考试等教学工作大体环节的评价。
(二)判断题(√)1. 考试的信度受许多因素的影响。
一般来讲,增加考试的长度,可以提高试题取样的代表性,因此有助于提高考试的信度。
(√)2. 标准分数本身是关于原始分数的一种线性变换,因此,标准分数不改变原始分数的散布形态。
(×)3. 假设某学生在期中语文统考中卷面分数为85分,又知该学生所在年级中有60%的学生成绩低于85分,则该学生的百分品级为51。
(×)4. 等距变量具有品级变量的特征,要求持续数量之间的差距相等,亦即具有相等的单位。
因此,等距变量可以作加减乘除运算。
(×)5. 教育评价的主要功能就是甄别和选拔,通过各个层次的教育评价可以监督教师的教学工作和学生的学习活动,确保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
(√)6. 考试试题的难度影响着考试分数的散布。
(×)7. 现代测量理论是在经典测量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修正了经典测量理论的不足,所以现代测量理论可以完全代替经典测量理论。
(√)8. 发展性教学评价以为面面俱到的课不是好课,只是“教教材”,没有“用教材教”的课也不是好课。
(三)简答题1. 常见的指标权重分派方式有哪几种?【答题要点】:常见的指标权重分派方式包括:(1)关键特征调查法;(2)两两比较法;(3)专家评判平均法;(4)倍数比较法;(5)Q分类法。
教育测量与评价试题一、选择题1.根据某种规则把所观察的对象予以数量化的过程,这一概念是()A.测量B.评价C.统计D.测验2.衡量测验题目质量的两个重要指标是( )A.信度与区分度B.效度与信度C.难度与效度D.难度与区分度3.测量结果的稳定性程度是()A.效度B.稳定性C.信度D.可信度4.我国高考标准分数采用了一种方案,这种方案是()A.对比参照方案B.常模参照方案C.正态化转换方案D.百级等级方案5.测量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再认、比较与辨别的能力,以及思维的敏捷性和准确的推断力的题型是()A.填空题B.选择题C.是非题D.计算题6.下列不属于教育评价的原则的是()A.方向性原则B.公平性原则C.指导性原则D.主体性原则7.下列哪种效应的弊端为“以偏概全”()A.晕轮效应B.参照效应C.首因效应D.成见效应8.在评价对象的集合之外确定一个标准,评价时把评价对象与客观标准进行比较的评价法是()A.定性分析评价法B.临床督导评价法C.绝对评价法D.相对评价法9.评价者在评价中坚持反映自己“大我”价值观的心理现象是指()A.本位心理B.逆反心理C.“趋”中心理D.从众心理10.体育运动会中各个项目的名次为“第1名,第2名,第3名……”,这一变量属于()A.比率变量B.称名变量C.顺序变量D.等距变量11.评价者的心理现象中被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的是()A.期望效应B. 时尚效应C.理想效应D.近因效应12.“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所指的测量的特点是()A.间接性B. 相对性C.可测性D.准确性13.根据题目答案的范围和评价误差的大小,可把测验题目分为()A.选择题和填空题B. 论述题和操作题C.选择题和简答题D.客观题和主观题14.在一36名学生数学考试分数的频数分布表中,最高分数为97,最低分数为50,并将其分为8组,则组距为()A. 5B. 6C. 5.6D.715.用来表示两个平行测验测量同一批被试所得结果的一致程度,且大小等于同一组被试在两个复本测验上所得分数的积差相关系数的信度是()A. 同质性信度B.重测信度C. 复合信度D.评分者信度16.下列为评价信息收集标准的是()A.可靠性和准确性B.时限性和客观性C.准确性和一致性D.可靠性和有效性17. 表示每项评价指标在指标体系中所占的重要性程度,并赋予相应的值,这一概念是()A.评价指标B.评价标准C.指标权数D.指标权重18.标准分数属于什么变量()A.类别变量B.等级变量C.等距变量D.比率变量19.定性分析评价法和定性综合判断法的教育评价方法是按照( )来分A.基种B. 思维方法C. 行为目标D.单项指标评分方式20分数的计算公式是( )A.100500B.250C.1050D.25二、填空题1、衡量教育测量的质量可采用的四个指标是、、、。
教育测量与评价方法考试试卷(答案见尾页)一、选择题1. 教育测量与评价方法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B. 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C. 判断学生的社交能力D. 增强学生的纪律性2. 在教育测量与评价中,常采用哪种方法来评估学生的学习进度?A. 观察法B. 谈话法C. 测验法D. 作品分析法3.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基本原则?A. 客观性原则B. 科学性原则C. 公正性原则D. 主观性原则4. 教育测量与评价可以分为哪两大类?A. 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B. 诊断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C. 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D. 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5. 在教育测量与评价中,测验法的主要形式是什么?A. 笔试B. 面试C. 实践操作D. 小组讨论6. 以下哪个选项是诊断性评价的主要目的?A. 评估学生的学习基础B. 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C. 判断学生的学习能力D. 预测学生的学习成果7. 在教育测量与评价中,形成性评价的主要作用是什么?A. 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B. 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C. 判断学生的学习能力D. 增强学生的纪律性8. 以下哪个选项是终结性评价的主要目的?A. 评估学生的学习基础B. 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C. 判断学生的学习能力D. 预测学生的学习成果9. 在教育测量与评价中,作品分析法主要适用于哪种类型的评价?A. 学生的书面作业B. 学生的课堂表现C. 学生的实践活动D. 学生的口头表达10. 教育测量与评价方法的选择应根据什么来确定?A. 教师的个人喜好B. 学生的兴趣爱好C. 教学目标和内容D. 学生的家庭背景二、问答题1. 什么是教育测量与评价?2. 教育测量与评价有哪些类型?3. 什么是诊断性评价?它的目的是什么?4. 形成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是什么?5. 如何进行总结性评价?它的目的是什么?6. 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常用工具有哪些?7. 如何确保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公正性和有效性?8. 在教育测量与评价过程中,如何处理好学生的隐私和信息安全问题?参考答案选择题:1. B2. C3. D4. A5. A6. B7. B8. D9. C 10. C问答题:1. 什么是教育测量与评价?教育测量与评价是一种系统的方法,用于收集、分析和解释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表现数据,以便评估学生的学习进度、能力和兴趣,从而为教师提供反馈,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改进教学策略。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题)1、根据某些法则与程序,用数字对事物在量上的规定性予以确定和描述的过程,这一概念是(A )A. 测量B. 评价C. 测验D. 统计2、衡量、判断人物或事物的价值,这一概念是( B )A. 测量B. 评价C. 测验D. 统计3、被称为教育评价的催生剂的是美国的一项著名研究,它是(D )A. 教育研究B. 教育测量理论研究C. 心理测验研究D. 八年研究4、于1975年成立的在开展教育评价的国际交流与协作过程中,最有影响力的协会是(B )A. 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B. 国际教育评估协会C. 国际教育评价协会D. 国际教育成就评估协会5、测量结果的稳定性程度是指( C )A. 效度B. 稳定性C. 信度D. 可信度6、用同一个量表(测验或评价表)对同一组被试测两次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其大小等于同一组被试在两次测验上所得分数的相关系数,这一概念是(B )A.复本信度B. 重测信度C. 同质性信度D. 分半信度7、一个测验或量表实际能测出其所要测量的特性的程度,这一概念是(A )A. 效度B. 稳定性C. 信度D. 可信度8、一个测验对于处于特定情境中的个体行为进行预测时的有效性,这一概念是( C )A.同质性信度B.复本信度C.效标关联效度D.重测信度9、衡量测量题目质量的两个重要指标是(D )A.信度与区分度B.效度与信度C.难度与效度D.难度与区分度10、表示每项评价指标在指标体系中所占的重要性程度,并赋予相应的值,这一概念是(D )A.评价指标B.评价标准C.指标权数D.指标权重11、在评价指标拟定过程中,经常会将评价指标按照评价对象本身的逻辑结构逐级进行分解,把分解出来的主要因素作为评价指标的方法,这种方法是(C )A.头脑风暴法B.理论推演法C.因素分解法D.典型研究法12、一个与被试同类的团体在相同测验上得分的分布状况与结构模式,这一概念是(B )A. 模型B. 常模C. 量规D. 参照物13、我国高考标准分数采用了一种方案,这种方案是(A )A. 正态化转换方案B. 对比参照方案C. 百分等级方案D. 常模参照方案14、最早的测验理论是( A )A.经典测验理论B.题目反应理论C.心理测验理论D.智力测验理论15、在现代测验理论的诸多模式中,最具有优越性的是(B )A. 经典测验理论B. 题目反应理论C. 心理测验理论D. 智力测验理论客观题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题)参考答案:1.A2.B3.D4.B5.C6.B 7.A 8.C 9.D 10. D11. C 12. B 13. A 14. A 15. B主观题部分:一、简答题(每题2.5分,共2题)1、教育测量的含义与特点是什么?答案要点:含义:针对学校教育影响下学生各方面的发展,侧重从量的规定性上予以确定和描述的过程。
《教育测量与评价》习题(一)填空题1. _桑代克_的论著《精神与社会测量导论》一书标志着教育测量理论的诞生,泰勒领导了著名的八年研究并提出“行为目标评价模式”,最早提出了教育评价的概念,被称为“当代教育评价之父”。
2. 按照测量的精确程度,教育测量量表从低级到高级分为称名量表、顺序量表、区间量表/等距量表和比率量表。
3. 某道论述题满分12分,所有考生在这道题上的平均得分为3.6分,则此题的难度为0.3。
4.教育基本理论研究、教育测量与评价科学研究以及教育发展理论研究已成为现代教育科学研究的三大领域。
5. 教学工作评价的内容包括对教师的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课外辅导、命题考试等教学工作基本环节的评价。
(二)判断题(√)1. 测验的信度受许多因素的影响。
一般来讲,增加测验的长度,可以提高试题取样的代表性,因而有助于提高测验的信度。
(√)2. 标准分数本身是关于原始分数的一种线性变换,因此,标准分数不改变原始分数的分布形态。
(×)3. 假如某学生在期中语文统考中卷面分数为85分,又知该学生所在年级中有60%的学生成绩低于85分,则该学生的百分等级为51。
(×)4. 等距变量具有等级变量的特征,要求连续数量之间的差距相等,亦即具有相等的单位。
因此,等距变量可以作加减乘除运算。
(×)5. 教育评价的主要功能就是甄别和选拔,通过各个层次的教育评价可以监督教师的教学工作和学生的学习活动,确保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
(√)6. 测验试题的难度影响着测验分数的分布。
(×)7. 现代测量理论是在经典测量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修正了经典测量理论的不足,所以现代测量理论可以完全代替经典测量理论。
(√)8. 发展性教学评价认为面面俱到的课不是好课,只是“教教材”,没有“用教材教”的课也不是好课。
(三)简答题1. 常见的指标权重分配方法有哪几种?【答题要点】:常见的指标权重分配方法包括:(1)关键特征调查法;(2)两两比较法;(3)专家评判平均法;(4)倍数比较法;(5)Q分类法。
教育测量与评价考试试卷一、选择题1. 教育测量与评价的目的是:A. 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B. 促进学生的学习动机C. 优化教学过程D. 打击学术不诚信行为2. 下列哪种测量方法适用于评估学生的记忆和理解能力?A. 论文写作B. 口头报告C. 问卷调查D. 客观性测试3. 教育测量与评价中的“可信度”指的是:A. 测试结果的准确性B. 测试过程的透明度C. 测试内容的连贯性D. 测试结果的一致性4. 教育测量与评价中的“效度”指的是:A. 测试内容的全面性B. 测试结果的公正性C. 测试结果的实用性D. 测试结果的相关性5. 以下哪个是教育测量与评价中常用的统计工具?A. 相关分析B. 方差分析C. 因子分析D. 逻辑回归二、简答题1. 请简述教育测量与评价的主要任务。
2. 解释“标准参照成绩”的概念,并举例说明其应用。
3. 请解释什么是客观性测验,以及其优点和缺点。
4. 什么是教育测量与评价中的“等级评分法”?请列举2个例子。
5. 简要说明教育测量与评价中的“成绩分布”是什么,并解释其意义。
三、论述题教育测量与评价在学生发展中的重要性。
在现代教育中,教育测量与评价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是评估学生学习成果的工具,更是教学改进的基础。
首先,教育测量与评价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和知识掌握程度。
通过对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测量,教师可以及时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和辅助措施,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其次,教育测量与评价对于学生的个人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可以为学生提供关于自己学习状态的客观反馈。
这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还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
同时,评价结果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建议和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规划学习目标和路径。
此外,教育测量与评价对于教育系统的改进和评估也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学生的测量数据,可以了解教育系统的整体水平和问题所在。
教育测量与评价试题
《教育测量与评价》
教育测量的含义与特点是什么?
答:
含义:针对学校教育影响下学生各方面的发展,侧重从量的规定性上予以确定和描述的过程。
教育测量学是一门发展较早、应用较多、内容较丰富的教育科学分支。
特点:
(1)间接性和推断性
(2)测量对象的模糊性和测量误差的不可避免性(3)量表具有多样性,结果具有相对抽象性
教育测量与评价在教育系统中有哪些作用?答:
(1)教育测量与评价的政治性得到加强;
(2)教育测量与评价的教育功能得到强化;(3)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研究得到突破性进展;(4)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提高了测验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