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苏少版八年级下册音乐2.演唱踏浪(36张)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0.04 MB
- 文档页数:39
踏浪-苏少版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踏浪”在音乐文化中的地位和意义。
2.理解“踏浪”的音乐风格和基本特点。
3.能够分析“踏浪”在作曲、演奏和表达中的技法运用。
4.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准确地把握“踏浪”的风格特点,善于运用所学知识,在音乐表达、演奏和创作中获得审美和艺术的享受。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踏浪”所运用的技法和表现手法,能够在演奏中准确表达出作曲者的意图。
三、教学方法和措施1.通过听、看、说、做有机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全面了解“踏浪”音乐作品。
2.采取启发式教学,即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探究音乐的内涵和外在表现形式。
3.注重个性和创造性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自主学习的乐趣,并开展音乐创作活动。
四、教学内容与进度第一课《听好踏浪》•目标:了解“踏浪”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
•内容:1.介绍“踏浪”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底蕴。
2.分享“踏浪”的音乐特点和表现手法。
3.进行音乐欣赏,让学生倾听“踏浪”的旋律与节奏。
•进度:1课时第二课《弹奏踏浪》•目标:掌握“踏浪”乐曲的基本演奏技巧。
•内容:1.教授“踏浪”乐曲的曲式和结构。
2.演示如何正确演奏“踏浪”。
3.指导学生进行“踏浪”乐曲的演奏实践。
•进度:2课时第三课《创意踏浪》•目标: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作能力。
•内容:1.分析“踏浪”乐曲的音乐元素和表现手法。
2.给学生提供创作素材,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音乐创作。
3.听取学生创作的音乐作品,进行评议和表演。
•进度:3课时五、教学资源和材料1.PPT幻灯片,介绍“踏浪”音乐的发展历程、音乐特点和表现手法。
2.CD播放器和音乐光盘,进行音乐欣赏和演奏指导。
3.乐器和乐谱,实现“踏浪”乐曲的演奏和创作。
六、教学评价与反思1.通过听、说、做多方位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深入了解“踏浪”音乐的内涵和外在表现形式,提高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创新意识。
踏浪-苏少版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学内容课程名称:八年级音乐下册课程主题:全球音乐文化教学内容:苏少版教材《全球音乐文化》第五单元——《亚洲音乐文化》第二节:“踏浪”介绍教学目标:1.了解“踏浪”在中国音乐文化中的特殊地位和重要性;2.了解海洋文化对中国民间音乐和现代音乐创作的影响;3.能够感受音乐表现的情感和氛围。
二、教学准备1.苏少版音乐教材及相关音乐视频材料;2.投影设备和音响设备;3.计算机和音乐播放软件;4.学生练习用乐器(尤其是使用民族乐器)。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10分钟)利用投影设备,播放一段海洋的视频,并引导学生思考:海洋在人们心目中有什么符号意义?在音乐中有什么体现?步骤二:学习音乐知识(30分钟)1.教师简要介绍“踏浪”的渊源和演变历史,以及它在中国音乐文化中的特殊地位和重要性。
2.播放相关音乐视频,教师让学生尝试听出其中的节奏、旋律、乐器和表现手法,全面感受和理解“踏浪”音乐。
步骤三:民族乐器自主演奏(40分钟)为了深入学生对“踏浪”音乐的理解,教师可要求学生自带民族乐器,进行自主演奏训练。
以加深学生对乐曲旋律、节奏、音色等方面的感受和体会。
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尽情表现个人的音乐才华。
步骤四:音乐表演(20分钟)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音乐表演,通过对音乐自主演奏的总结和梳理,使学生对乐曲的理解更加深入。
通过表演可以让学生全面感受音乐的情感和氛围,以更好地理解外来文化对中国音乐创作的影响。
四、教学反思在这一节课中,让学生通过音乐训练和表演,全面感受“踏浪”音乐的节奏、旋律、乐器和表现手法,加深理解和体会中国民间和现代音乐的创作特色,同时也体现了教育学的灵活性和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