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讲 其他二声部模仿复调
- 格式:ppt
- 大小:201.50 KB
- 文档页数:6
《复调》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21231043总学时数:64总学分数:4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适用专业:音乐学一、课程的任务和基本要求:《复调》是作曲技术理论“四大件”(和声、复调、曲式、配器)系统中的一门专业课程。
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的《复调》教学课程的任务是:在学生学习了《乐理与视唱练耳》和《和声学》等音乐专业课程的基础上,通过复调音乐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复调音乐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培养适应普通学校音乐教学及校内外音乐活动所需要的复调音乐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鉴赏、表现及创造的能力,为学生专业素质的进一步提高和终身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
通过本教学课程的有效实施,使学生明确复调音乐的体裁概念,掌握传统复调的理论知识,正确分析多声部音乐作品中的复调现象和复调技法。
能够创作二声部复调乐曲,能够运用复调理论指导音乐实践(器乐演奏、声乐演唱、乐曲改编、音乐创作、编导排演等)活动。
将其《复调》教学课程优化为“修养课”与“技术课”的有机兼容系统,是现代课程思想指导下的教学改革所追求的课程效能目标。
二、基本内容和要求:本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有:复调音乐类型及其在作品中的运用、“单对位”基础训练、对比式二声部、模仿式二声部、二声部复对位、三声部复调音乐、复调写作手法的应用、复调音乐的主要体裁及结构、复调音乐分析。
通过本教学课程的学习,应该达到下列要求:能够熟练地识读复调乐谱,能够正确地认识音乐作品中各种复调现象,可以分析复调音乐作品。
能够比较熟练地写作对比式复调二声部。
能够应用多种模仿手法,写作模仿式复调二声部。
能够在以上写作基础上,运用“纵横可动对位”的变化,创作特定曲式意义的小型复调乐曲。
能够综合运用各种复调手法,为单声部民歌和青少年歌曲编写合唱。
了解三声部复调的写作原理,学会写作三声部复调的方法,并尝试写作三声部赋格的呈示部或赋格曲。
第一章绪论基本要求:通过复调经典的创作分析与欣赏,认识复调音乐的三种基本类型,了解复调音乐的旋律特点和音乐展开的不间断性,理解复调音乐在作品中的两种主要的应用形式。
上海教师资格证考试:音乐教资笔试知识点串讲——模仿式复调最新上海教师资格证、2016下半年教师资格面试报名时间:12月13至16日。
面试时间为2017年1月7-8日。
上海中公教师考试整理了上海教师资格培训供考生选择备考学习。
需要更多指导,请选择上海教师考试咨询一对一解答。
首先,我们要知道在复调这部分我们教师资格考试会出什么样的题目,它的考察形式是怎样的?复调这部分内容在教资资格考试中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也会在创编题中出现:给出主旋律让大家用紧缩模仿或其他的形式来进行低声部的攥写,所以我们一起来看看什么模仿式复调。
其次,我们要知道模仿式复调的三要素:相同的旋律;不同声部;先后出现,说到先后出现这个要素我们就要知道模仿式复调的声部结构:起句丨-- 丨答句丨-- 丨答句丨-- 丨-- --丨应句丨-- 丨应句丨-- 丨应句丨-- --我们来看结构图,高声部的前几小结我们称之为是起句,而低声部的应句是模仿起句进行的也是我们考试让大家填写的内容,再看高声部的答句就和低声部的应句产生一种对比的关系。
这个就是我们的声部关系知道三者之间的关系既可;再次,我们来看下模仿的类别:局部模仿(只模仿起句部分)卡农模仿(完整的模仿),类别的知识大家了解既可,当我们知道概念和类别之后我们来看考点:模仿的手法,这部分内容就需要我们去理解和记忆。
模仿手法的第一种手法:(1)音程模仿(特点:只改变音高,不改变节奏类型)丨12 3丨4 56丨-- -- 丨-- -- 丨-- --丨-- -- 丨-- -- 丨56 7 丨1 23 丨-- --(此例为下方四度(度数可改变))(2)扩大模仿(使用条件:起句短、节奏紧缩)(特点:只改变节奏(时值),不改变音高)丨12 34丨45 67丨-- -- 丨-- --丨-- --丨-- --丨-- --丨-- -- 丨-- --丨 1 2 丨3 4丨4 5丨6 7丨-- --(3)紧缩模仿(使用条件:起句长、节奏宽展)(特点:只改变节奏(时值),不改变音高)丨 1 2 丨3 4丨4 5丨6 7丨-- -- 丨-- -- 丨-- --丨-- -- 丨-- --丨12 34丨45 67丨-- -- 丨-- --丨-- --(4)倒影模仿(类似对称图形,上下对称;音高变化,节奏不变)(注意对称轴:小字1组c(可变换))(注意:音高与对称轴度数关系)丨12 3丨4 56丨-- -- 丨-- -- 丨-- --丨-- -- 丨-- -- 丨17 6 丨5 43 丨-- --(5)逆行模仿(节奏不变,音高变化)(类似翻转图形:左右翻转)丨12 3丨4 56丨-- -- 丨-- -- 丨-- --丨-- -- 丨-- -- 丨65 4丨3 21丨-- --以上就是模仿式复调的所有内容,考试会让大家去选择是哪一种模仿的形式,大家只要知道每一种模仿的特点既可进行选择,碰到写作题只要依据特征就可以做出。
海南大学艺术学院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音乐表演专业考试作业课程《复调》题目: 二声部对比性复调和模仿性复调的异同专业班级:09级音表(2)班学号:20092411310060姓名:高雍杰时间:2011年10月28日星期五二声部对比性复调与模仿性复调的异同复调,由两段或两段以上同时进行、相关但又有区别的声部所组成,这些声部各自独立,但又和谐地统一为一个整体,彼此形成和声关系,以对位法为主要创作技法。
复调包括两种形式,即对比性复调和模仿性复调。
不同旋律的同时结合叫做对比复调,同一旋性律隔开一定时间的先后模仿称为模仿性复调。
主要讨论二声部对比性复调与模仿性复调的异同。
一.二声部对比性复调对比性复调的特点在于结合在一起的不同旋律线,在音调、节奏、进行方向的起伏、句逗的划分以及音乐形象和性格的表露等方面,彼此形成对比或存在差别,构成对比式关系。
而二声部对比性复调即两条不同旋律的结合,是复调音乐中最常见的形式。
由于声部较少,相互制约关系较为单纯,因此,二声部的复调音乐在节奏对比、旋律发展、高潮处理上都有较大的发挥空间,在音乐创作中能够普遍运用。
首先,在和声方面,二声部旋律在纵向结合时,所产生的多是音程关系,所以在运用时多采用协和音成为主。
其次,在音程方面,分为完全协和音程、不完全协和音程、不协和音程。
所谓完全协和音程,常常使用纯五度和纯八度,但由于音响的空间乏味,而不会过多使用。
另外,纯四度,作为纯五度的转位音程,也属于协和音程,但由于音响的特殊性,常被当做不协和音程使用。
同时,平行、隐伏五、八度也被禁用。
不完全协和音程,多使用三、六度。
丰满、有力,使用较多,特别是用在强拍、强位上。
而不协和音程,即二、七度,增减音程,一般不独立使用,必须以经过、辅助、延留的形式进行,并依附于协和音程。
复调音乐的体裁有卡农、创意曲、赋格、经文歌、复调尚松、坎佐纳等。
其中,巴赫的降E小调(《十二平均律钢琴曲》BWV853)的前奏曲,正如莱曼评说:“悠长的旋律诉说高贵而又伟大的情感,有时以爱的眼睛凝视我们,有时却被超越人间的痛苦袭击而叹息着。
名词解释、填空1、复调音乐是与主调音乐相对应的概念。
它是由若干(两条或两条以上)各自具有独立性(或相对独立性)的旋律线,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相同结合或相继结合),协调的流动、展开所构成的多声部音乐。
2、由于声部关系的不同和运动形态的差异,复调音乐可以分为三种基本类型:(1)对比式复调音乐:结合在一起的不同旋律线,在音调、节奏、进行方向的起伏、句逗的划分以及音乐形象和性格的表露等方面,彼此形成对比或存在差别,便构成了对比式复调。
(2)模仿式复调音乐:在同一旋律(或具有主题意义的旋律首部)在不同声部中先后出现(完全相同或加以变化),于是,在依次展现的音乐材料间,便形成了前起后应、层次分明的模仿关系。
(3)衬腔式复调音乐(或称支声复调):同一旋律不同变体的同步展开,便会产生一些分支形态的声部,这些分支声部与主干声部在音程关系上时而分开,时而合并;在节奏关系上时而一致,时而加花装饰或删繁就简。
3、典型的延留音:是由前一个小节用连音记号延留下来,与另一声部在强拍上形成不协和音。
这一过程包括:预备-延留-解决4、模仿的概念:复调音乐中的模仿是同旋律(或具有主题意义的旋律首部)在不同声部中先后出现(完全相同或加以变化)构成的。
这一定义包含三个因素1、同一音乐材料2、不同声部3、先后出现。
5、最先出现的声部叫开始声部,它所述的音乐材料称为起句,后出现的声部叫模仿声部,其旋律称作应句;由起句延续下来并与应句作对位结合的音乐材料称为对句。
6、模仿分为简单模仿(局部模仿)和卡农模仿(连续模仿)两类应句只重复起句(即开始声部的首部)的模仿是简单模仿;应句如果不仅重复起句而且还重复它随后的对句,并连续不断地模仿下去,便形成卡农式模仿。
7、卡农是外来语Canon(英)的译音,原词意为“准则”、“规律”句号。
在音乐上是指不同声部按一定的时间(和音高)间隔,有规律的先后出现同一旋律,构成连续不断模仿关系的一种音乐形式。
8、八度模仿:是指应句对起句作八度或八度的倍数(同度、双八度等)的模仿。
论钢琴学习中复调的训练复调是钢琴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项训练内容。
它是指在一首曲子中,同时演奏出两个或多个不同的声部,彼此独立但又相互关联,形成和谐的音乐效果。
复调训练可以提高钢琴演奏的技巧与表现力,丰富音乐创作的想象力与表达能力。
钢琴学习的初级阶段,学生主要学习单声部的曲子,例如简单的练习曲、初级琴谱等。
这些曲子一般只有一个声部,学生只需要掌控好右手或左手的演奏即可。
随着学习的深入和水平的提高,学生需要开始学习复调。
复调训练的初级阶段可以从两个声部的曲子开始,例如巴赫的《两声部赋格曲》或者某些钢琴套曲中的分解和弹奏技法,例如《别走》等。
复调训练的关键在于学生需要同时掌控好两个或多个声部,并使它们相互关联成一体。
学生需要学会独立地读谱并演奏出每一个声部,同时还要注意两个声部的音量、技巧和表现力的协调。
学生可以通过分解和弹奏的方式来进行初级复调练习,先分别弹奏两个声部,再逐渐结合起来。
练习时要注意控制好每一个声部的音量,使它们既能独立闪现又能相互融合。
复调训练对学生的钢琴演奏技巧和表现力有着显著的提升作用。
通过学习复调,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钢琴键盘,提高手指的独立性和敏捷度。
复调训练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感觉和良好的听觉判断力,使他们能够更准确地表达音乐的情感和内涵。
复调训练还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让他们能够更自由地演奏和创作属于自己的音乐作品。
在复调训练中,学生需要耐心、坚持和持续地进行练习。
初学时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挑战,例如掌握两个声部的配合、处理复杂的节奏和音符等等。
这些困难需要通过不断地练习和反思来克服,要有耐心等待技巧和音乐感觉逐渐的提高。
学生还需要有一个良好的教师指导和指导,通过他的帮助和指导来找到正确的练习方法和技巧,克服困难和提高水平。
陇东学院音乐学专业课程标准复调基础说明: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音乐专业及教育专业本科学生的必修课之一。
通过教学使学生获得有关复调音乐的理论知识,掌握分析各类复调音乐作品和写作二声部为主的复调音乐的基本技术的能力。
2.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能正确认识音乐作品中各种复调现象和分析复调音乐作品,并能流畅地写作对比式复调二声部和模仿式复调二声部,学习综合应用各种复调手法为单声部民歌及青少年歌曲编写合唱。
3.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由复调音乐分析和复调写作基础两大部分组成,分四个单元、四章、十六节进行。
4.总学时本课程在第三学年第一学期开设,学程为一学期。
每周上课2学时,共36学时。
5、教学方法教学采用集体课方式,以理论讲授为主,结合乐谱分析和作品录音分析,并组织学生开展课堂讨论。
内容第一章绪论(8学时)要求和说明:掌握复调音乐及其类型,基本特点及在作品中的应用形式。
第一节复调音乐的历史概况1、复调音乐的概念2、复调音乐发展简况3、复调音乐的类型第二节复调音乐的各种类型1、复调音乐的基本特点2、复调音乐在作品中的应用形式第三节复调音乐与主调音乐的关系第四节复调音乐的应用形式及其表现作用思考题:1、主调音乐与复调音乐的主要区别?2、复调音乐可以分为哪几种基本类型?第二章单对位基础训练(12学时)要求和说明:掌握复调音乐中单对位基础知识,基本特点及基本练习。
第一节单对位的基本原则1、对位的含义2、音程性质分类3、声部运动关系4、音点结合及声部运动的基本原则和禁忌第二节一音对一音写作1、一音对一音的严格写作训练2、“一对一”写作练习的注意事项第三节二音对一音写作1、经过音与辅助音2、经过音与辅助音的使用3、“一对二”的严格写作训练第四节四音对一音写作1、一音对二音的综合练习2、一音对四音的综合练习第五节切分音对位写作1、延留音2、延留音的常规处理3、延留音的装饰解决第六节自由(华彩)对位1、一音对旋律华彩的练习思考题:1、对位的含义是什么?2、单对位写作训练。
《复调音乐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151100250课程性质:学科专业必修课程教学对象:音乐学专业本科学生学时学分:48学时 3学分音乐系编写单位:编写人:张蕾审定人:杨兆丰2012年06月编写时间:一、课程说明1、课程简介本课程是融复调音乐的写作理论与创作实践为一体的课程。
主要内容有二声部对比复调、二声部模仿复调、复对位、复调写作手法的应用以及对复调作品的理论分析,适用于高等师范院校音乐学专业的学生。
2、教学目的要求《复调音乐基础》是高等师范院校音乐学专业的一门理论必修课。
本课程融复调音乐的写作理论与创作实践为一体,旨在培养学生对于复调音乐作品的理论分析能力以及复调写作能力,使学生具有较全面的音乐素质,以便将来能够较好的分析中学课本上音乐作品的复调现象,同时也能胜任中小型歌曲、器乐曲的多声部编配。
3、教学重点难点本课程的教学重点部分在于理解复调的写作技法,掌握复调的创作手法。
难点部分在于培养学生对于复调音乐作品的理论分析能力,能够较好的分析中学课本上音乐作品的复调现象。
4、考核方式本课程是考试课,考试的形式是闭卷,考试方法是书面笔答形式。
成绩的合成及评分标准是:平时成绩占20%,期末成绩占80%。
5、学时分配表本课程的教学包括如下环节:课堂讲授、课堂欣赏课、辅导课、课外作业等。
通过各个教学环节的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学时48学时,具体分配如下:课程学时分配表二、各部分教学纲要第一章复调音乐概论(2学时)教学目标1、掌握复调的基本概念2、了解复调的历史及风格演变3、介绍复调的类型本章重点复调的基本概念以及复调的类型。
本章难点掌握复调的基本概念。
教学内容第一节复调音乐概念(1学时)1.复调音乐概念1.1复调音乐:1.2对位:1.3主调音乐:1.4支声音乐:2.复调音乐的历史及风格演变2.1中世纪:公元9世纪奥尔加农2.2古艺术:13世纪2.3 新艺术:14世纪2.4 文艺复兴时期:15、16世纪2.5 巴罗克时期:16世纪2.6 古典主义时期:18世纪下半叶2.7 浪漫主义时期:19世纪2.8 20世纪2.9 中国复调音乐的发展第二节复调音乐的类型(1学时)1.对比式复调2.模仿式复调思考题1、主调音乐与复调音乐的主要区别。
复调作品的演奏要点指南导读:复调音乐的学习在学习钢琴的过程中非常重要,复调音乐的学习会伴随学生钢琴学习的整个过程。
在学习和练习复调作品的过程中,如何理解作品,如何准确地演奏作品是钢琴演奏者必须解决的问题。
这篇论文是从学习复调音乐的重要性,复调音乐声部的结构层次、曲式调性的特点,以及练习方法几个方面讲述如何学习复调音乐的。
文章以复调大师巴赫的作品为例,强调在钢琴学习与演奏中要重视复调作品的练习,以求能够独立的熟练演奏复调作品。
01前言复调音乐是指由两条或多条独立的旋律线同时演奏的音乐,复调音乐有很多种,包括两个声部,三个声部及更多声部的作品。
在巴洛克时期,许多作家在复调手法和复调思维基础上,创作出新的优秀的曲谱。
主调音乐由主旋律线和各种和声背景组成,虽然也包含对位旋律,但它仍然有从属关系。
因为复调音乐的特点就是多条旋律以及多个层次。
由此可见,练习复调不仅可以练习演奏的技巧,也对培养乐感有很大的作用。
02概述复调音乐是由多个旋律组成的,它首先出现在中世纪的教堂圣歌中。
12~18世纪,复调表现形式由协和音、无声伴奏合唱到器乐方面,特别是钢琴日益明显。
20世纪音乐多元化,对于复调音乐的进一步发展又产生深远意义,这一时期作曲家都有回归“古典”的愿望,在巴洛克基础上创作出了现代复调作品。
03复调音乐在钢琴学习中的作用作为钢琴演奏的学习者,掌握复调音乐的练习方法与演奏技巧是至关重要的。
复调作品自身对于演奏者的技术要求非常严格,复调作品也可以作为对钢琴弹奏技巧进行全面训练的练习曲来学习。
钢琴演奏需在平均律方面需注意,具体表现在速度、触键、节奏、力度、踏板、线条、装饰音、声部、横縱向关系及乐句、乐段和调音等。
04复调作品的练习步骤(一)作品的分析学习复调作品时,不要急于开始练习,在练习前分析和阅读音乐尤其重要。
首先,要找出主题声部。
每一部复调作品都会有一个主题。
主题的情绪和内容对于作品的创作至关重要,以至于可以决定整个复调作品的形象。
海南大学艺术学院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音乐表演专业考试作业课程《复调》题目: 二声部对比性复调和模仿性复调的异同专业班级:09级音表(2)班学号:20092411310060姓名:高雍杰时间:2011年10月28日星期五二声部对比性复调与模仿性复调的异同复调,由两段或两段以上同时进行、相关但又有区别的声部所组成,这些声部各自独立,但又和谐地统一为一个整体,彼此形成和声关系,以对位法为主要创作技法。
复调包括两种形式,即对比性复调和模仿性复调。
不同旋律的同时结合叫做对比复调,同一旋性律隔开一定时间的先后模仿称为模仿性复调。
主要讨论二声部对比性复调与模仿性复调的异同。
一.二声部对比性复调对比性复调的特点在于结合在一起的不同旋律线,在音调、节奏、进行方向的起伏、句逗的划分以及音乐形象和性格的表露等方面,彼此形成对比或存在差别,构成对比式关系。
而二声部对比性复调即两条不同旋律的结合,是复调音乐中最常见的形式。
由于声部较少,相互制约关系较为单纯,因此,二声部的复调音乐在节奏对比、旋律发展、高潮处理上都有较大的发挥空间,在音乐创作中能够普遍运用。
首先,在和声方面,二声部旋律在纵向结合时,所产生的多是音程关系,所以在运用时多采用协和音成为主。
其次,在音程方面,分为完全协和音程、不完全协和音程、不协和音程。
所谓完全协和音程,常常使用纯五度和纯八度,但由于音响的空间乏味,而不会过多使用。
另外,纯四度,作为纯五度的转位音程,也属于协和音程,但由于音响的特殊性,常被当做不协和音程使用。
同时,平行、隐伏五、八度也被禁用。
不完全协和音程,多使用三、六度。
丰满、有力,使用较多,特别是用在强拍、强位上。
而不协和音程,即二、七度,增减音程,一般不独立使用,必须以经过、辅助、延留的形式进行,并依附于协和音程。
复调音乐的体裁有卡农、创意曲、赋格、经文歌、复调尚松、坎佐纳等。
其中,巴赫的降E小调(《十二平均律钢琴曲》BWV853)的前奏曲,正如莱曼评说:“悠长的旋律诉说高贵而又伟大的情感,有时以爱的眼睛凝视我们,有时却被超越人间的痛苦袭击而叹息着。
论钢琴学习中复调的训练钢琴学习中的复调训练是指同时演奏两个或多个独立的音符或声部。
这种训练适用于各个级别的钢琴学习者,无论是初学者还是高级学习者,因为复调是修炼技巧的必要条件之一。
在学习复调之前,首先需要了解基本的音乐理论知识,比如音阶、韵律、和声等方面。
在钢琴学习中,复调训练的初步步骤是单调训练。
学习者通过弹奏两个或多个相同的音符,从而使手指更加灵活。
这种训练对于初学者来说十分重要,因为它可以强化手指的记忆和敏捷度。
其次,学习者需要了解和弦的构造和基本的和声规则,从而开始进行和声训练。
和弦是指三个或更多音符的同时发出的音符,在钢琴学习中是构成旋律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和声训练中,学习者需要弹奏完美的音程来确保和声的清晰度。
并且,学习者还需要学习如何正确地配合和声的节奏与强度进行演奏。
在钢琴学习中,复调训练的另一个关键阶段是演奏不同的旋律。
学习者需要掌握适宜的音高和和声方式。
例如:在演奏三和弦时,要更注重三和弦之间的和声和音程之间的关系。
此外,学习者还需要学习几种重要的旋律特点,如可爱的旋律、清晰的旋律和夜莺的旋律等。
这些旋律特点是钢琴学习中复调训练的重点内容之一。
最后,钢琴学习者需要通过练习各种音乐作品来加强他们的复调能力。
在钢琴演奏中,复杂的作品经常涉及多个声部和旋律,学习者在演奏这些同时音符时,要注意程序的变化、清晰度,以及细节方面的学习。
让学习者能够正确地演奏和表现不同的旋律和不同的声部,从而真正达到复调音乐的境界。
总结来说,在钢琴学习中的复调训练是学习过程中的重要部分。
它不仅有助于提升学习者的钢琴演奏技巧,而且还为学习者开启了音乐世界的大门。
学习过程需要不断地练习和加强,所以学习者需要多花时间和精力来掌握复调技巧。
最重要的是,学习者需要坚持不懈地学习,才能在钢琴学习中达到更高的境界。
复调音乐民族化的模仿平行音倒影技术要求作者:李楠来源:《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内容提要]在复调教学过程中,对自然大小调复调旋律做模仿复调、倒影复调、加平行音时,因为自然大小调是七声音阶,所以,无论是上下几度模仿、如何做倒影模仿还是加平行三六度音,对位声部与旋律声部形成的都是一个近关系调——一级关系小调的调性关系。
中国民族七声调式与自然大小调相同,而五声、六声调式的主音与其它各音的音程关系,与西洋大小调相比,总体上会发生变化。
八度模仿除外,在为五声、六声调式旋律写作模仿复调、倒影复调、加平行音时,就不能按照自然大小调的规律来考虑模仿的音程度数,要按照调式音级关系来选择使用音。
也是复调音乐民族化的技术要求。
主要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运用并掌握民族五声、六声调式在模仿时、倒影时、叠加音时的规律,使学生创作出具有民族风格特征的复调音乐来,以达到发展中国民族戏曲音乐创作的目的,为复调音乐民族化作出一些有益的探索与尝试。
[关键词]五声/六声调式音级/模仿复调/倒影复调/平行音中图分类号:J61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736(2011)04-0088-3在复调教学过程中,对自然大小调复调旋律做模仿时,因为自然大小调是七声音阶,所以,无论是上下几度模仿时,模仿声部与旋律声部形成的都是一个近关系调——一级关系小调的调性关系。
以大调为例,上二度模仿所形成的是升六级的多利亚小调一级关系小调,恰好能与下方大二度大调在一个调式音阶范围内,用此方法又可以获得两个调性的对比。
例1例1的第一行是是C大调音阶,第二行是d多利亚小调,这两个调式所使用的音是完全相同的。
根据这个规律,上三度的模仿旋律是弗里几亚调式,上四度的模仿旋律是利底亚调式,上五度的模仿旋律是混合利底亚调式,上六度的模仿旋律是关系自然小调式,下二度的模仿旋律是洛克里亚调式(就不一一举例说明了)。
我们只要求对位声部要结束在旋律声部的调性上,就可以取得比较圆满的调性统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