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号型标准体型分类应用的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122.26 KB
- 文档页数:4
基于体型差异对服装设计方法的探讨服装设计是一门融合艺术和科技的学科,它不仅要求设计师有创新的设计思路,同时也需要深入了解人体结构和各种不同体型的特点。
在现代社会,人们的体型多样化,服装设计师需要针对不同的体型差异,制定相应的服装设计方法。
本文将对基于体型差异的服装设计方法进行探讨,希望能为服装设计师们提供一些实用的参考。
一、了解不同体型的特点要做好基于体型差异的服装设计,就需要对不同体型的特点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人体的形态多种多样,一般可以分为苹果型、梨型、沙漏型、倒三角型等。
每种体型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挑战,只有深入了解这些差异,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服装设计。
苹果型身材的人,腰部较粗,胸部较丰满,臀部相对较小,这样的体型需要服装能够凸显上半身的优点,同时能够遮盖腰部和臀部的缺陷。
梨型身材的人,通常指下半身较丰满,腰部较细,上半身相对较瘦,这样的体型需要服装能够平衡上下身的比例,凸显上半身的优点。
沙漏型身材的人,胸部和臀部丰满,腰部相对较细,这样的体型需要服装能够突出腰部的曲线美。
倒三角型身材的人,肩部较宽,臀部较窄,这样的体型需要服装能够平衡上下身的宽窄差异,凸显臀部的曲线美。
二、设计服装的剪裁在制定服装设计方法时,剪裁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不同体型的人适合的剪裁方式不同,服装设计师需要根据不同体型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剪裁方式。
比如对于苹果型身材的人,可以选择 A 字型剪裁的上衣,能够有效地遮盖腰部和臀部的缺陷;对于梨型身材的人,可以选择修身剪裁的上衣,并搭配宽松的裤装,能够有效地平衡上下身的比例;对于沙漏型身材的人,可以选择收腰剪裁的连衣裙,能够突出曲线美;对于倒三角型身材的人,可以选择宽松的上衣,搭配修身的裤装,能够有效地平衡上下身的宽窄差异。
三、选择合适的面料四、考虑个性化需求在制定服装设计方法时,还需要考虑到不同人的个性化需求。
除了考虑体型差异外,还需要考虑不同人的个性化需求。
比如一些人希望自己的服装能够突出自己的职业形象,一些人希望自己的服装能够突出自己的个性特点,服装设计师需要根据不同人的不同需求,进行个性化定制。
服装号型标准基础知识与实际应用服装号型标准基础知识与实际应用服装号型标准是服装工业生产化中设计、制板、推板以及销售当中主要规格尺寸的重要依据,是建立在科学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具有一定的准确性、普遍性、广泛性.我们现在使用的号型标准为GB1335-97标准,以身高的数值为号,以胸围或腰围的数值为型,同时标明所属体型。
也就是说号是指人体的身高,以厘米为单位,是服装长度的参考依据,型号指人体的'胸围或腰围,以厘米为单位,是服装围度的参考依据。
另外还依据人体的胸围和腰围的差数,将体型分为四种类型。
Y、A、B、C,如下:例:号型为160/84A的女式服装,则适合于身高在158cm-162cm之间,净胸围在82-85cm之间且胸围和腰围差在18-14之间的女子;号型为160/68A的女式下装,则适合于身高在158cm-162cm 之间,净胸围在67-69之间的,且体型为A类型女子。
在实际的制板过程中,使用号型标准要注意以下几点:①中间体的规格确定。
我们在设计和制板都必须要以中间体为中心,按一定的分档数值,向上下左右推档变化组成规格系列。
中间体在人群中所占的比例最大,覆盖率最大,所以中间的规格确定则显得较为重要,对中间的规格确定要考虑地区人群的体型特征差异和产品销售方向的不同而确定。
②控制部位的尺寸参考,服装号型标准是为设计、生产消费而制定的最大程度地适应人体要求,仅有身高、胸围、腰围3个数据是不够的,还需要其它部位的控制尺寸,长度有身高、领椎点高、坐姿颈椎点高、全臂长、腰围高,围度有胸围、腰围、袖长、肩宽、裤长、腰围、臂围等都根据号型标准中的控制部位加上不同加放量而制定的。
要根据地区、面料、款式、季节、设计风格特点,流行趋势等参考号型标准的控制部位进行评定。
③号型系列的应用。
将人体的号和型进行有规律的分档排列就称之为号型系列,在号型标准中以5cm为身高分档,以4cm和3cm为上装的分档,以4cm、3cm、2cm为下装的分档,通常称之为5·4系列、5·3系列、5·2系列;号型系列的应用在我们推板的过程中较为广泛,上装一般采用5·4系列、5·3系列,下装为5·4系列、5·3系列、5·2系列。
谈我国男子服装号型标准的应用王伟平、,李娟,张文斌上海东华大学服装学院(200051)Email:jiangxue527@摘 要:本文在对国家服装标准(GB/T1335-97)的应用进行调研的基础上,着重对男子服装号型标准的应用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建议,为完善我国男子服装号型标准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服装号型 体型分类 男子1引言国家服装号型标准是在人体测量的基础上根据服装生产的需求制定的一套人体尺寸系统,是服装生产和技术研究的依据。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体型也随之发生变化,现有的国家服装标准已不能适应需求,对其进行动态管理,及时进行修订已是必然。
本文对国家服装号型标准在国内几大男装企业的使用情况及需求进行了调研,并对目前我国男子服装标准的应用情况和存在缺陷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措施。
2 我国男子服装标准的主要内容及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服装标准 男子(GB/T1335-97)规定,号指人体的身高,表示服装长度设计和选购的参数。
型是指人体的胸围或腰围,表示服装肥瘦设计和选购的依据。
从号型定义上看,规格不是对某个具体产品做出限定,而是任何服装设计、选购的依据。
在规格上,划分了Y、A、B、C四种体型分类代号表示体型的适应范围。
号型系列各数值均以中间体型为中心向两边依次递增或递减,各数值表示成衣的基础参数。
服装放松量的设计则由设计师依此参数和造型需求进行确定。
身高系列以5cm为档,分成七档,男子标准从155cm、160cm、165cm、170cm、175cm、180cm到185cm。
胸围和腰围分别以4㎝和2㎝分档,组成5·4系列和5·2系列,上装一般多采用5·4系列,下装多采用5·4系列和5·2系列[1]。
3 我国男子服装标准目前的应用状况和存在缺陷3.1 目前的应用现状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完全按照国家标准进行的企业占25%,拥有自己的企业标准的占19%,而剩余的56%企业则是结合了上述两种标准。
·131·艺术研究摘 要:服装产品的设计和生产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人的因素在整个产品的设计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只有把人和要设计的产品视为统一体加以考虑,才能使设计出的产品有最佳的使用效果。
在服装设计上,针对女性身体宽窄、胖瘦的差异,普遍的解决办法是依靠通用的号型满足不同体型的需求。
本文从大码体型特点出发,运用服装设计语言传达大码体型对色彩、款式和面料的要求,研究专属于大码女装的风格特征,正确选择设计方法,展现气质,呈现专属的着装风格。
关键词:体型差异;服装设计方法;大码服装时尚在渐渐发生变化,已不再是高挑修长的群体专属。
现在的媒体以及服装品牌更多地关注大众化的生活方式,推崇设计改变生活、设计服务大众的理念。
大码体型的消费者希望通过有品位的着装打扮来摆脱妈妈装和老年装的束缚,她们努力提高自己审美观念、掩盖自身的体型问题,但结果总是不尽如人意。
本文重点从设计师的角度分析款式、色彩、面料和设计师设计原则,合理地搭配各项元素设计适合大码体型的服装。
1 从服装设计的廓形和款式出发,以大码体型的人群为代表,从服装的功能性、舒适性和美观性的角度,分析全新的搭配指南,带来新的视觉感受服装本身就是一件雕塑,在服装搭配方面始终遵从比例平衡、和谐设计的法则。
首先对比标准人体与大码体型,大多数人的体型特征为H,而大码体型一般为△、○、▽。
服装作为人体的第二层皮肤,在考虑服装外观观赏性的同时,大码服装更需要增强服装的舒适性、功能性。
机体需要活动和呼吸才能使所有机体器官正常运转,材料需要透气排汗才能满足大码体型人群的需求。
所以大码服装要在材质的舒适性、方便运动的功能性和修饰身材的美观性三个方面达到平衡。
大码服装在款式设计方面不宜过于宽松,应注重版型设计对放松量的要求。
2 色彩对任何服装没有偏爱,色彩并不会随着体型的变化而改变,我们要考虑的是更好地运用色彩来修饰美化体型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王极盛说:“颜色是通过人的视觉起作用的。
基于体型差异对服装设计方法的探讨随着人们对自身形象的关注不断加强,服装设计不再只注重服装本身的外观,更加注重穿着者的体型差异。
基于体型差异的服装设计方法成为了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将从体型分类、体型对服装穿着的影响以及基于体型差异的服装设计方法三个方面对该主题进行探讨。
对体型的分类是基于体型差异的服装设计方法的基础。
体型分类有许多不同的方法,如根据身高、体重、胸围、腰围、臀围等身体数据进行分类;也可以根据体形的整体特点,如三围比例、肩部宽度等进行分类。
根据分类结果,设计师可以更好地了解不同体型的特点,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服装设计。
不同体型对服装穿着的影响是进行基于体型差异的服装设计方法的关键。
不同体型的人穿同一件服装会有不同的效果。
若一个人的体型较为饱满,穿着上衣时很可能遇到胸围太小的困扰;而若一个人的体型较为瘦弱,穿着上衣时很可能遇到袖子过长的问题。
了解体型对服装穿着的影响,有助于设计师更好地解决各种体型下的穿着问题。
基于体型差异的服装设计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根据不同体型的需求进行裁剪设计,即根据不同体型的特点进行版型设计,以保证服装在不同体型身上能够更好地贴合;二是选择合适的面料和材质,不同体型适合的面料和材质也会有所不同,对于肥胖体型的人来说,选择具有薄身效果的面料会更加合适;三是运用色彩的差异来进行设计,色彩可以在视觉上产生不同的效果,设计师可以根据不同体型的需求选择不同的颜色来进行设计;四是根据体型进行造型设计,不同体型的人适合的造型也会有所不同,设计师可以通过合理的造型设计来弥补不同体型的缺点,强调其优点。
基于体型差异的服装设计方法对于提高服装的舒适度和美观度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体型进行分类,了解体型对服装穿着的影响,运用不同的设计方法进行服装设计,可以使服装更好地适应不同体型的人,并且凸显其优点,弥补其缺点。
基于体型差异的服装设计方法有望成为未来服装设计的重要研究方向,为人们提供更加舒适和合身的服装。
一、《服装号型》国家标准的由来在1981年我国第一次颁布了《服装号型》国家标准,而在后来的二十年中修订了两次,至今仍延用1997年11月发布的以儿童、女子、男子为类别的代号GB/T1335.1-1997~ GB/T1355.3-1997服装号型标准。
其中儿童上装表示方法为:号(身高)/型(净胸围),下装:号(身高)/型(净腰围)),儿童号型不区分体型,身高、净胸围、净腰围区间分别在2-160(cm)、40-80(cm)、41-69(cm)。
2、儿童(1)7.4与7.3系列:用于身高52CM--80CM的婴儿。
指身高以7CM 分档,胸围以4CM分档、腰围以3CM分档。
(2)10.4与10.3系列:用于身高80CM--130CM的儿童。
指身高以10CM分档,胸围以4CM分档、腰围以3CM分档。
(3)5.4与5.3系列:用于身高135CM--155CM女童及身高135--160CM男童。
指身高以5CM分档,胸围以4CM分档、腰围以3CM分档。
若无与自己号型一致的服装,这时可根据服装特点向上或向下靠档。
例如目前女上装常采用的号型系列为:155/80A、160/84A、165/88A 等。
若您的实际号型为163/85A,就必须向160/84A或165/88A靠。
我国第一部《服装号型系列》国家标准诞生于1981年,由国家技术监督局正式批准发布实施。
为研制我国首部《服装号型系列》标准,国家轻工业部于1974年组织全国服装专业技术人员,在我国21省市进行了40万人体的体型调查,其对象包括农民、轻、重工矿企业及商业、机关、文艺、卫生、街道居民、大专院校、中小学生、幼儿园、托儿所等的各类人员。
其年龄对象为:1~7岁的幼儿占10%,8~12岁的儿童占15%,13~17岁的少年占15%,成人占60%。
调研测量了人体的17个部位,测量数据以人体净体的高度、围度数为准。
调研所得的数据由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汇总,从17个部位数据中男子选择12个,即上体长、手臂长、胸围、颈围、总肩宽、后背宽、前胸宽、总体高、身高、下体长、腰围;女子增加腰节高和后腰节高,为14个部位的数据。
中西方标准体型与服装造型的差异研究服装造型和人体关系相当密切:服装造型要依附于人体体型;要有利于人体健康;要表现人体美。
因此,一直以来设计师们都关注从体型方面进行服装造型的研究。
现代社会文化交融,服装要走向国际,服装品牌需要针对不同的国家、民族、不同人种体型来设计制作服装;同时使中西方的服装元素在服装上的应用更加合理。
从这意义说,对人种体型的差异进行分析服装造型是很有必要的。
1 中西方人种标准体型的比较1.1 标准体型标准体型,即正常体型,身体各部位基本对称、均衡,没有过胖或过瘦,更没有畸形,身体发育正常,具有人体的健康美感。
反之就是非标准体型,即非正常体型,甚至是特殊体型。
现代标准体型的一般看法是男性:颈粗而喉结突出,肩宽而平,胸廓宽,肌肉结实而乳腺不发达;腰较粗而腰位稍低,腹平直,臀部窄小;四肢健壮而有力;体形正面呈倒三角形,侧面较宽厚平直,曲线不明显。
女性:颈细而圆润秀气,肩窄而薄;胸廓窄短,乳房端正丰挺而呈半球状;腰肢细而腰位稍高;背直,腹平,臀宽等于肩宽且臀部结实际上提;四肢修长而秀美;体型正面呈上下均等的葫芦形;侧面胸突,腰收、臀翘,曲线优美。
1.2 体型的特点和差异人种不同,体型上的差异很大,原型人种、黑色人种、黄色人种和白色人种,不仅在肤色、毛发、头型、面型以及五官造型上有明显的区别,而且在人体比例上也大有不同,白色人种属于体高型(160cm~170cm),黄色人种黄色人种属于中间型(140cm~160cm),原型人种属于矮小型(120cm~140cm),其头身比例指数白色人种为8,黄色人种为7。
不同的国家不同时期对标准体型有不同的看法,如中国殷周时期以肥胖为美,春秋战国时期以“窈窕淑女”为美;汉代崇尚瘦,而唐代又以肥胖为美,但唐以后中国传统的标准美是:削肩、平胸、细腰、窄臀。
在古代欧洲,生产水平低,物质匮乏,瘦人比胖人多,物以稀为贵,胖美人就成了理想的形象。
后来,饮食业发达,营养过剩,胖人比瘦人多,苗条灵活的瘦美人成了理想形象。
基于三维人体数据的18-25岁的女性上衣号型分析的体型研究随着时尚的发展,人们对于服装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
然而,不同的体型和尺寸之间存在差异,这给服装设计和购买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因此,研究人员对于不同体型的女性进行上衣号型分析的研究变得尤为重要。
在这项研究中,我们利用三维人体扫描技术,收集了一定数量的18-25岁女性的身体数据。
通过这些数据,我们分析了不同体型女性的上衣号型特征,并探索了其与身体尺寸之间的关系。
研究结果显示,18-25岁女性的体型可以大致分为几个主要类别。
第一类是苹果型体型,其特点是上半身较丰满,下半身较瘦。
第二类是梨型体型,其特点是上半身较瘦,下半身较丰满。
第三类是矩形型体型,其特点是上半身和下半身的比例相对均衡。
此外,还有其他一些特殊的体型,如倒三角型和沙漏型等。
在分析不同体型女性的上衣号型时,我们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结果。
对于苹果型体型的女性,紧身款上衣可以凸显身体曲线,而宽松款上衣可以遮盖上半身的丰满感。
对于梨型体型的女性,选择V领或者圆领的上衣可以突出上半身的线条,而下摆宽松的上衣可以平衡下半身的丰满感。
对于矩形型体型的女性,选择束腰或者腰带的上衣可以营造出腰部曲线,而花纹或者图案的上衣可以增加上半身的层次感。
此外,我们还注意到不同体型女性的身体尺寸在上衣号型选择上也有一定的影响。
体型较大的女性通常需要选择较宽松的上衣,以避免紧身款上衣的不适感。
而体型较小的女性则可以选择较贴身的上衣,以突出身体的曲线。
总之,本研究通过基于三维人体数据的分析,对18-25岁女性的上衣号型进行了体型研究。
研究结果为服装设计师和消费者提供了参考,使其能够更好地选择合适的上衣号型。
未来,我们可以进一步扩大样本规模,并考虑其他因素,如肩宽、臂长等,以深入研究不同体型女性的上衣号型选择。
这将有助于推动服装行业的发展,并满足人们对于不同体型的服装需求。
我国现行服装号型标准实践探讨王楠楠,陈建伟,徐娟娟(青岛大学,山东青岛266071)摘要:文章通过对我国服装号型标准发展的梳理,分析讨论了影响我国服装号型标准制订的因素,为完善我国服装号型标准的制定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服装标准;号型;体型;覆盖率中图分类号:TS941.79+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28(2010)05-0040-031引言1985年我国的成衣化率为35%,1990年增长到50%,到20世纪末已经达到85%;而早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已经达到99%,德国为95%,日本为92%,法国为70%,意大利为60%,英国为32%。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中国服装市场的成衣化率年增长幅度很大,但是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究其原因不仅是由于中西方服装设计的差异造成,而且尺寸标注方法混乱、人体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差、企业使用服装号型标准不统一,也是造成此差距的主要原因。
2我国服装号型标准的发展历程1981年,我国正式实施服装号型标准GB/ T1335)81,首次提出/号0和/型0的概念。
1991年,我国颁布了GB/T1335)91标准,增加/体型0这项内容,按照人体胸腰差的大小划分为Y、A、B、C四种体型,标准号型的表示方法也更趋于完善。
1997年,废除了5#3系列,增补了婴儿号型。
2008年,我国第三次修改并补充了服装号型标准,与GB/T1335)1997相比,修改了标准的英文名称;修改了标准的规范性引用文件;在第4章5服装GB/T1335)2008标准的应用6,号型系列设置中增加了号为190及对应的型设置;在5服收稿日期:2010-09-10作者简介:王楠楠(1986)),女,山东济宁人,硕士研究生。
装号型男子6附录B5服装号型各系列控制部位数值6中增加了号为190的控制部位值。
我国服装号型标准自实施以来,对规范和指导服装生产和销售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成衣的适体性有了明显改善。
面向服装量身定制的人体体型分类方法与技术
陕西省服装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于2003年引进了德国非接触式激光三维人体扫描仪,以此设备为基础开展了人体数据采集和人体体型研究。
至今,采集了4—80岁的人体样本约6000个,建立了我国西部人体体型数据库。
功能特点
1. 对目标顾客群体进行体型分类,了解顾客的体型特征,使服装设计更有针对性;
2. 细化企业服装号型系列,扩大顾客群体覆盖率;
3. 建立系列化人体模型,用于成衣产品设计、样衣试穿评价;
4. 增加成衣合体性,有效减少企业库存;
5. 改善企业生产批量定制服装时的体型分类和号型归档工作;
6. 为企业开展服装量身定制工作奠定基础。
成果应用情况
本项目成果已经由陕西省服装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应用于国内男装企业的中西部男体数据库的建设。
男性数字化人体模型系列。
服装号型标准及其应用服装号型标准是指根据人体尺寸和比例,制定的服装尺码标准。
在服装生产和销售过程中,服装号型标准的应用对于确保服装的合身度和舒适度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服装号型标准及其应用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服装号型标准的制定是基于人体尺寸数据的统计分析,以及对人体比例的科学研究。
通过对不同年龄、性别、体型的人体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制定出一系列的服装号型标准,以满足不同群体的穿着需求。
这些标准通常包括了身高、胸围、腰围、臀围等尺寸数据,以便消费者能够选择到合适自己的服装尺码。
其次,服装号型标准的应用涉及到服装的设计、生产和销售等多个环节。
在服装设计阶段,设计师需要根据标准尺码数据来确定服装的版型和尺寸,以确保设计出的服装能够适应不同尺码人群的需要。
在服装生产阶段,服装厂商需要严格按照标准尺码来裁剪和制作服装,以保证服装的尺寸和比例符合标准。
在服装销售阶段,商家需要清晰地标注服装的尺码信息,让消费者能够方便地选择到适合自己的服装。
此外,服装号型标准的应用还涉及到服装的定制和个性化需求。
随着消费者对服装的个性化需求不断增加,一些服装品牌开始提供定制服务,根据消费者的个人尺寸和喜好,量身定制服装。
在这种情况下,服装号型标准仍然是一个重要的参考依据,以确保定制服装能够完全符合消费者的尺寸和体型。
总之,服装号型标准的制定和应用对于保证服装的合身度和舒适度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严格遵循标准尺码数据,服装设计师、生产商和销售商能够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穿着需求,提升服装的品质和舒适度。
同时,随着消费者对服装个性化需求的增加,服装号型标准的应用也在不断拓展和完善,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