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年级化学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 格式:ppt
- 大小:1.06 MB
- 文档页数:15
《探究氧气的实验室制法》说课稿刘占平尊敬的各位评委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鲁教版初中化学第四单元第三节第一课时《氧气的实验室制取》。
下面我从教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五个部分对本节课作如下说明:一、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氧气的实验室制取》是学生接触到的第一个气体制取实验。
通过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和思路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更为今后学习其他气体的制取打下良好的基础。
2、教学目标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初三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理解催化剂的定义和催化作用;2、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包括药品的选择、装置的选择和收集方法三个方面)。
3、教学重点、难点根据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教学难点:对催化剂、催化作用的理解。
二、学情分析学生第一次制取气体,对这些操作比较陌生。
但学生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而且对实验充满兴趣,有学习氧气的制取基础。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该节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三、教法方法考虑到初三学生的现状,我主要采取学生活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的参与活动,而且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产生践行的愿望。
基于本节课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1、直观演示法:2、小组探究合作法:3、集体讨论法:四、学法指导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1、实验探究法:通过实验探究获得知识、培养能力。
2、合作学习法:通过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合作互助的团体意识。
五、准备实验用品药品: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氯化钠、氯酸钾、高锰酸钾、生土豆片等。
仪器:大试管、烧杯、锥形瓶、酒精灯、长颈漏斗、单孔橡皮塞、双孔橡皮塞、导气管、集气瓶、水槽、玻璃片等。
最后我来具体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六、教学过程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
鲁教版初三化学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教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关于氧气的实验室制法(l)装置:如图(2)注意事项:①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防止药品中湿存的水分受热后变成水蒸气,遇冷水倒流回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
③导管伸入试管内只要稍露出橡皮塞即可,以利于气体排出。
④装药品前必须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⑤药品要平铺在试管的后部,开始加热时要先预热试管,然后将灯焰集中在有药品的地方加热。
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当导管口刚产生气泡时,不宜立即收集,待导管口有连续均匀气泡放出时再收集。
因为开始的气泡是空气,若此时收集,则氧气不纯。
⑦当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完毕时,应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后,再撤去酒精灯,目的是防止试管内温度骤然降低,压强减小,水槽中的水倒吸到试管内,使试管炸裂。
⑧如果用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时,试管口还应塞一小团棉花,目的是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3)操作: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入药品—→加热—→收集氧气—→取出导管—→撤去酒精灯。
氧气实验室制法的几个问题解答[作者:周香转贴自:点击数:457 更新时间:2004-4-21 文章录入:hanna75 ]化学实验室请你走进化学实验室,来做下面三个化学实验,希望你认真观察实验现象,通过思考,回答提题。
1.右图是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图。
请回答:(1)指出编号仪器名称:;;;;;(2)在B容器管口处放一小团棉花,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3)加热反应物,开始收集氧气的适宜时刻是_______。
等收集的氧气充满收集容器C后,用盖住瓶口,把收集容器C小心移出盛水容器D后,瓶子应________,是因为________。
停止加热要________,然后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将高锰酸钾固体加热到不再产生氧气为止,冷却后将剩余固体置于盛蒸馏水的小烧杯中,之充分溶解,过滤,滤纸上有________,滤液里有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