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轴器对轮找中心
- 格式:docx
- 大小:168.58 KB
- 文档页数:4
全面介绍转动设备的联轴器找中心、对正一、联轴器找中心意义:联轴器找中心,是汽轮发电机、水泵、风机、磨煤机等转动设备检修的一项重要工作,转动设备联轴器的中心不对中,必然会引起机组的异常振动。
因此,对安装或检修后转动设备的联轴器必须进行找中心工作,使两轴的中心偏差符合允许范围内。
二、联轴器找中心目的:找中心的目的是使一转子轴的中心线与另一转子轴中心线重合,即要使联轴器两对轮的中心线重合,具体要求:1、使两对轮的外圆面重合。
2、使两个对轮的端面平行。
三、联轴器找中心任务:1、测量两对轮的外圆和端面的偏差情况。
2、根据测量的偏差数值,对机座作进行相应的调整,使两对轮同心、端面平行。
四、联轴器对中状态分析一般情况下,可能遇到的有以下四种情形。
1)、S1=S2,a1=a2 两半靠背轮端面是处于既平行又同心的正确位置,这时两轴线必须位于一条直线上。
2)、S1=S2,a1≠a2 两半靠背轮端面平行但轴线不同心,这时两轴线之间有平行的径向位移e=(a2-a1)/2。
3)、S1≠S2,a1=a2 两半靠背轮端面虽然同心但不平行,两轴线之间有角向位移α。
4)、S1≠S2,a1≠a2 两半靠背轮端面既不同心又不平行,两轴线之间既有径向位移e又有角向位移α。
联轴器处于第一种情况是我们在找正中需要努力达到的理想状态,而其他三种状态都不正确,需要我们进行调整,使其达到第一种情况。
在安装设备时,首先把从动机(即常说的泵头)安装好,使其轴线处于水平位置,然后再安装主动机(即常说的电机),所以找正时只需要调整电机,即在电机的支脚下面加调整垫片的方法来调节。
五、找中时测量方法下面主要介绍在检修过程中常用的两种测量调整方法,根据测量工具不同可分为:1)、利用刀形尺和塞尺测量联轴器的不同心和利用楔形间隙轨或塞尺测量联轴器端面的不平行度,这种方法适用于弹性联接的低转速、精度要求不高的设备。
2)、利用百分表及表架或专用找正工具(如激光对中校正仪)测量两联轴器的不同心及不平行情况,这种方法适用于转速较高、刚性联接和精度要求高的转动设备。
旋转机械的联轴器找正联轴器的找正是机器安装的重要工作之一.找正的目的是在机器在工作时使主动轴和从动轴两轴中心线在同一直线上.找正的精度关系到机器是否能正常运转,对高速运转的机器尤其重要.两轴绝对准确的对中是难以达到的,对连续运转的机器要求始终保持准确的对中就更困难.各零部件的不均匀热膨胀,轴的挠曲,轴承的不均匀磨损,机器产生的位移及基础的不均匀下沉等,都是造成不易保持轴对中的原因.因此,在设计机器时规定两轴中心有一个允许偏差值,这也是安装联轴器时所需要的.从装配角度讲,只要能保证联轴器安全可靠地传递扭矩,两轴中心允许的偏差值愈大,安装时愈容易达到要求。
但是从安装质量角度讲,两轴中心线偏差愈小,对中愈精确,机器的运转情况愈好,使用寿命愈长。
所以,不能把联轴器安装时两轴对中的允许偏差看成是安装者草率施工所留的余量。
1.联轴器找正时两轴偏移情况的分析机器安装时,联轴器在轴向和径向会出现偏差或倾斜,可能出现四种情况,如图1所示。
图1联轴器找正时可能遇到的四种情况根据图1所示对主动轴和从动轴相对位置的分析见表1。
表1联轴器偏移的分析2.测量方法安装机器时,一般是在主机中心位置固定并调整完水平之后,再进行联轴器的找正。
通过测量与计算,分析偏差情况,调整原动机轴中心位置以达到主动轴与从动轴既同心,又平行。
联轴器找正的方法有多种,常用的方法如下:(1)简单的测量方法如图2所示。
用角尺和塞尺测量联轴器外圆各方位上的径向偏差,用塞尺测量两半联轴器端面间的轴向间隙偏差,通过分析和调整,达到两轴对中。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但精度不高,对中误差较大。
只适用于机器转速较低,对中要求不高的联轴器的安装测量。
图2 角尺和塞尺的测量方法(2)用中心卡及塞尺的测量方法找正用的中心卡(又称对轮卡)结构形式有多种,根据联轴器的结构,尺寸选择适用的中心卡,常见的结构图3 所示。
中心卡没有统一规格,考虑测量和装卡的要求由钳工自行制作图3常见对轮卡型式(a)用钢带固定在联轴器上的可调节双测点对轮卡(b)测量轴用的不可调节的双测点对轮卡(c)测量齿式联轴器的可调节双测点对轮卡(d)用螺钉直接固定在联轴器上的可调节双测点对轮卡(e)有平滑圆柱表面联轴器用的可调节单测点对轮卡(f)有平滑圆柱表面联轴器用的可调节双点对轮卡利用中心卡及塞尺可以同时测量联舟轴器的径向间隙及轴向间隙,这种方法操作简单,测量精度较高,利用测量的间隙值可以通过计算求出调整量,故较为适用。
联轴器找中心第一节 联轴器找中心概念1、轴:传递扭矩2、联轴器:轴与轴之间的连接装置3连轴器的型式:刚性、挠性、半挠性 刚性联轴器是由两根轴上的带有凸轮的圆盘组成,用螺栓将两个对论紧紧地连接在一起。
它的优点是连接刚性强、传递扭矩大、结构简单、工作时不需要润滑、没有噪声。
它的缺点是工作时传递振动和轴向位移,找中心要求准确。
挠性联轴器又称为活动联轴器,有齿轮式联轴器和蛇形弹簧联轴器。
它的优点是允许有稍大的偏心、可以消除或减弱振动的传递、不传递轴向力;缺点是结构复杂、需要润滑、易磨损(引起噪音及振动) 半挠性联轴器是由套装在两根轴上的对轮、半挠性泼形筒组成。
它的优点是工作中能够吸收一部分振动、允许两轴中心有少量的偏差及轴向位移、不需要润滑、没有噪声。
1、联轴器找中心的目的使一转子轴的中心线为另一转子轴中心线的延续曲线.2、联轴器找中心条件: 1)使两对轮中心重合,也就是使两对轮的外圆面同心。
2)使两个对轮的结合面(端面)平行(两轴中心线平行)。
测量两对轮的中心重合情况和端面的平行情况,可采用如下方法:先在某一转子的对轮外圆面上装一工具(通称桥规),供测外圆面偏差之用(图9-1)所示;然后转动转子,每隔90°测记一次,共测出上、下、左、右四处的外圆间隙b和端面间隙a,得出b1、b2、b3、b4和a1、a2、a3、a4、,再将其结果记在图9-1的方格内。
若测得的数值中:a1=a2=a3=a4,则表明两对轮的端面是平行的;b1=b2=b3=b4,则表明两对轮是同心的。
二、联轴器两对轮与找中心的关系由于联轴器找中心是以对轮外圆和端面为基准进行调整的,所以就要求对轮和轴颈的加工精度及对轮的安装质量不许有偏差。
实际上,要做到没有偏差是不可能的,因为对轮外圆与端面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晃动和瓢偏。
当转动一侧对轮时,即可从图9-2中清楚地看出对轮的瓢偏和晃动对端面a值及外圆b值的影响。
若用销子将两对轮穿连,并同时转动两对轮,就可发现端面a值及外圆b值不随着两对轮转动的位置改变而发生变化,如图9-3所示。
转动设备联轴器对轮找正原理摘要:通过对转动设备联轴器找正原理的探讨,寻找出一种简便、快捷、使用的联轴器找正方法。
关键词:上张口下张口晃动度瓢偏度1 概述联轴器找中心是转动设备检修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若找正的方法不对或找正找的结果不精确,会引起转动设备的振动值超标,严重威胁着转动设备的正常运行,尤其是高转速设备,对联轴器找正的数据要求极为严格。
现就转动设备联轴器找正问题作一下系统的阐述。
2 联轴器找中心原理及分析联轴器找中心的方法有不同种类。
按转动设备的安装位置分为卧式和立式两种,其中卧式较常见;按找正简易程度又分为简易找正与系统找正两种,前者找出的结果较粗略,后者得出的结果比较理想。
无论按什么方式分类,它们的原理及分析方法是一致的。
2.1 联轴器找中心找中心的目的是使一转子轴的中心线为另一转子轴的中心线的延续曲线。
因为两个转子的轴是用联轴器连接,所以只要联轴器的两对轮中心线是延续的,那么两转子的中心线也就一定是一条延续的曲线。
要使联轴器的两对轮中心是延续的,则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1)、使两个对轮中心重合,也就是使两对轮的外圆重合;(2)、使两对轮的结合面(端面)平行(两中心线平行)。
如图1——1所示,若a1=a2=a3=a4,则表明两对轮是平行的;若h1=h2 =h3=h4,则表明两对轮是同心的。
同时满足以上两个条件,则两轴的中心线就是一条延续曲线。
如果测的值不等,需要对地脚进行调整,使之满足以上两个条件。
2.2 联轴器找正状态分析联轴器两对轮若相对位置不满足以上两个条件,则有两种状态:两对轮上张口、两对轮下张口。
其中两对轮上张口又分为电机侧对轮高、电机侧对轮低两种,两对轮下张口又分为电机侧对轮高、电机侧对轮低两种。
两对轮相对位置的状态分类及对应的状态图1---2。
2.3 联轴器对轮找正计算联轴器对轮找正计算的理论依据是三角形相似原理。
利用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得出所求量与已知量的关系,从而计算出所求的具体值。
旋转机械的找正联轴器的找正是机器安装的重要工作之一.找正的目的是在机器在工作时使主动轴和从动轴两轴中心线在同一直线上.找正的精度关系到机器是否能正常运转,对高速运转的机器尤其重要.两轴绝对准确的对中是难以达到的,对连续运转的机器要求始终保持准确的对中就更困难.各零部件的不均匀热膨胀,轴的挠曲,轴承的不均匀磨损,机器产生的位移及基础的不均匀下沉等,都是造成不易保持轴对中的原因.因此,在设计机器时规定两轴中心有一个允许偏差值,这也是安装联轴器时所需要的.从装配角度讲,只要能保证联轴器安全可靠地传递扭矩,两轴中心允许的偏差值愈大,安装时愈容易达到要求。
但是从安装质量角度讲,两轴中心线偏差愈小,对中愈精确,机器的运转情况愈好,使用寿命愈长。
所以,不能把联轴器安装时两轴对中的允许偏差看成是安装者草率施工所留的余量。
1.找正时两轴偏移情况的分析机器安装时,联轴器在轴向和径向会出现偏差或倾斜,可能出现四种情况,如图1所示。
图1找正时可能遇到的四种情况根据图1所示对主动轴和从动轴相对位置的分析见表1。
表1偏移的分析2.测量方法安装机器时,一般是在主机中心位置固定并调整完水平之后,再进行联轴器的找正。
通过测量与计算,分析偏差情况,调整原动机轴中心位置以达到主动轴与从动轴既同心,又平行。
联轴器找正的方法有多种,常用的方法如下:(1)简单的测量方法如图2所示。
用角尺和塞尺测量联轴器外圆各方位上的径向偏差,用塞尺测量两半联轴器端面间的轴向间隙偏差,通过分析和调整,达到两轴对中。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但精度不高,对中误差较大。
只适用于机器转速较低,对中要求不高的联轴器的安装测量。
图2 角尺和塞尺的测量方法(2)用中心卡及塞尺的测量方法找正用的中心卡(又称对轮卡)结构形式有多种,根据联轴器的结构,尺寸选择适用的中心卡,常见的结构图3 所示。
中心卡没有统一规格,考虑测量和装卡的要求由钳工自行制作图3常见对轮卡型式(a)用钢带固定在联轴器上的可调节双测点对轮卡(b)测量轴用的不可调节的双测点对轮卡(c)测量齿式联轴器的可调节双测点对轮卡(d)用螺钉直接固定在联轴器上的可调节双测点对轮卡(e)有平滑圆柱表面联轴器用的可调节单测点对轮卡(f)有平滑圆柱表面联轴器用的可调节双点对轮卡利用中心卡及塞尺可以同时测量联舟轴器的径向间隙及轴向间隙,这种方法操作简单,测量精度较高,利用测量的间隙值可以通过计算求出调整量,故较为适用。
联轴器对轮找中心1、联轴器找中心的目的找中心的目的是使一转子轴中心线与另一转子轴中心线重合,即要使联轴器两对轮的中心线重合,即第一:在水平与竖直两个方向上使两联轴器对轮的外圆面同心;第二:在水平与竖直两个方向上使两对轮端面平行。
2、联轴器找中心的任务①测量两对轮的外圆和端面的偏差情况;②根据测得的偏差值,对电机作相应调整,使两对轮中心同心,端面平行。
3、联轴器找中心的原理联轴器找中心主要就是针对两方面对地脚螺栓进行调整。
一方面是针对存在张口的情况;另一方面是针对外圆情况。
下面就针对这两方面进行说明。
①存在张口情况张口是由于两圆盘面不平行所造成的。
张口开口方向向上为上张口,反之为下张口。
如图3-1即为下张口示意图:图3-1下张口示意图如图所示,将此图中下张口去除的方式就是使地脚螺栓前脚下降FD的长度,后脚下降HM的长度。
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通过计算来确定FD、HM的各自高度,然后由计算高度来相应地降低各自前后脚螺栓垫片高度。
由上图不难看出∠DEC=∠ECB,所以∠FED=∠BAC,∠BCA=∠DFE,ΔABC∽ΔE DF。
两三角形相似即可得出DFBCEFAC=,所以EFACBCDF⨯=,同理可知EHACBCHM⨯=。
②存在外圆的情况外圆是由于联轴器两轴线不同心所造成的。
如图3-2所示:图3-2外圆示意图由上图不难看出,只需使前脚下降AC,后脚下降BD的距离即可,且AC=BD,大小即为两轴线的间距,通过测量即可得到无需计算。
③张口与外圆均存在情况若张口、外圆均存在则将上述两种情况下计算出的结果合成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若外圆偏离方向与张口方向相同,则应外圆值减去张口的计算调整值,计算结果为正则地脚螺栓调整方向与外圆调整方向相同,为负则相反;若外圆偏离方向与张口方向相反,则应外圆值加上张口的计算调整值,地脚螺栓调整方向与外圆调整方向相同。
4、联轴器找中心的方法及步骤※找中心前的准备工作准备好三付磁性表座、三只百分表、塞尺、圈尺、游标卡尺、千分尺等测量工具及其它工具。
转机联轴器找中心的方法联轴器找中心是泵、风机等辅机设备检修的一项重要工作,转动设备轴中心若找得不准,必然要引起机械的超常振动。
因此在每次检修中必须进行转动机械设备轴中心找正工作,使两轴的中心偏差不超过规定数值。
锅炉辅机中心标准基本上都在0.05mm(即5丝)以内。
转机找中心的目的找中心的目的是使一转子轴中心线与另一转子轴中心线重合,即要使联轴器两对轮的中心线重合,也就是要求转机轴中心线与电机轴中心线重合。
具体要求:使两对轮的外圆面同心,端面平行。
密封风机对轮找正联轴器找正时两轴偏移情况偏移情况分析对轮找中心的原理测量时在一个转子对轮上装上磁性表座(一般为转机侧,如泵或风机侧),另一个对轮上装上百分表(通常为电机侧),径向、轴向各一付,(为防止转子窜轴,轴向则需装二个表,相差180度)。
连接对轮(一般一到二枚螺丝,拧紧即可),然后一起慢慢地转动转子,每隔90度停下来测量一组数据记下,测出上、下、左、右四处的径向b、轴向a四组数据,将数据记录在下图所示的方格内。
一般圆里面的为轴向数据a,外面的为径向数据b,在测得的数值中,若b1=b2=b3=b4,则表明两对轮同心;若a1=a2=a3=a4,表明两对轮的端面平行。
若同时满足上述两个条件,则说明两轴的中心线重合;若所测数据不等,根据计算结果是否在标准范围内,超出标准则需对两轴进行找中心。
找中心的任务1 测量两对轮的外圆和端面的偏差情况;2 根据测得的偏差值,对电机作相应调整,使两对轮的中心同心,端面平行。
找中心的方法和步骤找中心前的准备工作:准备好三付磁性标座、三只百分表、塞尺、圈尺、游标卡尺、千分尺等测量工具及其它工具。
找中心步骤1 检查并消除可能影响对轮找中心的各种因素。
如清理对轮上油污、锈斑及电机底脚、基础。
2 连接对轮,保证两对轮距离在标准范围内。
3用塞尺检查电机的底脚是否平整,有无虚脚,如果有用塞尺测出数值,用铜皮垫实。
电动机地脚螺栓及垫片4先用直尺初步找正。
联轴器对轮找中心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联轴器对轮找中心
1、联轴器找中心的目的
找中心的目的是使一转子轴中心线与另一转子轴中心线重合,即要使联轴器两对轮的中心线重合,即第一:在水平与竖直两个方向上使两联轴器对轮的外圆面同心;第二:在水平与竖直两个方向上使两对轮端面平行。
2、联轴器找中心的任务
测量两对轮的外圆和端面的偏差情况;
根据测得的偏差值,对电机作相应调整,使两对轮中心同心,端面平行。
3、联轴器找中心的原理
联轴器找中心主要就是针对两方面对地脚螺栓进行调整。
一方面是针对存在张口的情况;另一方面是针对外圆情况。
下面就针对这两方面进行说明。
存在张口情况
张口是由于两圆盘面不平行所造成的。
张口开口方向向上为上张口,反之为下张口。
如图3-1即为下张口示意图:
图3-1下张口示意图
如图所示,将此图中下张口去除的方式就是使地脚螺栓前脚下降FD的长度,后脚下降HM的长度。
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通过计算来确定FD、HM的各自高度,然后由计算高度来相应地降低各自前后脚螺栓垫片高度。
由上图不难看出∠DEC=∠ECB,所以∠FED=∠BAC,∠
BCA=∠DFE,ΔABC∽ΔE DF。
两三角形相似即可得出
DF
BC
EF
AC
=,
所
以EF
AC
BC
DF⨯
=,
同理可知
EH
AC
BC
HM⨯
=。
存在外圆的情况
外圆是由于联轴器两轴线不同心所造成的。
如图3-2所示:
图3-2外圆示意图
由上图不难看出,只需使前脚下降AC,后脚下降BD的距离即
可,且AC=BD,大小即为两轴线的间距,通过测量即可得到无
需计算。
③张口与外圆均存在情况
若张口、外圆均存在则将上述两种情况下计算出的结果合
成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若外圆偏离方向与张口方向相同,则
应外圆值减去张口的计算调整值,计算结果为正则地脚螺栓调
整方向与外圆调整方向相同,为负则相反;若外圆偏离方向与
张口方向相反,则应外圆值加上张口的计算调整值,地脚螺栓
调整方向与外圆调整方向相同。
4、联轴器找中心的方法及步骤
※找中心前的准备工作
准备好三付磁性表座、三只百分表、塞尺、圈尺、游标卡
尺、千分尺等测量工具及其它工具。
※找中心的具体步骤
⑴检查并消除可能影响对轮找中心的各种因素。
如清理对
轮上油污、锈斑及电机底脚、基础,然后连接对轮,保证两对
轮距离在标准范围内;
⑵用塞尺检查电机的底脚是否平整,有无虚脚,如果有用
塞尺测出数值,用铜皮垫实;
⑶安装磁性表座及百分表。
装百分表时要固定牢,但要保
证测量杆活动自如。
测量径向的百分表测量杆要尽量垂直轴
线,其中心要通过轴心;测量轴向的二个百分表应在同一直径
上,并离中心距离相等。
装好后试转一周。
并回到原位,此时
测量径向的百分表应复原。
为测记方便,将百分表的小表指针
调到量程的中间位置,并最好调到整位数。
大针对零;
⑷把径向表盘到最上面,百分表对零,慢慢地转动转子,
每隔90度测量一组数据记下,测出
上、下、左、右四处的径向b、轴
向A、a四组数据,将数据记录在右
图4-1内。
径向的记在圆外面,轴
向数据记录在圆里面。
注意:拿到
一组数据你要会判断它的正确性,你从那里开始对零的,盘一
周后到原来位置径向表应该为0,径向表读数上下之和与左右之
和应相差不多,两只轴向表数据相同。
否则的话要检查磁性表
座和百分表装得是否牢固。
⑸间隙测量,记录及计算:
(百分表安装在电机侧)端面不平行值(张口)的计算,(要考虑轴向窜轴),轴向装两只百分表,计算公式上下张口为BC=(A1+ a1-A3- a3)/2,正的为上张口,负的为下张口。
左右张口为bc=(A2+ a2-A4- a4)/2,正的为a2那边张口,负的为a4那边张口。
上下径向偏差的上下外圆计算公式为AC= (b1- b3)/2,正的为电机偏高,负的为电机偏低。
左右径向偏差的左右外圆计算公式为ac= (b2- b4)/2正的为电机偏右,负的为电机偏左。
所以,在竖直方向上前脚调整:L=(b1- b3)/2±[(A1+ a1-A3- a3)/2]×EF/AC,后脚调整:L′= (b1- b3)/2±[(A1+ a1-A3-
a3)/2]×EH/AC;而水平方向上前脚调整:l=(b2- b4)/2±[(A2+ a2-A4- a4)/2]×EF/AC,后脚调整:l′=(b2- b4)/2±[(A2+ a2-A4- a4)/2]×EH/AC。
注意:1、百分表的位置,安装在电机对轮上和安装在泵体对轮上径向的中心状态正好相反,注意判断清楚谁高谁低,轴向则不变;
2、左右不要搞错;
3、上下表不要读错。
5、联轴器找中心实例计算
例:在一泵组找中心中,水泵不动,要求动电机底脚来调整。
已知联轴器对轮直径为200mm,联轴器端面距电机前脚为500mm,电机后脚距前脚距离为1000mm,经测得在竖直方向上电机低1mm,下张口,在水平方向上电机偏右2mm,左张口请计算电机如何调整找正
解:设对轮直径为d, 联轴器端面距电机前脚为L1,前后脚间距为L2,竖直方向上电机外圆为a1,张口为λ1,水平方向上电机外圆为a2,张口为λ1,则
在竖直方向上方需调整
前脚螺栓:L= a1±λ1×L1/d 因为竖直方向上外圆朝下且张口也
朝下,方向相同,所以取“-”
号。
即L= a1-λ1×L1/d
=×500/200= 结果为负值,所以前脚应下降。
后脚螺栓:L′= a1-λ1×(L1+ L2)/d
=×(500+1000)/200=为负值,所以后脚下降。
在水平方向上方需调整
前脚螺栓:l= a2±λ2×L1/d 因为水平方向上外圆朝右而张口朝
左,方向相反,所以取“+”号。
即l= a2+λ2×L1/d
=2+×500/200=4 结果为正值,所以前脚应向左偏移4mm。
后脚螺栓:l′= a2+λ2×(L1+ L2)/d
=2+×(500+1000)/200=8 后脚也应向左偏移8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