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译法
- 格式:ppt
- 大小:1.69 MB
- 文档页数:98
一、直译法直译法,即逐字逐句翻译,力求忠实原文。
此法适用于字词简单、句式结构相似的文言文。
如:原文: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直译:孔子说:“学习并且按时复习,不是也很愉快吗?”二、意译法意译法,即根据原文意思进行翻译,不求字字对应。
此法适用于句式复杂、意境深远、难以直译的文言文。
如:原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意译:山不一定要很高,只要有仙人居住,就会有名气。
三、增译法增译法,即在翻译时添加一些现代汉语中常见的词语,使译文更加流畅易懂。
如:原文: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增译:青青的衣领,悠悠的思绪。
四、减译法减译法,即在翻译时省略一些古文中常见的虚词、重复的词语等,使译文更加简洁。
如:原文:朝三暮四,愚公移山。
减译:朝三暮四,愚公移山。
五、换译法换译法,即将古文中生僻的词语、成语等用现代汉语中常见的词语、成语替换。
如:原文:君子之交淡如水。
换译:朋友之间的交往应该像水一样淡泊。
六、分译法分译法,即将长句或复杂句式拆分成若干短句,使译文更加清晰。
如:原文: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
分译:天地最大的德性是生养万物,圣人的最大宝藏是地位。
七、合译法合译法,即将若干短句合并成一个长句,使译文更加紧凑。
如:原文: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合译:通过温习旧知识,获得新的认识,就可以成为别人的老师了。
总之,翻译文言文需灵活运用多种方法,以达到准确、流畅、生动的效果。
然而,无论何种方法,都应以忠实原文为前提,力求让现代读者领略古文之美。
减译法的例子
1. 哎呀,你看像“She is kind-hearted.”直接减译为“她善良。
”这多简洁明了呀!
2. “I like reading books.”减译为“我喜欢读书。
”不就很自然嘛,例子简单又易懂!
3. “They went to the park yesterday.”说成“他们昨天去公园。
”不就是减译法的很好运用嘛,对吧?
4. “He has a lot of friends.”直接说“他有很多朋友。
”这就是个很典型的减译法例子呀,你说呢?
5. “The car is very expensive.”减译为“车很贵。
”这多直观呀,一下子就理解了!
6. “She does her homework carefully.”说成“她认真做作业。
”不就是个很棒的例子嘛,是不是呀?
7. “We had a great time last night.”减译为“我们昨晚玩得开心。
”多简洁明了的例子呀!
8. “He is good at singing.”变成“他擅长唱歌。
”这就是减译法的魅力呀,你感受到了没?
9. “They are watching TV now.”减译为“他们在看电视。
”简单又实用的例子呢!
10. “I love you so much.”减译为“我很爱你。
”这么经典的句子用减译法多好呀!
我觉得减译法真的很实用,可以让表达更简洁明了,能让我们的交流更高效呀!。
庄译传讲过的减译法
庄译传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家庄子,他在《庄子》一书中提出了减译法的概念。
减译法是指在翻译文学作品时,为了保持原著的意境和风采,译者可以适当减少原文的文字,以求得到更贴近原意的译文。
这种翻译方法强调了对原著精神的理解和把握,而不是机械地逐字逐句地翻译。
庄译传认为,减译法可以使译文更加简练、准确、生动,更好地传达原著的意义和情感。
从文学翻译的角度来看,减译法可以帮助译者更好地把握原著的意境和情感,使译文更具有文学表现力。
通过减少原文的文字,译者可以更好地突出原著的重点和特色,使译文更加精炼、生动。
同时,减译法也有助于避免译文的冗长和啰嗦,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译作。
从翻译理论的角度来看,减译法反映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原著的深入理解和把握,体现了译者对文学作品的创造性再现。
减译法要求译者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对原文进行适当的删减和调整,以求得到更具有表现力和传神的译文。
总的来说,庄译传提出的减译法在文学翻译领域具有一定的指
导意义,它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注重对原著意境和情感的把握,通过适当减少原文的文字,使译文更加简练、生动,更好地传达原著的意义和情感。
这种翻译方法对于提高译文的质量和表现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增译法与减译法例子
近年来,翻译行业发展迅速,而在翻译时,有两种不同的方法:增译法和减译法。
本文将介绍这两种方法的定义和例子,并探讨它们的优劣势。
增译法,顾名思义,是在翻译的过程中增加一些信息,使译文更加完整。
例如,英文中的“green”有时候会被翻译成“绿色的”,但是更准确的翻译应该是“环保的”。
在这个例子中,增译法使译文更加富有信息量,更能准确地表达原文的含义。
另一方面,减译法则是在翻译的过程中删减一些信息,以使译文更加简洁。
例如,中文中的“牛肉面”在翻译成英文时,可以简化为“beef noodles”。
在这个例子中,减译法使译文更加简洁易懂,便于读者阅读和理解。
虽然增译法和减译法都有其优点和缺点,但是在不同的情况下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
例如,在翻译政治文件时,应该尽可能地使用增译法,以确保译文的严谨性和准确性。
而在翻译广告等文本时,则应该更多地使用减译法,以使译文更加简洁易懂,并且更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总之,翻译中的增译法和减译法都是非常重要的方法。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翻译对象和场合,灵活运用这两种方法,以达到最优的翻译效果。
- 1 -。
汉译英减译法
汉译英减译法(Chinese-to-English Reduction Method)是一种
翻译技巧,通常用于将中文翻译成英文时,减少冗余信息,提高翻译
质量。
该技巧广泛应用于科技、商务和文化等各个领域中。
汉译英减译法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减少冗余描述和与上下文无关
的信息,使英文句子更加简洁明了,同时保留中文原文表达的关键信息。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翻译流畅度,更能够有效地传达思想和意图。
在实际应用中,汉译英减译法可以通过以下的技巧来完成:
1. 利用单复数清晰表达:中文中有时会使用复数描述一个名词,
而英文中通常使用单数。
因此,在翻译时要注意将复数名词转换成单
数名词,使句子更加简洁明了。
2. 删除次要信息:与主要信息无关或描述不够重要的信息可以在
翻译时省略,使句子更加精简、清晰。
3. 使用简单的动词和形容词:中文中有时使用复杂的动词和形容
词描述,而英文中则更倾向于使用简单的词汇,例如,用“improve”
代替“enhance”。
4. 删除形容词和副词:形容词和副词有时被过度使用,并且可能
会导致误解。
因此,在翻译时应该删除没有必要的形容词和副词。
通过采用这些技巧,可以改善中文到英文的翻译质量。
然而,应该注意到,仍需要将译文具体情况下严谨地进行校对,以确保其准确和流畅。
总之,汉译英减译法不仅可以提高翻译效率,更能使英文表达更简洁明了,更加易读易懂。
无论是在商务,科技,或文化等各个领域中,这种技巧都是非常有用的。
第三节减译法和其他一切事物一样,翻译也是有增必有减。
懂了增译法之后自然也就会懂得什么是减译法。
它是增译法的反面:以同一个译例来说,在英译XX如果用增译法的话,在汉译英中自然就要用减译法了。
把第二节中的31个例子倒译的话(即把汉译英改为英译汉或把英译汉变为汉译英),所用的译法就不是增译法而是减译法了。
关于减译法,应该记住这样一条总原则:减译法是指原文中有些词在译文中不译者在译文中是不言而喻的;换言之,减译法是删去一些可有可无的,或者有了反嫌累赘或违背译文习惯表达法的词,但减译并不是把原文的某些思想内容删去。
此外,冠词、连词、代词(尤其是人称代词、关系代词)、关系副词,等等,在英语中经常使用,但译成汉语时几乎很少出现,要使译文忠实而地道,减译法就自然必不可少了。
例如:1.A book is useful.书(是)有用(的)。
2.The earth goes around the sun.地球绕太阳转。
3.礼拜天我们不上学。
4.Mr.Bingley was good-looking and gentleman-like.宾利先生风度翩翩,彬彬有礼。
5.A wise man will not marry a woman who has attainments but no virtue.聪明的人是不会娶有才无德的女子为妻的。
6write to him,the response would be absolute silence and void.你写信给他,总是石沉大海。
7.Sunday is the day am least busy.星期天我最不忙。
8.Could you help me in any way?你能帮帮我吗?9.Winter is the best time to study thegrowth of trees.Although the leaves are gone and the branches are bare,the trees themselves are beautiful.冬天是研究树木生长的最好的季节,虽则树叶落了,树枝光了,但树木本身却是美丽的。
减译(一)减译及其特点减译,即删减试全译,指从全文出发根据逻辑、句法、修辞的需要在译文中删减一些不必要的语言单位的全译方法。
减译不是删掉原文的某些内容,而是为了避免内容重复、文字累赘,使译文更加简练,更符合汉语的习惯,语表形式看似省去了若干语言单位,实际未减意。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词汇、语法和修辞上的差异,有些词语或句子成分,在英语中是必不可少的,但若搬进译文中去,就会形成冗词赘语或蛇足,影响译文的简洁和通顺。
减译则在不破坏原文精神的前提下,过滤掉某些不必要的词语句子及其成分,使译文更加简洁明了。
(二)减译原则减译是删去一些可有可无的,或者有了反嫌累赘,或者违背译文语言习惯的语言单位。
但省略不是把原文的某些思想内容删去,因为译文中虽无其形而已有其意,或者在译文中是不言而喻的,只是减去原文的某些冗余信息,或出于汉语表达需要不必译出的语言单位。
减译的原则:减形不减意。
(三)减译方法1.语法性减译1)实词减译据文体特点和汉外语之间的差异,全译转换过程并非词词对应,对有些实词也会从表语上省去。
(1)代词减译。
英语是形态化语言,一切关系体现在语表形式上。
英语通常每句都有主语,人称代词做主语的情况往往多次出现,为了避免重复,汉译时常常可以省去。
同时,汉语求意合,语表上比较凝练,英语的各种代词汉译时往往省去不译。
如:[1] Since the airplane’s mass is not given, we can find it by using this formula.原译:飞机的质量并未给出,但是可用这个公式求出来。
试译:飞机质量未给,但可用该公式求出。
[2] As soon as a positive charge approaches an electron, it combines with the latter.正电荷一旦遇到电子,就与之结合。
[3] The mass of one unit of volume of a material is called its density.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密度。
增译法与减译法
增译法与减译法是翻译过程中最常使用的翻译技巧之一。
增译法主要指的是在
原文未表达出来的内容,由译者根据上下文或其他背景信息,增加原文中未提过的内容,从而充实原文的意义与表达能力。
减译法就是指在翻译的过程中,去除源语中的多余的内容,使翻译简洁而且不会影响意思的传递。
增译法在翻译过程中可以被用来补充原文中未表达出来的内容,使其更加完整。
它是在保持原语意、语法和口吻的前提下,为了表达出原文未表达出来的更多信息而增加的内容,以达到翻译的完美之行。
例如,在原文中出现的一句话"它能穿透
一切"为了使此句子的意思更加明确,可以利用增译法将原文增加一段话:“它非
但能穿透一切,还能穿透空间及时空的结界”。
减译法在翻译过程中可以被用来削弱原文中多余的信息,使其表达更加简洁,
而且不会影响原文能够传递的意思。
例如,在原文中出现的一句话"它可以飞到天上,而且亦可以到达海底无垠",为了使此句子表达更加简洁,可以利用减译法将
原文简化为:“它既可以飞上天,也可以下到海洋辽阔,”。
增译法与减译法在翻译过程中表现出了自身的独特性,它们不仅仅是翻译的一
种技巧,更多的是控制原文的意思的一种方式,甚至可以说它们是提升翻译质量的利器。
因此,在实际的翻译工作中,翻译者可以充分运用增译法及减译法,严格把握翻译的原则,解释及补充原文的内容,使翻译更具有科学性、可读性及正确性。
汉译英减译法的例子减译法是一种将一段英文文本简化为汉文的翻译方法。
它通常用于翻译英文科技文献或技术文件,以便使中国读者更易于理解和使用相关信息。
下面是一个关于人工智能的例子,用减译法翻译成中文:原文: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is a branch of computer science that aims to create intelligent machines capable of performing tasks that normally require human intelligence. AI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field of study and research, with applications in various industries such as healthcare, finance, and transportation.减译法:人工智能,简称AI,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旨在创建能够执行通常需要人类智能的任务的智能机器。
AI已经成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和研究领域,在医疗、金融和交通等各个行业都有应用。
原文:Machine learning is a subset of AI that involves the development of algorithms and models that can enable computers to learn and make predictions or decisions without being explicitly programmed. This approach has been successful in various applications such as image recognition,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and recommendation systems.减译法:机器学习是AI的一个子集,包括开发能够使计算机在没有明确编程的情况下学习、预测或决策的算法和模型。
增译法和减译法在英译汉中的应用分析
在汉译英过程中,增译法和减译法是一种常用的翻译手段,也是有效果的翻译手段,它们都可以帮助到翻译者完成语言转换。
增译法就是在翻译过程中,原有的信息增加或者说补充,从而使翻译更有信息性、整体性和通顺性,帮助读者可以更容易理解原文的涵义。
例如,原文可能是一句简短的话,但在翻译时,译者可以通过增加其他有关的语句,让译文的意思更明确、更流畅。
减译法就是原句里的信息减少,它可以除去不必要的信息,降低翻译难度,让译文更具简洁性,更易于理解。
例如,原文出现多行连续性描述,译文则可以根据情况在适当位置注入语句,以减少复杂性,节省时间,表达更加清晰。
增译法和减译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但不能滥用。
正确的翻译是根据原文的语义,依据译文的句子结构,依次分析原文的内容,确定合适的翻译策略。
因为增减的不同,翻译的意思不一定相同,所以翻译者在选择时要格外留意,尤其是要准确地运用有意义的词汇,以确保翻译质量。
总之,增译法和减译法是在英译汉翻译过程中经常使用的翻译手段。
它们能为读者提供更加丰富、准确的信息,有助于提高翻译的质量,但它们也都需要翻译者谨慎使用,以达到良好的翻译效果。
减译法例子(一)减译法简介减译法,是指在翻译过程中,通过精简或删减译文来达到更精准、更通畅的表达效果。
减译法不仅适用于翻译领域,也可以用于其他的文本编辑工作中。
应用场景1.长句简化:将过长的句子划分成短句,以减少读者的理解难度。
2.无意义成分的删除:将无关紧要的句子、单词或词组删除,以提高文章的可读性。
3.翻译常识的调整:根据源文和目标语言的实际需要,在不改变原意的情况下调整或适当修改翻译词汇。
4.尽量简短:用简洁的语言来表达,缩短语句长度,以强调文章的重点。
实例解析下面通过实例来说明减译法的应用场景。
例1源文:The more that you read, the more things you will know. The more that you learn, the more places you’ll go. 译文:读得越多,知道的事情就越多。
学得越多,到的地方就越多。
该例子中,翻译者通过“减掉”源文中的重复词汇,使译文更加简洁清晰,更符合汉语表达习惯。
例2源文:No man is an island. 译文:人非孤岛。
该例子中,翻译者去掉了原文中的”no”和”is”等词,直接将”man”与”island”进行了合并,减少了翻译过程中的重复词汇,同时也让翻译更加简洁。
例3源文:He was in a sticky situation. 译文:他处于棘手的境地。
该例子中,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选择了更符合汉语表达习惯的译语”棘手的境地”,减少了语言上的不必要的繁琐。
例4源文:If music be the food of love, play on. 译文:如果音乐是爱的食粮,请继续。
该句中,译者通过重组语序,简化了句子结构,保留了诗歌风格,同时也让译文更加易于理解。
例5源文:I think, therefore I am. 译文:我思故我在。
该句中,译者去掉了原文中的“think”和“therefore”,直接用“思”来表达“think”,更加贴近汉语表达,也使译文更加简洁。
韩中口译中增译法与减译法的应用韩中口译中增译法和减译法是指在翻译过程中增加或减少原文中的某些内容。
下面详细解释一下这两种应用:
1. 增译法
增译法指在翻译过程中增加一些词语或句子来帮助更好地传达原文的意思。
这种方法通常适用于原文中有一些隐含的意思,或在翻译时需要进行澄清的情况下。
增译法的使用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在增加译文时,要保证增加的内容符合原文的意思,不要添加任何错误或不确定的信息。
2)增加译文时,要尽量保持语言的简洁性和清晰性。
3)增加的译文应该是必要的,而不是过度的,而且应该在尽可能减少原意的失真情况下进行增加。
2. 减译法
减译法是指在翻译过程中删减或省略原文中的一些内容。
这种方法通常用于原文中有一些重复或冗长的表达,或在翻译时需要简化原文的情况下。
减译法的使用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在减少译文时,要确保减少的内容不影响原文的意思,而且要遵守原文的用词和语法结构。
2)减少译文时,应该尽量保持语言的流畅性和连贯性。
3)减少的译文应该是必要的,而不是无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