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费计算公式
- 格式:doc
- 大小:67.50 KB
- 文档页数:14
劳务管理费及税费计算公式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劳务管理费和税费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成本支出,对于企业的经营成本和利润水平有着直接的影响。
因此,合理地计算劳务管理费和税费,对于企业的经营管理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劳务管理费和税费的定义、计算公式以及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劳务管理费的定义及计算公式。
劳务管理费是指企业为了管理和监督劳务而支付的费用,包括人力资源管理费、劳动保护费、劳动监督费等。
劳务管理费的计算公式一般为,劳务管理费=员工人数×人均管理费用。
其中,人均管理费用包括人力资源管理费、劳动保护费、劳动监督费等各项费用的平均值。
在实际操作中,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和需求,对劳务管理费的计算公式进行调整和优化,以确保费用的合理性和适用性。
二、税费的定义及计算公式。
税费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需要缴纳的各种税收和费用,包括所得税、增值税、营业税、个人所得税等。
税费的计算公式一般为,税费=应纳税所得额×税率。
其中,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应纳税所得额,税率是指适用于企业的税收政策中规定的税率。
在实际操作中,企业需要根据税收政策的变化和自身的经营情况,灵活调整税费的计算公式,以确保税收的合规性和合理性。
三、影响因素。
1. 劳务管理费的影响因素。
(1)员工人数,员工人数的增加会导致劳务管理费的增加,因为需要支付更多的管理费用。
(2)人均管理费用,人均管理费用的增加会导致劳务管理费的增加,因为需要支付更多的管理费用。
(3)劳务管理费用的构成,劳务管理费用的构成会直接影响劳务管理费的计算,不同的构成方式会导致不同的计算结果。
2. 税费的影响因素。
(1)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的大小直接影响税费的计算,所以企业需要尽量减少应纳税所得额,以降低税费的支出。
(2)税率,税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税费的支出,所以企业需要了解并合理利用税收政策,以降低税费的支出。
(3)税收政策的变化,税收政策的变化会直接影响税费的支出,所以企业需要密切关注税收政策的变化,及时调整税费的计算公式。
各种税费的计算公式税费是在商业、财务和个人财富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了解各种税费的计算公式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规划他们的财务状况。
下面是一些常见税费的计算公式:1.增值税(VAT)增值税是一种消费税,对于很多国家的商业活动是必须缴纳的。
计算增值税通常使用以下公式:增值税金额=销售额×增值税率2.所得税所得税是对个人、企业或其他组织的所得进行征税的税款。
个人所得税通常使用以下公式计算:所得税金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企业所得税的计算公式可能会有所不同,通常涉及各种折旧、减值、利息和其他费用的计算。
3.财产税财产税是对个人或企业所有的固定资产进行征税的税款。
财产税的计算一般使用以下公式:财产税金额=资产价值×财产税率4.消费税消费税是对特定消费品或服务征收的税款。
计算消费税通常使用以下公式:消费税金额=消费金额×消费税率5.房产税房产税是对个人或企业拥有的房地产进行征税的税款。
房产税的计算一般使用以下公式:房产税金额=房产估值×房产税率6.土地使用税土地使用税是对土地的所有权或使用权进行征税的税款。
土地使用税的计算一般使用以下公式:土地使用税金额=土地估值×土地使用税率7.车辆购置税车辆购置税是购买或转让车辆时需缴纳的税款。
车辆购置税的计算一般使用以下公式:车辆购置税金额=车辆购买价×车辆购置税率8.遗产税遗产税是对被继承人遗产收入进行征税的税款。
遗产税的计算一般使用以下公式:遗产税金额=遗产价值×遗产税率。
个人所得税是指个人按照国家规定从其取得的各种居民收入中支付的税费。
2024年起,中国个人所得税有了一系列的,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是提高了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从每月3500元提高到每月5000元。
根据新的个税政策,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公式如下:
应纳税所得额(每月)=工资薪金所得-各项社会保险费-个人缴纳的住房公积金-大病医疗费-专项附加扣除-5000元(起征点)
税额(每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其中,税率和速算扣除数根据应纳税所得额不同而有所区别,具体如下:
应纳税所得额(每月)税率速算扣除数
不超过3000元3% 0
3.根据税率表中的速算扣除数,我们可以得到速算扣除数为210元。
4.税额=5000×10%-210=290元
所以,该工薪阶层所需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290元。
根据以上公式和税率表,我们可以计算出不同应纳税所得额的个人所得税额,进而掌握自己的税负情况,合理规划个人财务和开支。
二手房税费计算公式
1.增值税:
增值税是指在二手房转让过程中,根据二手房的成交价与成交价的适用税率计算得出的税费。
计算公式如下:
增值税=(成交价×适用税率)-应纳销售额
其中,适用税率根据不同的情况有所不同。
在2024年之前购买的二手房,适用税率为5%;而在2024年之后购买的二手房,适用税率为1%。
应纳销售额是根据二手房的成交价、收入增值率和认定成本率来计算的。
2.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是指在二手房转让中,根据个人的收入情况和不同的计税方法计算得出的税费。
计算公式如下:
个人所得税=(纳税收入×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其中,纳税收入是根据二手房的成交价减去认定成本、相关费用和成本计税差额得出的。
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根据个人的收入情况和不同的税收政策有所不同。
3.印花税:
印花税是指二手房交易双方需要缴纳的税费,按照二手房的成交价和适用税率计算得出。
计算公式如下:
印花税=成交价×适用税率
在一些地区,购房者还可以根据购买二手房满5年后再次转让的情况享受印花税的减免。
4.土地增值税:
土地增值税是指在二手房转让中,根据土地增值额和适用税率计算得出的税费。
计算公式如下:
土地增值税=(土地增值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其中,土地增值额是指二手房的成交价减去相关费用和认定成本得出的,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根据地方政府的规定和税收政策有所不同。
除以上提到的主要税费外,二手房交易过程中还涉及到其他费用,如交易手续费、契税、佣金等。
这些费用的计算公式和税费不尽相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
计算税费的公式
计算税费的公式通常取决于税种和具体的税收政策。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税费计算公式:
1.增值税:应纳税额=(直接费+间接费+利润)×税率(%)。
如果是计算含税价,
可以使用公式:含税价=不含税价×(1+税率)。
相应地,不含税价=含税价÷(1+税率)。
对于一般纳税人,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 当期进项税额。
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而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税率)。
2.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收入金额- 免税额- 各种扣除。
应纳税额=应纳税
所得额×适用税率- 速算扣除数。
3.关税:应纳关税额=完税价格×关税税率。
4.消费税:应纳税额=销售额×税率。
5.房产税:应纳税额=房产评估值×税率。
6.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速算扣除数。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公式仅供参考,实际计算时应依据当地税法规定和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此外,税法大全中可能包含了更多种类的税和详细的计算公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查询和应用。
在计算税费时,建议咨询专业的财务人员或使用专业的税务软件,以确保计算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卖家税费计算公式在进行商品销售时,作为卖家需要考虑到税费的计算问题。
税费的计算对于商品的定价和利润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了解税费的计算公式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卖家税费计算公式,帮助卖家更好地进行商品定价和利润的计算。
1. 销售税计算公式。
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商品销售都需要缴纳销售税。
销售税的计算公式通常为:销售税 = 销售额 x 销售税率。
其中,销售额指的是商品的售价,销售税率则是由政府规定的税率。
例如,如果某商品的售价为100美元,销售税率为10%,那么销售税=100 x 0.1 = 10美元。
卖家在确定商品售价时需要考虑到销售税的计算,以确保商品的售价能够覆盖销售税。
2. 进口税计算公式。
对于跨境销售的商品,卖家需要考虑到进口税的计算。
进口税的计算公式通常为:进口税 = 进口商品的总价值 x 进口税率。
进口商品的总价值包括商品的售价、运费、保险费等。
进口税率则是由进口国家或地区规定的税率。
卖家在进行跨境销售时,需要考虑到进口税的计算,以避免因进口税导致的额外成本。
3. 增值税计算公式。
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商品销售需要缴纳增值税。
增值税的计算公式通常为:增值税 = 销售额 x 增值税率。
增值税率由政府规定,通常为一定的百分比。
卖家在进行商品销售时,需要考虑到增值税的计算,以确保商品的定价和利润能够覆盖增值税的成本。
4. 所得税计算公式。
作为卖家,销售商品所得的收入需要缴纳所得税。
所得税的计算公式通常为:所得税 = 销售收入成本折旧其他费用 x 所得税率。
其中,销售收入指的是商品的售价总额,成本包括商品的采购成本、运费、包装费等,折旧指的是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其他费用包括人工费、租金等其他费用。
所得税率由政府规定,卖家在计算所得税时需要考虑到这些因素,以确保所得税的计算准确。
总结。
在进行商品销售时,卖家需要考虑到各种税费的计算,以确保商品的定价和利润能够覆盖税费的成本。
本文介绍了一些常见的卖家税费计算公式,包括销售税、进口税、增值税和所得税的计算公式。
纳税公式计算公式
纳税公式计算公式因税种和计算方法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纳税公式计算公式:
增值税计算公式:
一般纳税人应纳税额= 当期销项税额- 当期进项税额
= 销售额× 增值税税率- 购进额× 增值税税率
= (销售额- 购进额)× 增值税税率
小规模纳税人应纳税额= 销售额× 征收率
企业所得税计算公式:
应纳税所得额= 总收入- 扣除项目金额
应纳税额= 应纳税所得额× 所得税税率
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
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税额= 应纳税所得额× 适用税率- 速算扣除数
= (月收入- 扣除标准)× 适用税率- 速算扣除数
其中,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根据应纳税所得额所处的级距确定。
其他税种计算公式:
如消费税、关税、土地增值税等,根据不同税种的计税依据和税率进行计算。
需要注意的是,纳税公式计算公式可能因国家、地区和税种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在实际计算中,应当遵循相关税法和税收政策的规定,正确计算和缴纳各种税款。
税费计算与缴费计算公式税费计算和缴费计算是财务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涉及到个人和企业的财务收支情况,对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讨论税费计算和缴费计算的公式,以及如何正确应用这些公式来管理财务。
税费计算公式。
税费计算是指根据税法规定,计算个人或企业应缴纳的税费金额。
税费计算的公式取决于税法规定和个人或企业的收入情况。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税费计算公式:1. 所得税计算公式,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其中,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个人或企业的应纳税收入减去减除费用后的金额,适用税率是根据税法规定的税率,速算扣除数是根据税法规定的扣除数。
2. 增值税计算公式,增值税=销售额×适用税率-进项税额。
其中,销售额是指企业的销售收入,适用税率是根据税法规定的税率,进项税额是企业购买原材料和其他商品支付的增值税。
3. 资产税计算公式,资产税=资产净值×适用税率。
其中,资产净值是指个人或企业的资产净值,适用税率是根据税法规定的税率。
缴费计算公式。
缴费计算是指根据法律规定,计算个人或企业应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公积金等费用。
缴费计算的公式取决于法律规定和个人或企业的收入情况。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缴费计算公式:1. 社会保险费计算公式,社会保险费=工资总额×社会保险费率。
其中,工资总额是指个人或企业的工资总额,社会保险费率是根据法律规定的社会保险费率。
2. 公积金计算公式,公积金=工资总额×公积金费率。
其中,工资总额是指个人或企业的工资总额,公积金费率是根据法律规定的公积金费率。
3. 健康保险费计算公式,健康保险费=工资总额×健康保险费率。
其中,工资总额是指个人或企业的工资总额,健康保险费率是根据法律规定的健康保险费率。
应用税费计算和缴费计算公式。
正确应用税费计算和缴费计算公式对于个人和企业来说非常重要。
首先,个人和企业需要了解税法和法律规定,明确应纳税费和应缴费用的计算公式。
厂房租房税费如何计算公式在租赁厂房时,租户需要承担一定的税费。
这些税费通常是根据厂房的租金来计算的。
税费的计算方式可能因地区而异,但通常都是根据一定的公式来确定的。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厂房租房税费计算公式。
1. 基础税费。
在大多数地区,厂房租金的税费是按照租金的一定比例来计算的。
这个比例通常由当地政府规定。
比如,某地规定厂房租金的税率为5%,那么租户需要按照如下公式来计算税费:税费 = 租金×税率。
举个例子,如果某厂房的月租金为10000元,那么税费就是10000 × 5% = 500元。
2. 增值税。
在一些地区,对于厂房租金还需要交纳增值税。
增值税的计算方式通常是按照租金的17%来计算的。
那么计算公式如下:增值税 = 租金× 17%。
继续以上面的例子,如果厂房的月租金为10000元,那么增值税就是10000 ×17% = 1700元。
3. 房产税。
除了基础税费和增值税外,一些地区还需要对厂房交纳房产税。
房产税的计算方式通常是按照厂房的评估价值来确定的。
假设某地规定厂房的房产税率为0.5%,那么计算公式如下:房产税 = 厂房评估价值× 0.5%。
需要注意的是,厂房的评估价值可能是由当地政府评定的,租户需要向政府查询评估价值并按照其计算房产税。
4. 土地使用税。
如果厂房是租赁的土地上,那么还需要交纳土地使用税。
土地使用税的计算方式通常是按照土地的面积和地价来确定的。
假设某地规定土地使用税率为每平方米10元,那么计算公式如下:土地使用税 = 土地面积×地价× 10元/平方米。
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计算出土地使用税的具体数额。
5. 合计税费。
最后,需要将以上各项税费加总,得到厂房租金的合计税费:合计税费 = 基础税费 + 增值税 + 房产税 + 土地使用税。
以上就是厂房租房税费的常见计算公式。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地区的税费计算方式可能有所不同,租户在缴纳税费时需要根据当地政府的规定来进行计算。
20个税点税费计算公式税费是指国家对个人或企业征收的一种财政收入,是维持国家正常运转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来源。
税费的计算和征收对于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在税费计算中,税点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是指税率的百分之一,通常用来计算税费的大小。
本文将介绍20个税点税费计算公式,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税费的计算方法。
1. 税费总额 = 货物价格税点 / 100。
这是最基本的税费计算公式,用来计算税费总额。
其中,货物价格是指需要征税的物品的价格,税点是税率的百分之一。
2. 税后价格 = 货物价格 + 税费总额。
这个公式用来计算税后价格,即包括税费在内的最终价格。
3. 税费总额 = 营业额税点 / (1 + 税点 / 100)。
这个公式适用于营业税的计算,其中营业额是指销售额或者营业收入。
4. 税费总额 = (应纳税所得额免征额) 税点 / 100。
这个公式适用于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其中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个人的应纳税收入减去免征额。
5. 税费总额 = 不动产评估值税点 / 100。
这个公式适用于房产税的计算,其中不动产评估值是指房产的评估价值。
6. 税费总额 = 货物价格进口税率 / 100。
这个公式适用于进口税的计算,其中进口税率是针对进口货物征收的税率。
7. 税费总额 = 货物价格出口退税率 / 100。
这个公式适用于出口退税的计算,其中出口退税率是针对出口货物征收的税率。
8. 税费总额 = 转让价格增值税率 / (1 + 增值税率 / 100)。
这个公式适用于增值税的计算,其中转让价格是指商品的销售价格。
9. 税费总额 = 转让价格营业税率 / (1 营业税率 / 100)。
这个公式适用于营业税的计算,其中转让价格是指商品的销售价格。
10. 税费总额 = 转让价格营业税率 / 100。
这个公式也适用于营业税的计算,其中转让价格是指商品的销售价格。
11. 税费总额 = 转让价格消费税率 / (1 + 消费税率 / 100)。
税费计算公式海关征收的税费是以人民币征收,计算税款前要将审核的完税价格折算成人民币;完税价格,税额计算至分,分以下四舍五入;税款的起征点为人民币50元。
1、应征出口货物关税税额出口货物关税=出口货物完税价格×出口关税税率出口货物完税价格=离岸价格(FOB)÷(1+出口关税税率)2、从价进口关税税额进口关税科额=完税价格×适用的进口关税税率完税价格=CIF或完税价格=(FOB价+运费)/(1-保险费率)或完税价格=CFR价/(1-保险费率)3、从量进口关税税额进口关税科额=商品进口数量×从量关税率4、复合关税?进口关税科额=从价部分关税+从量部分关税=完税价格×适用的进口关税税率+商品进口数量×从量关税率5、进口环节消费税从价税: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消费税率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税额)÷(1-消费税率)从量税:应纳税额=应征消费消费品数量×单位税额6、进口环节增值税?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增值税率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税额+消费税额7、船舶吨税?吨税=净吨位×吨税税率(元/净吨)净吨位=船舶有效容积×吨/立方米(吨位数四舍五入取整数)8、监管手续费?进口减税货物:监管手续费金额=货物价格×(1-实征关税税率÷法定关税税率)×监管手续费费率免税和保税货物:监管手续费金额=货物价格×监管手续费费率9、滞纳金(起征额为50元,不足50元免征)关税滞纳金额=滞纳关税税额×0.5‰×滞纳天数代征税滞纳金额=滞纳代征税税额×0.5‰×滞纳天数监管手续费滞纳金额=滞纳监管手续费额×1‰×滞纳天数10、滞报金(起征额为50元,不足50元免征)进口货物滞报金额=进口货物成交价格×0.5‰×滞报天数11、特定减免税货物完税价格完税价格=海关审定该货物原进口价格×(1-申请补税实际已使用的时间(月)/监管年限×12)?12、佣金?单位货物佣金额=含佣价×佣金率净价=含佣价×(1-佣金率)?含佣价=净价÷(1-佣金率)13、进出口货物保险费?保险费=CIF×110%×保险费率14、FOB价换算成其他价(保险加成率一般按10%计算)CFR价=FOB+运费CIF价=(FOB+运费)/[1-保险费率×(1+保险加成率)]15、CFR价换算成其他价FOB价=CFR-运费?CIF价=CFR/[1-保险费率×(1+保险加成率)]16、CIF价换算成其他价FOB价=CIF价×[1-保险费率×(1+保险加成率)]-运费CFR价=CIF价×[1-保险费率×(1+保险加成率)]进出口税费的计算例题一:某进出口公司进口某批不用征收进口消费税的货物,经海关审核其成交价格总值为CIF境内某口岸US$800。
00。
已知该批货物的关税税率为35%,增值税税率为17%,兑换率为:1美元=8.3元人民币。
请计算应征增值税税额。
[计算方法]首先计算关税税额,然后再计算增值税税额。
关税税额计算公式为:应征关税税额=完税价格X关税税率=800.00X8.3X35%=6,640X35%二2,324,00(元)增值税税额计算公式为:应征增值税税额=(完税价格+关税税额)*增值税税率=(6,640+2,324)X17%=8,964X17%=1,523.88(元)(三)船舶吨税计算例题:有一美国籍净吨位为8800吨的轮船,船名为“阿拉斯加”,停靠在我国境内某港口装卸货物。
纳税人自行选择为30天期缴纳船舶吨税。
现计算应征的船舶吨税。
[计算方法]首先确定税率,然后再计算税款。
净吨位8800吨的轮船30天期的优惠税率为3.00元/净吨船舶吨税的计算公式为:吨税=净吨位*吨税税率(元/净吨)应征船舶吨税=8800*3.00=26,400.00(元)三、其他税费的计算(一)监管手续费的计算例题一:国内某一科研单位,进口海关准予免税的仪器一台,该仪器成交价格总值为CIF境内某口岸20,000美元,已知兑换率为:1美元=8.3元人民币。
现计算该批免税进口仪器的海关监管手续费来源看考试大网。
[计算方法]首先确定监管手续费费率,然后再计算费额。
免税货物的监管手续费费率为3%。
免税货物的完税价格为20,000*8.3=166,000(元)免税监管手续费计算公式为:监管手续费金额=货物到岸价格*手续费费率=166,000X3%=498.00(元)例题二:国内某一造船企业,进口国家计委批准建造内销远洋船所需的国内不能生产或性能不能满足要求的部分关键部件一批,经海关批准关税准予减按1%征收,该批部件成交价格总值为CIF境内某口岸4,000美元,已知关税税率为5%,兑换率为:1美元=8.3元人民币。
现计算该批免税进口仪器的海关监管手续费。
[计算方法]首先确定监管手续费费率,然后再计算费额。
减税货物的监管手续费费率为3%。
减税货物的完税价格为4,000*8.3=33,200(元)减税监管手续费计算公式为:监管手续费金额=货物到岸价格*(1—批准减税关税税率÷法定关税税率)*手续费费率=33,200*(1—1%÷5%)*3%=33,200*0.8X3%=79.68(元)(二)关税滞纳金的计算某进出口公司进口一批货物,经海关审核其成交价格总值为CIF境内某口岸US$8,000.00。
已知该批货物应征关税税额为23,240.00,应征增值税税额为人民币15,238.80元。
海关于2002年10月14日填发《海关专用缴款书》,该公司于2002年11月9日缴纳税款。
现计算应征的滞纳金。
[计算方法]首先确定滞纳天数,然后再计算应缴纳的关税和增值税的滞纳金金额。
税款缴款期限为2002年10月28日,10月29~11月9日为滞纳期,共滞纳12天。
滞纳金计算公式为:关税滞纳金金额=滞纳关税税额X1%*滞纳天数=23,240.00X1%。
*12=278.88(元)代征税滞纳金金额=滞纳代征税税额*1%*滞纳天数=15,238.80*1%*12=182.87(元)应缴纳滞纳金总金额=278.88+182.87=461.75(元) 具等货物,在纳税人向海关缴纳税款保证金或者提供其他有效担保后,可以暂时免税;(8)无代价抵偿货物。
如换货(原件带出)、索赔、免费补偿等,提供齐全有效的单证(原进口报关单、原税款缴纳证、商检证明、买卖双方签定的索赔协议或其他有关证明),在进口合同规定的索赔期内(一般不超过3年)可以免税;(9)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规定减征、免征关税的货物、物品;(10)法律规定的其他免征或者减征关税的货物,海关根据规定予以免征或者减征。
(二)特定减免税特定减免税是指海关根据国家规定,对特定地区、特定用途和特定企业给予的减免关税的优惠。
也称政策性减免税。
特定减税或者免税的范围和办法由国务院规定,海关根据国务院的规定单独或会同其他中央主管部门订出具体实施办法并加以贯彻执行。
申请特定减免税的单位或企业,应在货物进出口前向海关提出申请,由海关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审理。
符合规定的由海关发给一定形式的减免税证明,受惠单位或企业凭证明申报进口特定减免税货物。
由于特定减免税货物有地区、企业和用途的限制,海关需要对其进行后续管理。
进出口税费的计算海关征收的关税、进口环节税、滞纳金、滞报金、监管手续费等一律以人民币计征。
进出口货物的成交价格如以外币计价的,应当由海关按照填发《海关专用缴款书》和《海关行政事业收费专用票据》之日国家外汇管理部门公布的《人民币外汇牌价表》的买卖中间价,折合成人民币后计征。
提前报关的转关货物,其汇率以指运地海关接收到进境地海关传输的转关放行信息之日的计算机系统中的汇率计算。
如运输途中汇率发生重大调整的,以转关货物运抵指运地海关之日的汇率计算。
海关征收的税费是以人民币征收,计算税款前要将审核的完税价格折算成人民币;完税价格计算至分,元以下的四舍五入;税额计算到分,分以下四舍五入;税款的起征点为人民币50元。
一、进出口关税计算(一)进口关税税款的计算,目前我国对进口关税采用的计征标准有:从价关税、从量关税和复合关税3种。
1.从价关税(1)从价关税是以进口货物的完税价格作为计税依据,以应征税额占货物完税价格的百分比作为税率,货物进口时,以此税率和实际完税价格相乘计算应征税额。
(2)计算公式:正常征收的进口关税税额=完税价格*法定进口关税税率减税征收的进口关税税额=完税价格*减按进口关税税率(3)计算程序:①按照归类原则确定税则归类,将应税货物归入恰当的税目税号;②根据原产地规则,确定应税货物所适用的税率;③根据完税价格审定办法和规定,确定应税货物的完税价格;④根据汇率使用原则,将外币折算成人民币;⑤按照计算公式正确计算应征税款。
(4)计算实例实例一:国内某公司向香港购进日本皇冠牌轿车10辆,成交价格共为FOB香港120,000.00美元,实际支付运费5,000美元,保险费800美元。
已知汽车的规格为4座位,汽缸容量2,000cc,外汇折算率1美元二人民币8.2元,要求计算进口关税。
[计算方法)确定税则归类,汽缸容量2,000cc的小轿车归入税目税号8703.2314;原产国日本适用最惠国税率43.8%;审定完税价格为125,800美元(120,000.00美元+5,000美元+800美元);将外币价格折算成人民币为1,031,560.00元;正常征收的进口关税税额二完税价格X法定进口关税税率=1,031,560X43.8%=451,823.28(元)实例二:国内某远洋渔业企业向美国购进国内性能不能满足需要的柴油船用发动机2台,成交价格为CIF 境内目的地口岸680,000.00美元。
经批准该发动机进口关税税率减按1%计征。
已知外币折算率1美元二人民币8.2元,要求计算进口关税。
[计算方法)确定税则归类,该发动机归入税目税号8408.1000;原产国美国适用最惠国税率5%;审定完税价格为680,000美元;将外币价格折算成人民币为5,576,000.00元;减税征收的进口关税税额二完税价格X减按进口关税税率=5,576,000X 1%=55,760.00(元)2.从量关税(1)从量关税是以进口商品的数量、体积、重量等计量单位计征关税的方法。
计税时以货物的计量单位乘以每单位应纳税金额即可得出该货物的关税税额。
(2)计算公式:进口关税税额=商品进口数量*从量关税税额(3)计算程序:①按照归类原则确定税则归类,将应税货物归入恰当的税目税号;②根据原产地规则,确定应税货物所适用的税率;③确定其实际进口量;④根据完税价格审定办法、规定,确定应税货物的完税价格(计征增值税需要);⑤根据汇率使用原则,将外币折算成人民币;⑥按照计算公式正确计算应征税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