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下颌第一磨牙外形雕刻
- 格式:ppt
- 大小:746.00 KB
- 文档页数:3
[目的和要求] 通过对上颌中切牙牙体外形的雕刻,掌握该牙的解剖形态及其生理功能的特点;熟悉雕刻的方法与步骤以及操作技术和工具的正确使用。
[实验内容]雕刻右上颌中切牙[实验用品]上颌石膏模型,红蜡片(50mm8mm),雕刻刀,酒精灯,火柴[方法和步骤]1.刮去上颌模型上右上颌中切牙。
2.制蜡卷:取红蜡片,置酒精灯上烤软,卷成实心,压在石膏模型上中切牙的位置。
3.初步形成轮廓:逐步去除近中面、远中面、唇面、舌面及切端多余之蜡,初步形成中切牙的轮廓;将各轴面角刮圆钝,并完成各轴面的合适外形高度。
4.完成颈部雕刻:形成圆钝、连续、光滑的颈缘线。
5.完成切缘:使切缘平直,远中略倾舌侧,切嵴不宜太薄,近中切角近似直角,远中切角梢圆钝。
6.雕刻牙冠唇面形态:在颈1/3形成外形高点,在切1/3雕出两条发育沟,注意不宜雕得太深。
7.雕刻牙冠舌面形态:画出舌窝的位置和形态,先将舌面雕刻成凹面,然后雕出舌窝、舌隆突及边缘嵴。
8.修整完成:仔细检查各部形态,精修完成。
[实验结论][目的和要求]通过对上颌尖牙牙体外形的雕刻,掌握该牙的解剖形态及其生理功能的特点;熟悉雕刻的方法与步骤以及操作技术和工具的正确使用。
[实验内容] 雕刻左上颌尖牙[实验用品]上颌石膏模型,红蜡片(50mm8mm),雕刻刀,酒精灯,火柴[方法和步骤]1.刮去上颌模型上左上颌尖牙。
2.制蜡卷:取红蜡片,置酒精灯上烤软,卷成实心,压在石膏模型上尖牙的位置。
3.初步形成轮廓:逐步去除近中面、远中面、唇面、舌面及牙尖多余之蜡,初步形成尖牙的轮廓;将各轴面角刮圆钝,并完成各轴面的合适外形高度。
4.完成颈部雕刻:形成圆钝、连续、光滑的颈缘线。
5.完成牙尖:使牙尖稍偏近中,远中斜缘长于近中斜缘。
6.雕刻牙冠唇面形态:在颈1/3处形成外形高点,在唇面由牙尖顶至颈1/3雕出近远中两个斜面及唇轴嵴,并在唇轴嵴的两侧各雕出一条发育沟。
7.雕刻牙冠舌面形态:使舌面略小于唇面,画出近、远中舌窝的位置和形态,然后雕出舌窝、舌轴嵴、舌隆突及边缘嵴。
五下颌第一磨牙的外形绘制与雕刻
[实验五] 下颌第一磨牙的外形绘制与雕刻
一、目的:
通过实习掌握下颌磨牙的解剖形态并能识别;
二、内容:
1、描绘|6颊面、近中面、牙合面的外形(1:3);
2、雕刻|6小蜡牙(1:1)
三、器材:
(见实习四)
四、标本:
大牙模型、石膏牙模型、(1:1)小蜡牙模型、离体下颌磨牙。
五、方法:(同实习四)
六、数据:
下颌第一磨牙平均值(mm)放大三倍值(mm)冠长7.622.8 根长12.938.7
冠宽11.233.6
颈宽8.926.7
冠厚10.531.5
颈厚8.625.8
七、绘图:
八、雕刻步骤:
原则上与上颌第一磨牙的雕刻步骤基本一致。
但下颌第一磨牙的大体外形:长方形,且有5个牙尖。
九、思考题:
1、雕刻完成后其外形有何特点?
2、牙合面5个牙尖三角嵴的大小及伸展方向如何?
3、中央窝位于何处?
4、区别上、下颌第一磨牙。
下颌第一磨牙牙体形态特征
嘿,咱今儿来聊聊下颌第一磨牙这神奇的小家伙呀!你可别小瞧了它,它在咱嘴里那可是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呢!
下颌第一磨牙,它就像是口腔里的一位大力士。
它的个头可不小,就像一块坚固的基石稳稳地立在那里。
它的牙冠那叫一个特别,长得那形状,你说像啥呢,就好像一个戴着帽子的小矮人,是不是挺有意思的?
它的咬合面那可是相当有特点。
上面有好多沟沟坎坎的,就像是一个小小的迷宫。
这些沟沟坎坎可都是有大用处的呀,它们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咀嚼食物。
你想想,要是没有这些,我们吃东西得多费劲呀!
再看看它的牙根,那可是又粗又壮的,就像扎根在土里的大树根一样,牢牢地抓住我们的牙槽骨。
这牙根给人的感觉就是特别可靠,仿佛在说:“放心吧,有我在呢!”
而且啊,这下颌第一磨牙还特别能吃苦耐劳。
每天都要面对各种食物的摩擦和冲击,可它从来都不抱怨,默默地坚守着自己的岗位。
你说它像不像我们生活中的那些勤劳踏实的人?总是在默默地付出,却从不求什么回报。
它和其他牙齿一起合作,共同完成咀嚼的大任务。
要是它出了什么问题,那可不得了,整个咀嚼系统都可能受到影响呢!就好像一部机器里的一个重要零件坏了,那整部机器可能都运转不起来啦。
所以啊,我们可得好好爱护我们的下颌第一磨牙呀!每天认真刷牙,别吃那些太硬太黏的东西,别让它太累了。
要是它不小心生病了,那可得赶紧去看牙医,可不能拖着。
总之呢,下颌第一磨牙真的是我们口腔里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呀!我们要珍惜它,爱护它,让它能一直好好地为我们服务!难道不是吗?。
下颌第一磨牙的雕刻方法1:1牙体雕刻实训课件1:1牙体雕刻实训课件下颌第一磨牙的雕刻方法一、石膏框架成形1:1牙体雕刻实训课件1. 测量牙体规格摹刻离体牙时,需预先测量并记录牙体规格。
1:1牙体雕刻实训课件2.描绘框架及标志物把牙体规格及外形高点、邻接点、牙尖根冠分界线,描绘4个轴面的中轴用耐水铅笔转移到石膏棒上。
方法:图1 下颌第一磨牙五面观要求:上述标志物应尽可能精确。
1:1牙体雕刻实训课件3.石膏框架切削成形方法:用石膏切刀从唇舌、近远中入手切削均可。
先休整二侧,再修整另二侧。
如有必要,可预先在石膏棒上记录方位(颊、舌、近中、远中)。
底座四周应平整。
要求:切削成形的框架应与牙体规格一致。
1:1牙体雕刻实训课件4.刻入中轴、根冠分界线方法:为防止后续操作中标志线的消失,现阶段用小雕刻刀在四个轴面沿着尺刻入中轴、根冠分界线。
沟痕浅为好,不宜过深。
要求:刻入的中线需与描记的中线一致。
图2下颌第一磨牙牙冠高度、厚度的确定1:1牙体雕刻实训课件下颌第一磨牙的雕刻方法二、二面体形成1:1牙体雕刻实训课件1.描绘近中牙体形态方法:参照线图正确描绘近中牙体形态。
因近中面大于远中面,远中沿近中切削,故无需描绘远中牙体形态。
近中面大远中面小图3 近中面积大于远中面积图4 描绘近中牙体形态1:1牙体雕刻实训课件要求:为防止沾水后,铅笔印痕消失,需使用耐水铅笔。
描绘近中牙尖形态后,需用牙形尺检查。
检查时需使尺和石膏牙的中轴和根冠分界线的¡十字¡相吻合。
如出现形态偏差,需立即修改,否则将影响牙的整体平衡感、协调感。
1:1牙体雕刻实训课件2. 二面体切削成形方法:用石膏切刀上下推拉,切削到线。
为提高工作效率尽量不用小雕刻刀。
再次用牙形尺检查二面体形态。
要求:近远中牙体形态应与牙形尺一致,不多切,不少切。
1:1牙体雕刻实训课件下颌第一磨牙的雕刻方法三、四面体成形1:1牙体雕刻实训课件1.描绘颊舌面成形及牙合面主沟形态方法:参照线图正确描绘颊侧牙体形态及舌侧牙尖(邻接点以上)形态。
下颌第一磨牙的雕刻方法1:1牙体雕刻实训课件1:1牙体雕刻实训课件下颌第一磨牙的雕刻方法一、石膏框架成形1:1牙体雕刻实训课件1. 测量牙体规格摹刻离体牙时,需预先测量并记录牙体规格。
1:1牙体雕刻实训课件2.描绘框架及标志物把牙体规格及外形高点、邻接点、牙尖根冠分界线,描绘4个轴面的中轴用耐水铅笔转移到石膏棒上。
方法:图1 下颌第一磨牙五面观要求:上述标志物应尽可能精确。
1:1牙体雕刻实训课件3.石膏框架切削成形方法:用石膏切刀从唇舌、近远中入手切削均可。
先休整二侧,再修整另二侧。
如有必要,可预先在石膏棒上记录方位(颊、舌、近中、远中)。
底座四周应平整。
要求:切削成形的框架应与牙体规格一致。
1:1牙体雕刻实训课件4.刻入中轴、根冠分界线方法:为防止后续操作中标志线的消失,现阶段用小雕刻刀在四个轴面沿着尺刻入中轴、根冠分界线。
沟痕浅为好,不宜过深。
要求:刻入的中线需与描记的中线一致。
图2下颌第一磨牙牙冠高度、厚度的确定1:1牙体雕刻实训课件下颌第一磨牙的雕刻方法二、二面体形成1:1牙体雕刻实训课件1.描绘近中牙体形态方法:参照线图正确描绘近中牙体形态。
因近中面大于远中面,远中沿近中切削,故无需描绘远中牙体形态。
近中面大远中面小图3 近中面积大于远中面积图4 描绘近中牙体形态1:1牙体雕刻实训课件要求:为防止沾水后,铅笔印痕消失,需使用耐水铅笔。
描绘近中牙尖形态后,需用牙形尺检查。
检查时需使尺和石膏牙的中轴和根冠分界线的¡十字¡相吻合。
如出现形态偏差,需立即修改,否则将影响牙的整体平衡感、协调感。
1:1牙体雕刻实训课件2. 二面体切削成形方法:用石膏切刀上下推拉,切削到线。
为提高工作效率尽量不用小雕刻刀。
再次用牙形尺检查二面体形态。
要求:近远中牙体形态应与牙形尺一致,不多切,不少切。
1:1牙体雕刻实训课件下颌第一磨牙的雕刻方法三、四面体成形1:1牙体雕刻实训课件1.描绘颊舌面成形及牙合面主沟形态方法:参照线图正确描绘颊侧牙体形态及舌侧牙尖(邻接点以上)形态。
牙体解剖生理学实验教程牙体解剖生理学实验教程是口腔解剖生理学的配套教材。
其目的是通过理论与实验相结合,使学生掌握正常的牙体解剖结构和口腔生理功能,为口腔临床专业课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牙体解剖生理学实验教程包括两大部分内容:牙体解剖学与口腔生理学。
牙体解剖学部分安排了8个实验内容,包括牙的雕刻与塑型、髓腔及牙合型的观察。
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动手雕刻和描绘,加深对理论课的理解。
口腔生理学部分主要通过老师的讲解和示教,了解口腔生理功能常见的检查方法。
由于新版《牙合学》的编写,部分实验内容可供参考。
牙体解剖生理学实验教程计划安排24学时。
牙体解剖学部分安排21学时;口腔生理学部分安排3学时。
实验一牙体观察与外形测量(3学时)【目的和要求】牙体观察与测量是研究牙体解剖形态的方法之一,通过观察离体牙,熟练掌握各类离体牙的解剖特点,能正确认识和区分各类离体牙。
通过测量,掌握牙体的测量方法,了解游标尺的使用方法。
[实验内容]1.认识与观察离体牙2.测量牙体牙【实验用品】全口离体牙模型,游标尺,直尺,铅笔,模型牙。
[方法和步骤]1.对照离体牙,复习牙的解剖形态特点,熟记各类牙的主要解剖标志。
2.熟悉游标尺的使用,练习测量数值的读取(以mm为单位)。
3.测量离体牙,具体测量的项目和方法如下:(前、后牙测量方法相同,分别见图2-1和图2-2)。
(1)牙体全长:从切端或牙尖顶至牙根尖的距离。
(2)牙冠长:从切端或最高的牙尖顶至颈缘根方最低点之间的距离(图2.IA,图2-2A)。
(3)牙根长:从颈缘的根方最低点至根尖的距离(图2-18,图2-2B)。
(4)牙冠宽:牙冠近中、远中面最突点(接触点)之间的距离(图2-IC,图2-2C)。
(5)牙颈宽:唇面颈缘处与近远中缘相交点之间的距离(图2.1D,[]2-2D)。
(6)牙冠厚:牙冠唇面与舌面最突点之间的距离(图2-1E,图2-2E)。
A B CEDF G图2-1前牙测量方法A.牙冠长8.牙根长c.牙冠宽D.牙冠厚E,牙颈宽F.牙颈厚G.近远中面颈曲度E F G图2-2后牙测量方法A.牙冠长8.牙根长C.牙冠宽D.牙颈宽E.牙冠厚F.牙颈厚G.近远中面颈曲度(7)牙颈厚:牙颈唇面与舌面颈缘上最低点的距离(图2.1F,图2-2F)。
各个牙体雕刻之基本形态要求三、前磨牙类(一)上颌第一前磨牙的特征* 颊面1.大致形态和尖牙相似呈不规则五边形。
2.颊侧牙尖顶稍稍偏远中。
3.切角征相反。
* 舌面4.舌尖顶在稍稍偏近中的位置。
* 邻接面5.大致形态由颊舌尖形成M形的山。
6.舌尖的高度比颊尖低。
(约为颊尖的85%)7.牙颈部附近纵形凹陷,凹陷程度近中面显著。
(越过颈缘线一部分达到牙根)8.近远中径<颊舌径。
9.大致形态象不等边六边形。
10.弯曲征相反。
11.沟的走行呈H字型,中央沟稍微靠舌侧走行。
12.边缘沟隆凸能看见。
13.牙颈部水平横断面形态是眉形或者葫芦形。
*牙根14.两个根稍稍多一些。
(50%稍多)(二)上颌第二前磨牙的特征( 与上颌第一前磨牙比较)1.颊舌尖位于近远中的中央。
2.舌尖大致和颊尖等高。
(约为颊尖的95%)3.表现出退化倾向。
从咬合面看的话, 近中一半和远中一半大致同形同大。
整个牙体比较圆,呈卵圆形。
4.中央沟短。
(近远中窝距离近一些)5.单根。
(三)上颌第一前磨牙和上颌第二前磨牙的鉴别上颌第一前磨牙上颌第二前磨牙整体观锐利圆钝(退化倾向)牙根数2根1根牙根的近远中压平强弱从咬合面观时颊舌轴两边的形态颊舌侧牙尖高度的差(四)下颌第一前磨牙的特征* 颊面1.大致呈五边形,比较对称。
(和下颌尖牙相似)2.颊尖顶在略偏近中的位置。
* 舌面3.舌尖顶偏近中。
* 邻接面4.舌尖明显比颊尖低。
(约为颊尖的70%)5.颊面明显向舌侧倾斜,舌面大致上呈直线。
6.牙冠轴和牙根轴相交形成角度。
(牙冠轴向舌侧倾斜)* 咬合面7.近远中径<颊舌径。
8.固有咬合面靠舌侧,呈不等边三角形。
9.颊尖和舌尖的牙尖三角嵴走行方向不同。
10.中央沟在中央略靠近舌侧的位置,从近中颊侧向远中舌侧呈横S形走向。
11.牙颈部水平横断面的形态呈卵圆形。
* 牙根12.单根。
(五)下颌第二前磨牙的特征(和下颌第一前磨牙比1.颊尖的近中缘和远中缘相交的颊尖角大。
各个牙体雕刻之基本形态要求一、切牙类(一)上颌中切牙的特征 * 唇面:1.大致形态是梯形。
2.整个牙体稍微丰满。
3.近远中唇面嵴明显。
4.颈缘线呈U 字型。
* 舌面:5.大致形态是三角形。
6.有舌面窝。
7. 有舌隆凸。
8.近中边缘嵴大致上是直线,宽度相对狭窄尖锐;远中边缘嵴弯曲,相对粗宽和圆钝。
9.从近远中看边缘嵴的顶点略微靠近边缘嵴中..央的内侧。
10.颈缘线呈V 字型。
* 邻接面:1.大致形态是等腰三角形。
12.边缘嵴到达切1/3时特别肥厚。
(近中的位置比远中靠近切缘)。
13.边缘嵴和舌隆凸的过渡部呈凹状。
(颈曲线)。
14.从近中看能确定远中边缘嵴的中央部。
* 切缘15.近远中径>唇舌径。
16.切缘稍微靠近唇侧,大致上呈直线走向。
17.唇侧的大致形态是四边形,舌侧三角形。
18.牙颈部水平横断面的形态是圆三角形。
-(二)上颌侧切牙的特征(和上颌中切牙比较)1.牙体要小一些。
2.近远中唇侧嵴发育不明显,轮廓比较圆。
3.切角征明显。
4.牙根征明显。
5.边缘嵴发达。
(比较宽,厚)6.盲孔(畸形舌侧窝)出现的几率比较多。
7.切缘在唇舌向的中央位置, 远中向稍稍向舌侧倾斜。
8.牙颈部的水平横断面的形态是卵圆形。
(三)上颌中切牙和上颌侧切牙的鉴别(位置的鉴别)上颌中切牙上颌侧切牙大小大小牙颈部水平横断面的形态圆三角行,或近似三角形的卵圆形卵圆形唇面观切缘的走行水平直线弯曲并呈斜线走行(四)下颌中切牙的特征 * 唇面 1.细而长。
2.切缘和牙体长轴大致成直角。
(牙根征基本上看不到)3.近中的一半和远中一半大致同形同大。
(切角征基本上看不到)4.近中和远中边缘到根尖大致呈一条直线。
5.边缘嵴发育不良。
* 邻接面:6.唇侧线角略微呈凸弯形。
* 切缘:7.近远中径<唇舌径。
8.切缘大致在唇舌向的中央。
9.弯曲征基本上没有。
10.牙颈部的水平横断面形态是椭圆形。
* 牙根11.近中面有纵向走行的隆起,远中面可以看见浅浅的凹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