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下的细胞
- 格式:ppt
- 大小:271.50 KB
- 文档页数:7
显微镜下正常细胞形态
正常细胞在显微镜下有不同的形态,根据细胞类型和功能的不同,其形态也会有所差异。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正常细胞形态:
1. 血细胞:红细胞呈扁平的圆盘状,白细胞呈不规则形状,有很多细长的突起。
2. 上皮细胞:上皮细胞通常呈多边形或长方形,具有细胞膜,细胞核位于细胞中央。
3. 肌肉细胞:肌肉细胞呈长而纤维状,有明显的纨网状线条。
4. 神经细胞:神经细胞形态各异,常具有多个突起和分支,细胞体呈椭圆形或星状。
5. 脂肪细胞:脂肪细胞为圆形或椭圆形,内部充满脂肪滴。
6. 结缔组织细胞:结缔组织细胞呈长梭形或星状,常具有突起和分支。
这些细胞形态只是一些常见的例子,细胞形态可以根据细胞类型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同时,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还需要考虑像染色技术、细胞处理等因素的影响。
小学科学1《显微镜下的细胞》教案显微镜下的细胞:小学科学1教案1. 引言细胞是所有生物的基本单位,是生命存在和进行各种生物活动的基础。
在小学科学1课程中,引入显微镜下的细胞的教学非常重要。
本教案旨在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理解细胞的结构、功能和重要性。
2. 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显微镜下的细胞,学生能够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 学生能够描述植物和动物细胞的共同点和区别。
- 学生能够适当使用显微镜进行细胞观察。
- 学生能够掌握相关的科学术语并应用于描述细胞结构。
3. 教学材料- 显微镜(每两位学生一台)- 盖玻片- 鲍尔油墨- 植物切片和动物薄片- 玻璃滴管- 草图纸和铅笔4. 教学活动4.1 活动一:细胞结构的观察4.1.1 教师介绍显微镜的基本使用方法,如如何调节焦距和观察细胞样本的步骤。
4.1.2 学生配对使用显微镜,观察鲍尔油墨中的细胞。
4.1.3 学生以铅笔和草图纸记录所观察到的细胞,并注明细胞的形状和大小。
4.2 活动二:细胞比较4.2.1 教师展示植物切片和动物薄片,并解释它们分别来自植物和动物细胞。
4.2.2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切片和动物薄片,记录所观察到的共同点和区别。
4.2.3 学生回到全班小组,分享他们的观察结果,并由教师引导进行讨论。
4.3 活动三:细胞的特殊化4.3.1 教师向学生介绍细胞的特殊化概念,即细胞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差异。
4.3.2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细胞结构进行研究并制作海报展示。
4.3.3 学生在海报上绘制所选择细胞结构的草图,并简要解释其功能和重要性。
5. 教学评估5.1 教师观察学生在观察细胞结构时的表现,并针对学生的观察技能给予反馈。
5.2 学生完成海报展示后,全班进行评价和讨论,以检查学生对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理解程度。
5.3 学生编写一篇关于细胞的短篇作文,展示他们对细胞的理解以及在课堂中所学到的知识。
6. 总结通过本教案的教学活动,学生能够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理解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
使用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首先,让我们观察一种常见的植物细胞,叶片细胞。
将一片新鲜的植物叶片置于显微镜下,我们可以看到细胞的外部结构和内部组成。
在光学显微镜下,细胞壁是最明显的结构之一、细胞壁是由纤维素组成的坚硬外层,能够提供细胞保护和支持。
除此之外,我们还能看到细胞质,它是细胞壁和细胞核的区域,包含了细胞器和细胞液。
在细胞质中,可以看到一些细胞器,如细胞核、叶绿体和线粒体。
细胞核是植物细胞的“大脑”,负责控制细胞的生长和分裂。
叶绿体是植物细胞中光合作用的场所,通过吸收阳光、水和二氧化碳产生能量和氧气。
线粒体是细胞的“能量中心”,负责将养分转化为能量。
接下来,让我们观察一种动物细胞,血液细胞。
血液细胞是体内循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运输氧气和营养物质到身体各个部位。
将一滴血涂抹在载片上,置于显微镜下,我们可以看到各种不同类型的血细胞。
其中,红细胞是最常见的一种。
它们呈圆盘状,中间凹陷,没有细胞核和细胞质,主要负责携带氧气到身体各个组织。
此外,我们还能看到有细胞核的白细胞,它们是免疫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负责抵抗病毒和细菌的入侵。
血小板是另一种血液细胞,在血液凝结和修复受伤组织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除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外,我们还能观察到微生物细胞,比如细菌细胞。
细菌是一类单细胞微生物,能够在各个不同的环境中生存。
将一份细菌样本放到显微镜下,我们可以看到细菌的形态和结构。
细菌细胞通常呈棒状或球状,外表由细菌壁围成。
细菌壁是由多糖和蛋白质组成的坚硬外层,能够保护细菌免受环境的损害。
与植物和动物细胞不同的是,细菌细胞没有细胞核,而是将DNA储存在一个叫做核区的特殊区域中。
此外,细菌细胞还有许多功能性的附属物,如鞭毛和菌毛。
鞭毛能帮助细菌移动,菌毛则用于与其他细胞进行黏附和交流。
总结起来,使用显微镜观察不同类型的细胞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它们的结构和功能。
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质和细胞器,动物细胞具有细胞核和细胞质,血液细胞负责运输和免疫,而细菌细胞具有细菌壁、核区和附属物。
小学科学第一单元第1课《显微镜下的细胞》(教案)显微镜是一种可以放大细小物体的工具,它的发明对于科学研究和生物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小学科学的第一单元中,我们将学习显微镜下的细胞,这是我们了解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基础。
本节课将通过探究显微镜功能、使用方法以及观察细胞的步骤,帮助学生理解细胞是构成生物的基本单位。
一、学习目标1. 了解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原理。
2. 掌握显微镜的正确使用方法。
3. 能够观察并描述细胞的外形和结构。
4. 认识细胞作为生物的基本单位的重要性。
二、教学准备1. 显微镜、可视化教具、显微镜玻片、取片钳、载玻片。
2. 以洋葱鳞片、葡萄酒曲霉、泡沫花瓣等为材料的玻片制片。
3. 学生练习用的显微镜玻片和载玻片。
三、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引入显微镜的概念和作用,把显微镜与放大镜进行对比,以激发学生对于显微镜的兴趣,提出问题如:你们知道显微镜是什么吗?它有什么作用呢?2. 引导探究(1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显微镜的构造,并通过显微镜的各部分功能让学生了解显微镜的工作原理。
然后,教师可以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分别观察双眼显微镜和复式显微镜的放大效果,并让学生尝试调整对焦,观察不同物体的细胞结构。
3. 示范操作(10分钟)教师示范如何制作材料片,取材料,放置到载玻片上,并通过调整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和对焦来观察细胞结构。
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观察细胞的外形、颜色以及可能存在的细胞器。
4. 学生实践(25分钟)学生分小组进行实践操作。
每组学生使用自己的显微镜进行观察,了解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并通过观察不同材料的细胞结构,发现不同细胞的特点和特殊结构。
5. 总结归纳(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对观察到的细胞结构进行总结和归纳,让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和共同点,并进行提问,例如:你们观察到的细胞有哪些特点?有什么相似之处?细胞的形状和颜色有影响因素吗?6. 拓展练习(15分钟)教师可以布置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例如练习描述细胞的外形和结构,或提问如何改变细胞的颜色等。
显微镜下的细胞教案
教案应由本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书写,以下仅供参考,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撰写。
标题:显微镜下的细胞
一、教学目标:
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和组成;
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能够观察并识别不同种类的细胞;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组成;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观察不同种类的细胞。
三、教学步骤: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细胞图片,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主题。
学习新课:介绍细胞的基本结构和组成,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
核、细胞质、叶绿体和液泡等。
然后让学生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植物的叶和根的细胞等,并指认出不同种类的细胞。
实践练习: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显微镜,掌握使用方法,并观察不同种类的细胞。
同时,教师进行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
归纳小结: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强调观察细胞的方法和技巧,以及实验操作时的注意事项。
四、教学评价:
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过程,了解学生对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观察细胞的技能的掌握情况;
通过提问和答疑,了解学生对细胞结构和组成的认知情况;
评价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以及他们在实验过程中的参与度和合作精神。
五、教学反思:
总结本课的教学内容,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找出不足之处;
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制定相应的补救措施;
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同学们用显微镜观察过生物细胞或植物纤维吗?显微镜下的视野是肉眼观测不到的景象,满载着人们对未知的想象。
显微镜是非常重要的科研设备,主要分为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现在的光学显微镜可将物品放大1 600倍,用以观察其内部结构,在医学应用上极为广泛。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探索显微镜下的奇妙世界吧!显微镜奇妙世界显微镜下的血细胞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
血细胞又可称为“血球”,是存于血液中的有形成分,分为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三类。
血细胞不间断地为人体的氧气交换、疾病免疫、伤口愈合做着积极的贡献。
红细胞红细胞,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血细胞,其主要功能是随血液流动为机体运送氧气。
红细胞呈圆饼状,中央薄而凹陷,边缘厚而凸起,就像是没有洞的甜甜圈,正常状态饱满且富有弹性,便于携带氧气,柔韧性又可以使其形态变化自如,通过狭窄的毛细血管去释放氧气。
正常红细胞形态白细胞白细胞,体积较红细胞要大,为有核无色的球形细胞,对病毒和细菌具有防御功能,是人体的免疫卫士。
在光学显微镜下,经过染色后的血涂片里可以观察到细胞质上的特殊颗粒,进而将白细胞分类为有粒白细胞(如中性粒细胞)和无粒白细胞(如淋巴细胞)。
白细胞能通过毛细血管到达身体任意部位,准确找到病菌入侵的位置,对其进行包裹和吞噬。
感冒发烧时如果去医院验血,就会发现白细胞急性增多。
白细胞的模拟形态在人体血液循环的过程中,血细胞不断地新陈代谢,红细胞的平均寿命约为120天,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寿命一般不超过10天,血细胞衰老死亡的同时,也会有相应数量的细胞新生。
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是生成各种血细胞的原始细胞,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可分化成为各种血细胞的前体细胞,最终成熟为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或者是其他血液细胞。
医学研究者利用干细胞的分化增殖能力,发明了干细胞移植术,患有严重血液系统疾病和免疫系统疾病的人们因此而得到救治。
收集了献血志愿者的血液后,并不能马上输注给病人,血液还要在无菌实验室中历经质检和分离血细胞的过程。
光学显微镜下可看到的细胞结构
细胞膜:细胞膜是包围每个细胞的薄膜,将细胞内部与外部环境分开。
它由脂质双分子层构成,具有选择透过性,控制着细胞内外物质的进出。
细胞核:细胞核是细胞内最重要的部分,含有细胞的遗传物质DNA。
它决定了细胞的遗传特性,并控制着细胞的代谢和生长。
线粒体:线粒体是细胞的能量工厂,负责生成ATP,为细胞活动提供能量。
叶绿体:叶绿体主要存在于植物细胞中,负责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并存储在有机物中。
内质网:内质网是细胞内的主要膜系统,参与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以及物质的转运。
高尔基体:高尔基体在动物细胞中与分泌物的形成和分泌有关,而在植物细胞中与细胞壁的合成有关。
中心体:中心体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控制着纺锤体的形成。
溶酶体:溶酶体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够分解衰老的细胞器和外来病原体。
核糖体: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由RNA和蛋白质构成。
微管和微丝:微管和微丝是细胞骨架的组成部分,对维持细胞的形态和内部结构起着重要作用。
以上就是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的细胞结构。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结构的大小通常在微米级别,因此需要适当的放大倍数才能观察到。
同时,由于光学显微镜的分辨能力有限,对于更小的细胞器(如线粒体的亚结构、DNA分子等)可能无法清晰地观察到。
小学科学第1课显微镜下的细胞(教学设计)小学科学第1课:显微镜下的细胞(教学设计)引言:本教学设计是为小学科学第一课所设计的,主题为“显微镜下的细胞”。
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将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并学习如何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
本设计旨在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科学观察和实验技能,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一、教学目标:1. 了解细胞的基本概念和结构组成;2. 能够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3. 掌握描述和绘制细胞结构的方法;4. 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察和实验技能。
二、教学准备:1. 教材:小学科学教材第一册;2. 实验器材:显微镜、玻璃片、刷子、取物钳;3. 实验材料:洋葱片、苹果片、柳叶片等;4.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
三、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介绍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要求学生回忆上学年学习过的生命现象,引出对细胞的讨论。
2. 课堂讲解(15分钟)通过多媒体投影仪将有关细胞的图片和图表呈现给学生,讲解细胞的概念、结构组成和功能。
重点介绍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部分。
3. 实验操作(30分钟)步骤一:准备洋葱片让学生用刷子刷洋葱表皮,然后用取物钳将一片薄薄的洋葱表皮取下。
步骤二:观察洋葱细胞将洋葱表皮放在玻璃片上,加一滴水,再盖上另一片玻璃片,用显微镜观察洋葱细胞的结构。
步骤三:绘制洋葱细胞让学生观察洋葱细胞的形状、颜色和结构,并尝试绘制出自己观察到的细胞图像。
4. 实验展示(10分钟)请几名学生上台展示他们绘制的洋葱细胞图像,并请他们简单描述观察到的细胞结构。
5. 组织讨论(15分钟)带领学生回顾实验中观察到的洋葱细胞结构,引导学生总结细胞的基本特征和组成部分。
6. 小结(5分钟)概括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方法。
四、课后延伸:1. 练习册上的相关习题;2. 自行观察其他物体的细胞结构,并进行记录;3. 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科学实验室,进一步了解细胞研究的应用。
1.1《显微镜下的细胞》分层练习【基础训练】1、_______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
2、动植物细胞都是由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组成。
3、使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先用_______物镜观察整体,再用_______物镜观察细节。
【能力培养】1、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ⅹ。
(1)我们可以用显微镜直接对物体进行观察。
()(2)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发现标本偏左了,应该往右移。
()(3)不同的细胞,形状、大小也不同。
()(4)每个洋葱表皮细胞中的小黑点是细胞核。
()(5)人和动物的细胞都有细胞壁。
()2、选择题,将正确的序号填写在括号内。
(1)下列物体不是由细胞组成的是()A.口腔黏膜B.植物的根C.岩石颗粒(2)我们的身体是由无数()组成。
A.细胞B.肌肉C.骨骼(3)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关于细孢的说法错误的是()A.叶和根的细胞形状、大小不同B.人、动物和植物的细胞是不同的C.动植物细胞的结构是相同的(4)洋葱表皮细胞是()A.B.C.(5)使用显微镜时,调节载物台下的(),从目镜往下看,能看见一个亮的光圈。
A.物镜B.反光镜C.准焦螺旋【拓展提高】显微镜下观察洋葱表皮细胞1、实验材料:显微镜写出显微镜结构名称:A.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2、制作洋葱表皮装片下列四幅图是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正确的顺序是()A.①②③④B.②④①③C.③②④③3、实验过程:①将洋葱表皮装片放在显微镜的_________上。
②调节显微镜,直到能看清楚洋葱表皮细胞为止。
③观察发现洋葱表皮是由一个个小格子构成的,形状规则,它们就是洋葱表皮的__________。
参考答案【基础训练】1、细胞2、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3、低倍高倍【能力培养】1、(1)ⅹ(2)√(3)√(4)√(5)ⅹ2、(1)C (2)A (3)C (4)B (5)B 【拓展提高】1、目镜粗准焦旋螺物镜载物台反光镜2、B3、载物台细胞。
9.显微镜下的细胞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7号考生,我准备好了。
我说课的题目是显微镜下的细胞。
下面我将从教材与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方面展开说课。
首先,说教材,本课选自人教鄂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课,主要介绍了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知道了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为后面的学习提供了感性认识和理论基础,体现了教材编排的连续性和逻辑性。
掌握学生情况才能更好的因材施教,五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科学概念,具备了一定的科学思维和操作能力。
但是思维缺乏严谨性,知识迁移的能力也有所欠缺,因此需要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
结合教材内容和新课标核心素养的要求,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科学观念:知道洋葱表皮是由细胞构成的,并能描述洋葱细胞的主要特征。
2、科学思维:能够运用比较、分析的思维方式,归纳概括出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组成单位。
3、探究实践:在观察的过程中,提升观察的能力以及动手能力。
4、态度责任:感受科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学习兴趣,愿意分享交流自己的探究结果。
根据以上教学目标,我确定的教学重点为:通过观察与分析,知道洋葱表皮是由细胞构成的,并能描述洋葱细胞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为:能够对观察现象进行解释,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处理与分析。
为了突破重难点,我主要通过出示多媒体课件,采用启发式提问,讲解等教法来教学。
而学生主要通过观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阅读等学法来学习本课。
下面,重点说说教学过程,我将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四个环节。
环节一:图片导入,引出课题。
课程开始,我会结合课页图呈现这样一幅情景:洋葱是我们常见的蔬菜。
引导学生思考:在显微镜下观察洋葱,会有什么发现?由此引出课题:显微镜下的细胞。
(板书)这个环节主要通过图片,采用启发式提问的方式进行导入,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兴趣。
环节二:观察探究,实践新知(板书)这个环节一共有2个部分。
第一部分,在显微镜下观察洋葱。
1.1《显微镜下的细胞》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显微镜下的细胞》大象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
首先,在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洋葱表皮获得不同观察结果的情况下,提醒学生思索用显微镜观察会如何自然导入实验环|节。
在实验环节中,教会学生制作洋葱表皮装片,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并描绘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在小组内交流观察结果,认识洋葱表皮细胞。
通过进-步观察植物的其他部位的细胞,归纳出植物是由细胞组成的。
阅读动物细胞和人体细胞后,得出结论细胞是生命体的基本组成单位。
【教学目标】[科学观念]生物体是由细胞组成的。
[科学思维]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与归纳的思维能力。
[科学实践](1)制作洋葱表皮细胞装片,能利用显微镜对洋葱表皮细胞进行观察。
(2)能利用图示和语言的方式描述观察到的植物细胞。
(3)通过阅读动物和人体细胞图片,归纳出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
[责任态度]在用显微镜观察的实验中,要愿意与他人合作交流,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培养科学探究意识,增强探究本领。
【教学重点】知道细胞是生命体的基本单位。
【教学难点】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并用图示和语言描述观察到的细胞。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猜猜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什么礼物?展示图片。
2、洋葱表皮分外表皮和内表皮,仔细观察它们有什么不同?3、洋葱表皮是什么样的呢?先用肉眼观察,再用放大镜观察,描述观察现象。
(发放洋葱表皮和放大镜)提醒:小心辣眼。
4、提问:如果在显微镜下观察洋葱表皮,会看到什么呢?[讲授新课]一、认识显微镜1、阅读教材,显微镜的结构由哪些部分组成?2、观察显微镜实物,指认显微镜各部分名称。
3、显微镜的结构有什么作用?明确:(1)目镜——放大物像(2)调节旋钮——调节清晰度(3)物镜——放大物像(4)载物台——放玻片(5)放光镜——使光线射入镜筒二、显微镜的使用方法1、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分为5步:安放、对光、上片、调焦、观察。
2、具体演示操作(1)安放:取镜时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
光学显微镜与电子显微镜分别可观察到的细胞结构光学显微镜只能观察到细胞的大致结构,能看到细胞壁、细胞核、叶绿体、液泡;染色后还能看到线粒体、细胞分裂时能看到染色体;一些小型的细胞器如核糖体是看不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只有在质壁分离的时候可以看到,正常的细胞细胞膜和细胞壁是在一起的),细胞质:可以看到的细胞器:线粒体(用健那绿染色才能看到蓝绿色的小点)、叶绿体、液泡、细胞核的完整结构(核膜、核孔等是分辨不出来的)首先光镜放大倍数比电镜小.光镜下观察的都叫显微结构,电镜下的都叫亚显微结构.光镜:细胞壁,细胞膜(动物可见轮廓、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只有在质壁分离的时候可以看到,正常的细胞细胞膜和细胞壁是在一起的),细胞核,液泡,叶绿体,线粒体, 染色体(中心体,纺锤体, ,细胞板.有疑问)电镜:只要细胞里有的都能看见.可以把光镜下能看见的记住,剩下的都要用电子显微镜看.当然这种题还需要注意的是细胞里是否存在,比如观察植物根尖分生区,用什么显微镜都看不见叶绿体和液泡,因为分生区细胞中就没有.还有要注意是否染色,细胞不经过染色,只能看见叶绿体和液泡,其它细胞器都看不见.再补充一下,光镜下写的那些结构看见的也都是轮廓,再细微的结构,比如核膜上的核孔,比如磷脂双分子层,比如线粒体的嵴,叶绿体类囊体等等都看不见.这些都要用电镜.用光学显微镜的高倍镜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图象,清晰可见的细胞结构是()A. 染色体、纺缍体、细胞壁B. 染色体、赤道板、细胞壁C. 纺缍体、核仁、细胞壁D. 纺缍体、细胞壁、细胞膜解析:A、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图象可观察到染色体、纺锤体、细胞壁,A正确;B、赤道板是一个假象的板,实际上并不存在,所以有丝分裂中期以及任何其它时期都不可能看到赤道板,B错误;C、在有丝分裂的前期核膜、核仁就逐渐解体消失了,所以不可能在有丝分裂中期看到核仁,C错误;D、植物的细胞膜紧贴着细胞壁,在显微镜下只能看到细胞壁而看不到细胞膜,D错误.故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