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图书馆藏
- 格式:pdf
- 大小:171.37 KB
- 文档页数:23
新加坡大学图书馆机构设置调研及启示刘莎莎(安徽工业大学图书馆,马鞍山243002)摘 要:对新加坡公立大学图书馆组织机构设置现状进行调查,从共性、差异性和特点入手对其机构设置情况进行梳理分析。
并据此为我国高校图书馆组织机构改革总结了三点启示:用户需求是推动机构变革的主动力而非唯一动力;配套的馆员成长机制是组织机构变革的关键;组建适应新环境、新需求的增长性机构是必然趋势。
关键词:新加坡大学图书馆;组织机构;机构设置;高校图书馆中图分类号:G251ResearchandEnlightenmentontheOrganizationalStructureofUniversityLibrariesinSingaporeLIUSha sha(AnhuiUniversityofTechnologyLibrary,Maanshan 243000,China)Abstract:ThispaperinvestigatesthecurrentsituationoftheorganizationalstructureofpublicuniversitylibrariesinSingapore,andanalyzestheorganizationalstructurefromtheaspectsofcommonness,differenceandcharacteristics.Basedonthis,thispapersummarizesthreeinspirationsfortheorganizationalreformofuniversitylibrariesinChina:theuserdemandistheinitiativeratherthantheonlypowertopromotetheorganizationalreform;thesupportinggrowthmechanismoflibrariansisthekeytotheorganizationalreform;andtheestablishmentofgrowthinstitutionstoadapttothenewenvironmentandnewdemandsistheinevitabletrend.Keywords:publicuniversitylibraryinSingapore;organizationalstructure;universitylibrary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用户需求的变化,推动着高校图书馆职能不断拓展。
据留学360介绍,新加坡国立大学(the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简称NUS,或“国大”),是新加坡共和国的第一所大专学府,在国际上具有领先学术地位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其前身是1905年创建的英皇爱德华七世医学院及1927年设立的莱佛士学院,1949年这两所学院合并成马来亚大学,后改名新加坡大学。
1953年南洋大学在东南亚华人社群的倾力支持下成立,成为新加坡第二所大学。
1980年新加坡大学同南洋大学正式合并成为新加坡国立大学。
新加坡国立大学始创于1905年。
目前拥有9所专业学院,7个研究生院,多个研究所和科研中心。
共设学系50个,在校本科学生约19000人,研究生7000多人,教研人员3000人。
新加坡国立大学目前拥有13个学科,可供至少22000名本科和8000名研究生学习。
新加坡国立大学学科门类齐全,设有人文和社会科学、理学、工学、商学、法学、建筑学、电脑学、杨潞龄医学院和杨秀桃音乐学院。
另有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东亚研究所等研究机构。
图书馆基本情况新加坡国立大学图书馆,占地34,170平方米,内设4,840个座位,馆藏丰富,门类齐全,为教学及学术研究提供重要的资源。
新加坡国立大学图书馆由6个部分组成,分别坐落于肯特岗校园内。
这6个图书馆皆藏书丰富,积极搜集各种学术研究著作以配合该校各院系的教学和研究之需。
馆藏最主要书籍有:建筑学、营造与产业管理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商业经营学、法律学、医药学、牙科学、理科以及工程科技学等。
这6个图书馆包括:1、中央图书馆这是一所综合性的图书馆。
特藏包括新马文献资料、善本书库及本校出版刊物。
为该校人文暨社会科学院、设计与环境学院、工程学院、杨秀桃音乐学院和国大博学计划等单位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提供保障。
2、中文图书馆(包括日文资料部)它主要以配合中文系及日文系教学和研究为目标,除收集中日文文献资料外,还珍藏海外华人的文献资料及明清时代的善本及手稿等。
世界各国国家图书馆藏书大全(2010-03-26 20:56:53| 分类:在线服务|字号订阅本文转载自难得糊涂《世界各国国家图书馆藏书大全(建议收藏)》世界各国国家图书馆亚洲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国家图书馆(National Library of The United ArabEmirates)阿塞拜疆国家图书馆(State Library of Azerbaijan)巴基斯坦国家图书馆(National Library of Pakistan)不丹国家图书馆(National Library of Bhutan)朝鲜人民大学习堂(The Grand People's Study House DPRK)菲律宾国家图书馆(National Library of Philippines)格鲁吉亚国立公共图书馆(Georgian State Pulbic Library)哈萨克斯坦国家图书馆(National Library of the Republic of Kazakhstan)韩国国立中央图书馆(National Library of Korea)吉尔吉斯斯坦国立公共图书馆(State Public Library of Kyrgyzstan)柬埔寨国家图书馆(National Library of Cambodia)卡塔尔国家图书馆(Qatar National Library)科威特中央图书馆(Kuwait Central Library)老挝国家图书馆(National Library of Laos)黎巴嫩国家图书馆(National Library of Lebanon)马尔代夫国家图书馆(National Library of Maldives)蒙古国立中央图书馆(State Central Library of Mongolia)孟加拉国家图书馆与档案馆(Bangladesh National Library & Archives)缅甸国家图书馆(National Library of Myanmar (Burma))尼泊尔国家图书馆(Nepal National Library)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National Diet Library)塞浦路斯图书馆(Cyprus Library)沙特阿拉伯法赫德国王国家图书馆(King Fahd National Library)斯里兰卡国家图书馆与文献中心(National Library of Sri Lanka)塔吉克斯坦国家图书馆(Firdousi Tajik National Library)泰国国家图书馆(Ho Samut Haeng Chat = National Library of Thailand)土耳其国家图书馆(Milli Kutuphane = National Library of Turkey)土库曼斯坦国立巴沙尔图书馆(National Library of Turkmenistan)文莱国家图书馆(The National Library of Brunei)乌兹别克斯坦国立阿利舍尔·纳沃伊图书馆(Alisher Navoi State Libraryof Uzbekistan)新加坡国家图书馆(National Library of Singapore)叙利亚阿萨德国家图书馆(Assad National Library)亚美尼亚国家图书馆(National Library of Armenia)伊拉克国家图书馆(National Library of Iraq)伊朗国家图书馆(National Library of the Islamic Republic of Iran)以色列犹太国家与大学图书馆(The Jewish National &University Library)印度国家图书馆(National Library of India)印度尼西亚国家图书馆(National Library of Indonesia)约旦国家图书馆(National Library of Jordan)越南国家图书馆(National Library of Vietnam)世界各国国家图书馆欧洲阿尔巴尼亚国家图书馆(Biblioteka Kombetare=National Library of theRepublic of Albania)爱尔兰国家图书馆(National Library of Ireland)爱沙尼亚国家图书馆(Eesti Rahvusraamatukogu = The National Library ofEstonia)安道尔国家图书馆(Biblioteca Naciona l d’Andorra=Andorra NationalLibrary)奥地利国家图书馆(Osterreichische Nationalbibliothek=AustrianNational Library)白俄罗斯国家图书馆(National Library of Belarus)保加利亚圣·西里尔与圣·美多迪乌斯国家图书馆(St. Cyrill & St.Methodius National Library)比利时皇家图书馆(Royal Library of Belgium)冰岛国家与大学图书馆(The National and University Library ofIceland=Landsbokasafn Islands – Haskolabokasafn)波兰国家图书馆(Biblioteka Narodowa = The National Library)波斯尼亚与黑塞哥维那国家与大学图书馆(National & University Library,Bosnia & Herzegovinia)丹麦皇家图书馆(Det Kongelige Bibliotek = The Royal Library)德国柏林国立普鲁士文化基金会图书馆(Staatsbibliothek zu Berlin–Preuβ ischer Kulturbesitz = State Library of Berlin—Prussian Cultural Foundation)德国国家图书馆(Die Deutsche Bibliothek = The National Library of Germany)俄罗斯国家图书馆(Российскаянациональнаябиблиотека= The National Library of Russia)俄罗斯国立图书馆(The Russian State Library)法国国家图书馆(Bibliotheque nationale de France(BNF)= French National Library)梵蒂冈图书馆(Biblioteca Apostolica Vaticana = Vatican Library)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图书馆—芬兰国家图书馆(Helsinki University Library – the National Library of Finland)立陶宛马蒂纳斯·马齐达斯国立图书馆(Martynas Mazvydas National Library of Lithuania)列支敦士登国家图书馆(Liechtensteinische Landesbibliothek= Liechtenstein National Library)卢森堡国家图书馆(Bibliotheque Nationale de Luxembourg = The National Library of Luxembourg)马耳他国家图书馆(Bibljoteka Nazzjonali t a’ Malta= National Library of Malta)摩尔多瓦共和国国家图书馆(National Library of the Republic of Moldova)摩纳哥路易斯·诺塔里图书馆(Bibliotheque Louis Notari)南斯拉夫塞尔维亚国家图书馆(Narodna Biblioteka Srbije = National Library of Serbia)瑞典皇家图书馆(Kungl. Biblioteket = The Royal Library or Sweden)瑞士国家图书馆(Swiss National Library)圣马力诺国家图书馆与图书遗产馆(Biblioteca di Stato e BeniLibrari=National Library and Book Patrimony)斯洛伐克国家图书馆(Slovenska nnarodna kniznica v matici slovenska=The Slovak National Library in Matica slovenska)斯洛文尼亚国家与大学图书馆(Slovenian National and UniversityLibrary)乌克兰国家图书馆(The Vernadsky National Library of Ukraine)西班牙国家图书馆(Biblioteca Nacional de Espana = National Library ofSpain)希腊国家图书馆(National Library of Greece)匈牙利国立塞切尼图书馆(National Szechenyi Library)英国图书馆(The British Library)世界各国国家图书馆非洲阿尔及利亚国家图书馆(The National Library of Algeria)埃及国家图书馆与档案馆(National Library & Archives of Egypt)埃及亚历山大图书馆(Bibliotheca Alexandrian – The Library ofAlexandria, Egypt)埃塞俄比亚国家图书馆与档案馆(National Library and Archives ofEthiopia)安哥拉国家图书馆(Angola National Library )贝宁国家图书馆(National Library of Benin)博茨瓦纳国家图书馆服务处(The Botswana National Library Service)冈比亚国家图书馆(Gambia National Library)刚果人民共和国国家图书馆(The People's National Library of Congo)吉布提国家图书档案馆(National Library and Archives of Kiribati)几内亚比绍国家图书馆(National Library of Guinea-Bissau)几内亚国家图书馆(Bibliotheque Nationale = National Library)加纳图书馆理事会(Ghana Library Board)加蓬国家图书馆(Bibliotheque Nationale = National Library)津巴布韦国家图书馆(National Library of Zimbabwe)喀麦隆国家图书馆(National Library of Cameroon)科特迪瓦国家图书馆(Bibliotheque Nationale = National Library)莱索托国家图书馆(Lesotho National Library Service)卢旺达国家图书馆(Bibliotheque Nationale)马达加斯加国家图书馆(Bibliotheque National)马拉维国家图书馆服务处(National Library Service)毛里塔尼亚国家图书馆(Bibliotheque Nationale =National Library)莫桑比克国家图书馆(National Library of Mozambique)纳米比亚国家图书馆(National Libraries of Namibia)南非国家图书馆(South African Library)尼日利亚国家图书馆(National Library of Nigeria)塞拉里昂国家图书馆理事会(Sierra Leone Library Board)塞舌尔国家图书馆(Seychelles National Library)斯威士兰国家图书馆服务处(Swaziland National Library Service)索马里国家图书馆(National Library of Somalia)坦桑尼亚图书馆服务董事会(Tanzania Library Services Board)突尼斯国家图书馆(Biblitheque Nationale)扎伊尔国家图书馆(Bibliotheque Nationale of Zaire)世界各国国家图书馆美洲阿根廷共和国国家图书馆(The National Library of Argentina)巴拉圭国家图书馆与档案馆(Biblioteca y Archivo Nacional)巴拿马国家图书馆(National Library of Panama)巴西国家图书馆(Fundacao Biblioteca Nacional = Brazilian NationalLibrary)玻利维亚国家图书馆(Bolivia National Library & Archives)多米尼加共和国国家图书馆(National Library of Dominican Republic)哥伦比亚国家图书馆(National Library of Colombia)哥斯达黎加国家图书馆(National Library of Costa Rica)古巴约瑟·马丁国家图书馆(Biblioteca Nacional ‘Jose Marti’=National Library of Cuba)圭亚那国家图书馆(National Library)加拿大国家图书馆(The National Library of Canada)美国国会图书馆(Library of Congress)秘鲁国家图书馆(National Library of Peru)墨西哥国家图书馆(National Library of Mexico)尼加拉瓜鲁文·达里奥国家图书馆(Biblioteca Nacional Ruben Dario=TheRuben Dario National Library of Nicaragua)萨尔瓦多国家图书馆(Biblioteca Nacional)危地马拉国家图书馆(Bibliotecan Nacional de Guatemala = NationalLibrary of Guatemala)委内瑞拉(Biblioteca Nacional de Venezuela =National Library ofVenezuela)乌拉圭国家图书馆(Biblioteca Nacional del Uruguar = National Libraryof Uruguay)智利国家图书馆(Biblioteca Nacional de Chile = National Library ofChile)世界各国国家图书馆大洋洲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National Library of Australia)巴布亚新几内亚国家图书馆服务处(The National Library Service of PapuaNew Guinea)基里巴斯国家图书馆与档案馆(Kiribati National Library and Archives)库克群岛国家图书馆(Cook Islands National Library)所罗门群岛国家图书馆服务处(National Library Service)瓦努阿图国家图书馆(National Library of Vanuatu)新西兰国家图书馆(National Library of New Zealand)。
新加坡国家图书馆借书流程新加坡国家图书馆是该国最大的图书馆之一,拥有丰富的藏书资源,为公众提供借阅服务。
本文将介绍在新加坡国家图书馆借书的流程,帮助读者更好地利用这一公共资源。
准备工作在前往新加坡国家图书馆之前,请确保您已经注册成为图书馆会员。
注册时需要提供有效的身份证明和居住地址证明。
完成注册后,您将获得一张图书馆卡,用于借阅图书。
搜索图书1. 在线搜索:访问新加坡国家图书馆官方网站,使用搜索功能查找您感兴趣的图书。
您可以根据书名、作者、ISBN等关键词进行搜索。
2. 现场搜索:到达图书馆后,您可以使用自助查询机或咨询工作人员来查找图书的具体位置。
选取图书1. 浏览书架:根据搜索结果或工作人员的指引,前往相应的书架区域。
在书架上找到您想要借阅的图书。
2. 检查图书状况:在借阅前,请检查图书是否有损坏、缺页等问题。
如有问题,请及时告知工作人员。
借阅图书1. 自助借阅:使用您的图书馆卡在自助借阅机上扫描,然后将图书的条形码对准扫描区域进行扫描。
系统会自动记录借阅信息。
2. 人工借阅:如果遇到自助借阅机故障或其他问题,您可以前往服务台,由工作人员帮助您完成借阅手续。
归还图书1. 自助归还:在图书馆内找到自助归还机,将图书的条形码对准扫描区域进行扫描,系统会自动记录归还信息。
2. 人工归还:如果遇到自助归还机故障或其他问题,您可以前往服务台,由工作人员帮助您完成归还手续。
续借与逾期处理1. 续借:如果您需要延长借阅期限,可以在图书馆官方网站或自助借阅机上进行续借操作。
请注意,部分图书可能不支持续借。
2. 逾期处理:如果您未能按时归还图书,将会产生逾期罚款。
请尽快归还图书并支付罚款。
长时间未归还且未支付罚款可能会导致您的图书馆卡被暂停使用。
通过以上流程,您可以轻松地在新加坡国家图书馆借阅和归还图书。
请注意遵守图书馆的规定,爱护图书资源,共同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TOP10:中山大学图书馆至2007年12月,中山大学图书馆纸质馆藏总量达519.75万册(件),其中,古籍图书近40万册;中文纸本期刊4396种;外文纸本期刊2142种;年新书刊资料增长量为15余万件。
中文电子期刊2.3万余种;外文电子期刊2.3万余种;中文电子图书90.98万册;外文电子图书31.1万多册;光盘及网络数据库300多种;多媒体光盘资源35000余片。
TOP9:南京大学图书馆至2007 年底,总藏书量达到491.70 万册(含院系资料室)。
馆藏古籍线装书近40 万册,其中善本古籍有3000余种、3 万余册。
地方文献、古代目录学文献以及丛书的收藏已形成特色。
古代地方志共收藏有4000 余种,近4万册,在全国各大图书馆中处于领先地位。
本馆收藏了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多个语种的期刊,尤以物理、生物、地学、数学为特色。
1949年以前的中文社会科学书刊与自然科学收藏也比较丰富。
TOP8:吉林大学图书馆现有各类纸质书刊692.46万册(截止2006年7月底)。
在纸质图书中,有40万册古籍文献,其中6000余部为古籍善本。
地方志与谱牒、古文字文献的收藏在高校图书馆中名列前茅。
这些珍贵文献与亚细亚文库、满铁资料一起成为吉林大学图书馆的特色收藏。
TOP7:西南大学图书馆馆舍面积约6.7万余平方米(含规划中的中心图书馆),拥有藏书438万余册,涵盖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多学科、多专业领域,其中尤以古籍善本、抗战文献资料及教育学、心理学、农业经济管理等藏书为特色,特别是抗战时期大后方出版物为海内外珍本。
TOP6:郑州大学图书馆图书馆现有各类图书资料531万册。
中外文报刊18516 种,其中纸质报刊3516种,全文电子期刊15000 种,另有音像资料11119件。
TOP5:武汉大学图书馆至2005年底,馆藏文献资源总量达704万册,其中印刷型文献571万余册,电子书刊132万余册,线装古籍20万册,有300多种收入《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各类报刊累计达到21478种。
新加坡华文参考资料(一)参考书/工具书一.汇编、摘录、提要、评介新加坡饶宗颐编。
新加坡古事记。
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4。
366页。
魏维贤编。
新加坡华文书刊:1965-1990。
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1990。
137页。
杨松年。
大英图书馆所藏战前新华报刊。
新加坡:新加坡同安会馆,1988。
155页。
余定邦、黄重言等编。
中国古籍中有关新加坡、马来西亚资料汇编。
北京:中华书局,2002。
423页。
余秀斌。
新马华文文学研究书目提要。
新加坡:新社,1991。
381页。
东南亚顾海。
东南亚古代史中文文献、提要。
厦门大学出版社,1990。
282页。
收《汉书》、《通典》、《新唐书》、《诸蕃志》、《南海志》、《岛屿志略》、《元史》、《瀛涯胜览》、《西洋番国志》、《星槎胜览》、《东西洋考》、《郑和航海图》、《海国闻见录》、《续文献通考》、《海岛逸志》、《海录》、《粤海关志》、《海国图志》、《瀛环志略》、《新加坡风土记》、《小方壶舆地从钞》等与新加坡古代史料有关文献,按年代编排,可补饶编年代之不足。
许云樵<南洋文献叙录长编>,载《南洋研究》第一卷,1959:1-170。
收录有关南洋研究之文献1101种,其中与新加坡文史有关者约120种,种类繁多,有参考书、课本、题解、历史、地理、语文、词典、试题解答、文学创作、史料、经济等,尤以战后初期文献之题解,最具参考价值。
许云樵<南洋文献叙录续编>,载《东南亚研究》第一卷,1965:107-167。
收录386本南洋文献之提要,约有50种与新加坡有关,多为60年代文献,亦有几种战前出版物,如《星洲日报二周年纪念刊》(1931)、《星洲日报周年纪念刊》(1930)、《南洋华侨教育会议报告》(1929)、《南洋群岛英属之邦》(1920)、《南洋群岛游记》(1926)、《南洋华侨学校之调查与统计》(1930)、《南洋英属华侨教育之危机》(1921)、《南洋实地调查录》(1916)、《南洋商业考察团专刊》(1936)、《南洋丛谈》(1931)、《南洋与创建民国》(1933)等,尤为罕见图书。
新加坡国立大学校园设施新加坡国立大学图书馆国大Kent Ridge Campus 里有5个图书馆,中央图书馆(Central Library )、中文图书馆(Chinese Library )、理学/ 医学院图书馆(Medical/Science Library, MD/SC),商学院图书馆(Hon Sui Sen Memorial Library, HSS)和音乐学院图书馆(Music Library)。
图书馆冷气充足,温度较低,请做好抗寒准备。
图书馆除了有查阅图书馆信息的电脑外,还有可以自由使用的电脑,中央图书馆这样的电脑最多。
除此之外央图还有不少 discussion room 和chatting point,可供讨论学习或者谈天之用。
央图、MD/SC、HSS 都有一些带门锁的单人自习室(carrels),单人自习室只开放给研究生。
除了HSS外其它图书馆馆内都有洗手间。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Museums(国立大学博物馆)国立大学博物馆成立于1997年,坐落于国立大学肯特冈校区,有Lee Kong Chian Art Museum, the South & Southeast Asian Gallery以及Ng Eng Teng Gallery分别位于同一栋建筑(于UCC相邻)的一楼、大厅以及顶楼。
这些博物馆每年不断展出新的展品以展现当代艺术的发展。
Museums于2 004年归国大艺术中心(NUS Centre for the Arts)管理。
CFA通过收购艺术品、展出展品以及不断研究,旨在不断提高学生对社会历史以及亚洲艺术的兴趣并加强理解。
7000多件展品充分体现了国大希望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教育以及文化氛围的目标。
各博物馆主要展出展品:Lee Kong Chian Art Museum:中国文化艺术品;South & Southeast Asian Gallery:南亚及东南亚艺术品;Ng Eng Teng Gallery:Ng Eng Teng的收集展品。
现代大学教育 2014年第3期教育漫话收稿日期:2013-11-30作者简介:张楚廷(1937-),男,湖北天门人,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研究;长沙,410081。
大学图书馆的作用与地位张楚廷摘 要:作用大,地位才可能高。
不管在什么时代,纸质图书的作用都不可替代,其重要地位一直不变。
图书与大学历史关联,通常历史越悠久,纸质图书藏量越大。
哈佛大学藏书1890多万册,是美国图书最多的大学,也是美国最早建立的大学;北京大学藏书近800万册,是中国藏书最多的大学,也是中国最早的大学之一。
图书与大学水平关联,哈佛大学、北京大学分别是美国和中国最高水平的大学,它们分别拥有这两个国家大学里最多的藏书。
图书还与大学性质关联,学科发展比较均衡的大学,藏书量远远大于学科发展有偏重的大学。
历史、水平与大学性质都影响大学图书馆,但是,水平是影响藏书数量的最重要因素。
图书馆是一座学术堡垒,一个学术中心,它就当然也是学术象征,象征着大学的追求,象征着大学的精神与良知。
图书馆就是大学中的大学。
关键词:图书馆;藏书量;纸质图书;学术象征;大学精神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610(2014)03-0014-03 作用大,地位才可能高。
图书馆对于大学的作用有多大呢?地位究竟有多高呢?我们将从多方面探讨这个问题。
一、纸质图书的地位2013年底,哈佛大学图书馆藏纸质图书已达1890多万册[1];在此之前,根据更早的资料,哈佛大学图书馆已经被列为美国第三大图书馆[2]。
尽管电子阅读已十分广泛,纸质图书的地位并未受到根本性影响。
新华书店并没有关门,仍然以纸质图书的销售为主,电子图书是兼做的。
眼下,手机的作用也很大了,也构成了人们阅读的一部分。
当然,这类阅读同样不构成对纸质阅读的威胁。
这是为什么呢?纸质本一打开,一眼就可看到两种书的场面,1600或2000字的视野,相比于电脑屏上的场面,感觉上的效果就不一样,似乎还有更多一点的亲切感。
新加坡国立大学生活攻略刚到新加坡国立大学留学的同学对环境可能还很陌生,在此新加坡大学网想跟大家分享国大生活的一些“秘籍攻略”。
让更多留学的同学摆脱国外留学的困扰,从而能更快的融入新的大学环境中,让自己的留学生活变的丰富多彩!现在,新加坡教育网就为你来排忧解难。
1、吃:国大能吃饭的地方分三类一是学校的CANTEEN(餐厅),提供早饭(最早是早上7:30)午饭和晚饭(一般到下午6:00)。
这一类有:CANTEEN1-CANTEEN5(分别在工程院,人文院,商管学院,理学院和YIH(参见“重要地点”))。
比较好吃的有CANTEEN2的西餐和中餐,CANTEEN3的中餐和北京小吃,CANTEEN4的砂锅饭和纸包鸡,以及CANTEEN5的鸡饭(以上为个人意见)。
二是吃SUPPER(宵夜)的地方。
新加坡普遍休息教晚,睡前如果饿了,可以到这些地方去吃:冯星(TEMASEK HALL 和EUSOFF HALL后面的小吃摊点,供应品种:河粉,炒饭,印度饼,鸭饭,面条等),RAFFLES HALL COMMON HALL(供应品种:日本饭,咖喱鸡,汉堡包,炒面等),KENT RIDGE COMMON HALL(供应品种:鸡粥,炒面等)。
三是公共假日(见注)和周日吃饭的地方。
公共假日一到,学校的CANTEEN就不开了,这时候就必须到别的地方去“解决问题”。
这样的地方有SRC。
(品种比较单一,你就只能凑合了)2、住:校内住房和校外住房。
校内的有六大HALL(TEMASEK HALL, EUSOFF HALL, RAFFLES HALL, KENT RIDGE HALL, SHEARES HALL和KING EDWARD VII HALL,分别简称TH,EH,RH,KR,SH 和 KE)、两大EXTENSION BLOCK(A 和 B,简称EA和EB)以及新建的Prince Geogre Park(简称PGP)。
第一年只会分到六大HALL,住房条件绝对比国内大学好。
华侨华人历史文献概述与搜集利用文献是一切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史实和经验, 通过某种载体表现为文字、图形、音像资料等。
广义的历史文献包括记录自然界的变迁以及最初人类活动发展的过程,其年限为过去,其载体类型可多样化,其地理范围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地。
[1]本文所论述的华侨华人历史文献主要是指新中国成立前出版的各类华侨华人相关的图书、期刊报纸、档案资料以及华侨华人使用的纸质实物资料。
1 华侨华人历史文献概述华侨华人历史文献资料的类型主要有图书、期刊报纸中的论文及报道、各类档案资料及纸质实物资料等,现结合历史文献资料形成的历史时期以及各自特色作一概述。
1.1 新中国成立前图书这一部分主要分为两个时期,以鸦片战争为分水岭。
其一为鸦片战争之前的正史、野史、笔记、游记中相关的海外华人研究资料。
中国人移民海外历史悠久,自秦汉到唐宋,东南沿海的边民就已经前往东南亚一带进行商贸活动,加上元明时期逃避战祸的难民,构成了早期华侨的主体。
明代的正史和游记对东南亚地区的华侨多有记述。
《明史•外国卷》中记载“先是闽人以其地近,且饶富商,贩者至数万人,往往久居不返,至长子孙”,说明华侨华人已逐渐深入菲律宾内地定居。
明代随郑和下西洋的马欢、费信和巩珍著作分别为《瀛涯胜览》《星槎胜鉴》和《西洋番国志》,详细地描述了爪哇岛北部、苏门答腊南部和加里曼丹西部等沿海地区中国移民村落的生活境况。
成书于17世纪明代福建漳州人张燮的《东西洋考》一书,确切记载了17世纪初西班牙殖民者屠杀侨居在马尼拉的华侨华人及当地华侨华人反抗西班牙殖民者的斗争事迹。
清代有关海外华人的记载更多,代表作有谢清高的《海录》、王大海的《海岛逸志》、陈洪照的《吧游纪略》等。
其二为鸦片战争之后的著作。
晚清政府派往各地考察的使节及后来设置使领馆官员的相关记述,如张德彝的《航海述奇》记录了越南、新加坡等地旅居华人的情况;郭蒿焘的《使西纪程》登载了关于东南亚华侨的记述;志刚的《初使泰西记》提到加利福尼亚的华侨约有8万~10万;薛福成、刘锡鸿、曾纪泽、蔡钧、张荫桓等外交官员分别在他们的出使日记和相关著作中描述了对澳洲、东南亚、日本等地的华侨生活。
新加坡国立大学游学作文小伙伴们!今天我要和你们唠唠我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游学经历,那可真是一段超酷超有趣的时光呢!刚到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时候,我就像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眼睛都不够用啦。
校园超级大,而且到处都是那种现代化又充满设计感的建筑。
绿树成荫的小道就像迷宫一样,我走着走着就差点迷了路,还好有热情的学长学姐给我指路,他们的英语说得那叫一个溜啊,我都有点小自卑了。
上课的感觉那也是相当特别。
教室里的设备超级先进,和我们国内的有些不太一样。
教授们呢,来自世界各地,他们讲课就像是在讲故事一样,特别吸引人。
有一个教授讲经济学的时候,居然举了好多关于巧克力产业的例子,听得我都馋了。
这里的学习节奏也挺快的,刚开始我还真有点跟不上,就像一只慢吞吞的小蜗牛在一群奔跑的兔子中间。
但是我可不甘心落后呀,每天晚上都在宿舍里挑灯夜战,努力理解那些复杂的知识。
说到宿舍,我的舍友那可是来自不同国家的小伙伴。
有个印度小哥,他身上总是有一种神秘的香料味道,人特别热情,整天给我们讲印度的神话故事。
还有个法国姑娘,那叫一个优雅,她每天早上起来都会花很长时间打扮自己,还会教我一些时尚小技巧呢。
我们晚上经常会一起开“国际小派对”,大家分享自己国家的美食。
我带的那些中国小零食,像辣条啊、牛肉干啊,可受欢迎了,他们吃得津津有味,还直说“good,good”。
在课余时间,我们就像一群自由的小鸟,在校园里到处探索。
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图书馆简直就是一座知识的宝库,里面的书多到数不清。
我每次进去都感觉自己像是掉进了书的海洋,不过有时候也会被那些全英文的书籍搞得晕头转向。
除了图书馆,校园里的花园也是个好地方。
各种奇奇怪怪的植物,我都叫不上名字。
有一次我看到一种长得像大喇叭一样的花,好奇地凑过去闻了闻,结果差点被一股怪味熏倒,那场面真是太搞笑了。
学校还会组织我们参加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
有一次我们去参加了一个新加坡传统美食制作的活动。
我本来以为自己厨艺还不错呢,结果在做那种绿色的娘惹糕的时候,完全搞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