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江苏省高职院校教师省级培训项目
- 格式:doc
- 大小:197.55 KB
- 文档页数:6
教育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2017年度项目组织实施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公布日期】2017.08.08•【文号】教师厅〔2017〕8号•【施行日期】2017.08.0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正文教育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2017年度项目组织实施工作的通知教师厅〔2017〕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财政厅(局),各计划单列市教育局、财政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财务局,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全国教师企业实践基地,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师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加强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切实提升职业院校教师素质能力,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2017—2020年)的意见》(教师〔2016〕10号)和项目管理办法的总体要求,现就做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2017年度项目组织实施工作事宜通知如下:一、明确年度实施目标各省(区、市)要按照五年一周期教师全员培训的总体目标,科学制订国家级、省级、市(县)级、校本级等各级教师培训计划,“十三五”期间年均培训人数不低于本省中职和高职专任教师数的20%。
要会同财政部门,根据中央财政拨付的专项资金额度(财科教〔2017〕67号)和中高职教师队伍基数比例,结合本地区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实际,合理划分各项目经费分配额度,确定2017年度中职、高职(含应用型高校)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和兼职教师聘用计划。
其中,国家级培训规模一般应占到年度任务的10%以上,包括专业带头人领军能力研修、“双师型”教师专业技能培训、优秀青年教师跟岗访学、卓越校长专题研修、中高职衔接专业教师协同研修、紧缺专业教师技艺技能传承创新、骨干培训专家团队建设、教师企业实践等项目。
江苏省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省级培训项目(2016S03)江苏大学工商管理类创业创新研修班实施方案(江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2016年 3月18日目录一、培训项目总体方案设计 (3)1.1 培训宗旨 (3)1.2培训对象 (3)1.3培训目标 (3)1.4设计原则 (4)1.5课程体系 (4)1.6培训师资简介 (5)二.培训项目实施计划 (7)2.1培训安排 (7)2.1.1培训时间 (7)2.1.2培训地点 (7)2.1.3培训管理 (7)2.1.4授课安排 (8)2.1.5培训考核 (10)2.2组织保障 (10)2.2.1领导体制 (10)2.2.2师资保障 (10)2.2.3硬件设施 (11)三、附件:训项目授课专家表 (13)江苏大学工商管理创业创新研修项目实施方案一、培训项目总体方案设计1.1 培训宗旨本次培训在于提高江苏省高职院校工商管理类骨干教师的教学能力、科研水平和与运用理论解决企业经营实际问题的技能。
增强他们的教师职业素养,发展与企业结合的动手实践能力,拓宽其文化视野,增强创新创业意识,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主题下更好的培养出合格的大学生而奠定良好基础。
1.2培训对象针对高职院校的相关专业,江苏大学可以提供管理类、财经类对应专业的骨干教师培训业务,如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组织行为、领导统御、市场营销、运营管理、服务外包、电子商务、信息管理、公共管理、工业工程、物流管理、财务管理、文化管理等相关专业的骨干师资和专业负责人。
1.3培训目标1、了解工商管理学科的发展方向和前沿问题,提高专业建设的整体水平,开拓综合性和前瞻性视野。
2、了解企业创业及成长的理论与实践,增强对大学生的创业指导能力;通过创新思维训练,增强高职骨干教师的执教水平、科研能力并促进高校与企业、政府的产学研合作。
3、了解高职院校的工商管理主干课程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资源的运用能力和信息化手段的辅助技巧。
4、了解科学研究的新动向,打造高水平科研项目的申报力度及参与水平。
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17年高职与普通本科联合(分段)培
养项目的通知
【法规类别】高等教育
【发文字号】苏教高[2017]10号
【发布部门】江苏省教育厅
【发布日期】2017.06.07
【实施日期】2017.06.07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17年高职与普通本科联合(分段)培养项目的通知
(苏教高﹝2017﹞10号)
各有关高等学校:
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17年高职与普通本科联合(分段)培养项目工作的通
知》(苏教高﹝2017﹞6号)要求,经高校自主申报、专家集中评议、省教育厅审定,同意134项高职与普通本科联合(分段)培养项目开展试点,其中“4+0”联合培养25项、“3+2”分段培养109项。
现予公布(详见附件)。
请各有关高校切实加强试点工作的组织领导和沟通协调,共同做好试点项目招生和人才培养工作,认真落实好项目学生转段升学、就业创业等各项政策。
自2017年起,省教育厅每年组织开展对项目实施情况的抽样检查或教学视导,对教育教学质量不高或实施
情况不理想的项目予以淘汰,淘汰项目两年内不得重新申报。
附件:2017年高职与普通本科联合(分段)培养项目名单
省教育厅
2017年6月7日
附件
2017年高职与普通本科联合(分段)培养试点项目名单。
2017年国家级职业院校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名单2017年,教育部公布了国家级职业院校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名单。
这是一份具有指导意义的名单,它代表了国家对高质量教育教学的认可和支持,也代表了职业院校教育的发展进步。
以下是2017年国家级职业院校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名单及其相关介绍。
第一批基地:1. 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 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3.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4. 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5. 河南机电职业学院第二批基地:6. 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7. 吉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8. 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9. 河北劳动关系职业学院10. 浙江警察学院这些基地在教师培养培训方面具有很高的水平和经验,属于国内职业院校教师培养培训领域的佼佼者。
这些基地拥有的优势主要包括:一、师资力量雄厚,教师队伍结构合理,拥有一批专业的、经验丰富的教师和教育专家,他们能有效地为学生提供全方位、高质量的教学服务。
二、学科专业齐全,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多样化的学科选择。
三、教学模式创新,注重实践教学,通过校企合作、实习实训等方式,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真实的生产环境和工作场所,为学生今后就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四、教学质量保证,拥有一套完整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从教材编写、课堂教学、考试评价等环节都有严格的审核和监管机制,可以保证教学质量的高品质。
以上优势,都是这些基地能够获得国家级认可的重要原因。
这些基地的经验和做法也对于其他职业院校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对于这些基地来说,他们不仅是国家级职业院校教师培养培训基地,更是职业教育事业的先锋和领跑者,他们将继续发扬以人为本、服务社会的优秀传统,打造更多的优秀教师,为职业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贡献力量。
而对于其他职业院校来说,他们可以从这些基地的经验中汲取灵感,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让学生成为更优秀、更有竞争力的新时代人才。
附件五:省培2015S12:制造大类专业负责人培训项目介绍江苏大学《制造大类专业负责人研训》培训方案一、培训项目简介江苏大学工业中心(国家级教学示范中心)拥有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和江苏大学共同组建的江苏大学机电培训学院。
2005年获批建立机械工业职业技能鉴定江苏分中心、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同时成为江苏省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2006年获批建立机械行业第六批特有职业技能鉴定站;2008年获批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示范基地;2011年获批机械工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2013年获评江苏省高职院校教师培训优秀培训项目。
2014年获评江苏省高职院校教师培训优秀培训管理者。
中心自2003年以来面向省内外中职、高职院校开展了机械、汽车、电子、自动化、计算机网络等专业的骨干教师、实训基地负责人、机械大类专业负责人培训,累计社会培训4200余人。
同时建立了多个校企合作平台,如江苏大学-苏美达联合技术中心、江苏大学-金飞达联合技术中心、江苏大学-飞思卡尔联合实验室及产学研合作平台等。
《制造大类专业负责人研训》主要以数字化设计制造、激光加工、精密与高速加工等特色培训项目为主题,依托机械工程、汽车与交通工程、电气与信息工程等学院学科、专业和师资优势,面向全省高等职业院校开展技术培训和高技能人才培训工作。
通过为期2-4周的专家讲座、理论讲授、专业项目实践、分组研讨、实地考察等内容,跟踪本专业的最新进展,掌握专业和课程建设的理论与方法,提高学术研究、专业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能力,造就一支引领各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发展的人才队伍。
二、培训目标通过本次研训,使学员了解机械设计制造、自动控制等专业领域新理论、前沿技术及发展趋势,了解发达国家成功的专业、课程改革模式与经验,深刻理解“以就业为向导、能力为本位”高职教育理念的内涵,掌握专业和课程建设的理论和方法,使学员专业知识和技能、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专业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能力等方面得到提升,成为在专业建设、课程改革等方面具有创新思路和举措的高素质专业负责人。
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江苏省教育厅关于聚力创新深化高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江苏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17.06.01•【字号】苏人社发〔2017〕168号•【施行日期】2017.06.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专业技术人员管理,教师队伍建设正文关于聚力创新深化高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各设区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教育局,昆山市、泰兴市、沭阳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教育局,省各有关部门,各高等学校: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16]9号)、《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中办发[2016] 77号)、《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简政放权激发市场活力的意见X苏发[2016]42号)《省委关于聚力创新深化改革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人才发展环境的意见》(苏发[2017]3号)和《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创新型省份建设若干政策措施》苏政发[2016]107号),建立健全符合高校教师职业特点的职称制度,着力打造高水平高校教师队伍,充分发挥高校教师在聚力创新中的重要作用,现提出如下意见: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第十三次党代会部署要求,紧扣“两聚一高”目标任务,立足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科教与人才强省战略,着眼于落实“放管服”改革,遵循高校教师成长规律,深化高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发挥人才评价“指挥棒”作用,为增强我省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提供制度保障。
(二)目标任务。
围绕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通过改革,重点解决高校教师评价主体不够到位、层级设置不够健全、评价标准不够科学、评价机制不够完善等问题,通过2~3年的努力,健全完善符合高校教师不同岗位特点的人才评价体系和事中事后监管体系,不断释放和激发高校教师创新创业创造活力。
2017 年江苏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考试《高等教育学》模拟密押卷(A)(满分100 分时间120 分钟考试日期2017 年12 月9 日)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写在下表对应题号的空格内)1.高等教育是指在完全中等教育基础之上进行的各种、学术性、专业性教育。
A.知识性B.应用性C.教养性D.职业性2.春秋战国时期,私学繁荣,有一部分已经体现了高等教育的性质,其中最著名的当属齐国的(D )A.孔子私塾学堂B.辟雍C.泮宫D.稷下学宫3.中世纪大学实行的是专业教育,主要有四大学科是(A )A.文、法、医、神B. 文、法、医、农C.哲、文、医、神D.理、工、文、法4.可以看作是中国近代最早的研究生教育机构的是(B )A.岳麓书院B.通儒院C.北京大学D.南洋公学5.5美国马丁.特罗曾于1973 年提出“高等教育发展阶段论”,毛入学率低于 15%时,处于“精英阶段”;处于15%到50%之间时,处于“大众化阶段”;超过50%时,处于“普及化阶段”。
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是在(B )A.1999 年B.2003 年C.2005 年D.2012 年6.依据办学主体的性质和类型,多元化高等教育办学体制大致可分为三种模式类型:欧洲模式、美国模式和(C)A.英国B.前苏联模式C.日本模式D.新加坡模式7.我国绝大多数高校管理制度属于行政权力主导型,高校组织管理结构呈现 C ,校—院-系结构的科层制特点明显。
()A.英国B.前苏联模式C.日本模式D.新加坡模式8.我国绝大多数高校领导体制属于 DA.党委领导下校长分工负责制B.党委领导下校务委员会制C.党委书记和校长分工负责制D.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9. 2015 年8 月18 日, B 审议通过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这是我国在高家重点大学建设和重点学科建设取得丰硕成果的基础上实施的又一个标志性工程。
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江苏省教育厅关于下放全省高职院校教师职称评审权有关问题的通知【法规类别】职位职称【发文字号】苏人社发[2018]87号【发布部门】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江苏省教育厅【发布日期】2018.03.29【实施日期】2018.03.29【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江苏省教育厅关于下放全省高职院校教师职称评审权有关问题的通知(苏人社发〔2018〕87号)各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教育局,昆山市、泰兴市、沭阳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教育局,省各有关部门,各高职院校:为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16〕77号)和《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通知》(苏办发〔2018〕5号)精神,落实《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若干意见》(教政法〔2017〕7号)和《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教育厅关于聚力创新深化高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苏人社发〔2017〕168号)要求,巩固高校职称评审权下放成果,现就全省高职院校教师职称评审权下放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实施范围和对象从2018年起,向全省所有高职院校下放高等学校教师职称系列(包括教学、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管理研究)和实验技术职称系列高、中、初级职称评审权。
其他辅系列中级和初级职称评审权一律下放,实行“以考代评”系列按照规定参加国家统一组织的考试。
具备其他辅系列高级职称评审条件的,由有关高职院校按照《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关于开展向具备条件的地区和用人单位下放高级职称评审权试点工作的通知》(苏人社发〔2016〕350号)要求,向省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职业资格)工作领导小组提出申请。
高职院校经过授权自主评审(初定)的辅系列职称全省范围内有效。
其他辅系列专业技术人员高级职称在空缺岗位内,由高职院校按原渠道向有关高评委会择优推荐评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