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方文明史导论 单元作业

西方文明史导论 单元作业

西方文明史导论 单元作业
西方文明史导论 单元作业

西方文明史导论单元作业

第一单元

“在大学里面,最近的距离是智力,而最遥远的能力是能力”,这句话是我刚入学时候学校党委书记对我们所有新生讲的,大学里面不仅仅是要好好学习,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增强我们的精神力量,还要不断地去探索和创新,不断培养和锻炼我们各方面的能力,促进我们的全面发展。我们应用心理学专业,需要借助大学的平台把理论和基础扎实,再进一步锻炼和培养我们的能力,融入到社会和人群中去,实现自己的自我价值。

1、大学不是学习的终点,而是人生学习的一个新的起点,它脱离我们中学的固定模板式学习,充分发挥我们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动性,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通过一系列传播媒介来丰富知识,增长见识,开阔眼界。就我们应用心理学专业来说,在高中和初中是没有涉及的,在大学里我们才能接受系统全面的应用心理学教育,给我们一个更广大的学习和交往平台,让我们的学习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更上一层楼。

2、大学不仅仅要教学生某专业知识,让学生知道了解,更应该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借助其他工具学习,如何坚持学习,让自主学习适应环境,培养学生哲学思辨能力,让学生更具有智慧,这也是大学需要给学生的。

3、大学作为一个学生进修的平台,不仅仅是技术培训为主,更应该强化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让学生学会无论处在何种环境也能把握学习的机会,全心全意把学习做好,同时,还要发展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和思想道德素养,更应该创造机会让学生去明确是非,不断纠正自己的思维,促进人格的全面发展。

4、大学也是培养和塑造学生人格的熔炉,时刻端正学生的思想,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强化良好的社会责任感,明确正确的社会价值观。

第二单元

希腊的文化源远流长,其艺术品更是秀丽逼真,令人流连忘返。

1、希腊文化不同于官方文化,它来自于民间的一种自发的民族文化。

2、心灵性。希腊的艺术品都是用心灵雕刻出来的精品。

3、向善性。希腊人追求理性的善,追求真善美。

4、唯美主义。高于生活的美。

5、神秘性和悬念。造成悬念的时间是艺术品在人们心里驻留的时间长,好的艺术品能在人们心里长久驻留。

6、造成悬念的原因:(1)、好到极致

(2)、神秘性

(3)、可望不可及

(4)、新的感受

希腊文化是整个西方文化的摇篮,是西方文化最早的一种文化形态。正因为如此,就像所有的民族,它的最早的文化形态都是跟神话有着不解之缘的,因为古代的人不可能像现代人一样,满脑子的科学技术思想,他的思想更多的是一种朴素的、原始的、直观的东西,也就表现为一种神话形态。同样,我们说中国文化也是这样,如果我们要研究中国夏商周三代的文化,就会发现,中国古代神话、古代原始宗教对中国人的思想影响同样是非常大的。所以,正因为这样呢,我们说希腊神话构成了希腊文化非常重要的部分。

第三单元

1、英雄主义。(1)斯巴达的英雄:体魄和力度,

(2)斯巴达的妇女地位,

(3)斯巴达的男尊女卑,

(4)斯巴达妇女的报复

(5)造成家庭不和谐的因素

(6)缺乏爱情基础、文化差异、丈夫不回家、同性恋等问题。

2、浪漫主义。(1)两种浪漫主义,一种是有浪漫基础的浪漫,一种是没有浪漫基础还要浪漫的浪漫。

(2)浪漫主义的一般特征

(3)想象的空间高于现实的空间

(4)乌托邦主义

(5)非功利性

(6)两极之间的度

(7)成功的浪漫主义和不成功的浪漫主义

第四单元

1、首先是文明结构上有问题。罗马帝国崩溃并非外部原因,而是自我崩溃。

2、罗马帝国灭亡的根本原因:她的人民不幸福;她的道德风气江河日下;阶级间的矛盾无法调和。

3、表现为商业的败落、官僚作风、政治专制、赋税繁重以及巨额战争费用。

4、其他原因:

(1)开放的文化变成了机械、封闭的文化。

(2)进取的精神变成了麻木、懒惰、悲观的心态。

(3)国家制度僵化,缺乏弹性,断送了改革的机会。

(4)罗马的自我衰落导致蛮族战胜罗马,况且蛮族文化对罗马人也有吸引力。(5)罗马文明的发展不平衡,出现了各种矛盾。

(6)反主流文化出现,社会矛盾尖锐。

(7)从民主走向专制,政府的公共性减少,私人性质和军事性质增强。

5、七大不平衡:

(1)价值、规律和事物之间出现巨大对立。

(2)消费和生产的不平衡。

(3)罗马人和外邦人的不平衡。

(4)城市和农村的不平衡。

(5)法制和腐败的不平衡。

(6)国家主义和个人主义、家族传统的不平衡。

(7)物欲和精神的不平衡。

6、缺乏中国的以下的特点:

(1)政治统治而非强力统治。

(2)统一的文化所形成的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3)知识分子与国家结合。

(4)政权与主流经济相结合。

(5)高效的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各部门的有效分工。

(6)政府主管公共利益。

(7)中央地方的一致性。

(8)世袭制和政权交接的稳定性。

(9)中庸性和强大的综合能力。

第五单元

一、古代希腊文化特点:

希腊的文化源远流长,其艺术品更是秀丽逼真,令人流连忘返。

1、希腊文化不同于官方文化,它来自于民间的一种自发的民族文化。

2、心灵性。希腊的艺术品都是用心灵雕刻出来的精品。

3、向善性。希腊人追求理性的善,追求真善美。

4、唯美主义。高于生活的美。

5、神秘性和悬念。造成悬念的时间是艺术品在人们心里驻留的时间长,好的艺术品能在人们心里长久驻留。

6、造成悬念的原因:(1)、好到极致

(2)、神秘性

(3)、可望不可及

(4)、新的感受

二、罗马文化特点:

1、尚武精神

2、荣誉感

3、享乐精神

4、理性精神:责任、克制、服从、隐忍、敬畏神灵

5、法律意识

6、文化表象:建筑、雕刻、绘画、音乐、诗歌

7、生活方式:永远展现强势的一面,

三、不同特点:出发点不同时代不同改良后的哲学理论

四、古典主义的认识:

1、文化上:古希腊罗马的文化可以说就是哲学,哲学分两种,一种是政治制度一种是人和自然的关系,但实际上,古代并没有哲学这个词,哲学可以是数学物理,甚至医学,但在文艺复兴开始,哲学开始有了分类,为自然科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和分类,就是从这时期开始,.出现数学物理这些分类,哲学变成了一种思考,当然,文

艺复兴的哲学基本还处在人和自然的关系。

2、艺术上:古希腊罗马的艺术主要为建筑.雕塑,绘画主题基本都是以神话为主题,娱乐方面除了血腥的斗兽外就是大量的戏剧作品,文艺复兴处于黑暗时代末期,建筑无从入手,基本仿制古罗马时期,雕塑方面主题开始有了变化,不再仅限于天使上帝十字架.绘画方面因为自然科学的发展,技术和技巧要比古代要提高很多,主题也不断增加。

3、对个人思想上:古希腊罗马人因为奴隶的存在,在生活上追求的是享受人生,文艺复兴因处于黑暗时代,人在世不是为了享受,是为了原罪而应该在世间受苦,当然这个随着文艺复兴,慢慢地改变了人的思想。

第六单元

1、在战场上以武力征服对手,夺取全国的统治权;

2、让自己的儿女受良好的教育,并继承统治权;

3、面临平民的激烈反抗和起义,甚至国王被砍头,从而不得不做出政治上的妥协 ... 最终走向民主社会。

1、8-11世纪封建贵族:

(1)封建贵族的泛指,呈现了一直模糊性;

(2)封号是身份的象征,分为大贵族、小贵族、公爵、伯爵、侯爵;

(3)重视贵族血统和族谱;贵族谱系模糊

(4)职业和财产状况衡量身份的标准;

(5)财产按父系来继承,但是儿子和女儿也可以分割财产;(6)不是全新的,也不是完全旧的。

2、12-14世纪等级贵族

(1)比较完善的贵族特征:财产、血统、世袭、贵族职业、贵族生活方式,形成贵族的标识;

(2)大贵族集团和骑士集团形式集团间合并;

(3)骑士贵族和大贵族合并后形成等级贵族,两者之间通婚,骑士阶级上升;

(4)功名的重要性导致地主的骑士化;

(5)等级贵族与其他自由公民之间划分出严格的界限;

(6)全牛的观念,各方面的统一。

3、14-16世纪权贵贵族

(1)旧贵族与新贵族之争;

(2)以实际权贵和财富衡量贵族身份,可以用钱和官职购买贵族身份;

(3)贵族的城市化,因为国王的朝廷在城市;

(4)文艺复兴新文化促使贵族转变,文艺复兴文化开始取代骑士文化;

(5)权贵贵族又呈现出开放性,富裕人士和官员可以通过社会流动成为贵族。

第七章为什么欧洲最早进入近代社会

1、为什么欧洲最早向近代社会过渡?

1848年,那时欧洲有一场黑死病,那个充满危机的欧洲是如何通过发扬理性和科学,由中世纪转变为近代社会的。

第一个原因:欧洲是世界上过渡阻力最小的地区;出现结构危机;驯服危机统一出现,减少力阻力;

第二个原因:成熟的市民阶层给予领导;过度直接带来生产效益,人们相信改革,对改革充满信心;

第三个原因:过渡时的策略灵活理性;解决力过度的资源问题,使过渡成为可能;过渡符合民意,使过渡顺利进行。

第四个原因:根据社会需要分阶段过渡,过渡的进程比较符合民意。

反思:一个方面就是关于我们用封建主义,或者资本主义这样一种主义,非此即彼的主义,来衡量450年的过渡期的事物,这种做法是否对。因为我们知道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非此及彼,要么就是资本,要么就是近代,要么就是封建,来衡量过渡期的事情,显得有点勉强。

第二个要反思的是,我们在评价这个事物的时候,过渡期的事物的时候,常常显得很矛盾,当我们强调市民阶级和君主结盟的时候,我们就把那些君主说成是资产阶级化了的君主,我们就说那些思想家是资产阶级的思想家,就说宗教改革家是资产阶级的宗教改革家。等到我们讲到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以后,法国大革命的时候,被我们刚刚赞美过的那些人,就成了封建阶级的总代表,带有严重局限的,保守的知识分子,或者我们就说他们是革命的对象。所以在这样一个矛盾现象,使得我们觉得,我们做工作有所反思。

1848年,那时欧洲有一场黑死病,那个充满危机的欧洲是如何通过发扬理性和科学,由中世纪转变为近代社会的。

一个方面就是关于我们用封建主义,或者资本主义这样一种主义,非此即彼的主义,来衡量450年的过渡期的事物,这种做法是否对。因为我们知道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非此及彼,要么就是资本,要么就是近代,要么就是封建,来衡量过渡期的事情,显得有点勉强。第二个要反思的是,我们在评价这个事物的时候,过渡期的事物的时候,常常显得很矛盾,当我们强调市民阶级和君主结盟的时候,我们就把那些君主说成是资产阶级化了的君主,我们就说那些思想家是资产阶级的思想家,就说宗教改革家是资产阶级的宗教改革家。等到我们讲到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以后,法国大革命的时候,被我们刚刚赞美过的那些人,就成了封建阶级的总代表,带有严重局限的,保守的知识分子,或者我们就说他们是革命的对象。所以在这样一个矛盾现象,使得我们觉得,我们做工作有所反思。

第八章西方的传统:基督教

1、何谓天主教的七大圣礼?

洗礼、坚信礼、忏悔礼、圣餐礼、临终涂油礼、圣职礼、婚礼。

洗礼:

婚礼:两个灵魂在圣灵面前;

坚信礼:

圣餐礼:葡萄酒与圣饼,耶稣的血与肉;

忏悔礼:神父是最好的心理医生;

授受礼:立志当僧侣的人被授予权杖和戒指;

涂油礼:给死者很多安宁,死者的捐献使得教会得到很大财产。

2、简述如何处理宗教改革中的图像和文字的关系。

新教的宣传实际上分成几类:一种是传单和小册子,一种是宣传画,就是图像,还有一种是布道。当时识字的人占当时德国总人数的,在大城市里面识字的人

有占到了,而这的人里面有些还懂两种语言,即德语和拉丁语。对不识字的人

来说,用图画、木刻版画的方式,让他们明白新教的内容。还有口头传播,叫

做布道。史料分三种:文献材料,口述史料,还有一个是木刻版画组成的视觉

材料。我们看宗教改革的史料,不仅看文献材料,还要看图像和传道,这样才

能形成有宗教改革的材料链。

问题:三种材料的表述方法完全不同。在图文论战中,新教一方显然占了上风。除了路德的立场和改革内容比较贴近民众的因素,天主教会采用官方、行政的

方式参与论战,也是其失败的重要原因。从图像宣传的角度来看双方的图文论战,能够比较全面地评价宗教改革运动的特点和性质。

第九章宗教改革与德国的近代化

1、简述路德在信仰问题上提出什么新主张?

因信称义;凡信徒皆祭司;以圣经和基督的权威对抗教皇和教廷的权威;“两

个王国三种秩序理论。

1、因信称义;与行为称义相对立;

2、凡信徒皆祭司;只需要符合要求,符合质量,打破宗教领域的等级制;

3、重视圣经,重视基督,而不是重视教皇和教廷,以圣经和基督的权威对抗

教皇和教廷的权威;

4、“两个王国三种秩序理论,人的世界和上帝之国分开;

5、前定论:遵从本心,

2、阐述并分析当今学术界宗教改革领域的几项最新研究成果。斯克瑞布尼的研究成果;布瑞克的研究成果;

第十单元

文明,是以文化为纽带结成的文明体,要大于民族国家,其历史影响也更加深远。而纵观历史,文明无非是人与文化、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文明

的生存依托城市、国家、文字的出现,文明时代的开始,为人类的发展增添了

一个维度。

文明是人类的一种高级存在体现,而展观历史,不难发现,人类文明总是从造

墙到围城,发展由造墙到拆墙。文明是人类的一种高级存在体现,而展观历史,不难发现,人类文明总是从造墙到围城,发展由造墙到拆墙。除了朱老师讲的

那一些原因,如:因为人类对城内事物的珍惜、对这种欲望满足的快感、对专

有和专利的癖好、存在的安全与防范意识、保持私有空间的神秘感以及对外在

形式的狂热追求而一步一步打造属于自己的围城,从而造成了一种围城现象,

而后人们意识到这种现象后拆墙,这就是观念的问题。观念就决定你的选择和

切入点,决定你的视角和方向,也预示了事情发展大概结构和前景。

其实我觉得这一系列的改变可能来自于人类的心理需求,可以从这么来说,当

一个旅行者走到一个岔路口,在他面前有两条路,都没有去过,无论他选择了

哪条道路,他都能看见新奇的风景,但是当选择的那条路走下去之后,无论你我,不是感谢的这条路上有多美,而是怀念的没有去的那条路上应该有更美的

风景,倘若你选择的是另外一条路,可能你抱怨的是为何没有选择这条路,无

论选择什么,有选择就有失去和获得,就有后悔和抱怨,等你明白了,就知道,要珍惜眼下。或者说,你真的成熟了明白了自己想要的之后回归本心。这也可

以说就像是一种围城现象,外面的拼命想进去,里面的人想出来,围城内有珍宝,外面却有精彩的风景,于是围墙限制了发展和自由,所以现在的人们从自

然人——文化人——自由人的转变,就是从形式到内容的过渡,人们越来越追

求生活本身的质量,回归本心,追求一种新的自由。

求真、想好、爱美。遵循自己的本心,做好自己。

第十一单元

试论文艺复兴在欧洲由衰及兴中的作用?

答:文艺复兴是欧洲由衰及兴的转择点。

1.文艺复兴置人于世界中心,提出了文化兴国的观念。文艺复兴对中世纪欧

洲文化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促进了中世纪欧洲文化的兴起,而文化的

兴起,文化强国,则促进了欧洲国家的强大,而通过文化获得社会和谐及社会

发展。因此,文艺复兴推动了欧洲的发展,加快了欧洲由衰及兴的进程,更是

一个契机,一个转折点。

2.文艺复兴导致了一系列转变,研究对象的转变。在文艺复兴之前,大家研究的是客观事物,一些工具、实际事物,而文艺复兴时期大家开始以人自身作为

研究对象,从研究自然转变到研究人。从研究对象来说,文艺复兴是欧洲由衰

及兴的转择点。

3.文艺复兴对中世纪欧洲的社会危机有着深刻的认识,文艺复兴发现了欧洲的危机。中世纪欧洲封建制度的总崩溃导致政治紊乱、战争频繁、经济低下、文

化落后的局面,在这样的基础上,产生了旧结构的延续说。在经济上认同使用

价值,社会观上认同差异和尊贵,政治秩序上认同墨守陈规,文化上认同共同

意识形态,宗教上认同迷信。

4.文艺复兴有自己的驯服危机的办法和策略,人文主义者的发现,提出创新惠民体制,促进社会和谐。提出政治秩序絮乱是社会不和谐、不稳定的根源,贫

富分化导致社会制度瓦解,私家政治没有公共利益,传统制度瓦解,政府缺乏

公信力。文艺复兴批判中世纪知识体系,提出新的科学的知识体系,宣扬人文

主义,鼓励解放人,以人为本。提出发展经济,来保障社会安定。

5.文艺复兴尝试过改革或者革命,并在制度上有所建树。文艺复兴打着复兴古罗马文化的旗号,进行文化改革,宣扬以人为本,解放人性,把人从宗教神学

的思想禁锢中解放出来,主张个性自由,倡导以人为本,把由研究神转变为研

究人。

6.文艺复兴创立了新的科学知识体系,并且能够把它应用于政治、社会、经济、教育等各方面,从而在中世纪的废墟上建立起近代的国家体制、经济体制、文

化体系,并且具有全球化的国际视野。

7.从结构来看,文艺复兴倡导以人为本,打着复兴古罗马文化的旗号,宣传发展新思想、新文化,最终这些努力都取得了成效,为欧洲向近代化过渡提供思

想启蒙和思想基础,奠定了欧洲发展成为近代强势文明的思想基础。

综上所述,文艺复兴是欧洲由衰及兴的转择点。

第十二单元

阐述西方文明中出现过的三次比较大的整合。

答:1、西方文明的第一次整合是在罗马帝国崩溃,西罗马帝国瓦解以后,欧洲出现了文化整合,希腊的元素、罗马的元素、基督教的元素、日耳曼的元素四

种元素构成,基督教作为一个纽带,将这三种元素整合到一块儿,就形成了四

种元素的大整合。这次整合产生了三个制度,封建制度、教会制度、日耳曼人

的自由公社制度。

2、西方文明的第二次整合是文艺复兴。文艺复兴的纲领是要文化,不要愚昧;要和平,不要战争;要秩序,不要紊乱;要美德,不要腐败;要丰裕,不要饥饿。运用了市民文化、古典文化(罗马文化和希腊文化)、贵族文化、宫廷文化、外来文化、拜占庭文化等文化元素,加上他们本身所创造的新文化,具有

世俗性、人文主义、理性主义、个性,将所有的文化元素糅合在一起,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思想启蒙等各方面起了很大作用。因此,第二次文化整合

在欧洲由衰及兴的过程中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3、西方文明的第三次整合是现代社会发展到极致以后,产生的对他的批判,叫后现代存在主义。现象学发现,这个社会只注重物,不注重人,就出现了自

由与执行之间的博弈,从而强调对立统一。第三次整合说明了对绝对主义的批判,对近代物质论、只看物不看人的批判,现代社会的人逐渐被物化,社会没

有去衡量人本身的价值,而是去衡量你对社会能创造的价值。第三次整合告诉

我们社会要拜托物化,尊重情感,强调事物的对立统一,将对立的两面统一起来,建立情的时代,包含三种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

然的关系。

西方文明史导论教学大纲

西方文明史导论教学大纲 Introduction to the History of Western Civilization 全校通选课周学时 2 学分时间 任课教师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朱孝远 课程网站:https://www.doczj.com/doc/387782473.html,/pkujpk/course/xfwms 西方文明史导论是一门全校性的通选课,为2006年教育部评选的全国精品课程。旨在用中国人眼光来分析、透视西方文明的发展过程。分专题讲授西方文明的特征、民族性格、国民性、思维方式、文化传统、优缺点,并从全球化角度探讨文明的整合问题。认为东西方文明的互相整合是世界文明发展的趋势。 教材:(1)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简介:这是北京大学马克垚教授主编、由北京大学世界史教师为主撰写的一部教材,任课教师朱孝远、颜海英为《世界文明史》(上册)的分册主编。 (2)教材:[美]约翰·巴克勒等:《西方社会史》上、中、下卷。广西师大出版社,2004。 简介:在当代的西方历史研究上,社会文化史占着重要的地位。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它是整个历史研究的一个基础和一种发展。展开在我们面前的这部《西方社会史》,就是当代西方这方面研究中最杰出的代表作。这是一补介绍西方历史和文化遗产的经典之作。本书以社会史为核心,从普通人的兴趣点出发,重现历史上普通人的生活。本书内容和图片资料极其丰富,所述自古至今,深受读者欢迎。 译文采用的原版是读书1987年的英文修订本,由美国伊利诺斯大学三位最为著名的历史学家约翰·P·麦凯、贝内特·D·希尔、约翰·巴克勒编撰而成,该书出版不久就成为众多美国大学相继采纳的通用教材。作者们把历史置入于时空发展的框架之中,表现出动态的历史经验、生命的模式以及智觉、情感、情绪等的复杂形式,通过“历史的理解”和“历史的叙述”来把人类的经验转化成为一个个直接、具体和生动的故事。这部作品并不一定立即告诉读者各种历史结论或历史因果,但却引导你进行历史思考。《西方社会史》对于历史结构的探讨是有独创性的,作者们亲身进行了许多有趣的观察,并且利用这些经验材料论证了自己的观点。他们的见解,特别是他们从文化根源和社会基础出发分析历史演化的因果,无疑为解释历史现象提供了一种客观主义的新视野,对后来的历史学家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中国新闻出版报》2005.10.19 第4版) 讲课的内容 (时间安排/讲课重点/难点/知识点) 第一讲绪论(第一周) 讲课的重点:旨在说明什么是“西方”,什么是“文明”,什么是通选课的基本要求。 难点:(1)文明的概念如何理解 (2)文化与文明的关系如何把握

西方文明史导论

此答案为作者手工收集,如有错误尽情谅解如需要其他答案请加群:271865091 支持作者QQ: 3023342901 一 1 【单选题】(5分) 以下哪部著作通过研究日本的国民性、服务于二战后美国对日政策,并成为将基础研究与决策研究紧密结合起来的典范? A. 《菊与刀》 B. 《文明的冲突》正确A 查看答案解析 5分 2 【多选题】(5分) 以下描述哪些符合国民性及国民性研究的特点? A. 国民性包含了文化表象、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社会伦理、宗教传统等要素 B. 反映的是群体的、而非个别的认同和行为的方式 C. 通过国民性研究可以解剖一个国家的密码 D. 国民性研究是一种决策研究正确A,B,C,D 二 1 【单选题】(5分) 希腊举行的第一次全国性的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在哪一点? A. 公元前746年B.公元前776年C. 公元前465年正确B 2 【多选题】(5分) 下列哪些描述符合希腊文化的意境?A. 理想与美B. 直觉、诗语和精神的形象化C. 玄同忘我之境在理想和现实的交汇点产生正确A,B,C 3 【多选题】(5分) 希腊文化具有如下哪些特点?A. 来自民间的自发的民族文化;B. 心灵性,每一件艺术都是用心灵雕刻出的精品;C. 向善性;D. 唯美主义; E. 神秘性和悬念正确A,B,C,D,E 三 1 【多选题】(5分) 《荷马史诗》中的隐喻是指哪两部著作在内容和主旨上存在的反差之谜? A. 《伊利亚特》B. 《奥德赛》C. 《工作与时日》正确A,B 查看答案解析 5分 2 【单选题】(5分) 破解《荷马史诗》的隐喻的关键点在于? A. 从英雄主义转变到浪漫主义B. 从唯美主义到现实主义 C. 从浪漫主义到理性主义正确答案是:A 四 1 【多选题】(5分) 罗马文明之所以会取代希腊,在于其文化中的哪些特点? A. 浪漫 B. 理性 C. 现实 D. 世俗正确答案是:B,C,D 查看答案解析 2 【多选题】(5分) 古代西方文明是由以下哪些要素共同塑造而成的? A. 希腊文明 B. 罗马文明 C. 日耳曼文化 D. 基督教要素正确A,B,C,D 查看答案解析 5分 3 【单选题】(5分) “希腊传统”的特征是? A. 放大了的个人 B. 放大了的国家 C. 强调家的原则 D. 罗马的反文化正确A 查看答案解析 5分 4 【单选题】(5分) “罗马传统”的特征是? A. 放大了的个人 B. 放大了的国家

智慧树知到《西方文明史导论》见面课答案

见面课:文化兴国的欧洲经验 1、” 抒情的天才独能感觉到一个画景,象征世界从神秘的玄同忘我之境中产生。”这句经典的对于希腊艺术的评论是哪位哲学家所说 A.叔本华 B.尼采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 正确答案:尼采 2、尼采超人哲学的原型是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西塞罗 正确答案:苏格拉底 3、下列著作属于尼采的是 A.《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B.《悲剧的诞生》 C.《君主论》 D.《理想国》 正确答案:《悲剧的诞生》 4、下列作品属于柏拉图的是 A.《理想国》 B.《乌托邦》 C.《形而上学》

D.《政治学》 正确答案:《理想国》 5、《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长篇史诗统称为 A.《荷马史诗》 B.《罗马史诗》 C.《希腊罗马名人传》 D.《建城以来史》 正确答案:《荷马史诗》 见面课:文艺复兴艺术风格 1、下列作品中,属于达芬奇代表作的是 A.《蒙娜丽莎的微笑》 B.《大卫》 C.《西斯廷圣母》 D.《雅典学院》 正确答案:《蒙娜丽莎的微笑》 2、下列作品与艺术家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A.乔尔乔内《乌比诺的维纳斯》 B.拉斐尔《三圣贤》 C.达芬奇《最后的晚餐》 D.米开朗基罗《格尔尼卡》 正确答案:达芬奇《最后的晚餐》 3、文艺复兴艺术三杰是 A.达芬奇 B.拉斐尔

C.米开朗基罗 D.提香 正确答案:达芬奇; 拉斐尔; 米开朗基罗 4、国家软实力要素包括 A.政治价值的吸引力 B.文化价值的感召力 C.科技军事的震慑力 D.外交政策的正当性 正确答案:政治价值的吸引力; 文化价值的感召力; 外交政策的正当性 5、下列选项不属于优秀研究者的必备素养的是 A.广泛阅读,厚积薄发的功底 B.宽阔视野,跨学科研究意识 C.创新意识,敢于挑战权威 D.投机想法,十分强的功利心 正确答案:投机想法,十分强的功利心 见面课:欧洲中世纪文明的演化 1、布克哈特总结文艺复兴时代人身上的特征 A.人文主义 B.个人主义

西方文明史导论答案(优.选)

西方文明史导论答案 1 【单选题】(5分) 以下哪部著作通过研究日本的国民性、服务于二战后美国对日政策,并成为将基础研究与决策研究紧密结合起来的典范? A. 《菊与刀》 B. 《文明的冲突》正确A 查看答案解析 5分 2 【多选题】(5分) 以下描述哪些符合国民性及国民性研究的特点? A. 国民性包含了文化表象、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社会伦理、宗教传统等要素 B. 反映的是群体的、而非个别的认同和行为的方式 C. 通过国民性研究可以解剖一个国家的密码 D. 国民性研究是一种决策研究正确A,B,C,D 二 1 【单选题】(5分) 希腊举行的第一次全国性的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在哪一点? A. 公元前746年B.公元前776年C. 公元前465年正确B 2 【多选题】(5分) 下列哪些描述符合希腊文化的意境?A. 理想与美B. 直觉、诗语和精神的形象化C. 玄同忘我之境在理想和现实的交汇点产生正确A,B,C 3 【多选题】(5分) 希腊文化具有如下哪些特点?A. 来自民间的自发的民族文化;B. 心灵性,每一件艺术都是用心灵雕刻出的精品;C. 向善性;D. 唯美主义; E. 神秘性和悬念正确A,B,C,D,E 三 1 【多选题】(5分) 《荷马史诗》中的隐喻是指哪两部著作在内容和主旨上存在的反差之谜? A. 《伊利亚特》B. 《奥德赛》C. 《工作与时日》正确A,B 查看答案解析 5分 2 【单选题】(5分) 破解《荷马史诗》的隐喻的关键点在于? A. 从英雄主义转变到浪漫主义B. 从唯美主义到现实主义 C. 从浪漫主义到理性主义正确答案是:A 四 1 【多选题】(5分) 罗马文明之所以会取代希腊,在于其文化中的哪些特点? A. 浪漫 B. 理性 C. 现实 D. 世俗正确答案是:B,C,D 查看答案解析 2 【多选题】(5分) 古代西方文明是由以下哪些要素共同塑造而成的? A. 希腊文明 B. 罗马文明 C. 日耳曼文化 D. 基督教要素正确A,B,C,D 查看答案解析 5分 3 【单选题】(5分) “希腊传统”的特征是? A. 放大了的个人 B. 放大了的国家 C. 强调家的原则 D. 罗马的反文化正确A 查看答案解析 5分 4 【单选题】(5分) “罗马传统”的特征是? A. 放大了的个人 B. 放大了的国家 C. 强调家的原则 D. 罗马的反文化正确B

西方文明史导论 单元作业

西方文明史导论单元作业 第一单元 “在大学里面,最近的距离是智力,而最遥远的能力是能力”,这句话是我刚入学时候学校党委书记对我们所有新生讲的,大学里面不仅仅是要好好学习,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增强我们的精神力量,还要不断地去探索和创新,不断培养和锻炼我们各方面的能力,促进我们的全面发展。我们应用心理学专业,需要借助大学的平台把理论和基础扎实,再进一步锻炼和培养我们的能力,融入到社会和人群中去,实现自己的自我价值。 1、大学不是学习的终点,而是人生学习的一个新的起点,它脱离我们中学的固定模板式学习,充分发挥我们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动性,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通过一系列传播媒介来丰富知识,增长见识,开阔眼界。就我们应用心理学专业来说,在高中和初中是没有涉及的,在大学里我们才能接受系统全面的应用心理学教育,给我们一个更广大的学习和交往平台,让我们的学习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更上一层楼。 2、大学不仅仅要教学生某专业知识,让学生知道了解,更应该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借助其他工具学习,如何坚持学习,让自主学习适应环境,培养学生哲学思辨能力,让学生更具有智慧,这也是大学需要给学生的。 3、大学作为一个学生进修的平台,不仅仅是技术培训为主,更应该强化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让学生学会无论处在何种环境也能把握学习的机会,全心全意把学习做好,同时,还要发展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和思想道德素养,更应该创造机会让学生去明确是非,不断纠正自己的思维,促进人格的全面发展。 4、大学也是培养和塑造学生人格的熔炉,时刻端正学生的思想,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强化良好的社会责任感,明确正确的社会价值观。 第二单元 希腊的文化源远流长,其艺术品更是秀丽逼真,令人流连忘返。 1、希腊文化不同于官方文化,它来自于民间的一种自发的民族文化。 2、心灵性。希腊的艺术品都是用心灵雕刻出来的精品。 3、向善性。希腊人追求理性的善,追求真善美。 4、唯美主义。高于生活的美。

智慧树知到《西方文明史导论》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西方文明史导论》章节测试答案 第一章 1、以下哪部著作通过研究日本的国民性、服务于二战后美国对日政策,并成为将基础研究与决策研究紧密结合起来的典范? A:《菊与刀》 B:《文明的冲突》 正确答案:《菊与刀》 2、以下描述哪些符合国民性及国民性研究的特点? A:国民性包含了文化表象、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社会伦理、宗教传统等要素 B:反映的是群体的、而非个别的认同和行为的方式 C:通过国民性研究可以解剖一个国家的密码 D:国民性研究是一种决策研究 正确答案:国民性包含了文化表象、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社会伦理、宗教传统等要素,反映的是群体的、而非个别的认同和行为的方式,通过国民性研究可以解剖一个国家的密码,国民性研究是一种决策研究 3、文明与下列哪些要素是对立的? A:野蛮 B:动物性 正确答案:野蛮 ,动物性 4、与中国文化相比,西方人更偏向于用下述哪种思维? A:归纳法 B:演绎法 正确答案:演绎法 5、文化兴国中的“文化”,对国家而言,指的是

A:国家的文化实力 B:单位和个人的创新能力 正确答案:国家的文化实力 第二章 1、希腊举行的第一次全国性的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在哪一点? A:公元前746年 B:公元前776年 C:公元前465年 正确答案:公元前776年 2、下列哪些描述符合希腊文化的意境? A:理想与美 B:直觉、诗语和精神的形象化 C:玄同忘我之境在理想和现实的交汇点产生 正确答案:理想与美,直觉、诗语和精神的形象化,玄同忘我之境在理想和现实的交汇点产生3、希腊文化具有如下哪些特点? A:来自民间的自发的民族文化; B:心灵性,每一件艺术都是用心灵雕刻出的精品; C:向善性; D:唯美主义; E:神秘性和悬念 正确答案:来自民间的自发的民族文化;,心灵性,每一件艺术都是用心灵雕刻出的精品;,向善性;,唯美主义;,神秘性和悬念

2018智慧树西方文明史导论答案

。 2018智慧树西方文明史导论答案 第一章单元测试 1【单选题】(5分) 以下哪部著作通过研究日本的国民性、服务于二战后美国对日政策,并成为将基础研究与决策研究紧密结合起来的典范 A.《菊与刀》 B.《文明的冲突》 2【多选题】(5分) { 以下描述哪些符合国民性及国民性研究的特点 A.国民性包含了文化表象、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社会伦理、宗教传统等要素 B.反映的是群体的、而非个别的认同和行为的方式 C.通过国民性研究可以解剖一个国家的密码 D.国民性研究是一种决策研究 3【多选题】(5分) 文明与下列哪些要素是对立的 ! A.野蛮 B.动物性 4【单选题】(5分) 与中国文化相比,西方人更偏向于用下述哪种思维 A.归纳法 B.演绎法 $ 5【单选题】(5分) 文化兴国中的“文化”,对国家而言,指的是 A.国家的文化实力 B.单位和个人的创新能力

第二章单元测试 1【单选题】(5分) 希腊举行的第一次全国性的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在哪一点 A.公元前746年 ~ B.公元前776年 C.公元前465年 2【多选题】(5分) 下列哪些描述符合希腊文化的意境 A理想与美 B.直觉、诗语和精神的形象化 C.玄同忘我之境在理想和现实的交汇点产生 ( 3【多选题】(5分) 希腊文化具有如下哪些特点 A.来自民间的自发的民族文化; B.心灵性,每一件艺术都是用心灵雕刻出的精品; C.向善性; D.唯美主义; E.神秘性和悬念 , 4【单选题】(5分) 希腊神话中,贞节的保护神是 A.雅典娜 B.赫拉 C.宙斯 5【多选题】(5分) ~ 《荷马史诗》内容包含了 A.《伊利亚特》 B.《奥德赛》 C.《工作与时日》 第三章单元测试 1【多选题】(5分) 《荷马史诗》中的隐喻是指哪两部著作在内容和主旨上存在的反差之谜A.《伊利亚特》

西方文明史导论作业参考答案要点

《西方文明史导论》作业参考答案要点 第一章绪论 1、【问答题】(1分)英国前首相丘吉尔说:“大学不仅要传授知识,大学更应当传授智慧。大学不应满足于培训技术,大学更应致力于锻造人格。”结合你自己的专业,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主观发挥题,无标准答案,言之有理、表述清晰有逻辑,能提出自己的观点认识为好。 第二章希腊文化的意境和希腊 1、【问答题】(10分)概述希腊文化的意境。 理想与美:希腊艺术的意境表述;情感交流的方式:直觉、诗语和精神的形象化;玄同忘我之境在理想和现实的交汇点产生。 2、【问答题】(10分)阐述希腊文化的特点 来自民间的自发的民族文化;心灵性,每一件艺术都是用心灵雕刻出的精品;向善性;唯美主义;神秘性和悬念 第三章古代希腊的英雄主义 1、【问答题】(10分)《荷马史诗》中的隐喻是什么? 《荷马史诗》分成两部,上部《伊利亚特》,下部《奥德赛》。 两部史诗的内容不一样,前一部叫人拼命去当英雄,后一部叫人做一个平常人,游山玩水找到自己。两个主题、风格、内容完全不一样的史书合在一起叫做《荷马史诗》,遭来很多人的非议。 一种普遍的说法是两部史书不是同一个人写的,因为它们的内容如此不同,所要反映的精神世界也是如此不同。另一种说法,正是这样一种不同,反而组成一个合体,看到了它的两个面。为什么这么一部有名的史诗,在主题和情节安排上产生出如此之大的反差?是作者的有意所为,还是一个历史的巧合?现在已无从考证,《荷马史诗》的原稿已经没有了。姑且不做这样的文献考订,围绕内容来说,看一看这里面有没有被我们称之为大惑不解之谜,或者说是荷马史诗的隐喻,有什么谜语隐藏其中。 2、【问答题】(10分)如何破解《荷马史诗》的隐喻? 隐喻的破解:英雄主义隐喻的破解:浪漫主义奥德修斯情结和圆满的结局:从英雄主义转变到浪漫主义;行动的浪漫主义者而不是精神的浪漫主义者;坚定的目标性,找回自己;找到两极之间的最佳点;最后的发现:人与人、家和家、社会和社会之间,是可以取得和谐的。 第四章罗马文明的兴衰 【问答题】(10分)如何解释罗马帝国的衰亡 文明的结构上出了问题:开放的文化变成机械、封闭的文化;进取的精神变成麻木、懒惰、悲观的心态;国家制度僵化,缺乏弹性,断送改革的机会;罗马的自我衰落导致蛮族战胜罗马,况且蛮族文化;对罗马人也有吸引力;罗马文明的发展不平衡,出现了各种矛盾;反主流文化出现,社会矛盾尖锐;从民主走向专制,政府的公共性减少,私人性质和军事性质增强。 罗马帝国崩溃并非外部原因,而是自我崩溃。罗马帝国灭亡的根本原因在于:她的人民不幸福;她的道德风气江河日下;阶层间的斗争无法调和。此外,还表现在商业的败落、官僚作风、政治专制、赋税繁重以及巨额战争费用。

2018智慧树西方文明史导论答案

2018智慧树西方文明史导论答案 第一章单元测试 1【单选题】(5分) 以下哪部著作通过研究日本的国民性、服务于二战后美国对日政策,并成为将基础研究与决策研究紧密结合起来的典范? A.《菊与刀》 B.《文明的冲突》 2【多选题】(5分) 以下描述哪些符合国民性及国民性研究的特点? A.国民性包含了文化表象、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社会伦理、宗教传统等要素 B.反映的是群体的、而非个别的认同和行为的方式 C.通过国民性研究可以解剖一个国家的密码 D.国民性研究是一种决策研究 3【多选题】(5分) 文明与下列哪些要素是对立的? A.野蛮 B.动物性

4【单选题】(5分) 与中国文化相比,西方人更偏向于用下述哪种思维? A.归纳法 B.演绎法 5【单选题】(5分) 文化兴国中的“文化”,对国家而言,指的是 A.国家的文化实力 B.单位和个人的创新能力 第二章单元测试 1【单选题】(5分) 希腊举行的第一次全国性的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在哪一点? A.公元前746年 B.公元前776年 C.公元前465年 2【多选题】(5分) 下列哪些描述符合希腊文化的意境? A理想与美 B.直觉、诗语和精神的形象化 C.玄同忘我之境在理想和现实的交汇点产生

3【多选题】(5分) 希腊文化具有如下哪些特点? A.来自民间的自发的民族文化; B.心灵性,每一件艺术都是用心灵雕刻出的精品; C.向善性; D.唯美主义; E.神秘性和悬念 4【单选题】(5分) 希腊神话中,贞节的保护神是? A.雅典娜 B.赫拉 C.宙斯 5【多选题】(5分) 《荷马史诗》内容包含了? A.《伊利亚特》 B.《奥德赛》 C.《工作与时日》

西方文明史导论复习

西方文明史导论复习 希腊 一、为什么西方人总是“言必称希腊?” ①希腊文化优秀,优秀的事物能完成时间、空间题材三个超越。 ②古典的自然主义同过于人为修饰的近代文明形成的巨大反差。 ③希腊文化的极性:他们自称英雄,把一切都放到生与死的永恒天平上来称量。古希腊的三本历史著作都是讲战争的。(荷马:《荷马史诗》希罗多德:《历史》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④希腊人纯情,是自然主义者。希腊的建筑、生活,都溶化在大自然之中。 ⑤希腊爱美。美是分等级分内外的。最后,美是必须独立的。 ⑥世界上有四种动力观:生存、信仰、功利、理想主义。希腊人属于最后一种。 ⑦希腊喜欢进行抽象的思考,喜欢理性,强调生活的精度、广度、深度和强度。 ⑧希腊人守纪律,例如斯巴达人。 ⑨小结:这是从现代人的角度看希腊人,希腊真正的文化基础是英雄主义。 二、希腊文化的特征 第一个特征:英雄主义1《荷马史诗》:友情和智慧2 斯巴达的英雄:体魄与力度3 雅典的英雄:美和文化 第二个特征:爱文化文化的原意就是培育。 ①以艺术为例,希腊人对生命的热烈的爱。文化从外在进入内心,再从内心进入“精神的太阳”。 ②以神话为例:希腊神都是战斗英雄,中国神都是农业工程师。西方人用武器吃饭,中国人拿树枝就餐。猛兽崇拜与龙凤崇拜、十二生肖的比较。 ③以伦理为例,幸福的观念:五种基本处境:物质、身体、社会、情感、文化需求。 ④以哲学为例,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希腊文化熔诗性和纪律性为一炉,体现出人的真性情,因此成为西方文化传统中的要素。希腊在政治、文化上的发展呈多元化,古希腊人所创造出的许多文化、制度和艺术精品,使古典希腊的文化成为西方文明的第一座文化丰碑。 第三个特征:爱美—美的个性形态 美的三个等级①自然的美②心灵的美③真理的美:艺术品的自我满足 (以艺术品为例:艺术品体现内在美。人体不需要穿衣服,也体现出美。美是独立的,真理是不需要掩饰的。柏拉图之爱。) 第四个特征:高尚的竞争①竞争的目的是改善自己,不像罗马人,竞争是为了存活;②高尚竞争败者承认赢家;③高尚的竞争使得竞争成为团结的手段。 奥运会理念①古代奥林匹克的精神:竞争、荣誉和美②现代奥林匹克精神:和平、参与、合作③文化奥运的理念

复习论述欧洲文艺复兴的历史作用.doc

《西方文明史导论》课程结课论文题目:论述欧洲文艺复兴的作用 院(系):水建工程学院 专业:土木工程 学号:2013510264 姓名:田礼洪

论述欧洲文艺复兴的历史作用 摘要:文艺复兴是一场发生在14世纪至17世纪的文化运动,在中世纪晚期发源于佛罗伦萨,后扩展至欧洲各国,于16世纪在欧洲盛行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带来一段科学与艺术革命时期,揭开了近代欧洲历史的序幕,被认为是中古时代和近代的分界,也被认为是封建主义时代和资本主义时代的分界。 关键词: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想 文艺复兴[1]是欧洲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它宣扬人文主义,其核心是肯定人,要求把人、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对解放人们思想,发展文化、科学,起了巨大历史作用。它是14-16世纪反映欧洲各国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要求的思想、文化运动。 文艺复兴运动反映了欧洲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经过,新兴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内反封建、反教会的斗争。文艺复兴是一场光彩夺目、百花齐放的思想文化运动。它涉及到文学、思想、自然科学等众多学科,并取得了丰硕与辉煌的成就,展示出资产阶级在上升时期的革命热情和首创精神。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它虽然对旧制度和神学进行了猛烈的批判,但并没有就基督教义和教会改革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而且,许多人文主义者与教会和教皇的关系密切,它们在抨击教会的同时,又主张以温和的改革铲除教会的弊端,以达到教会的纯洁、振兴和统一。 文艺复兴运动是资产阶级的新文化运动和文化革命运动,它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文艺复兴这场文化运动对近代早期欧洲的学术生活造成了深刻的影响。它从意大利兴起,在16世纪时已扩大至欧洲各国,其影响遍及文学、哲学、艺术、政治、科学、宗教等知识探索的各个方面。文艺复兴时期的学者在学术研究中使用人文主义的方法,并在艺术创作中追寻现实主义和人类的情感。 首先是人的发现。与中世纪对比,文艺复兴在意识形态领域内带来了一系列巨大的变化。最突出的变化是关于人价值观念的转变。 第二,文艺复兴打破了宗教神秘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有力地推动和影响了宗教改革运动,并为这个运动提供了重要的助力。文艺复兴提倡重视现世生活,反对权威,在当代人中间唤起了对天主教会及神学的怀疑和反感。 在欧洲的修道院图书馆中和没落的拜占庭帝国里,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们搜集到了古典时代的文学、历史和演说文献。这些文献大多使用拉丁语或古希腊语写成,多数内容晦涩难懂。文艺复兴时期的学者同12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中世纪学者最显著的差别在于,前者将文学和历史等文化方面的文献作为新的研究重点,而后者只专注于自然科学、物理学和数学的希腊语和阿拉伯语典籍。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学者并不反对基督教;恰恰相反,这一时期众多的伟大作品都是为宗教而作,而且许多艺术作品得到了教会的赞助。然而,从文化生活的其他领域可以看出,学者们对待宗教的方式还是发生了微妙的转变。。 第三、文艺复兴打破了经院哲学统一的局面,为以后的思想进步扫清了道路,使各种世俗哲学兴起。其中有英国的经验论唯物主义。它也推动了政治学说的发展,马基雅维利以后,有格劳秀斯、斯宾诺莎、霍布斯、米尔顿和洛克等一大批思想家,发展起“自然权利”、“社会契约”、“人民革命权”以及“三权分立”等理论。所有这些为启蒙运动和资产阶级革命

西方文明史导论答案

西方文明史导论答案 1【单选题】(5分) 以下哪部著作通过研究日本的国民性、服务于二战后美国对日政策,并成为将基础研究与决策研究紧密结合起来的典范?A.《菊与刀》B.《文明的冲突》正确A 查看答案解析 5分2【多选题】(5分) 以下描述哪些符合国民性及国民性研究的特点?A.国民性包含了文化表象、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社会伦理、宗教传统等要素B.反映的是群体的、而非个别的认同和行为的方式C.通过国民性研究可以解剖一个国家的密码D.国民性研究是一种决策研究正确A,B,C,D 二 1【单选题】(5分) 希腊举行的第一次全国性的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在哪一点?A.公元前746年B.公元前776年C.公元前465年正确B 2【多选题】(5分) 下列哪些描述符合希腊文化的意境?A.理想与美B.直觉、诗语和精神的形象化C.玄同忘我之境在理想和现实的交汇点产生正确A,B,C 3【多选题】(5分) 希腊文化具有如下哪些特点?A.来自民间的自发的民族文化;B.心灵性,每一件艺术都是用心灵雕刻出的精品;C.向善性;D.唯美主义;E.神秘性和悬念正确A,B,C,D,E三 1【多选题】(5分) 《荷马史诗》中的隐喻是指哪两部著作在内容和主旨上存在的反差之谜? A.《伊利亚特》 B.《奥德赛》 C.《工作与时日》正确A,B 查看答案解析

5分2【单选题】(5分) 破解《荷马史诗》的隐喻的关键点在于?A.从英雄主义转变到浪漫主义B.从唯美主义到现实主义C.从浪漫主义到理性主义正确答案是:A四 1【多选题】(5分) 罗马文明之所以会取代希腊,在于其文化中的哪些特点?A.浪漫B.理性C.现实D.世俗正确答案是:B,C,D 查看答案解析 2【多选题】(5分) 古代西方文明是由以下哪些要素共同塑造而成的?A.希腊文明B.罗马文明C.日耳曼文化D.基督教要素正确A,B,C,D 查看答案解析 5分3【单选题】(5分) “希腊传统”的特征是?A.放大了的个人B.放大了的国家C.强调家的原则D.罗马的反文化正确A 查看答案解析 5分4【单选题】(5分) “罗马传统”的特征是?A.放大了的个人B.放大了的国家C.强调家的原则D.罗马的反文化正确B 查看答案解析 5分5【单选题】(5分)“日耳曼传统”的特征是?A.放大了的个人B.放大了的国家C.强调家的原则D.罗马的反文化正确C 查看答案解析 5分6【单选题】(5分)

西方文明史导论智慧树答案100分

-------------------------------------------------------------------------------------------------------------------------------- 西方文明史导论智慧树答案100分 1 【单选题】(5分) 以下哪部著作通过研究日本的国民性、服务于二战后美国对日政策,并成为将基础研究与决策研究紧密结合起来的典范? A 1.《菊与刀》 2.《文明的冲突》 2 【多选题】(5分) 以下描述哪些符合国民性及国民性研究的特点?ABCD 1.国民性包含了文化表象、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社会伦理、宗教传统等 要素 2.反映的是群体的、而非个别的认同和行为的方式 3.通过国民性研究可以解剖一个国家的密码 4.国民性研究是一种决策研究 3 【多选题】(5分) 文明与下列哪些要素是对立的?AB 1.野蛮 2.动物性 4 【单选题】(5分) 与中国文化相比,西方人更偏向于用下述哪种思维?B 1.归纳法 2.演绎法 5

【单选题】(5分) 文化兴国中的“文化”,对国家而言,指的是 A 1.国家的文化实力 2.单位和个人的创新能力 1 【单选题】(5分) 希腊举行的第一次全国性的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在哪一点?B 1.公元前746年 2.公元前776年 3.公元前465年 2 【多选题】(5分) 下列哪些描述符合希腊文化的意境?ABC 1.理想与美 2.直觉、诗语和精神的形象化 3.玄同忘我之境在理想和现实的交汇点产生 3 【多选题】(5分) 希腊文化具有如下哪些特点?ABCDE 1.来自民间的自发的民族文化; 2.心灵性,每一件艺术都是用心灵雕刻出的精品; 3.向善性; 4.唯美主义; 5.神秘性和悬念 4 【单选题】(5分) 希腊神话中,贞节的保护神是?B 1.雅典娜

智慧树西方文明史导论答案

智慧树西方文明史导论答案 欧阳学文 第一章单元测试 1【单选题】(5分) 以下哪部著作通过研究日本的国民性、服务于二战后美国对日政策,并成为将基础研究与决策研究紧密结合起来的典范? A.《菊与刀》 B.《文明的冲突》 2【多选题】(5分) 以下描述哪些符合国民性及国民性研究的特点? A.国民性包含了文化表象、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社会伦理、宗教传统等要素 B.反映的是群体的、而非个别的认同和行为的方式 C.通过国民性研究可以解剖一个国家的密码 D.国民性研究是一种决策研究

3【多选题】(5分) 文明与下列哪些要素是对立的? A.野蛮 B.动物性 4【单选题】(5分) 与中国文化相比,西方人更偏向于用下述哪种思维? A.归纳法 B.演绎法 5【单选题】(5分) 文化兴国中的“文化”,对国家而言,指的是 A.国家的文化实力 B.单位和个人的创新能力 第二章单元测试 1【单选题】(5分) 希腊举行的第一次全国性的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在哪一点? A.公元前746年 B.公元前776年 C.公元前465年

2【多选题】(5分) 下列哪些描述符合希腊文化的意境? A理想与美 B.直觉、诗语和精神的形象化 C.玄同忘我之境在理想和现实的交汇点产生 3【多选题】(5分) 希腊文化具有如下哪些特点? A.来自民间的自发的民族文化; B.心灵性,每一件艺术都是用心灵雕刻出的精品; C.向善性; D.唯美主义; E.神秘性和悬念 4【单选题】(5分) 希腊神话中,贞节的保护神是? A.雅典娜 B.赫拉 C.宙斯 5【多选题】(5分)

《荷马史诗》内容包含了? A.《伊利亚特》 B.《奥德赛》 C.《工作与时日》 第三章单元测试 1【多选题】(5分) 《荷马史诗》中的隐喻是指哪两部著作在内容和主旨上存在的反差之谜? A.《伊利亚特》 B.《奥德赛》 C.《工作与时日》 2【单选题】(5分) 破解《荷马史诗》的隐喻的关键点在于? A.从英雄主义转变到浪漫主义 B.从唯美主义到现实主义 C.从浪漫主义到理性主义 3【单选题】(5分) 亚里士多德的老师是?

西方文明史导论答案

西方文明史导论答案 1【单选题】(5 分) 以下哪部著作通过研究日本的国民性、服务于二战后美国对日政策,并成为将基础研究与决策研究紧密结合起来的典范? A.《菊与刀》 B.《文明的冲突》正确A 查看答案解析 5 分2【多选题】(5分) 以下描述哪些符合国民性及国民性研究的特点? A.国民性包含了文化表象、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社会伦理、宗教传统等要素 B.反映的是群体的、而非个别的认同和行为的方式 C.通过国民性研究可以解剖一个国家的密码 D.国民性研究是一种决策研究正确A,B,C,D 1【单选题】(5 分) 希腊举行的第一次全国性的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在哪一点? A.公元前746 年 B. 公元前776年 C.公元前465年正确 B 2【多选题】(5分) 下列哪些描述符合希腊文化的意境? A.理想与美 B.直觉、诗语和精神的形象化 C.玄同忘我之境在理想和现实的交汇点产生正确A,B,C 3【多选题】(5 分) 希腊文化具有如下哪些特点? A.来自民间的自发的民族文化; B.心灵性,每一件艺术都是用心灵雕刻出的精品; C.向善性; D.唯美主义; E.神秘性和悬念正确A,B,C,D,E三 1【多选题】(5 分) 《荷马史诗》中的隐喻是指哪两部著作在内容和主旨上存在的反差之谜? A.《伊利亚特》 B.《奥德赛》 C.《工作与时日》正确A,B

查看答案解析 5 分2【单选题】(5分) 破解《荷马史诗》的隐喻的关键点在于? A.从英雄主义转变到浪漫主义B. 从唯美主义到现实主义 C.从浪漫主义到理性主义正确答案是:A 四 1【多选题】(5 分) 罗马文明之所以会取代希腊,在于其文化中的哪些特点? A.浪漫 B.理性C. 现实 D.世俗正确答案是:B,C,D 查看答案解析 2【多选题】(5 分) 古代西方文明是由以下哪些要素共同塑造而成的? A.希腊文明 B.罗马文明 C. 日耳曼文化 D.基督教要素正确A,B,C,D 查看答案解析 5 分3【单选题】(5分) “希腊传统”的特征是? A.放大了的个人 B.放大了的国家 C.强调家的原则 D. 罗马的反文化正确A 查看答案解析 5 分4【单选题】(5分) “罗马传统”的特征是? A.放大了的个人 B.放大了的国家 C.强调家的原则 D. 罗马的反文化正确B 查看答案解析 5 分5【单选题】(5分)“日耳曼传统”的特征是? A.放大了的个人 B.放大了的国家 C.强调家的原则 D.罗马的反文化正确C 查看答案解析

2018智慧树西方文明史导论答案

2018 智慧树西方文明史导论答案 第一章单元测试 1【单选题】(5 分) 以下哪部著作通过研究日本的国民性、服务于二战后美国对日政策,并成为将基础研究与决策研究紧密结合起来的典范? A. 《菊与刀》 B. 《文明的冲突》 2【多选题】(5分) 以下描述哪些符合国民性及国民性研究的特点? A?国民性包含了文化表象、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社会伦理、宗教传统等要素 B?反映的是群体的、而非个别的认同和行为的方式 C通过国民性研究可以解剖一个国家的密码 D.国民性研究是一种决策研究 3【多选题】(5 分) 文明与下列哪些要素是对立的? A. 野蛮 B动物性 4【单选题】(5分) 与中国文化相比,西方人更偏向于用下述哪种思维? A. 归纳法 B演绎法 5【单选题】(5分) 文化兴国中的“文化”,对国家而言,指的是 A?国家的文化实力 B?单位和个人的创新能力 第二章单元测试 1【单选题】(5分) 希腊举行的第一次全国性的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在哪一点? A. 公元前746年 B. 公元前776年 C. 公元前465年

2【多选题】(5 分)下列哪些描述符合希腊文化的意境? A 理想与美 B. 直觉、诗语和精神的形象化 C玄同忘我之境在理想和现实的交汇点产生 3【多选题】(5分) 希腊文化具有如下哪些特点? A. 来自民间的自发的民族文化; B. 心灵性,每一件艺术都是用心灵雕刻出的精品; C. 向善性; D. 唯美主义; E神秘性和悬念 4【单选题】(5分) 希腊神话中,贞节的保护神是? A. 雅典娜 B. 赫拉 C. 宙斯 5【多选题】(5分) 《荷马史诗》内容包含了? A. 《伊利亚特》 B. 《奥德赛》 C. 《工作与时日》 第三章单元测试 1【多选题】(5分) 《荷马史诗》中的隐喻是指哪两部著作在内容和主旨上存在的反差之谜? A. 《伊利亚特》 B. 《奥德赛》 C. 《工作与时日》 2【单选题】(5分) 破解《荷马史诗》的隐喻的关键点在于? A. 从英雄主义转变到浪漫主义 B. 从唯美主义到现实主义 C. 从浪漫主义到理性主义 3【单选题】(5 分) 亚里士多德的老师是? A. 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 亚历山大4【多选题】(5分)

西方文明史教学大纲

《西方文明史》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70142008 课程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to the History of Western Civilization 课程总学时:24 讲课:24 实验:0 上机:0 适用专业:英语 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 10 一、大纲使用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 本门课程旨在用中国人的眼光来分析、透视西方文明的发展过程。分专题讲授西方文明的特征、民族性格、国民性、思维方式、文化传统、优缺点,并从全球化角度探讨文明的整合问题。认为东西方文明的互相整合是世界文明发展的趋势。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理解西方文明的发生发展过程,促进语言文化背景的学习和掌握具备学习英美文学的基础框架;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 西方文明史课的教学内容丰富,难度较大。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涉及西方国家的整个历史发展进程,对于英语学习者而言这些知识虽然有趣生动但较为混乱。因此要求学生要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此外,这些信息的呈现可以借助各种媒体,通过形象化和具体化处理后学生才比较容易接受,课堂教学才不枯燥。 (三)实施说明 1.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我们把重点放在古希腊文明以及西方国家的几次文化思潮上,即以“以点带面”的方式来实现对主要讲西方文明发展的进程。由于中西文化的不同,我们把教学难点集中在宗教、历史以及文化思潮等方面,一方面宗教对西方的语言和文化具有极大的影响,另一方面对中国学生来说这是一个比较‘新鲜’而陌生的主题,西方文明的过程也主要是对宗教的认识与再认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同时提高学生自身对英文社科类书籍的阅读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其英语水平。 2.教学手段:在教学中多采用电子教案及多媒体教学系统等先进教学手段,以确保在有限的学时内,全面、高质量地完成课程教学任务。针对本课程的特点,教师也可适当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且能反映英美国家文化的电影,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 无 (五)对习题课、实践环节的要求 课后习题,视频资料、单元小测等;增加学生自主学习平台,通过视频,网络平台互动等方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兴趣 (六)课程考核方式 1.考核方式:考查 2.考核目标:重点考核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能力,批判能力。 3.成绩构成:本课程的总成绩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包括出勤情况等)占10%,随堂小测试占40%,结课测试占50%。平时成绩由任课教师视具体情况按百分制给出。 (七)参考书目 《西方文明史》,井卫华编,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 《西方文明史》,凯什岚斯基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西方文明史导论》见面课及答案

《西方文明史导论》见面课及答案 见面课:文化兴国的欧洲经验 1、” 抒情的天才独能感觉到一个画景,象征世界从神秘的玄同忘我之境中产生。”这句经典的对于希腊艺术的评论是哪位哲学家所说 A.叔本华 B.尼采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 正确答案:尼采 2、尼采超人哲学的原型是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西塞罗

正确答案:苏格拉底 3、下列著作属于尼采的是 A.《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B.《悲剧的诞生》 C.《君主论》 D.《理想国》 正确答案:《悲剧的诞生》 4、下列作品属于柏拉图的是 A.《理想国》 B.《乌托邦》 C.《形而上学》 D.《政治学》 正确答案:《理想国》 5、《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长篇史诗统称为 A.《荷马史诗》

B.《罗马史诗》 C.《希腊罗马名人传》 D.《建城以来史》 正确答案:《荷马史诗》 见面课:文艺复兴艺术风格 1、下列作品中,属于达芬奇代表作的是 A.《蒙娜丽莎的微笑》 B.《大卫》 C.《西斯廷圣母》 D.《雅典学院》 正确答案:《蒙娜丽莎的微笑》 2、下列作品与艺术家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A.乔尔乔内《乌比诺的维纳斯》 B.拉斐尔《三圣贤》 C.达芬奇《最后的晚餐》

D.米开朗基罗《格尔尼卡》 正确答案:达芬奇《最后的晚餐》 3、文艺复兴艺术三杰是 A.达芬奇 B.拉斐尔 C.米开朗基罗 D.提香 正确答案:达芬奇; 拉斐尔; 米开朗基罗 4、国家软实力要素包括 A.政治价值的吸引力 B.文化价值的感召力 C.科技军事的震慑力 D.外交政策的正当性

正确答案:政治价值的吸引力; 文化价值的感召力; 外交政策的正当性 5、下列选项不属于优秀研究者的必备素养的是 A.广泛阅读,厚积薄发的功底 B.宽阔视野,跨学科研究意识 C.创新意识,敢于挑战权威 D.投机想法,十分强的功利心 正确答案:投机想法,十分强的功利心 见面课:欧洲中世纪文明的演化 1、布克哈特总结文艺复兴时代人身上的特征 A.人文主义 B.个人主义 C.理性主义 D.世俗主义

2018树西方导论答案

2018xx树西方xx导论答案 第一章单元测试 1【单选题】(5分) 以下哪部著作通过研究xx的国民性、服务于二战后xx对日政策,并成为将基础研究与决策研究紧密结合起来的典范? A.《菊与刀》 B.《xx的冲突》 2【多选题】(5分) 以下描述哪些符合国民性及国民性研究的特点? A.国民性包含了文化表象、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社会xx 、宗教传统等要素 B.反映的是群体的、而非个别的认同和行为的方式 C.通过国民性研究可以解剖一个国家的密码 D.国民性研究是一种决策研究 3【多选题】(5分) xx与下列哪些要素是对立的? A.野蛮 B.动物性 4【单选题】(5分) 与xx文化相比,xx更偏向于用下述哪种思维? A.xx

B.演绎法 5【单选题】(5分) 文化xx中的“文化”,对国家而言,指的是 A.国家的文化实力 B.单位和个人的创新能力 第二章单元测试 1【单选题】(5分) xx举行的第一次全国性的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在哪一点? A.公元前746年 B.公元前776年 C.公元前465年 2【多选题】(5分) 下列哪些描述符合xx文化的意境? A理想与xx B.直觉、诗语和精神的形象化 C.xx忘我之境在理想和现实的交汇点产生 3【多选题】(5分) xx文化具有如下哪些特点? A.来自民间的自发的民族文化; B.心灵性,每一件艺术都是用心灵雕刻出的精品; C.向善性;

D.唯美主义; E.神秘性和悬念 4【单选题】(5分) 希腊神话中,贞节的保护神是? A.xx B.赫拉 C.宙斯 5【多选题】(5分) 《荷马史诗》内容包含了? A.《伊利亚特》 B.《xx》 C.《工作与时日》 第三章单元测试 1【多选题】(5分) 《荷马史诗》中的隐喻是指哪两部著作在内容和主旨上存在的反差之谜? A.《伊利亚特》 B.《xx》 C.《工作与时日》 2【单选题】(5分) 破解《荷马史诗》的隐喻的关键点在于? A.从英雄主义转变到浪漫主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