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做主》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124.00 KB
- 文档页数:5
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做主第一章:人民民主专政的概念与内涵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人民民主专政的基本概念理解人民民主专政的内涵和特点掌握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1.2 教学内容人民民主专政的定义与背景人民民主专政的内涵和特点人民民主专政与人民当家作主的关系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人民民主专政的概念和内涵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和本质1.4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通过历史案例引入人民民主专政的概念讲解与讨论:讲解人民民主专政的内涵和特点,引导学生讨论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第二章: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践与探索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人民民主专政在不同国家的实践情况分析人民民主专政在实践中的探索与发展理解人民民主专政在不同历史阶段的适应性与创新性2.2 教学内容人民民主专政在不同国家的实践案例人民民主专政在实践中的探索与发展人民民主专政在不同历史阶段的适应性与创新性2.3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人民民主专政在不同国家的实践案例比较法:比较不同国家人民民主专政的异同引导思考法:引导学生思考人民民主专政在实践中的探索与发展2.4 教学活动案例介绍:介绍人民民主专政在不同国家的实践案例比较与讨论:比较不同国家人民民主专政的异同,引导学生讨论人民民主专政在实践中的探索与发展思考与分享:让学生思考人民民主专政在不同历史阶段的适应性与创新性,并进行分享第三章:人民民主专政的优势与挑战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人民民主专政的优势和特点分析人民民主专政面临的挑战和问题探讨人民民主专政的发展方向和改革路径3.2 教学内容人民民主专政的优势和特点人民民主专政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人民民主专政的发展方向和改革路径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人民民主专政的优势和特点问题分析法:分析人民民主专政面临的挑战和问题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人民民主专政的发展方向和改革路径3.4 教学活动优势与特点讲解:讲解人民民主专政的优势和特点挑战与问题分析:分析人民民主专政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发展方向与改革路径探讨:引导学生探讨人民民主专政的发展方向和改革路径第四章:人民民主专政的改革与创新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人民民主专政的改革历程和成果分析人民民主专政在改革中的创新实践理解人民民主专政改革与创新的重要性4.2 教学内容人民民主专政的改革历程和成果人民民主专政在改革中的创新实践人民民主专政改革与创新的重要性4.3 教学方法历史回顾法:回顾人民民主专政的改革历程和成果案例分析法:分析人民民主专政在改革中的创新实践引导思考法:引导学生思考人民民主专政改革与创新的重要性4.4 教学活动改革历程与成果回顾:回顾人民民主专政的改革历程和成果创新实践与案例分析:分析人民民主专政在改革中的创新实践改革与创新重要性讨论:引导学生讨论人民民主专政改革与创新的重要性第五章:人民民主专政的未来展望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人民民主专政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展望分析人民民主专政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探讨人民民主专政的发展方向和创新路径5.2 教学内容人民民主专政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展望人民民主专政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人民民主专政的发展方向和创新路径5.3 教学方法趋势分析法:分析人民民主专政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展望机遇与挑战第六章:全球视角下的人民民主专政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解和实践分析人民民主专政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挑战与机遇探讨人民民主专政在全球治理中的作用和地位6.2 教学内容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解和实践人民民主专政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挑战与机遇人民民主专政在全球治理中的作用和地位6.3 教学方法比较法:比较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解和实践案例分析法:分析人民民主专政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具体案例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人民民主专政在全球治理中的作用和地位6.4 教学活动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解和实践介绍:介绍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解和实践全球化背景下的挑战与机遇分析:分析人民民主专政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挑战与机遇全球治理中的作用与地位探讨:引导学生探讨人民民主专政在全球治理中的作用和地位第七章:人民民主专政与法治国家7.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人民民主专政与法治国家之间的关系分析人民民主专政在法治国家建设中的作用和地位探讨人民民主专政与法治国家发展的相互作用7.2 教学内容人民民主专政与法治国家之间的关系人民民主专政在法治国家建设中的作用和地位人民民主专政与法治国家发展的相互作用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人民民主专政与法治国家之间的关系案例分析法:分析人民民主专政在法治国家建设中的具体案例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人民民主专政与法治国家发展的相互作用7.4 教学活动关系讲解:讲解人民民主专政与法治国家之间的关系作用与地位分析:分析人民民主专政在法治国家建设中的作用和地位相互作用探讨:引导学生探讨人民民主专政与法治国家发展的相互作用第八章:人民民主专政与社会主义建设8.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人民民主专政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和地位分析人民民主专政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探讨人民民主专政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作用8.2 教学内容人民民主专政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和地位人民民主专政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人民民主专政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作用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人民民主专政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和地位案例分析法:分析人民民主专政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的具体案例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人民民主专政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作用8.4 教学活动作用与地位讲解:讲解人民民主专政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和地位经济发展作用分析:分析人民民主专政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文化建设作用探讨:引导学生探讨人民民主专政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作用第九章:人民民主专政与现代化进程9.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人民民主专政在现代化进程中的角色和作用分析人民民主专政在现代化进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探讨人民民主专政在适应现代化进程中的改革和创新9.2 教学内容人民民主专政在现代化进程中的角色和作用人民民主专政在现代化进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人民民主专政在适应现代化进程中的改革和创新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人民民主专政在现代化进程中的角色和作用问题分析法:分析人民民主专政在现代化进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人民民主专政在适应现代化进程中的改革和创新9.4 教学活动角色和作用讲解:讲解人民民主专政在现代化进程中的角色和作用挑战与应对策略分析:分析人民民主专政在现代化进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改革与创新探讨:引导学生探讨人民民主专政在适应现代化进程中的改革和创新第十章:结论与展望10.1 教学目标让学生总结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分析人民民主专政在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挑战展望人民民主专政的发展前景和改革方向10.2 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解析1. 人民民主专政的概念与内涵:理解人民民主专政的基本概念和内涵是学习的基础,需要重点关注。
《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做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人民民主专政的概念和内涵。
2. 让学生掌握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特征,即人民当家做主。
3. 让学生了解人民民主专政在我国政治制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二、教学重点1. 人民民主专政的概念和内涵。
2.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特征:人民当家做主。
3. 人民民主专政在我国政治制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三、教学难点1.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特征的理解和把握。
2. 人民民主专政在我国政治制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的深入理解。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人民民主专政的概念、内涵、本质特征以及在我国政治制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例,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特征。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人民民主专政在我国政治制度中的实际运用,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五、教学内容1. 第一节:人民民主专政的概念和内涵讲解人民民主专政的定义,分析其内涵,包括人民民主专政的阶级性、民主性和专政性。
2. 第二节: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特征:人民当家做主讲解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特征,分析人民当家做主的含义、表现和保障。
3. 第三节:人民民主专政在我国政治制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讲解人民民主专政在我国政治制度中的地位,分析其在国家治理、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等方面的作用。
4. 第四节:实例分析:人民民主专政在我国的实际运用分析我国历史上的典型案例,阐述人民民主专政在我国政治制度中的实际运用。
5. 第五节:总结与提高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特征和重要作用,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人民民主专政的概念和内涵,引发学生对人民民主专政的兴趣和思考。
2. 讲解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特征:人民当家做主。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特征。
3. 分析人民民主专政在我国政治制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识记国家的含义、我国国家的性质。
(2)理解国家的根本属性和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3)全面掌握我国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的表现。
(4)理解我国民主职能和专政职能关系(即民主与专政的辩证统一关系)。
(5)懂得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6)识记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新内容。
2、能力目标:(1)通过对国家的起源和国家的本质的分析揭示国家的根本属性是阶级性,使同学们养成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维习惯。
(2)通过分析我国人民民主专政与剥削阶级国家的的最大区别,来认识理解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培养比较辨别能力。
(3)联系实际,就我国人权状况的不断改善说明我国人民民主的真实性。
结合具体事例说明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意义。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引导学生逐步确立国家意识、民主意识,认识到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我国的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具有极大的优越性。
(2)促进学生进一步关注、了解国家的政治生活,初步认识到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性,为今后积极投身社会主义“三个文明”建设作准备。
二、教材分析:1、教学重、难点重点(1)我国的国家性质及本质。
(2)人民民主广泛性和真实性的表现。
(3)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重要性。
难点(4)国家的含义及根本属性;(5)民主和专政的本质含义;(6)我国民主与专政的关系;(7)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新内涵。
2、教学工具:传统教学工具(黑板、粉笔)和多媒体课件。
3、教法:情景设置探究法、讨论法、设问法、讲授法、课件演示法等。
三、教学设计与教学过程『讲授新课』思考:教材第4页:面对新旧社会两次特大洪灾的思考(1)比较两次洪灾发生的不同时代,从社会制度方面思考:中国发生了哪些根本性变化?提示:1931年发生洪灾时,当时中国正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
社会制度腐败,国家一盘散沙。
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做主第一章:人民民主专政的概念与意义1.1 人民民主专政的定义1.2 人民民主专政的历史背景与发展1.3 人民民主专政的意义与价值第二章: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2.1 人民当家作主的核心地位2.2 人民民主专政与人民权力的保障2.3 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践与体现第三章:人民民主专政的制度保障3.1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3.2 民主集中制原则3.3 公民参与与民主监督第四章: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践与发展4.1 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4.2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4.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与实践第五章:人民民主专政的未来展望5.1 全面深化改革的方向与目标5.2 全面依法治国与人民民主专政5.3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第六章: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治体制6.1 单一制国家的政治体制特点6.2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6.3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国家整体利益的关系第七章:法治与人民民主专政7.1 法治在人民民主专政中的地位和作用7.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构建7.3 法治保障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践与成效第八章:人权与人民民主专政8.1 人权概念及其在我国的发展8.2 人民民主专政下的人权保障8.3 我国在国际人权领域的交流与合作第九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民民主专政9.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与意义9.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人民民主专政中的体现9.3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路径第十章:人民民主专政下的社会发展10.1 经济发展与人民民主专政的相互促进10.2 社会进步与人民民主专政的紧密联系10.3 人民民主专政下美好生活的实现路径第十一章:人民民主专政与国家安全11.1 国家安全观的基本内容11.2 人民民主专政在维护国家安全中的作用11.3 应对国家安全挑战的策略与实践第十二章:人民民主专政与对外关系12.1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12.2 人民民主专政下的国际交流与合作12.3 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与作用第十三章:人民民主专政与科技进步13.1 科技创新在国家发展中的战略地位13.2 人民民主专政下的科技体制改革13.3 科技创新推动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践与成效第十四章:人民民主专政与生态文明建设14.1 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14.2 人民民主专政下的生态环境保护政策14.3 生态文明建设与人民民主专政的内在联系第十五章:人民民主专政的未来挑战与展望15.1 新时代背景下的人民民主专政挑战15.2 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对人民民主专政的影响15.3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径探索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做主”这一主题,内容涵盖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概念、本质、制度保障、实践发展以及未来展望等方面。
一、《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做主》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人民民主专政的概念和内涵。
2. 让学生认识到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做主。
3. 让学生了解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和优势。
三、教学重点:1. 人民民主专政的概念和内涵。
2.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做主。
3.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和优势。
四、教学难点:1.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做主。
2.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和优势。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人民民主专政,为什么要实行人民民主专政。
2. 新课导入:介绍人民民主专政的概念和内涵,解释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做主。
3.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和优势。
4.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人民民主专政本质的理解,以及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优势。
5. 总结提升:教师总结学生讨论的观点,强调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做主,以及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和优势。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思考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七、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
3. 学生对人民民主专政本质的理解程度。
八、教学资源:1. 教材《政治生活》。
2. 网络资源:关于人民民主专政的相关文章和案例。
九、教学策略: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案例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2. 讨论式教学: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十、教学准备:1. 备课:深入了解人民民主专政的相关知识,准备案例和教学素材。
2. 教室布置:确保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方便地进行讨论和互动。
十一、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了解人民民主专政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2. 邀请专家学者进行讲座,深入解读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和优势。
十二、教学反馈:1. 课后收集学生作业,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2. 课堂观察,了解学生的参与度和讨论情况。
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做主第一章:人民民主专政的含义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人民民主专政的基本概念。
让学生了解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做主。
1.2 教学内容人民民主专政的定义:人民民主专政是指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对人民实行民主和对敌人实行专政的国家制度。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做主,即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1.3 教学活动讲解人民民主专政的概念和本质。
引导学生通过案例分析,理解人民民主专政的实际运用。
第二章: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
2.2 教学内容1) 工人阶级领导:人民民主专政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国家制度,确保了国家制度的社会主义方向。
2) 工农联盟为基础:人民民主专政以工农联盟为基础,保证了广大工人和农民在国家中的主体地位。
3) 对人民实行民主:人民民主专政对人民实行民主,保障了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
4) 对敌人实行专政:人民民主专政对敌人实行专政,维护了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2.3 教学活动讲解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
引导学生通过案例分析,理解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在实际运用中的体现。
第三章:人民民主专政的历史发展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人民民主专政的历史发展。
3.2 教学内容1) 新中国成立初期: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进行土地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
2)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全面展开社会主义建设,推进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
3) 改革开放新时期: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进行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4)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
3.3 教学活动讲解人民民主专政的历史发展。
引导学生通过案例分析,理解不同历史阶段人民民主专政的实际运用。
第四章:人民民主专政的意义4.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人民民主专政的意义。
4.2 教学内容人民民主专政的意义:1) 保障国家安全:人民民主专政通过对敌人实行专政,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第一框《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正确认识我国的国家性质;认识坚持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能力目标: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生活中的政治现象。
情感目标: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定地走社会主义道路,充分认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教学重点我国的国家性质;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教学难点民主与专政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与教师释疑相结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前预习任务(写在作业上)1、国家的含义及属性2、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什么3、对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解(1)本质(2)特点(3)民主与专政的关系4、民主的含义、性质以及我国人民民主的特点及表现5、我国国家政权的专政职能有哪些6、坚持人民民主专政(1)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2)在新时期如何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二、预习效果检测三、重难点问题探究1、我国的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①首要标志、阶级基础②在我国,人民当家作主,民主的主体是人民而不是公民。
③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④热点链接:全国范围内的“打黑除恶”行动、国务院调控房价的力度不断加大、保障房项目建设向纵深发展、保障食品安全、强化安全生产等热点社会问题。
年4月29日至5月1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到天津进行考察。
在考察期间,胡锦涛强调,食品安全是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一件大事。
要加大监管力度,严把食品安全关,确保广大群众都能吃上放心的食品。
从国体的角度看,国家之所以高度重视食品安全,是因为( A )A、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B、对人民负责是国家机关的行为准则C、政府是依法治国的主体D、提供公共服务是政府的职能2、正确理解民主、专政及其关系(1)对民主的理解(2)民主与专政的关系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只有在统治阶级或人民内部充分实现民主,才能有效地实施对被统治阶级的专政;只有对被统治阶级实行专政,才能巩固统治阶级的政权,使统治阶级的民主获得必要的保障。
《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做主》教案第一章:人民民主专政的概念与意义1.1 导入:通过讲解“人民民主专政”的含义,引导学生理解这一政治制度的本质。
1.2 教学内容:介绍人民民主专政的定义、特点及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重要地位。
1.3 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对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解,讨论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体现。
1.4 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人民民主专政对于国家和人民的重要性。
第二章: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与实践2.1 导入:通过讲解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引导学生了解其历史渊源和发展。
2.2 教学内容:介绍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基础,以及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的实践经验。
2.3 课堂讨论:让学生分析人民民主专政在实践中的作用,讨论其对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意义。
2.4 课后作业: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世界各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践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第三章:人民民主专政与人民当家做主3.1 导入:通过讲解人民民主专政与人民当家做主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民主制度的真谛。
3.2 教学内容:介绍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做主,以及在我国政治体制中的具体体现。
3.3 课堂讨论:让学生探讨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利,发挥人民民主专政的优势。
3.4 课后作业:让学生思考如何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更好地参与到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践中。
第四章:人民民主专政下的法治建设4.1 导入:通过讲解人民民主专政下法治建设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法治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和保障人民权益的作用。
4.2 教学内容:介绍在我国人民民主专政体制下,法治建设的现状及其发展历程。
4.3 课堂讨论:让学生分析法治建设在人民民主专政中的作用,讨论其对于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意义。
4.4 课后作业:让学生了解我国法治建设的重要法律法规,思考如何在生活中遵守法律、维护法治。
第五章:人民民主专政与国家安全5.1 导入:通过讲解人民民主专政对于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维护国家安全对于国家和人民的意义。
第四课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第一框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人民当家作主核心素养:政治认同:通过学习,认同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性质,认同我国人民的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
科学精神:理解人民民主的意义,理解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明确人民民主的特点法治意识:遵循宪法规定,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
公共参与:在日常生活中,感悟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课程标准:2.1 列举宪法有关人民主体地位的规定,说明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本框重难点内容1.我国国家政权的特点及意义。
2.理解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课堂达标】1.(22年6月浙江高考)我国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依据常住人口规模配置教育资源。
这是:( D )①保障公民政治权利的重要体现②公民法定权利扩大的重要体现③人权保障进步的重要体现④我国国家性质的重要体现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24届河北唐山高一下期末考)近年来,党和政府在加强顶层设计的同时坚持问计于民,从快递小哥被请进中南海对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意见建议,到“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集思广益,广察民情、广纳民意、广聚民智,随时与民意保持同频。
党和政府与民意保持同频的原因是:( C )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②我国的人民民主是真正的超阶级的民主③民意是党和政府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④社会主义民主要保障全体公民当家作主A.②④B.①②C.①③D.③④3.(23届浙江十校联盟高三政治第三次联考)某市基层立法联系点积极开展有关工作,采取多种途径最大范围征求各方意见,共收集到意见建334条,经整理合并后最终形成130条意见建议上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
建立基层立法联系点:( C )①为人民当家作主提供了可靠的制度保障②是新时代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③彰显了民主协商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④有利于听民意、聚民智,开启科学立法的民意“直通车”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23山东省德州高三上学期末考)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以人民为中心”铸就改革发展的价值底色,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做主第一章:人民民主专政的定义与背景1.1 人民民主专政的定义解释人民民主专政的概念,强调其是以人民为主体,实现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权形式。
1.2 人民民主专政的背景介绍中国历史背景,分析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程,强调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
第二章:人民民主专政的基本原则2.1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阐述人民民主专政的核心原则,强调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2.2 人民民主专政的组织形式介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强调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
第三章: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践与体现3.1 人民的广泛参与分析人民民主专政实践中,人民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具体情况,如选举、民主监督等。
3.2 人民的利益至上阐述人民民主专政实践中,政府以人民的利益为最高目标,保障人民的权益,推动社会公平正义。
第四章:人民民主专政的发展与完善4.1 宪法保障分析宪法对人民民主专政的确认和保障,强调宪法是人民民主专政的法律基础。
4.2 制度改革与创新探讨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通过制度改革与创新,进一步完善人民民主专政,实现人民当家做主的更高水平。
第五章:结论5.1 总结回顾本章内容,总结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做主,强调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特征。
5.2 启示与思考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发挥人民民主专政的优势,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第六章:人民民主专政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6.1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阐述在人民民主专政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是什么,如何通过人民民主专政实现国家的现代化。
6.2 人民民主专政与经济发展分析人民民主专政如何促进经济发展,保障人民的经济权益,实现共同富裕。
第七章:人民民主专政与法治国家建设7.1 法治国家的概念解释法治国家的概念,阐述人民民主专政与法治国家的关系。
高一新课程《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教案教案概述:本教案以高一新课程《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为主题,旨在通过教学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意义以及其核心要素——人民当家作主。
教学目标:1. 了解人民民主专政的概念和本质意义。
2. 掌握人民民主专政的核心要素——人民当家作主的内涵。
3. 学会运用课程所学知识分析和解读相关文本材料。
教学内容:1. 人民民主专政的概念和本质意义。
2. 人民当家作主的内涵和要素。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人民民主专政的概念和重要性,引发学生对本课程内容的兴趣。
步骤二:知识讲解(20分钟)教师讲解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意义,重点解释人民当家作主的内涵和要素,分析人民民主专政与其他形式的专政的区别。
步骤三:分组讨论(15分钟)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人民当家作主的具体体现,并找出相关实例进行说明。
步骤四:文本解读(15分钟)教师提供一篇与人民民主专政相关的文本材料,学生阅读并解读文本中关于人民当家作主的部分。
步骤五:思考拓展(10分钟)学生就所学内容进行思考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与他人交流。
步骤六:总结归纳(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概括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和核心要素。
步骤七: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相关练习和作业,巩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资源:1. 课本:《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相关章节。
2. 文本材料:与人民民主专政相关的文本材料。
评估方法:1. 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和观点。
2. 学生对文本材料的解读能力。
3. 课后练习和作业的完成情况。
教学反思:此教案设计了多种教学方法,旨在激发学生对人民民主专政的兴趣,并通过讨论和解读文本材料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读能力。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思考拓展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思辨能力。
教学结束后,教师可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讲述了我国的国家性质的有关知识,懂得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我国的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是真正的大多数人的统治,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记国家的本质、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
2、理解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民主与专政的关系。
3、运用生活实际说明我国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分析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意义。
(二)能力目标
从具体材料入手,逐步提高辩证分析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从现象到本质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体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激发爱国热情,坚定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立场。
三教学重点难点
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的广泛性、真实性,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意义。
民主与专政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五教学建议
本框题是政治生活的入口课,涉及的概念、原理有较大的抽象性,学生理解起来有比较
大的难度,建议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具体材料、数据等辅助学习、理解。
六、课前准备
1、热点材料搜集与整理
2、导学案的印制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知道,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在这样性质的国家中,我们公民处于什么地位,有哪些政治权利、政治义务,如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本课将我国的国家性质、公民的权利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等方面去揭开国家政治生活的神秘面纱。
(二)进行新课
一人民民主的生动写照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仔细阅读教材第4页材料,同时思考所提出的问题。
教师点评:1新中国基层民主政治完善与发展的历史见证。
2 从侧面体现了民主的真实性与广泛性
3 农民工畅所欲言,反映民生史我国民主管理的新发展。
二、广泛、真实的民主
1、国家的基本理论
(1)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讨论,从历史上看,国家是在什么条件下产生的?它的产生、存在有什么作用?
学生活动:思考问题,讨论后作出进行点评。
教师点评:国家是由于生产力发展出现私有制,从而产生阶级、阶级对抗,统治阶级为镇压被统治阶级反抗而建立的暴力机关。
由此可见国家之本质。
(2)从本质上讲,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5页“专家点评”,了解国家性质的有关常识。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
(3)国体及其决定因素。
国家的性质又称国体,是由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性质决定的。
(引导学生思考说明什么问题?)
根据国家性质不同,可分为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
我国属于社会主义国家。
2、我国的国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这是我国宪法对国家性质的明确规定。
教师活动: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社会各阶级、阶层在我国社会中的不同地位和相互关系。
请大家思考讨论这个问题,并总结我国政权的特点。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
教师总结:国家政权的领导阶级是工人阶级,阶级基础是工农联盟。
最大特点在于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掌握政权,享有民主,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因此。
政权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人民当家作主主要体现在人民享有的民主权利上。
3、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看教材第5-6页,看看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表现在哪里?分别是什么意思?
教师活动:总结讲评。
(1)、人民民主的广泛性,一是表现在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二是表现在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我国现阶段享有民主权利的主体包括,工、农、知、干、军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2)、人民民主的真实性,一是表现在人民享有的民主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二是表现在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实现。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相关链接”,思考、体会我国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
(3)、尊重和保障人权,是人民民主真实性的一个重要表现。
教师活动:同学们看教材第6页“人权材料”,举例说明建国后我国人权保护取得显著成就,人权只能是具体的、相对的。
学生活动:阅读思考讨论
教师活动:总结讲评。
我国政府关于人权问题的基本观点有(略)。
事实说明,建国后我国人权保护取得显著成就,人权不是空洞的一句话,而是具体的、相对的,它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很多方面,但最根本的是生存权和发展权,保护人权的根本途径是经济得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4、人民民主专政的专政职能
教师活动:在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中,除了对人民实行民主的职能外,还具有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的职能。
请大家思考为什么要保留专政职能?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教师点评:保护人民民主权利不受侵犯,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5、民主与专政
(1)民主及其阶级性
教师活动:同学们看教材第6页民主的含义,思考:应该怎样理解民主的含义及其阶级性?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教师点评:首先,民主是一种国家制度,是同专制独裁制度相对立的。
其次,民主具有阶级性,他的平等原则、少数服从多数、共同管理国家,都是在一定阶级范围内的,是在统治阶级内部进行的,只能是适用于统治阶级,而不能适用于被统治阶级。
对被统治阶级主要是依靠暴力进行专政。
(2)人民民主专政是民主与专政的辩证统一
教师活动:同学们可以看课本P7页,思考我国的民主与专政,在什么地方互相区别、互相对立?在什么地方相辅相成、互为前提?并运用这一道理评析观点一、二。
教师点评: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对统治阶级实行民主,对被统治阶级实行专政,是国家政权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在这一点上,一切民主国家是一样的,但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是新型的民主和新型专政的统一,对广大人民实行民主,只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实行专政,真正实现了大多数人的统治,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观点一只看到它们的相同点,观点二只看到它们的不同点,都是片面的。
三、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7页,思考下列问题:为什么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现阶段如何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找出问题。
1、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性
(1)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四项基本原则之一,是我国的立国之本。
(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坚持人民民主,才能调动人民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坚持对敌对势力的专政,才能保障人民民主,维护国家安定。
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新的要求:P7 五条
(三)课后作业
用民主与专政的关系,分析我国政权与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的异同。
九板书设计
(一)人民民主的生动写照
(二)、广泛、真实的民主
1、国家的基本理论
(1)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2)从本质上讲,国家是
(3)国体及其决定因素。
2、我国的国体
3、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
4、人民民主专政的专政职能
5、民主与专政
(1)民主及其阶级性
(2)人民民主专政是民主与专政的辩证统一
(三)、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1、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性
(1)四项基本原则之一,的立国之本。
(2)政治保证。
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新的要求:P7 五条
十教学反思
本节学习国家的有关知识,要紧紧抓住国家的本质和鲜明的阶级性质这一主线,引导学生思考、理解。
涉及的相关链接知识让学生了解即可,不可以展开,否则,一是冲淡主体知识学习,使学生越学越深,越不能理解,二是影响教学进度。
教学中注意双相互动,让学生在积极思考中,自主探索、领会有关生活现象中包含的政治学道理,学会独立分析,切忌机械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