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电能 电功
- 格式:ppt
- 大小:12.50 MB
- 文档页数:7
教学设计:新2024秋季九年级人教版物理全一册《第十八章电功率第1节电能电功》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物理观念:理解电能的基本概念,掌握电功的物理意义及计算公式,能够将电能与生活中实际用电情境相联系。
2.科学思维: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运用电功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3.科学探究:通过实验或模拟实验,观察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量的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
4.科学态度与责任:增强节能意识,理解合理使用电能的重要性,培养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电能的概念及其单位。
•电功的物理意义及计算公式(W=UIt)的理解和应用。
三、教学难点•理解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量的过程。
•运用电功公式解决复杂电路中的电功计算问题。
四、教学资源•多媒体教学课件(含电能转化视频、电功计算实例)。
•实验器材(如简易电能表、灯泡、电源、导线等,用于演示电能转化)。
•教材及配套习题册。
•网络资源(相关科普视频、在线模拟实验平台)。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电能、电功的基本概念。
•演示法:通过实验演示电能转化为光、热等能量的过程。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析电功计算实例,加深理解。
•探究法:鼓励学生自主探究电功公式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情境导入:展示家庭用电场景图片,如电灯发光、电扇转动等,提问:“这些电器是如何工作的?它们消耗的是什么能量?”引出电能的概念。
•目标展示: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激发学生兴趣。
2. 新课教学•电能的概念:讲解电能是电流做功的能力,是电能表测量的对象,单位是焦耳(J)或千瓦时(kWh)。
•电功的物理意义:通过动画演示电流通过导体时做功的过程,解释电功是电流通过导体时所做的功,表示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量的多少。
•电功的计算公式:•引入公式W=UIt,详细讲解U(电压)、I(电流)、t(时间)的含义及单位。
•通过例题讲解如何应用公式计算简单电路中的电功。
第十八章第1节电能电功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第十八章第1节“电能电功”部分,详细内容主要包括:电能的定义、电功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本节选自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电能的概念,掌握电能的计算方法。
2. 了解电功的定义,能运用电功公式进行相关计算。
3. 能够运用电能和电功知识,分析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能的概念、电功的计算。
难点:电功公式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能表、实验用电器(如电灯、电风扇等)。
2. 学具:计算器、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电能表,让学生观察并了解其工作原理,提出问题:“我们如何计算家庭用电量?”引发学生思考。
2. 教学新课(1)电能的概念:引导学生从能量守恒的角度理解电能,强调电能是一种能量形式。
(2)电功的定义:介绍电功的概念,让学生明白电功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量的过程中所做的功。
(3)电功的计算:讲解电功的计算公式,结合实例进行计算。
3. 例题讲解给出一个实际例题,如:“一盏功率为40W的电灯,每天使用4小时,求一天消耗的电能。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布置几道与电能、电功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板书第十八章第1节电能电功2. 板书内容:(1)电能的概念(2)电功的定义(3)电功的计算公式(4)例题及解答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家庭电器每天的用电量。
(2)根据电功公式,计算给定功率和时间的电功。
2. 答案:(1)根据电能表读数和电价,计算家庭电器每天的用电量。
(2)电功 = 功率× 时间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电能和电功的概念理解程度,以及对电功计算方法的掌握情况。
2. 拓展延伸:(1)探讨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量的效率问题。
(2)研究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之间的相互影响。
第十八章第1节电能电功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第十八章第1节,主要内容包括:电能的概念、电功的定义及其计算方法、电功率的基本概念及其计算。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电能的概念,掌握电功的计算方法。
2. 使学生了解电功率的概念,能够运用电功率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电功和电功率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电能的概念、电功的定义及其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能表、电灯、电流表、电压表、实验电路图等。
2. 学具:计算器、草稿纸、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实际生活中的电能表,引导学生思考电能的概念。
2. 新课导入:(1)介绍电能的概念,让学生了解电能是电流做功的总量。
(2)讲解电功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电功的计算方法。
3. 例题讲解:(1)计算一个家用电器的电功。
(2)计算一个照明电路的电功率。
4. 随堂练习:(1)让学生计算教室里各用电器的电功。
(2)让学生计算家庭电路中的电功率。
5. 实践情景引入:(1)带领学生观察电能表,了解其读数方法。
(2)让学生通过测量电流和电压,计算电器的电功率。
(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电能、电功和电功率的计算方法。
(2)强调电功和电功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第十八章第1节电能电功2. 主要内容:(1)电能的概念、计算方法。
(2)电功的定义、计算方法。
(3)电功率的概念、计算方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2. 答案:(1)电功为:3A × 220V × 2小时= 1320W·h(2)电功率为:5A × 380V = 1900W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电能、电功和电功率的概念有了清晰的认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计算。
2. 拓展延伸:(1)让学生了解电功与电能有关系,了解电功率与电器效率的关系。
第十八章电功率第一节电能电功一、电能1、电能的来源2、电能的利用:用电器是消耗电能的装置,用电器消耗电能的过程,就是把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过程,消耗了多少电能就得到了多少其他形式的能。
3、电能的单位(1) 国际单位: 焦耳, 符号: J (2)常用单位: 千瓦时(又叫度), 符号: kW·h(3)换算关系: 11kW⋅ℎ=1×10³W×3600s=3.6×10⁶J二、电能的计算1、电能的计量工具—电能表,也叫电度表,是计量用电器在一段时间内消耗电能多少的仪器。
2、电能表的读数:如:读作:2 8 1 8 7 2818.7kW·h (注意:最后一个数字是小数部分)3、电能表上所标参数的含义(1)“220V”——该电能表的适用电压是 220V。
(2)“10(20)A”—该电能表标定电流是 10A, 额定最大电流为20A。
(3)“50Hz”—该电能表必须接到频率是 50Hz的交流电路中使用。
(4)“3000r/(kW·h)”—每消耗1kW·h的电能,这个电能表的转盘要转过3000转。
4、电能表的计算(1)计算电能:方法一:示数差法,W=月末示数-月初示数= kW·h 1kW·h=3.6×10⁶J方法二:公式法,W=nN=rr/kW⋅ℎ=¯kW⋅ℎn—转数(r) N—转速或参数(r/(kW·h))(2)计算电功率:P=Wt =kW⋅ℎ=¯kW P—电功率(kW) W—电能(kW·h) t—时间(h) 1kW=1000W(3)电路允许通过最大总电功率:P=UI U为220V,I取最大电流,如:10(20)A,I=20A,则P=UI=220V×20A=4400W5、节能的意义(1)1kW·h的作用: a、洗衣机工作约2.7hb、电车行驶约0.85kmc、灌溉农田约330m²等。
第十八章电功率第1节电能电功一、电能【符号:W】1、电能:电流所具有的能量叫做电能。
发电厂把各种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
用电器把电能转化为各种形式的能。
2、电能电功的单位“度”是电能电功的单位,它的学名叫做“千瓦时”,符号是:kwh。
千瓦时(kwh)3、换算:千瓦时与常用能量单位“焦”的关系如下:1度=1千瓦时1kwh=1×103w×3600s=3.6×106J二、电能的计量1、电能表[也叫电度表]:测量用电器在某一段时间内消耗电能的仪器。
2、电能表的规格意义:电能表上“220V”、“10A(20A)”、“600revs/kwh”、“50Hz”等字样。
分别表示的意义如下:[1]、220V表示:电能表应该在电压220V的电路中使用;[2]、10A(20A)表示:电能表的标定电流为10A;额定最大电流为20A。
电流表工作时的最大电流不应超过额定最大电流。
[3]、600revs/kwh表示:每消耗一度电电能表转盘转600转。
[4]、50Hz表示:该电能表在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路中使用。
3、读数方法电能表显示的数字是电能表从开始计数到读数时用去的电能,因此某段时间起始和结束时电能表的求数之差。
即为这段时间内用电的度数。
[1]、测量较大电能时用刻度盘读数。
(1)最后一位有红色标记的数字表示小数点后一位。
(2)电能表前后两次读数之差,就是这段时间内用电的度数。
如:小华家的电能表9月初读数,9月底读数是,这个月用电度,合J 答案:3265.418.6KW•h -3246.818.6KW•h =18.6KW•h18.6KW•h =18.6×3.6×106J =6.696×107J[2]、测量较小电功时,用表盘转数读数。
计算公式为:W =n N(KWh )其中:n :为电能表在某一时段内转过的转数;N :为用电器消耗1kW.h 所转的转数。
4、现在常见的电能表现在常见的电能表有IC 卡电能表和电子电能表。
第十八章第1节电能电功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第十八章第1节“电能电功”的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电能的概念、电功的计算方法以及电功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教材详细内容如下:1. 电能的定义与单位2. 电功的计算公式3. 电功与电功率的关系4. 电能的转化与守恒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电能的概念,掌握电能的计算方法。
2. 了解电功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能运用电功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掌握电功与电功率的关系,理解电能转化与守恒的原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电功的计算方法,电功与电功率的关系。
2. 教学重点:电能的概念,电能的转化与守恒。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能表、演示用电路、多媒体设备。
2. 学具:计算器、草稿纸、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实际生活中的用电器,让学生思考电能是如何转化为其他形式能量的,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知识讲解:(1)讲解电能的定义、单位及计算公式。
(2)通过例题,讲解电功的计算方法。
(3)讲解电功与电功率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电能转化与守恒的原理。
3. 实践情景引入:使用电能表测量教室中用电器的电功,让学生亲身体验电功的计算。
4. 例题讲解:讲解典型例题,引导学生运用电功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家用电器的电功。
(2)根据实际生活中的用电器,分析电功与电功率的关系。
(3)论述电能转化与守恒的原理。
2. 答案:(1)电功 = 功率× 时间。
(2)电功与电功率成正比,电功率越大,电功越大。
(3)电能转化与守恒原理:在一个封闭系统中,电能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但总能量保持不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电功的计算方法和电能转化与守恒原理的掌握程度,以及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
2. 拓展延伸:(1)研究电功与电功率在非纯电阻电路中的应用。
第1节电能电功教学目标知道电能的来源及电能的利用知道电能表的作用、会根据电能表读数计算消耗的电能会用电功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一、知识回顾:1、什么是能(能量)?2、能和功的单位是什么?二、电能1、电能的产生:各种各样的发电厂和电池,把不同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
即:发电机、电池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
2、电能的利用:用电器工作的过程就是消耗电能的过程。
即:用电器把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3、电能的单位:能量的国际单位:焦耳(J)生活中的电能单位:度,千瓦时(kW·h)1 度=1 kW·h = 1×103W×3600 s= 3.6×106 J三、电能的计量电能表(电度表)是测量用电器在一段时间内消耗电能的仪表。
电能表有几个重要的参数应该注意:●“220 V”表示这个电能表应该在220 伏的电路中使用。
●“600 revs/(kW·h)”表示接在这个电能表上的用电器,每消耗1 kW·h的电能,电能表上的转盘转过600 转。
●“10(20)A”表示这个电能表的标定电流为10 A,额定最大电流为20 A。
电能表工作时的电流不应超过额定最大电流。
●“50 ~”表示这个电能表在频率为50 Hz的交流电路中使用。
四、电功1.定义:电流所做的功叫做电功。
用W表示,单位:焦(J)2.电流做功的实质:电流做功的过程就是消耗电能的过程,也就是把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的过程。
即:电流所做的功W = 消耗的电能W3.电功的大小电流做功与电流的大小、电压的高低、通电时间的长短都有关系计算公式:W=UItW—焦(J)U—伏(V)I —安(A)t —秒(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