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1.第1节 电能 电功
- 格式:pptx
- 大小:5.21 MB
- 文档页数:25
教学设计:新2024秋季九年级人教版物理全一册《第十八章电功率第1节电能电功》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物理观念:理解电能的基本概念,掌握电功的物理意义及计算公式,能够将电能与生活中实际用电情境相联系。
2.科学思维: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运用电功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3.科学探究:通过实验或模拟实验,观察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量的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
4.科学态度与责任:增强节能意识,理解合理使用电能的重要性,培养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电能的概念及其单位。
•电功的物理意义及计算公式(W=UIt)的理解和应用。
三、教学难点•理解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量的过程。
•运用电功公式解决复杂电路中的电功计算问题。
四、教学资源•多媒体教学课件(含电能转化视频、电功计算实例)。
•实验器材(如简易电能表、灯泡、电源、导线等,用于演示电能转化)。
•教材及配套习题册。
•网络资源(相关科普视频、在线模拟实验平台)。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电能、电功的基本概念。
•演示法:通过实验演示电能转化为光、热等能量的过程。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析电功计算实例,加深理解。
•探究法:鼓励学生自主探究电功公式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情境导入:展示家庭用电场景图片,如电灯发光、电扇转动等,提问:“这些电器是如何工作的?它们消耗的是什么能量?”引出电能的概念。
•目标展示: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激发学生兴趣。
2. 新课教学•电能的概念:讲解电能是电流做功的能力,是电能表测量的对象,单位是焦耳(J)或千瓦时(kWh)。
•电功的物理意义:通过动画演示电流通过导体时做功的过程,解释电功是电流通过导体时所做的功,表示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量的多少。
•电功的计算公式:•引入公式W=UIt,详细讲解U(电压)、I(电流)、t(时间)的含义及单位。
•通过例题讲解如何应用公式计算简单电路中的电功。
第十八章电能电功第1节电能电功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电能的单位是焦耳,另一个单位是千瓦时。
2.会使用家庭电能表。
3.能用电功公式W=UIt进行简单的电学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体验电能可以转化其他形式的能量,知道电流能够做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电能在人类社会中的作用。
2.认识节约用电的重要性。
学会使用家庭电能表及对电能重要性的理解。
家庭电能表的使用,对电能、电功单位的理解。
照明灯、苹果、电能表等。
打开教室的照明灯,请同学思考照明灯发光的能量是哪里来的呢?知识点1电能我们教室的照明灯能发光,是因为消耗了电能,将电能转化为光能。
提出问题:请同学们思考以下2个问题:(1)电能是如何得到的?(2)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用电器都可以将电能转化为哪些形式的能?学生思考后回答:(1)各种各样的发电厂,如火力、水利、风力发电厂以及各种各样的电池,他们把不同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供人们使用。
(2)电灯将电能转化为光能;电动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热水器将电能转化为内能………教师总结:评价并补充同学们回答的问题,总结得出,电能是可以转化的,用电器工作的过程实质就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过程。
知识点2电能的单位师:(阅读教材相关内容)电能的单位是什么呢?生:“度”就是电能的单位,它的学名叫千瓦时(kW·h)。
物理学中更常用的单位是焦耳(J)。
1度=1千瓦时(kW·h)=3.6×106焦耳(J)\[投影](1)将一个苹果从地面放到桌面上所需要的能量大约为1 J。
(2)普通的手电筒通电1 s,消耗的电能大约也是1 J。
(3)微波炉工作1 min消耗的电能大约为60 000 J。
(同学们把焦耳换算成千瓦时,看看是多少)1度(1千瓦时)电的作用:(阅读教材第89页图18.1-3)可采掘原煤约100 kg;可用电炉炼钢约1.6 kg;可使洗衣机工作约2.7 h;可使电车行驶约0.85 km,可灌溉农田约330 m2,可使电脑工作约5 h。
第十八章电功率第一节电能第一节电能电功一、电能1、电能用 W 表示,常用单位是千瓦时(kW·h),又叫“度”,在物理学中能量的通用单位是焦耳(J),简称焦。
1kW•h= 3.6×106 J。
2、电能表是测量用电器在一段时间内消耗电能多少的仪器。
几个重要参数:“220V”是指这个电能表应该在220V的电路中使用;“ 20A”指这个电能表的额定电流为 20 A;“50Hz”指这个电能表在50赫兹的交流电路中使用;“2500revs/k W•h”指这个电能表的每消耗一千瓦时的电能,转盘转过 2500转。
4、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过程是电流做功的过程,电流做了多少功就消耗了多少电能,也就是有多少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实质上,电功就是电能,也用W表示,通用单位也是焦耳(J),常用单位是千瓦时(kW•h)。
公式W= UIt 。
【基础过关】1. 如图所示是建中同学拍摄的家中电能表的照片,对其中的重要参数,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220V”是说这个电能表应该在220 V的电路中使用B.“5(10)A”是说这个电能表使用时额定最大电流为5 AC.“50Hz”是说这个电能表应在50 Hz的交流电路中使用D.“2500 r/(kW•h)”是说接在这个电能表上的用电器每消耗1 kW•h的电能,电能表上的转盘转过2500转2. 张华家电能表的盘面上标有“3000 r/(kW•h)”的字样,当接入一个用电器正常工作时,1 min内电能表的转盘转了30转,则该电器消耗的电能是()A.1 kW•h B.0.1 kW•h C.0.01 kW•h D.0.001 kW•h3. 电子式电能表已开始走进千家万户,如图所示为某电子式电能表的表盘(局部).若某用电器单独接在该电能表上,用电器正常工作10 min,指示灯闪烁了320次,则10 min内该用电器消耗的电能为________kW•h.4. 小红在家中看电视时,把遥控器一摁,电视关了,可是还有一个指示灯亮着(此时,电视机处于待机状态).学习了电能的知识后,于是她想:这时电视机是否还在消耗电能呢?如果消耗电能,具体情况又是怎样的?于是她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探究:全家外出旅游前,让电视机处于待机状态,然后拔掉其他电器的插头或关掉开关,记下时间和家中电能表的信息如图甲所示;两天后回到家中,再记下此时的时间和电能表的信息如图乙所示.(1)从该电能表的表盘参数可知,当通过电能表的电流小于________A时,电能表可以稳定精确地工作.(2)在小红外出这段时间里,她家的电视机消耗的电能是________kW•h.【趣味链接】电能表用来测量电路中消耗电能的仪表叫做电能表,俗称电度表、火表.电能可以转换成各种能量.如:通过电炉转换成热能,通过电动机转换成机械能,通过电灯转换成光能等。
第十八章电功率第1节电能电功一、电能【符号:W】1、电能:电流所具有的能量叫做电能。
发电厂把各种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
用电器把电能转化为各种形式的能。
2、电能电功的单位“度”是电能电功的单位,它的学名叫做“千瓦时”,符号是:kwh。
千瓦时(kwh)3、换算:千瓦时与常用能量单位“焦”的关系如下:1度=1千瓦时1kwh=1×103w×3600s=3.6×106J二、电能的计量1、电能表[也叫电度表]:测量用电器在某一段时间内消耗电能的仪器。
2、电能表的规格意义:电能表上“220V”、“10A(20A)”、“600revs/kwh”、“50Hz”等字样。
分别表示的意义如下:[1]、220V表示:电能表应该在电压220V的电路中使用;[2]、10A(20A)表示:电能表的标定电流为10A;额定最大电流为20A。
电流表工作时的最大电流不应超过额定最大电流。
[3]、600revs/kwh表示:每消耗一度电电能表转盘转600转。
[4]、50Hz表示:该电能表在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路中使用。
3、读数方法电能表显示的数字是电能表从开始计数到读数时用去的电能,因此某段时间起始和结束时电能表的求数之差。
即为这段时间内用电的度数。
[1]、测量较大电能时用刻度盘读数。
(1)最后一位有红色标记的数字表示小数点后一位。
(2)电能表前后两次读数之差,就是这段时间内用电的度数。
如:小华家的电能表9月初读数,9月底读数是,这个月用电度,合J 答案:3265.418.6KW•h -3246.818.6KW•h =18.6KW•h18.6KW•h =18.6×3.6×106J =6.696×107J[2]、测量较小电功时,用表盘转数读数。
计算公式为:W =n N(KWh )其中:n :为电能表在某一时段内转过的转数;N :为用电器消耗1kW.h 所转的转数。
4、现在常见的电能表现在常见的电能表有IC 卡电能表和电子电能表。
教案:九年级物理第十八章第1节电能电功一、教学内容1. 电能的概念:电能是指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从一个电位移动到另一个电位所做的功。
2. 电功的计算:电功等于电压、电流和时间的乘积,即 W = UIt。
3. 电能的单位:焦耳(J),1J = 1V·A·s。
4. 电能的转换:电能可以转换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如热能、光能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电能的概念,掌握电功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电能的转换和利用,提高学生的节能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电能的概念、电功的计算方法、电能的转换。
2. 教学重点:电功的计算公式、电能的转换和利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实验器材(电压源、电流表、电阻器、灯泡等)。
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册。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讲述日常生活中用电器工作时消耗电能的现象,如电灯、电视等,引导学生关注电能的利用和节能。
2. 知识讲解:介绍电能的概念,讲解电功的计算方法,强调电功等于电压、电流和时间的乘积。
3. 例题讲解:举例说明如何计算一个电器在工作过程中所做的功,如计算一个100W的电灯在发光10分钟所做的功。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电功的计算方法。
5. 电能的转换和利用:讲解电能可以转换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如电灯将电能转换为光能和热能。
6. 实验环节:安排学生进行实验,测量电压、电流和时间,计算电功,观察电能的转换现象。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电能的概念、电功的计算公式、电能的转换和利用等关键知识点。
七、作业设计1. 计算一个200W的电视在观看1小时所做的功。
答案:W = 200W × 1h = 200Wh = 200J。
2. 计算一个100W的电灯在发光5分钟所做的功。
答案:W = 100W × 5min = 500Wh = 500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