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西方文化思潮评析

  • 格式:docx
  • 大小:24.20 KB
  • 文档页数:7

下载文档原格式

  / 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西方文化思潮评析

来源:作者:时间:2009-10-30 点击:

对当代西方文化思潮的研究应该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西方思想理论界如何进行文化的研究,以及自然分化出的种种流派;二是当代西方社会在新的背景下所呈现的诸种文化现象。但在具体的分析研究中,这两者又无法完全分离。在此,不妨作个模糊处理,将两种情况揉在一起,从总体上加以分析和阐释。

一、表现与特征

1·当代西方文化研究的兴起———回归日常生活的努力

在西方,狭义的“文化研究”(culturalstudies)是指二十世纪50年代诞生、在60年代以后以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为代表的英国学者的研究取向与研究成果。广义的“文化研究”(the study of culture)是指包含了许多传统、理论和方法的有关文化的种种研究。英国之外,法国、德国、美国都有基于本国传统且蔚为大观的文化研究。在研究的范围上,当代西方文化研究是一个包罗万象、涉及面极广的领域:婚姻、时尚、玩具、身体、身份认同、公民性、全球经济力量、城市贫民、消费、广告、肥皂剧、寡妇殉葬、性别歧视、黑人政治、同性恋、地理政治等无数对象或领域;马克思主义、民族主义、女性主义、结构主义、解构主义、后现代主义、新历史主义、后殖民主义等等各种主义和理论;文学、社会学、媒体与传播研究、语言学和历史学等若干学科和专业。

这里,我们会问为什么要研究文化,或为什么要进行文化意义的研究?著名学者T·伊格尔顿的观点可以算作一种回答:在战后的西方,文化首次成为整个物质再生产中的一种重要力量,被明确地纳入了它在高度现代主义时期所极为蔑视的商品生产领域。而且,随着现代性的出现,象征性的宗教领域、艺术等全都渐渐地从政治机构和经济机构中分离出来,艺术被转入了市场。也就是说,在战后的西方,文化已成为整个物质再生产中的一种重要力量。在经历了现代性的分裂和陌生化之后,文化生产重新加入到一般生产的行列,如今更是完全受制于商品形式。艺术品成为控制力量的载体,这与其说是因为它以前现代的形式与官方的意识形态机构联系起来,不如说是因为艺术品模仿了商品形式的命运,正如特奥多·阿多诺曾指出的,商品形式本身就是意识形态。

以研究的取向和目的而言,此时许多的西方学者敏锐观察到整个社会在阶级结构、生活方式、审美取向和价值选择等方面开始发生深刻的变化,企图以日常生活中的行为特色透视人们的政治意愿、价值选择和信仰态度。换句话说,文化研究之所以被高度重视,伊格尔顿认为,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由于文化已经成为新的社会和政治运动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这包含着就

“文化”这个术语本身的意义展开的斗争,即审美意义上的文化和人类学意义上的文化之间的斗争:作为艺术,文化不一定与这些性革命、种族斗代写论文争以及相关的运动有多大的干系,但是,作为语言、价值、习俗、生活方式、同一性和忠诚,文化却与之干系重大。比如,在英国学者斯图尔特·霍尔等人撰写的《仪式抵抗:战后英国的青年亚文化》(1976年)一书中,学者克拉克就专文考察一批工人家庭出身的青少年一度流行的“光头仔”形象。他发现,在其追求离经叛道的粗野的生活风格背后,这些青少年以“反文化”的方式实践着重塑工人阶级社群的意愿。约翰·费斯克在《牛仔裤:一种理解美国大众文化的视角》中,以大量篇幅深入分析了作为符号的牛仔裤的社会、历史、经济、政治的含义。会以如此严肃的态度就光头仔和牛仔裤这类现象进行分析并形成相应力作,在它其他学科似乎还难觅踪迹。在这个意义上,文化研究的兴起,其背景和依据就是现代社会中权力、经济、日常生活之间严密缠绕和内在渗透的关联。

当今西方学者注重文化研究的另一个原因也是为了克服单一学科研究的局限性,抗议严格学科界限下的“霸权主义”。一些西方学者认为,随着学科体制的建立,人类实践与社会生活实际上被高度抽象和严格剪裁而被清洗、置换得面目全非,许多重要的问题丧失在僵化的学科分界线的缝隙里。F·詹姆逊在解释文化时就说:“文化应该是个整体,是互为联系的有机体。我从来不屑于学院式的分门别类,因为这是旧体系的做法”[1]。因此,当代西方文化研究应看作是回归日常实践、重构社会生活的努力,它肯定人类生活本身就是引人入胜的,一切都可以也应当成为研究的对象。

2·当代西方文化的“显学”———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迅速崛起应视为西方五、六十年代以来最重要的文化现象,是对现代主义的“反动”和“承续”。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是西方文化发展和精神流向的内在轨迹。后现代主义首先是一种文化倾向,是一个文化哲学和精神价值取向的问题。而且后现代主义又依循与现代主义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你不能把后现代主义看作一种确定的、明晰的哲学和文化思潮,“怎么都行”(费耶阿本德语)是这种思维方式的基本特点和诉求。

后现代文化是后工业社会的产物,也有人称其为晚期发达资本主义文化或后资本主义文化。二次大战后,受新科学技术革命的影响,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生活方式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1959年美国著名的社会科学家丹尼尔·贝尔第一次用“后工业社

会”(Post-industrialSociety)来表示这个新型的工业化社会。明确地说,后现代主义开始于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美国, 70年代盛行于西方发达工业社会,至今仍风靡整个西方社会,是当代西方最重要的社会文化思潮之一。后现代主义的潮流不仅影响到当代的哲学、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理论领域,也影响到当代的小说、诗歌、戏剧、音乐、美术等文艺领域,而且已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后现代主义是信息时代的产物。随着人类知识的空前膨胀,电脑和数据库的广泛运用,科技高视阔步导致了合法化危机(利奥塔德)。这一状况反过来深刻地转换并规制着人们的心理和行

为模式,导致一种反文化、反美学、反文学的极端倾向。生命的意义和本文的深度同时消失。消费意识的渗透使自然与人类意识这两个领域日益商品化。从此,后现代文化与美学浸渍了无所不在的商品意识,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的对立在此归于失效,商品秉有一种“新型”的审美特征,文化被贴上了商品的标签,复制、消费和平面感成为后现代文化的代码。

后现代主义从现代主义的母胎中发生发展起来,它一出现,立即表现出对现代主义的不同寻常的反叛和撕裂。从总体上,后现代主义更强调认识上的动态性、发展性,反对绝对的真理体系,但又过分渲染差异,有着极端化的明显倾向。后现代主义思潮本身并没有整齐清晰的模式和思想体系,在后现代主义旗帜下汇集着形形色色的流派、理论和假说。后现代主义彻底否认了传统文艺的美学追求、文化信念和叙事规则。典型的后现代主义呈现出解构理性、反对本质主义、无深度、消解并躲避崇高、零度叙事、表象拼贴、与大众文化和流的鲜明特点;在后现代眼里,世界充满偶然性,没有一个坚实的基础,事物是多样的、不稳定的;后现代主义追求边缘,因而无中心;追求变化,因而漂移不定。在后现代主义视野下,时间的连续性被打破了:在他们面前没有过去,也没有未来,只有在场,只有当下的世界。后现代主义往往从别处借来的观念和意象并加以折衷调和,戏说严肃的话题。后现代主义认为,这个世界没有一个预定的蓝图,而是由许许多多彼此不相连的文化系统和解释系统所组成的。所以,后现代是多元主义的艺术,它无视高雅文化和通俗文化的划分,也模糊了艺术与日常生活的界线[2]。

3·当代西方主导性文化形态———大众文化在后现代主义的裹挟、推动下,当代西方社会同时有了大众文化思潮的兴起和流行。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原本是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两大潮流,二者既相互冲突又相互融合。但是,受后现代主义推动的大众文化的强劲势头和广泛影响,精英文化的势力日渐式微。不过这里的大众文化与我们通常理解的人民大众的文化不能完全等同。大众文化这个概念是特指新的时代环境下,文化的内涵特别是文化的功能发生的重大转变。

正像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诸多理论家所指出的,特别是法兰克福学派所作的批判性分析那样:大众文化作为当代资本主义的一种文化模式,具有操纵大众的思想和心理的作用。它缺乏批判和否定的向度,而是对当代社会的肯定性的文化。从表面上看,大众文化弱化了意识形态性质的宣传教化作用,但在实质上却堕落为维护现有统治的意识形态的工具。当人们沉溺在各种流行的大众文化时,却丧失了个人的独立、自由的意识和批判的革命的精神,从而支持、稳固了现存统治的继续。在法兰克福学派的多数成员看来,大众文化与技术理性一样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统治形式。大众文化的商品化和齐一性不仅消解了艺术的自由创造本质和个性化特征,而且通过迎合市场消费的需要、迎合在机械劳动中疲惫的人们的需求,通过提供越来越多的承诺和越来越好的无限的娱乐消遣,消解了人们内在的超越和反抗维度,使人们失去思想和深度,在平面化的文化模式中逃避现实,沉溺于无思想的享乐,进而维护资本主义的统治。这便是大众文化所具有的内在欺骗性,正是通过这种欺骗性,资产阶级实现着对大众、对被统治阶级的操纵与控制,这便是意识形态的政治统治功能[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