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用水系统介绍
- 格式:ppt
- 大小:2.16 MB
- 文档页数:52
制药用水系统设计原理及操作方法制药用水是一种特殊的水质要求,它必须满足一定的物理、化学、微生物学指标,才能用于制药过程中,以保证药品质量和生产安全。
制药用水系统是制药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设计原理和操作方法对制药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
制药用水系统的设计原理主要包括净水原理、水处理工艺、配水系统和保养维修四方面。
净水原理是指通过不同的物理、化学、生物处理方法,将自来水中的杂质和微生物去除,达到制药用水所需的纯度和洁净度。
典型的净水原理包括反渗透、离子交换、超滤和臭氧处理等。
这些方法可根据药品特点和水质情况进行选择和组合。
水处理工艺是指将净水原理应用于水处理的技术方案。
这里主要包括杂质去除、微生物控制、pH调节、消毒灭菌等步骤。
在水处理过程中,还需要严格控制投加药剂量、处理温度和流量等参数,以保证质量和效率。
配水系统是指制药用水的输送、储存和使用系统。
这里需要控制水质,保证输送管道、水质储存容器和配水器具的卫生和洁净。
这些措施不仅要满足纯水要求,还需要满足需要加热或冷却的水温和流量等。
保养维修是指制药用水系统的日常管理和维护。
这包括定期检查水质和设备状况,故障排除和防范,以及维护水质、装置和设施的卫生和洁净。
在保养维修过程中,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制定明确的维护计划和操作规程。
制药用水系统的操作方法主要包括水质监控、操作流程控制和设备维护等。
在操作过程中,需要实时监测水质指标,控制操作流程,识别问题和故障,并及时修复和维护设备和设施。
同时,需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操作规程和流程执行,保证每个操作环节的安全和质量。
总之,制药用水系统的设计原理和操作方法是保证制药质量和安全的关键环节。
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需要和要求,合理选择适合的净水原理和配套工艺,建立独立的配水系统和完善的维护管理体系,以保证水质稳定可靠,符合制药行业的要求。
制药水系统设计设备工艺原理背景介绍制药水系统是药品生产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要想生产高质量的药品,需要对制药水系统的设计、设备和工艺原理进行深入研究。
本文就从这几个方面来介绍制药水系统的相关知识。
制药水系统的设计制药水系统设计的目的是满足药品生产的要求,包括质量、效率、安全等方面。
制药水系统主要包括水处理、储存、输送和清洗四个部分,下面来分别介绍:水处理部分水是制药水系统中最基础的原料,质量直接影响到后续工艺的顺利进行和产品质量的稳定。
因此,制药企业需要对生产用水进行处理,消除其中的微生物、有机物、无机盐等杂质,同时还需要进行去离子、超纯化、浓缩等一系列工艺操作,以提供高质量的生产用水。
储存部分储存是制药水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对于质量的稳定以及生产的安全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储存中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防止污染、保证水质、减少蒸发损失等等。
输送部分负责将处理好的水输送到下一步工艺中进行加工。
在输送过程中需要注意水的流量、质量、温度等参数的控制,以充分满足后续工艺的要求。
清洗部分因为制药水系统需要频繁地进行清洗以保证安全、卫生和高质量的生产,因此清洗部分也是制药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在清洗中需要注意使用清洗剂的浓度、水温、清洗时间等因素,以达到彻底清洗的目的。
制药水系统设备制药水系统设备指实现制药水系统各项操作的具体设备和系统,它们通常需要考虑到符合药品生产和行业标准,能够保证药品生产的质量及效率。
下面简要介绍几类常用设备。
纯化水设备纯化水设备主要包括反渗透设备、EDI设备、超纯水设备等。
这些设备功能不同,但都是为实现最终的高纯水设备而设计的。
主要作用是去除水中的离子、有机物等,确保生产用水的纯度和质量。
过滤器设备过滤器设备主要用于过滤、净化水中的杂质。
多使用于水处理的前段,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悬浮物、胶体等杂质。
输送设备主要包括管道、泵、阀门等,用于输送处理好的水。
不同的输送设备选用后相应的管道功耗和阻力也不同,因此要对比不同方案,选择最优设计。
制药用水简介制药用水通常指制药工艺过程中用到的各种质量标准的水。
制药用水是制药生产过程的重要原料,参与了整个生产工艺过程,包括原料生产、分离纯化、成品制备、洗涤过程、清洗过程和消毒过程等。
因此,在制药生产过程中,制药用水系统是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
制药用蒸汽系统是湿热灭菌的一种介质,主要应用于注射用水系统、湿热灭菌柜、生物反应器、配液罐、管路系统、过滤器等重要设备与系统的灭菌。
常见的制药用蒸汽系统主要为纯蒸汽系统,纯蒸汽的冷凝水直接与设备或物品表面接触,或者接触到用以分析物品性质的物料,纯蒸汽冷凝后的水质需满足注射用水质量标准,因此,制药用蒸汽系统也是医药行业无菌生产工艺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制药用水和制药用蒸汽的质量从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和药典的角度来看非常重要,从良好的工程管理规范(GEP)和经济的角度来看也同样重要,制药生产企业必须证明其所使用的制药用水系统与制药用蒸汽系统能始终如一地提供达到质量标准的制药用水与制药用蒸汽。
通常情况下,制药行业将制药用水系统与制药用蒸汽系统统称为制药用水系统,简称水系统。
制备制药用水的本质是减少或消灭潜在的污染源,欧盟和WHO将制药用水中的杂质列为潜在杂质来源之一,基于这个问题的考虑,本书提出如何进行制药用水制备、储存与分配系统的设计并确保污染风险得到控制。
1.1 制药用水的分类对制药用水的定义和用途,通常以药典为准,各国药典对制药用水通常有不同的定义、不同的用途规定。
从使用角度分类,制药用水主要分为散装水与包装水两大类。
散装水特指制药生产企业按相关生产工艺自制的制药用水,例如,中国药典认可的散装水包括纯化水和注射用水;欧盟药典认可的散装水包括散装纯化水、草药提取用水和注射用水;美国药典认可的散装水包括散装纯化水、血液透析用水和注射用水等。
包装水也称成品水,特指按制药工艺生产的包装成品水,例如,中国药典收录了灭菌注射用水;欧盟药典收录了包装纯化水和灭菌注射用水等;美国药典收录了抑菌注射用水、灭菌吸入用水、灭菌注射用水、灭菌冲洗用水和灭菌纯化水等多种产品水(表1)。
制药用水储存及分配系统的消毒与灭菌制药用水储存及分配系统是指用于制药生产中的各类纯化水、注射用水、灭菌用水等的储存和输送系统。
由于制药行业的特殊性,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水必须符合一定的纯度要求,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制药用水储存及分配系统的消毒和灭菌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详细介绍制药用水储存及分配系统的消毒与灭菌的相关知识。
一、储存系统的消毒与灭菌制药用水储存系统通常由储水罐、储水箱、储水管道等组成。
在使用这些设备之前,需要对其进行消毒与灭菌,以保证系统的洁净度。
1. 消毒消毒是指消灭或抑制各类微生物(如细菌、真菌、病毒等)的活动,使其数量降至安全水平。
通常常用的消毒剂有次氯酸钠、过氧化氢、臭氧等,其选择应根据实际情况和要求。
消毒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储存设备清洁:先将储存设备内的杂质、污垢清除干净,可以用洗涤剂或溶剂进行清洗。
(2)消毒液配制:将所选的消毒剂按照要求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消毒液。
(3)消毒液充入储存设备:将配制好的消毒液充入储存设备内,保证其能够充分接触到储存设备的内壁和所有部位。
(4)浸泡:保持一定的时间,使消毒液充分起效。
(5)排出消毒液:将储存设备内的消毒液排出,并用清水进行冲洗。
(6)验证:对储存设备进行微生物检测,确保其符合消毒要求。
2. 灭菌灭菌是指消除各类微生物的活动,使其完全死亡,无法再生长和繁殖。
制药用水储存设备的灭菌可以采用热灭菌、化学灭菌、辐射灭菌等方式。
常用的灭菌方法有:(1)热灭菌:利用高温将微生物逐渐杀灭。
(2)化学灭菌:利用化学物质对微生物进行杀灭,常用的消毒剂有过氧化氢、次氯酸钠等。
(3)辐射灭菌:利用高能辐射(如γ射线)对微生物进行杀灭。
二、分配系统的消毒与灭菌制药用水分配系统通常由水泵、管道、阀门等组成,其主要作用是将处理好的水输送到生产各环节。
分配系统的消毒与灭菌同样也是必不可少的。
1. 消毒分配系统的消毒方法与储存系统类似,主要是通过使用消毒剂对水泵、管道、阀门等设备进行消毒。
制药用水系统介绍
原水处理阶段:
原水可以是自来水、地下水、井水等,但一般都需要进行预处理。
预
处理包括物理处理和化学处理。
物理处理的步骤包括自由沉淀、澄清、过
滤等,用于去除悬浮物和颗粒物。
化学处理包括调整pH值、添加消毒剂等,以确保原水的微生物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工艺水处理阶段:
工艺水是指用于制药工艺中的一般需要的水,例如清洗设备、配制溶液、洗涤反应器等。
这种水需要去除大部分悬浮物、有机物和无机盐,但
相比纯化水要求较低。
常用的工艺水处理方法有沉淀、澄清、过滤、活性
炭吸附、离子交换等。
纯化水制备阶段:
纯化水是制药过程中最重要的水,它需要高度纯净,通常要求满足药
典的要求。
制药公司一般采用反渗透、电去离子、超滤等工艺来制备纯化水。
反渗透是最常用的方法,其原理是将水通过半透膜,将纯净水和离子、有机物分离开来。
电去离子则是通过电化学方法去除水中的离子,得到高
纯度的水。
储存与分配阶段:
纯化水制备完成后,需要进行储存和分配。
储存需要使用专门的纯化
水储罐,并进行定期清洗和消毒,以避免微生物污染。
分配则需要使用配
水管线和设备,确保纯净水能够按照需要供应到各个工艺环节。
此外,制
药用水系统还应该考虑防止回流、交叉污染和水质监测等问题。
总之,制药用水系统是制药工业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它为制药过程提供高质量的水质,保证药物的质量和安全性。
制药公司需要充分重视制药用水系统的建设和管理,确保其正常运行和符合质量标准。
水系统1、概述水在制药工业中是应用最广泛的工艺原料,用做药品的成份、溶剂、稀释剂等。
制药用水作为制药原料,各国药典定义了不同质量标准和使用用途的工艺用水,并要求定期检测。
水极易滋生微生物并助其生长,微生物指标是其最重要的质量指标,在水系统设计,安装,验证,运行和维护中需采取各种措施抑制其生长。
水是良好的溶剂、尤其是与自然界失去平衡的纯化水和注射用水,具有极强的溶解能力和极少的杂质,广泛用于制药设备和系统的清洗。
鉴于水在制药工业中的既作为原料又作为清洗剂,各国药典对制药用水的质量标准,用途都有明确的定义和要求;各个国家和组织的GMP将制药用水的生产和储存分配系统视为制药生产的关键系统,对其设计,安装,验证,运行和维护等提出明确要求。
在指南第二章将具体介绍我国和其他国家药典和GMP对制药用水的要求。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水质不同,季节的变化也会导致水质的巨大变化,我国制药企业使用的最初原料水未必常年符合饮用水的标准要求,需将其依次处理成饮用水,纯化水,注射用水等制药用水,适合不同的工艺需求。
在指南第三章中将介绍制药用水处理的各种技术,工艺和设备。
制药生产中其它原料、辅料、包装材料是按批检验和释放的,而作为原料的制药用水(饮用水,纯化水或注射用水)通常是通过管道连续流出的,随时取用的,其微生物属性等质量指标通常无法连续地实时检测到。
通常是先使用到产品中,若干天后才能知道其微生物指标是否合格,为保证制药用水系统生产出的水在任何时候是好的,即水系统生产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是各国药品监管部门和制药企业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
各国GMP对水系统的设计和验证有严格要求,第四章将介绍水系统的设计和验证。
在水系统的设计、验证和运行过程中,制药企业、药监部门都遇到各种各样的疑问、问题和争议,我们参照国际组织尤其是ISPE(国际制药工程协会)的指南和工程实践,在第五章对常见问题进行了讨论。
第六章介绍一些关于水的化学和微生物知识以及水系统的钝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