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用水-纯化水系统
- 格式:ppt
- 大小:4.38 MB
- 文档页数:53
制药用水的分类全套《中国药典》将制药用水分为饮用水、纯化水、注射用水和灭菌注射用水。
(1)饮用水(drinkingwater):天然水经净化处理所得的水.(2)纯化水(purifiedwater):为饮用水经蒸馆法、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或其它适宜方法制得的制药用水,不含任I可附加剂,其质量应符合《中国药典》纯化水项下的规定。
(3)注射用水(waterforinjection):为纯化水经蒸憎所得的水。
应符合细菌内毒素试验要求。
其质量应符合注射用水项下的规定。
(4)灭菌注射用水(sterilewaterforinjection):为注射用水按照注射剂生产工艺制备所得,不含任何添加剂。
灭菌注射用水灌装规格应该适应临床需要,避免大规格、多次使用造成的污染。
2、制药用水的应用范围见表3-1表3-1制药用水的应用范围类别应用范围饮用可作为药材净制时的漂洗、制药用具的粗洗用水,除水另有规定外,也可作为药材的提取溶剂可作为配制普通药物制剂用的溶剂或试验用水;中药注射剂、中药滴眼剂等灭菌制剂所用饮片的提取溶剂;口服、外用制剂配制用溶剂或稀释剂;非灭菌制剂用器具的精洗用水。
也可以作为非灭菌制剂所用饮片纯化的提取溶剂。
纯化水不得用于注射剂的配制与稀水释。
注射可作为配制注射剂、滴眼剂等的溶剂或稀释剂及容器用水的精洗。
灭菌可作为注射用灭菌粉末的溶剂或注射液的稀释剂。
注射用水3、注射用水的质量要求注射用水除一般蒸留水的检查项目如pH值、氨、氯化物、硫酸盐与钙盐、硝酸盐与亚硝酸盐、二氧化碳、易氧化物、不挥发物及重金属等均应符合规定外,还必须通过细菌内毒素(热原)检查和无菌检查。
4、注射用水的收集和保存目前国内仍用蒸憎法制备注射用水,接收蒸馆水时,初情液应弃去一部分,检查合格后,方能收集,收集时应注意防止空气中灰尘及其他污物落入,最好采用带有无菌过滤装置的密闭收集系统。
注射用水一般需新鲜制备,在70。
C以上保温循环存放,保存时间一般不得超过12小时,灭菌后贮放不宜超过24小时。
制药用水的定义等级划分
一、制药用水的定义
制药用水是指用于药品生产、制备过程中使用的各种水源,其质量要求严格,以确保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根据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制药用水主要包括饮用水、纯化水、注射用水和超纯水等几个等级。
二、制药用水的等级划分
1.饮用水:作为制药用水的基础,饮用水经过了初步的净化处理,去除了其中的悬浮物、杂质、细菌等有害物质,但仍然保留了水中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
在药品生产中,饮用水主要用于设备的清洗、洗涤剂的制备等一些对水质要求不高的辅助性用途。
2.纯化水:纯化水是制药用水中最常见的一种,其水质应符合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纯化水主要通过蒸馏、离子交换、反渗透等工艺方法制备而成,具有较高的纯度和洁净度。
在药品生产中,纯化水主要用于配制溶液、清洗设备、制备中间体等。
3.注射用水:注射用水是制药用水中最为特殊的一种,其水质需经过严格的控制和处理,以保证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注射用水主要通过蒸馏或反渗透等工艺方法制备而成,具有高度的纯度和洁净度。
在药品生产中,注射用水主要用于配制注射用溶液、直接接触药品的设备清洗等。
4.超纯水:超纯水是制药用水中最高级别的一种,其水质需经过更为严格的净化处理和检测,以满足高标准的生产要求。
超纯水主要通过高效过滤、离子交换、紫外消毒等工艺方法制备而成,具有极高的纯度和洁净度。
在药品生产中,超纯水主要用于制备高纯度药物、生化试剂等特殊药品。
制药厂纯化水系统GMP验证方案制药厂纯化水系统是制药厂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用于生产药品、注射液等产品所需的纯化水。
为确保制药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和健康,制药厂需要对纯化水系统进行GMP验证。
GMP(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是制药生产中的一种质量管理体系,旨在确保药品质量、安全和有效。
本文将针对制药厂纯化水系统进行GMP验证方案的制定建议。
一、纯化水系统GMP验证的必要性1.保障患者用药安全:纯化水系统用于生产药品及注射液等药品,如果水质不符合GMP标准,可能会导致制成品的品质不合格,对患者用药安全造成威胁。
2.提高生产效率:通过对纯化水系统进行GMP验证,可以更好地控制水质质量,提高生产的稳定性和效率。
3.符合法规要求:制药企业需要遵守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对纯化水系统进行GMP验证是其合规生产的基本要求。
二、纯化水系统GMP验证方案制定1.确定验证的范围:包括纯化水系统的设计、安装、运行、维护和清洁等方面。
2.制定验证计划:确定验证的主要内容、时间节点、负责人和参与人员等。
3.设计验证实验:制定验证实验方案,包括样品采集点、采集频率、检测项目和方法等。
4.进行验证实验:按计划进行验证实验,对纯化水系统进行全面检测。
5.分析验证数据:对验证实验的数据进行分析,评估纯化水系统是否符合GMP要求。
6.提出改进建议:针对验证结果,提出纯化水系统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建议。
7.完成验证报告:编写纯化水系统GMP验证报告,包括验证的目的、范围、方法、结果和结论等。
8.确保验证结果的可追溯性:确保验证过程中采集的数据和结果具有可追溯性,便于监管部门的审查和审核。
三、纯化水系统GMP验证的重点内容1.水质检测:对纯化水系统的水质进行检测,包括COD(化学需氧量)、TOC(总有机碳)、微生物总数、重金属等。
2.设备验证:对纯化水系统的设备进行验证,包括水处理设备、管路、阀门、过滤器等的安装和运行状态。
制药工业纯化水系统安全操作规定背景在制药工业生产过程中,纯化水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物质之一,但由于水的性质容易受到外界污染和影响,因此在纯化水系统的运作中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定,确保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和保证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目的本文旨在规范制药工业纯化水系统的安全操作流程,为操作人员提供正确的操作指导和安全手册,确保纯化水系统的正常运行和生产的顺利进行。
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制药工业纯化水系统的所有工作人员和相关单位,包括非经营性单位和一般使用单位,试验室,生产车间等。
安全操作规定一、工作前准备1.负责操作的人员应该对纯化水系统的各项阀门和管道进行清理和检查,确保阀门和管道的完好,防止因管道不通畅或阀门松动等原因造成水流量过大或过小。
2.操作人员必须熟悉本系统的各个部位及工作流程,及时了解、控制各个环节的设备状态。
3.操作时务必“双人确认”,即每个环节必须有两个人员同时查看、确认其工作状态。
二、操作中注意事项1.操作流程中必须全程监控,发现问题及时记录,尽快解决。
2.在操作过程中必须注意设备的安全运行,如管道爆裂、设备操作不当等情况的发生,应立即停车并联络检修人员及相关领导。
3.禁止未经过培训的人员无组织性进入运行区域,减少操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隐患。
4.操作时,必须按照制药工业纯化水系统的工艺要求进行操作。
不得随意改变操作流程,不得停留在某一段时间内。
5.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不得随便更改设备结构,以免操作不当导致事故的发生。
6.操作工作中,必须熟悉化学工艺和化学工程基础,并按安全操作要求操作。
三、维护和保养1.操作人员负责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保养。
定期更换纯化水系统的有关耗材和检测仪器。
2.在设备保养时,必须进行安全措施,在生产过程中避免意外发生。
3.定期对各个关键部件进行检测,发现问题及时修理更换。
不得等到故障严重才进行修理。
4.对于维修过的设备,在重新启用前,还必须进行试压、试运行、检查。
确认设备安全可靠后方可启用。
制药用水、制药用纯蒸汽管理1 目的制定制药用水、制药用纯蒸汽的管理规程,明确制药用水、制药用纯蒸汽管理规定,确保制药用水、制药用纯蒸汽的质量和产量符合要求,保障制药用水、制药用纯蒸汽合规、稳定的运行。
2 适用范围适用于纯化水、注射用水、纯蒸汽系统的管理规定。
3 职责运保部:保障工艺用水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稳定、合规的工艺用水、工艺用纯蒸汽。
质量部:负责监督工艺用水、工艺用纯蒸汽日常管理合规运行。
4 引用标准《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二部《WHO GMP:制药用水》6 Content/内容运行管理:运行模式:纯化水系统纯化水制备系统运行分为两种模式,第一种为循环模式;第二种为产水模式,纯化水机会根据储罐的液位自动运行:当纯化水罐液位低于50%时,纯化水机开始自动制水;当纯化水罐液位高于80%时,纯化水机停止制水,处于循环状态。
纯化水制备系统及分配系统均为24小时不间断循环运行;回水流速1m/s以上。
注射用水系统多效蒸馏水机在不产水时应处于待机状态。
注射用水分配系统为24小时不间断循环运行;回水温度保持70℃以上;回水流速1m/s以上。
纯蒸汽发生器使用部门有使用纯蒸汽需求时开启纯蒸汽发生器;无使用需求时纯蒸汽发生器处于停机预热状态。
日常巡检每日查看现场是否有跑冒滴漏现象并确认压力表及各仪表。
每日查看现场是否有未处理的报警。
每日上午和下午各巡视一次工艺用水系统运行状态。
每天上午和下午填写一次巡检记录配制氢氧化钠溶液后,需填写《溶液配制记录》及《统溶液信息标签》。
更换保安过滤器后需填写《滤器信息标签》。
消毒/灭菌每月向车间下发消毒计划呼吸器滤芯在每次使用前及使用后应进行完整性检测。
消毒结束后,操做员打印消毒曲线图。
进行签字审核并归档运行参数管理:未经批准任何人不得擅自修改运行参数。
如临时修改运行参数,需填写《参数变更申请记录》。
7 如变更运行参数,需填写《变更控制单》。
临时修改运行参数需在工程QA的监督下由制水运营组主管对运行参数进行修改,恢复时在工程QA监督下由制水运营组主管将运行参数修改为原参数。
从使用角度进行分类,制药用水可分为散装水与包装水两大类。
散装水也成为原料水,特指制药生产工艺过程中使用的水。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认可的散装水包括纯化水和注射用水。
包装水也称为产品水,指按照制药工艺流程生产的包装成品水。
《中国药典》认可的包装水为灭菌注射用水。
《欧洲药典》与《美国药典》中对散装水和包装水的定义有所不同。
制药用水还可以分为药典水和非药典水,其中非药典水指的是为被药典收录,但是可以用于制药生产的制药用水,列入饮用水、软化水、蒸馏水和反渗透水。
中国药典规定的纯化水为符合官方标准的饮用水经过蒸馏法、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或其他适宜方法制备的制药用水。
电导率、总有机碳、微生物限度、及细菌内毒素为纯化水关键检测指标。
常用的纯化水制备方法包括:膜过滤、离子交换、电去离子(EDI)、蒸馏等。
其中膜过滤法又分为:微滤、超滤、纳滤和反渗透(RO)等。
目前制药行业大多采用的纯化水制备系统一般由预处理系统和纯化系统两部分组成。
预处理系统通常由原水箱、多介质过滤器、微滤、超滤、纳滤、活性炭过滤、软化器等多个单元组成。
预处理系统的主要目的是去除原水中的不溶性杂质,可溶性杂质,有机物和微生物,使其主要的几个指标满足纯化系统的进水要求,从而有效的降低后续纯化系统的杂质负荷,避免了对纯化系统造成污染和损害,对于纯化系统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我国的原水质量因地域差异较大导致水质千差万别。
比如当药企采用地下水为制药生产的原水时,虽然原水中的有机物含量比较稳定,但是由于不同地方的地下水中,所含有的矿物质和无机盐组分和含量也会不同;又如当采用地表水(河流)作为制药原水时,则有机物含量会比地下水中的含量高,并且原水中的有机物的含量也会随着人类生产活动和季节性的变化不同而千差万别。
目前我国大部分的药企制药用水工艺基本上采用的原水为市政供水。
市政供水的最大特点就是水质要求相同,水中的杂质及微生物含量也会受到控制。
通常市政供水在水处理时会添加化学物质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很大程度的把控住了原水的水质。
制药用医药用水设备制水标准一:制药用水分类及水质标1、制药用水(工艺用水:药品生产工艺中使用的水,包括饮用水、纯化水、注射用水)分类1)饮用水(Potable-Water):通常为自来水公司供应的自来水或深井水,又称原水,其质量必须符合国家标准GB5749-85《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按2000中国药典规定,饮用水不能直截了当用作制剂的制备或试验用水。
2)纯化水(Purified Water):为原水经蒸馏法、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或其他适宜的方法制得的制药用的水、不含任何附加剂。
纯化水可作为配制一般药物制剂的溶剂或试验用水,不得用于注射剂的配制。
采纳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超滤法等非热水处理设备的纯化水一样又称去离子水。
采纳专门设计的蒸馏器用蒸馏法制备的纯化水一样又称蒸馏水。
3)注射用水(Water for Injection):是以纯化水作为原水,经专门设计的蒸馏器蒸馏冷凝冷却后经膜过滤制备而得的水。
注射用水可作为配制注射剂用的溶剂。
4)灭菌注射用水(Sterile Water for Injection):为注射用水依照注射剂生产工艺制备所得的水。
灭菌注射用水用于灭菌粉末的溶剂或注射液的稀释剂。
2、制药用水的水质标准1)饮用水: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2)纯化水:应符合《2000中国药典》所收载的纯化水标准。
在制水工艺中通常采纳在线检测纯化水的电阻率值的大小,来反映水中各种离子的浓度。
制药行业的纯化水的电阻率通常应≥0.5MΩ.CM/25℃,关于注射剂、滴眼液容器冲洗用的纯化水的电阻率应≥1MΩ.CM/25℃。
3)注射用水:应符合2000中国药典所收载的注射用水标准。
二:GMP对制药用水制备装置的要求1、结构设计应简单、可靠、拆装简便。
2、为便于拆装、更换、清洗零件,执行机构的设计尽量采纳的标准化、通用化、系统化零部件。
3、设备内外壁表面,要求光滑平坦、无死角,容易清洗、灭菌。
制药用水系统介绍
原水处理阶段:
原水可以是自来水、地下水、井水等,但一般都需要进行预处理。
预
处理包括物理处理和化学处理。
物理处理的步骤包括自由沉淀、澄清、过
滤等,用于去除悬浮物和颗粒物。
化学处理包括调整pH值、添加消毒剂等,以确保原水的微生物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工艺水处理阶段:
工艺水是指用于制药工艺中的一般需要的水,例如清洗设备、配制溶液、洗涤反应器等。
这种水需要去除大部分悬浮物、有机物和无机盐,但
相比纯化水要求较低。
常用的工艺水处理方法有沉淀、澄清、过滤、活性
炭吸附、离子交换等。
纯化水制备阶段:
纯化水是制药过程中最重要的水,它需要高度纯净,通常要求满足药
典的要求。
制药公司一般采用反渗透、电去离子、超滤等工艺来制备纯化水。
反渗透是最常用的方法,其原理是将水通过半透膜,将纯净水和离子、有机物分离开来。
电去离子则是通过电化学方法去除水中的离子,得到高
纯度的水。
储存与分配阶段:
纯化水制备完成后,需要进行储存和分配。
储存需要使用专门的纯化
水储罐,并进行定期清洗和消毒,以避免微生物污染。
分配则需要使用配
水管线和设备,确保纯净水能够按照需要供应到各个工艺环节。
此外,制
药用水系统还应该考虑防止回流、交叉污染和水质监测等问题。
总之,制药用水系统是制药工业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它为制药过程提供高质量的水质,保证药物的质量和安全性。
制药公司需要充分重视制药用水系统的建设和管理,确保其正常运行和符合质量标准。
Part 1、纯化水的定义、应用范围与质量标准有关纯化水的定义与应用范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附录中可找到相应的描述。
纯化水定义:纯化水为饮用水经蒸馏法、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或其他适宜的方法制得的制药用水。
其不含任何添加剂,质量应符合纯化水标准的规定。
有关纯化水的质量标准,目前在国际上采用的准则各不相同,详情见表1[1]。
Part 2、纯化水系统关键控制点纯化水系统主要包含预处理系统、制水系统、存储与分配系统等;若想确保最终纯化水的质量稳定可靠,设计阶段非常关键,其决定着产出的水质是否能够符合标准要求。
制水系统通常分为:预处理+一级反渗透+二级反渗透;一级反渗透+二级反渗透+EDI;预处理+离子交换法。
企业在选择制水系统时,应从系统的产水水质稳定性和设备经济性两个方面来作重点考量。
以连云港康乐药业有限公司安装的纯化水系统为例,新建纯化水系统的注意点如下文所述(纯化水制水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纯化水制水简图1、预处理机械过滤是预处理过程中最常用的方法。
但随着超滤装置的问世,机械过滤已有被替代的趋势。
如果采用机械过滤的方式进行预处理,那么作为其工艺组合的沙滤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和树脂软化器必不可少。
在日常使用中,添加药剂时会产生矾花和颗粒物质,它们极易在沙滤过滤器与活性炭过滤器中堆积,即使反洗也很难将其彻底清除。
造成通道堵塞的同时,还会在制水时形成沟流,使得原水的预处理过程变得不完全。
对此,沙滤过滤器与活性炭过滤器可通过压缩空气反吹,在过滤器正洗、反洗前,将沉积在过滤器中的石英砂与活性炭吹散,从而大大改善正洗、反洗效果。
在运行过程中,沙滤过滤器与活性炭过滤器吸附的有机物易造成微生物的滋生与繁殖,导致出水中的微生物含量超标。
这一现象可通过采用合适的消毒方式(如臭氧消毒、巴氏消毒)来避免,并需对活性炭过滤器进行定期消毒。
地处北方的企业,因冬季水温较低,笔者建议采用巴氏消毒法,板式加热器安装于原水泵后,消毒时可作为巴氏消毒加热器,冬季生产时则可用作原水预热器。
【精编原版】GMP认证制药用水要求精编原版资料GMP认证制药用水要求一:制药用水分类及水质标1、制药用水(工艺用水:药品生产工艺中使用的水,包括饮用水、纯化水、注射用水)分类1)饮用水(Potable-Water):通常为自来水公司供应的自来水或深井水,又称原水,其质量必须符合国家标准GB5749-85《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按2000中国药典规定,饮用水不能直接用作制剂的制备或试验用水。
2)纯化水(Purified Water):为原水经蒸馏法、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或其他适宜的方法制得的制药用的水、不含任何附加剂。
纯化水可作为配制普通药物制剂的溶剂或试验用水,不得用于注射剂的配制采用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超滤法等非热处理制备的纯化水一般又称去离子水。
采用特殊设计的蒸馏器用蒸馏法制备的纯化水一般又称蒸馏水。
3)注射用水(Water for Injection):是以纯化水作为原水,经特殊设计的蒸馏器蒸馏,冷凝冷却后经膜过滤制备而得的水。
注射用水可作为配制注射剂用的溶剂。
4)灭菌注射用水(Sterile Water for Injection):为注射用水依照注射剂生产工艺制备所得的水。
灭菌注射用水用于灭菌粉末的溶剂或注射液的稀释剂。
2、制药用水的水质标准1)饮用水: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2)纯化水:应符合《2000中国药典》所收载的纯化水标准。
精编原版资料精编原版资料在制水工艺中通常采用在线检测纯化水的电阻率值的大小,来反映水中各种离子的浓度。
制药行业的纯化水的电阻率通常应?0.5MΩ.CM/25?,对于注射剂、滴眼液容器冲洗用的纯化水的电阻率应?1MΩ.CM/25?。
3)注射用水:应符合2000中国药典所收载的注射用水标准。
二:GMP对制药用水制备装置的要求1、结构设计应简单、可靠、拆装简便。
2、为便于拆装、更换、清洗零件,执行机构的设计尽量采用的标准化、通用化、系统化零部件。
第三章药品生产纯化水、注射用水(清洁蒸汽)系统的验证标准第一节概述水是药物生产中用量最大、使用最广的一种原料,用于生产过程及药物制剂的制备。
中国药典(年版)中所收载的制药用水,因其使用的范围不同而分为纯化水、注射用水及灭菌注射用水。
制药用水的原水通常为自来水公司供应的自来水或深井水,其质量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原水不能直接用作制剂的制备或试验用水。
纯化水为原水经蒸馏法、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或其他适宜的方法制得的供药用的水,不含任何附加剂。
由于各种生产方法存在不同的污染的可能性,因此对各生产装置要特别注意是否有微生物污染,对其各个部位及流出的水应经常监测,尤其是当这些部位停用几小时后再使用时。
纯化水可作为配制普通药物制剂用的溶剂或试验用水,不得用于注射剂的配制。
注射用水为纯化水经蒸馏所得的水,应符合细菌内毒素试验要求。
注射用水必须在防止内毒素产生的设计条件下生产、贮藏及分装。
注射用水可作为配制注射剂用的溶剂。
灭菌注射用水为注射用水照注射剂生产工艺制备所得,主要用于注射用灭菌粉末的溶剂或注射液的稀释剂。
我国《规范》(年修订)规定的工艺用水为药品生产工艺中使用的水,包括饮用水、纯化水、注射用水。
此外工艺用水还有:——第三章药品生产纯化水、注射用水(清洁蒸汽)系统的验证标准初淋水(大容量注射剂规定,菌落数);终淋水(大容量注射剂规定,菌落数);灭菌锅冷却用水(大容量注射剂规定,菌落数);其他用途的软化水、冷却用氨水等。
水处理系统的规模取决于原水水质、生产用水量及工艺对水质的要求,其中原水水质和工艺对水质的要求决定制水流程的繁简,而用水量只决定设备的大小。
一般来说当原水为自来水时,预处理的设备较少,而当工艺对水质的要求较高时,用于去离子、除菌及除微粒的设备较全。
水处理系统动态变化较大,原水几天前的抽样结果往往在几天后是无效的;而另一方面,这些原水却又被用来大批量地生产极其昂贵的药品,因此从某种程度而言,水处理装置又是不可靠的,必须事先进行验证,然后进行日常严密地监测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