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2022-2023学年第一轮专项复习练习—内能(含解析)
- 格式:pdf
- 大小:544.38 KB
- 文档页数:31
第1页/总13页2022-2023学年中考物理真题试卷复习—物理常识概念专题训练1.(2022锦州)下列对物理量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A.蚂蚁的爬行速度约为2m/sB.冰箱冷藏室的温度约为-5℃C.比赛用篮球的质量约为6gD.日光灯的额定功率约为20W2.(2022广元)下列叙述与实际相符的是()A.手机的质量约为5kgB.人的正常体温是37℃左右(口腔温度)C.我国海域深处蕴藏的大量“可燃冰”属于可再生能源D.LED灯的核心元件是发光二极管,二极管主要材料是超导体3.(2022锦州)对北京的一些比赛情景的描述,下列说确的是()A.掷出去的冰壶能继续向前运动,是由于冰壶具有惯性B.单板滑雪运动员踩在滑雪板上,减小了对雪地的压强C.短道速滑运动员在匀速转弯过程中,运动状态没有变D.跳台滑雪运动员在空中下落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小4.(2022宿迁)实践证明:“测体温”“勤洗手”“要消毒”及“戴口罩”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的传播对这些措施宁相关数据的估测,实际的是()A.“测体温”:人体正常体温约为39℃B.“要消毒”:一张酒精消毒湿纸巾厚度约为0.4mmC.“勤洗手”:要取得好的清洁,洗手时间没有能超过20sD.“戴口罩”:一只性医用外科口罩质量约为
50g第2页/总13页5.(2022广元)下面几个实验探究中,采用了相同研究方法的是()①“探究压力的作用与受力面积的关系”时,保持压力没有变,改变受力面积②“比较没有同物质吸热的情况”时,用加热时间的长短表示吸收热量的多少③“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保持电阻的阻值没有变,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④在研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运用科学推理得出牛顿定律A.①和④B.②和③C.①和③D.②和④6.(2022宿迁)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确的是()A.“日心说”认为地球是宇宙的B.汤姆生发现电子说明原子核是没有可分的C.起电的实质是电子发生了转移D.柳絮飞舞说明分子是运动的7.(2022锦州)目前我国在能源、材料和航天等领域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下列说确的是()A.核能和地热能都是可再生能源B.半导体是制造集成电路的重要材料C.地面通过超声波与空间站中的航天员通信D.空间站上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内能8.(2022宿迁)生活中许多现象都与我们学过的物理知识有关,下列说法没有合理的是()A.生活中用吸管将饮料吸入口中,是利用了大气压强的作用B.高铁站台上的乘客没有能越过黄线,因为列车进站时空气流速大产生的压强大C.小明坐公交车上学时以向前行驶中公交车为参照物看到道路两旁的树木向后运动D.运动鞋底有凹凸没有平的花纹主要是为了增大鞋底与地面之间的9.(2022广元)某同学在整理自己的上课笔记时,发现以下记录中有一条错误笔记,该条笔记是()A.同一密度计在没有同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没有相等第3页/总13页B.通过拍打窗帘它上面的浮灰是利用了惯性C.高台跳水运动员在空中下落的过程中,动能逐渐增大D.运动的小铁球受旁边磁铁吸引而转弯,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10.(2022宿迁)下列四幅图选自中国古代科技著作《天工开物》,有关说确的是()A.“场中打稻”中通过摔打的方法能将稻粒从秆上打落下来是因为稻粒有弹性B.“赶稻及菽”中牛拉石碾的同时石碾也拉牛C.“透火焙干”中把湿纸贴在墙上利用了湿纸受到的重力D.“炒蒸油料”中在锅中翻炒的目的是通过做功的方法改变油料的内能11.(2022广元)2023年3月23日,翟志刚、王亚平和叶光富进行了第二次“天宫授课”,他们的声音信号和图像信号以___________为载体传回地球,我们根据___________的没有同来分辨他们的声音。12.(2022宿迁)小明发现夏天汽车从阴凉的地下车库开出后,车窗玻璃常会上雾,可以擦车窗第4页/总13页玻璃的______(选填“内侧”或“外侧”)除雾,雾是由水蒸气______(填物态变化)形成的,此过程要______(选填“放出”或“吸收”)热量;如图所示车辆开出时,车库门口道闸缓慢升起,道闸属于______杠杆(选填“省力”或“费力”)。13.(2022宿迁)2023年4月21日,长约400m的复兴号列车成功实现单列时速435km/h相对交会时速870km/h,创造了高铁动车组列车交会速度世界纪录,图示复兴号列车采用全新流线型车头可以降低运行中受到空气的______,随车配备的wifi是通过______传递信息实现无线上网的;每两个座位都有一个充电插口,这些充电插口连接方式是______;某次列车匀速完全通过长3200m的隧道用时40s,通过隧道速度为______m/s。14.(2022营口)北京中国代表团获得9枚,创造冬奥征战史战绩。跳台滑雪运动员由高处急速滑下,到达赛道底部顺势跃向空中,向前滑,最终稳稳地落在地面。请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冲出跳台的运动员为什么能在空中继续飞行?(2)运动员在下降过程中动能和重力势能是怎样转化的?(3)滑雪板为什么又宽又长?15.(2022贵阳)我国自主研发的“嫦娥号”和“祝融号”已分别成功登陆月球和火星。未来第5页/总13页人们对宇宙的探索会没有断深入,假如你是航天员,你想登录宇宙中的哪颗星球,并希望发现什么?(举出一例即可)16.(2022贵阳)国家速滑馆内一场速滑赛结束,运动员穿戴的冰刀鞋使赛道冰面产生了凹凸没有平的划痕,如图所示。为迎接下一场比赛,工作人员通过浇水并喷洒干冰对冰面破损处进行修复。请回答:(1)为什么锋利的冰刀会对冰面产生划痕?(2)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说明浇水并喷洒干冰能修复冰面的原因。17.(2022锦州)同学们在电视上观看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的着陆过程。返回舱以极大的速度进入大气层时,温度急剧升高,此时它表面的高分子固体材料发生物态变化使其降温;返回舱在距离地表10km时,打开降落伞减速,着陆。请你回答:(1)电视机屏幕的彩色画面是由哪三种色光混合成的?(2)高分子固体材料发生了什么物态变化?(写出一种即可)(3)返回舱打开降落伞后,机械能如何变化?18.(2022宿迁)周末小红和小华在家长陪同下进行“综合实践”:(1)小红利用图示电能表测量家中电水壶的实际功率。第6页/总13
第1页/总62
页【中考物理】2022-2023学年广东省深圳市第一轮专项复习
—温档类计算专题
一、单选题
1.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小明设计了一种电热饮水机电路,如图甲所示。和均为电热丝,1R
2R
是自动控制开关,可实现“低温挡”“高温挡”之间的转换。饮水机工作时功率随时间的关
2S系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只闭合开关时,处于高温档B.高温挡的功率为220W
1S
C.电阻的阻值为110ΩD.30min内电路消耗的总电能是
2R
4
6.610J
二、计算题
2.电热饮水机是生活中常用电器,它有加热和保温两种功能,如表是该饮水机的铭牌,简化
电路如图所示,S
0为温控开关,求:
智能牌电热饮水机
额定电压
220V
加热
1100W
额定功率
保温
121W
频率
50Hz试卷第2页,共30页(1)饮水机正常加热10min所消耗的电能;
(2)当饮水机加热时R
1的功率;
(3)电路中R
2的阻值。
3.小明家的豆浆机的简化电路如图所示,铬牌中部分参数如表所示。豆浆机工作时加热器先
加热,待水温达到64℃时温控开关闭合,电动机开始打磨且加热器继续加热,直到产出豆浆
成品,电源开关自动断开。小明用初温20℃、总质量为1kg的水和少量豆子制作豆浆。[水和
豆子的比热容取c
=4.2×103J/(kg•℃)]
豆浆机铭牌
最大容积V
/L
2加热器功率P
热/W
880
额定电压U
/V
220电动机功率P
动/W
120
(1)求加热器单独工作时电路中的电流;
(2)求温控开关闭合前水和豆子吸收的热量;
(3)本次制作豆浆共计用了9min的时间,若在温控开关闭合前加热器正常工作生产的热量
70%被水和豆子吸收,求本次制作豆浆共消耗的电能。
4.明家电热饮水机有加热和保温两种工作状态,它的简化电路图如图所示,R
1和R
2均为用来
加热且阻值不变的电热丝,饮水机部分参数如表所示。第3页/总62页
额定电压
220V
加热功率
880W
额定功率
保温功率
242W
容量2.5L
(1)求该饮水机加热时的电流;
12023年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真题演练(解析版)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
一、选择题。
1.(2022•岳阳)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室常用弹簧测力计测量质量
B.“冰墩墩”从地球带往太空,质量不变
C.水结成冰后,密度不变
D.飞机采用密度较大的材料制造
【答案】B。
【解答】解:A、实验室常用托盘天平测量质量,故A错误;
B、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与物体的状态、形状、温度、所处的空间位置的变化无关,所以“冰
墩墩”从地球带往太空,质量不变,故B正确;
C、水结冰的过程中,质量不变,由于物体有热胀冷缩后,它的体积发生了变化,根据密度公式ρ
=可
知,物体的密度也会发生变化,故C错误;
D、飞机的体积一定,由m=ρV可知,材料的密度越小,客机的质量越小,所以制造客机时采用密度小
的材料,可以减轻其质量,故D错误。
故选:B。
2.(2021•百色)使用已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称量物体质量,加最小砝码时指针偏右,取出最小砝码时指针偏
左,则可使横梁恢复水平位置平衡的正确操作是()
A.在右盘中加砝码B.将标尺上的游码向右移
C.在右盘中减砝码D.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右调节
【答案】B。
【解答】解:在称量物体质量的过程中,不能再移动平衡螺母;由题意可知,所放入最小砝码的质量偏
大,此时应该取出最小的砝码,将处在零刻度位置的游码向右调,相当于往右盘中增加更小的砝码,能
使天平的横梁平衡,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3.(2021•常德)长江三峡水库的容量约为3.93×1011m3
,这个水库装满水后水的总质量约为()
A.3.93×1011tB.3.93×1011kg
C.3.93×1011gD.3.93×1011mg
【答案】A。
【解答】解:由ρ
=可得,这个水库装满水后水的总质量约为:
m=ρV=1.0×103kg/m3
×3.93×1011m3
=3.93×1014kg=3.93×1011t。
2故选:A。
4.(2022•绍兴)实验室用于测量液体体积的仪器是()
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分层习题2022—2023学年人教物理九上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四冲程汽油机处于压缩冲程的是( )
2、如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图中蓝墨水在热水中扩散得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B.乙图中两个铅块紧压在一起后能吊住重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C.丙图中厚玻璃筒内的空气被压缩时,空气的内能减小
D.丁图中进气门和排气门均关闭且活塞向下运动,这是内燃机的做功压缩冲程
3、将一瓶酒精倒去一半,剩余酒精的( )
A.密度不变,比热容和热值减半
B.质量、比热容、热值都为原来的一半
C.比热容不变,热值和密度减半
D.比热容、密度、热值都不变,质量为原来的一半
4、下列关于能量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所有能量转化过程,都遵守能量守恒定律
B.汽油机的做功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C.电动机在工作的过程中,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小于1
D.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时,其重力势能一定保持不变
5、近几年煤价节节攀升,少数不法商贩将煤矸石压碎后掺在优质煤中高价销售,客户为了不上当,最恰当的方法是检测下列物理量中的( )
A. 温度 B. 质量 C. 热值 D. 比热容
6、一台内燃机的飞轮转速是1440转/分,那么在每秒钟内( )
A.飞轮转动24转,燃气对活塞做功720次,活塞完成2880个冲程
B.飞轮转动24转,燃气对活塞做功24次,活塞完成24个冲程
C.飞轮转动24转,燃气对活塞做功12次,活塞完成48个冲程
D.飞轮转动24转,燃气对活塞做功1440次,活塞完成1440个冲程
7、下列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B.金属导体中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
C.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负电
D.机械效率越高的机械做功越快
8、下图所示的几种用电器工作时,以电能转化成内能为应用目的的( )
第1页/总13页【中考物理】2022-2023学年第一轮专项复习练习—电学实验(提升篇)一、单选题1.如图的家庭电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灯泡与开关的连接符合安全用电原则B.家庭电路中,一个开关控制多盏照明灯,则这些照明灯一定是串联的C.用试电笔检测插座的左孔氖管不发光D.若保险丝熔断,则一定是短路引起的2.如图所示是家庭电路中的某一部分,按下面的顺序进行检测:①闭合S1,灯L1亮;②闭合S2,灯L2不亮;③再用测电笔测a、b、c、d四个接线点,发现只有在c点氖管不发光。若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 )A.灯L2与d点间断路B.c点左侧的零线开路C.灯L2的灯丝断了D.c、d两点间断路3.如图,家庭电路中电灯突然熄灭,小明用测电笔分别测两根电源线,发现氖管都发光。据此,请你帮助小明推断该电路故障可能是( )试卷第2页,共10页A.灯泡短路B.火线断路C.零线断路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4.如图所示的电路中,正常发光的三盏灯中突然有两盏灯L2、L3熄灭,经检查保险丝完好,在插座没有插入任何用电器的情况下,用试电笔试探插座的两孔,氖管均发光.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 )A.一定是插座发生短路了B.一定是零线AB之间断了C.一定是零线BC之间断了D.一定是零线CD之间断了5.小阳闭合开关后,发现电灯不亮,他用试电笔测试如图所示的a、b、c、d四点,只有d点发光,那么可能发生的故障是( )A.c、d之间某处断路B.电灯灯丝断了C.a、b之间某处断路D.开关处短路6.如下图所示的家庭电路中,闭合开关S发现灯泡不发光。此时用测电笔检测a点、b点、c点时氖管均发光,检测d点时不发光,由此可以判断( )第3页/总13页A.a、b间导线开路B.灯泡L可能短路C.灯泡L可能开路D.c、d间导线开路7.如图是小虎家中电路的一部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冰箱接入三孔插座后,其外壳与大地相连B.断开开关时,站在地上的人接触A点或B点都不会触电C.可以用漏电保护器来代替保险丝D.为了用电安全,应在乙处安装开关,甲处安装电灯8.关于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使用试电笔时,人体必须接触笔尖金属体B.控制灯泡的开关要接在零线和灯泡之间C.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一定是发生短路D.在生活中要做到: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9.小刚安装了如图所示的家庭电路,其中安装错误的是( )A.保险丝B.开关C.三孔插座D.双孔插座10.小明家的台灯电路图如图所示。晚上小明学习期间台灯突然熄灭,于是小明拿来试电笔,闭合开关后,分别在如图P、M、N、Q四个位置进行测量,试电笔均能发光。则电路故障可能是( )试卷第4页,共10
第1页/总13页2022-2023学年甘肃省九年级上册物理期中分项专题练习—内能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1.(甘肃省兰州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个物体吸收热量时,温度不一定升高B.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C.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了热量D.100℃的水一定比50℃的水内能大2.(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关于内能、温度和热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温度为0C的物体没有内能B.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加C.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有的热量就越多D.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有关系3.(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二氧化氮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在装有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面,倒扣一个空瓶子,使两个瓶口相对,之间用一块玻璃板隔开,如图所示。抽掉玻璃板一段时间后,两种气体会在两个瓶子内均匀混合.针对上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气体是由分子组成的B.气体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C.气体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D.温度越高,气体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4.(甘肃省兰州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下列事例中,改变物体内能的途径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第2页/总13页A.柴火烧水B.压缩空气发热C.冬天搓手取暖D.钻木取火5.(甘肃省武威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热量总是从内能多的物体传递到内能少的物体B.0℃的冰水混合物内能为零C.水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D.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内能增加6.(甘肃兰州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期中联考物理试题)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相同的物体内能一定相等B.0℃的冰块内能为零C.我们不敢大口喝热气腾腾的汤,是因为汤含有的热量较多D.汽油机做功冲程中燃气的内能减小7.(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如图所示的四个热学实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将红墨水同时滴入冷、热水烧杯中,热水先变红,说明分子运动快慢跟温度有关B.用弹簧测力计提起贴在水面的玻璃板时,测力计的示数变大,说明大气压强的存在第3页/总13页C.将活塞迅速下压,使筒内的硝化棉燃烧,说明外界对物体做功,使物体的内能增大D.向烧瓶内打气,当瓶塞跳出时,瓶内出现白雾,说明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内能减小8.(甘肃省兰州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下列关于内能、热量和温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B.热传递只能从内能大的物体传给内能小的物体C.一杯开水慢慢变凉,其内能减小D.一个物体内能增大,一定吸收了热量9.(甘肃省兰州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用相同的电热棒分别给甲、乙两种液体(比热关系是c甲=2c乙)加热,两种液体每秒吸收的热量相同,这两种液体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面四个选项正确的()A.同时加热120s,甲升高的温度大于乙B.同时加热120s,甲吸收的热量比乙多C.甲、乙两种液体的质量之比是3∶2D.如果相同质量的甲、乙两种液体,降低相同的温度,则乙放出的热量比甲多10.(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小阳从下面一些常见物质的比热容表中,分析归纳出几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第4页/总13
第1页/总30
页【中考物理】2022-2023学年广东省深圳市第一轮专项复习
—质量与密度
一、实验题
1.小华在“测小石子密度”的实验中:
(1)用天平测量小石子的质量,在调节天平平衡时发现天平的指针如图甲所示,为使天平平
衡,应将横梁右端的螺母向___________调;
(2)小石子放在天平的左盘,右盘放砝码,当天平平衡后,砝码有50g的一个,游码所对应
的标尺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小石子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3)如图丙所示量筒,每小格代表的体积是___________mL,小石子的体积为
___________cm3
;
(4)小石子的密度为ρ石 =___________kg/m3
;
(5)若天平的砝码被磨损了,用这样的天平称物体的质量,则测量值___________(选填“偏
大”或“偏小”)。
2.某兴趣小组计划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的小石块密度,备用器材有天平、量筒、水和细线等。试卷第2页,共16
页(1)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偏向如图甲所示,为使天平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
___________端调节。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小石块的质量时,小组成员小华估计小石块的质量约为55g,他用镊
子依次将50g砝码和最小的5g砝码放在天平的右盘,发现天平的指针静止时仍如图甲所示,
则他接下来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___________。
(3)当右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天平横梁平衡,则小石块的质量为
___________g。
(4)在量筒内先倒入适量的水,如图丙所示;然后将用细线系好的小石块放入量筒中,如图
丁所示。测得小石块的体积为 ___________cm3,小石块的密度为 ___________kg/m3。
(5)将小石块放入量筒中时,若有几滴水溅到量筒壁上,则小石块密度的测量值比真实值会
___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小晨同学买了一个小吊坠(如图甲所示)作为母亲节的礼物送给妈妈,他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小吊坠的密度进行鉴定。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同步教辅之知・讲・练
第十三章 《内能》知・讲・练单元复习(含答案详解)
【核心知识梳理】
知识点一:分子动理论
1.物质是由_______组成的;
2.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_______地做_______运动。
(1)分子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热运动是因为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与_______有关,_______越高,分子热运动越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扩散,影响扩散现象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扩散现象表明: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________和________;分子间距越小这两种力都_____________。
知识点二:内能
4.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 能与分子 的总和,叫做物体的______________。
5.内能的影响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一切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具有内能。
6.改变内能的方法:
(1)热传递:热传递发生条件:_______________,传递方向:_______________。
热传递改变内能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做功:_____________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大,物体_____________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小。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
知识点三:比热容:
7. 比热容:
(1)定义:_________某种物质温度升高(降低)________时吸收(放出)的热量。
(2)性质: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大小与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与质量、体积、温度、密度、吸热放热、形状等无关。
第1页/总20页【中考物理】2022-2023学年河南省区域第一轮复习分类—物质变化类型判断一.选择题(共13小题)1.(2023•深圳模拟)我国陶器以历史悠久闻名于世。手工制陶的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和泥B.制胚C.干燥D.烧制2.(2023•沙坪坝区校级模拟)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石油分馏B.葡萄酿酒C.金属生锈D.煤气爆炸3.(2023•邯山区校级模拟)下列现象或应用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紫色石蕊遇酸溶液变红色B.浓盐酸瓶口出现白雾C.蘸取浓硫酸的木棍变黑碳化D.用烧碱溶液清洗炉具上的油污4.(2023•金水区校级一模)化学推动了社会进步,使我们的世界变得绚丽多彩。下列事实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汽油挥发B.海水晒盐C.切割大理石做建筑材料D.用乙醇汽油做燃料驱动汽车5.(2023•柳南区校级模拟)在下列某校开展的“石榴花开成长路,民族团结心相拥”——第2页/总20页“壮族三月三”庆祝活动中,出现化学反应的是( )A.跳竹竿舞B.抛绣球C.篝火晚会D.唱山歌6.(2023•龙华区模拟)神舟十四号航天员太空授课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毛细效应实验B.航天员的呼吸C.会掉头的扳手D.用超长吸管喝水7.(2022秋•任城区校级期末)下列物质的用途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生石灰用作食品包装袋内的干燥剂B.铁粉用作月饼盒内的保鲜剂C.活性炭用作冰箱内的除味剂D.酒精用作公共物品的消毒剂8.(2023•邹平市模拟)下列抗击新冠疫情的措施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室内燃烧艾条B.经常开门开窗通风C.用“84”消毒液消毒D.研制药物抵抗病毒9.(2023•二道区校级一模)我国古代文献记载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记载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天工开物》一“侯潮一过,明月天晴,半日晒出盐霜”B.《淮南万毕术》一“曾青得铁则化为铜”C.《抱朴子》一“丹砂(HgS)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D.《易经》一“泽中有火,上火下泽”10.(2022•泰山区一模)许多古代工艺品的制作工艺十分精湛,下列相关制作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玉柄雕琢B.彩陶烧制C.丝绸刺绣D.骨笛打孔11.(2022•鼓楼区校级模拟)下列质量增加的变化中有一种与其他三种存在本质的区别,这种变化是( )A.久置的铁钉生锈,固体总质量增加B.长期敞口放置的浓硫酸,溶液总质量增加C.久置的生石灰,固体总质量增加第3页/总20页D.长期放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固体总质量增加12.(2022•获嘉县校级模拟)下列描述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汽油去油污B.活性炭净化水C.光合作用D.干冰升华13.(2022•万宁校级模拟)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过程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玻璃破碎B.洗菜C.柠檬榨汁D.葡萄酿成酒二.填空题(共3小题)14.(2022•宣化区模拟)锂(Li)被称为“绿色能源金属”。(1)某电池放电时发生的反应:4Li+2SOCl2=4LiCl+S+SO2↑,能量转化形式为 。(填“电能→化学能”或“化学能→电能”)。电池级碳酸锂(Li2CO3)生产反应之一 为氯化锂(LiCl)溶液与碳酸钠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如图为某款锂电池手机在不同温度下的电压随待机时间变化图像。当电压低于 3.0V,手机会自动关机。请分析手机电池在冬天不耐用的原因可能是 (填字母)。A.温度越低,电压下降到 3.0V 的时间越短B.温度低,会降低锂电池的化学反应速率,导致存储电量变少15.(2022•铁西区模拟)通常情况下纯净的氮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一般情况下不与其它物质发生反应,但是在放电条件下,氮气能与氧气直接化合成无色的一氧化氮气体。一氧化氮不溶于水,在常温下易跟空气中的氧气化合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二氧化氮有毒,易溶于水,它溶于水后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生成的硝酸随雨水淋洒到大地上,同土壤中的矿物相互作用,形成可溶性的硝酸盐。根据以上信息归纳整理:第4页/总20页(1)请写出一条氮气的物理性质 。(2)写出二氧化氮和水作用的化学方程式 。(3)根据氮气的性质总结出氮气的一点用途是 。(填一条就可以)16.(2022•平凉二模)化学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1)锂电池的应用,为我们生活提供了便利。锂电池放电时是把 转化成电能;锂元素与钠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画出锂原子结构示意图: 。(2)我们在加油站能闻到汽油的气味,请用分子的观点解释原因: 。(3)消防人员扑灭燃气泄漏引发的火灾时,首先要关闭阀门,其灭火的原理是 。(4)科学家已经研发出一种用二氧化碳为原料制取甲烷的新技术。该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以二氧化碳为原料制备甲烷,其实际应用意义是 。三.解答题(共2小题)17.(2022•江都区校级模拟)能源是现代物质文明的原动力。(1)煤的气化和液化可实现能源清洁化,改善空气质量。水煤气中CO和H2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条件下合成甲醇(CH4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如图为氢氧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示意图。氢氧燃料电池把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 能。18.(2022•开福区校级二模)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第5页/总20页气凝胶是一种具有纳米孔隙结构的材料。其呈半透明淡蓝色,是世界上密度最小的固体,又叫“冻住的烟”或“蓝烟“。由于气凝胶中一般80%以上是空气,所以有非常好的隔热效果。制作宇航服时,加入18mm厚的气凝胶层,可帮助宇航员保持身体恒温。气凝胶材料主要有二氧化硅气凝胶、氧化铝气凝胶和碳气凝胶等。研究人员制备了不同密度的二氧化硅气凝胶,并测定其比表面积、平均孔径和平均孔体积。结果如表气凝胶密度(kg/m3)比表面积(m2/g)平均孔径(mm)平均孔体积(cm3/g)11648477.625698347.138927316.0气凝胶非常坚固耐用,熔点高,导热性和折射率都很低,绝缘能力比最好的玻璃纤维强39倍。因此,气凝胶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1)几种气凝胶材料中涉及的氧化物有 (写一种即可)。(2)根据短文,写出气凝胶的一条物理性质 ;气凝胶具有非常好的隔热效果的原因是 。(3)结合上表分析,其他条件相同,在研究的实验范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A.样品平均孔径和平均孔体积越大,比表面积越大B.样品平均孔径和平均孔体积越大,密度越小C.样品比表面积越大,密度越小(4)结合短文,写出气凝胶的一种用途 。第6页/总20页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3小题)1.(2023•深圳模拟)我国陶器以历史悠久闻名于世。手工制陶的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和泥B.制胚C.干燥D.烧制【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为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A、和泥,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B、制胚,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C、干燥,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D、烧制,一定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变化实质、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题目难度不大。2.(2023•沙坪坝区校级模拟)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石油分馏B.葡萄酿酒C.金属生锈D.煤气爆炸【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据此分析。解:A、石油的分馏是利用各成分的沸点不同进行加热得到的,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符合题意;B、由葡萄通过发酵得到新物质酒精,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不符合题意;第7页/总20页C、金属生锈,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不符合题意;D、煤气爆炸,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判断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唯一标准是有无新物质生成。3.(2023•邯山区校级模拟)下列现象或应用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紫色石蕊遇酸溶液变红色B.浓盐酸瓶口出现白雾C.蘸取浓硫酸的木棍变黑碳化D.用烧碱溶液清洗炉具上的油污【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A、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错误;B、浓盐酸瓶口出现白雾过程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正确;C、用小木棍蘸少量浓硫酸,小木棍逐渐变为黑色,该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错误;D、用含有烧碱的洗涤剂清洗油污是氢氧化钠和油污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将油污清洗掉,该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4.(2023•金水区校级一模)化学推动了社会进步,使我们的世界变得绚丽多彩。下列事实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汽油挥发B.海水晒盐C.切割大理石做建筑材料D.用乙醇汽油做燃料驱动汽车第8页/总20页【分析】化学变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是否生成新物质是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解:A、汽油挥发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只是汽油由液体变成气体,属于物理变化;B、海水晒盐过程中,只是把溶解在海水中的氯化钠从海水中分离出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切割大理石的过程中,只是大理石的形状发生了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乙醇、汽油燃烧时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D。【点评】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而化学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5.(2023•柳南区校级模拟)在下列某校开展的“石榴花开成长路,民族团结心相拥”——“壮族三月三”庆祝活动中,出现化学反应的是( )A.跳竹竿舞B.抛绣球C.篝火晚会D.唱山歌【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为化学变化(即化学反应),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为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A、跳竹竿舞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B、抛绣球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C、篝火晚会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正确;D、唱山歌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变化判断,明确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6.(2023•龙华区模拟)神舟十四号航天员太空授课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毛细效应实验B.航天员的呼吸第9页/总20页C.会掉头的扳手D.用超长吸管喝水【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A、毛细效应实验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B、航天员的呼吸,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体内发生了氧化反应,属于化学变化,故B正确;C、会掉头的扳手,在掉头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D、用超长吸管喝水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故选:B。【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7.(2022秋•任城区校级期末)下列物质的用途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生石灰用作食品包装袋内的干燥剂B.铁粉用作月饼盒内的保鲜剂C.活性炭用作冰箱内的除味剂D.酒精用作公共物品的消毒剂【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生石灰用作食品包装袋内的干燥剂、铁粉用作月饼盒内的保鲜剂、酒精用作公共物品的消毒剂都属于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A、生石灰用作食品包装袋内的干燥剂,是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熟石灰,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B、铁粉用作月饼盒内的保鲜剂,铁生锈,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C、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正确;D、酒精用作公共物品的消毒剂,消毒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
12023年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真题演练(解析版)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一、选择题。1.(2020•株洲)炎炎夏日,汽车停在露天车场,若把装满水的矿泉水瓶留在车内,太阳光透过矿泉水瓶后
可能把汽车内的易燃物引燃,这是因为这瓶水()
A.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会聚光线B.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发散光线
C.相当于一个凹透镜,会聚光线D.相当于一个凹透镜,发散光线
【答案】A。
【解答】解:装满水的矿泉水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这样就会使太阳光汇聚
于一点,凸透镜焦点的温度高,达到易燃物的着火点,易燃物燃烧引起火灾,故A正确。
故选:A。2.(2022•自贡)现代生活,智能手机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但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容易导致视力下降。
如图所示,关于近视眼及其矫正的原理图正确的是()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答案】B。
【解答】解:
由图知,②图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所以②图表示近视眼的成像情况;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焦
距太短,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为了使光线会聚在原来会聚点后面的视网膜上,就需要在光线进入人眼
以前发散一些,所以应佩戴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来矫正,则④图是近视眼的矫正原理图。
故选:B。3.(2022•梧州)购物支付已进入“刷脸”时代,消费者结账时只需面对摄像头,经系统自动拍照扫描等,
确认相关信息后,即可迅速完成交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摄像头相当于凹透镜
B.摄像头成像特点与照相机相同
C.“刷脸”时,面部位于摄像头两倍焦距以内
D.“刷脸”时,面部经摄像头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答案】B。
【解答】解:
2A、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故A错误;
B、物体通过摄像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与照相机的成像特点相同,故B正确;
CD、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刷脸”时,面部应位于摄像头两倍焦距之外,故CD
错误。
故选:B。4.(2020•郴州)物体放在凸透镜前适当位置能在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如果把屏拿开,则()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达标测试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如图所示的某单缸四冲程汽油机说法正确的是( )
A.飞轮惯性完成冲程的是甲、乙、丁
B.四冲程内燃机在一个工作循环中工作过程依次是丁丙甲乙
C.丙图中气缸内气体温度会上升
D.飞轮转速3000r/min则该汽油机1s钟能做功25次
2、下列关于热机说法正确的是( )
A.热机是利用热量做功的机械 B.吊车上使用的滑轮组是一种热机
C.热机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械 D.随着技术的进步,热机的效率能达到100% 3、关于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区别,下列说法中你认为不妥的是( )
A.柴油机比汽油机费用低廉,但比较笨重
B.柴油机的效率一般比汽油机的效率高
C.一个工作循环中汽油机做功一次,柴油机做两次功
D.在构造上,柴油机汽缸顶部有喷油嘴而没有火花塞
4、小东用相同的加热装置,分别给质量相同的a、b两种物质加热,记录了加热时间t和与之对应的两种物质的温度T。他根据记录数据绘制了a、b两种物质“T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升高相同的温度,a物质吸收热量多 B.升高相同的温度,a、b物质吸收热量一样多
C.a物质的比热容比b物质的比热容大 D.a物质的比热容比b物质的比热容小
5、跳绳是体育中考项目之一,小明的质量为50千克,每次跳起高度约为6厘米(人视作整体上升,如图所示),一分钟跳80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 天津市2023年中考备考物理一轮复习 质量与密度 练习题
一、单选题
1.(2022·天津河西·统考一模)图为某蹦床运动员从床面上A点起跳后腾空瞬间的照片,根据照片信息,下列估测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蹦床的面积约为0.1m2
B.该运动员的质量约为25kg
C.跳起时的速度约为500mm/s
D.运动员脚尖到床面A点的距离约为1.8m
2.(2022·天津河西·统考一模)小明同学使用已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当他加最小砝码时指针偏右,此时他取出最小砝码,发现指针偏左。则下列可使横梁恢复平衡的正确操作是( )
A.将标尺上的游码向右移
B.将标尺上的游码向左移
C.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右调节
D.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左调节
3.(2022·天津北辰·统考二模)一块质量为100g的冰熔化成水后,质量( )
A.小于100g B.大于100g C.仍是100g D.无法判断
4.(2022·天津河东·校考模拟预测)已知空气常温下密度为1.29kg/m3,则我们教室内的气体的质量大约为( )
A.3kg B.80kg C.300kg D.800kg
5.(2022·天津河东·校考模拟预测)甲、乙两种物质的 m-V 图像如图所示,分析图像可知( ) 2 A.若甲、乙的质量相等,则甲的体积较大
B.若甲、乙的体积相等,则甲的质量较小
C.甲乙两物质的密度之比为5∶1
D.甲乙两物质的密度之比为1∶5
6.(2022·天津和平·统考三模)不同材料组成的a、b、c三个实心物体,它们的体积与质量的关系如图,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的密度是b的2倍
B.三者的密度关系ρa> ρb>ρc
C.若将b的体积增大到4×10-3m3,密度1×103kg/m3
D.若将a的质量减半,密度变为1×103kg/m3
7.(2022·天津西青·统考一模)有关咱们人自身的估测,下列正确的是( )
第1页/总10页2022-2023学年甘肃省九年级上册物理期中分项专题练习—内能的利用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1.(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B.热机的大量使用有利于环境的保护C.燃料的热值与燃料的质量没有关系D.热机的工作过程只是将内能转化成机械能的过程2.(甘肃省兰州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个物体吸收热量时,温度不一定升高B.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C.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了热量D.100℃的水一定比50℃的水内能大3.(甘肃省兰州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四冲程汽油机在工作过程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冲程是()A.吸气冲程B.压缩冲程C.做功冲程D.排气冲程4.(甘肃省酒泉市金塔县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如图所示是四冲程汽油机的四个工作循环示意图,其中属于压缩冲程的是()A.B.C.D.5.(甘肃省武威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为了提高热机效率,可采取的措施是()A.采用热值高的燃料B.降低热机功率C.保证良好的润滑减少摩擦D.提高热机功率6.(甘肃省兰州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小明家买的新车有6只汽缸,但工作原理还是四冲程的内燃机,下列有关四冲程的内燃机工作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第2页/总10页①压缩冲程,汽缸内气体被压缩,机械能转化为内能②做功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③只有做功冲程是燃气对外做功,所以其他3个冲程可有可无④该汽油机转速3000转/分,则每秒钟做功25次A.只有①②B.只有②④C.只有①②④D.①②③④7.(甘肃省金昌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关于热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吸气冲程中,汽油机和柴油机吸入的都是空气B.做功冲程是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C.柴油机有喷油嘴而没有火花塞D.做功冲程是依靠飞轮的惯性完成的8.(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下列关于热值说法正确的是A.燃料燃烧越充分热值越大B.2kg的煤完全燃烧比1kg的煤完全燃烧热值大C.1kg煤燃烧放出3×105J的热量,则煤的热值为3×105J/kgD.热值是燃料的一种属性与燃料的质量无关,不同的物质热值一般不同9.(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柴油机在吸气冲程中,进气门打开排气门关闭,将空气吸入气缸B.沿海地区昼夜温差较小,主要原因是水的比热容较大C.切割机切铁片时火星四溅,这是用做功的方式改变了物体的内能D.断裂的玻璃不能复原,是因为分子间有斥力10.(甘肃省武威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河北丰宁抽水蓄能电站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电力保障项目之一、该电站可以利用风能和光能资源充足时发电获得的部分电能,将水抽到高处转化为水的机械能储存起来,需要时再利用水的势能发电,从而弥补了风能、光能不稳定且转化的电能难储存的不足,实现风、光与水电的互补,堪称电力系统的巨型“充电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风能和光能是不可再生能源B.该电站抽水蓄能时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发电时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C.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知,该电站抽水时消耗的电能全部转化为水的机械能D.风能、光能、机械能、电能可以相互转化,说明能量的转化是没有方向性的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11.(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天然气的热值是5×107J/kg,表示的物理意义是。第3页/总10页12.(甘肃省兰州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合理分类和利用垃圾可以变废为宝,在一定条件下,1吨垃圾能榨出170kg燃料油,若燃料油的热值为4.0×107J/kg,则这些燃料油完全燃烧释放出的热量为J,燃烧时燃料油的化学能转化为能.13.(甘肃省武威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我国长征运载火箭选用液态氢做燃料,主要是因为液态氢的高.14.(甘肃省兰州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如图是汽油机两个冲程的示意图,其中图中的冲程为汽车提供了动力。若该汽油机转速为1800r/min,则它每秒钟完成个冲程。15.(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家用轿车常用汽油机驱动,汽油机在冲程将能转化为机械能。若某台单缸汽油机的飞轮转速是1800r/min,汽油机每秒对外做功次,每秒汽油机完成个冲程。16.(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页岩气”是蕴藏在岩层中的天然气,因其(选填“比热容”或“热值”)较大,被誉为未来的能源“明星”;完全燃烧0.1m3天然气可放出J的热量。(q天然气=3.2×107J/m3)三、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17.(甘肃省金昌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某汽车的最低油耗可达0.2kg/(kW·h)。最低油耗是指燃烧最少的汽油获得最大有用功的能量。(温馨提示:0.2kg/(kW·h)表示获得1kW·h的能量需要消耗0.2kg汽油)。已知汽油的热值为4.6×107J/kg,1kW·h=3.6×106J,求:(1)0.2kg的汽油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为多少?(2)该汽车发动机的效率最高可达多少?(结果保留整数)18.(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燃气灶烧水时,把质量为2kg、初温为20℃的水加热到100℃,共燃烧了0.02m3天然气(假设天然气完全燃烧).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天然气的热值为8.4×107J/m3.求:(1)水吸收的热量;(2)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3)燃气灶烧水时的效率.第4页/总10页19.(甘肃省兰州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氢燃料具有清洁无污染、效率高等优点,被认为是二十一世纪最理想的能源,氢燃料新能源公交车逐渐在山东不少城市投放使用。氢燃料的热值为1.4×108J/kg,c水=4.2×103J/(kg·°C),求:(1)质量为0.6kg的氢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2)若放出的热量全部被质量为400kg,温度为15°C的水吸收,则水升高的温度;(3)如果氢燃料公交车的效率为60%,则燃烧0.6kg的氢燃料可使以140kW恒定功率匀速行驶的公交车,匀速行驶多长时间。第5页/总10页答案1.【正确答案】C【详解】解:A、不正确,比如晶体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B、热机多数燃烧的都是化石燃料,燃烧时产生氮氧化合物等有害气体,会造成环境污染;故B错误;C、热值是指1千克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是物质本身固有的一种性质,只跟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的质量和是否充分燃烧没有关系故C正确;D、热机工作时:压缩冲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做功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D错误.故选C.点睛:晶体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热机的使用会造成环境污染;燃料的热值是物质本身固有的一种性质,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热机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热机工作过程中,在压缩冲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做功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2.【正确答案】A【详解】A.一个物体吸收热量时,温度不一定升高,如冰熔化,吸热温度保持熔点不变,故A正确;B.热量是一个过程量,只能吸收或者放出,不能用物体所含热量来描述,故B错误;C.物体的温度升高,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功,也可能是物体吸收热量,故C错误;D.内能的大小跟物体质量、温度、状态有关,故100℃的水不一定比50℃的水内能大,故D错误。故选A。3.【正确答案】C【详解】吸气冲程、排气冲程都是消耗机械能的冲程,压缩冲程是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而做功冲程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4.【正确答案】B【详解】A.由图示知,汽油机的进气门打开,排气门关闭,活塞向下运动,是吸气冲程,故A不符合题意;B.由图示知,汽油机的进气门和排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上运动,是压缩冲程,故B符合题意;C.由图示知,汽油机的进气门和排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下运动,是做功冲程,故C不符合题意;D.由图示知,汽油机的进气门关闭,排气门打开,活塞向上运动,是排气冲程,故D不符合题意。第6页/总10页故选B。5.【正确答案】C【详解】热机效率是指用来做有用功的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要提高热机的效率,就要提高燃料的利用率,减少热损失.A.采取热值高的燃料,其利用率不一定高,所以,不一定能提高热机的效率,故A不符合题意;BD.降低或提高热机的功率,是减少或增大热机在单位时间内做的功,其效率不一定提高,故BD不符合题意;C.保证良好的润滑,减小摩擦,可以减少因摩擦损失的能量,所以可以提高热机的效率,故C符合题意.6.【正确答案】A【详解】①内燃机的四个冲程中,压缩冲程中汽缸内气体被压缩,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①正确;②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成机械能,故②正确;③四个冲程中,只有做功冲程燃气对外做功,其他三个冲程为完成做功冲程做准备,不可缺少,故③错误;④四冲程内燃机曲轴转一圈,完成2个冲程,1个工作循环中包括4个冲程并对外做功1次。该汽油机有6只汽缸,转速3000r/min=50r/s,每秒钟转50r,故共经过的冲程50×2×6=600即做功150次,故④错误。综上所述,只有①②正确。故选A。7.【正确答案】C【详解】A.吸气冲程中,汽油机吸入的是空气,而柴油机吸入的是柴油和空气的混合物,故A错误;B.做功冲程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B错误;C.柴油机顶部有喷油嘴而没有火花塞,故C正确;D.做功冲程以外的三个冲程是依靠飞轮的惯性完成的,故D错误。选C。8.【正确答案】D【详解】AB.燃料的热值仅与燃料的种类有关,而与燃料的燃烧程度、质量都无关,故AB错误;C.由于不确定燃料是否完全燃烧,故C错误;第7页/总10页D.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与燃料的质量无关,不同的物质热值一般不同,故D正确.9.【正确答案】D【详解】A.柴油机在吸气冲程中,进气门打开排气门关闭,将空气吸入气缸,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B.沿海地区昼夜温差较小,主要原因是水的比热容较大,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C.切割机切铁片时火星四溅,切割机对铁片做功,用做功的方式改变了物体的内能,故C正确,C不符合题意;D.断裂的玻璃不能复原,是因为玻璃分子之间的距离比较大,分子间几乎不存在相互的作用力,故D错误,D符合题意。故选D。10.【正确答案】B【详解】A.风能和光能是可再生能源,能够从自然界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故A错误;B.该电站抽水蓄能时,消耗电能,增大的水的机械能,故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发电时,机械能减小,电能增加,故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故B正确;C.该电站抽水时消耗的电能不可能全部转化为水的机械能,会有一部分的电能转化为内能或其它形式的能,故C错误;D.风能、光能、机械能、电能可以相互转化,但是能量的转化有方向性的,比如汽车行驶时,克服摩擦力做的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这个内能不会自发的转化为原来的机械能,故D错误。故选B。11.【正确答案】1kg的天然气完全燃烧时所释放出的热量是5×107J【详解】热值为5×107J/kg的天然气其物理意义是1kg的天然气完全燃烧时所释放出的热量是5×107J。12.【正确答案】6.8×109;内;【详解】解:燃料油完全燃烧释放出的热量79qm4.010/1706.810QJkgkgJ放,燃烧时燃料油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13.【正确答案】热值【详解】运载火箭采用液态氢作为火箭的燃料,原因是液态氢具有较高的热值,完全燃烧相同质量的氢时,可以释放出更多的热量.
1第十六章电压电阻(解析版)
知识点
1:电压
1、
电压(U)
:
(1)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电压是由电源提供的。有电压不一定有电流,有电流必定有电压。
(2)电压用符号“U”表示,电压的单位是伏特,符号V。电压常用单位还有:千伏(kV)、毫伏(mV)、
微伏(μV)。换算关系:1kV=1000V,1V=1000mV,1mV=1000μV。
(3)常见的电压值:家庭照明电路电压:220V;一节干电池电压:1.5V;对人体安全的电压:不高于36V;
一节铅蓄电池电压:2V。
2、电压的测量:
测量仪器:电压表,符号是○
V;
(1)电压表的使用:
①电压表必须与被测用电器并联;
②电压表的“+”接线柱连接靠近电源正极的一端,“-”接线柱连接靠近电源负极的一端(即:电流正
进负出);
③选择合适的量程(0~3V;0~15V),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④在不超过量程的情况下,允许把电压表直接连接在电源的两极上。
实验室中常用的电压表有两个量程:
①0~3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1伏;
②0~15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5伏。
电压表的电阻特点:本身的电阻很大,相当于断开的开关。
电流表、电压表的比较:
比较内容电流表电压表
2
异符号连接串联并联直接连接电源不能能量程0.6A、3A3V、15V
每大格0.2A、1A1V、5V
每小格0.02A、0.1A0.1V、0.5V
内阻很小,几乎为零,相当于短路(相当于导线)很大相当于开路
同调零;读数时看清量程和分度值;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不能超过最大测量值
3、利用电流表、电压表判断电路故障:
(1)电流表示数正常而电压表无示数,则故障原因可能是:①电压表损坏;②电压表接触不良;③与电压
表并联的用电器短路。
(2)电压表有示数而电流表无示数,则故障原因可能是:①电流表短路②和电压表并联的用电器开路。
(3)电流表电压表均无示数,除了两表同时短路外,最大的可能是主电路断路导致无电流。
知识点2: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第1页(共9页)
2022-2023学年九年级物理:热机
一.选择题(共8小题)
1.下列设备不属于热机的是( )
A.电风扇 B.汽油机 C.柴油机 D.蒸汽机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热机主要是为了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B.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因此物体的机械能就越大
C.空气容易被压缩,是因为气体分子间的吸引力很大
D.物体的内能是指物体内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分子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
3.如图所示,把热水壶放在煤气灶上将水烧开时,水蒸气会顶起壶盖冲出壶外,这个现象与汽油发动机的哪个冲程原理相同( )
A.吸气冲程 B.压缩冲程 C.做功冲程 D.排气冲程
4.如图所示是四冲程汽油机工作的一个冲程,该冲程是( )
A.吸气冲程 B.压缩冲程 C.做功冲程 D.排气冲程
5.关于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吸气冲程:只吸入空气
B.压缩冲程:缸内温度降低
C.做功冲程:气体推动活塞做功
D.排气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6.如图所示为汽油机工作过程的示意图,按照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和排气冲程
第2页(共9页)
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丙、丁、甲、乙 B.丁、丙、甲、乙
C.乙、甲、丙、丁 D.甲、丁、乙、丙
7.在内燃机工作的四个冲程中,发生内能和机械能相互转化的是( )
A.吸气冲程和压缩冲程 B.压缩冲程和做功冲程
C.吸气冲程和做功冲程 D.压缩冲程和排气冲程
8.关于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过程有以下几种说法:①汽油机的点火方式是压燃式;②在压缩冲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③在做功冲程中燃气的内能增加;④只有做功冲程飞轮不是依靠惯性工作。以上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有②④ B.只有②③ C.只有①③ D.只有②③④
二.填空题(共6小题)
9.飞机的喷气发动机和汽油机都属于内燃机,它们通过做功把 转化为机械能。
1第二章声现象(解析版)
知识点
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声音的产生: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正在振动的物体叫声源;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
声停止。
2、声音的传播: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传播声音的介质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真空不能传声。振动停止,发声停
止,但声音不会马上消失。
(2)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叫声波。声波的传播也伴随着能量的传播。
注意:有声音一定有声源在振动,有声源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
3、声速:
(1)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叫声速,声速大小跟介质有关。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液体
中较快,气体中最慢。在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
(2)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再传入人的耳朵,人听到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
4、回声及其利用:
(1)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
(2)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最少需要0.1s,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17m。
(3)回声利用:利用回声可以测定海底深度、冰山距离、敌方潜水艇的远近;测量中要先知道声音在海水
中的传播速度。
※回声测距方法:测出发出声音到受到反射回来的声音讯号的时间t,查出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则
发声点距物体S=vt/2。
知识点2:声音的特性
21、声音的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
(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音调高低是由声源振动的频率决定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
越低。
(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响度与声源振动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响度还与距声源的远近有
关,距声源越近,响度越大。
(3)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与特征,它与声源的材料、结构有关。不同物体发出声音的音调和响度可能相同,
但音色却一定不同。
2、超声波与次声波:人的听觉所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在20Hz到20000Hz之间。高于20000Hz叫超声波(很
多动物能够利用超声波交流),低于20Hz叫次声波(地震时会产生次声波)。
第1页/总31页【中考物理】2022-2023学年第一轮专项复习练习—内能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1.南极是世界上最冷的地方,常年平均气温是,在南极的小企−25∘
𝐶
鹅豆豆和丁丁之间发生了一次有趣的对话,其中正确的是( )
A.豆豆:这里温度太低了,冰山肯定没有内能了
B.丁丁:再冷,冰山也有内能,只不过温度低的物体一定比温度高
的物体内能小
C.丁丁:真是太冷了,如果我们想办法让自己的温度升高的话,我
们所含有的热量一定会增加,到时候就不冷了
D.豆豆:对啊,那我们一起跺跺脚,让自己的内能增大暖和起来吧
2.下表是一些物质的比热容,根据表中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单位:()𝐽/𝑘𝑔⋅∘
𝐶
水
4.2×103铝
0.88×103
煤油、
冰2.1×103干
泥
土0.84×103
砂石
0.92×103铜
0.39×103
A.物质的比热容与物质的状态无关
B.水的比热容是水的比热容的两倍200𝑔100𝑔
C.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吸收相同的热量,铜块温度变化比较大
D.一般情况下,我们把的水加热至沸腾,水需要吸收约1𝑘𝑔
的热量4.2×107
𝐽
3.甲、乙两物体的比热容之比为:,吸收热量之比为:时,它2331
们升高的温度相同,则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是( )第2页/总31页A.:B.:C.:D.:92291221
4.如图所示,规格相同的甲乙两容器中分别装有和的纯净水,2𝑘𝑔4𝑘𝑔
并用不同规格的电加热器加热,不计热损失,得到如图丙所示的水温与加热时间的关系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杯水中每分钟吸收的热量为1.68×105
𝐽
B.甲、乙两杯中的加热器每分钟放出的热量之比为3:2
C.加热相同的时间,甲、乙两杯水升高的温度之比2:3
D.将甲、乙两容器中的液体从加热至沸腾所需要的时间之比为20°𝐶
2:3
5.根据下表所提供的几种物质的比热容,得出以下四个结论,其中
不正确的是( )
几种物质的比热容𝑐/[𝐽·(𝑘𝑔·∘
𝐶)−1
]
水
4.2×103冰
2.1×103
酒
精2.4×103沙
石0.92×103
煤
油2.1×103铝
0.88×103
水
银0.14×103铜
0.39×103
A.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可能相等
B.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比热容一定相等第3页/总31页C.质量相等的铜块和铝块,降低相同的温度,铝块放出的热量一定
多
D.初温相等的酒精和沙石,吸收相等的热量后,酒精的末温可能比
沙石的末温高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B.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
定升高
C.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D.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
7.小明根据下表所提供的数据得出了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A.液体的比热容一定比固体的比热容大
B.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只和物质的种类有关,与质量、状态、
温度均无关
C.由于水的比热容大,白天海水温度比沙滩高
D.的水温度升高,吸收的热量是2𝑘𝑔50∘
𝐶4.2×105
𝐽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杯煤油用去一半,它的比热容减为原来的二分之一
B.吸收热量多的物质,比热容一定大
C.高温物体放出热量一定多
D.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热量,煤油升高的温度多
9.如图所示,在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时,同学们使用的器
材有: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玻璃杯、温度计、初温和质量都相同
的水和食用油,关于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4页/总31
页
A.食用油吸热升温快,说明食用油吸热能力较强
B.物体吸热多少是由构成它的物质种类决定的
C.加热相同的时间,末温低的物体吸热能力强
D.将食用油和水加热到相同的温度时,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
10.分子之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其中,分子之间的斥力大小随着𝐹
斥
分子间距离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可知,分子之间斥力的𝑟
大小( )
A.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
B.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
C.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减小
D.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11.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温度相同、用两盏完全相同的酒精
灯分别加热,记录的温度与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可知 𝑐
甲
(填“”、“”或“”).吸收相同的热量后, 的温度𝑐
乙><=高.第5页/总31页12.运用分子动理论,可以对液体的蒸发现象做出合理地解释:由于
液体表面的分子在做 ,所以在任何温度下蒸发现象都能发生;
温度越高,分子的 ,从而蒸发越快。
13.小明在做“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特点”的实验时,用同一酒精
灯分别给质量相等的水和食用油加热,可以认为单位时间内它们吸
收的热量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用实验测得的数据画
出它们升高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它们都是过原点Δ𝑇𝑡
的直线,即,温度升高过程中食用油吸收的热量 (选填Δ𝑇=𝑘𝑡Δ𝑇
1
“小于”“等于”或“大于”)水;用表示水的质量,和分𝑚𝑐
水𝑐
食用油
别表示水和食用油的比热容,则两条直线的比值∶与两物𝑘𝑘
水𝑘
食用油
质比热容之间的关系:∶= 。 𝑘
水𝑘食用油
14.炎热的盛夏中午,当人赤脚走在沙滩上时感到烫脚,站在水中时
感觉凉爽,这主要是因为水的比热容比沙子的比热容 ,在相
同条件下,水吸热升温 ,而沙子吸热升温 .
15.如图甲,在“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中,将、两种质𝑎𝑏
量相同的不同种液体分别放入两个相同的烧杯内,用相同的电加热
器同时加热,加热过程中,可认为没有热量损失。记录相关数据,
并绘制出如图乙所示的图像。若液体的比热容为 𝑏4.2×103
𝐽/(𝑘𝑔·∘
𝐶)
,则液体的比热容为 。 𝑎
16.水稻是喜温植物,春季育秧时,通常傍晚向秧田灌水,早晨将水
放出,以防霜冻隐含的物理知识是,水的 较大气温降低时,..第6页/总31页水能 选填“放出”或“吸收”较多的 选填“温度”、()(
“内能”或“热量”)炮弹里火药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炸开弹壳.
后温度降低,是用 的方法减少了气体的内能食物放进冰箱后温.
度降低,是用 的方法减少了食物的内能.
17.下表列举了部分物质的比热容.
一些物质的比热容
物
质比热容
𝑐/[𝐽⋅
(
𝑘𝑔⋅∘
𝐶
)−1
]物质比热容
(𝑐/[𝐽⋅
𝑘𝑔⋅∘
𝐶
)−1
]
水
4.2×103铝
0.88×103酒
精2.4×103干泥
土约
0.84×103煤
油2.1×103铁、
钢0.46×103
我国北方楼房中的“暖气”用水作为介质,把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
带到房屋中供人们取暖,这是利用了水的 的性质;现有的煤2𝑘𝑔
油吸收了的热量后,它的温度将变化 .4.2×104
𝐽∘
𝐶
18.质量为的铁锅中放入的水,将锅里的水从加热到0.5𝑘𝑔3𝑘𝑔20∘
𝐶
,铁锅的温度升高 、内能增大 ,水所吸收的热100∘
𝐶∘
𝐶𝐽
量是 .𝐽[𝑐
铁=0.46×103
𝐽/(𝑘𝑔⋅∘
𝐶);𝑐
水=4.2×103
𝐽/(𝑘𝑔⋅∘
𝐶)].
19.汽车在行驶时,发动机的温度会升得很高.为了确保安全,可用
循环水进行冷却,用水来冷却是因为水的 大,这是通过第7页/总31页 的方式来改变发动机的内能;如果散热器中装有的水,在10𝑘𝑔
温度升高的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是 .50∘
𝐶𝐽
20.如图所示,抽去广口瓶中的玻璃隔板一段时间后,两种气体逐渐
混合均匀,这种现象说明在微观上,气体分子在做 运动。如果
在实验开始前,密度较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和无色的空气调换
位置摆放, (选填能或不能)得出同样的结论。“”“”
三、实验题(共5小题)
21.小明想比较沙子和水的吸热本领。他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取
质量、初温都相等的沙子和水放入试管中,用铁夹将温度传感器及
盛沙子和水的两支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温度传感器的探头部分与
试管内的物质接触良好,两只温度传感器通过数据采集线与计算机相连,实验采集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1)由实验数据可知, (选填“水”或“沙子”)的吸热本领较
强。第8页/总31页(2)小明得出以上结果的依据是:①相等质量的两种物质,在相同的
时间内,吸收相等的热量, ;
②相等质量的两种物质,要使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
(选填“”“”或“ ”)。𝑄
水>=<𝑄
沙
(3)若水的质量为,温度升高,这些水吸收的热量为 。20𝑔5∘
𝐶𝐽
[]𝑐
水=4.2×103
𝐽/(𝑘𝑔·∘
𝐶)
22.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由于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跟多个
因素有关,所以,在设计实验时,必须采用 (选填“控制变量法”
“对比法”或“转换法”)。某同学在做“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
的实验时,使用相同的电加热器给水和煤油加热,记录水和煤油加
热的时间和升高的温度,他得到如下数据:
实验时,他使用相同的电加热器给水和煤油加热,用加热时间的(1)
长短表示水和煤油吸收热量的多少,在这里他采用了 (选填“控
制变量法”“对比法”或“转换法”)测量物质吸收的热量。
分析第、次或第、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初步结论:同种物(2)1234
质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的 有关。
分析第、次或第、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初步结论:(3)1324 。
23.如图所示的装置中,两个钩码重力不等,释放后重钩码下降,轻
钩码上升,然后反复对调左右两个钩码,通过传动装置可实现:在
钩码升降过程中,能使放在隔热容器水中的叶轮不停地转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