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
- 格式:ppt
- 大小:1.51 MB
- 文档页数:23
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1、产生,19世纪60~90年代,部分商人、地主、官僚投资于迈代企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2、初步发展:甲午战争后,中国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客观上为民族工业发展到创造条件清政府鼓励民间办厂;〔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先后发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3、短暂繁荣:一战期间,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鼓舞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工业的热情,帝国主义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掠夺。
4、日益萎缩: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前期有的发展,后期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打击,排挤下,日趋委琐。
5、新生:新中国成立后,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使民族工业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1978年改革开放后,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民族工业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二、1、五四精神: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精神;乐于奉献的精神、敢于斗争、坚持斗争的精神。
2、长征精神: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革命英雄主义,乐观主义精神。
3、创新精神:勇于抛弃旧思想,旧事物,创立新思想,新事物的精神。
三、中外几次重大的思想运动及影响。
历史上的每一次思想解放运动都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1、欧洲近代思想解放有两次:①文艺复兴,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基础。
②法国思想启蒙运动:反教权、反专制、为法国大革命的到来作了充分的思想动员。
2、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①戊戌变法的思想启蒙运动,为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打下基础。
②辛亥革命的思想解放运动,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③新文化运动,彻底批判了封建思想,为中国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时期奠定了基础。
④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了理论上的准备。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一、发展概述发展线索: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的发展道路:产生于两次鸦片战争后的19世纪六七十年代;初步发展于甲午战争后;进一步发展于20世纪初;短暂繁荣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列强无暇东顾的间隙;日益萎缩于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新中国成立后,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在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多元化的格局中,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代表着中国经济近代化的进步方向,但由于封建自然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和官僚资本主义经济的压迫和排挤,它始终没有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的主导形式。
兴衰背景:鸦片战争前,中国已产生资本主义萌芽,战后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洋务运动的刺激,19世纪六七十年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产生。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一度迅速发展。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陷入困境。
新中国成立后通过三大改造,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成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一部分。
深远影响: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
政治上,它导致民族资产阶级产生,为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提供了社会基础,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党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
思想上,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不断地冲击和动摇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
影响发展的不利因素:(1)先天不足:资金准备不足,缺乏原始积累;技术和人才准备不足,从手工劳动直接进入机器大生产,存在技术和人才上的空白;思想准备不足,中国传统的重农轻商、重义轻利等观念的消积影响。
(2)后天畸形:面临四大障碍──外国资本主义的破坏,封建主义的阻碍,自然经济的阻碍、官僚资本主义的压榨(3)缺乏正确的道路,安定的环境。
二、发展过程(一)产生阶段1、产生原因(条件):①鸦片战争前,中国已经出现资本主义萌芽;鸦片战争后,外国的工业品开始倾销到中国市场,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
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特征及其原因!关于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特征及其原因是历年期中、期末、高考的必考点,期末啦,我们详细分析一下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阶段时间特征原因一19世纪末(甲午中日战争后)初步发展1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向中国输出资本,进一步破坏中国的自然经济,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2清政府为解决财政危机,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二20世纪初(1912-1919中华民国初期)短暂春天1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
2中华民国政府颁布奖励实业的法令,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实业的热情。
3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和“实业救国”思潮,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4列强忙于一战,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5一战结束后,列强卷土重来,民族工业迅速萧条。
三1927-1936(南京国民政府初期)较快发展1南京国民政府统一全国,较稳定的政局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2民族资产阶级在经济上积极支持国民政府。
3国民政府推出了一些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掀起“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四1937-1945(抗日战争)日趋萎缩1在沦陷区,民族工业或毁于战火,或被日军所吞并。
2在国统区,民族资本主义受到官僚资本主义的强烈压制。
五1946-1949(解放战争)陷入绝境1国民政府与美国签订不平等条约,使得大量美货充斥中国市场,排挤国货。
2官僚资本主义进行经济垄断,残酷挤压民族资本主义。
3国民政府的苛捐杂税和通货膨胀给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灾难。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阶段一,阶段二。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阶段三,阶段四,阶段五。
清政府时期:阶段一。
中华民国时期:阶段二,阶段三,阶段四,阶段五。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阶段三,阶段四,阶段五。
第21讲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一、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1.民族资本主义短暂发展的春天(1)时间:一战期间。
(2)表现:纺织业和面粉业发展最快;涌现出一批著名实业家。
(3)原因①辛亥革命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
②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得到提高。
③北洋军阀政府较为宽松的经济政策。
④“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和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⑤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最主要原因)。
(4)影响: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力量迅速壮大,推动了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阶级基础。
2.国民党统治前期民族工业的短暂发展(1)原因①“币制改革”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促进。
②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广大群众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行动的推动。
(2)表现:工业各行业普遍出现较好的发展局面。
(3)结果:官僚资本凭借国家政权巧取豪夺,限制了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3.国民党统治后期民族工业的萎缩(1)原因①国民党发动内战的破坏。
②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中国民族企业遭受空前野蛮的洗劫和破坏。
③国民政府恶性通货膨胀政策的致命打击。
④美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⑤官僚资本的压迫和繁重的苛捐杂税。
(2)表现:工商企业大量倒闭破产,民族工业发展陷入困境。
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1.在夹缝中求生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使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一开始就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官僚资本主义势力的压迫与剥削。
2.在斗争中求发展(1)斗争性:为了本阶级和中华民族的利益,为了生存和发展,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以及官僚资本主义进行了不懈的斗争。
(2)妥协性: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由于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与中外反动势力存在着一定的依赖关系,斗争具有妥协性。
这注定了他们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抗战期间的沿海工业内迁抗日战争前,中国的工矿业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一带,内地工业基础十分薄弱。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一、产生:1、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2、分布地区:东南沿海地区;3、代表企业: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4、原因:(1)列强入侵瓦解了自然经济;(2)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3)洋务运动的诱导;5、是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思想产生的经济基础(物质基础)。
二、初步发展:1、时间:甲午战争以后(19世纪末);2、原因:(1)19世纪末,西方列强的资本输出,进一步瓦解了自然经济,客观上为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市场条件;(2)清政府为扩大税源,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3)“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
3、代表人物及其企业张謇、荣氏兄弟:(行业特点:轻工业;区位特点:沿海地区)4、影响: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了第一个高潮;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为维新变法、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奠定了阶级基础和物质基础(经济基础)三、短暂春天:1、时间:(1912-1919)民国初期;2、原因:(1)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专制统治,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
(2)中华民国的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南京临时政府、北洋军阀政府颁布的一系列发展实业的法令,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工业的热情。
(3)1915年因反对“二十一条”而掀起的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对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也有促进作用。
(4)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各帝国主义国家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3、发展的特点:总的来说仍然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1)偏:地域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2)轻:行业发展主要是在轻工业(纺织业、面粉业)方面,重工业的基础极为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3)弱:在一些主要工业部门,外国资本仍然超过民族资本;(4)小:传统经济形式(自然经济)仍占绝对优势;(5)短:发展时间短: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帝国主义列强卷土重来。
4、影响:(1)民族资产阶级壮大,要求进一步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在思想上掀起了新文化运动;(2)无产阶级壮大,为中国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过渡准备了阶级基础。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一、概述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以私人或集体所有的民族企业为主体的资本主义经济。
这种经济模式在中国经济改革开放后迅速崛起,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
二、初期发展阶段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期发展可以追溯到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
当时,大量的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兴起,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这些企业在缺乏国外投资的情况下,凭借本土资源和市场优势,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三、改革与发展随着中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民族资本主义企业逐渐获得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政府对私营企业提供更多的支持和优惠政策,促进了企业的壮大和壮丰。
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在各行业中崭露头角,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挑战和困境然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境。
一方面,与国际资本主义企业相比,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在技术、管理等方面还存在差距,竞争压力较大。
另一方面,宏观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性和市场环境的变化也给企业发展带来了影响。
五、发展的新机遇近年来,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了更好的环境。
同时,中国市场的不断扩大和国内消费升级也为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众多企业通过加强创新能力和提高产品质量,逐渐跻身国内外市场,实现了良好的发展。
六、结语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历程,既充满了挑战,也充满了机遇。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步伐加快,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为中国经济的繁荣贡献力量。
以上是关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的文档。
本文由智能助手生成。
中国近代民族资本发展的历程
一、历程:
1、19世纪六七十年代洋务运动的发展,标志着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诞生。
2、1854甲午中日战争后到20世纪(1912)“设厂自救”“实业救国”等呼声不断高涨,使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
3、辛亥革命后(1912到1919)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法令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时至一战国外帝国主义国家没有过多干预我们经济,所以民族资本主义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4、1920年一战结束不久,帝国主义卷土重来,所以民族资本主义短暂春天消失。
5、(1927到1936年)国民党统治前期实行了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的措施,民族资本主义又出现了短暂的发展。
6、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二战)以及国民党统治后期经济陷入困境,所以民族资本主义受到巨大打击。
7、1956年三大改造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公私合营”与“赎买政策”民族资本消失变为社会主义工业(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了社会主义公有制)
二、简介: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在一个极其艰难的发展背景下发展起来的。
它毗邻鸦片战争的烽火与甲午战争的硝烟,在中华民族中兴办起民族产业,虽然由于经济的短缺问题与社会大的背景与形式问题的多种不
良因素的影响,但仍然对中国近代化企业的发展积累了经验,这一创举在中国是史无前例的。
另外,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还为中国的近代化进程铺设着道路。
学术研讨Academic research■ 肖泽华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摘要:工业革命之后,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带来了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艰难萌芽。
在近一百年的时间里,中国民族资本走过了一段曲折的发展之路。
本文就从民族资本的萌芽阶段谈起,详细介绍其的发展历史。
关键词:中国近代历史;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情况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是在西方国家的经济侵略和工业文明的双重冲击下艰难产生的。
随着自然经济的瓦解,中国近代经济格局已经开始发生变革,出现了民族资本企业、洋务运动企业以及外商企业为代表的近代企业。
其中民族资本企业发展尤其具有代表性,反应了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曲折的发展之路。
1民族资本主义萌芽阶段(19世纪六七年代)早在明朝中后期的一些江南地区,资本主义已经开始了萌芽。
但是直到清朝末期,中国资本主义始终处在萌芽状态,这主要是由于封建制度的腐朽性和落后性阻碍了它的发展。
直到鸦片战争之后,英国人通过《南京条约》打开了中国的诸多通商口岸,由此外国的工业商品开始占据中国市场,传统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但是客观来看,正是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才促进了中国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
直到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一些手工工场开始使用机器进行生产,并成为早期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比如上海发昌机器厂,其前身只是一个专门为外商船只打造零配件的手工打铁作坊,成为中国近代第一家资本主义工业企业。
在1869前后,开始使用车床。
之后不断发展,成为拥有工人200多名的工厂。
还有一些是商人、华侨创办的,如继昌隆缫丝厂就是由归国商人陈启沅在1873年创办的机器缫丝厂。
与以上类似的工厂还有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张裕葡萄酒公司等,它们都是中国近代最早的一批资本主义企业。
2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阶段(甲午中日战争后)甲午战争之后,随着西方资本对中国的持续输出,国内自然经济进一步遭到破坏,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条件。
与此同时,清朝政府为了缓解国库空虚,扩大税源,对于民间设厂的限制也适时放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