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优质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25.01 KB
- 文档页数:3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0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精品教案一、【课标要求】1、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的史实。
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2、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3、探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考纲提示】1、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2、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三、【考向展望】1、注意把握洋务运动的历史地位和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2、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双重作用对全球化趋势下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认识经济领域变化引起社会上层建筑的巨变。
3、把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与其对中国近代社会所作的贡献联系在一起。
理解先进生产方式对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体会贯彻科学发展观,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性。
五、【合作探究】1、归纳中国民族工业特点、影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民族工业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2、结合政治史、思想文化史的内容,理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这一时期民主革命、思想文化间的相互作用。
思考影响从19世纪中后期器物学习到19世纪末学习制度的因素有哪些?1895——1913年“民主”“共和”出现频率增加,原因有哪些?3、近代化问题贯穿中国近现代化历史始终,简述民族资产阶级在中国近代化历程中的重大活动。
指出探索的结局并分析导致这种结局的根本原因。
六、考点演练1、下图所示是民国九年的一则报纸广告。
作为直接证据,它可以用于研究A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B工人阶级的诞生C实业救国的思潮 D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2 、1866年创办发昌机器厂制造小火轮时“俱用华人”但其自身的技术力量十分薄弱,“发动机系英国造”,后来,它被英商开办的耶松船厂吞并。
它的发展历程说明A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获得了显著地发展B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获得了政府大力支持C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困难重重D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得到了独立的发展3、《马关条约》中规定:“日本臣民得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其于内地运送税、内地税、钞课、杂派。
第三课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知识与能力】要求学生比较和归纳历史现象,在此基础上独立思考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培养用个性化的方式表达个人观点,并在教师的帮助下得出正确的结论。
【过程与方法】学生可以根据教材和教师提供的历史资料进行推理分析、大胆思考,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学生可以对学习方式、学习进程和学习评价提出建议,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命运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紧密相关;了解民族资产阶级在夹缝中求生存、在斗争中求发展的史实,感受他们在逆境中奋进的精神,加深对我们伟大而历经艰难的祖国的热爱之情,坚定为中华民族复兴二奋斗的信念。
【教学重上】:帝国主龙如•民族工业的压迫与摧残;本国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对民族工业的摧残与破坏;民族资产阶级的斗争目的。
【教学难点】:民族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原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导入】复习导入,回顾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历程引出本课。
教师:同学们,请大家冋顾一下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经历了怎样的历程。
教师:课件展示图示)(课件打出本课标题)教师:那么民族资本主义的命运为什么会如此的艰辛曲折呢?请大家看这幅图片,可以得出什么样的信息?(课件展示漫画“民族资本主义在夹缝屮生存”)一、在夹缝中求生存学生回答:(课件打出第一个框体的标题“在夹缝中求生存”)教师:再请大家看漫画,找岀夹缝包含哪两个方面,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学生回答:教师:那么它们是如何压迫、剥削民族资本主义的,学生阅读材料并结合教材上的知识,归纳总结。
(课件展示材料)材料一英国驻华公使欧格纳曾直言不讳地说:”机器进口,恐非西国之福也。
“一位英国人也曾说过,中国多织一匹布,英国就会少销一匹,因而”机器不宜进中国。
”结论:限制机器进口材料二:1891年,上海伦章造纸厂由于原料昂贵,无力和H本纸厂竞争,业务难以改进,濒于停产。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教案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教案1通史概要:本专题主要阐述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的历史。
初中教材中,已经介绍了民族资本发展的一些基本史实,所以在讲授中需要学生把握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基本线索: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封建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近代经济结构开始发生变化。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辛亥革命后,特别是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出现短暂春天。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民族工业发展较为迅速,但抗日战争爆发后,特别是抗日战争结束后,民族工业日益萎缩。
一、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课标要求: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有何变动;理解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概况;思考买办在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兴起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
引导学生了解张謇和荣氏兄弟的事迹,并进行评价,使学生能把人物命运与时代背景结合在一起思考。
(2)过程与方法:学生可以根据教科书提供的材料、图片以及教师的引导,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
为了使学生感性地了解历史,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
学会用观察法、比较法和阅读法等学习有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本课,教师要使学生理解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艰难,让学生体会到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课时:1课时。
重点难点:重点: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背景及意义。
难点: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与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关系;初创时期的民族工业多集中于轻工业的原因;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远远超过官僚资本主义,成为中国工业资本的主体的意义;基于民族工业而产生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成长与壮大对于此后中国社会政治的影响。
以上几个难点多带有一定的理论性,也比较抽象,需要教师逐步引导学生理解。
三、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教学设计忠县新立中学朱燕【学习目标】探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资本主义在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学习重点】从历史史实中得出中国资本主义的地位和历史命运。
【学习难点】民国年间民族工业发展的曲折性。
【课前准备:知识梳理】一、在夹缝中求生存1.夹缝包括哪两个方面?2.他们分别是采用何种方式來阻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3.最根本的因素是:二、在斗争中求发展1.民族资产阶级斗争的目的、对象、方式、结果2.资产阶级领导革命,为什么会失败呢?(最后一段)教学过程: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宏观视野1、请同学们阅读下列史料,分析是哪些因素阻碍了中国资本主 义的发展?这些因素又是如何阻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材料一英国驻华公使欧格纳曾直言不讳地说:“机器进口,恐非西国之福 也。
”一位英国人也曾说过,中国多织一匹布,英国就会少销一匹, 因而“机器不宜进中国”。
材料二:今天的上海是真的“美化” 了。
美国货充斥了市场的每一 个角落,难怪有人说“中国人民从吃到用,要全部美式配备了”。
--------- 《解放日报》1946年7月8 H材料三:民国后期国民政府与美国签定的条约主耍有:1946年的 《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和《中美航空运输协定》,1947年的《中 美关于美国武装部队驻扎中国领土之换文》和《中美救济援助中国 人民之协定》,1948年的《中美农业协定》等。
材料四 自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以来,占全国民族工 业工厂总数50%以上的上海,仅1937年8月至1938年3月,被摧 毁的工厂约2000余家,损失价值在8亿元之上。
材料五 1868年,盐商何某在江苏句容买山一处,准备开采煤矿, 却被地方士绅斥为界端,遭到驱逐。
在苛捐杂税中,为害最大的是厘金。
同治以后,“卡若 一局多卡,—多人。
只鸡尺布,并计起捐,碎物零星,O--------- 《清朝续文献通考•征榷考》材料七 1946年4月,荣德生被淞沪警备区绑架,并被敲诈60 万美元。
三、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
课标要求:
探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识记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从诞生之日起便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压迫、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为了生存和发展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进行斗争等史实。
理解民族资产阶级的双重性。
认识民族资产阶级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动力之一。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帝国主义对中国民族工业压迫的史实,学会史论结合的方法。
通过分析民族资产阶级的双重性,掌握一分为二看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了解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对民族工业的压迫和民族资产阶级为了本阶级和中华民族的利益所进行的斗争,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课时:1.5课时。
重点难点:
重点:帝国主义对民族工业的压迫与摧残;本国封建主义和军阀官僚政府对民族工业的摧残与破坏;民族资产阶级斗争的目的。
难点:为什么民族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初期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关系。
教学建议:
(1)首先让学生回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状况,指出发展曲折,设问:为什么中国民资发展曲折缓慢呢?由民族资本主义受双重压迫的漫画导入新课。
(2)“在夹缝中求生存”一目,教师需要讲述两方面问题:外国资本主义对民族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本国封建势力对民族资本主义的压迫。
然后结合教材,分析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对民族资本主义压迫的具体表现。
教师可以补充一些相关的材料题加深学生的理解。
(3)“在斗争中求发展”一目,则需要依据教材分析民族资本主义反对帝国主义斗争的具体表现。
教师可以补充介绍民族资本主义反对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
主义斗争具体的一些表现。
最后教师需要总结指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受到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不可能有充分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