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头癌手术配合
- 格式:ppt
- 大小:451.50 KB
- 文档页数:10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手术配合要点摘要]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肝胆外科中难度最大,并发症最多的手术之一。
因此,对于手术室的护理配合工作有着较高的要求。
术前充分的物品准备、术中细致的配合,对提高手术成功率,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并发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就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手术配合要点浅谈自己的体会。
【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手术配合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是肝胆外科最具挑战性的外科手术之一。
近年来,随着手术技术的提高和相关学科的发展,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死亡率已降低至5%,但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仍高达30%-40%,胰瘘、手术部位感染、腹腔内出血仍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最为常见的并发症,处理不当可危及生命。
【1】作为手术室护理人员,充分的物品准备,细致的手术配合,对提高手术成功率,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并发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着重讨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术中配合要点和细节问题。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2月-2015年5月本人配合的68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其中男38例,女30例,年龄45-73岁。
胰头癌42例,十二指肠癌19例,壶腹癌7例。
1.2 手术方法气管插管全麻,仰卧位,采取右肋缘下斜形切口,切除胆囊、远端胆管、远端胃及部分大网膜、十二指肠、胰头、胰腺钩突,清扫胰周和肝十二指肠韧带内淋巴结,进行胰肠吻合、胆肠吻合、胃肠吻合消化道重建。
【2】1.3 结果本组手术时间均在5-7h,平均6h,手术均顺利完成。
术中出血300-800ml,术后发生胰瘘3例,胆瘘1例,均经住院保守治疗治愈出院。
2. 手术配合要点2.1巡回护士配合2.1.1 术前访视:术前1日携术前访视宣教手册至病房访视患者。
了解患者一般情况,包括患者疾病史、手术史、过敏史、特殊感染史、患者静脉状况、皮肤状况、肢体活动度、体重等。
根据情况提前做好应对措施,如有必要填写难免压疮表。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24例手术配合刘芬,陈喜缄。
陈燕珠(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广东汕头515041)羞鱼董理苤查兰螋生筮!主鲞箜兰翅摘要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手术配合方法。
方法:对24例肿瘤患者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并给予密切手术配合。
结果:本组除l例术中发生大血管损伤,经快速修补吻合无并发症外,其余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
术后发生胆瘘l例,胰瘘2例,均治愈出院。
平均住院时间23d。
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围术期严密的手术配合是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保证。
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配合;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256(2009)02—0035—022003年1月一2007年12月,我们共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24例,经密切手术配合,取得满意效果。
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24例。
男16例,女8例,年龄33—57岁,平均45岁。
胰头癌lO例,胆总管下端癌3例,壶腹周围癌ll例。
术前均经B超及CT确诊,术后均经病理学检查证实。
1.2方法在全麻或联合硬膜外麻醉下行PD,常规右上腹腹直肌切口进腹,术中了解肿块与周围组织、器官、血管的关系,确认肿块可以切除后,切除胆囊,彻底清除肝十二指肠韧带内淋巴结,暴露胆总管、肝动脉及门静脉,横断肝总管,在幽门上方3—4em处断胃,清除肝总动脉及腹腔动脉周围淋巴结。
结扎胃右动脉及胃十二指肠动脉,根据肿块部位,在胰颈体部断胰,距十二指肠悬韧带15—20cm处切断,切除胰头、十二指肠、空肠上段、部分胃、大网膜及肿块周围淋巴组织。
最后行胰与空肠端端吻合、肝总管与空肠端侧吻合、胃与空肠吻合。
2结果本组23例手术均顺利完成,1例术中发生大血管损伤,经快速修补吻合无并发症发生。
术后发生胆瘘l例、胰瘘2例,均经保守治疗治愈出院。
全组平均住院23d。
3手术配合3.1术前准备3.1.1心理护理术前与患者进行良好沟通,了解其心理反应,告知其有关手术的注意事项、麻醉方法和安全性,并介绍手术室环境、设备。
胰头癌胰头癌是起源于胰腺头部的恶性程度极高的消化系统肿瘤。
胰腺恶性肿瘤中我们通常所说的胰腺癌是指胰腺的外分泌肿瘤,它约占胰腺恶性肿瘤的90%以上,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2%,近年来国内外发病率均有明显增加的趋势。
胰腺癌恶性程度高,发展迅速,不易早期发现、切除率低和预后差为本病的特点。
可切除病人5年生存率不到5%,居恶性肿瘤死亡原因的第四位。
国际上将其称为“二十一世纪医学的顽固堡垒”。
胰头癌通常指位于胰头或钩突部的胰腺导管腺癌,患者常常因为肿瘤侵犯胆总管下端引起梗阻性黄疸来就诊,相对于胰体尾的胰腺癌,切除率相对高。
因此重视和规范胰头癌的诊断治疗是提高胰腺癌预后的重要因素。
疾病分类根据胰腺癌国际TNM分期A.1 原发肿瘤(T)分期TX 原发肿瘤无法评估TX 原发肿瘤无法评估T0 没有原发肿瘤证据Tis 原位癌*T1 肿瘤局限于胰腺,最大直径≤2cmT2 肿瘤局限于胰腺,最大直径>2cmT3 肿瘤累及胰腺以外,但没有累及腹腔干和肠系膜上动脉T4 肿瘤累及腹腔干或肠系膜上动脉(不能切除原发肿瘤)也包括PanInIII分级A.2 区域淋巴结(N)NX 区域淋巴结无法评估N0 无区域淋巴结转移N1 有区域淋巴结转移A.3 远处转移(M)MX 远处转移无法评估M0 无远处转移M1 有远处转移A.4 胰腺癌分期胰腺癌分期采用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关于胰腺癌的TNM分期,见下表:表3 胰腺癌的TNM分期(2002)胰头癌的发病原因至今仍不十分清楚,但已发现某些因素与胰腺癌的发病关系密切。
大量的研究支持胰腺癌与吸烟有确切的相关性。
脂肪膳食在实验模型中被认为可能与胰腺癌有关,且更高的体重指数也和风险增高相关。
对化学物质如β-萘胺及对二氨基联苯的职业暴露也和胰腺癌发生风险升高有关。
患有糖尿病、慢性胰腺炎和胆石症的病人,胰腺癌的发病率较正常人高2-4倍。
胰腺癌患者的亲属患胰腺癌的危险性增高,约有35%的胰腺癌是通过遗传形成的。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手术配合一、适应症1、胰头癌。
2、壶腹癌。
3、胆总管下段癌。
4、壶腹周围的十二指肠癌。
5、其他:如十二指肠平滑肌肉瘤、类癌、胰腺囊腺癌等疾病。
二、用物准备1、物品:大布包、大洞、手术衣、剖腹包院士特殊包、肝脏拉钩、荷包钳、各型钛夹钳。
2、一次性物品:纱布,纱条、棉垫、0、1、4、7号线若干、11#和23#刀片、吸引器连接管、医用膜、电刀、长电刀头、电刀清洁片、洁净袋*2、红色导尿管10号和8号、28号引流管*3、各型胰管、各型钛夹、一次性清创器、0可吸收线、3-0可吸收线、3-0可吸收线(八针)、3-0~6-0血管缝线、石蜡油棉球、荷包线、鼻肠管、直线型切割闭合器、管型消化道吻合器、止血材料。
三、麻醉方式: 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四、手术体位: 仰卧位五、仪器准备:电刀、吸引器、超声刀六、解剖要点:(1)胰腺的解剖1. 胰形态细长,可分为胰头、胰体和胰尾三部分。
2.胰头部宽大被十二指肠包绕。
胰体为胰的中间大部分,横跨下腔静脉和主动脉的前面。
胰尾较细,伸向左上,至脾门后下方。
3.胰管位于胰腺内与胰的长轴平行。
它起自胰尾部,向右行过程中收集胰小叶的导管,最后胰管离开胰头与胆总管合并,共同开口于十二指肠大乳头。
(2)十二指肠的解剖1.十二指肠介于胃与空肠之间,十二指肠成人长度为20~25cm,管径 4~5cm,紧贴腹后壁,是小肠中长度最短、管径最大、位置最深且最为固定的小肠段。
2.胰管与胆总管均开口于十二指肠。
因此,它既接受胃液,又接受胰液和胆汁的注入,所以十二指肠的消化功能十分重要。
(3)胆囊的解剖1.胆囊位于肝脏下面,正常胆囊长约8~12cm,宽3~5cm,容量约为30~60ml。
六、手术步骤及洗手护士配合: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主要步骤(1)探查:探查包括小网膜囊、腹膜后组织、肠系膜上静脉,是决定可否切除的必要步骤。
(2)切除:切除是将胰头部、胃幽门窦部、十二指全部和胆总管下段及区域淋巴结切除。
在癌症的发病人群中,老年人仍是主要的发病人群,一旦出现给患者机体带来很大的影响,应及时采取措施治疗。
但有不少老人在得知病情进入晚期后,就认为没有治疗的必要了,自己也活不长了,并不愿配合治疗,那老人癌症晚期不配合治疗怎么办呢?对于癌症晚期老人而言,往往因年龄较大、体质较弱、治疗难度大等原因,出现放弃治疗的情况,另外癌症晚期所需的治疗费用较高,有的患者害怕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为了不拖累子女,也为了避免人财两空的情况出现,并不愿配合治疗。
那老人癌症晚期是不是真的就没救了呢?相对于青年患者来说,老年人在治疗方法的选择上更加局限,但并不意味着无药可救,此时给予患者合理、有效的治疗,还是能够控制病情,减轻痛苦,延长生存时间的,因此家属应多与老人沟通、交流,给予患者充分的支持和鼓励,让家属感觉到自身的重要性,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并积极配合治疗。
癌症晚期多已失去了手术的机会,放化疗虽然能抑杀癌细胞,控制病情,但也会产生一系列的副作用,而老人由于年龄较大、元气亏虚,对放化疗的耐受能力也较差,因此应慎重选择。
中医治疗药性温和,副作用小,基本上不会损伤机体,像年龄大、身体弱、广泛转移的患者也能使用。
中医治疗讲究以人为本,从患者整体出发,强调巩固元气、扶正固本,始终将扶正元气,提升病人机体免疫力放在治癌之首,提高及巩固患者免疫机能、体质,稳定癌症内因,调整紊乱的内环境,维持机体免疫功能与肿瘤的对抗平衡,控制病情发展,抑制肿瘤细胞,缓解临床症状,从而达到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的目的。
中医治疗能够将治疗与调理同时进行,注重补充患者的元气,应及时配合治疗,出身中医世家的袁希福在12岁时,就在祖父指导下开始熟读《药性总论》、《本草备要》、《汤头歌诀》等中医名著。
为了提高理论水平,袁希福还曾先后到北京中医药大学及中国中医研究院深造,师从多位名家,为从事中医中药治疗恶性肿瘤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袁希福在传统中医理论及袁氏“阴阳平衡疗法”的基础上,结合自身30余年恶性肿瘤的中医临床经验,把博大精深的中医药理论提纲挈领,高度概括,并涵盖了当代免疫理论、细胞分化增殖及基因理论等,用于治疗各种肿瘤的中医药新思路、新理论-三联平衡理论。
培训时间:2017年1月19日地点:西手术室示教室主讲人:陈玲娣业务学习内容: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配合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配合一概述胰腺癌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有明显增高的趋势。
40岁以上好发,男性比女性多见。
90%的病人在诊断后一年内死亡,5年生存率仅1%--3%。
二解剖胰腺是位于腹膜后壁的一个狭长的腺体,横卧于腹上区和左季肋区,平对第1-2腰椎,长15-20cm,宽3-4cm,厚1.5-2.5cm,分头、颈、体、尾四部,其上下右3方被十二指肠包绕,胆总管的胰腺段在胰头后面的沟内,主胰管与胆总管配合形成共同通路开口于十二指肠乳头。
三适应症及临床表现适应症:胰头癌、壶腹癌、十二指肠癌、及胆总管下段癌临床表现:腹痛黄疸消瘦乏力食欲不振四手术方式及路径标准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范围包括:远端胃,胆囊,胆总管(下段),十二指肠,胰腺的头、颈、钩突部和空肠上段,切除后胆、胰、胃肠重建。
1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 )2 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PPD)①病变尚未侵犯幽门及十二指肠球部②无幽门淋巴结转移③恶性程度低的胰头部肿瘤(囊腺癌、胰岛细胞癌、腺泡细胞癌等)可行PPPD五手术配合1 平卧位进腹初步探查并判断肿瘤有无远处转移及局部活动度,台上器械、耗材等同剖腹探查,避免浪费。
2 分离暴露十二指肠、胆总管、及胰头部,备超声刀、直角钳、扁桃体钳等3 分离显露、探查、游离肠系膜上静脉、下腔静脉、腹主动脉、肝动脉、门静脉并解除粘连,用物同2,另外备血管拉钩、3-5/0血管缝线、血管夹、血管补片、毛毡片必要时备血管阻断钳等。
4 在胆囊管上方切断胆总管,将胆囊切除。
游离胃的大小弯侧网膜,切除远端胃。
切断胰腺。
切断部分空肠。
备闭合器。
5 Child法重建消化道:残胰与空肠套入式吻合,在距胰腺空肠吻合口6-10cm处行胆总管与空肠吻合,在距胆总管空肠吻合口下方40-60cm处行胃与空肠吻合。
备吻合器,闭合器,2.5-3mm硅胶管(作为胰管的支架管,帮助医生辨认胰管,避免吻合时缝闭胰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