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头癌影像学表现
- 格式:ppt
- 大小:7.84 MB
- 文档页数:76
中外健康文摘影像检验 2008年6月第5卷第6期 W orld Hea lth DigestMedical Pe riodical影像检验4 讨论:411 消化道穿孔的传统诊断方法可靠的病史,典型的症状、特征,再加上立位X线腹透或平片发现膈下游离气体,即可诊断消化道穿孔。
但仍有约20%的患者穿孔后可无气腹表现[3],即无气腹可见的穿孔,其原因有:⑴穿孔过小或局部肠腔内无气。
⑵穿孔为食物残渣或血块填堵。
⑶穿孔早期经保守治疗后,已闭孔或气体已吸收。
⑷检查方法不当致气体不显示。
另外X线一腹透无法定位诊断对手术具体指导意义不大。
412 超声对消化道穿孔的诊断价值超声检查简便易行,既可及发现腹腔游离气体,腹腔积液,提示消化道穿孔情况。
少数病例可进一步定位诊断对手术治疗很有意义。
本组资料显示:对消化道穿孔诊断的敏感性及准确性均优于X线腹透,同时,发现其他脏器病变,有鉴别诊断价值。
综上所述,消化道穿孔时超声作为一种检查手段。
即增宽了临床医师选择检查方法,又弥补了X线检查的诸化多不足,可推为首选的检查方法,若能结合X线腹透及腹部其他检查,则更有助于提高消道穿孔诊断水平。
参考文献:[1]周永昌,郭万学,主编.超声医学,第3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8191251[2]连世海主编.X———线诊断学,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3441[3]曹海,主编.实用超超声诊断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3981(上接212页)5例侵犯十二指肠,2例侵犯横结肠系膜,1例侵犯脾脏,1例侵犯胃壁,阅片发现胰腺癌直接侵犯胰周脏器的共有9例,检出率47.3%07例侵犯十二指肠病例中,I级3例,手术切除2例,切除率60%;II级1例,肿块无法切除;III级3例,肿块无法切除。
其余1例侵犯脾脏、1例侵犯胃后壁者,肿块均无法切除。
4)手术证实胰腺癌淋巴结转移病例共16例,阅片发现淋巴结转移病例11例,符合率68.8%。
其余5例未被发现的淋巴结转移为胰腺周围、肝表面、肠系膜根部和网膜囊处的较小淋巴结。
胰腺癌(胰头癌)-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胰腺癌是消化道常见肿瘤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有上升趋势。
胰腺癌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以致难以获得早期诊断,确诊时多已属晚期,是目前预后最差癌肿之一。
胰腺癌(cancer of pancreas, pancreatic cancer)最早由Mondiare及Battersdy叙述。
1888年Bard和Pis在文献上做了临床报告。
1935年,美国著名外科学家Whipple首先报告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成功,从而确立了手术治疗胰、十二指肠和壶腹部恶性肿瘤的方式。
1943年,Rockeg首先实行了全胰切除术。
国内余文光于1954年首先报告胰头十二指肠切除的病例。
近年来,胰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在美国1988年发病率为9.0/10万,男:女为1.3:1。
多见于45岁以上者。
瑞典发病率较高,为125/10万,并且在过去20年里保持不变。
英国和挪威各增加了l倍。
70年代与60年代相比,加拿大、丹麦和波兰的标化发病率增加了50%以上。
在我国,胰腺癌已成为死亡的十大恶性肿瘤之一。
北京协和医院近年来收住院的胰腺癌病人比50年代增加了5~6倍。
而且据北京地区7家医院354例病例分析,病人中41~70岁者占80%,近来,年轻的胰腺癌病人也较10年前有明显增加的趋势,而且恶性度更高,预后更差。
就胰腺癌的发生部位而言,仍以胰头部位最多见,约占70%左右,胰体次之,胰尾部更次之,有的头体尾部均有,属于弥漫性病变或多中心性病变。
病因学胰腺癌的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清楚。
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提示发病率增高与吸烟、饮食中脂肪和蛋白摄入过多、内分泌代谢紊乱及遗传因素有关。
组织类型胰腺癌的组织类型以导管细胞癌最多见,约占90%。
组织学分类目前尚无统一标准,以下分类法可供参考:①导管细胞癌:乳头状腺癌,管状腺癌,囊腺癌,鳞形上皮癌,腺鳞癌,粘液癌;②腺泡细胞癌;③胰岛细胞癌;④其他:未分化癌,胰母细胞癌,癌肉瘤等。
胰腺癌的MRI表现刘勇;张刘璐;高银【摘要】目的:分析胰腺癌的MRI征象,探讨MRI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癌的MRI与临床资料.18例采用Siemens 3.0 T MRI检查,31例采用Philips 1.5 T MRI检查,行T1WI、T2WI、脂肪抑制T2WI、DWI、MRCP及动态增强扫描.结果:49例中胰头癌35例,胰体癌11例,胰尾癌3例.肿瘤病灶呈团块状或结节样,T1WI呈低信号46例(93.88%)、等信号3例(6.12%);T2WI呈高信号39例(79.59%)、等信号10例(20.41%);脂肪抑制T2WI呈高信号45例(91.84%)、等信号4例(8.16%);DWI均呈明显高信号.MRCP示双管征29例、三管征2例、四管征4例,肝内胆管软藤征31例、枯枝征4例,胰管扩张48例.动态增强扫描呈延迟不均匀强化47例(95.92%)、较均匀强化2例(4.08%).结论:胰腺癌MRI征象具有一定的特征性,高场MRI可为胰腺癌的诊断提供可靠依据.【期刊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年(卷),期】2018(016)004【总页数】3页(P356-358)【关键词】胰腺肿瘤;磁共振成像;诊断【作者】刘勇;张刘璐;高银【作者单位】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MRI 室,四川泸州 646000;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MRI 室,四川泸州 646000;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MRI 室,四川泸州 646000【正文语种】中文胰腺癌是消化系统较常见的恶性肿瘤,绝大部分起源于胰腺导管上皮或腺细胞,中医将其归于“积聚”、“黄疸”范畴。
本病恶性程度很高,早期症状不明显,有时仅表现为黄疸,发现时往往已是中晚期,死亡率极高[1-2]。
胰腺癌晚期常难以行根治性切除,化疗效果差,因此及早明确诊断,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延长患者生存期有一定作用[3]。
MRI无辐射、软组织分辨力高,可为胰腺癌诊断提供客观依据和量化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