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责任公司个人股东 溢价增资形成的资本公积 是否计征个人所得税
- 格式:doc
- 大小:38.00 KB
- 文档页数:3
转增股本凭什么要征个税?蓝老师,我是一家有限公司股东,公司将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转增实收资本,税务要征我的个人所得税。
这个该不该征? 此问题总括而言:公司将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转增实收资本或股本,个人股东是否产生个人所得税纳税义务,是否应征个税? 大多数人的回答是:要征! 再问为什么?回答的原因一般是:因为税务规定要征。
真是这样吗?未必! (转增一事,有限责任公司转增实收资本,股份有限公司转增股本,本文后面同时涉及这两种性质的公司时,统一简化表述为转增资本或转增。
) 持要征税的观点,一般认为,要按股息红利所得,对股东征个税。
看看《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对此的规定: 股息红利所得,是指个人拥有股权而取得的股息、红利所得。
按这个规定,公司通过转增行为,让股东获得转增部分的资本,仿佛的确属于股息红利所得。
但是,如果是所得的话,通过转增,股东获得了什么样的所得呢? 公司还是那个公司、公司的资产负债还是那个资产负债,这个转增行为让股东获得了什么所得呢? 《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明确规定:个人所得的形式,包括现金、实物、有价证券和其他形式的经济利益。
转增之后,股东显然没有获得现金、实物、有价证券。
那么,是否获得了其他形式的经济利益呢? 不论是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还是股本、实收资本,都归属于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内部的流动,什么个什么所得?有什么经济利益从企业外流到股东个人? 所以,从经济利益的角度看,股东没依然有取得所得。
没有所得税,就不能征个税! 实际上,分析到此,就应该非常清晰了,公司转增资本的行为,个人没有所得,不交个人所得税。
顺便说一点更关键的,公民个人的纳税,是受《宪法》限制的,宪法明确规定: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
我们分析了个人所得税的法律、以及配套的法规,就能够知道,这个转增不应纳税。
已经非常充分了。
那么,实务中大家认为的征税的理由,又是出自何方呢? 凡事需得研究,才能明白。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分红跨及分录及个人所得税计算1,股东分红一定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吗?如何进行账务处理?答:⑴所有股东是企业,股东分红给企业时,不要交个人所得税,但涉及到企业所得税,企业与企业之间,税率不同,要补交企业所得税率差额。
⑵独资企业,股东分红不要交个人所得税。
⑶有限责任公司查账征收企业,分给个人股东分红,要交20%个人所得税。
会计分录:(注:年终利润分配,股东分红的金额多少?是依据董事会的决定,来进行分配的。
)第一步:(从利润分配先转到应付股利)会计分录:⑴借:利润分配—股东分红贷:应付股利⑵(支付给个人时)应代扣代交个人所得税借:应付股利(如股东其名字多,可造一张表统一发放)贷:应交税金—代扣个人所得税20%贷:现金⑶到月底交税时(用税票作为凭证)借:应交税金—个人所得税贷:银行存款企业间股东分红(这股东是企业不要交个人所得税)⑴借:利润分配—股东分红贷:应付股利—某企业(附董事会决议)⑵甲企业向乙企业支付时借:应付股利—某企业贷:银行存款注:将汇款单和收据,作为原始凭证附在记账凭证内如果企业涉及到企业所得税时,例如:甲企业所得税率25%,乙企业所得税率20%,差额5%收到甲企业汇来分红款时,假定是10万元⑴借:银行存款100000贷:投资收益100000⑵补交5%差额时,10万元×5%=应补交0.5万元企业所得税交所得税时。
借:投资收益0.5万元贷:银行存款0.5万元还剩下9.5万元,转到利润分配2,用所有者权益增资一定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吗?答:集体企业如:国营厂、集体厂、福利厂、校办厂等。
将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转到“国家资本金、集体资本金”增加实收资本的不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有限责任公司,将“未分配利润、资本公积、盈余公积,转到个人资本金增加实收资本的,按股息红利20%征收个人所得税。
会计分录:借:盈余公积或资本公积或未分配利润(假定10万元)贷:实收资本—个人资本金(假定10万元)(计算个人所得税时。
资本溢价形成的资本公积转增股本缴税规定资本溢价形成的资本公积转增股本缴税规定资本公积转增资本征免个人所得税相关规定《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股份制企业转增股本和派发红股征免个人所得税的通知》第一条规定,股份制企业用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不属于股息、红利性质的分配,对个人取得的转增股本数额,不作为个人所得,不征收个人所得税。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原城市信用社在转制为城市合作银行过程中个人股增值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的批复》第二条对不征收个人所得税的资本公积金的范围作了界定,即国税发〔1997〕198号文件中所说的资本公积金,指股份制企业股票溢价发行收入所形成的资本公积金。
将此转增股本由个人取得的数额,不作为应税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
而与此不相符合的其他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部分,应当依法征收个人所得税。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收入者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的通知》规定,加强企业转增注册资本和股本管理,对以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和除股票溢价发行外的其他资本公积转增注册资本和股本的,要按照“利息、股息、红利所得”项目,依据现行政策规定计征个人所得税。
从法规的字面解释来看,可以得出以下两个结论:1.以股票溢价发行收入形成的资本公积转增股本不征个人所得税。
2.以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和除股票溢价发行外的其他资本公积转增注册资本和股本,按“股息、红利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
有限责任公司的资本溢价转增资本是否纳税一种观点认为,根据公司法规定,股份有限公司才可以签发股票,因此只有股份有限公司的资本溢价才可以称作股票溢价,有限责任公司资本溢价形成的资本公积应该算作其他资本公积,其转增资本所得要计征个人所得税。
笔者认为,这种观点不够严密,忽略了问题实质和税法基本原则。
首先,从税收公平原则来看,国税发〔1997〕198号文件和国税函〔1998〕289号文件都强调,股份制企业股票溢价发行收入所形成的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不作为应税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而不是免征个人所得税。
【精华答疑】公司的股东是有限合伙企业,资本公积转增实收资本是否缴个税1.公司的股东是有限合伙企业,资本公积转增实收资本是否缴个税A公司的股东是有限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企业的股东全部是自然人,A公司取得投资时资本溢价的资本公积转增实收资本时,有限合伙企业的股东是否需要缴纳个税?专家回复:有限合伙企业是根据合伙企业法设立的企业,在税法上视为合伙企业。
合伙企业分回的股息、红利,不作为企业的收入,而是单独作为投资者个人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但股票溢价发行收入所形成的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由个人取得的数额,不作为应税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
所以不征收个人所得税。
政策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关于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征收个人所得税的规定》执行口径的通知(国税函[2001]84号)二、关于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对外投资分回利息、股息、红利的征税问题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对外投资分回的利息或者股息、红利,不并入企业的收入,而应单独作为投资者个人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应税项目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国税函[1998]289号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股份制企业转增股本和派发红股征免个人所得税的通知》(国税发[1997]198号)中所表述的“资本公积金”是指股份制企业股票溢价发行收入所形成的资本公积金。
将此转增股本由个人取得的数额,不作为应税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
而与此不相符合的其他资本公积金分配个人所得部分,应当依法征收个人所得税。
2.关于文件财税【 2014】109号文的理解尊敬的专家,感谢您就我上次关于国有集团内公司股权无偿划转企业所得税问题的解答,即假设有A公司,全资国有公司(地方国企),有限责任公司B公司,由A公司持股100%,物流运输企业,有限责任公司C公司,由B公司持股40%,另外60%为其他有限责任公司股东(非关联方),有限责任公司,B公司合并C公司报表1、现拟将B公司持有的C公司40%股权无偿划转给A公司,划转完成后A公司仍然控制C公司,该行为得到地方国资委的同意,那么A公司和B公司是否需要就此无偿划转事项交纳企业所得税等?A公司取得C公司股权的计税成本是什么?2、如果按照B公司对C公司长期股权投资账面净值将其40%股权全部划转给A公司,那么B公司和A公司如何进行账务处理?此事项如何做到文件中提及划出方企业和划入方企业均未在会计上确认损益?专家回复: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促进企业重组有关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财税〔2014〕109号一、关于股权收购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重组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若干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59号)第六条第(二)项中有关“股权收购,收购企业购买的股权不低于被收购企业全部股权的75%”规定调整为“股权收购,收购企业购买的股权不低于被收购企业全部股权的50%”。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转增实收资本所得税分析作者:程启明来源:《全国流通经济》2018年第18期摘要:实务中对资本公积-资本溢价转增实收资本,其股东是否应缴纳企业(个人)所得税存在争议。
本文以具体的案例为引子,分析了各股东缴纳所得税情况。
最得出是否应缴纳所得税,应由该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所涉及的公司性质、对各股东而言其形成的原因、股东的性质决定。
关键词:资本公积;资本溢价转增实收资本;所得税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2096-3157(2018)18 -0086-02一、案例导入甲、乙于2000年共同出资1000万元设立了有限责任公司A,其中,甲为自然人,乙为法人,各出资500万元。
经过A公司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该A公司2010年年末全部股东权益评估值为2000万元。
为进一步扩大规模,提高公司资质,增强公司抗风险能力,2011年1月,A公司股东甲、乙共同决定引进战略投资者自然人——丙,吸引其投资,使其成为A公司的股东,同时三方共同约定丙出资2000万元,公司注册资本由1000万元增至2000万元,丙占公司注册资本的50%,甲、乙分别占公司注册资本的25%。
A公司于2011年2月,收到自然人——丙的货币出资2000万元,并经会计师事务所验资、工商部门变更登记。
同时,A公司对该笔经济业务进行了如下账务处理:借:银行存款 2000万元贷:实收资本 1000万元资本公积——资本溢价 1000万元2012年2月,A公司股东甲、乙、丙共同决定,A公司按现有各股东持股比例将上述1000万元的资本公积-资本溢价转增实收资本,并同时增加注册资本,以达到进一步提升A公司资质的目的。
转增后,公司实收资本、注册资本由2000万元增加到3000万元,其中:甲、乙的出资分别为750万元,丙的出资为1500万元。
2013年3月,当地地方税务局在对A公司进行税务检查时,认为,A公司股东甲、乙、丙因A公司用上述1000万元的资本公积-资本溢价转增为实收资本而增加的股份应缴纳所得税,其中:自然人——甲、丙应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缴纳个人所税,法人——乙应缴企业所税,同时,A公司应履行代扣代缴自然人——甲、丙应缴纳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
资本溢价转增实收资本的个人所得税税务处理探讨王三石
个人所得税的税务处理与资本溢价转增实收资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
下面将从税务处理的角度来探讨这个问题:
首先,资本溢价转增实收资本属于个人投资收益的范畴,根据我国税法规定,个人投资收益应当纳税。
因此,资本溢价转增实收资本应当按照个人所得税的规定进行纳税。
其次,对于个人所得税的纳税方式,一般有两种方法:综合计算方法和分类计算方法。
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纳税方式进行申报。
综合计算方法是将个人的各项收入汇总在一起,然后根据税法规定的税率表进行综合计算,计算出应纳税额。
对于资本溢价转增实收资本,可以将其纳入综合计算范围内,按照综合计算方法进行纳税。
分类计算方法是将个人的不同类型的收入分别计算纳税,然后再进行汇总。
对于资本溢价转增实收资本,可以单独计算纳税。
根据税法规定,个人投资所得一般可以享受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比如减免、免税等。
因此,在纳税时应注意是否符合相关税收优惠政策的条件。
总之,资本溢价转增实收资本的个人所得税税务处理需要根据个人具体情况来确定,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纳税方式进行申报,并注意是否符合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的条件。
同时,为了确保税务的合规性,建议咨询专业税务人员进行具体操作。
有限责任公司个人股东溢价增资形成的资本公积是否计征个人所得税?溢价增资形成的资本公积部分,是否计征个人所得税,在股份制企业(股份公司)是有具体的依据,而有限责任公司的溢价增资尚无明确规定。
文章观点是支持参照股份公司的做法,不计征个人所得税。
资本溢价形成资本公积增资是否纳税一、资本公积转增资本征免个人所得税相关规定《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股份制企业转增股本和派发红股征免个人所得税的通知》(国税发〔1997〕198号)第一条规定,股份制企业用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不属于股息、红利性质的分配,对个人取得的转增股本数额,不作为个人所得,不征收个人所得税。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原城市信用社在转制为城市合作银行过程中个人股增值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的批复》(国税函〔1998〕第289号)第二条对不征收个人所得税的资本公积金的范围作了界定,即国税发〔1997〕198号文件中所说的资本公积金,指股份制企业股票溢价发行收入所形成的资本公积金。
将此转增股本由个人取得的数额,不作为应税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
而与此不相符合的其他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部分,应当依法征收个人所得税。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收入者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的通知》(国税发〔2010〕54号)规定,加强企业转增注册资本和股本管理,对以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和除股票溢价发行外的其他资本公积转增注册资本和股本的,要按照“利息、股息、红利所得”项目,依据现行政策规定计征个人所得税。
从法规的字面解释来看,可以得出以下两个结论:1.以股票溢价发行收入形成的资本公积转增股本不征个人所得税。
2.以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和除股票溢价发行外的其他资本公积转增注册资本和股本,按“股息、红利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
二、有限责任公司的资本溢价转增资本是否纳税?根据公司法规定,股份有限公司才可以签发股票,因此只有股份有限公司的资本溢价才可以称作股票溢价,有限责任公司资本溢价形成的资本公积应该算作其他资本公积,其转增资本所得不计征个人所得税。
资本溢价转增实收资本的个人所得税税务处理探讨王三石(最新版)目录一、引言二、资本溢价转增实收资本的税务处理1.同比例转增2.非同比例转增三、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四、结论正文一、引言在企业经营过程中,资本公积 - 资本溢价转增注册资本或股本的情况经常发生,特别是在公司改制、股权转让等过程中。
这种情况下,自然人股东是否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如何缴纳,成为了一个困扰许多企业的问题。
本文旨在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二、资本溢价转增实收资本的税务处理1.同比例转增在同比例转增的情况下,投资方的一级科目不变,依然是长期股权投资,合并也没有影响(除了合并抵消分录有变化)。
此时,自然人股东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2.非同比例转增在非同比例转增的情况下,账面价值不变,但是股权比例会变动,合并的时候要考虑少数股东权益变动。
对于自然人股东来说,这种情况下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三、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在资本溢价转增实收资本的情况下,如果自然人股东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那么该如何计算呢?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是:个人扣除社保后的月工资金额减去 5000 元个税起征点的差再乘以工资级别税率再减去速算扣除数。
需要注意的是,自 2018 年起,我国的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已由原先的3500 元提升至 5000 元。
因此,在计算个人所得税时,还需要注意个人工资是否达到个税起征点。
四、结论总之,在资本溢价转增实收资本的情况下,自然人股东是否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以及如何缴纳,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
在同比例转增的情况下,自然人股东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在非同比例转增的情况下,自然人股东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资本溢价产生的资本公积转增股本应交个人所得税一企业引入战略投资者,就资本溢价产生的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是否要交个人所得税像税务部门咨询。
这一问题,在资本运作中还真是普遍,且涉税金额大,亟待明确。
企业认为依据国税发[1997]198号文资本公积转增股本个人股东是不要交个人所得税,但实际上并不对。
新旧会计准则下“资本公积”涉及到十几个明细,其中只有一个明细项目“股本溢价”是免税的。
请看文件规定:国税发[1997]198号:一,股份制企业用“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不属于股息,红利性质的分配,对个人取得的转增股本数额,不作为个人所得,不征收个人所得税。
二,股份制企业用盈余公积金派发红股属于股息,红利性质的分配,对个人取得的红股数额,应作为个人所得征税。
国税函(1998)289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股份制企业转增股本和派发红股征免个人所得税的通知》(国税发…1997‟198号)中所表述的“资本公积金”是指股份制企业股票溢价发行收入所形成的资本公积金。
将此转增股本由个人取得的数额,不作为应税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
而与此不相符合的其他"资本公积金分配个人所得部分,应当依法征收个人所得税。
转增股本过程中,个人股东只有“资本公积-股票溢价”部分是免个人所得税的,其他都要交,包括有限责任公司中其他股东所缴的“资本溢价”,这时候还没有股票,因此即使新加入股东多缴了出资,增资中还要再缴税。
有限责任公司的资本溢价,一般都是后进来的投资者(比如风投)溢价增资所形成的。
原来的个人投资者虽然权益比例被稀释,但算上资本公积这部分,整体的权益是增加的。
如果因为权益未实现,暂不征收,个税就要到股权转让时才能征收。
但困难来了,有限责任公司再改制成股份有限公司,将净资产在折合成股本。
成功上市后又变成了限售股,代扣代缴股权转让的个税。
这怎么还搞的清楚最初的成本呢?转增时缴纳,这是出于保护税基,保护税源,防止偷漏税的角度。
当然,纳税后自然人股权成本也因此增加,如果转让时产生损失,也应该给予扣除,怎样扣除呢,这点还没有明确规定,也属于个税改革应予关注的地方。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资产评估增值计征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8]11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地方税务局,西藏、宁夏、青海省(自治区)国家税务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有关规定,现将资产评估增值计征个人所得税问题通知如下:一、个人(自然人,下同)股东从被投资企业取得的、以企业资产评估增值转增个人股本的部分,属于企业对个人股东股息、红利性质的分配,按照“利息、股息、红利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
税款由企业在转增个人股本时代扣代缴。
二、个人以评估增值的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取得股权的,对个人取得相应股权价值高于该资产原值的部分,属于个人所得,按照“财产转让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
税款由被投资企业在个人取得股权时代扣代缴。
三、对本通知发布之前已经发生的个人以评估增值的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暂未缴纳个人所得税的,所投资企业应将个人股东所投资的非货币资产的原始价值和增值情况、个人股东基础信息等资料登记台账,并向主管税务机关备案。
税务机关应据此建立电子台账,加强后续管理,督促企业在股权转让、清算和投资收回时依法扣缴个人所得税。
四、个人不能提供完整、准确财产(资产)原值凭证的,主管税务机关可依法核定其财产原值。
国家税务总局二00八年十二月九日解析:这个文件我一直没看到,直到有个网友提问这方面问题时我才发现,在网上查找一下,总局网上没有,在其他网站查到的,而且都做了相关解析,我看了解释的都很好,但还是说一下吧:1、第一条,我在想“企业资产评估增值转增个人股本”,在“评估增值”这个环节是不是有一道企业所得税?(请各位网友帮忙分析一下)。
“转增个人股本”应该是先将评估增值额记入“资本公积”后再转吧,转的环节应该是征20%的个人所得税。
2、第二条,执行中怕有难度,据我所知,有个科研所三个人研制一个药方(已经过认证,有专利,可以生产),评估6000万元,以这三个人的身份作为无形资产投资到一个企业入股,如果这时征税,他们哪有钱交税(也许我的担心是多余的)。
有限责任公司个人股东溢价增资形成的资本公积是否计征个人所得税?
2014-03-21并购菁英汇
来源:邬辉林律师博客
[邬辉林引]
溢价增资形成的资本公积部分,是否计征个人所得税,在股份制企业(股份公司)是有具体的依据,而有限责任公司的溢价增资尚无明确规定。
文章观点是支持参照股份公司的做法,不计征个人所得税。
资本溢价形成资本公积增资是否纳税
一、资本公积转增资本征免个人所得税相关规定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股份制企业转增股本和派发红股征免个人所得税的通知》(国税发〔1997〕198号)第一条规定,股份制企业用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不属于股息、红利性质的分配,对个人取得的转增股本数额,不作为个人所得,不征收个人所得税。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原城市信用社在转制为城市合作银行过程中个人股增值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的批复》(国税函〔1998〕第289号)第二条对不征收个人所得税的资本公积金的范围作了界定,即国税发〔1997〕198号文件中所说的资本公积金,指股份制企业股票溢价发行收入所形成的资本公积金。
将此转增股本由个人取得的数额,不作为应税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
而与此不相符合的其他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部分,应当依法征收个人所得税。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收入者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的通知》(国税发〔2010〕54号)规定,加强企业转增注册资本和股本管理,对以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和除股票溢价发行外的其他资本公积转增注册资本和股本的,要按照“利息、股息、红利所得”项目,依据现行政策规定计征个人所得税。
从法规的字面解释来看,可以得出以下两个结论:
1.以股票溢价发行收入形成的资本公积转增股本不征个人所得税。
2.以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和除股票溢价发行外的其他资本公积转增注册资本和股本,按“股息、红利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
二、有限责任公司的资本溢价转增资本是否纳税?
根据公司法规定,股份有限公司才可以签发股票,因此只有股份有限公司的资本溢价才可以称作股票溢价,有限责任公司资本溢价形成的资本公积应该算作其他资本公积,其转增资本所得不计征个人所得税。
首先,从税收公平原则来看,国税发〔1997〕198号文件和国税函〔1998〕289号文件都强调,股份制企业股票溢价发行收入所形成的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不作为应税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而不是免征个人所得税。
不征税属于对纳税人和征税对象的定性规定,而不是对
特定行为的减免优惠。
股票溢价转增股本和资本溢价转增资本行为,本质是一样的,都是用投资者投入超过股本/注册资本的金额转增股本/注册资本,如需纳税,纳税义务人和征税对象也应该一致。
既然法规明确规定了股票溢价收入转增股本不属于个人所得税应税所得,那么资本溢价收入转增注册资本,也不应该算作个人所得税应税所得,否则对于同类性质的所得,有两种不同的定性及税务处理,违反了税收公平主义和实质课税原则。
关于这一点,还可以参考企业所得税相关规定。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贯彻落实企业所得税法若干税收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10〕79号)第四条第二款规定,被投资企业将股权(票)溢价所形成的资本公积转为股本的,不作为投资方企业的股息、红利收入,投资方企业也不得增加该项长期投资的计税基础。
根据上述规定,资本溢价和股票溢价在转增资本时,都不形成投资方的股息、红利收入。
在企业所得税层面,资本溢价和股票溢价部分是不作为企业收入。
其次,从税收法定主义原则来说,课税要遵循课税要素法定原则和课税要素明确原则,若法律、法规无明文规定,则不征税。
因此,是否征个人所得税,要看个人是否取得了符合税法规定的个人所得。
从个人所得税层面却对二者的课税要素作出实质区分,这是不合理的。
1.资本溢价转增资本不应视同“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
(1)企业实际没有进行利润分配。
资本溢价转增资本,企业在法律上未进行利润分配(没有履行利润分配的必要法律程序),在账务上也没有进行有关利润分配的会计处理(减少盈余公积或未分配利润金额,增加相关科目金额),其个人股东没有直接支配被投资公司累计盈余的权利。
(2)缺乏支持“视同利润分配”的法规依据。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收入者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的通知》(国税发〔2010〕54号)列举了应该视同利润分配的例子,即以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和除股票溢价发行外的其他资本公积转增注册资本和股本。
以未分配利润和盈余公积转增资本,企业的留存利润相应减少,在账务处理上视同利润分配,税务处理与账务处理保持一致是合理的;股票溢价收入以外的资本公积,如资产评估增值转增资本,是将所有者投入的资本以外的所得增加股本/注册资本,税务处理上视同利润分配也是合理的。
资本溢价转增资本的实质更接近股票溢价转增股本,和以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资产评估增值等形成的资本公积转增资本则有实质不同,因此将资本溢价转增资本视同利润分配是不合理的。
2.资本溢价转增资本不应视同转让股权征收个人所得税。
(1)投资者股权并未发生转移。
将资本溢价转增资本,个人投资者拥有的股权价值提高,但是拥有的股权比例并未发生变化,即股权没有发生实质转移。
(2)缺乏支持“视同股权转让”的法规依据。
“视同转让”征收个人所得税,应有明确的法规依据,但迄今为止,个人所得税相关文件中从未出现过“视同转让”的概念,因此,将股权出资视同转让有悖于依法征税的精神。
再次,从征管实践来说,以资本溢价转增资本,个人投资者未取得任何现金所得。
在交易主体缺乏纳税必要资金的情况下,如果强行予以征税,势必会导致税收影响正常、自主的经济活动而丧失中性立场(如个人有可能需要转让部分公司股权以取得纳税资金),也不利于建立征纳双方和谐关系。
如果参照企业所得税的处理,既不确认所得,又不增加投资的计税基础,待纳税人未来转让股权时,仅允许扣除个人的初始投资,增值部分缴纳个人所得税,则是较为合理的。
另外,在出台关于个人转让上市公司限售股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政策之前,如果资本公积转增资本环节不征个人所得税可能导致税收流失,在限售股转让的个人所得税政策改变之后,则不存在这一问题。
综上所述,归纳观点为:以资本溢价形成的资本公积转增资本的个人所得税征免规定应该和以股票溢价发行收入形成的资本公积转增股本一致,都不予征收个人所得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