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乘法运算定律.
- 格式:pdf
- 大小:36.66 KB
- 文档页数:1
教案:乘法运算定律课程名称: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版本: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乘法运算定律的概念和意义;2. 使学生能够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素养。
教学内容:1. 乘法运算定律的概念和意义;2. 乘法运算定律的应用;3. 相关练习题的讲解和解答。
教学步骤:一、导入1. 老师出示一些简单的乘法算式,让学生进行计算,例如:2×3,3×4,4×5等;2. 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算式,发现它们之间的规律。
二、新课讲解1. 老师讲解乘法运算定律的概念和意义,让学生明确乘法运算定律的定义;2. 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乘法运算定律的应用,例如:a×b=b×a,a×(b×c)=(a×b)×c等;3. 引导学生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例如:12×25,35×20等。
三、练习题讲解和解答1. 老师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计算,例如:21×32,45×34等;2. 引导学生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并解答学生的疑问。
四、课堂小结1. 老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明确乘法运算定律的概念和意义;2. 强调乘法运算定律在计算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素养。
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提问、练习题完成情况等方式,了解学生对乘法运算定律的理解和应用情况;2. 关注学生在计算过程中是否能够灵活运用乘法运算定律,提高计算效率。
教学延伸:1. 引导学生探索乘法运算定律与其他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例如:分配律、结合律等;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乘法运算定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乘法运算定律的概念和意义,以及具体的例子演示,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了乘法运算定律的应用。
在练习题环节,学生能够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提高了计算效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运算定律》教案2一. 教材分析《乘法运算定律》是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能够运用这两个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练习,引导学生发现运算规律,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乘法的基本运算,对乘法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计算时,部分学生可能会出现混淆,对运算定律的理解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和讲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能够运用这两个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运算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能够运用这两个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2.难点:对乘法运算定律的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例题和实际情境,引导学生发现运算规律。
2.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计算,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乘法运算定律的相关课件,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2.练习题:准备一些运用乘法运算定律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3.教学道具:准备一些小卡片、骰子等道具,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乘法的基本运算,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乘法运算定律的课件,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通过具体的例题,让学生发现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阐述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含义。
然后,让学生进行一些实际的计算题,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4.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运用乘法运算定律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乘法分配律知识点总结知识点:1、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或差)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或被减数、减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在把两个积相加(或相减),结果不变。
用字母表示数:(a+b)×c=a×c+b×c或(a-b)×c=a×c-b×c 补充知识点2、式子的特点:式子的原算符号一般是×、+(-)、×的形式;在两个乘法式子中,有一个相同的因数;另为两个不同的因数之和(或之差)基本上是能凑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
3、102×88、99×15这类题的特点:两个数相乘,把其中一个比较接近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改写成整十、整百、整千与一个数的和(或差),再应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运算简便。
乘法结合律知识点总结知识点:1、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用字母表示是:(a×b)×c=a×(b×c).2、使用时机:当几个数相乘时,如果其中两个数相乘得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就可以应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乘法结合律可以改变乘法运算中的顺序。
数字如;25和4、50和2、125和8、50和4、500和2等。
第一层,最基本的结构训练所选题目都与运算定律完全一致,目的是让孩子熟练掌握定律。
(a+52)×7,26×(31+x),a×39+b×39m×156+m×44含有字母的算式,意在通过拓展应用,帮助孩子进一步巩固乘法分配律的结构模型。
第二层初级变形通过对比练习,让孩子明确乘法结合律与分配律的异同,学会根据数据特点选择并优化计算方法。
206×14—6×1432 ×37+47 ×37+21 ×37方法指导:观察算式特点,既有乘又有加,既有乘又有减,再看有没有公因数。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乘法运算定律知识点汇总乘法运算定律:1、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a b b a ⨯=⨯。
2、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一个数,积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c b a c b a ⨯⨯=⨯⨯(。
注:乘法的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起来一起使用。
如:878125⨯⨯的简算3、乘法分配律:(1)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叫做乘法分配律。
用字母表示:c b c a c b a ⨯+⨯=⨯+)(。
(2)两个数的差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把所得的积相减。
用字母表示:c b c a c b a ⨯-⨯=⨯-)(。
4、乘法分配律的应用:①类型一:c b c a c b a ⨯+⨯=⨯+)( c b c a c b a ⨯-⨯=⨯-)(。
②类型二:c b a c b c a ⨯+=⨯+⨯)( c b a c b c a ⨯-=⨯-⨯)(③类型三:)199(99+⨯=+⨯a a a )1(-⨯=-⨯b a a b a④类型四: 99⨯a 102⨯a )1100(-⨯=a )2100(+⨯=a 1100⨯-⨯=a a 2100⨯+⨯=a a5、除法的性质: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两个除数的积。
用字母表示为:)(c b a c b a ⨯÷=÷÷6、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乘)或者缩小(除以)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叫做商不变性质。
用字母表示:a ÷b = (a ×c) ÷(b×c) ,a ÷b = (a ÷c) ÷(b÷c)。
乘法运算定律姓名:
乘法有三种运算定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要注意这些运算定律的作用和区别。
1.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用字母表示:a×b=b×a
2.乘法结合律:用字母表示:
3.乘法分配律:
用字母表示:
一、判断 1.7×25×4=7×(25×4)只用了乘法结合律。
()
二.在□内填上适当的数,并在横线上填上所应用的乘法运算定律。
1.125×34×8=125×□×34(乘法__________律)
2.(72×□)×4=72×(25×□)(乘法___________律)
3.(200+□)×25=200×25+4×25(乘法___________律)
三.简便运算。
(能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算式里,只有乘法;能运用乘法分配律的算式里,有乘法还有加法或减法。
)
49×40×25(25×115)×48×9×125
125×50×8×4125×(8×40)38×5×4
(25+20)×447×15+33×15125×22-12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