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与脑电图检测在癫痫儿童发作期中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195.69 KB
- 文档页数:2
长程视频脑电监测中发作性事件的识别与处理策略[摘要]目的探讨长程视频脑电监测中痫性或非痫性发作性事件的识别与处理策略。
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6月西京医院脑电生理监测中心拟诊为癫痫或可疑癫痫的连续性非选择性患者156例,对监测过程中出现的发作性事件进行总结分析。
结果 156例患者中35例(22.4%)长程视频脑电图监测到临床发作,总发作次数达109次,其中34例可见发作时同步痫样放电而确诊为癫痫,1例发作期无同步痫样放电而诊断为非癫痫发作,14例根据视频脑电监测结果修正了发作类型的诊断。
结论长程视频脑电监测中发作性事件的正确识别对癫痫的诊断及分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也有助于鉴别痫性与非痫性发作,尤其应重视对脑电图的各项监测指标进行科学、综合的判读。
[关键词]癫痫视频脑电图发作性事件癫痫样放电癫痫是神经科常见病、多发病,其发作形式复杂多变,发作时间难以预测,且患者和家属不易准确描述发作过程,有时与非癫痫发作鉴别困难。
随着长程视频脑电监测(V-EEG)的推广与应用,实现了同步观察临床发作与脑电图、心电图、肌电及眼动等各项指标的变化,对于癫痫及癫痫综合征的诊断及分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也是鉴别痫性与非痫性发作的主要手段[1,2]。
为进一步探讨脑电监测中发作性事件的准确识别和处理策略,我们选取在西京医院癫痫门诊拟诊为癫痫或可疑癫痫行长程视频脑电图检查的连续性非选择性患者共计156例,对监测中出现的临床发作进行登记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
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连续性非选择性行长程视频脑电监测的156例患者中共有35例记录到临床发作,其中男15例,女20例,年龄3个月~76岁,平均26岁。
所有受检者经神经内科癫痫门诊医生详细询问病史及查体确诊或疑诊为癫痫,并行头颅CT或MRI检查,详细记录用药史及临床控制情况。
1.2方法:使用32导视频脑电监测系统 (America Bio-Logic 40 channel advance video EEG systems,with photic stimulator),按照国际10-20法则安放盘状电极监测24小时,记录包括清醒、睡眠各期及标准诱发试验的脑电活动。
脑电图临床应用及价值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 EEG)是一种记录脑电活动的非侵入性方法,通过记录头皮上的电信号,可以对脑部功能和疾病进行评估。
脑电图在临床上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可以帮助诊断和治疗许多脑部疾病,并为研究脑部功能提供重要的数据。
以下是脑电图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
首先,脑电图在癫痫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
癫痫是一种脑部电活动异常引起的慢性疾病,脑电图可以帮助确定癫痫发作的类型、频率和持续时间,从而为正确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例如,通过分析脑电图可以判断癫痫发作是部分性还是全面性的,根据癫痫发作的特点和脑电图的结果可以选择合适的抗癫痫药物进行治疗。
其次,脑电图还可以用于评估睡眠障碍。
睡眠障碍是指影响一个人正常入睡、保持睡眠或者醒来的疾病,常见的有失眠、睡眠呼吸暂停和睡眠行为紊乱等。
脑电图可以记录睡眠过程中脑电活动的变化,通过分析不同睡眠阶段的脑电图可以评估睡眠质量和诊断睡眠障碍。
比如,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的脑电图常常表现出呼吸暂停时脑电活动的停滞和唤醒反应,这对于睡眠呼吸暂停的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此外,脑电图在评估脑损伤和神经系统疾病方面也有应用。
脑损伤(如脑震荡或脑梗塞)和神经系统疾病(如帕金森病和阿尔茨海默病)会引起脑电活动的异常变化,脑电图可以帮助评估脑部疾病的严重程度和进展情况。
例如,脑电图可以检测到帕金森病患者在静止状态下出现的脑电节律异常,这对于帕金森病的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此外,脑电图还可以用于评估认知功能和脑发育。
脑电图可以反映脑部的电活动和连接情况,通过分析脑电图可以评估大脑功能的健康水平。
例如,在儿童脑电图分析中,可以评估大脑发育是否正常,以及评估学习和认知能力是否受到影响。
另外,脑电图还可用于评估药物的影响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的治疗效果。
例如,某些药物会对脑电图的频率和振幅产生影响,通过脑电图可以监测药物的疗效和调整治疗方案。
此外,脑电图还可以用于评估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改善或恢复,比如人们可以通过脑电图训练提高自我控制能力,改善注意力和记忆力等认知功能。
癫痫发作与脑电图信号变化的相关性引言癫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了解癫痫发作与脑电图信号变化之间的相关性对于诊断和治疗该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癫痫发作过程中脑电图信号的变化,并阐述这些变化与癫痫发作之间的关系。
一、脑电图(EEG)在癫痫发作中的应用1. 癫痫概述癫痫是由于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的一种慢性神经系统障碍,表现为反复发作的癔样现象。
脑电图是检测和记录大脑活动强度和节奏的方法,在癫痫诊断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2. EEG特征脑电图通过记录头皮上的电极放置在头皮表面捕捉并记录人类大脑活动。
正常情况下,EEG呈现出一定程度上相干、规则且频率稳定的波形,而在癫痫发作期间,脑电图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3. 癫痫发作过程中脑电图信号变化癫痫发作期间,常常观察到以下脑电图信号变化:- 突然出现的频率异常高或低的波形。
- 异常快速出现和消失的放电活动。
- 伴随着强大、非典型放电特征的尖锐放电波。
二、癫痫发作与脑电图信号变化之间的相关性1. 脑区与癫痫脑区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影响着癫痫发作及其脑电图信号变化。
癫痫多与颞叶、额叶以及全面性器质性损害相关。
每个人不同的感觉和认知功能对应于不同的脑区,而当这些区域神经元发生异常放电时,就会引起相应功能丧失和癫痫发作。
2. 特定脑电图波形与癫痫种类相关性不同类型的癫痫在脑电图上有不同的表现。
例如:- 尖慢复合波:提示部分性复杂发作。
- 快速频率的放电:提示全面性肌阵挛发作。
3. 癫痫类型与脑电图慢波相关性不同类型的癫痫在脑电图上显示不同的慢波形式。
例如:- 部分性发作:表现为节律明显减慢的慢波。
- 全面性发作:表现为放电扩散以及广泛抑制,伴随着较快频率的活动。
三、癫痫发作特征与胶质细胞相关性1. 胶质细胞在癫痫中的功能调控胶质细胞在神经系统中起到了重要的调控和支持功能。
它们参与了神经元兴奋性和抑制性平衡以及突触传递等过程。
异常活跃或失去正常功能的胶质细胞可以导致癫痫发作。
儿童睡眠中癫痫性电持续状态的研究进展张燕燕【期刊名称】《河北医学》【年(卷),期】2018(024)004【总页数】4页(P694-697)【关键词】儿童;睡眠中癫痫性电持续状态;电-临床综合征;神经心理损伤【作者】张燕燕【作者单位】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童血液与神经科,山东滨州 256600【正文语种】中文儿童癫痫发作间期常常可以见到异常活跃的脑电图,尤其是在浅睡眠期,可见癫痫波增强,如果在非动眼快速时期出现持续的广泛性棘慢波,这属于病态改变,称为睡眠中癫痫性电持续状态(Subclinical electrical status epilepticus induced by sleep,ESES)。
1971年Patry首先提出了ESES概念[1]。
睡眠中持续性癫痫样放电会造成严重的神经心理损害,尽管大部分患儿于青春期前后临床症状和脑电图趋于好转,但造成的神经心理损害是不可恢复的。
因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ESES 对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有重大意义。
1 ESES特点①ESES发病率比较低,仅有0.2%~0.5%,男性患儿多于女性患儿[2]。
儿童时期特殊的脑电图现象,在睡眠中非快速动眼期(NREM)出现的持续癫痫样脑电发放现象。
②具有年龄依赖性、自限性,一般于5岁左右起病,多于青春期前后趋于消失。
③可伴随多种形式的癫痫发作,同时引起不同程度的神经心理损伤。
④少数出现ESES现象患儿从无癫痫发作,但不管临床发作的有无或次数多少,持续数月至数年的ESES均可引起持续性的认知和(或)神经心理的损伤。
2 ESES诊断标准目前诊断标准尚未统一。
大部分学者认为在睡眠中非快速动眼时期脑电图呈现弥慢性或者广泛性持续棘慢波发放在≥85%即可诊断ESES(棘慢波指数SWI≥85%)。
也有专家认为超过50%即可诊断。
还有专家提出只要在睡眠中异常放电较之前大量增加,并且伴有逐渐加重的认知和行为变化即可诊断ESES[3]。
目前应用最多的是SWI≥85%诊断为ESES。
2024癫病发作预测的研究进展摘要癫病发作的不可预测性严重影响癫病患者的安全、就业能力和生活质量。
一个可靠的癫病发作预测系统能够在发作前至少几分钟提供警告,以便患者能及时采取适当行动。
近年来,脑电图、心电图、周期节律分析、影像学、可穿戴设备等技术的应用为基千多指标精准预测癫病发作提供了新的见解。
为了更好地将癫病预测从研究挑战发展为临床现实,文中就最新的癫病发作预测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该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提出建议。
癫病是全世界最常见的慢性神经系统疾病之一,影响全球约6900万患者[ 1 ]。
癫病发作存在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容易导致患者溺水、烫伤、骨折、猝死等致残致死性情况。
癫病患者发生意外事故猝死的风险是普通人群猝死的27倍,在神经系统疾病中仅次于脑卒中[ 2 I 3 ]。
为了降低癫病突发带来的严重疾病负担,尤其是伴随着近年来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入可穿戴设备(wear.able devices, WD)和可植入设备等领域的发展,对癫病发作机制研究的日益深入以及新型生物标志物的发现,基千各类指标的癫病发作预测研究成为了热点和重点。
我们以"seizure prediction""seizure forecasting""seizure anticipation”作为英文关键词检索PubMed、Embase及Web of Science数据库,尽可能选择5年内发表的相关文献,主要针对癫病患者的脑电图(electroencep h alogram入心电图(electrocard i ogram入周期节律、影像、血液等多维度特征对该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对该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从临床角度提出建议。
一、基千电生理信号的癫病发作预测研究1脑电图:脑电图是癫病发作预测研究中的最常用、最高效的工具之一。
有研究者发现其可以预测未来几天内的癫病发作,是近年来该领域最重大的突破之一[ 4 / 5 ]。
脑电图的应用和结果判定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是通过精密的电子仪器,从头皮上将脑部的自发性生物电位加以放大记录而获得的图形,是脑神经细胞电生理活动在大脑皮层或头皮表面的总体反映。
脑电图对于诊断和评估多种神经系统疾病具有重要意义,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脑电图的应用和结果判定。
一、脑电图的应用1、癫痫的诊断癫痫是脑电图应用的最主要领域之一。
癫痫患者在发作间期和发作期脑电图通常会出现特征性的改变,如棘波、尖波、棘慢波综合等。
通过对脑电图的长期监测,可以帮助确定癫痫的类型、发作起源部位,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
2、睡眠障碍的评估脑电图可以用于评估睡眠质量和睡眠障碍。
在睡眠过程中,脑电图会呈现出不同的波形特征,如非快速眼动睡眠期(NREM)的慢波和快速眼动睡眠期(REM)的低幅快波。
通过分析脑电图的变化,可以诊断失眠、嗜睡症、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睡眠相关疾病。
3、脑部器质性病变的诊断如脑炎、脑肿瘤、脑血管疾病等,脑电图可能会出现弥漫性或局限性的异常。
虽然脑电图对于这些疾病的诊断并非特异性的,但可以提供辅助诊断信息,尤其是在疾病早期或影像学检查不明显时。
4、精神疾病的研究脑电图在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焦虑症等精神疾病的研究中也有一定的应用。
例如,某些精神疾病患者可能存在脑电图的异常节律或功率分布改变。
5、脑功能研究脑电图可用于研究大脑在认知、学习、记忆等过程中的电生理活动,帮助我们了解大脑的功能机制。
6、昏迷患者的评估对于昏迷患者,脑电图可以评估大脑的功能状态,预测预后。
二、脑电图的结果判定1、正常脑电图正常成年人在清醒、安静、闭目状态下,脑电图主要表现为α波,频率为 8 13Hz,波幅为20 100μV,主要分布在枕叶和顶叶。
此外,还有β波(频率大于 13Hz)、θ波(频率 4 7Hz)和δ波(频率小于4Hz),但在正常情况下,这些波的出现比例较少。
儿童的脑电图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变化,具有不同的特征。
儿童癫痫长时间EEG监测与常规EEG检查对照分析
朱明社;欧阳珊
【期刊名称】《湖南医学》
【年(卷),期】1992(009)006
【摘要】癫痫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的综合征,患病率较成人为高。
为了提高EEG对小儿癫痫间歇期的诊断水平,我室对30例初诊为儿童癫痫的患儿进
行了长时间的EEG监测,大多数病例并进行了药物诱发睡眠EEG,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仪器与方法.我室使用的是日本光电公司4314B型14导脑电图仪,定标50μV/5mm,时间常数0.3,走纸速度15mm/s或30mm/s,按照国际10~20系统安放头皮电极,常规采用单极、双极及三角导联,必要时加特殊导联。
病人取坐位、站位和平卧位闭目描记,进行睁闭眼、过度换气3分钟试验及声光刺激试验,并用荧光屏监视患儿状况。
常规EEG检查描记时间不少于20分钟,长时间EEG监测包括清醒图加药物诱发睡眠试验。
【总页数】2页(P331-332)
【作者】朱明社;欧阳珊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8.04
【相关文献】
1.癫痫患者剥夺睡眠-睡眠诱发EEG与常规EEG对比分析 [J], 张双辉
2.小儿脑肿瘤的EEG与颅脑CT检查结果的对照分析 [J], 任榕娜
3.小儿散发性脑炎CT与EEG检查结果的对照分析 [J], 幸军;叶惠珍
4.Video-EEG监测对儿童癫痫的临床诊断价值 [J], 潘海涛
5.小儿脑肿瘤的EEG与颅脑CT检查结果的对照分析 [J], 任榕娜;陈新民;李铭山;雷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