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售:最后一根稻草?
- 格式:pdf
- 大小:170.82 KB
- 文档页数:3
两年前,亲自体验了一次传说中如梦一样的买楼经历。
2017年前半年到2018年后半年,是西安房价突飞猛进翻一番又翻一番的时段。
当时,售楼的基本模式是销售团队在运作,先让有意向的顾客交两万诚意金,说随时可退,其实一缴,就把你套住了,根本就退不了,然后被迫去选房。
选房还不在售楼处,把你拉到一个很偏远的农家乐庄园,现场氛围跟传销没什么两样,什么信息都不讲,排号进去选,限时三分钟拍板,缴五万元定下来。
三分钟能选个什么房,等你糊里糊涂把钱交缴了,出来才回过神来,原来中招了,两个大巴拉来的人,有一半是房托。
再等你把合同签了,从此置业顾问电话再也打不通了,可是楼还是水中月,慢慢等着去吧。
有了这一次险恶的经历,便开始留心售楼的套路和陷阱,今天把这些经验分享出来,希望对看到的买房者有用。
销售团队售楼十大套路套路一:开盘都是人山人海在项目开盘时,活动现场都是人头攒动,可能是项目本身人气高,但也有可能是开发商雇佣的人。
正常来说选房过程会非常冗长,而开发商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你认为买房不容易产生急躁情绪失去理性被置业顾问牵着鼻子走。
套路二:首次开盘性价比高一般项目首次开盘定价会相对便宜,原因是第一次售卖会掺杂很多"关系户",这时候大家普遍认为,推出房源会是最优质的、价格也是最低廉的,买了一定"赚"!但是!要提醒您,一些体量大的项目后续房源的价格非常可能浮动不会太大,如果二期甚至三期开盘时间与一期间隔较短,价格基本不会变化太大,并且开发商不会把所有优质房源一期全部放完,反而一期开盘因为一些"关系户"的存在,优质房源反而难抢。
套路三:销控板已售房源有猫腻又是一个惯用套路,售楼处工作人员一般会对案场设置的销控板进行特殊处理,贴上"已售"标签的房源并不全是已经卖掉的房子,其中会有一部分是开发商自己的房源,或者某些房源原本就不打算销售。
眼见不一定为实,看房时大家要留心。
龙源期刊网 什么是压垮中小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作者:来源:《上海企业》2013年第03期资深财经评论员郎咸平博客:有经济学家用了“三荒两高”来评价现在中小企业的困境:“钱荒、人荒、电荒、高成本、高税收”,可以说它们的日子是非常的不好过。
有民间资本“风向标”之称的浙江温州,近来接连有数家知名中小民企倒闭,一时之间,有关“钱荒”、“倒闭潮”等议论突然升温,有财经界评论员甚至称“温州民间金融泡沫接近崩溃”。
之后,这场“倒闭潮”的话题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沿着东南海岸线一路蔓延,东莞随即也陷入到“倒闭潮”传言的漩涡中,“制造业寒流”再一次侵袭的担忧弥漫着整个产业。
所谓高利贷的问题,已经不是一个因素,而是折射出我国金融体系目前存在一个问题,这个跟“用电荒”不一样,“用电荒”就是缺电,“用工荒”是缺工人,不是缺钱这么简单,而是中国金融体系目前出现一个危机,没有办法给中小企业“输血”。
如果这次再打击高利贷的话,中小企业将更危险。
我们也不要说正规的金融体系风险就小,银行62万亿的信贷里面,担保公司才几百个亿,小额贷款公司才几千个亿,占百分之零点几,即使是它出了风险,能有多大呢?银行贷款是要找低风险的,中小企业风险不低,银行怎么会投资中小企业呢?这不现实。
必须得有人愿意承担风险,这就是为什么美国会有纳斯达克,纳斯达克成立的原因就是帮助那些高风险的中小企业融资。
请问我们的水平能有纳斯达克高吗?当然没有。
那再把高利贷给它砍了,请问你中小企业怎么成长?那么,目前打击谁?国有企业呢,银行呢,它放高利贷有没有人打击它?没有嘛,所以这是不公平的。
比如说,今天需要钱,去借10个亿,存在银行里,然后按照这个存款再去做抵押,再做担保,再贷10个亿,等于收两次利息。
这才是真正的高利贷!还有委托贷款、信托贷款,已经占到20%—60%,这都是风险不可控的,这些出了问题,那才是真正的大问题,国有企业、国有银行的借贷,它们才危险。
清仓大甩卖经典广告词搞笑在商业的世界里,清仓大甩卖是一种常见的促销手段。
而那些搞笑的广告词,就像是一把神奇的钥匙,能瞬间打开消费者的钱包,让他们忍不住走进店里一探究竟。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那些让人捧腹大笑的清仓大甩卖广告词吧!“老板带着小姨子跑路啦,全场清仓大甩卖!”这恐怕是最经典的清仓广告词之一了。
想象一下,老板的情感纠葛竟然成了甩卖的理由,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这种充满戏剧性的表述,瞬间抓住了人们的好奇心,让人想知道到底能捡到多大的便宜。
“清仓清仓,清到老板娘心慌慌!”这句广告词把老板娘的心情都给描绘出来了,仿佛老板娘正站在一旁,为这疯狂的甩卖而感到焦虑不安。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清仓大甩卖,错过后悔一辈子!”这语气,简直是在对路过的人进行“威胁”,仿佛不买就会犯下人生中最大的错误一样。
可就是这种夸张的说法,反而让人忍不住停下脚步。
“清仓甩卖,价格低到老板想跳楼!”老板都要跳楼了,这价格得多低啊!让人不禁好奇,到底是怎样的低价能把老板逼到这个份上。
“买一送一,买二送三,买得越多送得越多,不买就是亏!”这广告词听着就让人觉得,要是不买点什么,简直就是对不起自己。
仿佛错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不趁机多买点就是吃了大亏。
“清仓大甩卖,一件不留,全部清空,只为给仓库放个假!”仓库都需要放假了,这理由可真是新鲜又搞笑。
让人觉得商家为了甩卖,真是无所不用其极。
“衣服鞋子大甩卖,穿上它们你就是街头最靓的仔,价格便宜到让你怀疑人生!”谁不想成为街头的焦点呢?而且价格还能让人怀疑人生,这得是多低啊,很难不让人心动。
“清仓啦清仓啦,商品都在哭泣,求你把它们带回家!”商品会哭泣?这奇特的想象让人觉得这些商品仿佛都有了生命,正在可怜巴巴地等待着新主人。
“甩卖甩卖,疯狂甩卖,价格比骨折还低!”骨折已经够疼了,这价格居然比骨折还低,可见有多便宜。
“清仓大处理,不买就是傻瓜,买了就是聪明绝顶!”这是在考验大家的智商吗?不买就成傻瓜了,谁愿意承认自己傻呢?“老板疯了,员工傻了,清仓价格低到离谱!”连员工都傻了,这混乱的场面通过广告词就能想象出来,让人觉得此时不买更待何时。
终端销售五大死穴破解-讲义及答案(终端销售是企业销售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实现销售目标的关键所在。
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很多销售人员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导致销售终端效果不佳。
本文将介绍终端销售过程中的五大死穴,并提出相应的破解方法。
一、死穴一:目标不明确在销售终端中,如果没有明确的销售目标,就无法有效地展开销售活动。
销售人员需要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要销售多少产品,达到多少销售额。
只有明确了目标,才能有明确的行动计划和销售策略。
破解方法:1. 设定具体的销售目标,如销售数量、销售额等,以激励自己积极主动地开展销售活动。
2. 制定行动计划,明确每天、每周、每月要进行的销售活动,并设定相应的任务和时间节点。
3. 进行销售活动时,要时刻关注目标,确保自己的行动符合目标要求。
二、死穴二:沟通不畅销售终端是一个需要与各方进行有效沟通的过程,包括与客户、经销商、上级领导等进行沟通。
如果沟通不畅,容易导致销售方案未被理解、反馈信息不明确等问题。
破解方法:1. 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提前了解对方的需求和关注点,以便能够准确地传递销售信息。
2. 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进行沟通,避免使用过多的专业术语和复杂的句子结构。
3. 倾听对方的需求和意见,尊重他人的意见,并及时做出回应,以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
三、死穴三:缺乏专业知识销售终端需要销售人员具备一定的产品知识和销售技巧。
如果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很难对客户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也无法说服客户购买产品。
破解方法:1. 不断学习并提升自己的产品知识,了解产品的特点、优势和应用场景。
2. 经常参加培训课程,学习销售技巧和方法,提高自己的销售能力。
3. 与产品相关的部门或同事进行交流和合作,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四、死穴四:不善于建立关系终端销售是一个涉及多方关系的过程,包括与客户、经销商、上级领导等建立良好的关系。
如果不善于建立关系,就难以获取资源支持和推动销售的进行。
售完即止话术
1.先买先得,售完即止!
2.现货优惠,售完即止。
3.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售完即止。
4.物美价廉,售完即止。
5.售罄在即,售完即止!
6.量少优惠多,卖完即止。
7.优惠多多,卖完即止。
8.数量有限,错过就没有下一次了。
9.错过这个优惠,还要再等一年。
10.时间到了我们就下架了!别再犹豫了。
11.还在等什么,马上恢复原价了。
12.今天的优惠数量有限,只有100个,卖完就没有了。
13.今天只限在我的直播间有这个价格,卖完就下架。
14.倒数10个数,限量抢购就开始,卖完就下架。
15.这个优惠只有这次,错过就没有了。
16.卖完就下架,还在犹豫什么。
17.这个优惠百年难遇,错过了就损失巨大啊。
18.一个单品就只有500件,500件之后就下架了。
19.这么优惠的价格,你还在等什么,卖完就下架了。
20.数量有限,先到先得,卖完即止。
21.错个这个村,可就没这个店了。
售完即止!。
致命稻草一个销售人员,在交易达成的过程中起到的作用,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但是往往都会走极端,以偏概全;而我的理解是,置业顾问要努力并成为那最后一根致命稻草,它的作用不是压垮驴子,而是打破已有的或是自己建立起来的平衡,这就存在一个恰当的时间点,而这个时间点就是要重点分析和追求的。
在房地产营销过程中,我个人习惯把工作对象分成3种:1、产品本身;2、客户;3、大环境;1、产品本身:一套房屋或者商铺,均是由不可调节因素(物理特性)和可调节因素(付款方式和价格)构成,简单的理解就是“定因”和“变因”。
但凡客户,大多先问活因,更多的是价格,价格是商品的共性,是容易比较的部分,而无论价格多少,买方总是嫌贵、卖方则往往觉得物有所值,这是双方不可更改的初衷。
很多时候,销售人员一开始就过早陷入和客户的价格争论,存在空谈,也就是纸上谈兵,往往僵持住,对后续的推介而言,自己给自己下了绊子。
回忆自己的过往的销售,我总是主动避免犯这样的错误,尽量绕开这一敏感的话题,先从推介开始,实在不行,就避实就虚,不和客户过早进入价格争论,再三努力都不行,甚至适当冷落客户,力求让他们跟随自己的节奏。
定因,其实是双方博弈的重点,一套房产,由于地段、位置、开间、进深、楼层、朝向还有面积等的不同,产生各自独具一格的死因,可谓龙生九子个个不同。
当然,如果互相比较的话,高低贵贱还是能分得清清楚楚的,这也直接体现在活因上面,品质好自然单价也高。
我们销售人员相对客户,有足够的条件来先做好每一套房产的研究,准备妥当后,就要求我们能用最短的时间让客户对定因方面,尽可能做到全方位的认同,这其中也会夹杂变因,两者其实是相辅相成的,不可分割,这就要看销售人员如何把握了。
客户对房产的认同程度,大致和细分成以下几种:1、完全不认同;2、小部认同:3、部分认同;4、大部认同;5、完全认同。
只要是有意向的客户,基本上都是从2、3、4这几各阶段进入的,那么我们就要努力让他们进入第5个阶段。
银行暴利时代开始终结
佚名
【期刊名称】《汽车纵横》
【年(卷),期】2012(000)008
【摘要】银行乃经济中的中间产品,本身并不创造财富。
中国银行业的暴利,已经开始窒息经济的正常发展。
在中国的任何一个城市,银行多过公共厕所,可见其利润之高。
银行中间业务不足,风险控制能力差,资金运作效率低下,是中国银行久为人诟病的通病。
缺少竞争,使这些问题的改善十分缓慢,银行依然躺在政策保护之下吃利差,而且越吃越风光。
市场开放,利率市场化之下,银行的暴利时代已经开始结束。
【总页数】1页(P142-14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832
【相关文献】
1.奶粉暴利时代终结或言之尚早 [J], 梅久高
2.煤炭暴利时代终结 [J], 李文友;
3.茅台经销商暴利时代终结 [J], 辛颖
4.房企暴利时代或将终结 [J], 孙蔚
5.毛利率下滑,下半年房企利润空间或仍承压地产暴利时代终结?万科祝九胜“心里忐忑”,孙宏斌说下半年惨烈 [J], 李永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不懂心理学,就不要卖房子。
售楼处其实是个战场,一招不慎就会被打败网上资料并不多.大概的意思就是说,让喜户产生购买行为的压力.和股市里头”卖压”是房地产业内的行话r的卖压完全不是一个概念.股市里面■卖压大说明股票被看空.被大量卖出,那就是館市了,总之不是个好事.但在房地产的室场,卖压则是越大越好.卖压越大.喜户越有买房的冲动,最好开盘”日光”排队抢房,那就基本上是理想的极限值了.卖压实际上是喜户感受到的压力,本质上是个心理学的事.室场如何通过氛围的营造和销售技巧•影响喜户的买房心理还是挺有意思的.不仅涉及到消蔓心理学,还涉及到设计心理学和价格心理学.莒销中心走一趟.说不定你对人性的理解•都会更深刻一点.01设计心理学:影响氛围“一进售楼处,就特别想买房”设计心理学有多重要?据说澳门的很多赌场,在设计上都耗资不菲,从你进入它的大门开始就已经走进了一个精心设计的局.r装修上•目之所及都是金碧辉煌,纸醉金迷完全改变你对金钱的帳念,毕意在黄金堆里,你不会在意一点小钱,布钱完全没有理性可言・光线和温度也是24小时保持恒定,不仅没时钟r而且没有窗,让你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不知不觉的延长停留的时间.甚至连氧气浓度都专门定制■高达30% ,目的就是让你兴奋r不知疲倦.售棱处要达到的目的,其实也是一样,通过一切的设计手段,尽量留喜、尽量洗脑、尽量逼定.1,音乐,一场不动声色的潜意识营销售楼处的音乐是很廃性的,而且不同的销售节点播放的音乐,节奏完全不同.据说有美国字者做过硏完,顾客的消费行为往往与音乐节奏合拍,当节奏加快每分钟到达108 拍的时候r顾喜成交频率会加快;而当音乐节奏降低到每分钟60拍的时候r顾喜在店里停留时间就会延长.因此■对应到项目不同的销售阶段.往往有不同的音乐策略:强销期配合火热的销售气氛,主要促成交,音乐要激越兴奋■节奏紧张.待效期现场人流量不足,要尽量留客,轻松愉快的音乐背景,妥妥的能起到助攻的作用.实际上■售棱处音乐策略在一些房企甚至形成了标准化的管理模块,例如一向主张强销售的碧桂园,音乐方r室甚至细化到,标准化管理原则,注意事项』音量分贝控制,曲目档期节奏等等.很多经捡丰富的操盘人,也有目己一套带若走的音乐模板,这也是日积月累的营销经釜。
财讯NEWS16投资与理财01 November 2018声音VOICE9月21日,广东省房地产协会向副会长单位下发《关于请提供商品房预售许可有关意见的紧急通知》。
通知称,广东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已拟定有关材料,建议逐步取消商品房预售制度,全面实施现售。
消息一经披露,即刻引发房地产行业的强烈震动,住房城乡建设部连夜辟谣澄清。
此事刚刚平息,全国首例商品房现房销售试点项目——龙华“金茂府”,近日又在深圳登场亮相,现房销售的传说终于变成现实。
现房销售对房地产究竟会有哪些影响?房价会因此下降吗?商品房预售本质是房地产开发的项目众筹。
中国房地产行业30多年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商品房预售制度。
房地产开发企业之所以热衷于商品房预销售,不外乎以下三点:一是提前锁定客户,二是加速资金回笼,三是缩短项目周期。
在商品房预售的催生下,房地产开发商犹如加足马力的发动机,一飞冲天,房地产高杠杆效应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现房销售和期房预售可以说各有利弊。
一般来说,现房销售的房屋质量、产品价格、设计风格等比较透明,房产交易争议相对少些。
而期房预售则存在诸多不确定性,比如工程烂尾、违规销售、房屋质量、面积调整、容积率变更、延期交付等问题,都可能引发房产交易纠纷。
前不久,厦门万科项目因价格下调,引发老业主退房风波,一定程度上暴露出商品房预售的弊端。
深圳现房销售试点是出于维护消费者权益,还是抑制房价过快增长呢?从分析看,有维护消费者权益的成分,但抑制房价过快增长或是主因。
多年来,深圳房价一直领涨全国,采取何种方式抑制房价过快增长,深圳特区一直在努力尝试。
在限购、限贷、限价等各种调控手段都无法撼动房价的情况下,房地产销售又回到“起点”——现房销售的老路上来。
在房地产调控高压不减,金融乱象整治加码的背景下,房地产开发商的融资渠道正被一个个“堵死”,房地产遭遇前所未有的行业融资危机。
现房销售模式的推出,更是“掐住”了房地产融资的“咽喉”,房地产开发企业或将陷入进退两难的窘境。
销售技巧:为什么高价总是打败低价销售技巧:为什么高价总是打败低价曾经有一个业务员问老板:“市场上有一个小厂,价格很低,很难对付,怎么办?”老板反问道:“既然这家厂这么厉害,为什么一直是家小厂,而我们却是大厂呢?”实际上,低价在市场上通常只是扮演着“搅局”的角色,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在对抗性竞争中,高价经常被低价搅得心烦意乱甚至胆战心惊,但低价最终总是难敌高价,甚至在高价面前一败涂地。
我们经常发现,市场上销量最差的商品,通常也是价格最低的商品。
除非有绝对的成本优势和产品结构优势,低价不再是常规竞争手段,而是战略竞争手段。
在常规的价格竞争中,低价经常被有经验的营销者视为绝望者的“救命稻草”,而且往往也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价格高低不是一个纯粹的定价问题,而是营销的核心问题。
营销大师科特勒说:“你不是通过价格出售产品,而是出售价格。
”老师说:“推销是通过价格把产品卖出去,营销是通过产品把价格卖出去。
”价格以及围绕支撑价格所开展的营销活动,构成了营销体系。
低价还是高价,其实是推销与营销的区别。
我们经常看到,低价决定了营销的核心要素只能是价格,因为低价无法支撑其他营销活动。
高价决定了它的营销活动可以是丰富多样的,这是由价格所产生的政策空间决定的。
高价打败低价是市场的常态,低价打败高价是个案。
当然,产业集中过程中战略性的价格战是例外。
营销是把价格卖出去,学会卖价格才领悟了营销的真谛。
大众对于价格的“常识”,恰恰是营销专业角度的误区。
低价的无能我们经常看到,“裸价”上市基本上是失败的。
所谓“裸价”,就是价格到底,除此之外,没有营销费用。
“裸价”上市的产品,除了上市之初可能在渠道引起一定影响之外,基本上很难在消费者中产生影响。
消费者的购买必须建立在他们对产品的认同基础之上。
这种认同源于包装、价格、消费体验(如品尝、试用)、市场推广、品牌传播等。
产品上市之后,除了包装和价格的认同之外,其他认同方式都需要一定的营销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