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再制造的PY160C平地机链传动设计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120.30 KB
- 文档页数:2
链传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链传动的定义、类型及在工程中的应用。
2. 学生能掌握链传动的工作原理,包括链条与链轮的啮合关系、传动比的计算。
3. 学生能描述链传动的主要优缺点,并分析其在不同场合的应用前景。
技能目标:1. 学生能通过实际操作,学会正确安装和调整链传动系统。
2. 学生能够运用公式和图表进行链传动的设计计算,解决简单工程问题。
3.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一个简单的链传动装置的制作,并展示其工作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传动系统的兴趣,激发其探究物理世界的热情。
2.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在团队中沟通、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强化学生的工程意识,提高他们对技术应用于生活的认识和尊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属于工程技术领域,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建立对链传动系统的认识。
学生特点分析:考虑到学生处于能够理解抽象概念并具有一定的动手能力的年级,课程设计将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激发学生兴趣和探究欲。
教学要求分析:要求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动手实践,加深对链传动原理的理解,并在实际操作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工程实践技能。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理论知识:- 链传动的基本概念、类型及特点。
- 链传动的工作原理,包括链条与链轮的啮合关系、传动比的计算。
- 链传动的设计计算方法,如链条的选用、链轮的设计等。
教学内容关联教材章节:第二章《链传动》第一节、第二节。
2. 实践操作:- 链传动装置的安装与调整方法。
- 链传动装置的制作,包括链条的连接、张紧装置的安装等。
- 链传动装置的运行测试,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教学内容关联教材章节:第二章《链传动》第三节、第四节。
3. 小组讨论与展示:- 分组讨论链传动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
- 各小组制作链传动装置,并展示其工作过程,分享制作经验。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毕业设计链传动设计一、链传动概述链传动由两个链轮和绕在两轮上的中间挠性件——链条所组成。
靠链条与链轮之间的啮合来传递两平行轴之间的运动和动力,属于具有啮合性质的强迫传动。
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滚子链传动。
图链传动简图图链条实物1.1链传动的特点与带传动、齿轮传动相比,链传动的主要特点是:没有弹性滑动和打滑,能保持准确的平均传动比,传动效率较高(封闭式链传动传动效率=0.95~0.98);链条不需要象带那样张得很紧,所以压轴力较小;传递功率大,过载能力强;能在低速重载下较好工作;能适应恶劣环境如多尘、油污、腐蚀和高强度场合。
但链传动也有一些缺点:瞬时链速和瞬时传动比不为常数,工作中有冲击和噪声,磨损后易发生跳齿,不宜在载荷变化很大和急速反向的传动中应用。
1.2链条的种类通常将链条划分为传动链、输送链、曳引链和专用链四大类。
作为传动链主要有短节矩精密滚子链,简称为滚子链;短节矩精密套筒链,简称套筒链;齿形链,也称无声链以及成型链。
目前应用最广的是滚子链,它已经被标准化了。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毕业设计图滚子链结构1.3链传动的应用作为主机的重要配件,链传动市一中应用钢钒的重机械基础件。
目前,我国年产各种滚子链约5000万米,产值近10亿元。
主要用于农业机械、石油机械、起重运输机械、冶金矿山机械、工程机械与过程装备等机械设备中。
现代链传动技术已使滚子链能传递几千马力,线速度达30m/s,效率达98%。
高速齿形链的安全使用速度已达40m/s,效率可达99%。
摘要:链传动、滚子链、特点、种类、应用二、滚子链和链轮2.1滚子链的结构形式、基本参数和主要尺寸滚子链由内链板1、外链板2、销轴3、套筒4和滚子5组成。
销轴3与外链板2、套筒4与内链板1分别用过盈配合联接。
而销轴3与套筒4、滚子5与套筒4之间则为间隙配合,所以,当链条与链轮轮齿啮合时,滚子与轮齿间基本上为滚动摩擦。
从结构性能分析国产PY —160A 型平地机主离合器易损原因西安公路交通大学 雍温章 P Y —160A 型平地机是天津工程机械厂在P Y —160型机基础上改进而成的,它取消了前轮驱动,增加了前轮侧倾功能。
该型平地机(包括P Y —160B 型)目前在国内许多公路施工和养护单位大量使用。
P Y —160A 型平地机采用液力机械式传动系统,基于操纵需要,在液力变矩器与机械换档变速箱之间增设了常合单片摩擦式离合器总成与一组万向节传动轴。
这样的动力传动链式平地机,由于未设置动力变速箱及液压控制系统,从而降低了销售价格,但是各地用户却普遍反映该型平地机主离合器的故障率很高。
主离合器摩擦片的早期磨损和损坏,已经成为该型平地机在使用中最薄弱的环节。
现就其传动系统的结构性能,结合用户在对平地机使用和维护中所采用的一些不当措施,对主离合器出现的故障和损坏的原因,做以下探讨。
该平地机所采用的液力变矩器为双导轮四元件式结构,并且还带有液力变矩器闭锁离合器。
当平地机在平坦路面行驶,负荷很小,且比较平稳时,驾驶员可以操纵液力变矩器的闭锁离合器操纵阀,把液力变矩器的泵轮与涡轮联接为一体,成为一个刚性闭锁体元件。
此时液力变矩器的传动比i =1,发动机直接通过液力变矩器“闭锁”后所形成的刚性体元件把动力传递给主离合器。
此时有两种可能:(1)液力变矩器闭锁离合器的工作正常,平地机的行驶速度和驱动轮的扭矩基本上只取决于驾驶员对变速箱档位的选择。
(2)上述工况中的某一时刻,液力变矩器闭锁离合器因某种原因而出现“打滑”,即闭锁离合器的压盘和摩擦盘之间发生了相对滑转,即i ≠1,液力变矩器的泵轮和涡轮的转速就会出现不同步现象,产生了输出扭矩M 涡和转速n 涡,其变矩比K =M 涡M 泵,传动比i =n 涡n 泵,所以该平地机在上述轻载高速平稳运行工况必然发生改变。
这种情况在平地机的主离合器摩擦片还没有出现过量磨损和烧坏的一段时间内,驾驶员是不会发现的。
链传动设计简介链传动是一种常用于机械装置中的传动方式,主要由链条、齿轮和齿轮轴组成。
它的设计能够实现高效的能量传递和转换,应用广泛且可靠稳定。
本文将为您介绍链传动的基本原理、设计要点以及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链传动原理链传动是通过链条与齿轮之间的咬合来传递动力的。
当齿轮转动时,链条通过与齿轮齿槽的咬合,将动力传递到其他相连的齿轮,实现各个齿轮之间的动力传递和转换。
它的主要优点是传动效率高,承载能力强,适用于长距离传动和高速传动。
链传动设计要点1. 链条选择链条的选择需要根据传动的具体要求来确定。
主要考虑的因素包括传动功率、传动比、传动速度和传动的工作环境等。
传动功率越大,链条的承载能力就需要越高;传动比越大,链条的牵引力就需要越大;传动速度越高,链条的耐久性就要求越好。
2. 齿轮参数确定在链传动设计中,齿轮的参数包括模数、齿数、轴外径等。
模数是齿轮齿数与齿轮直径的比值,齿数决定了传动比和牵引力,轴外径则决定了链条的装配和使用方式。
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齿轮参数,确保传动的平稳性和可靠性。
3. 齿轮轴设计齿轮轴的设计需要考虑其强度和刚度。
强度要求齿轮轴能够承受传动过程中的载荷,刚度则要求齿轮轴在传动时不发生明显的变形。
常用的设计方法包括选择合适的材料、确定齿轮轴的直径和长度,并进行强度和刚度的校核计算。
4. 张紧装置设计链条在传动过程中需要保持适当的张力,以确保齿轮和链条之间的咬合良好。
因此,链传动设计中需要添加张紧装置,用于调整链条的张力。
张紧装置的设计需要考虑张紧力的大小、调整方式和可靠性等因素。
链传动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1. 链条磨损链条磨损是链传动中常见的问题,可能导致传动效率下降和噪声增加。
解决方法可以采用定期润滑链条、定期检查和更换磨损严重的链条等。
2. 链条断裂链条断裂可能是因为链条承载能力不足或链条松紧不当所导致。
解决方法可以采用增加链条的承载能力、调整链条的张紧力以及定期检查和维护链条等。
链传动的设计范文链传动是一种常见的机械传动方式,通过链条与齿轮的配合实现动力传递。
它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中,如自行车、摩托车、工程机械等。
链传动的设计需要考虑链条的选择、传动比、轴间距、链条张紧装置等因素,以确保传动系统的可靠性和效率。
1.链条的选择:链传动的设计首先要根据传动功率和转速确定适当的链条类型。
常见的链条有滚子链、板链和螺旋链等,它们的承载能力和寿命不同。
一般而言,滚子链适用于高功率和高转速的传动,板链适用于低功率和低速的传动,螺旋链适用于中等功率和转速。
2.传动比:传动比是指输入轴和输出轴的转速比。
传动比的选择要考虑工作条件和传动效率。
传动比过高会导致传动系统的冲击载荷增大,降低传动效率;传动比过低则会导致链条的张力增大,增加链条的磨损和能量损失。
合理的传动比能够提高传动系统的效率和使用寿命。
3.轴间距:轴间距是指输入轴和输出轴之间的距离。
轴间距的选择要根据机械设备的布局和工作空间来确定。
合理的轴间距可以减小链条的受力情况,提高传动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链条张紧装置:链条张紧装置用于调节链条的张力,以保证链条在传动过程中的正常工作。
张紧装置可以是手动调节的,也可以是自动调节的。
在设计链传动时,要根据链条类型和传动功率来选择适当的链条张紧装置,以确保链条的张力稳定和传动效率高。
5.链条润滑:链条的润滑是保证链条正常工作的重要因素。
链条在工作中会产生摩擦和磨损,通过给链条进行适当的润滑可以降低摩擦、延长使用寿命。
链条的润滑可以采用油润滑或油膜润滑,选择适当的润滑方式和润滑剂可以提高传动系统的效率和寿命。
综上所述,链传动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链条的选择、传动比、轴间距、链条张紧装置和链条润滑等因素。
合理的设计能够确保传动系统的可靠性和效率,延长传动部件的使用寿命,减少维护和更换成本。
在实际应用中,还要根据具体的机械设备和工作条件进行优化设计,以满足不同应用的需求。
机械设计——链传动设计链传动是一种常见的传动机构,被广泛应用于机械设计中。
在机械设计中,合理的链传动设计能够提高传动效率、减少噪音和振动,并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本文将从链传动的设计原理、设计步骤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帮助读者理解和掌握链传动的设计方法。
链传动是利用链条连接传动的装置,并通过链轮的转动来实现传动动力。
其主要由链条、链轮和导向轮组成。
链条通常由许多个连续的关节组成,链轮则是连接在轴上的圆盘,有时也被称为齿轮。
导向轮用来引导和保持链条在传动过程中的位置。
在进行链传动设计之前,需要明确传动系统的要求和工作条件。
首先,确定传动比,即输入轴与输出轴的转速比。
其次,确定传动功率和转矩,以及工作环境的温度、湿度和噪音要求等。
这些基本参数对于链传动的选型和尺寸设计至关重要。
在链传动设计中,需要根据传动比和转动方向选择适当的链条型号和链轮齿数。
根据传动功率和转矩计算出链条的最小宽度和强度。
一般来说,链条的宽度应大于等于振动参数。
通过选择合适的链条型号和链轮齿数,可以满足所需的传动比和传动功率。
在确定链条型号和链轮齿数后,需要进行链条的长度和连接轴的设计。
链条的长度应根据安装空间和工作条件进行合理设计。
并且,要注意链条的张力和松弛程度,避免链条的跳齿和过紧。
另外,还需要进行链传动的轴设计和支撑结构的设计。
链传动的轴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承受传动过程中的力和转矩。
同时,要合理选择轴承和其安装方式,以减小摩擦和磨损。
支撑结构的设计要保证链传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除了上述基本设计步骤外,链传动的设计还需考虑一些特殊情况和附加要求。
例如,在高速和高温环境下,需要选择高强度和耐热的链条材料;在潮湿和腐蚀环境下,需要选用耐腐蚀的链条材料和防腐涂层。
此外,还需进行链传动的动力学分析和疲劳寿命计算。
通过动力学分析,可以评估链条的运动特性和传动效率,进而对链传动的性能进行改进。
通过疲劳寿命计算,可以确定链条的使用寿命和更换周期,以确保链传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