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 (
- 格式:ppt
- 大小:11.42 MB
- 文档页数:56
超声引导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甲状腺结节的护理【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甲状腺结节的护理。
方法对我院超声检查发现甲状腺结节的患者在超声引导下,用22g细针穿刺进行负压抽吸进行细胞学检查,分析总结检查的护理。
结果2例(2.2%)出现穿刺后出血,经压迫均停止,1例(1.1%)因患者紧张疼痛出现神经源性休克,立即停止穿刺经抢救患者康复出院,其他均无其他并发症发生。
结论一门新的治疗技术的诞生和发展必将促进护理知识应运而生,就要求护理人员具备专业的临床护理知识和基本的超声显像知识、能完成超声器械消毒及保养、术前护理、术中配合及术后护理。
【关键词】甲状腺结节;超声引导;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护理甲状腺结节是临床常见疾病,4%-8%的成年人触诊发现有甲状腺结节,超声发现人群约30%-50%有甲状腺结节,其中5%-6.5%结节为恶性[1]。
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鉴别一直是临床上的难点,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甲状腺结节(fnac)是临床首选检查方法之一,而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甲状腺结节(us-fnac)使定位的准确性较手触摸穿刺明显提高,特别对于临床难以触及的较小的甲状腺结节,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其操作简便、快捷及安全,病人几乎无不适,且很少出现并发症越来越受青睐。
随着us-fnac的使用必将带给护理相应问题。
现将我院2009年6月-2011年6月的90例us-fnac的患者进行观察及护理,取得较好的效果。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90例,共106个结节。
其中男性26例,女性64例。
年龄26-80岁,平均46岁。
结节大小5-40mm。
所有病例均将本院超声检查发现甲状腺结节的患者。
1.2方法及结果在超声引导下,用22g细针穿刺进行负压抽吸进行细胞学检查。
106个结节做出诊断96个,其中8个为恶性,88个为良性,10个未能做出诊断;2例(2.2%)出现穿刺后出血,经压迫均停止,1例(1.1%)因患者紧张疼痛出现神经源性休克,立即停止穿刺经抢救患者康复出院,其他均无其他并发症发生。
甲状腺穿刺活检原理
甲状腺穿刺活检是一种常用的甲状腺病理诊断方法,其原理是通过穿刺技术获取甲状腺组织样本,进一步进行细胞学或组织学检查。
该方法的操作步骤如下:首先,医生会在甲状腺上用超声或者CT引导设备确定穿刺位置,然后在局部麻醉下,通过皮肤切
口和针头推进器,将细针插入到甲状腺病变灶中,然后医生会扭转细针以刮取甲状腺组织细胞或者用抽吸器吸出甲状腺囊液。
最后,获得的样本会送往病理实验室进行细胞或组织学分析。
甲状腺穿刺活检可以提供关于甲状腺病变的详细信息,包括病变的类型、良恶性信息以及炎症程度等。
通过细胞学或组织学检查,医生可以判断甲状腺病变的性质,如结节是否是甲状腺癌、是否需要手术治疗等。
此外,甲状腺穿刺活检还可以作为甲状腺炎的确诊方法。
尽管甲状腺穿刺活检是一种较为安全和无创的检查方法,但在操作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风险,如出血、感染等并发症。
因此,在进行穿刺活检前,医生需要综合患者的实际情况,权衡利弊,确保操作安全。
超声引导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在甲状腺结节中的应用超声引导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ultrasound-guided fine-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 US-FNAC)是一种常用于甲状腺结节诊断的无创性检查方法。
该技术结合了超声成像和细针穿刺采样技术,可以在实时观察下准确获取甲状腺结节细胞样本,以进行细胞学分析。
US-FNAC通过超声引导下的细针穿刺,将甲状腺结节内的细胞样本采集出来,然后送往实验室进行细胞学分析。
该方法具有以下优势:1. 准确性高:US-FNAC能够精确定位结节,并采集到结节内的细胞样本,可以对结节进行细胞学分析,判断结节的性质。
该方法的准确性达到85-95%,较其他非侵入性检查方法(如超声检查、放射性核素扫描)更可靠。
2. 无创性:US-FNAC是一种无创性的检查方法,不需要开刀或麻醉。
只需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细针穿刺,无需住院和切口愈合,术后恢复快,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和并发症的风险。
3. 实时监测:US-FNAC在超声引导下进行,操作者可以实时观察穿刺针的位置和结节的形态,避免误刺和损伤周围组织,提高了穿刺的准确性。
4. 重复性强:如果初次US-FNAC的结果不明确或可疑,可以再次进行细针穿刺采样,以获得更准确的诊断结果。
这种重复性强的特点使得US-FNAC能够及时评估结节的变化和进展。
US-FNAC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细针穿刺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出血或感染,但这样的并发症风险较低。
US-FNAC只能对结节进行细胞学分析,无法进行组织学分析,因此不能准确判断结节的性质和恶性程度。
在US-FNAC结果非典型或恶性的情况下,可能需要进一步进行手术切除结节或其他诊断检查。
超声引导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是一种安全、准确、无创的诊断方法,能够帮助医生评估甲状腺结节的性质和良恶性,并指导后续的治疗方案。
它已成为临床上常用的甲状腺结节评估方法之一,对于提高结节的诊断准确性和避免不必要的手术具有重要意义。
甲状腺穿刺报告解读甲状腺穿刺术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查方法,用于诊断甲状腺结节的性质。
根据穿刺结果,可以判断结节的良恶性,对于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下面我们就来解读一下甲状腺穿刺报告。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穿刺报告中的一些常见术语。
比如FNAB(fine needle aspiration biopsy),即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
在穿刺报告中,通常会包括细胞学分类、细胞数量、细胞形态特点等内容。
根据这些内容,结合临床资料,可以对结节进行准确的评估。
细胞学分类是甲状腺穿刺报告中的重要部分。
根据细胞形态特点,结合核分裂象、核浆比、核形态等指标,可以将细胞分为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滤泡上皮细胞非典型增生、滤泡上皮细胞良性肿瘤、滤泡上皮细胞恶性肿瘤等类型。
这些分类对于判断结节的性质非常重要。
另外,细胞数量也是甲状腺穿刺报告中需要关注的内容之一。
细胞数量的多少可以反映出结节的活跃程度和细胞增生情况。
一般来说,细胞数量越多,结节的恶性风险就越大。
除了细胞学分类和细胞数量,细胞形态特点也是甲状腺穿刺报告中需要着重观察的内容。
比如细胞的大小、形态、核浆比、核分裂象等指标都可以反映出细胞的异常情况。
通过对这些形态特点的观察,可以更准确地判断结节的性质。
在解读甲状腺穿刺报告时,还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
比如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史、临床症状等都可以对结节的性质进行评估。
此外,还可以结合影像学检查的结果,如超声、CT、MRI等,进行综合分析,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总的来说,甲状腺穿刺报告的解读需要全面、准确地评估细胞学分类、细胞数量、细胞形态特点,结合临床资料和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以确定结节的良恶性,为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希望本文能够对您理解甲状腺穿刺报告的解读有所帮助。
细针穿刺甲状腺结节的细胞学分析摘要目的:分析采用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20年1月到10月在实时超声引导下,采用日本八光自动吸引活检针,对42例甲状腺结节患者进行实时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穿刺细胞学检查,分析患者穿刺成功率,细胞学恶性率与病理活检的相符情况。
结果: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穿刺相较普通穿刺相比,成功率几准确率更高,临床价值更好,值得推广。
关键词:超声实时引导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甲状腺结节在临床十分常见,近年来随着超声检查的普及,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明显增加。
甲状腺结节是甲状腺内的独立病灶,这个病灶可以触及,或者在超声检查下发现有区别于周边组织。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一般人群中通过触诊的甲状腺结节检出率为3%-7%,而借助高清晰超声的检出率可高达20%-67%,女性和老年人群更为多见。
虽然其中大部分为良性结节结节,5%-15%的甲状腺结节为甲状腺癌[1]。
但甲状腺癌多起病隐匿,许多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同良性结节类似,部分结节患者为了确诊而进行了不必要的手术,给患者本人带来了痛苦及心理负担。
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是目前公认的术前判断甲状腺结节性质最可靠的方法[2-3]。
本文主要针对超声实时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穿刺损伤更小,准确率高。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1.研究对象选择2020年1月----10月在我科就诊行超声实时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穿刺患者42例,其中男18例,女24例;年龄24—68岁,病程2天-4年,结节直径0.5-3.2cm。
纳入标准:(1)年龄>18岁;(2)结节直径>5mm;(3)彩超结节多在4a级以上或生长较快的3类结节。
排除标准(1)有手术禁忌症;(2)合并恶性肿瘤、严重高血压、凝血功能障碍、严重脏器疾病;(3)有甲状腺手术疾病病史;(4)精神系统疾病;(5)不配合治疗1.方法穿刺前做好充分准备,并完善术前相关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四项、传染病四项、心电图及血压等检查。
甲状腺穿刺报告
甲状腺穿刺是一种通过将细针插入甲状腺组织进行细胞检查以确定病变性质的常见检查方法。
以下是某例甲状腺穿刺报告的范例。
病理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PTC)。
临床资料:患者为一名50岁女性,主诉右侧甲状腺肿大。
镜下所见:镜下观察到细针穿刺标本中呈现较丰富的甲状腺细胞群。
这些细胞呈现出典型的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特征。
癌细胞排列成完整的乳头状结构,中央出现纤维性的血管索。
乳头状结构内的癌细胞密度较高,呈现核浆比增大、核仁明显、核分裂象增多的特征。
部分细胞呈现多形性,可见到核膜凹陷以及核均一性变。
部分细胞胞质并肿,伴有纤细突起。
诊断意见:根据上述镜下所见,该患者的甲状腺细胞穿刺标本显示典型的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特征,与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诊断相符。
补充资料: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是最常见的甲状腺癌类型
之一,占甲状腺癌的85%。
该病变通常生长缓慢,形成乳头
状结构,并具有核浆比增大、核仁明显、核分裂象增多等特征。
甲状腺乳头状癌的预后较好,但在一些病例中可能会出现淋巴结转移以及肺转移。
因此,患者需要进一步的临床检查和治疗计划。
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病理学检查 FNAC的方法及应用价值研究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病理学检查(FNAC)的方法及应用价值。
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50例的甲状腺结节患者,所有患者进行细针穿刺细胞病理学检查,将细胞学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对比。
结果:两种检查方法结节性甲状腺肿、髓样癌以及乳头状癌的检出率无差异(P>0.05)。
细针穿刺细胞学滤泡性腺瘤的检出率33.33%低于病理检查(P<0.05)。
细针穿刺细胞学灵敏度85.71%(12/14),特异度88.89%(32/36),准确度88.00%(44/50)。
结论: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病理学检查(FNAC)的方法操作微创、便捷,诊断价值高,可以为临床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参考,减少误诊几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关键词:甲状腺;细针穿刺;病理学检查;应用价值甲状腺结节是临床常见疾病,发病率高,对人群构成的危害较大。
恶性结节与良性结节的相似度较高,单纯通过常规检测手段难以鉴别,但恶性结节侵袭性强,容易导致不良的临床结局,严重危害患者身心健康[1]。
临床需要通过细针穿刺细胞病理学检查鉴别疾病的良恶性,错误的诊断对患者健康带来的危害是不可忽视的。
穿刺检查具有微创、快速、准确的优点,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本研究探讨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病理学检查(FNAC)的方法及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纳入我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50例的甲状腺结节患者。
其中男性19例,女性31例,患者年龄21岁~79岁,平均年龄(54.7±4.9)岁,病程4d~3月,平均病程(5.2±1.4)d。
体重指数18~28 kg/m²,平均(22.47±2.39)kg/m²。
左侧24例,右侧26例。
1.1.纳入与排除:纳入:(1)患者临床上为体检或超声发现甲状腺结节,病历完整。
(2)患者签署本研究知情同意书。
甲状腺穿刺怎么做
甲状腺穿刺(thyroid needle aspiration)是一种用针头抽取甲状腺细胞进行检查的方法,常用于甲状腺结节的诊断。
具体步骤如下:
1. 患者仰卧在手术台上,以暴露甲状腺区域。
2. 医生会通过超声引导定位需要穿刺的结节或区域。
3. 用消毒剂清洁穿刺区域,通常在颈部。
4. 医生会将局部麻醉药物注射到穿刺部位,以减轻疼痛。
5. 在超声引导下,医生会使用细长的针头穿刺到甲状腺结节中。
6. 一旦针头进入结节内,医生会使用一定的压力或抽吸来抽取细胞样本。
7. 医生完成抽取后,会将细胞样本放入草片或管内进行送检。
8. 抽吸过程中可能需要多次穿刺,以确保成功获取足够的细胞样本。
9. 穿刺结束后,医生会对穿刺区域进行消毒并进行简单的包扎。
整个甲状腺穿刺过程通常持续10-15分钟。
抽取到的细胞样本将送往实验室进行细胞学分析,以确定结节的性质和是否存在恶性细胞。
甲状腺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概述甲状腺细针抽吸活检现在已经确定为准确性很高的诊断方法,常规用于结节性甲状腺疾病诊断过程的第一步(1-4)。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结节性甲状腺疾病在临床很常见,北美洲成人的患病率为4% ~7%,每年新增发病率为0.1%,换句话说,美国每年大约出现275,000个新结节(5)。
最近一项对美国甲状腺协会临床成员的调查显示,他们中的绝大多数(96%)用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来诊断甲状腺结节。
所以,我们估计仅美国每年进行的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就有250,000 ~ 300,000例。
估计全世界每年进行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者数以百万计。
因此,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在甲状腺检查中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过分。
本章将介绍活检技术,细胞学诊断,并发症,细针抽吸结果,诊断缺陷,以及对甲状腺结节病人临床处理有用的其他信息。
定义Martin 和 Ellis于1930年首次报道用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诊断甲状腺结节,当时他们使用的是18号针。
随后,有报道使用Silverman或Tru-Cut针行针刺切割活检组织学检查者。
但由于担心恶性肿瘤沿针剌穿剌道扩散、假阴性结果以及严重并发症等,这些技术均未被广泛接受。
然而,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北欧研究人员引入了甲状腺的细针抽吸活检,这一技术也逐渐被北美广泛接受,但是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得以广泛应用(8,9)。
FNA活检多采用22-27号细针针头(通常为25号针头)。
顾名思义,这一活检技术就是通过抽吸获得甲状腺肿块的细胞或体液。
与经皮粗针穿刺活检不同,粗针活检是获取组织样本且需要组织固定,而抽吸活检所提供的是供细胞学检查的样本。
另一种细针非抽吸活检技术,可不用抽吸但仍可从甲状腺肿块得到供细胞学检查的标本。
尽管FNA技术看起来很简单,但是要学会并熟练的掌握活检技术则需要一定的时间和实践经验的积累。
有关谁最适合作FNA活检的争论仍在继续,但是很明显,如果已经掌握进行活检技巧的人进行活检的话就会得到最好的结果。
甲状腺细针穿刺活检,你了解吗?许多人拿到甲状腺有结节的体检报告后去看专科医生,医生说再观察、定期复查,有些特殊情况还需要穿刺检查!一、什么是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结节是指在甲状腺内的肿块,可随吞咽动作随甲状腺而上下移动,是临床常见的病症,可由多种病因引起。
临床上有多种甲状腺疾病,如甲状腺退行性变、炎症、自身免疫以及新生物等都可以表现为结节。
甲状腺结节可以单发,也可以多发,多发结节比单发结节的发病率高,但单发结节甲状腺癌的发生率较高。
二、怎样解读彩超报告?(1)TIRADS1类无需处理结节相关问题。
(2)TIRADS 2类(恶性可能0%)。
无需FNA。
(3)TIRADS 3类(恶性可能<2%)。
无需FNA。
如果结节过大导致压迫症状或出现美容问题时,在活检证实为良性的前提下,参考2类结节的处理原则。
(4)TIRADS 4A类(恶性可能2%~10%)。
①如果结节>15mm,建议超声引导下FNA。
②多灶性、被膜下生长、气管或喉返神经累及是影响乳头状癌预后的重要因素,因此如果为多灶性4A类结节、或紧邻被膜、气管、喉返神经、则>10mm时可考虑超声引导下FNA。
③≤10mm的单灶结节,如果不紧邻被膜、气管或喉返神经,可以选择随访。
④如果结节过大导致压迫症状或出现美容问题,在活检证实为良性的前提下,参考TIRADS3类结节的处理建议。
(5)TIRADS 4B类(恶性可能10%~50%)。
①如果结节>10mm,建议超声引导下FNA。
②如果结节紧邻被膜、气管、喉返神经、或为多灶性4B 类结节,则>5mm时可考虑超声引导下FNA。
③<5mm的紧邻被膜、气管或喉返神经的结节、多灶性4B类结节是否需要活检,需综合考量活检医生的手术技能和患者的焦虑程度。
④≤10mm的单灶结节,如果不紧邻被膜、气管或喉返神经,在充分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可以选择积极监控策略。
(6)TIRADS 4C类(恶性可能50%~90%)处理建议同4B类结节。
龙源期刊网
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是怎么回事?
作者:李国安
来源:《保健与生活》2019年第03期
最近,我在体检时发现甲状腺有一个2厘米×2厘米大小的结节,医生建议我做细针穿刺
细胞学检查。
请问,这是怎么回事?穿刺会不会导致甲状腺癌转移?
甲狀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是通过直接获取少量甲状腺组织细胞,检查其有无恶性肿瘤细胞以明确诊断。
其准确率为70%~90%,在细针穿刺时如果辅助以B超引导,则准确性更高。
它明显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减少了不必要的甲状腺手术。
不过,虽然其诊断价值很高,但是也有5%的假阳性和5%的假阴性,最终诊断还需要结合各方面的检查做全面评估才能完成。
临床中一些患者和家属担心如果甲状腺结节是甲状腺癌,穿刺会导致癌细胞扩散转移,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
一般来说,和身体其他的恶性肿瘤相比,大多数甲状腺癌的侵袭力并不强,而且穿刺时用的针很细,仅仅在局部取很少的甲状腺细胞,对整个甲状腺组织结构影响极少,导致甲状腺癌转移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而且一旦发现异常,就立即手术治疗了。
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应用以来,国内外医学资料鲜有其导致甲状腺癌转移的报道。
因此,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应用于甲状腺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已经成为医学界采用的诊疗常规,患者和家属不必过虑,应当积极配合医生,及时做此项检查,以求早诊断、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