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支周期与六十四卦的关系
- 格式:docx
- 大小:34.12 KB
- 文档页数:8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六十四卦对应的二十四节气篇一:六十甲子配卦数、卦象、卦运表六十甲子配卦数、卦象、卦运表篇二:二十四节气、八卦九宫、星座、地支十二宫等Krspirit`行思的日记二十四节气、八卦九宫、星座、地支十二宫等20XX-06-1319:47:37不知为何,突然想了解一下九宫、星座、十二地支之类的是否能相匹配起来,于是花了点时间开始琢磨起来。
一一对应之后,发觉果然古人使用的术数模型都是跟天文或多或少有相联系的。
自己的思路是,星座是以太阳来划分的,十二地支用来记月也是跟太阳有关,那么两个可以用二十四节气联系起来,至于其他的仔细分辨一下,都能用一个二十四节气联系起来。
悲剧的是对应了大多半的东西后,无意间翻翻书,发现地支与节气、九宫与节气这些东西零零散散地散落在各种资料之中,不过有些资料说法不一。
像是《皇极经世心易发微》中:“地禄乾(戌亥),兌(酉),離(午),震(卯),巽(辰巳),坎(子),艮(丑寅),坤(未申)”其他有些资料中也是这样画图的,将本身只占半宫的地支全部划进某个卦中,不知其中是有某些原因还是为了分配方便就这样配在一起了。
以下列出可以对应起关系来的表,文中的图片就都是从网上找来的了。
星座与节气白羊座:春分~谷雨;金牛座:谷雨~小满;双子座:小满~夏至;巨蟹座:夏至~大暑;狮子座:大暑~处暑;处女座:处暑~秋分;天秤座:秋分~霜降;天蝎座:霜降~小雪;射手座:小雪~冬至;摩羯座:冬至~大寒;宝瓶座:大寒~雨水;双鱼座:雨水~春分。
十二地支与节气子宫:大雪~小寒;丑宫:小寒~立春;寅宫:立春~惊蛰;卯宫:惊蛰~清明;辰宫:清明~立夏;巳宫:立夏~芒种;午宫:芒种~小暑;未宫:小暑~立秋;申宫:立秋~白露;酉宫:白露~寒露;戌宫:寒露~立冬;亥宫:立冬~大雪;八卦二十四山与节气艮宫三山:丑山-大寒,艮山-立春,寅山-雨水;震宫三山:甲山-惊蛰,卯山-春分,乙山-清明;巽宫三山:辰山-谷雨,巽山-立夏;巳山-小满;离宫三山:丙山-芒种,午山-夏至;丁山-小暑;坤宫三山:未山-大暑,坤山-立秋;申山-处暑;兑宫三山:庚山-白露,酉山-秋分;辛山-寒露;乾宫三山:戌山-霜降,乾山-立冬,亥山-小雪;坎宫三山:壬山-大雪,子山-冬至,癸山-小寒。
六十四卦配干支、六亲、世应1、乾宫八卦属金:配干支乾为天天风姤gòu 天山遁dùn天地否pǐ壬戌父母戌土、世父母戌土、父母戌土、父母戌土、应壬申兄弟申金、兄弟申金、兄弟申金、应兄弟申金、壬午官鬼午火、官鬼午火、应官鬼午火、官鬼午火、甲辰父母辰土、应兄弟酉金、兄弟申金、妻财卯木、世甲寅妻财寅木、子孙亥水、官鬼午火、、世官鬼巳火、、甲子子孙子水、父母丑土、、世父母辰土、、父母未土、、风地观guān山地剥bō 火地晋火天大有妻财卯木、妻财寅木、官鬼巳火、官鬼巳火、应官鬼巳火、子孙子水、、世父母未土、、父母未土、、父母未土、、世父母戌土、、兄弟酉金、世兄弟酉金、妻财卯木、、妻财卯木、、妻财卯木、、父母辰土、世官鬼巳火、、官鬼巳火、、应官鬼巳火、、妻财寅木、父母未土、、应父母未土、、父母未土、、子孙子水、2、兑宫八卦属金配干支兑为泽泽水困泽地萃cuì泽山咸丁未父母未土、、世父母未土、、父母未土、、父母未土、、应丁酉兄弟酉金、兄弟酉金、兄弟酉金、应兄弟酉金、丁亥子孙亥水、子孙亥水、应子孙亥水、子孙亥水、丁丑父母丑土、、应官鬼午火、、妻财卯木、、兄弟申金、世丁卯妻财卯木、父母辰土、官鬼巳火、、世官鬼午火、、丁巳官鬼巳火、妻财寅木、、世父母未土、、父母辰土、、水山蹇jiǎn 地山谦雷山小过雷泽归妹子孙子水、、兄弟酉金、、父母戌土、、父母戌土、、应父母戌土、子孙亥水、、世兄弟申金、、兄弟申金、、兄弟申金、、世父母丑土、、官鬼午火、世官鬼午火、兄弟申金、兄弟申金、兄弟申金、父母丑土、、世官鬼午火、、官鬼午火、、应官鬼午火、、妻财卯木、父母辰土、、应父母辰土、、父母辰土、、应官鬼巳火、3、离宫八卦属火:配干支离为火火山旅火风鼎火水未济己巳兄弟巳火、世兄弟巳火、兄弟巳火、兄弟巳火、应己未子孙未土、、子孙未土、、子孙未土、、应子孙未土、、己酉妻财酉金、妻财酉金、应妻财酉金、妻财酉金、己亥官鬼亥水、应妻财申金、妻财酉金、兄弟午火、、世己丑子孙丑土、、兄弟午火、、官鬼亥水、世子孙辰土、己卯父母卯木、子孙辰土、、世子孙丑土、、父母寅木、、山水蒙风水涣天水讼sòng天火同人父母寅木、父母卯木、子孙戌土、子孙戌土、应官鬼子水、、兄弟巳火、世妻财申金、妻财申金、子孙戌土、、世子孙未土、、兄弟午火、世兄弟午火、兄弟午火、、兄弟午火、、兄弟午火、、官鬼亥水、世子孙辰土、子孙辰土、应子孙辰土、子孙丑土、、父母寅木、、应父母寅木、、父母寅木、、应父母卯木、4、震宫八卦属木:配干支震为雷雷地豫yǜ雷水解xiè雷风恒庚戌妻财戌土、、世妻财戌土、、妻财戌土、、妻财戌土、、应庚申官鬼申金、、官鬼申金、、官鬼申金、、应官鬼申金、、庚午子孙午火、子孙午火、应子孙午火、子孙午火、庚辰妻财辰土、、应兄弟卯木、、子孙午火、、官鬼酉金、世庚寅兄弟寅木、、子孙巳火、、妻财辰土、世父母亥水、庚子父母子水、妻财未土、、世兄弟寅木、、妻财丑土、、地风升水风井泽风大过泽雷随suí官鬼酉金、、父母子水、、妻财未土、、妻财未土、、应父母亥水、、妻财戌土、世官鬼酉金、官鬼酉金、妻财丑土、、世官鬼申金、、父母亥水、世父母亥水、官鬼酉金、官鬼酉金、官鬼酉金、妻财辰土、、世父母亥水、父母亥水、应父母亥水、兄弟寅木、、妻财丑土、、应妻财丑土、、妻财丑土、、应父母子水、5、巽xùn宫八卦属木:配干支巽为风风天小畜风火家人风雷益辛卯兄弟卯木、世兄弟卯木、兄弟卯木、兄弟卯木、应辛巳子孙巳火、子孙巳火、子孙巳火、应子孙巳火、辛未妻财未土、、妻财未土、、应妻财未土、、妻财未土、、辛酉官鬼酉金、应妻财辰土、父母亥水、妻财辰土、、世辛亥父母亥水、兄弟寅木、妻财丑土、、世兄弟寅木、、辛丑妻财丑土、、父母子水、世兄弟卯木、父母子水、天雷无妄wàng 火雷噬嗑shìhé山雷颐yí山风蛊gǔ妻财戌土、子孙巳火、兄弟寅木、兄弟寅木、应官鬼申金、妻财未土、、世父母子水、、父母子水、、子孙午火、世官鬼酉金、妻财戌土、、世妻财戌土、、妻财辰土、、妻财辰土、、妻财辰土、、官鬼酉金、世兄弟寅木、、兄弟寅木、、应兄弟寅木、、父母亥水、父母子水、应父母子水、父母子水、应妻财丑土、、6、坎kǎn宫八卦属水:配干支坎为水水泽节水雷屯zhūn 水火既济戊子兄弟子水、、世兄弟子水、、兄弟子水、、兄弟子水、、应戊戌官鬼戌土、官鬼戌土、官鬼戌土、应官鬼戌土、戊申父母申金、、父母申金、、应父母申金、、父母申金、、戊午妻财午火、、应官鬼丑土、、官鬼辰土、、兄弟亥水、世戊辰官鬼辰土、子孙卯木、子孙寅木、、世官鬼丑土、、戊寅子孙寅木、、妻财巳火、世兄弟子水、子孙卯木、泽火革雷火丰地火明夷地水师官鬼未土、、官鬼戌土、、父母酉金、、父母酉金、、应父母酉金、父母申金、、世兄弟亥水、、兄弟亥水、、兄弟亥水、世妻财午火、官鬼丑土、、世官鬼丑土、、兄弟亥水、兄弟亥水、兄弟亥水、妻财午火、、世官鬼丑土、、官鬼丑土、、应官鬼丑土、、官鬼辰土、子孙卯木、应子孙卯木、子孙卯木、应子孙寅木、、7、艮gèn宫八卦属土:配干支艮为山山火贲bì山天大蓄山泽损丙寅官鬼寅木、世官鬼寅木、官鬼寅木、官鬼寅木、应丙子妻财子水、、妻财子水、、妻财子水、、应妻财子水、、丙戌兄弟戌土、、兄弟戌土、、应兄弟戌土、、兄弟戌土、、丙申子孙申金、应妻财亥水、兄弟辰土、兄弟丑土、、世丙午父母午火、、兄弟丑土、、官鬼寅木、世官鬼卯木、丙辰兄弟辰土、、官鬼卯木、世妻财子水、父母巳火、火泽睽kuí天泽履风泽中孚fú风山渐父母巳火、兄弟戌土、官鬼卯木、官鬼卯木、应兄弟未土、、子孙申金、世父母巳火、父母巳火、子孙酉金、世父母午火、兄弟未土、、世兄弟未土、、兄弟丑土、、兄弟丑土、、兄弟丑土、、子孙申金、世官鬼卯木、官鬼卯木、应官鬼卯木、父母午火、、父母巳火、应父母巳火、父母巳火、应兄弟辰土、、8、坤宫八卦属土:配干支坤为地地雷复地泽临地天泰癸酉子孙酉金、、世子孙酉金、、子孙酉金、、子孙酉金、、应癸亥妻财亥水、、妻财亥水、、妻财亥水、、应妻财亥水、、癸丑兄弟丑土、、兄弟丑土、、应兄弟丑土、、兄弟丑土、、乙卯官鬼卯木、、应兄弟辰土、、兄弟丑土、、兄弟辰土、世乙巳父母巳火、、官鬼寅木、、官鬼卯木、世官鬼寅木、乙未兄弟未土、、妻财子水、世父母巳火、妻财子水、雷天大壮泽天夬guài水天需水地比兄弟戌土、、兄弟未土、、妻财子水、、妻财子水、、应子孙申金、、子孙酉金、世兄弟戌土、兄弟戌土、父母午火、世妻财亥水、子孙申金、、世子孙申金、、兄弟辰土、兄弟辰土、兄弟辰土、官鬼卯木、、世官鬼寅木、官鬼寅木、应官鬼寅木、父母巳火、、妻财子水、应妻财子水、妻财子水、应兄弟未土、、纳支:从初爻起,向上排地支,阳卦顺,阴卦逆。
天干地支五行八卦口诀如今,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很少能用得到天干地支和五行八卦,但是不乏有些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人喜欢它,会去记忆它,店铺整理了五行八卦口诀和天干地支计算方法,希望大家有所收获!天干地支计算方法地支:子—鼠(自述)、丑—牛(丑牛)、寅—虎(银虎)、卯—兔(毛兔)辰—龙(成龙)、巳—蛇(死蛇)、午—马(无马)、未—羊(喂羊)申—猴(身后)酉—鸡(有鸡)、戌—狗(虚构)、亥—猪(海猪)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丑因猫沉思无谓神游四海(子丑因为猫在沉思无谓的要神游四海)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甲乙丙丁无计更新人亏(甲乙丙丁无计去更新,这人只能亏了!)天干地支计算方法一、年干支计算公元后年份的口诀是:”公元年数先减三,除10余数是天干,基数改用12除,余数便是地支年“。
以2010年为例,年份减3得基数2007,除以10得余数7,对查天干次序(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
得”庚“,再将基数2007除以12得余数为3,再循环对查地支次序(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得”寅“,故2010年为庚寅年。
(若得0可理解为1之前即12)二、月干支月的地支是固定的如正月起寅之类,只计算月干。
月干=年干数乘2+月份例:2010年(庚寅)三月(辰月)的天干=7*2+3=17,天干10为周期,就去掉10,得7,天干第7位为庚,则此月干支为庚辰。
三、日干支1900——1999年日干支基数=(年尾二位数+3)*5+55+(年尾二位数-1)除42000——2099年日干支基数=(年尾二位数+7)*5+15+(年尾二位数+19)除4(只用商数,余数不用,数过60就去掉60)例:2010年4月12日星期一日干支基数=(10+7)*5+15+(10+19)/4=47(已去掉60的倍数)这就是1月1日的干支数。
从1月1日到4月12日为47+31(1月天数,下类推)+28+31+12=149,去掉60的倍数得29、天干去10的倍数余9为壬,地支去12的倍数余5为辰,今天的干支就是壬辰。
天干地支五行八卦对照表我们总是会听老一辈的人说天干地支、五行八卦的一些知识,是不是有种“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感觉呢?店铺整理了天干地支与五行八卦对照表,希望大家有所收获!天干地支五行八卦对照表介绍地支:子—鼠(自述)、丑—牛(丑牛)、寅—虎(银虎)、卯—兔(毛兔)辰—龙(成龙)、巳—蛇(死蛇)、午—马(无马)、未—羊(喂羊)申—猴(身后)酉—鸡(有鸡)、戌—狗(虚构)、亥—猪(海猪)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丑因猫沉思无谓神游四海(子丑因为猫在沉思无谓的要神游四海)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甲乙丙丁无计更新人亏(甲乙丙丁无计去更新,这人只能亏了!)八卦是我国古代的一套有象征意义的符号。
用“—”代表阳,“——”代表阴,用三个这样的符号组成八种形式,叫做八卦。
万物都有阴阳之分,一阴一阳才能调和,万物才和谐,所以我们风水讲求阴阳调和。
所谓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也和卦一样,相信这几个字大家也是常有听说,而这几个字是种传统符号,不要看得太严重了。
所谓“金”并不是黄金,“水”亦并不是和杯中喝的水一样,千万不要看成了五行就是五种物质。
五行八卦图每一卦形代表一定的事物。
图中的符号按照顺时针下来依次是:坤(代表地),震(代表雷),离(代表火),兑(代表沼泽),乾(代表天),巽(代表风),坎(代表水),艮(代表山)。
八卦互相搭配又得六十四卦,用来象征各种自然现象和人事现象。
列为上面是坤卦,下面是坎卦就叫“地下有水,是师卦”,而如果是上面是坎卦,下面是坤卦,“地上有水”叫比卦。
八卦图有二种,一是先天八卦图:乾南坤北,离东坎西,兑东南巽西南,震东北艮西北,取天地阴阳对应,先天卦数为乾1兑2离3震4,巽5坎6艮7坤8。
二是后天文王八卦图:震东兑西,离南坎北,巽东南坤西南,艮东北乾西北。
八卦图有“先天”、“后天”之分,一般先天八卦图为体,后天八卦图为用。
诸如天干、地支、五行生克等配置,均以后天八卦图作为背景参考。
乾坤正中相连线为春分和秋分正中连线。
即上坤下坤始于秋分临界点,即赤道0度(或180度)。
关注楼主收藏转发至天涯微博3#作者:bszyp回复日期:2010-12-6 19:29:00时间和空间是统一的。
什么样的物性体反映了什么样的气候节令。
什么样的物性体聚居时反映了什么样的方位。
一、时令一年一个周期,一个周期有八个卦体,即每一卦统45天。
坤的正中是秋分点,因此坤包含秋分点前22.5天和秋分点后22.5天。
同样,乾的正中点是春分点,包含春分点前22.5天和后22.5天。
坎的正中为冬至点,也是包含冬至前和后各22.5天。
离的正中点为夏至点。
震的正中点为立冬,兑的正中点为立夏。
艮的正中点为立春,巽的正中点为立秋。
二、方位坤为正西、乾为正东,乾坤正中线为赤道0度线,即静止线。
震为西北;兑为东南;坎为正北;离为正南;艮为东北;巽为西南。
三、时空统一天和地上下交往,就是时空统一。
上卦体为时令,下卦体为方位。
1.以上卦体月令为主,则一卦统45天内,运行八个方位,即每一个方位为5.625天。
如上坤下坤,坤时令45天的前5.625天运行至正西方。
上坤下震,坤时令第二个5.625天运行至东北方,等等,以此类推。
八个方位中,同一时令运行的前四个方位,是成长过程,后四个方位是衰退过程。
如坤时令中,坤在坤、震、坎、艮方位中是成长过程,为来;坤在乾、兑、离、巽方位中是坤能性衰退过程,称之为往。
同时,坤在正西点至正北之间是阴性(下行力性),有90度,分为弱期的小30度,强期的中30度,盛期的大30度,即3个变化过程。
坤自正北点和正东点之间为90度,是潜阳性(内部上行,惯性是阴性,见八卦体物象说),同样有3个过程。
坤的发展期共有6个变化过程,这是由无到强盛期的发展路途。
每一变称之为一爻。
坤的阴性弱期变是初爻,中期是二爻,强期是三爻,阳性初期是四爻、中期是五爻、强期是上爻。
其余同理退之,但不同的是,每一时令的来发展其初爻位必是同宫位。
易经六十四卦之间的关系总结大全易经给我们的启示:观察事物发展变化不仅要看事物本身,还要从相对角度、相反角度及其它关系来看。
只有全面观察、分析事物之间的发展、变化才能更深入把握事物特点。
利用事物规律更好地为我们所用。
撑握易经64卦之间'关系能更好理解和学习易经。
64卦关系下面我们以一次预测活动为例1:第一次得7,第二次6,第三次为6,第四次为8,第五次为8,第六次为8,哪么本卦是复卦,变卦为泰卦。
一、本卦也叫(正卦、原卦、贞卦)本卦:预测最开始得到的卦叫本卦,或称为正卦、原卦、贞卦。
正卦二、变卦也叫(之卦、动卦)变卦:一个卦因一爻或多爻的爻动、爻性发生变化而成为另一个卦象,也叫之卦、动卦。
变卦三、错卦又叫(对卦、旁通卦)错卦:把一个卦的各个爻的阴阳性质反转过来(阴变阳、阳变阴)得到的卦就是错卦。
错卦也叫“对卦”、“旁通卦”。
错卦四、综卦又叫(覆卦、反卦)综卦:一个卦的卦象从下到上颠倒过来,成为另一个卦象,称为综卦,又叫“覆卦”,“反卦”。
综卦五、复卦复卦:有三种解释;杂卦:是相对“复卦”的其中一种解释而言的。
但是,《周易》六十四卦中的“复杂”:指的是“六爻卦”的“交互卦”和“交互卦”的错卦、综卦。
复卦:复卦的三种解释:第一种:我们知道,“八卦”又称“经卦”;经卦:也称“三爻卦”,共八个,乾、巽、坎、艮、坤、震、离、兑。
故“经卦”/“三爻卦”称为“单卦”。
复卦:由两个单卦组合而成的“六爻卦”称复卦,即复卦是由两个经卦组合而成的。
从这个意义上讲,“六十四卦”都是复卦。
第二种:六十四卦里有一个卦象是“复卦”。
复卦:地雷复,坤上震下。
第三种:复:重复,上下卦重复。
“复卦”是指上下卦由同一个“单卦/经卦”组合而成,也称“纯卦”。
“六十四卦”中乾、巽、坎、艮、坤、震、离、兑卦为“纯卦”,因为这样的卦只有八个,也称“八纯卦”。
六、杂卦杂卦:是相对“纯卦”而言的,“杂卦”和“纯卦”是相对的,故“六十四卦”中除“八纯卦”以外,剩余“五十六卦”都可称之为“杂卦”。
六十甲子配六十四卦原理
六十甲子配六十四卦是中国古代传统的一种占卜方式,它的原理是基于天文、地理、人文等多方面的因素,通过对时间、空间、人物等的分析,来预测未来的情况和趋势。
首先,六十甲子是指中国传统的六十个天干和六十个地支的组合。
每个天干和地支都有其独特的象征意义和属性,如甲子代表“元始天尊”,乙丑代表“太乙真人”,以此类推。
这些天干地支的组合形成了一种时间序列,可以用来表示历史上的某个时间点或者未来的某个时刻。
其次,六十四卦是《易经》中的六十四个卦象,每个卦象都有其独特的象征意义和解释,如乾代表天、坤代表地、震代表雷、巽代表风、离代表火、坎代表水、艮代表山、兑代表泽等。
这些卦象可以用来解释人类社会中的各种现象和事件,如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和发展。
将六十甲子和六十四卦相配,就可以形成一种占卜系统。
具体来说,根据某个时间点的天干地支,找到对应的卦象,然后根据卦象的象征意义和解释,来预测未来的情况和趋势。
例如,如果某个时间点的天干地支对应的卦象是乾,那么可以预测这个时期会出现一些天上的变化,比如自然灾害、政治动荡等。
需要注意的是,六十甲子配六十四卦并不是一种准确的预测方法,它只是一种参
考和借鉴。
实际上,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可能完全用天文、地理、人文等因素来解释。
因此,在使用六十甲子配六十四卦进行占卜时,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判断,不能过于迷信或者依赖。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六十四卦配二十四节气篇一:《周易》卦气说与二十四节气汉代以卦气解易,说明寒暑节气,与古代天文学发展有密切关系。
《周易》,是一部著名的中国古代哲学典籍,它以阴阳二元论为基础,对人类所处的世界进行描述与解释。
人们常说《周易》之“易”含有三义,即简易、变易、不易。
这种“易一名而含三义”的说法出自纬书《乾凿度》。
在汉代另一部影响很大的纬书《乾坤凿度》中,还提出“易名有四义”,又加了一条“本日月相衔”义,即认为“易”字是上为日,下为月,以日月相往来为易。
这种日月为“易”的说法,是汉代以卦气解说周易的直接产物。
秦汉时,人们解易多用天文气象;魏晋六朝,特别是王弼之后,风气转变,周易多用于解释人事吉凶,所以唐代李鼎祚在《周易集解序》中说:汉代郑玄研究周易,多参照天象加以解释,曹魏王弼则全部从人事的角度来理解周易。
但周易博大精深,其中所蕴含的道理,哪里是仅从一个层面就可以穷尽的呢!中古之前,汉代以卦气解易,说明寒暑节气,与古代天文学发展有密切关系。
《淮南子·天文训》、《史记·天官书》对战国以来天文学的发展进行了理论总结,而西汉开始广泛流行的历书《月令》,以及汉武帝推行太初历,都对当时人们的宇宙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易学中的卦气说就是在这一大背景下产生的。
汉代易学中关于卦气说的文献大都失传,好在唐代密宗僧人、著名天文学家一行的论著中对这方面的材料多有保存,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汉代卦气说对二十四节气的详细论述。
一行在《卦议》中引用汉代易学家孟喜的说法,认为六十四卦中的“坎”、“震”、“离”、“兑”是四正卦,分别管辖二十四节气中的六个节气。
我们知道一卦由初、二、三、四、五、上,共六爻组成(阳爻称九,阴爻称六,如坎卦第一爻是阴爻,称“初六”,第二爻为阳爻,称“九二”),因此一年当中的二十四节气,就分别由坎、震、离、兑的一爻统辖:从冬至到惊蛰,这六个节气为坎卦用事,坎卦的第一爻初六为冬至,第二爻九二为小寒,第三爻六三为大寒,第四爻六四为立春,第五爻九五为雨水,第六爻上六为惊蛰;从春分到芒种为震卦用事,震卦的第一爻初九为春分,六二为清明,六三为谷雨,九四为立春,六五为小满,上六为芒种;从夏至到白露为离卦用事,离卦第一爻初九为夏至,六二为小暑,九三为大暑,九四为立秋,六五为处暑,上九为白露;从秋分到大雪为兑卦用事,兑卦第一爻初九为秋分,九二为寒露,六三为霜降,九四为立冬,九五为小雪,上六为大雪。
《易经》六十四卦与四时、十二月、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关系总结卦气说理论最早可以追溯到神农氏。
卦气学说将《易经》六十四卦与四时(春、夏、秋、冬)、十二月、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日(365.25日),以便更加方便地将《易经》六十四卦应用于生活中。
把“卦”和“气”结合起来就可以用每个卦来表达事物的阴阳对立的静态和此消彼长的动态特征,从而洞察天机时运。
一、卦气说理论要点(1)卦气是以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的卦象、爻相配合四时、十二月、二十四时、七十二候、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日(365.25日),因此,卦气学说可以理解为一个历法系统。
(2)整个卦气的组织是将坎、离、震、兑四正卦分配四时,每卦六爻,没爻主一气,这便是二十四节气的由来;四正卦的初爻分别主二分(春分、秋分)二至(夏至、冬至),即震卦初九对应春分、离卦处九对应夏至、兑初九对应春分、坎初六对应冬至。
(3)在十二消(阴爻用事)息(阳爻用事)卦的基础上,每卦分主一个月。
十二消息卦每卦六爻,共七十二爻,用以分配七十二候。
(4)六十四卦中,除去坎、离、震、兑四正卦外的六十卦,分配给十二个月,每个月得到五卦,进而将每个月的五卦分为五爵(辟、公、候、大夫、卿)用于值日。
十二消息月为辟,表示君,其余四杂卦为臣。
用于配四时的四正卦称为方伯,各统一个季节。
四时卦者,为四正卦,坎、离、震、兑四时方伯之卦也——《稽览图》二、四正卦四正卦坎、离、震、兑不仅分主四时,还分主一年中的二十四节气,四正卦共有二十四爻,各爻可主一个节气,他们的分配如下图所示,四正卦的初爻分主二分(春分、秋分)二至(夏至、冬至),依次排列其余的节气。
坎卦卦象为二阴包一阳,表示阳静,因此坎卦初爻主冬至;震卦的卦象为一阳动于下,表示阳动,因此震卦的初爻主春分;离卦的卦象为二阳包一阴,表示阴静,因此离卦的的初爻主夏至;兑卦的卦象为一阴动于上,表示阴动,因此兑卦的初爻主秋分。
三、十二消息卦(十二月卦)在一个卦体中,凡阳爻去而阴爻来称为“消”;阴爻去而阳爻来称“息”。
六十甲子配六十四卦原理介绍六十甲子配六十四卦是一种古老的卜筮方法,由六十甲子和六十四卦组合而成。
本文将详细探讨六十甲子配六十四卦的原理及其应用。
六十甲子六十甲子是中国古代用于纪年的一种方法,由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组合而成。
通过十天干和地支的排列组合方式,可以得到六十个不同的甲子。
六十四卦六十四卦是易经中的六十四种卦象,每种卦象由六个爻组成,每个爻有阴阳之分,共有八卦和六十四卦。
六十四卦反映了宇宙万物的演化和变化规律。
六十甲子配六十四卦原理六十甲子配六十四卦的原理是将六十甲子和六十四卦进行对应,以甲子纪年作为起点,按照一定规律与六十四卦进行配对。
具体原理如下:1.先将六十甲子按照阴阳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进行排列。
例如,以甲子作为起始点,按照“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的顺序排列十天干,再以“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顺序排列十二地支,得到一个完整的六十甲子序列。
2.将六十四卦按照易经中的阴阳爻的排列顺序进行编号,得到一个完整的六十四卦序列。
3.将六十甲子序列和六十四卦序列进行配对。
配对的方法是将六十甲子序列中的每一项与六十四卦序列中的相同位置的项进行对应并记录下来。
通过以上的配对原理,可以得到一个六十甲子到六十四卦的完整对应关系。
这种对应关系可以用于命理学、卜筮学以及其他相关领域的分析和应用。
六十甲子配六十四卦的应用六十甲子配六十四卦的原理和对应关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应用场景:命理学在命理学中,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出生年份和出生时间,通过六十甲子配六十四卦的对应关系,找到自己所对应的卦象,进而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命运走向等。
这对于个人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卜筮学六十甲子配六十四卦的原理和对应关系也可以用于卜筮学中的卜卦和筮卦。
通过卜筮的方式,人们可以预测吉凶祸福、决策抉择等,以求得到更好的结果和避免意外。
天干、地支、五行与八卦的关系天干、地支、五行与八卦的关系 2010-02-25 16:54:16| 分类: 国学 |字号大中小订阅一天干寓意(甲)象草林破土而萌,阳在内而被阴包裹又有认为,甲者铠甲也,把万物冲破其甲而突出了(乙)草木初生,枝叶柔软屈曲伸长乙者轧也(丙)丙,炳也,如赫赫太阳,炎炎火光,万物皆炳然著见而明 (丁)壮也,草木成长壮实,好比人的成丁(戊)茂也,象征大地草木茂盛(己)起也,纪也,万物仰屈而起,有形可纪(庚)更也,秋收而待来春(辛)金味辛,物成而后有味又有认为,辛者新也,万物肃然更改,秀实新成(壬)妊也,阳气潜伏地中,万物怀妊(癸)揆也,万物闭藏,怀妊地下,揆然明芽二地支寓意(子)孽也,草木生子,吸土中水分而出,为一阳萌的开始 (丑)纽也,草木在土中出芽,屈曲着将要冒出地面 (寅)演也,津也,寒土中屈曲的草木,迎着春阳从地面伸展 (卯)茂也,日照东方,万物滋茂(辰)震也,伸也,万物震起而生,阳气生发已经过半 (巳)起也,万物盛长而起,阴气消尽,纯阳无阴 (午)仵也,万物丰满长大,阳起充盛,阴起开始萌生(未)味也,果实成熟而有滋味(申)身也,物体都已长成(酉)老也,犹也,万物到这时都犹缩收敛(戌)灭也,草木凋零,生气灭绝(亥)劾也,阴气劾杀万物,到此已达极点天干地支简称干支,十天干:甲(ji)乙( y)丙(bng)丁(dng)戊(wù)己(j)庚(gng)辛(xn)壬(rén)癸(gu) ;十二地支:子(z)丑(chu)寅(yín)卯(mo)辰(chén)巳(sì)午(w)未(wèi)申(shn)酉(yu)戌(x)亥(hài) 十二地支对应十二生肖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古人以此作为年月日时的序号,叫干支纪法天干与五行方位的关系:甲为栋梁之木,东方乙为花果之木,东方丙为太阳之火,南方丁为灯烛之火,南方戊为城墙之土,中方己为田园之土,中方庚为斧钺之金,西方辛为首饰之金,西方壬为江河之水,北方癸为雨露之水,北方五行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物质观多用于哲学中医学和占卜方面五行指:金;木;水;火;土认为大自然由五种要素所构成,随着这五个要素的盛衰,而使得大自然产生变化,不但影响到人的命运,同时也使宇宙万物循环不已五行相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五行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五行数理: 金为七, 木为八, 水为六, 火为九, 土为五八卦所对应的五行:金-乾兑乾为天,兑为泽木-震巽震为雷,巽为风土-坤艮坤为地,艮为山水-坎坎为水火-离离为火早在公元前2697年,于中华始祖黄帝建国时,命大挠氏探察天地之气机,探究五行(金木水火土),始作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十天干,及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地支,相互配合成六十甲子用为纪历之符号我国历法以月球绕地球一周的时间(29.5306天)为一月,以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 365.2419 天)为一年,为使一年的平均天数与回归年的天数相符,设置闰月据记载,公元前六世纪中国开始采用十九年七闰月法协调阴历和阳历天干地支,是古人建历法时,为了方便做60进位而设出的符号对古代的中国人而言,天干地支的存在,就像阿拉伯数字般的单纯,而且后来更开始把这些符号运用在地图方位及时间(时间轴与空间轴)上,所以这些数字被赋于的意思就越来越多了古人(一说黄帝)观测朔望月,发现两个朔望月约是59天的概念12个朔望月大体上是354天多(与一个回归年的长度相近似),古人因此就得到了一年有12个月的概念在搭配日记法(十天干),产生阴阳合历,发展出现在的天干地支;较为成熟时应该是在夏商周三代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传说天干地支是黄帝时候的大挠氏所创其在运用中有许多神奇的地方,这对现代人来说还是个迷~在中国古代的历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两者按固定的顺序互相配合,组成了干支纪法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来看,天干地支在我国古代主要用于纪日,此外还曾用来纪月纪年纪时等那么,干支纪法的发明者究竟是谁呢,虽然有以下一些说法来考证干支的起源,但是究竟是谁发明,最早出现于何时,始终都是一个谜大约在战国末年,依据各国史官长期积累下来的材料编成的史书世本说:容成作历,大桡作甲子,二人皆黄帝之臣,盖自黄帝以来,始用甲子纪日,每六十日而甲子一周看来干支是大挠创制的,大挠采五行之情,占斗机所建,始作甲乙以名日,谓之干;作子丑以名月,谓之枝,有事于天则用日,有事于地则用月,阴阳之别,故有枝干名也三命通会论支干源流曰:夫干犹木之干,强而为阳;支犹木之枝,弱而为阴昔盘古氏明天地之道,达阴阳之变为三才首君以天地既分之后,先有天而后有地,由是气化而人生焉,故天皇氏一姓十三人,继盘古氏以治,是曰天灵淡泊,无为而俗自化,始制干支之名,以定岁之所在其十干曰:于逢旃蒙柔兆疆圉著雍屠维上章重光玄昭阳;十二支曰:困敦赤奋若摄提格单于执徐大荒落敦洋协洽滩作噩阉茂大渊献蔡邕独断曰:干,干也其名有十,亦曰十母,即今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是也;支,枝也其名十有二,亦曰十二子,即今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是也谓之天皇氏者,取其天开于子之义也;谓之地皇氏者,取其地辟于丑之义也;谓之人皇氏者,取其人生于寅之义也故干支之名在天皇时始制,而地皇氏则定三辰,道分昼夜,以三十日为一月,而干支始各有所配人皇氏者,主不虚王,臣不虚贵,政教君臣所自起,饮食男女所自始,始得天地之气而有子母之分,于是干支始有所属焉至于伏羲仰观象于天,俯观法于地,中观万物与人,始画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以作甲历而文字生焉逮及黄帝授河图,见日月星辰之象,于是始有星官之书命大尧探五行之情,占斗纲所建,于是始作甲子配五行纳音之属天干地支简称干支,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注:十二地支对应十二生肖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古人以此作为年月日时的序号,叫干支纪法早在公元前2697年,于中华始祖黄帝建国时,命大挠氏探察天地之气机,探究五行(金木水火土),始作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十天干,及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地支,相互配合成六十甲子用为纪历之符号我国历法以月球绕地球一周的时间(29.5306天)为一月,以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 365.2419 天)为一年,为使一年的平均天数与回归年的天数相符,设置闰月据记载,公元前六世纪中国开始采用十九年七闰月法协调阴历和阳历天干地支,是古人建历法时,为了方便做60进位而设出的符号对古代的中国人而言,天干地支的存在,就像阿拉伯数字般的单纯,而且后来更开始把这些符号运用在地图方位及时间(时间轴与空间轴)上,所以这些数字被赋于的意思就越来越多了古人(一说黄帝)观测朔望月,发现两个朔望月约是59天的概念12个朔望月大体上是354天多(与一个回归年的长度相近似),古人因此就得到了一年有12个月的概念在搭配日记法(十天干),产生阴阳合历,发展出现在的天干地支;较为成熟时应该是在夏商周三代许多MM在减肥的过程中困难重重,用尽方法却瘦不下来,其实只有在数不清的技巧,推敲中找到属于跟适合自己的最佳方式,才能在健康的瘦身道路上走下去,下面一些瘦身的小技巧,一定可以帮到你~1、慢慢吃我们都曾在美味佳肴面前狼吞虎咽。
⼋卦与⽇期、时⾠、空间⽅位、阴阳五⾏的⼀⼀对应关系总表⼋卦分别是乾卦、坤卦、震卦、离卦、⾉卦、兑卦、坎卦、巽卦,⼋卦即代表了时间(⽇期与时⾠),⼜代表了空间(⽅位)与阴阳五⾏。
后天⼋卦代表的⽇期如下:乾卦:阴历1、4、9⽇或⼲⽀⽇期的庚、⾟、申、⾣⽇,为乾卦⽇。
坤卦:阴历5、8、10⽇或⼲⽀⽇期的⾠、戌、丑、未⽇,为坤卦⽇。
震卦:阴历3、4、8⽇或⼲⽀⽇期的甲、⼄、寅、卯⽇,为震卦⽇。
巽卦:阴历3、5、8⽇或⼲⽀⽇期的⾠、巳⽇,为巽卦⽇。
坎卦:阴历1、6⽇或⼲⽀⽇期的壬、癸、亥、⼦⽇,为坎卦⽇。
离卦:阴历2、3、7⽇或⼲⽀⽇期的丙、丁、午⽇,为离卦⽇。
⾉卦:阴历5、7、10⽇或⼲⽀⽇期的戊、⼰、丑⽇,为⾉卦⽇。
兑卦:阴历2、4、9⽇或⼲⽀⽇期的⾟、⾣⽇,为兑卦⽇。
后天⼋卦代表的时⾠如下:⼦时:坎卦,丑时、寅时:⾉卦,卯时:震卦,⾠时、巳时:巽卦,午时:离卦,未时、申时:坤卦,⾣时:兑卦,戌时、亥时:乾卦.后天⼋卦与⽅位对应关系如下:坎(北⽅)、坤(西南)、震(东⽅)、巽(东南)、乾(西北),兑(西⽅)、⾉(东北)、离(南⽅)。
后天⼋卦与阴阳五⾏对应关系如下:乾、坎、⾉、震、四卦属阳卦,坤、兑、离、巽、四卦属阴卦。
⼋卦配五⾏:乾、兑五⾏属⾦;震、巽五⾏属⽊;坎五⾏属⽔;离五⾏属⽕;坤、⾉五⾏属⼟。
应⽤举例与趋吉避凶⽅法:例⼦1、⽕命或是个⼈命卦是离卦,择⽇就忌讳坎阴历1、6⽇或⼲⽀⽇期的壬、癸、亥、⼦⽇等坎卦⽇,因为离属⽕、坎属⽔,五⾏⽔克⽕、⽔⽕不容。
例⼦2、⾦命或是房⼦座西朝东是兑宅,搬家⼊宅忌讳阴历2、3、7⽇或⼲⽀⽇期的丙、丁、午⽇等离卦⽇,因为兑属⾦,离属⽕,⽕克⾦,凶。
例⼦3、外出去东南⽅(巽),五⾏属⽊,出⾏⽇期为兑卦⽇或是乾卦⽇,五⾏属⾦,⾦克⽊犯冲。
万煞不离五⾏宗,上述违反⼋卦五⾏的诸多不吉,都可采⽤五⾏通关、阴阳相济之法化解转运。
具体如下:1、请在线财神⽹开光阴阳五⾏护⾝符随⾝携带或放在卧室床头柜等柜⼦⾥,催动⾃⾝阴阳五⾏⽓场周⽽不散、⾏⽽不乱,护佑元神,平安吉祥。
六十四卦变六气干支转化起数诀作者:Shiyee我在易卦版和阴阳五行版也留下过不少学习数据了,很明显的可以看见易卦六气干支预测学的三条脉络,一为「六十四卦变」、二为「六气排列」、三为「天干地支」。
三者是一脉相承,即六十四卦变经由特殊手续产生六爻上的六气排列组合,六气排列组合在转化成三元的天干地支,转化天干地支的完全方法是直到最近才确定下来的。
这为术数方法学创造了一座联系通达易经六十四卦与天干地支的津梁,我做研究一向最重视验证的工夫,花三载功夫不断地尝试错误、不断的修正理论,至今可以说终于完成整套理论核心,反正是旧瓶新装,虽然理论核心是发前人未发却也不敢自专,同时也想集众人之力参与再加以验证和发挥,所以有必要将整套运算方法的核心公布出来。
我以最近三天的大盘预测卦象作为范例,简约说明转化成六气和干支的所有标准步骤,将所需要代入的参数用表格形式表示出来,应该可以很容易照本宣科地自行完成三条脉络,准确的转换成干支符号。
假定读者都具备基本的易学常识、阴阳五行常识、五运六气常识。
§六十四卦变首先须以占卜方法或量能取挂法或其它可行方法起出六十四卦变,可能组合为4096种变化的六十四卦变,作为「卦气干支转化法」的基底元素。
例一、雷风恒之山风蛊例二、雷天大壮之山天大畜例三、泽火革之风火家人§用数加总何谓用数?爻的四个变化入之以六七八九数,老阳用九、少阳用七、少阴用八、老阴用六。
将六爻的用数全部加总起来,六阴爻全变总数为六六36、六阳爻全变总数为六九54。
因此加总用数的范围应当在36~54之间。
例一、雷风恒之山风蛊初二三四五上│爻877986│数8+7+7+9+8+6=45=Aa例二、雷天大壮之山天大畜初二三四五上│爻777986│数7+7+7+9+8+6=44=Ab例三、泽火革之风火家人初二三四五上│爻787976│数7+8+7+9+7+6=44=Ac§天地数减去加总用数何谓天地数,一到十数的相加总数,为五十五数。
干支周期与六十四卦的关系干支周期与六十四卦的关系古代曾以卦纪年,两卦值一年,六十四卦恰值三十二年。
《易纬.乾凿度》说:“法干乾坤,三十二岁而周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交,万有一千五百二十拆,复于贞也。
"以上是说,每年两卦合一岁周天之数,即36O",三十二对卦值三十二年即:36×32=1152O(策)《易.系辞》有"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有六十,当期之日。
二篇之策,万有一千五百二十,当万物之数也"的说法。
上述用六十四卦演绎的三十二年是公度年,实际上的回归年三十二年不足,朔望年三十二年有余。
而干支周期每年皆闰(当然这是不可能的)则为三十。
1152O÷36O=32(公度年)1152O÷365=31.56(回归年)1152O÷354=32.54(朔望年)11520÷384=30事实上回归年即干支年,31.56回归年亦即31.56干支年。
而这里为了求其可公度性,特以闰年计之。
总之,六十四卦作为可公度性、全息性的数学结构模式将回归周期与朔望周期严谨有序地统摄起来:23O4O÷360=64(公度年)23O4O÷365=63.13(回归年)23O4O÷354=65.08(朔望年)23O4O÷384=60干支与公度法密吻(6O×6= 360°)。
然而干支日与回归年欠5天,5.25×70=367.5天(多2 天)。
可见,七十年干支与回归周期大致吻合。
关于三十年与六十年周期,《素问.天元纪大论》论之更详:"天以六为节,地以五为制。
周天气者,六气为一备;终地纪者,五岁为一周。
……五六相合,而七百二十气为一纪,凡三十岁。
千四百四十气,凡六十岁而为一周。
不及太过,斯皆见矣。
"《孟喜与》:"卦以地六,候以天五,五六相乘,消息一变。
一年十二月(十二个气),对应十二卦一年有十二个月,每个月有每个月的特性,每个月的特性各不相同。
要描述一年十二个月这各自不同的特性,我们来看看这六十四卦怎么刻画一年的十二个月的: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从冬至(即农历十一月)起阴极阳生,坤卦下生一阳,一阳复起,是为复卦。
冬至一阳生,寒冷的土地下,悄悄地开始变暖,所以谓之一阳生。
这个时候的大地,地面上寒冷还在,万物不生,还是当初收割后裸露的黑土地,是为坤卦;地面下,已有一丝暖意升起,因这点点的温暖,百草的根或种子开始准备孕育新芽,是为震卦;上为坤,下为震,从而构成卦象名为地雷复,是为复卦。
(复卦)代表子月,节气为冬至。
复卦六爻代表大雪至小寒的三十余天。
子月相当于农历十一月。
复卦是五阴一阳,阳爻居初位,此时一阳来复,阳气始升,将会打开新局。
(大雪十一月节冬至十一月气)丑月(即农历十二月)二阳初生,为地泽临。
二阳在下,井中水极温,是其验也。
泽者,气也。
丑月掘地下入,则见其出气。
农历的十二月,天气仍很寒冷,地面上仍是收割后裸露的黑土地,而在地面下,二阳初生,已经变得温暖,土壤中总是含有一定的水分的,在寒冷的天气里,这水分被冰冻;但随着这二阳初生,冰冻的水分解冻了,土壤变得湿润;于是,地面上,仍可用坤卦来刻画,地面下,已需用兑卦来描述了。
上为坤,下为兑。
坤为地,兑为泽,所以,两者构成卦象地泽临,是为临卦。
(临卦)代表丑月,节气为大寒。
临卦六爻代表小寒至立春的三十余天。
丑月相当于农历十二月。
临卦卦象已有二阳,说明天气虽冷,但春天即将来临。
(小寒十二月节大寒十二月气)寅月(即农历正月)三阴在上,三阳在下,为地天泰,是曰:“三阳开泰”。
天地气交,勾萌尽达。
是月立春,万物发生,律中大簇,以成太和之气象。
这是农历的正月,乍暖还寒,地面上仍没有太多的变化,但地面下,已经很温暖,已经是三阳在下了。
三阳构成乾卦。
从而,地面上为坤卦,地面下为乾卦,坤为地,乾为天,两者构成卦象地天泰,是为泰卦。
天干地支、易经口诀及64卦象解析《易经》是一部积累筮占之辞的辩证法哲学书,被誉为“诸经之首,大道之源”。
该书阐述了天地世间关于万象变化的古老经典,包括《连山》《归藏》《周易》三部易书,现存于世的只有《周易》。
该书从整体的角度去认识和把握世界,把人与自然看做是一个互相感应的有机整体。
其内容涉及哲学、政治、生活、文学、艺术等诸多领域,是儒道两家共同的经典。
学易经必背口诀:卦序歌: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兮履泰否,同人大有谦豫随,蛊临观兮噬嗑贲,剥复无妄大畜颐,大过坎离三十备。
咸恒遁兮及大壮,晋与明夷家人睽,蹇解损益夬姤萃,升困井革鼎震继,艮渐归妹丰旅巽,兑涣节兮中孚至,小过既济兼未济,是为下经三十四。
六十四卦歌诀:乾天刚建,自强不息。
坤地方直,厚德载物。
水积雷响,屯积助长。
山下流水,启蒙德育。
水在天上,需等饮食。
天升水落,讼兴不争。
地下藏水,师出有名。
水漫于地,密交亲比。
风行天上,小畜积雨。
天下有泽,和悦慎履。
地天相交,和谐通泰。
天地相悖,闭塞成否。
天火同燃,同人团结。
火燃天上,大有收获。
地中隐山,谨慎为谦。
雷响于地,豫乐自警。
泽中有雷,随机应变。
山下有风,蛊惑横行。
地高于泽,居高临下。
风拂大地,遍观通达。
火闪雷鸣,噬嗑威刑。
山脚火焰,贲饰文美。
高山附地,剥蚀去伪。
地下雷鸣,刚阳复兴。
学易经必背列表:火出地上,晋升明德。
地压潜火,明夷避祸。
风熊火里,家人同乐。
上火下泽,睽违少和。
水漫山路,蹇滞艰难。
雷鸣水降,解除旱象。
高山低泽,损下益上。
风激雷荡,益下损上。
泽与天上,夬决坚刚。
天下微风,阴生姤合。
泽汇于地,萃英聚众。
地平风扬,贤能萌升。
泽中漏水,知困早悟。
水盛风木,井收勿幕。
泽中起火,改制旧革。
火燃风木,鼎新之物。
震雷压惊,反思内省。
艮为山止,知止当止。
风木依山,循序渐进。
雷震泽上,归妹依礼。
雷鸣火电,丰茂光明。
火烧山外,旅途亨通。
巽为风顺,大人齐物。
兑为泽悦,修德和睦。
风行水面,离析涣散。
水溢泽岸,节制礼数。
干支周期与六十四卦的关系古代曾以卦纪年,两卦值一年,六十四卦恰值三十二年。
《易纬·乾凿度》说:“法干乾坤,三十二岁而周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交,万有一千五百二十拆,复于贞也。
"以上是说,每年两卦合一岁周天之数,即36O",三十二对卦值三十二年即:36×32=1152O(策)《易·系辞》有"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有六十,当期之日。
二篇之策,万有一千五百二十,当万物之数也"的说法。
上述用六十四卦演绎的三十二年是公度年,实际上的回归年三十二年不足,朔望年三十二年有余。
而干支周期每年皆闰(当然这是不可能的)则为三十。
1152O÷36O=32(公度年)1152O÷365=31.56(回归年)1152O÷354=32.54(朔望年)11520÷384=30事实上回归年即干支年,31.56回归年亦即31.56干支年。
而这里为了求其可公度性,特以闰年计之。
总之,六十四卦作为可公度性、全息性的数学结构模式将回归周期与朔望周期严谨有序地统摄起来:23O4O÷360=64(公度年)23O4O÷365=63.13(回归年)23O4O÷354=65.08(朔望年)23O4O÷384=60干支与公度法密吻(6O×6= 360°)。
然而干支日与回归年欠5天,5.25×70=367.5天(多2 天)。
可见,七十年干支与回归周期大致吻合。
关于三十年与六十年周期,《素问·天元纪大论》论之更详:"天以六为节,地以五为制。
周天气者,六气为一备;终地纪者,五岁为一周。
……五六相合,而七百二十气为一纪,凡三十岁。
千四百四十气,凡六十岁而为一周。
不及太过,斯皆见矣。
"《孟喜与》:"卦以地六,候以天五,五六相乘,消息一变。
十有二变而岁复初。
"古代物候五日为一候,五日又是时辰干支之周期。
5×6=30天( 360时辰),而卦气六日七分为一卦,一月五卦,6×5=30天,再乘十二月为岁式。
这样,卦气与干支周期融为一体。
而三十年为月干支甲子周期之六周(五年为一周),六十年为月干支周期之十二周,亦为年干支周期之全数。
三十年与六十年中含七百二十气与千四百四十气。
气即节气,1个节气为十五天,那么求其一年公度:720×15=1080010800÷30=360o1440× 15=216O02I600÷60=360o由上可知,上述方法皆采用360o公度年测量方法。
西汉初年的《淮南子·天文训》中也有关于一年、十年、六十年三种周期的记载。
其中一年分五段,每一段为七十二天;十年也分为五个阶段,每段为七百二十天。
六十年亦有千四百四十气,恰合一周六十岁。
六十年周期之法与《内经》完全相同,无须讨论。
我们看一年与十年之法:72天×5=360天720天×5=3600天上述一年、十年五分法合之为360天与3600天,非天也.乃度也。
亦即:72o× 5=360o720o× 5=3600o这样,周天360o 恰为一个公度年,3600o 恰为十个公度年。
这羊,我们重温六十四卦卦纪之辞,就会豁然开朗,疑团顿失。
如易传·乾文言》初九曰"不见是",日中为"是"(即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之是)。
子午线之上为正南方,下为正北方,日中影必正,影正则左右自分为两,即左阳而右阴。
而乾卦初九处地之下,潜藏之象,故曰"不见是"。
又如《周易·未济》上九爻日"有孚失是",未济上卦为离,日中则昃,上九已亢,故曰"失是"。
以上言64卦、384爻以乾初九、未济上九(亦即易之第1爻与第384爻),以此"是"为始终,的确意味深长。
进而言之,在64卦公度年中,朔望已过65年,而回归却也过63年,不见太阳回归,何能见是,故曰"不见是","有孚失是"。
因未济卦之后,复又从乾初九始,按5 天×64=336天,尚须行 336°始能合六十四回归大数。
在此之前,不见太阳回归,何"是"之有?而既济为第63卦,正合63回归年,故《杂卦传》曰;"既济定也,未济男之穷也"。
即济卦辞"初吉终乱",皆与大周期吻合。
再以涣卦与节卦为例,涣卦为 59卦,节卦为60卦。
59×6=354°,60×6=360°,涣卦恰一个朔望年周期,而距回归年尚缺11天,故谓之涣卦(涣者,离也,散也)。
而节卦360爻(360°),恰好一个公度年,"度数,节也",故名节卦。
而至未济卦384爻,恰为置闰之年。
让我们以帛书64卦与通行本序卦对照,发现二个本子只有三卦序号相同;即乾卦(帛书名键)、恒卦及中孚(帛书名中复),亦即乾(键)卦l、恒卦32、中孚(中复)卦61。
我们这里不论帛书序卦与通行本序卦何以如此大异,而问二个本子何以第1、第32之第61卦完全一致?乾为天,"天下之动,贞夫一者也",故为第1。
恒卦为64卦之半,亦64公度年之半:32×360°=11520以公度年乘32,恰合"万有一千五百二十,当万物之数",故谓之恒。
至于中孚(中复)61(61公度年)恰合60回归年大数(亦60干支年周期),恰在冬至夜半。
由此足证六十四卦公度法确为上古圣贤之法。
《周易》之名,实指周期循环,终则有始的宇宙天象运行规律。
三代易学家尚秉和力主此说,他在《周易尚氏学》中指出:"周易之理,十二消息卦,周也;元亨利贞,周也;大明终始,六位时成,周也;彖传分释元亨利贞既毕,又曰首出庶物,即贞下启元也,周也;古圣人之卦气图,起中孚终颐,周也;此其理唯杨子云识之最深。
《太玄》以《中》拟《中孚》,以《周》拟《复》,终以《养》拟《颐》,其次序与卦气图丝毫不紊。
而于玄首,则释其所以然,其罔、直、蒙、酋、冥,即元亨利贞,故以中羡从为始,更晬廓为中,减沈成为终。
循环往来,无不周之理。
"总之,易卦、干支、律历、物候、节气、星宿等等皆统摄于周天框架之中,以公度法来推衍其周天循环之道。
我国彝族少数民族古代曾使用太阳历,彝族古典《宇宙人文论》记载有以六十三年为周期的太阳历,这与六十四公度年不谋而合。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17 10:05:19编辑过]周易与天文历数的关系八卦是在古天文学的基础上发现的,它与天文在纪协同发展起来的,也是古代天文历数的最初形式(无文字符号)。
因此,通过古代历数,可以证实八卦与天文学的兼融关系。
八卦与六十花甲数一起,不仅可以动态地反映天象,而且还能推演历数。
所以八卦与甲子都是象数兼赅的。
它们既是天体运行的客观标志,又是协调律历度数,统一纪理年月日时周期的象数符号。
八卦与甲子的相继出现,并有机地结合起来反映天地阴阳之象,这充分说明,古人认识到它是宇宙万有客观规律,故称其为“天道”、“神道”。
“历数”是天时推移的根据和可靠标志。
《史记》曰:“黄帝考定星历,建之五行,起消息,正闰余......各司其序,不相乱也”可见我国早在黄帝时代已经有了精确的历法。
我国古代是阴阳合历。
它以阴历为基础,以置闰之法协调阴阳历,即三年一闰,五年再闰,十九年七闰始能齐一。
也就是说,当太阳视运动为十九周,月行二百三十五周,恰于冬于朔日夜半子时相会。
可见,古代是以回归计年,朔望计月,365日而成岁。
平年354日,闰年384日。
易学观念,在描述天地(万物)方面,简直是世界上最自然、最简单质朴的方法论了。
古人以地球为观测点,日月星辰的视运动为观测结果。
因此,日月星辰每天从东方升起,经过南方(所谓上经天运动),落入西方;此外,日月星辰每年从西向东的运动。
北半球人们只能观察到地平线以上一半天空的天体运行情况,当然还有地平线以下观察不到的“北方”。
所以,古人时空观念中,是以上为南、下为北、左为东、右为西(所谓面南而立,向明而治)。
天体复合运动不论何等复杂,然而,运用太极、河洛、易卦干支体系等极其简单、质朴、明了的图象和算式,就能如实地、动态地再表达出来;不论其阴阳曲线、圈与点、阴爻或阳爻、卦、干支等的阴阳位置、性状,都具有具体、鲜明、时空向量等物质运动的内容。
根据《焦氏易林》、《易纬乾凿度》、汉代卦气说、爻辰说、月卦说及近人邹学熹《易学十讲》等资料介绍如下:太阳日周期历十二时辰为一日,合今二十四小时,一千四百四十分钟。
《焦氏易林》依序卦顺序一卦值一日,而坎离震兑值二至二分。
乾值甲子,坤值乙丑,直至未济值癸亥。
周而复始,六周尽三百六十日。
以一日十二时辰再分,则以乾坤两卦代表昼夜,乾坤计十二爻,每爻当一个时辰,十二爻当十二时辰。
并以十二地支记十二时辰,十二消息卦相配以表示阴阳消长变化之象。
再以乾坤两卦三百六十策,其余每卦得六策。
坎离震兑四卦计二十四策,以演二十四气。
三百六十策合周天三百六十度。
《尧典》说:“以闰月四时成岁”。
一岁十二个月计三百五十四日,闰年十三个月计三百八十四日。
《周易》以乾坤至涣共五十九卦,计三百五十四爻,以当十二月三百五十四日。
六十四卦计三百八十四爻,以当闰年十三个月三百八十四日之数。
卦气五日一候,每月六候,十二月计七十二候。
每月配五卦,十二月配六十卦,余四卦坎离震兑分主四时。
每月五卦计三十爻,一爻主一日,五卦以当六候;十二月六十卦,以当七十二候。
在六十卦中,每月以辟卦为主,故称十二月卦。
以十二月卦表示二二月二十四节气晷景的变化。
从冬至子月起的六个月,晷景从最长不断缩短,《周易》以复、临、泰、大壮、央、乾六卦,表示阳长阴消之象。
从夏至午月起的六个月,则晷景从最短不断增长,《周易》以后、遁、否、观、剥、坤六卦,表示阴长阳消之象。
一年四时,每时三个月,四时为十二个月,以春夏秋冬表示之。
天球以二十八宿为刻度,四象分布四方。
每时更一象限,四时更四象限为一周天。
古以二分二至定中星,易卦以坎离震兑四卦纪四时。
春分点在东方,青龙七宿居之,象征春三月,万物发陈,故以震卦配之。
夏至点在南方,朱雀七宿居之,象征夏三月,万物蕃茂,故以离卦配之。
秋分点在西方,白虎七宿居之,象征秋三月,万物成熟,故以兑卦配之。
冬至点在北方,玄武七宿居之,象征冬三月,万物闭藏,故以坎卦配之。
古法还以五星定四时。
一年之中,每星各占七十二日,五星恰好三百六十日之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