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端面及外圆车削的方法和基本步骤
- 格式:doc
- 大小:45.50 KB
- 文档页数:3
一、实验目的本次普车实验旨在使学生掌握普车的基本操作技能,熟悉车床的结构及性能,了解车削加工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安全意识。
二、实验原理普车实验是通过车床对工件进行切削加工的过程。
在实验中,学生需要掌握以下基本原理:1. 切削原理:切削是利用车刀与工件之间的相对运动,将工件表面的材料切除,从而形成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2. 切削力:切削力是切削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包括径向切削力、轴向切削力和切向切削力。
切削力的大小与切削速度、切削深度、切削宽度等因素有关。
3. 切削温度:切削过程中会产生切削温度,过高或过低的切削温度都会影响加工质量。
因此,需要合理选择切削参数,以获得良好的加工效果。
4. 切削液:切削液可以降低切削温度,减少切削力,提高工件表面质量。
常用的切削液有乳化液、油基切削液等。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车床:本次实验使用的是CA6140型卧式车床,该机床具有以下特点:- 最大车削直径:400mm- 最大车削长度:1000mm- 主轴转速:20-1400r/min- 刀架行程:250mm2. 刀具:本次实验使用的刀具包括外圆车刀、端面车刀、螺纹车刀等。
3. 量具:本次实验使用的量具包括卡尺、千分尺、角度尺、游标卡尺等。
四、实验步骤1. 工件准备:根据实验要求,准备合适的工件,如圆柱体、圆锥体、螺纹等。
2. 装夹工件:将工件装夹在车床的卡盘或顶尖上,确保工件安装牢固。
3. 安装刀具:根据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刀具,并安装到刀架上。
4. 调整机床:根据加工要求,调整机床的转速、进给量等参数。
5. 切削加工:启动车床,进行切削加工。
注意观察工件表面质量,及时调整刀具位置和切削参数。
6. 测量工件:加工完成后,使用量具测量工件尺寸,确保符合要求。
7. 清理工件:清理工件表面,去除毛刺和切屑。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外圆车削:通过外圆车削实验,掌握了外圆车刀的安装、调整和切削方法。
实验结果表明,外圆车削加工精度较高,表面质量良好。
教师活动内容学生活动内容设计意图使用中、小滑板刻度盘时应注意的内容:
根据加工的需要把刻度盘转到所需的位置,如果不慎多
转了几格,不能直接退回多转的格数,必须向相反的方
向退回全部空行程,再将刻度盘转到正确的位置
四、讨论题:
1、请同学分析加工光轴的车削步骤?
五、提问并作记录
六、布置作业
(一)课后作业
(二)预习作业:轴类工件如何测量?分组讨论
回答问题
预习下节课内
容
培养学生
团队合作
意思
培养学生
预习书本
的好习惯。
车削的总结引言车削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加工方法,通过旋转工件并使用切削工具,从工件上去除材料,从而获得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在制造业中,车削广泛应用于零件加工、模具制造、机械加工等领域。
本文将对车削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以及常见的车削方法进行总结和介绍。
一、车削的原理车削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旋转的工件与切削工具之间的相对运动,通过不断切削和去除工件上的材料,将工件加工成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车削主要涉及以下几个主要参数:1.转速:工件的转速决定了切削速度,速度过快会导致切削工具磨损过大,速度过慢则会影响加工效率和表面质量。
2.进给速度:进给速度决定了切削速度和切削深度,较高的进给速度可以增加加工效率,但同时也要考虑工件表面质量和加工精度。
3.切削深度:切削深度决定了每次切削去除的材料量,深度过大会导致切削力过大,甚至导致工件变形和切削工具损坏。
4.切削角度:切削角度是指切削工具刀片相对于工件表面的夹角,它会影响切削力和切削表面的质量。
二、车削的工艺流程车削的加工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确定工件材料和尺寸:根据需求确定加工的工件材料和尺寸,这是确定车削工艺参数的基础。
2.选择合适的车床和切削工具:根据工件的材料和尺寸,选择合适的车床和切削工具。
常见的车床包括平车、立车和数控车床等,切削工具包括车刀、车削刀片等。
3.固定工件:将工件固定在车床上,确保工件的稳定性和准确的位置。
4.设置车削参数:根据工件的材料和尺寸,设置合适的车削参数,如转速、进给速度、切削深度等。
5.进行车削加工:根据设定的参数,进行车削加工。
根据工件的形状和要求,选择适当的车削方法,如外圆车削、内圆车削、端面车削等。
6.检验加工质量:加工完成后,对工件进行检验,包括尺寸、表面质量和几何形状等方面的检查。
7.修整和抛光:根据实际需求,对加工后的工件进行修整和抛光,提高其表面质量。
三、常见的车削方法车削方法根据切削方向和切削工具的运动方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外圆车削:将工件固定在车床上,通过旋转工件,切削工具在工件表面上进行横向切削,使工件外圆面达到所需的直径和粗糙度要求。
项目三车削外圆及端面一、教学目的1.掌握手动、机动进给车削外圆、端面和台阶的方法。
2.掌握调整机动进给手柄位置的方法。
3.会用划线盘找正工件。
4.掌握游标卡尺的使用方法,会用游标卡尺测量工件的外圆、用钢直尺测量长度并检查平面凹凸,达到图样的精度要求。
5.掌握试切削,试测量的方法车削外圆。
6.遵守操作规程,养成文明生产,安全生产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车削外圆、端面和台阶的方法2.教学难点刻度盘的计算及应用三、实训内容四、准备工作设备:切割机、车床工具:45°和90°硬质合金外圆车刀、通用装夹工具一套量具:钢直尺、游标卡尺、千分尺。
五、工艺分析由于该零件较短,没有特殊的同轴度要求,加工时采用三爪自定心卡盘直接装夹进行加工。
考虑到倒角和去毛刺的需要,先加工大端直径再调头加工另一端。
其机械加工过程卡片和机械加工工序卡见附表。
六、操作过程1.检查毛坯尺寸,装夹一端外圆,伸出长度大于60mm,用划针盘找正夹紧;2.车平端面,粗精车D1、长45mm,倒角2×45°;3.调头垫铜皮,装夹外圆,伸出长度大于70mm,找正夹紧,粗精车端面至总长L1;4.用钢直尺刻线长L2mm,粗车D2,留精车余量1~2mm;5.用钢直尺刻线长L1mm,粗车D3,留精车余量1~2mm;6.精车D2和L2、D3和L3至图形要求,倒角2×45°和1×45°。
七、质量检查内容及评分标准八、安全及注意事项1.车削时防止车刀碰着卡盘。
2.转动刀架时,防止车刀与工件、卡盘发生碰撞。
3.测量或清除铁屑时,要先停车,工件转动时不准用手触摸工件。
4.车削过程中戴好防护眼镜。
九、容易产生的问题和注意事项1、工件端面中心留有凸头,原因是刀尖没有对准工件中心,偏高或偏低。
2、端面不平有凹凸,产生原因是进刀量过深、车刀磨损,滑板移动、刀架和车刀紧固力不足,产生扎刀或让刀。
模块二车削初级工技能训练本项目参考节数:10节【组织教学】检查学生出勤,作好学生考勤记录。
强调课堂纪律,活跃课堂气氛。
强调实习纪律,做好安全文明生产。
【复习巩固】1.复习上次课主要学习了文明生产和工具、夹具、量具、图样的合理放置以及刀具刃磨安全知识等内容。
通过实际演示、讲解和学生观察,更进一步增强了学生对遵守安全文明操作规程的感性认识。
2.提问1)车刀磨损后是否要及时刃磨?2)刃磨有哪些具体要求?3.作业讲评作业完成情况统计表图6-2 车台阶轴用车刀1-45°车刀 2-90°车刀 3-75°车刀 4-车槽刀【讲授新课】(2课时)任务一 外圆车刀的认识、刃磨及安装一、外圆车刀的种类、特征和用途 二、90°外圆车刀的刃磨要求 三、车刀的安装 【技能训练】(3小时) 一、目标任务1.了解外圆车刀的种类及各种外圆车刀的应用场合。
2.学会刃磨外圆车刀。
二、示范操作刃磨45°车刀、75°车刀、90°车刀三、分组练习(见附表)按课题小组轮流练习,完成本次课的训练任务。
四、巡回指导1.身体不准靠近旋转表面,严格通电,确保设备和人身安全。
2.刃磨车刀的每一个姿势、车刀的位置和角度。
3.车刀快速安装的技巧。
4.经常提醒学生,磨刀时要戴防护眼镜和应站的安全位置,以防发生人身事故。
5.分析刃磨过程中的情况,强调注意事项。
6.及时纠正练习中出现的问题。
图6-1任务二车外圆、端面和倒角一、车外圆的步骤与方法1.加工准备2.对刀试切削3.正常切削二、车端面的方法1.45°车刀车端面2.用偏刀车端面三、倒角及加工四、刻度盘的计算与应用1.中滑板上的刻度盘2.小滑板上的刻度盘五、工件的测量1.游标卡尺测量工件2.千分尺测量工件3.工件径向跳动误差的测量4.端面的测量【技能训练】(3小时)一、目标任务1.掌握外圆、端面和倒角的加工过程及加工方法。
零件的普通车削加工》课程标准课程名称:零件的普通车削加工课程代码:0203210 05课程类别:专业基础与专业课课程性质:必修课课程学分:5课程学时:80适用专业:数控技术专业开课学期:第3学期1.课程定位与设计思路1.1课程定位零件的普通车削加工是数控技术专业核心课程,专业必修课程。
本课程是一门理实一体化课程,在学生已有基本的机械加工常识的基础上,通过农机轴等项目的实际工作过程训练方式,采取项目教学法,进一步加强学生识读较复杂零件图能力及制定机械加工工艺的能力,同时训练学生运用车削加工方法进行零件生产的工作能力,为学生下一步的数控车削加工学习奠定一个较扎实的车削加工工艺基础和操作技能。
表1.2设计思路通过广泛的企业调研和毕业生的就业岗位的跟踪反馈,企业尤其是以单件小批量为生产特点的企业,对数控技术专业毕业生首岗的工作安排大都为普通设备的操作员,特别是普通车削加工岗位。
通过对普通车削加工岗位的能力、工作内容以及技能要求进行分析,结合中级车工技能鉴定标准,确定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以企业中的典型零件为载体,按照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的认知规律确定学习情境,为逐级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奠定基础,培养学生职业素质、职业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表2课程描述2.课程目标学习完本课程后,学生应能完成一般零件的车削加工方案的制定和加工操作能力2.1知识目标1.外圆、端面的车削方法;2.工件在车床上的装夹方法;3.内孔的加工方法及精度检测方法;4.在车床上车削圆锥的方法;5.圆锥的检测方法;6.三角螺纹、梯形螺纹的尺寸及公差确定;7.三角螺纹、梯形螺纹的车削及检测方法;8.蜗杆的尺寸计算;9.蜗杆的车削及检测方法;10.曲轴的车削加工及检测方法;11.细长轴的装夹方法;12.细长轴的车削方法。
2.2能力目标1.正确识读零件图的能力;2.制定车削加工方案的能力;3.根据工件材料的特性及可切削加工性能合理选择加工刀具的能力;4.根据零件的结构特性合理、安全的装夹工件的能力;5.根据确定的加工方案调整机床,使其正常运转的能力;6.零件的外圆表面、圆锥表面、内圆表面、三角形内外螺纹、蜗杆、曲轴、细长轴的车削加工能力;7.对所加工的零件按图纸要求进行检验;8.对加工零件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9.对机床进行日常的保养与维护;10.利用CAPP软件进行工艺设计的能力。
一、实习目的通过本次车削实习,旨在使我了解和掌握车削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能,熟悉车床的构造和使用方法,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水平。
二、实习内容1. 车削基本原理(1)车削是利用工件旋转和刀具的进给运动,使刀具与工件产生相对运动,从而实现工件表面切削的过程。
(2)车削加工的主要目的是改变工件的形状、尺寸和表面质量。
2. 车床构造及使用方法(1)车床主要由床身、主轴箱、进给箱、挂轮箱、刀架、尾架、拖板、三爪扳手等部分组成。
(2)车床的使用方法如下:①开机前,检查车床各部分是否完好,确认无误后开机。
②将工件安装在卡盘上,调整好位置,并确保工件与卡盘接触紧密。
③选择合适的刀具和切削参数,包括切削速度、进给量、切削深度等。
④启动车床,缓慢加紧刀具,确保刀具与工件接触良好。
⑤在加工过程中,观察工件表面质量,及时调整切削参数。
⑥加工完成后,关闭车床,取下工件,检查加工质量。
3. 车削实践操作(1)外圆车削:采用直柄外圆车刀,加工工件外圆。
操作步骤如下:①调整刀具角度,使刀具与工件外圆接触良好。
②启动车床,缓慢加紧刀具,确保刀具与工件接触紧密。
③观察工件表面质量,及时调整切削参数。
(2)端面车削:采用直柄端面车刀,加工工件端面。
操作步骤如下:①调整刀具角度,使刀具与工件端面接触良好。
②启动车床,缓慢加紧刀具,确保刀具与工件接触紧密。
③观察工件表面质量,及时调整切削参数。
三、实习总结1. 通过本次实习,我对车削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正确使用车床,掌握了车削加工的基本操作方法。
3. 实习使我认识到,在实际操作中,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加工质量和安全。
4.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不断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水平,为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实习体会1. 实习使我深刻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2. 通过实习,我认识到自己在理论知识掌握和实践操作技能方面的不足,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
端面车刀及外圆车刀(45度车刀,90度车刀)的车削方法和图片2007-06-25 09:39一、车端面常用的端面车刀(弯头刀如图2 和偏刀如图1)和车端面的方法,如金工实习教材第160页所示。
对于既车外圆又车端面的场合,常使用弯头车刀和偏刀来车削端面。
弯头车刀是用主切削刃担任切削,适用于车削较大的端面。
偏刀从外向里车削端面,是用车外圆时的副切削刃担任切削,副切削刃的前角较小,切削不够轻里向外车削端面,便没有这个缺点,不过工件必须有孔才行。
常用端面车削时的几种情况如图6-15所示。
图6-15 车端面的常用车刀车端面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车刀的刀尖应对准工件中心,以免车出的端面中心留有凸台。
2)偏刀车端面,当背吃刀量较大时,容易扎刀。
背吃刀量a p的选择:粗车时a p=0.2mm~1mm,精车时a p=0.05 mm~0.2mm。
3)端面的直径从外到中心是变化的,切削速度也在改变,在计算切削速度时必须按端面的最大直径计算。
4)车直径较大的端面,若出现凹心或凸肚时,应检查车刀和方刀架,以及大拖板是否锁紧。
为使车刀准确地横向进给,应将大溜板紧固在床身上,用小刀架调整切削深度。
5)端面质量要求较高时,最后一刀应由中心向外切削。
车端面的质量分析:1)端面不平,产生凸凹现象或端面中心留“小头”;原因时车刀刃磨或安装不正确,刀尖没有对准工件中心,迟到深度过大,车床有间隙拖板移动造成。
2)表面粗糙度差。
原因是车刀不锋利,手动走刀摇动不均匀或太快,自动走刀切削用量选择不当一、车外圆1.安装工件和校正工件安装工件的方法主要有用三爪自定心卡盘或者四爪卡盘、心轴等(详见6.8车床附件的使用)。
校正工件的方法有划针或者百分表校正(详见6.8车床附件的使用中图8-49)。
2.选择车刀车外圆可用图6-12所示的各种车刀。
直头车刀(尖刀)的形状简单,主要用于粗车外圆;弯头车刀不但可以车外圆,还可以车端面,加工台阶轴和细长轴则常用偏刀。
车外圆和端面手动车削外圆、端面的方法一、组织教学1.集合,点名,记考勤。
2、检查工作服,强调安全问题。
二、任务引入每次实习中针对学生掌握内容的差异,表扬掌握好的同学,对操作不得当的或有失误的同学给予纠正并布置下一次实习内容需复习的知识。
三、任务分析车削外圆、端面、阶台工件的方法四、相关知识车削工件时,必须使工件和刀具做相对运动。
根据与运动的性质和作用,车削运动主要分为工件的旋转(主运动)和车刀的直线运动(进给运动)。
主运动工件的旋转运动。
进给运动车刀的直线运动。
车削时工件上形成的表面已加工表面已切除多余金属层而形成的新表面。
过渡表面车刀切削刃在工件上形成的表面。
待加工表面工件上有待切除多余金属层的表面。
五、任务实施手动进给车外圆和端面(一)车刀的装夹方法和要求:1、装夹车刀时,刀尖应对准工件中心线。
1)按车床中心高的数值,用钢直尺对中心。
2)刀尖与顶尖找平,对中心。
2、车刀伸出部分长度应尽可能短些,若伸出过长,刚性不足,容易引起振动。
伸出长度约为刀杆厚度的1~1.5倍。
3、刀杆中心线应与工件表面垂直,否则会引起主偏角和副偏角的数值发生变化。
4、车刀要夹紧,至少要用两个螺钉紧固在刀架上。
(二)刻度盘的原理和应用:1、刻度盘的原理:以中滑板刻度盘为例:刻度盘装在中滑板丝杠上,当摇手柄带着刻度盘专一周时,丝杆也转了一周,这时固定在中滑板的螺母就带动中滑板、车刀移动一个导程。
如果横向进给丝杠导程为5mm,刻度盘分为100格,当摇动进给丝杠一周时,中滑板就移动5mm。
当刻度盘转过一格时,中滑板移动量为:5÷100=0.05mm。
2、刻度盘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1)中滑板空行程的消除方法:(1)产生原因:由于丝杠和螺母之间存在着间隙,因此会产生空行程。
即:刻度盘转动而溜板并没移动。
(2)使用方法:当使用时,必须慢慢的转动到所需的格数,如不注意多转几格(或吃刀量过大时,绝不能简单的退回几格,因为间隙的存在只退回几格,实际中滑板没有退回),必须向相反方向退回全部空行程,然后再转到所需要的格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