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2022年中国公路养护市场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2016-2022年中国公路养护市场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2016-2022年中国公路养护市场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2016-2022年中国公路养护市场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2016-2022年中国公路养护市场投资

战略研究报告

https://www.doczj.com/doc/3816490133.html,

什么是行业研究报告

行业研究是通过深入研究某一行业发展动态、规模结构、竞争格局以及综合经济信息等,为企业自身发展或行业投资者等相关客户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企业通常通过自身的营销网络了解到所在行业的微观市场,但微观市场中的假象经常误导管理者对行业发展全局的判断和把握。一个全面竞争的时代,不但要了解自己现状,还要了解对手动向,更需要将整个行业系统的运行规律了然于胸。

行业研究报告的构成

一般来说,行业研究报告的核心内容包括以下五方面:

行业研究的目的及主要任务

行业研究是进行资源整合的前提和基础。

对企业而言,发展战略的制定通常由三部分构成:外部的行业研究、内部的企业资源评估以及基于两者之上的战略制定和设计。

行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是面和点的关系,行业的规模和发展趋势决定了企业的成长空间;企业的发展永远必须遵循行业的经营特征和规律。

行业研究的主要任务:

解释行业本身所处的发展阶段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分析影响行业的各种因素以及判断对行业影响的力度

预测并引导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判断行业投资价值

揭示行业投资风险

为投资者提供依据

2016-2022年中国公路养护市场运行态势及投资战略

研究报告

【出版日期】2016年

【交付方式】Email电子版/特快专递

【价格】纸介版:7000元电子版:7200元纸介+电子:7500元

【报告编号】R427962

【报告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3816490133.html,/research/201607/427962.html

报告目录:

中国路网全球保有量第一,高等级公路养护需求严峻。截至2015年年末全国公路总里程457.73万公里,比上年末增加11.34万公里。实现了由“初步连通”向“覆盖成网”的重大跨越。其中,公路密度47.68公里/百平方公里,提高1.18公里/百平方公里。公路养护里程446.56万公里,占公路总里程97.6%。

2011-2015年全国公路总里程及公路密度

全国等级公路里程404.63万公里,比上年末增加14.55万公里。等级公路占公路总里程88.4%,提高1.0个百分点。其中,二级及以上公路里程57.49万公里,增加2.92万公里,占公路总里程12.6%,提高0.3个百分点。全国高速公路里程12.35万公里,比上年末增加1.16万公里。其中,国家高速公路7.96万公里,增加0.65万公里。全国高速公路车道里程54.84万公里,增加5.28万公里。

2011-2015年全国高速公路里程及增长率

智研咨询发布的《2016-2022年中国公路养护市场运行态势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共十章。首先介绍了公路养护产业相关概念及发展环境,接着分析了中国公路养护行业规模及消费需求,然后对中国公路养护行业市场运行态势进行了重点分析,最后分析了中国公路养护行业面临的机遇及发展前景。您若想对中国公路养护行业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该行业,本报告将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采用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数据,商务部采集数据等数据库。其中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部分行业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及市场调研数据,企业数据主要来自于国统计局规模企业统计数据库及证券交易所等,价格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类市场监测数据库。

第一章公路养护产业相关综述48

第一节公路养护产业的概述48 一、公路养护的相关内容48

(一)公路养护概念48

(二)公路养护目的48

(三)公路养护内容49

二、公路养护产业的分类50

三、公路养护必要性分析51

四、公路养护的特点分析51

第二节公路行业建设状况分析52

一、全国公路总里程情况分析52

二、全国各等级公路里程构成53 (一)公路等级划分情况分析53 (二)全国各等级公路里程情况54

三、全国各类铺装等级公路构成55

四、全国公路投资建设情况分析57 第三节公路行业运输状况分析59

一、2014年公路营运汽车拥有量59

二、2015年公路运输景气度分析61

三、2015年公路客运量情况分析62

四、2015年公路货运量情况分析65

五、“十三五”公路运输发展前景67

第二章公路养护产业发展环境分析69

第一节中国宏观经济发展环境分析69

一、2015年中国GDP增长情况分析69

2008-2015年全国GDP及同比增速

二、2015年工业经济发展形势分析70

三、201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分析72

四、201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析74

五、2015年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分析75

六、2015年对外贸易的发展形势分析75

第二节公路养护产业政策环境分析77

一、公路养护产业管理体制概述77

二、公路养护产业主要政策汇总80

三、公路养护产业发展规划分析81

第三节公路养护产业社会环境分析97

一、2015年人口规模及结构分析97

二、2015年城市化进程发展分析98

三、2015年中国民用汽车保有量98

四、2015年道路交通安全形势分析99

五、公路养护产业可持续发展分析101

第三章公路养护产业发展状况分析106第一节公路养护产业发展概述分析106

一、公路养护产业的发展阶段106

二、中国公路养护方式的变迁107

三、公路养护工程市场化运作分析109 (一)公路养护“管养分离”模式109 (二)公路养护市场化运作模式110 (三)公路养护检测市场化运作模式110 (四)公路养护市场化运作措施112 四、公路养护工程的环境影响分析113 (一)公路养护对环境的影响分析113 (二)公路养护的环境保护措施分析114

五、公路养护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117

六、中国公路养护管理发展对策分析118

(一)养护运行机制改革对策118

(二)养护管理技术发展对策119

(三)养护管理机械化发展对策119

(四)养护管理法规体系建设对策120

第二节公路养护产业发展状况分析121

一、全国公路养护及绿化里程情况121

二、公路养护产业发展现状分析122

三、公路养护管理费用构成分析126

十三五期间养护资金需求达1.5 万亿元,公路养护行业发展前景广阔。根据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战略与政策研究所介绍,“十三五”期我国公路行业建设投资在GDP 中的占比将逐步下降,建设需求开始逐步降低但养护需求快速上升。预计公路行业“十三五”养护资金需求将超过1.5 万亿元的规模。“十四五”期间,大部分省市公路建设与养护的需求将达到总体平衡,东部一些地区养护需求甚至将超过建设需求。2010 年-2014 年,中央和地方财政主要支出项目中,公路养护财政支出在分别为450 亿、541 亿、522 亿、576亿元、742 亿元。

公路养护财政支出(单位:亿元)

四、公路绿化养护发展状况分析127 (一)公路绿化养护发展现状127 (二)公路绿化养护存在问题129 (三)公路绿化养护措施分析130 (四)公路绿化养护发展对策131

五、公路养护产业机械化发展分析133 (一)中国公路养护机械化发展概况133 (二)国外公路养护机械化发展分析133 (三)国内外公路养护机械主要差距134 (四)公路养护机械化发展对策分析134 (五)公路养护机械化发展趋势分析136 六、公路机械化养护推行分析136 (一)推行机械化养护的必要性136 (二)推行机械化养护的制约因素137

(三)推行机械化养护须解决的问题138 第三节公路养护产业竞争格局分析139 一、国外公路养护产业竞争格局139 (一)国外公路养护产业发展现状139 (二)国外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体制141 (三)国外公路养护管理策略比较150 (四)国外公路养护资金来源及筹措157 (五)国外企业参与中国公路养护161 二、国内公路养护产业竞争格局162 (一)国内公路养护产业市场竞争162 (二)国内公路养护产业竞争对策164 (三)国内公路养护产业竞争趋势167 三、公路养护产业竞争结构分析168 (一)行业供应商议价能力分析168 (二)行业现有企业的竞争分析168 (三)新进入者的潜在威胁分析171

第四节公路养护产业技术发展分析171 一、公路路面破损产生原因分析171 (一)路面破损类型分析171

(二)沥青路面病害产生原因分析172 (三)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产生原因172 二、公路桥梁隧道主要病害分析178

(一)公路桥梁主要病害分析178

(二)公路隧道主要病害分析182

三、高速公路养护技术发展分析186

(一)高速公路养护的关键应用技术186 (二)高速公路养护信息化技术分析186 四、农村公路养护技术发展分析188

(一)农村公路的相关概述188

(二)农村公路养护技术分析189

五、公路养护材料的应用分析194

(一)高寒地区公路养护材料应用194 (二)冬季公路养护冷补材料应用197 (三)农村公路养护冷补沥青材料应用199 六、公路沥青路面就地再生技术分析200 (一)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分析200 (二)就地再生技术与传统工艺成本对比201 (三)就地再生技术的经济效益分析202 (四)就地再生技术的发展趋势分析202

七、公路路面施工的处理措施分析203

八、公路预防性养护技术发展分析205

九、现行的公路路面养护新技术210

第四章公路养护细分行业发展状况分析212

第一节高速公路养护发展状况分析212

一、高速公路里程建设情况分析212

二、高速公路养护发展现状分析213

三、高速公路养护成本管理分析216 (一)高速公路养护成本管理问题216 (二)高速公路养护成本管理对策217 四、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发展分析218 (一)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理念分析218 (二)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体制分析219 (三)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存在问题220 (四)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对策分析222 (五)高速公路管理体制发展趋势223 五、高速公路养护战略联盟模式分析223 (一)公路养护战略联盟模式应用223 (二)公路养护战略联盟模式优势224 六、高速公路养护机械管理分析224 (一)高速公路养护机械使用特点224 (二)高速公路养护机械管理分析224 (三)高速公路养护机械效益管理226

七、高速公路养护企业核心竞争力226

八、高速公路养护市场化模式分析227 第二节农村公路养护发展状况分析229

一、农村公路里程建设情况分析229

二、农村公路养护发展现状分析229

三、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发展分析230 (一)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现状分析230 (二)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模式分析231 (三)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模式问题233 (四)农村公路管理滞后成因分析235 (五)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236 (六)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对策分析238 四、农村公路养护发展前景分析250

第三节桥梁隧道养护发展状况分析251 一、公路桥梁养护发展状况分析251 (一)公路桥梁里程建设情况分析251 (二)公路桥梁养护发展现状分析252 (三)公路桥梁养护质量控制分析253 (四)各种公路桥梁的养护分析254 (五)公路桥梁的维护管理分析256 (六)公路桥梁预防性养护分析259 二、公路隧道养护发展状况分析261 (一)公路隧道里程建设情况分析261 (二)公路隧道养护发展现状分析262 三、桥梁隧道养护管理发展分析263

(一)桥梁隧道养护管理发展分析263 (二)桥梁隧道养护管理模式分析263 (三)桥梁隧道养护管理存在问题263 (四)桥梁隧道养护管理措施分析264 (五)桥梁隧道养护管理发展对策269

第五章公路养护机械行业发展状况分析271第一节公路养护机械行业发展现状分析271 一、公路养护机械行业发展概述271

(一)公路养护机械行业发展历程271 (二)公路养护机械行业的分类272

二、公路养护机械行业主管部门272

三、公路养护机械行业相关政策273

四、公路养护机械租赁市场分析277

(一)养护机械购置与租赁的选择277 (二)养护设备租赁存在的问题277

(三)对公路养护设备租赁的建议278

五、公路养护机械行业上下游关系278 (一)上游行业与行业的关联性分析278 (二)下游行业与行业的关联性分析278 六、公路养护机械行业发展现状分析279 (一)公路养护机械市场发展分析279

(二)公路养护机械市场需求分析280

七、公路养护机械行业竞争格局分析280

(一)公路养护机械行业市场竞争分析280

(二)公路养护机械行业竞争企业分析281

第二节公路养护机械产品市场发展分析282

一、公路养护机械行业产品分类282

二、预防性养护设备市场发展分析283

(一)预防性养护设备市场现状分析283

(二)国内预防性养护设备主要企业分析283

三、路面除雪和清洁设备市场发展分析283

(一)路面除雪和清洁设备市场容量分析283

(二)路面除雪和清洁设备要企业分析284

四、大型沥青路面就地再生设备市场发展分析284 (一)国外大型沥青路面就地再生设备市场分析284 (二)国内大型沥青路面就地再生设备发展政策287 (三)国内大型沥青路面就地再生设备市场优势287 (四)国内大型沥青路面就地再生设备市场分析289 (五)国内大型沥青路面就地再生设备市场占有率289 第三节公路养护机械行业技术现状分析290

一、公路养护机械行业技术发展分析290

二、国内养护机械设备研发现状分析291

三、国外公路养护机械设备研发借鉴291

四、公路养护机械设备技术风险分析292

第四节公路养护机械行业发展战略分析292

一、公路养护机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292

二、公路养护机械行业影响因素分析295

三、公路养护机械行业投资决策原则295

四、公路养护机械“四化”发展方向296

五、公路养护机械设备市场发展的建议305

第五节公路养护机械行业未来发展分析306

一、行业利润水平变动趋势及原因306

二、公路养护机械行业发展特点307

三、公路养护机械行业壁垒分析308

(一)技术和人才壁垒308

(二)知识产权壁垒308

(三)生产认证壁垒308

(四)高端市场品牌壁垒308

四、公路养护机械市场空间巨大309

第六章公路养护产业区域市场发展状况分析310第一节华北地区公路养护产业发展状况分析310 一、北京市公路养护产业发展分析310

(一)北京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分析310

(二)北京市公路投资建设动态分析310

(三)北京市公路交通运输情况分析310

(四)北京市公路养护发展现状分析311

(五)北京市公路养护发展前景分析313

二、天津市公路养护产业发展分析314

(一)天津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分析314

(二)天津市公路投资建设动态分析314

(三)天津市公路交通运输情况分析316

(四)天津市公路养护发展现状分析317

(五)天津市公路养护发展前景分析318

三、河北省公路养护产业发展分析319

(一)河北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分析319

(二)河北省公路投资建设动态分析319

(三)河北省公路交通运输情况分析322

(四)河北省公路养护发展现状分析322

(五)河北省公路养护发展前景分析323

四、山西省公路养护产业发展分析326

(一)山西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分析326

(二)山西省公路投资建设动态分析326

(三)山西省公路交通运输情况分析329

(四)山西省公路养护发展现状分析330

(五)山西省公路养护发展前景分析331

第二节东北地区公路养护产业发展状况分析332

一、辽宁省公路养护产业发展分析332

(一)辽宁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分析332

(二)辽宁省公路投资建设动态分析332

(三)辽宁省公路交通运输情况分析334

(四)辽宁省公路养护发展现状分析335

(五)辽宁省公路养护发展前景分析335

二、吉林省公路养护产业发展分析335

(一)吉林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分析335

(二)吉林省公路投资建设动态分析336

(三)吉林省公路交通运输情况分析338

(四)吉林省公路养护发展现状分析339

(五)吉林省公路养护发展前景分析339

三、黑龙江省公路养护产业发展分析340

(一)黑龙江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分析340 (二)黑龙江省公路投资建设动态分析340 (三)黑龙江省公路交通运输情况分析348 (四)黑龙江省公路养护发展现状分析348 (五)黑龙江省公路养护发展前景分析348

第三节华东地区公路养护产业发展状况分析350 一、上海市公路养护产业发展分析350

(一)上海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分析350

(二)上海市公路投资建设动态分析350

2019年股权投资行业分析报告

2019年股权投资行业 分析报告 2019年3月

目录 一、创业投资行业发展概况 (3) 1、行业发展历程 (3) (1)第一阶段:从80年代中期到1998年以前 (3) (2)第二阶段:从1998年到2004年 (3) (3)第三阶段:约从2005年开始 (4) 2、行业现状 (5) 二、私募股权投资行业发展概况 (6) 1、私募股权投资行业发展历程 (7) (1)第一阶段: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 (7) (2)第二阶段:在1995年到2005年前后 (7) (3)第三阶段:2005年后 (7) 2、行业现状 (8) (1)投资方面 (8) (2)退出方面 (9) 三、创业投资与私募股权投资行业政策与监管 (11) 四、行业发展前景 (16)

股权投资,具体又可细分为种子期投资、成长期投资、成熟期和并购投资以及母基金投资等多种类型。发行人属于创业投资(VentureCapital,简称“VC”)与私募股权投资(PrivateEquity,简称“PE”)行业。 一、创业投资行业发展概况 创业投资是指以具有高成长潜力的早期创业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为投资标的、并为其提供创业管理服务的股权投资形式,具有投资期限较长、投资方积极参与被投企业经营管理、高风险高回报等特点。 1、行业发展历程 中国的创业投资发展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 (1)第一阶段:从80年代中期到1998年以前 1985年3月,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拉开了我国创业投资的序幕,资金来源为政府出资。1985年9月,中国第一家创业投资公司――中国新技术创业投资公司(中创公司)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标志着我国创业投资业的起步。 (2)第二阶段:从1998年到2004年 在当时全国政协一号提案和随后国家七部委制定出台的政策推动下,及受到互联网泡沫和创业板即将推出的影响,涌现出了数百家

论中国与投资市场的关系

论中国与投资市场的关系 摘要:中国既向其他国家投资也是其他欧美经济大国的投资市场。我们从以下几个典型案例来分析。关键词:利用外资,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投资调控机制之政府的作用 (一)中国向其他国家投资 1、建立海外营销渠道投资模式 三九集团的制造基地和研发中心等均在国内,海外公司主要是营销机构。自1992年以来,三九集团在中东地区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营销公司。这些营销公司作为三九集团在海外的窗口,担负着让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消费者了解三九产品,开拓三九产品海外销售市场的重任。海外营销公司的发展壮大,使三九集团产品的市场由单一国内市场逐步演变成为全球性市场。另外,福建福耀集团、天津天狮集团、中粮集团、中化集团和中技集团等企业的海外投资也主要是为了建立本企业的海外营销网络,也属于建立海外营销渠道投资模式。中国深圳彩电总公司在约旦设立了英特网国际设备和地平线箱包制造公司;深圳市深福保集团有限公司已立项投资362万美元建立了深福保投资有限公司等。 2、海外创立自主品牌投资模式 该模式以海尔集团为代表。海尔集团在海外投资和跨国经营过程中,始终以创立世界知名的自主品牌 为核心目标。早在20世纪80年代,海尔集团总经理张瑞敏就提出了“创海尔世界知名品牌”的战略。199 8年后海尔全力实施国际化战略,使海尔成为国际化的海尔,让海尔由中国名牌成长为世界名牌。 海尔集团在海外投资办厂时,坚持打海尔的牌子,中方投资方是海尔,企业的名字是海尔,生产和销 售的产品是海尔牌的。由此看来,海外投资不仅是海尔占领国际市场的手段,更是其创立世界名牌的有效 途径。海尔赋予了海外投资新的功能和含义。海尔采用的“先难后易”策略是由海外创牌模式决定的。 精益电器集团有限公司前期针对中东市场约旦及周边地区的考察后发现约旦及伊拉克目前市场庞大所需品 种繁多,通过参加中国约旦商品展览会中获得投资建设项目,并于2004年11月在约旦安曼投资200万 美元建设电缆厂。 上海建材集团十分看好中东市场,得知建材行业在中东的巨大需求特别是水泥需求旺盛,项目较多。 在中国约旦商品展览会上达成2个大项目:1、沙特客商3500吨/日水泥生产线,包括设计和总承包(土 建除外),金额高达1.25亿美元。2、索马里10万吨/年水泥生产线设备采购 3、海外并购品牌投资模式 海外并购品牌模式,已成为TCL集团独特的海外投资模式。2002年9月,中国TCL集团下属的TC L国际控股有限公司,通过其新成立的全资附属公司施耐德电子有限公司(Schneider Electronics Gmb H),收购了具有113年历史、在德国和欧洲有广泛的基础、号称“德国三大民族品牌之一”的百年老店施耐德电子有限公司的主要资产,其中包括“SCHNEIDER”(施耐德)及“DUAL”(杜阿尔)等著名品牌的商标权益。继收购德国施耐德之后TCL集团又于2003年7月花费几百万美元间接收购了美国著名的家电企业戈维迪奥(Govedio)公司,这次收购是一次全资收购。戈维迪奥公司是一个做录像机、DVD等视像产品的渠道公司,一年的销售额约2亿多美元。并购美国戈维迪奥公司后,TCL集团仍计划在美国市场继续使用戈维迪奥品牌销售彩电、碟机等产品,努力扩大在美国市场的份额。借外国品牌开拓海外市场,已成为TCL集团独特的海外营销策略。

中国金融理财市场呈现三大发展趋势

遇到信托法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 https://www.doczj.com/doc/3816490133.html, 中国金融理财市场呈现三大发展趋势 杨琨表示,有资料表明,中国各商业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仅为596款,融资总额2000亿人民币,到了2010年,国内各商业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超过了一万款,募集的资金达到了7万亿。而2011年一季度,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已有78家商业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为4142款,募集的资金达到了4.3万亿。这表明了中国金融理财市场前景广阔,蕴含了无限生机与可持续发展能力。 杨琨表示,理财产品个性化很强,商业银行有定价权,他它和我们日常在柜台出售的储蓄产品不一样,具有品种多样、投资方面多元化等特性,因此我们的理财师队伍应该跟上如此高速发展的中国理财产品市场,适应金融发展的速度。 中国金融理财市场的发展呈现三个方面的发展趋势。 杨琨表示,中国金融理财市场的发展正呈现三个方面的发展趋势 第一、在高通胀和产业转型的背景下,随着财富集中度不断的提

高,财富两极分化也日趋明显,私人银行业务的需求急剧的在扩大。有资料表明,2010年中国一千万以上资产的人已经达到96万,并且每年正以9.7%的速度增长,与GDp的增速一致。这种现象表明,高端人士大规模的增长,和财富的高度集中,也为我们理财市场和私人银行业务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市场机遇。 第二、中国高净值人士的理财理念日趋成熟,风险偏好日趋稳健和理性,财富管理专业化将成为金融理财发展的主流。经过了2008年全球的金融风暴,让高价值的客户也感受到了资本市场的风险和收益,这种收益与风险对等的法则,使他们在理财的理念方面也日趋成熟,风险偏好也日趋的理性和稳健,越来越多缺乏经验和理财知识的投资者,将具有人才、信息、渠道、投资工具等优势的银行,作为自身财富管理的首选,目前国内城乡居民家庭的金融资产当中存款仍然占85%,证券、基金占15%,所以据资料分析,70%以上的高净值的客户还是倾向于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获取稳定的收益,高价值客户的风险偏好还是趋于稳健,趋于对于风险的控制。 第三、高净值人士财富管理目标日趋多元化,金融理财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已成为助推金融制度深化和创新的原动力。伴随着高价值客户理财理念的成熟,金融理财将不再以单一的财富增长为目标,财富安全、财富传承、子女教育,养老保障和积极从事社会公益等各种财富管理目标也越来越受到了高价值客户的关注。理财不是单一的为

中国布鞋市场竞争调研与投资动向分析报告(2014-2019)

中国布鞋市场竞争调研与投资动向分析报告(2014-2019) 中国报告网 出版时间:2014年

报告大纲 中国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布鞋市场竞争调研与投资动向分析报告(2014-2019)》内容严谨、数据翔实,更辅以大量直观的图表帮助本行业企业准确把握行业发展动向、正确制定企业竞争战略和投资策略。本报告依据国家统计局、海关总署和国家信息中心等渠道发布的权威数据,以及我中心对本行业的实地调研,结合了行业所处的环境,从理论到实践、从宏观到微观等多个角度进行研究分析。它是业内企业、相关投资公司及政府部门准确把握行业发展趋势,洞悉行业竞争格局,规避经营和投资风险,制定正确竞争和投资战略决策的重要决策依据之一。本报告是全面了解行业以及对本行业进行投资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来自】中国报告网https://www.doczj.com/doc/3816490133.html,/ ?【关键字】产业调研市场监测行业分析投资评估前景预测 ?【出版日期】2014 ?【交付方式】Email电子版/特快专递 ?【价格】纸介版:7200元电子版:7200元纸介+电子:7500元 ?【报告网址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3816490133.html,/xiemao/190029190029.html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采用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数据,商务部采集数据等数据库。其中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部分行业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及市场调研数据,企业数据主要来自于国统计局规模企业统计数据库及证券交易所等,价格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类市场监测数据库。 第一章 2013-2014年中国布鞋行业发展概述 第一节布鞋行业概述 一、布鞋的定义 二、布鞋的特点 第二节布鞋上下游产业链分析 一、产业链模型介绍 二、布鞋行业产业链分析 第三节布鞋行业生命周期分析 一、行业生命周期概述 二、布鞋行业所属的生命周期 第四节行业经济指标分析 一、赢利性 二、附加值的提升空间 三、进入壁垒退出机制 四、行业周期 第二章 2013-2014年世界布鞋市场运行形势分析 第一节2013年全球布鞋行业发展回顾 第二节亚洲地区主要市场概况 第三节欧盟主要国家市场概况 第四节北美地区主要市场概况

中国区域投资环境评估指标系统的构建及综合评价方法.doc

中国区域投资环境评估指标系统的构建及综合评价方法 中国区域投资环境评估指标系统的构建及综合评价方法 一、引言 投资环境(Investmentclimate)指投资对象在进行投资时所面临的、影响投资行为的自然、经济、科技、管理、社会、法规和政治的各种条件和因素的总称。实际上,投资环境是一个内涵和外延非常丰富的系统。它包含了对投资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区域范围内的地理区位、自然资源、基础设施、原材料供应、市场化程度、竞争状况、人力资源、信息渠道、资金融通、纳税负担、社会服务、经济政策、法律法规、社会秩序、政治形势等这些有利或不利的条件与因素涵盖了经济、社会、政治、文化、法律、自然地理、基础设施、信息、服务以及政策等方方面面。良好的投资环境是一个国家和区域吸引外资的强大磁场。因此,自从世界各国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利用各种指标对其投资环境的优劣和吸引投资者的力度进行评估、监测以来,采用评估指标及评估方法进行投资环境评价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和区域吸引资金流入、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建国50多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发展速度之快,成就之高,有目共睹。进入新世纪,中国政治稳定,经济持续增长,通货膨胀率较低,货币坚挺,外债结构合理,国际收支平衡有余,进口类关税不断降低,投资环境不断改善,最近中国已经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加上国家已经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这将更进一步促使投资环境的改善,中国可望成为世界各国投资者青睐的比较理想的投资场所。 中国及其大陆31个省级区域(注:不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就除得益于国家稳定的改革开放政策、经济持续增长过程中的要素禀赋、制度变迁、技术条件、产业结构、市场环境、法律法规外,还与良好的投资环境、投资效果、外部国际大环境等因素关联密切。面对新世纪和新一轮的全球资源重组,研究如何构建衡量投资环境优劣及其吸引力大小的指标体系,并研究如何选择适当的方法对投资环境进行定量评估,为我国及各个区域评价投资环境质量的好坏、吸引力的大小,及为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制订和决策的实施,提供一个科学有效的定量化的参考依据,意义非同寻常。 国外关于通过统计指标或建立指标体系评价投资环境优劣方法的研究起始于20世纪60年代。这些方法归纳起来主要有投资冷热图法(冷热图法)、投资环境评分法(等级尺度法)、道氏评估法、关键因素评估法、相似度法、国家风险评级法、综合评判法和多因素分析评估法等。中国关于投资环境评价的研究,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才开始的。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对大陆各个省市区的投资环境的分析评价,不少学者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这主要归功于统计资料的逐步健全和分析工具及技术的支撑。王慧炯、闵建蜀[1]采用关键因素评估法(又叫体制评估法,专门为中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设计)主要从体制的角度按照降低成本、发展当地市场、获得原料供应、分散投资风险、追逐竞争者、获得当地生产和管理技术等6种投资动机出发,选择若干关键因素,并采用多因素评

全国股票市场投资者状况调查报告(2018年度)

2018年度

20189 -10 ” 2018 I

目录 一、自然人投资者交易行为特点.............................................................................................. - 1 - 1............................................................ - 1 - 2.1-6............................................................ - 1 - 3........................................................ - 2 - 4................................................................ - 3 - 5. ....................... - 3 - 6.10%-30%30%-50% ..... - 3 - 7.10%-50% .. - 4 - 8.................................... - 5 - 9.................................... - 5 - 二、自然人投资者的金融资产配置与心理预期...................................................................... - 6 - (一)投资者的基本属性与金融资产配置情况...................................................................... - 6 - 1........................................................ - 6 - 2. ... - 6 - 3.30%................................... - 7 - (二)投资者的投资心理特点.................................................................................................. - 8 - 1.................................... - 8 - 2. ................................................................................................................................................. - 8 - 3. .............................................................................................................................. - 9 - 4.......................................................... - 10 - 5. ........................................................................................................................................... - 10 - (三)投资者的知识水平与对投资者教育的心理预期........................................................ - 10 - 1.................................. - 10 - 2. ............. - 11 - 3.30 ........................................................................................................................ - 12 - (四)投资者股东权利行使现状与对投资者保护的预期.................................................... - 13 - 1. ......... - 13 - 2. . - 14 - 3. IPO ............................................................................................... - 15 - 4. ................. - 16 - 5. ........................................................................................................................................... - 16 - 6. ................................................................................................................................................... - 17 - 7. ......... - 18 - 三、结语.................................................................................................................................... - 18 -

中国区域投资环境评估指标系统的构建及综合评价方法

一、引言 投资环境(Investmentclimate)指投资对象在进行投资时所面临的、影响投资行为的自然、经济、科技、管理、社会、法规和政治的各种条件和因素的总称。实际上,投资环境是一个内涵和外延非常丰富的系统。它包含了对投资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区域范围内的地理区位、自然资源、基础设施、原材料供应、市场化 程度、竞争状况、人力资源、信息渠道、资金融通、纳税负担、社会服务、经济政策、法律法规、社会秩序、 政治形势等这些有利或不利的条件与因素涵盖了经济、社会、政治、文化、法律、自然地理、基础设施、信息、服务以及政策等方方面面。良好的投资环境是一个国家和区域吸引外资的强大“磁场”。因此,自从世界各国从 20世纪60年代开始利用各种指标对其投资环境的优劣和吸引投资者的力度进行评估、监测以来,采用评估指 标及评估方法进行投资环境评价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和区域吸引资金流入、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建国50多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发展速度之快,成就 之高,有目共睹。进入新世纪,中国政治稳定,经济持续增长,通货膨胀率较低,货币坚挺,外债结构合理, 国际收支平衡有余,进口类关税不断降低,投资环境不断改善,最近中国已经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加上国家已经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这将更进一步促使投资环境的改善,中国可望成为世界各国投资者青 睐的比较理想的投资场所。 中国及其大陆31个省级区域(注:不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就除得益于国家 稳定的改革开放政策、经济持续增长过程中的要素禀赋、制度变迁、技术条件、产业结构、市场环境、法律法 规外,还与良好的投资环境、投资效果、外部国际大环境等因素关联密切。面对新世纪和新一轮的全球资源重组,研究如何构建衡量投资环境优劣及其吸引力大小的指标体系,并研究如何选择适当的方法对投资环境进行 定量评估,为我国及各个区域评价投资环境质量的好坏、吸引力的大小,及为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制订和决策 的实施,提供一个科学有效的定量化的参考依据,意义非同寻常。 国外关于通过统计指标或建立指标体系评价投资环境优劣方法的研究起始于20世纪60年代。这些 方法归纳起来主要有投资冷热图法(冷热图法)、投资环境评分法(等级尺度法)、道氏评估法、关键因素评 估法、相似度法、国家风险评级法、综合评判法和多因素分析评估法等。中国关于投资环境评价的研究,是在 改革开放以后才开始的。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对大陆各个省市区的投资环境的分析评价,不少学 者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这主要归功于统计资料的逐步健全和分析工具及技术的支撑。王慧炯、闵建蜀[1]采用 关键因素评估法(又叫体制评估法,专门为中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设计)主要从体制的角度按照降低成本、 发展当地市场、获得原料供应、分散投资风险、追逐竞争者、获得当地生产和管理技术等6种投资动机出发, 选择若干关键因素,并采用多因素评估法计算总分来评价投资环境;鲁明泓[2][3]先后分别选择了11项和 10项指标对中国大陆29个省市区(不包括西藏)和45个主要城市的投资环境作了综合分析和评估;郭信昌[4]、张敦富[5]等人也对中国的投资环境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描述、分析和评价。不可否认,上述研究对中国区域投资环境的研究作了较大贡献,但也有不少不足之处:或者单从宏观方面来阐述,对中国区域投资环境考查 与定量评估做的还不够;或者只分析硬环境而忽视软环境;或者选择的因素指标虽然包括了投资环境的几个方面,但其使用的统计资料相对单一,而且总量指标(绝对)指标过多而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嫌少,未能全面地 涵盖投资环境的方方面面,因而分析方法虽然比较科学,但结论却前后相差太大,使得这些评估结果未能科学 而准确地衡量和反映中国各个区域投资环境的实际情况,有些结论也与人们通常的看法相差较大,令人难以接 受或让人信服。为什么这些研究的结论差别如此大呢?笔者认为关于中国投资环境的分析研究,主要的缺陷和 不足之处在于,以往研究选择的指标太少,更没有能建立一个科学的评价指标系统,从而致使在指标体系选择 方面有一个共同缺点,即没有或很少涉及各个评价指标之间的关联性和协调性,定性打分代替定量指标过多, 把西藏也排除在分析和评估之外。另外,评价方法也显得较为单一。

当前我国投资理财行为分析

当前我国投资行为分析 摘要:家庭投资理财有多种行为,例如:选择、组合、调整等行为,它们可以定义为家庭对某一种或某几种资产所产生的需求偏好和投资倾向,下面我们对家庭的投资理财的这些行为进行分析探讨,然后对家庭投资理财如何获取收益和家庭投资理财风险等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使我们对家庭投资理财的实践有更深入的了解。关键词:家庭投资理财,行为分析,投资收益,投资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金融资产的不断增加,投资理财已成为日益重要的问题,家庭投资理财是针对风险进行个人资财的有效投资,以使财富保值、增值,能够抵御社会生活中的经济风险,不管是储蓄投资、股票投资,外汇、保险投资,由于投资品种日益增多,所需的专业知识也不尽相同,投资方法也很难完全掌握,家庭的资产选择、组合、调整行为均定义为家庭对某一种或某几种资产所产生的需求偏好和投资倾向。一、家庭投资理财的选择(一)、进行家庭投资理财选择的必要性家庭在投资时,首先面临的就是投资方式和领域的选择,一般应以资产的收益与风险以及相互制约关系为考虑基本点,选择某种或某几种资产,并决定其投人数量与比例。改革开放以前,在大多数中国老百姓眼里,“投资理财=银行=储蓄所”,个人金融投资给老百姓带来的仅仅是“存钱生利息”。今天的老百姓不但有能力“穿金戴银”,个人可支配的收人也达到了数万元。新的投资品种逐渐成为个人投资理财的重笋组成部分。诸如金融期货、金融期权等新兴的个人投资理财工具层出不穷,对现代个人理财投资组合影响很大。如2006年前的中国股市十分低迷,有不少头脑清醒,有远见的投资者,敢以两分的利率向自己的亲朋好友借钱和筹集未到期的银行定期存单,他们将存单用于银行的抵押贷款,并将贷款和借来的资金存入银行用于购买股票,由于投资机会把握准确,投资方式选择合适,结果不到一年,2006年下半年股市兴旺,他们购买股票的收益率达到100%,获得了令人咋舌的高回报。理论与实证分析表明:家庭对资产的选择标准大都是以带来近期新的收人或收人相对量的增加。根据财力和能力使投资多元化,但要避免盲目从众投资、借钱投资。(二)、家庭投资理财的品种当前,新的投资品种逐渐成为个人投资理财的重笋组成部分。诸如金融期货、金融期权等新兴的个人投资理财工具层出不穷,对现代个人理财投资组合影响很大。现在家庭投资理品种主要有: 1.银行存款。对普通百姓来讲,存款是最基本的投资理财方式。与其它投资方式比较,存款的好处在于:存款品种多样、具有灵活性、具有增值的稳定性、安全性。在确定进行储蓄存款后,投资者面临着存款期限结构的选择。投资者选择的主要是活期还是定期,在定期存款中,是只存一年还是更长的时间,这主要看将来的收人和支出状况,以及对未来其它更好投资机会的预期和把握。 2.股票投资。在所有的投资工具中,股票(普通股)可以说是回报率最高的投资工具之一,特别是从长期投资的角度看,没有一种公开上市的投资工具比普通股提供更高的报酬。股票是股份为筹集自有资本而发给股东的人股凭证,是代表股份资本所有权的证书和股东借以取得股息和红利的一种有

个人投资理财市场现状分析—投资分析

个人投资理财市场现状分析 陈婧016109157 09营销1班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日子越过越好,人们口袋里的钱也越来越多,个人投资理财也越来越普遍,那我国个人投资理财的市场又是怎么样的呢?我国正在兴起一个崭新的金融市场——个人理财市场。虽然与发达国家相比,目前国内金融机构提供的理财服务大多停留在概念上,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和阻力,但是,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阶层结构的形成以及个人理财的功能,决定了它有着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个人投资,市场分析 我国个人投资理财市场的特点首先表现为起步晚, 1995年招商银行率先推出集本、外币、定活期存款集中管理及代理收付功能为一体的“一卡通” , 国内首度出现以客户为中心的个人理财产品, 这是我国个人理财市场初步形成的开端。反观西方的个人理财市场, 我国晚了数十年。这一特点成为制约我国个人理财市场发展的因素之一,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 起步晚却发展迅速, 说明蕴藏着巨大的潜力。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迅速发展, 个人财富累积额逐年上涨, 人们的理财需求旺盛, 这些为个人理财市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充分的物质基础和广阔的发展空间。目前, 个人理财业务主要由各商业银行开展, 各家银行也把个人理财业务作为新的利润增长点, 重金打造自主理财品牌。但随着金融市场的进一步放开, 外资银行抢滩中国市场, 并把个人理财业务作为竞争焦点, 在未来一定时间内, 中外银行间将展开激烈的个人理财业务的竞争。 近几年,我国个人理财业务得到快速发展,银行、证券、保险、基金以及信托都努力发展个人理财业务。但是,由于受到许多传统观念的制约,与国外成熟的个人理财市场相比,我国个人理财市场还比较落后。 目前,国内提供个人理财服务的机构主要有国内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以及专门的理财公司(香港称作资产治理公司)。刚刚起步的国内商业银行所提供的个

中国电影产业投资研究报告doc

中国电影产业投资研究报告篇一:中国电影产业的行业分析报告 中国电影产业的行业分析报告 姓名学号:周坤龙N09160 所在院系:文学院 学科专业:戏剧影视文学 目录 一行业简介 1定义 2大电影产业链包含的主体与收入构成 3电影产业三个环节:制片、发行和放映 4中国电影的票房分账 二行业生命周期分析 1市场增长率、需求增长率 2产品的技术水品发展 3总结 三行业市场结构分析 1供需关系 2行业竞争者 3市场集中度 四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1行业中现有企业的竞争格局 2供应链分析 3产业格局的发展 五行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1行业的发展环境 2中国电影行业的发展趋势 3中国电影行业的投资机会 4其他可能存在的风险 5典型企业的分析 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影视行业的监管体制正在由单一计划经济的监管体制逐步转向市场经济的监管体制。作为文化娱乐市场重要组成部分的影视剧市场连续多年保持持续增长,各类社会资本逐渐进入影视制作行业,除原有的国有资本主导的影视剧制作市场外,民营资本、外资也相继进入影视制作行业,一方面促进了影视行业的良性发展,一方面加剧了影视行业的市场竞争。XX年随着广电总局逐渐加大对外资影视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开放力度,并陆续出台《电影企业经营资格准入暂行规定》、《中外合资、合作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企业管理暂行规定》等政策,资本市场尤其是国外资本对中国电影产业的关注极

大程度的缓解了中国电影产业资金匮乏的问题,为充满巨大活力的中国电影市场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 一、行业简介 1、定义:电影产业链是指在市场经济时代和产业格局下,以电影产品为核心,以其形成到最终消费所指涉的具有上下游关系的各个功能主体的集合。 传统意义上的电影产业链是指包括电影创作(制片)、发行、放映(简称“制-发-放“)的一体化流程。 而广义的电影产业链即“大电影产业链”,则在原有产业链前后端进行延伸,前端加入电影投融资,后端加入电影衍生产品(如音像制品、广告、游戏)和拓展其他放映渠道(如在有线电视、MP4、网络等媒介播放)。广义的电影产业链突破了影院的空间,使电影经济超越了传统的票房经济并在明星经济、广告业、唱片业、游戏业等相关行业里辐射出持续的经济能量。 2、大电影产业链包含的主体与收入构成如下: 主体构成:内容提供商(制片商、外包内容供应商)、发行商、组织渠道商(院线/影院); 收入构成:票房收入、广告收入、衍生品开发收入、转播收入、网络版权收入等。 3、电影产业分为三个环节:制片、发行和放映:

2020年中国股权投资市场十大趋势

受宏观经济金融环境以及监管政策影响,我国股权投资市场仍普遍面临募资困境,2019年新募基金数量、金额均呈下降趋势。清科研究中心发布数据显示,2019年市场新募基金2,710支,共募集12,444.0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6%。其中,早期与VC机构募资情况同比下降更为显著,募集金额分别下降34.4%和28%,PE机构募资金额与去年基本持平,新募基金数量下降31.1%。针对股权投资行业痛点问题,监管部门积极完善政策,释放了利好信号,如两类基金多层嵌套适度放开,私募基金备案要求更加规范,市场准入隐形壁垒进一步消除。就人民币基金而言,数支国家级大基金的设立,全年人民币基金募集总额约1.10万亿人民币,同比上升1.5%,基金LP中,国资渗透率超7成。 在募资困境及二级市场疲软的大环境下,2019年中国股权投资机构的投资活跃度和投资金额均大幅下降。投资市场持续降温,

机构普遍出手谨慎,投资金额为7,630.94亿元,同比下降29.3%,涉及8,234起投资案例,同比下降17.8%。其中,VC和PE机构投资金额下降较快,同比分别下降26%和30%。我国经济正在由高速增长转为高质量发展阶段,全国范围内的产业升级成为政策导向,科技创新则是主要驱动力。2019年我国股权投资市场科创领域布局持续加深,IT继续保持第一。近年来经济下行压力带来的不确定性导致投资机构避险情绪明显,因此其倾向于布局盈利模式清晰且收益见效快的中后期成熟企业。 得益于科创板的发展,VCPE机构的退出渠道有所改善,我国股权投资市场退出笔数有所上升,全年退出案例总数2,949笔,同比上涨19.0%,被投企业IPO案例数1,573笔,同比上涨57.9%。1,573笔被投企业IPO中651笔由科创板贡献,占比高达41.4%。随着我国股权投资市场的发展,投资机构退出压力较大,IPO远远无法满足机构的退出需求。在此背景下,VC/PE机构向并购、股权转让、回购等多元化退出方式发展。

中国人理财的十大死穴

中国人理财的十大死穴 本文分析了一个普通的中国工薪阶层该如何避免走入投资理财的死穴和误区。 在理财产品不断丰富的同时,一些陷阱与骗局也在悄然出现本想让钱生钱多赚个三五斗,没想到赔个底朝天,抑或是发现所买非所要,生一肚子金融机构的闷气。 但过去一年中,越来越多的理财产品事故开始让我们警醒,有人买了不适合自己的保险产品,有人被某些金融机构工作人员骗了,有人赔了几十万、上百万甚至上千万,更有因为借款方跑路而彻底失败的投资。 保住自己的财富,是理财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内容。辛辛苦苦靠着每年6%~8%收益积攒下来的投资成果,可能因为误食一种理财毒丸而前功尽弃。 下面我们再来一一分析,一个普通的工薪阶层该如何避免走入投资理财的死穴和误区。 十大死穴之一: 投资理财变成“投机亏财”。 很多老百姓一提到投资理财,就认为是去赚钱。于是变得急功近利,变得贪婪恐惧,甚至抱着赌一把的心态,“堕落”成了一个投机的“赌徒”,不冷静分析思考,就被一些表面的高额回报广告所诱惑,踏入陷阱,被人骗,结果到最后钱没赚到,还亏损不少,搞得心力交瘁。有的甚至弄得生活都没着落。陷入困境。更有甚者,甚至冒着非法的风险去放“高利贷”。 解穴理念与方法 在我们明白了投资与理财的本质区别后,就应该清醒地意识到:开源节流也是理财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先理财,在安排好自己的日常生活开支后,再将每个月无需动用的资金,或者一年内不会动用的资金用做投资,在投资之前,一定要做反复细致的考察和调查,不能只看表面,不要相信任何许诺的一年翻倍赚50%之类的什么高额回报。除非是你有独一无二的特权拿到某某特权项目,否则,都不会有太高的回报。 一家企业,每年能增长30%已经是非常优秀的公司了。现在各行各业利润都不高的。大家是否知道,即使是全球投资者们无限仰慕的美国“股神”巴菲特,其亲自管理的基金年回报率也不过20%而已,但这对于一个真正懂投资的人来说,已经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业绩了。 十大死穴之二: 投资理财变成“投机炒股”。 很多老百姓还没有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开支,就把仅有的一点资金投入股市,期望在股市赚多少多少,更有甚者,用借来的钱,亲戚朋友的钱,挪用单位的公款来炒股,希望在股市能捞一把,以为自己聪明到能战胜市场,能靠股市致富,而且还觉得自己是在投资。结果最后亏得很惨。 这是邹涛(财苑)投资法几年来一直非常反对的。这样的心态进入这个还不完善,暗箱操作的中国股市,大部分不懂游戏规则的人进入股市道最后一定会亏钱被套。 解穴理念与方法 很多人都知道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但只看到人云亦云,很少看到真正有人能静下来思考股市的风险究竟在哪里,如何规避。很多人认为,在你没有找到规避股市风险的办法,没有找到好的指路人之前,最好不要进入股市。 此外,在股市一定要用自己合法的闲钱、并且以投资的心态去操作,绝对不能像赌徒一样。先多熟悉股市的游戏规则,然后再做好资金管理,在股市调整的时候可适当的进入,然后在上涨到有一定的利润时要果断坚决卖出,不要贪婪,贪字到最后只得一个贫。记住:永远要先保住本金,再盈利。 十大死穴之三: 把“定投基金”当成投资理财。 这是非常不可取的行为。我们看到有的老百姓把每月的工资被人忽悠到去做基金定投。

中国证券投资行业市场调查报告

2011-2015年中国证券投资行业市场调查与前景预测报告 内容简介 证券投资(investment in securities)是指投资者(法人或自然人)购买股票、债券、基金券等有价证券以及这些有价证券的衍生品,以获取红利、利息及资本利得的投资行为和资过程,是间接投资的重要形式。 智研咨询发布的《2011-2015年中国证券投资行业市场调查与前景预测报告》共十五章。首先介绍了证券投资相关概述、中国证券投资市场运行环境等,接着分析了中国证券投资市场发展的现状,然后介绍了中国证券投资重点区域市场运行形势。随后,报告对中国证券投资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最后分析了中国证券投资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预测。您若想对证券投资产业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证券投资行业,本报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采用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数据,商务部采集数据等数据库。其中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部分行业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及市场调研数据,企业数据主要来自于国统计局规模企业统计数据库及证券交易所等,价格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类市场监测数据库。 报告目录、图表部份 第一章 证券投资相关基础概述 第一节 证券的分类

一、有价证券 二、凭证证券 第二节 证券市场相关概念 一、证券市场的定义 二、证券市场的特征 三、证券市场的结构 四、证券市场的基本功能 第三节 证券投资的特点及构成要素 第四节 证券投资的方式 一、证券套利 二、证券包销 三、代理证券发行 第二章 国际证券投资市场运行状况分析 第一节 全球证券投资市场运行分析 一、全球证券市场运行新特点 二、全球金融市场买单次贷危机 三、全球金融竞争状况分析 四、世界经济与证券各国先行指标加速回落 第二节 美国证券投资市场发展分析 一、美国证券投资市场结构 二、美国证券投资市场监管机构分析

中国投资环境评价调查问卷

.贵公司所在地区:(请在所选答案前的代码画圈,下同) 、沿海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含辽宁).贵公司所从事的行业: 、农林牧渔业、制造业 、服务业、其他(请注明) .贵公司最大外方股东的国别或地区: 、港澳台、东南亚国家、韩国 、日本、美国、欧盟国家 、其他国家或地区 .贵公司投资总额: 、万美元以下、万万美元 、万万美元、万美元以上 .贵公司注册时间是:年 .贵公司当初到中国投资考虑的主要因素是(可选项): 、开拓中国市场、建立全球生产基地 、寻求战略合作、享受优惠政策 、降低生产成本、利用本地资源 、其他(请注明) . 贵公司是通过何种方式来中国投资的(单选): 、自己考察后选定、当地政府招商引资 、他人或企业推荐、在已有项目基础上投资新项目 、受同行业或关联行业带动、其他(请注明)

.请您分别对目前中国大陆及贵公司所在地区投资软环境的总体状况作一评价:(用打分表示, 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是: 改善或恶化体现在哪些方面: .请您就贵公司所在地区的生活环境作一评价:(用打分表示,最满意分、最不满意分,请在 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是: . 请您就中国大陆及贵公司所在地区的经济环境作一总体评价:

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是: . 请您就中国大陆及贵公司所在地区的物流环境作一总体评价: 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是: . 请您就中国大陆及贵公司所在地区的金融及社会中介环境作一总体评价: 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是: . 请您就中国大陆及贵公司所在地区的竞争环境作一总体评价: 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是: . 请您就中国大陆及贵公司所在地区的社会信用体系环境作一总体评价:

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是: . 请您就中国大陆及贵公司所在地区的产业配套环境作一总体评价: 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是: . 请您就中国大陆及贵公司所在地区的技术创新环境作一总体评价: 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是: . 请您就中国大陆及贵公司所在地区的口岸环境作一总体评价: 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是: .请您就贵公司所在地区的政府政务环境作一总体评价:

2013年中国肝素市场调研及投资分析报告

第一:中国产业洞察网研究员对市场调查报告的解读

第二:什么样的市场调查报告才是合格的? 第三:什么样的市场调查报告对肝素行业有价值? 第四:肝素市场调查报告目录结构 第五:肝素市场调查报告常见问题有哪些? 第六:肝素市场调查报告特点 第七:市场调查报告撰写的五要素是什么 中国产业洞察网研究员对市场调查报告的解读 市场调查报告是开展一切咨询业务的基石,通过对特定行业的长期跟踪监测,分析行业需求、供给、经营特性、获取能力、产业链和价值链等多方面的内容,整合行业、市场、企业、用户等多层面数据和信息资源,为客户提供深度的行业市场研究报告,以专业的研究方法帮助客户深入的了解行业,发现投资价值和投资机会,规避经营风险,提高管理和运营能力。 市场调查报告是对一个行业整体情况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包括行业生命周期、行业的市场容量、行业成长空间和盈利空间、行业演变趋势、行业的成功关键因素、进入退出壁垒、上下游关系等。 准确来说是通过对大量一手市场调研数据的深入分析,全面客观的剖析当前行业发展的总体市场容量、市场规模、竞争格局、进出口情况和市场需求特征,以及行业重点企业的产销运营分析,并根据各行业的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各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准确分

析与预测。帮助企业了解各行业当前最新发展动向,把握市场机会,做出正确投资决策和明确企业发展方向 什么样的市场调查报告才是合格的? 市场调查报告的核心目标主要有两点: 其一:让项目发起方自己明确项目运作模式与经营计划; 其二:用于引资或者企业长期发展战略规划 因此,市场调查报告的质量标准也要围绕有效实现这两个目标来衡量。 我们认为,一份合格的市场调查报告至少应注意如下几点: (1)产品与服务介绍清晰准确; (2)商业模式清晰 (3)目标市场分析清楚 (4)本项目的目标市场定位有效 (5)团队组合具有能实现计划书所称之目标的能力与要素 (6)资金运用合理,现金流分析令投资人信服 (7)项目估值合乎行业规矩,要为投资人安排合理 (8)项目风险分析详细,风险规避措施合理有效 (9)文字处理精要准确,错误的地方要少,包装简洁大方,体现认真之精。

中国投资环境分析

中国投资环境分析 影响投资目标实现的因素是纷繁复杂的,但总体来说,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一共有两部分组成 (一)对东道国一般投资环境评价的指标体系基本建设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 直接投资-更新改造投资 投资-流动资产投资信贷投资 信用投资- 间接投资-信托投资 证券投资-债券投资 股票投资 (二)对东道国某一地区投资环境评价的指标体系 这一指标体系包括政治因素,经济因素,物质技术因素,社会因素,地理因素等五大重要因素。 本篇对于中国投资环境分析的报告就将从中国当前的政治因素,经济因素,物质技术因素,社会因素以及地理因素这五大因素来分析。 中国吸引外资的历史和现状 引进外资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一个重要内容,外资经济已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经济增长不可或缺的推动因素。 我国的外资引进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开创阶段,从1979年至1982年;1983年至1986年是调整与发展的第二阶段;第三阶段是1987年至1991年高速增长阶段;1992年以后我国的外资引进就进入了持续,协调,健康发展的第四阶段。虽说我国在利用外资方面还存在着不足,比如利用外资项目的规模小,技术含量低,外资的投向结构不合理等。但是,中国还是吸引了大量的外资。在2001到2002年,中国吸引的FDI(外国直接投资)分别比上一年增长了11.5%和12.6%。2003年吸收的535.05亿美元的外资水平位居全球第一,2004年创出606亿美元的新高,约占世界总量的9.8%。2006年,我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数据: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1485家,同比下降5.76%;实际使用外资

金额694.68亿美元,同比下降4.06%。其中:全国金融领域(银行、保险、证券J新批设立中外合资银行、保险公司、基金管理公司12家,同比下降33.33%,实际使用外资金额64.47亿美元,同比下降46.64%。2007年lO 月16日,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发布了(2007年世界投资报告——跨国公司、采掘业与发展>。报告指出,2006年,中国吸收外国直接投资695亿美元,比2005年的724亿美元下降了4%,在全球接受外国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和地区排名中由第三位下降至第五位。从该报告看来,我国在吸引外资的地位趋于下降。虽然有所下降,可是近年来由于世界经济形势并不是很乐观,而中国对于外来投资的政策越来越完善,中国对外资的吸引力也在日趋增强。在2015年我国吸收外资的规模再创新高,当年全国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万6575家,同比增长11.8%;实际使用外资金额7813.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4%。不仅外资规模和金额有所增长,外资的质量也不断提高,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比如,外商投资企业的平均投资强度进一步提高,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达到17.3%,在全国总量中的比重为61%。高技术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9.5%。钢铁、水泥、电解铝、造船、平板玻璃等国内市场产能严重过剩的行业基本上没有批准新设外资企业。此外,自由贸易试验区引资聚集效应凸显。在这些增长的外资当中,全球500强跨国公司表现非常活跃,纷纷新设企业或者追加投资,德国奥迪、大众、戴姆勒、汉莎航空,意大利菲亚特,瑞典沃尔沃,韩国现代、起亚汽车、三星电子,日本电气硝子、普利司通、伊藤忠商事,美国英特尔、克莱斯勒等跨国公司,都有所投资或增资,单项金额都超过1亿美元。 中国投资环境分析 政治因素: 1.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党制度,是由共产党执政,以广大劳动人民利益为根本利益的国家。政治稳定,社会安定,中央政府对于外来投资的项目是十分支持的。 2.我国对外资给予了优惠和限制两种政策。首先在优惠政策方面,我国现行的税法制度对外资的吸引力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企业所得税的税率降低至25%;二是对现有的外资企业给予过渡期的照顾;三是外资若进入我国鼓励发展的产业或区域,将享受到力度更大的政策优惠。与此同时,为了保证引资收益和国民经济的独立性,我国政府还在许多方面对外资给予限制,比如外商在合资企业中的股权比例要求,外汇要求或者直接限制外商在某产业领域进行投资等。在2015年我国新颁布了外商投资的产业导向目录,进一步开放了制造业,一些服务业甚至也缩短了限制的清单,这使得中国的投资环境对外更具优势。 3。中国对外来投资立法更加完善。中国采取了开放的、欢迎的、以鼓励为主的态度对待外商投资,以顺应经济发展规律的积极作为来谋求经济学意义上的多赢局面。在加入了世贸后,中国突出注重以立法手段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表现在:首先,从单纯依靠惠政策优惠,转向主要依靠市场优化,即创造优越的投资环境来吸引外资;其次,在拓宽外商投资领域和扩大利用外资规模的同时,积极提高利用外资的效益,把外商投资引导到我国急需发展的产业上来,促进外商投资结构的优化,使外商投资与国民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更好地衔接。 2012年我国对外资实行了较大力度的税收优惠政策: 一,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方面的税收优惠政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