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孔发泡材料体系及挤出发泡 华南理工大学彭响方
- 格式:ppt
- 大小:27.45 MB
- 文档页数:67
挤出机T型机头三维有限元模拟
麻向军;彭响方;孙树秋;童玉宝;赵军
【期刊名称】《广东塑料》
【年(卷),期】2006(000)005
【摘要】利用Polyflow软件对一种T型机头内的熔体流动现象进行了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模拟计算得到的流动均匀性指数与解析解十分接近.并对熔体在机头中的速度场和压力场进行了分析.
【总页数】3页(P61-63)
【作者】麻向军;彭响方;孙树秋;童玉宝;赵军
【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工业装备与控制工程学院,广州,510640;华南理工大学工业装备与控制工程学院,广州,510640;华南理工大学工业装备与控制工程学院,广州,510640;华南理工大学工业装备与控制工程学院,广州,510640;华南理工大学工业装备与控制工程学院,广州,51064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32
【相关文献】
1.异向双螺杆挤出机机头模具内三维流场的数值模拟 [J], 王晓瑾;李志敏
2.用Solidworks 2001Plus制作挤出机机头三维模型 [J], 田军涛
3.L形片材挤出机头流道压力分布三维有限元分析 [J], 宿果英;杨卫民;丁玉梅
4.胎面双复合挤出机机头流道压力分布三维有限元分析 [J], 夏巍;贺建芸;程源
5.L型片材挤出机头流道速度分布三维有限元分析 [J], 宿果英;杨卫民;丁玉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聚合物挤出微发泡过程数值模拟聚合物挤出微发泡是一种重要的制备方法,能够制备具有高比表面积和空隙率的多孔聚合物材料,因此在纳米生物医学和纳米催化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现有的制备方法存在一些局限性,如产生较大的孔隙尺寸分布和不可避免的密度梯度,这些局限性往往影响了材料的性质和应用。
因此,探究聚合物挤出微发泡过程的物理机制,优化制备方法,对于制备高性能的多孔聚合物材料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聚合物挤出微发泡过程的数值模拟方法及其在制备多孔材料方面的应用。
聚合物挤出微发泡是一种通过向聚合物溶液中注入气体或在挤出过程中引入气体的方式实现的制备方法。
在挤出过程中,气体逐渐释放,在聚合物混合物中形成微小气泡,并随着挤出过程一同成型。
由于气泡的增加和聚合物溶液的减少,孔隙逐渐形成,形成多孔聚合物材料。
数值模拟方法是研究聚合物挤出微发泡制备的重要手段之一。
其中,CFD模拟(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是一种基于流体力学原理的数值模拟方法,能够模拟气体在流体中的流动、传热等物理过程。
在聚合物挤出微发泡过程中,气体的流动和在聚合物溶液中的行为对于孔隙形成和大小密度的分布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采用CFD模拟方法可以对聚合物挤出微发泡过程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
针对聚合物挤出微发泡过程的CFD模拟,一般采用多相流动模型。
在多相流动模型中,将流体系统视为由两个或多个相组成的物理系统,通过二方程模型、VOF模型、DEM模型等实现气相和聚合物溶液相互作用。
其中,刚性粒子法(DEM)是一种常用的多孔媒体建模方法,可在液相和气相之间进行耦合。
DEM模型主要基于粒子间相互作用力,对于聚合物溶液的流动和细胞构造分析有重要意义。
此外,通过CFD-DEM耦合方法,还可以对聚合物微发泡过程进行多尺度数值模拟,更好地探索聚合物多孔材料的制备机制和物理特性。
CFD模拟及其耦合方法不仅在制备多孔聚合物材料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也被用于设计和优化聚合物挤出微发泡设备。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新技术研究中的指导作
用
瞿金平;彭响方
【期刊名称】《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1(003)001
【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各门具体科学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技术的发展就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下进行的.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技术是多学科的交叉和综合,在研究和开发过程中需要处理好几种辩证关系:加工条件、高分子材料结构和制品性能三者之间的关系;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加工设备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等.
【总页数】6页(P25-30)
【作者】瞿金平;彭响方
【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聚合物新型成型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广东,广
州,510640;华南理工大学,聚合物新型成型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广东,广
州,51064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0-0
【相关文献】
1.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节能降耗新技术及设备 [J], 瞿金平;冯彦洪;何和智;晋刚;曹贤武
2.虚实结合教学模式在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实验改革中的应用探讨 [J], 张海琛;罗杰;高永辉
3.3D打印在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实验中的探索 [J], 赵彦芝;杜方凯
4.三维打印快速成型技术在高分子材料加工中的应用 [J], 邓亚峰;郭晓丽
5.“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新技术及新理论”教育部创新团队通过验收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课题名称:微孔发泡成型研究进展系别:轻化工工程系专业:__ 高分子材料应用技术__ _班级:10工艺试点学生姓名:王强指导教师:董奇伟摘要微孔发泡注射成型技术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1979年首次研制成功的微孔泡沫塑料(Micro cellular plastics)l’,21的概念和制备方法发展而来。
同时制备微孔发泡塑料可采用相分离法、单体聚合法、超临界流体沉淀法、超饱和气体法和模压法等多种方法。
并且微孔发泡成型技术具有传统工艺不具备的优点,能够大幅提高尺寸精度,减少产品应力等等,从而能够节约原材料,提高生产效率。
关键词:微孔发泡塑料,制备方法,发展历程目录1引言 1 2.微孔发泡塑料的制备方法 2 2.1相分离法 2 2.2单体聚合法 2 2.3超临界流体沉淀法2.4超饱和气体法2.5模压法2.6其他制备方法3.微孔发泡注塑制品的性能及应用4.结论致谢 (20)参考文献 (21)附录 (22)1.引言这篇文章针对一种全新的聚合物注射成型工艺一微孔发泡注射成型技术进行了研究,微孔发泡技术拥有传统工艺不具备的优点,能够大幅度减少制品重量、提高尺寸稳定性、减小产品变形等,此外它对注塑机所需的注射压力和锁模力吨位的要求也更小,甚至不需要保压阶段。
目前国内外对微孔发泡注射成型机理研究的可见报道还极为少见,因而对该技术的成型机理进行研究显得很有必要。
微孔发泡注射成型技术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1979年首次研制成功的微孔泡沫塑料(Micro cellular plastics)l’,21的概念和制备方法发展而来。
微孔泡沫塑料是指泡孔直径为0.1一10pm,密度在1护~101,个/cm甲之间的一种新型泡沫塑料.成型微孔塑料的一般要求包括:形成聚合物材料和物理发泡剂的单相溶液,并使溶液经历一个热力学不稳定状态以产生大量的成核点。
微孔泡沫塑料具有优越于一般泡沫塑料的力学性能,由于微孔的尺寸比塑料中原有的缺陷或微细裂缝小,因此微孔的存在不会降低塑料的强度,相反它能使原来存在的裂缝尖端钝化,从而改善塑料泡体的力学性能。
华南理工大学研制出世界首个有序大孔-微孔MOF单晶材料佚名
【期刊名称】《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18(46)11
【摘要】2018年1月12日,国际顶级学术期刊《Science》在线发表了华南理工大学作为第一单位的研究论文《Ordered Macro-Microporous Metal-Organic Framework Single Crystals》(《有序大孔-微孔金属有机骨架单晶》).其中,华南理工大学沈葵副研究员为论文的第一作者,华南理工大学李映伟教授与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圣安东尼奥分校陈邦林教授为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
这也是华南理工大学首次以第一单位在《Science》主刊上发表论文。
【总页数】1页(P75-75)
【关键词】华南理工大学;单晶材料;《Science》;微孔;大孔;有序;MOF;Framework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11
【相关文献】
1.孔壁富含微孔有序介孔材料的设计合成及表征 [J], 潘大海;李铁森;赵灵之;周亮;余承忠;鲍晓军
2.有序大/微孔MOF单晶材料:延伸多孔材料领域 [J], 李映伟;沈葵
3.单源MOF衍生具有三维有序大孔结构的氮掺杂碳包覆铁-氮合金复合材料用于高效氧还原 [J], 吕雅茹;翟雪静;王珊;徐虹;王锐;臧双全
4.微孔-大孔双孔结构β沸石材料的构筑规律 [J], 王星东;王亚军;董安钢;唐颐
5.我研制出世界首个有序大孔-微孔MOF单晶材料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PP/PDMS共混物的连续挤出发泡成型
吴清锋;周南桥;翟丽;Chul B.Park
【期刊名称】《塑料科技》
【年(卷),期】2009(37)2
【摘要】用二氧化碳作为发泡剂,利用串联发泡挤出系统研究了聚丙烯(PP)/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混合物的膨胀比及泡孔密度,同时用马来酸酐接枝PP(PP-g-MAH)作为增容剂来提高PDMS与PP的相容性。
结果表明,混合物的最大膨胀比可达25倍,而纯PP的最大膨胀比只有8倍。
另外,与纯PP相比,混合物的泡孔密度显著提高(尤其是在低发泡剂浓度时)。
【总页数】4页(P39-42)
【关键词】聚丙烯;聚二甲基硅氧烷;挤出发泡;膨胀比;泡孔密度
【作者】吴清锋;周南桥;翟丽;Chul B.Park
【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聚台物新型成型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广东广州510640;多伦多大学微孔塑料制造实验室,加拿大多伦多M5S 3G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325.14
【相关文献】
1.PP/PDMS共混物连续挤出发泡成型研究 [J], 王明义;周南桥;胡军;许佳润;晏梦雪
2.PP/PDMS共混物连续挤出发泡成型研究 [J], 王明义;周南桥;胡军;许佳润;晏梦
雪
3.PP/PDMS共混物连续挤出发泡成型研究 [J], 王明义;周南桥;胡军;许佳润;晏梦雪
4.PP/PDMS共混物连续挤出发泡成型研究 [J], 王明义;周南桥;胡军;许佳润;晏梦雪
5.LH-PP/Nano-clay共混挤出的发泡成型 [J], 王明义;纪莲清;马军;周南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关于召开“2008微孔发泡和低发泡塑料成型技术研讨会”的
通知
佚名
【期刊名称】《塑料科技》
【年(卷),期】2008(36)5
【摘要】各有关单位:我国塑料工业持续高速发展,2007年合成树脂的表观消费量已接近5000万吨/年,随着市场对塑料制品需求的扩大,特别是在建筑材料、汽车部件、电子电器等行业中,
【总页数】1页(P73-73)
【关键词】微孔发泡;低发泡;塑料成型;研讨会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
【相关文献】
1.微孔发泡塑料注射成型技术及其新进展 [J], 彭响方;刘婷;兰庆贵;周南桥
2.微孔发泡塑料挤出成型中聚合物—气体均相体系形成研究 [J], 李开林;彭玉成
3.超临界CO2发泡成型微孔塑料的原理和研究进展 [J], 朱亚峰; 李及珠
4.塑料注射成型新技术——微孔发泡技术的应用 [J], 周志民;李晓艳;马骏骄;李闯
5.关于召开“2008微孔发泡和低发泡塑料成型技术研讨会”的通知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生物可降解聚合物多孔支架的制备研究进展经鑫;彭响方【期刊名称】《中国塑料》【年(卷),期】2012(000)002【摘要】The key issue in the tissue engineering is to apply biodegradable polymers to produce three dimensional scaffolds with certain shapes, highly interconnected structure, and excellent mechanical properties. The fabrication methods and hotspots of scaffolds in recent years were reviewed in this paper. The future prospect of the porous scaffolds based on biodegradable polymer was also discussed.%组织工程的关键技术之一在于运用生物可降解聚合物制备出具有特定结构、内部连通性好并具有良好力学性能的三维多孔支架,本文对近几年来制备支架的方法以及研究热点做了综述,并对组织工程用生物可降解聚合物多孔支架的发展方向做了展望。
【总页数】6页(P1-6)【作者】经鑫;彭响方【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聚合物新型成型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聚合物成型加工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40;华南理工大学聚合物新型成型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聚合物成型加工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4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321;Q813【相关文献】1.生物可降解多孔支架的研究进展 [J], 马爱洁;杨青芳;梁威;祖恩峰;薛丹2.用NaHCO3/Na2CO3粒子作致孔剂制备聚合物多孔支架 [J], 申雄军;阮建明;周忠诚;张海坡3.组织工程用聚合物多孔支架的制备技术 [J], 陆蓉;李世普;闫玉华4.超临界流体技术制备生物可降解聚合物/药物纳米微粒研究进展 [J], 詹世平; 丁仕强; 王卫京; 李鸣明; 赵启成5.组织工程用可生物降解聚合物多孔支架制备方法研究进展 [J], 吴述平;龚兴厚;张裕刚;周正难;陈诗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