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本壮介的建筑新秩序剖析
- 格式:ppt
- 大小:8.09 MB
- 文档页数:46
建筑思潮报告——解读藤本壮介与House N日本建筑师在当今的建筑界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是不可小视的,从最早的建筑之父丹下健三到现在刚获得2013年普利兹克奖的伊东丰雄,建筑师在日本人才辈出。
他们“新陈代谢”的思想影响和培养了许多人才,日本人独特的自然观也影响了一代代日本建筑师,他们认为,今天建筑的根本问题是自然与人的关系问题,传统西方世界,建筑强调人的理性,强调征服自然,而日本人自古强调“我”与“自然”的平等,其实更强调人是自然的一部分。
由于这个思想,日本一代代建筑师都试图创造渗透和流通的空间,因为这样的空间能使室内外,建筑与自然融为一体。
黑川纪章的“利休灰”思想,妹岛和世的“透明性建筑”还有隈研吾的“消隐性建筑”都是试图将建筑融入环境,融入自然的思想。
作为日本建筑界的后起之秀—藤本壮介通过暧昧空间的创造,也试图将建筑融入城市,融入自然。
藤本壮介是日本新生代最有才华的建筑师之一。
藤本壮介经常用“原始”形容他的作品。
他把建筑实践看成是探索世界和人道的一种方式。
藤本壮介在建筑界主要的理论成就是他对于建筑产生本源的研究,他提出了一个重要的理论,即原始的未来建筑,藤本壮介认为未来的建筑应该回到它产生的起点,即回到人们对建筑的基本需求上,需要从懂人的角度来进行对过去和未来进行自省,建设未来的时候需要考虑过去,这样才能创作与众不同的建筑。
人类最早的居所是巢居和穴居,藤本认为巢居对于人们的居住来说具有很强的便利性,而穴居则具有自己的特点,在这些原始建筑中,里面没有建筑、家具之分,没有墙。
这是受到类型学的思想,以古代“巢穴”为原型来创造建筑和空间。
藤本壮介暧昧空间的处理方法也是基于这种原始建筑的思想。
而且,藤本壮介本人也学习了柯布西耶的思想,对他很崇敬,所以他的建筑外立面也是使用最简洁原始的白色素混凝土,对这种原始不加修饰的材质也说明藤本壮介对“原始的未来建筑”的执着追求。
藤本的一系列作品也清楚地揭示了他在建筑创作领域中的崭新座标系,或说建筑的关键词:1、暧昧的秩序2、如同洞窟般、没有意图的场所3、既分离又连结的空间—作为一种距离感的渐层场域4、是住宅同时也像都市般的场域5、当住宅与市街、森林还未分开之前的情境6、居住在暧昧的领域当中从藤本壮介创作的关键词中我们可以看到,藤本壮介的这些思想其实是对现代建筑或者是一般建筑非黑即白的“二元论”的否定,对于藤本壮介而言,House N可以延伸至一条街、一座城,甚至代表这个无限的世界,“因为整个世界本就是由无限的嵌套组成。
D oors & W indow s应用与实践浅析慕本壯介对建筑材料的非常规运用陈舒含重庆大学摘要:藤本壮介作为日本新锐建筑师,对建筑理论与设计实践有独到的见解。
但尽管设计实践良多,却极少涉及建筑技术层面。
文章从建筑材料的非常规运用角度出发,分析藤本壮介的技术策略,并试图展示其运用建筑材料与表达建筑理念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藤本壮介;建筑材料;非常规;新的普遍性1前言藤木壮介作为日木当代建筑理论与设计实践中的先锋人 物,作品具有极大的冲击力。
其作品可粗略分为两类。
一类 是作为日木建筑师对传统建筑的回应;另一类则带有藤木自 身的特色,体现了其“弱建筑”理念,后者常表现出不同寻常的 形态。
两类建筑无论形态还是理念均差异明显,但从建筑技 术层面分析有一定的相同点,即建筑材料的选择和运用方式 均为建筑理念服务。
而因建筑理念不同,前者界面纯浄,体块 分明,材料相对常规。
后者建筑材料充分体现了藤木独特的 设计理念,有明显的非常规运用。
2材料运用与“弱建筑”理解藤木对材料的运用必先理解“弱建筑”理念,即放弃 强加于人的建筑功能界定的退让型设计“弱建筑”以使用者 的人际关系及空间与人的相互作用来引发建筑空间形式多 样性的产生,从而使空间具备可再造性和可选择性。
在此过 程中,藤木主张回归原点'通过研究人的行为和对原始状况的分析,他试图创造一种能被理解和记忆的“未来的原初 景观”[2]。
即“我想返回到事物的木质,创造现在虽然没有,但 应该存在的那种创新性和必然性融合起来的建筑。
”。
因此 出现了材料的非常规运用。
可以说,材料的非常规运用与“弱 建筑”和“原始的未来建筑”这点密不可分。
3材料的非常规运用前文已提到藤木的两类建筑。
前者藤木常使用混凝土与 玻璃的组合以回应地方性的传统[3]。
但这种方式趋于常规,材 料运用未脱离传统。
后者中材料不仅起支撑或装饰作用,还 表达了材料自身特性在建筑中的可能性。
即“设计师只需在 同一个事物中寻找不同的表现手法,即有可能创作出让人安 心的同时又拥有对外面世界的新鲜感”。
藤本壮介的生态设计理念藤本壮介是一位日本的生态设计师,他的生态设计理念独特而深刻,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及可持续发展。
以下将介绍藤本壮介的生态设计理念。
首先,藤本壮介认为设计应该从自然的角度出发,尊重自然的规律和原则。
他认为自然是最完美的设计师,拥有复杂而精确的生态系统,通过借鉴自然中的原理和结构,可以创造出更有效的设计方案。
他提出了“生态学解析”的概念,即通过深入研究自然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将其运用到设计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其次,藤本壮介注重设计的生态循环。
他提出了“循环生态设计”的概念,主张通过设计创造出更好的生态系统,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例如,他设计了一个名为“摩天洞”的项目,通过在建筑物的内部设置植物和绿色空间,实现室内和室外的循环往复,提高能源效率和空气质量。
此外,藤本壮介关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他认为城市是现代社会最关键的环境问题之一,需要通过生态学的角度来重新审视和设计。
他提出了“城市生态设计”的概念,主张通过增加绿色空间、提高建筑物的能源效率、改善交通系统等措施,实现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他的一些项目,如东京都温暖岛设计、德阳会展中心绿色化改造等,都是在城市环境中落地实施的生态设计方案。
最后,藤本壮介强调设计要注重人类的幸福和健康。
他认为设计不仅仅是为了美化环境,更应该关注人类的福祉。
他提出了“生态共生”概念,即通过创造舒适、健康和可持续的居住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他的一些项目,如日本大石寺的景观和生态修复项目、新加坡Gardens by the Bay等,都是在保护自然生态的同时,提供人们与自然互动的场所。
藤本壮介的生态设计理念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注重生态循环、城市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福祉。
他通过深入研究自然和生态系统,将其运用到设计中,创造出更优秀的设计方案,为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019·01一、研究背景在之前的研究中,对藤本壮介建筑作品研究的文献并不少。
比如傅志前、舒珊的《暧昧秩序的演绎———藤本壮介建筑作品解读》一文中通过对藤本壮介的建筑设计作品进行分析,来展示藤本独特的建筑设计思想和设计手法;李彦伯的《动人的暧昧———浅析藤本壮介的建筑思想》解析了藤本的设计哲学思想以及设计策略,并以此探寻社会文化对建筑师作品的影响;杜小辉、翟炳博的《弱建筑:住在暖昧的空间里———藤本壮介作品解读》多角度地剖析藤本的建筑思想弱建筑的核心内涵。
但目前大多的文献主要偏向于他的建筑思想及理论方面,而探析其建筑作品透明性的相关研究并不多。
对于建筑师作品的解读需要通过表面形式,了解建筑师的思想及其作品的设计过程。
以往对藤本壮介建筑作品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其建筑思想方面。
在本文的研究上,主要依据作品分析、文献研究等方法,探讨藤本壮介建筑作品中的透明性特征,对理解藤本建筑中所蕴含的设计思想和深层文化背景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藤本壮介简介藤本壮介(图1),于1971年出生于北海道,1994年毕业于东京大学建筑系,2000年创建了藤本壮介建筑师事务所,是日本新生代的建筑设计师之一,他的建筑理念和作品引起了国际建筑界广泛的关注。
代表作品有Primitive Future House 、情绪障碍儿童短期治疗中心、T House 、N House 、武藏野美术大学图书馆、Tokyo Apartment 、最终木屋等。
他崇尚柯布西耶,并以柯布西耶提出的多米诺系统为出发点对现代主义建筑进行批判性思考。
但其设计思想却与之相悖,强调建筑与人的关系,人与空间的互动以及人在空间中的体验,将人作为创造性的主体对空间进行设计。
扬·盖尔在他的著作中指出:“仅仅创造出让人们进出的空间是不够的,还必须为人们在空间中活动、流连,并参与广泛的社会及娱乐性活动创造适宜的条件。
”也体现出了这一点。
2003年藤本壮介发表的《原始的未来》中提到五点未来建筑的特征:1.作为场所的建筑;2.体现某种局限性的建筑;3.无形化的建筑;4.局部建筑;5.间隔建筑。
藤本壮介HouseN案例分析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学号:姓名:专业班级:指导教师:成绩:2016年5月目录设计师简介成长经历:藤本壮介是日本新生代最有才华的建筑师之一。
他在2000年创建了藤本壮介建筑师事务所,团队由15位建筑师、设计师、工艺师和研究员组成,同时担任京都大学、东京理科大学、昭和女子大学的客座讲师。
曾获得《建筑评论》大奖,2008日本建筑家协会大奖,2008巴塞罗那世界建筑节一等奖,2009年《Wallpaper》奖。
藤本壮介经常用“原始”形容他的作品。
他把建筑实践看成是探索世界和人道的一种方式。
设计理念:在上大学之初,藤本原先更想成为爱因斯坦般的物理学者。
由于爱因斯坦对于时间与空间有着异于常人的解读,也曾提到过空间与密度随着速度与时间因素而扭曲变形的论述,因此这份对于空间的特殊解读方式让藤本为之深深着迷。
虽然藤本后来转为专攻建筑,不过这份深受物理学影响所产生的(空间思维)却早就已经体质化在藤本的身上。
另一个对藤本影响深远的是与东京这个高度复杂的复合性都市的接触。
相对于藤本故乡北海道那片宽阔的大地,东京这个复杂纠葛的现实环境带给藤本决定性的震撼,同时也让他发觉都市所这个复杂体系中的无穷魅力。
例如藤本在东京的住处周遭盖了一大堆房子,让来自北海道大自然当中的他感到无比新鲜,并觉得舒适而饶富趣味。
这样的人工环境仿佛就像是自然形成的模样。
[2]创作关键词:在人造环境与大自然的空间缩与放的实际体验当中给予藤本许多启示,特别是对于(复杂体系)之逻辑的领悟。
藤本指出(空间就是一种关系性),而空间/建筑也可以看做是依循着局部的规则与秩序所(长)出来的结果。
建筑基本情况建筑的钢筋混凝土基地面积:㎡建筑面积:㎡设计时间:2006-2007施工时间:2007-2008“HouseN位于日本大分市的一个传统居民小区,该建筑有三层墙体,外层将整个别墅和花园包裹其中,为了不影响花园的光照,墙体所有的面都开着大大的窗户,在降低街外日常生活的喧嚣之外,还不会跟外界产生隔阂。
藤本壮介“HOUSE NA”建筑的空间研究及思考日本建筑师藤本壮介在安静的东京郊区为一对年轻夫妇设计了一栋概念相当前卫的住宅——House NA,其高透明度对比周遭典型的混凝土日本密集住宅区相当显眼,它以树的概念发展空间。
笔者与小组成员则采用亚克力、木棍等材料通过1:100的图纸比例来重新搭建模型,以此来进一步深入研究建筑空间的丰富性和发展性。
首先,建筑通体呈透明轻巧质感,材料本身主要以钢结构和透明玻璃组成,不但从视觉上减轻人们的视觉压力,心理上也能夠感觉到轻松。
整个建筑很好的与周围环境相融合,虽然独特前卫,但并无给人突兀之感。
这种建筑空间放在当下千篇一律的城市建筑当中,是有很大启发性的。
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精神压力却在逐渐加大,而我们的建筑空间则直接影响我们生活的感受,所以对于新型建筑空间的研究是很有意义的。
所有建筑在某种意义上都是一个单间,一个空间变形、波动、创造的场所。
基于这种认知,建筑的内部空间并没有设置隔墙,在业主有需求的时候,可以通过帘布的方式提供私密性。
这样一来,房子可以被看做一个单独的房间,也可以被看做是多个房间的集合,建筑师将此描述为分离和连贯的统一体。
就像树木的树枝一样,他们之间没有完全的气密性隔离,而是以一种相对关系发生了联系,上边的空间可以听到来自下边的声音,可以从一个树枝跳跃到另外一个树枝上,在不同树枝上的人,可以进行语言交流等等。
使空间变得更为有趣和丰富。
在藤本的建筑设计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柯布西耶的影响痕迹—自由渗透的空间和简洁纯净的外观都有着这位建筑大师的影子,但相比柯布西耶更多地从社会和城市的宏观角度考虑建筑的存在方式,藤本壮介的设计则完全是从建筑使用者的视角出发的。
他说:“好的建筑不是说要让所有人都觉得好,而是要让居住在其中的业主或实际使用者能够喜欢,也让其他人在看到的时候能发现建筑所可能拥有的新形式,启发他们对未来的建筑提出新的要求。
”在配合当地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基地条件的基础上,贴合业主的实际喜好和需求,是藤本壮介在所有设计中考虑的头等大事。
深度解读⾛近藤本壮介SouFujimoto(深度好⽂)藤本壮介Sou Fujimoto被誉为⽇本新⽣代最有才华的建筑师之⼀以“原始、未来、暧昧”发起⽇常诗学式的⾰命以极具破坏性的原初思维⽅式探索未来居住的可能性重构⼈与⾃然的关系找回⼈类居住的最原初的状态今天,迈丘⼩编就带您深⼊了解他个⼈简介藤本壮介出⽣于1971年,1994年毕业于东京⼤学建筑系,是⽇本新⽣代最有才华的建筑师之⼀。
他在2000年创建了藤本壮介建筑师事务所,团队由15位建筑师、设计师、⼯艺师和研究员组成,同时担任京都⼤学、东京理科⼤学、昭和⼥⼦⼤学的客座讲师。
曾获得《建筑评论》⼤奖,2008⽇本建筑家协会⼤奖,2008巴塞罗那世界建筑节⼀等奖,2009年《Wallpaper》奖。
藤本壮介经常⽤“原始”形容他的作品。
他把建筑实践看成是探索世界和⼈道的⼀种⽅式。
△芝加哥建筑双年展现实⽣活⾥,藤本壮介并⾮⾃⼩⽴志成为⼀名建筑师。
⼩学毕业时,看到⾼迪的建筑,第⼀次知道建筑设计的⼯作;⼤学选科时,喜欢的物理和科学难度增加,转⽽投奔相关学科。
直到⼤学四年级的那个夏天,当他第⼀次看到勒·柯布西耶的作品之后,他便意识到建筑是值得⾃⼰⼀⽣追逐的事业。
1994年从东京⼤学⼯学部建筑系毕业后,没有参加⼯作、也没有读研的他,做了六年‘纸上建筑师’。
那时的他,常常独⾃⼀⼈,“当年的⽇常作息就是在中午或下午醒来,吃完“早餐”开始把脑海⾥思索的建筑⽤草图表达出来,画⼀会⼉后便出门在城⾥四处闲逛。
”在⾃⼰的众多作品中,他将2013年的'Serpentine Gallery Pavilion'视为职业⽣涯的⼀个⾥程碑式作品,在这⼀项⽬中,环境与建筑、建筑与⼈、⼈与空间等等之间的关系变得微妙起来。
理念主张藤本壮介表⽰,“影响我最深的不是建筑师,⽽是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的重⼒场概念,或许是我空间中的⼀个原型吧。
空间因有物体的存在⽽扭曲。
爱因斯坦空间的存在⽅式会是⼀种新的可能性,透过这样的思考也许能够进化到下⼀个阶段。
从藤本壮介看日本建筑的“和魂”摘要:藤本壮介的建筑在创新背后,也蕴含着日本传统建筑的景色。
本文通过藤本的建筑设计实践来阐述藤本的建筑思想,进而探求藤本在建筑创新中体现的日本传统建筑的特性。
关键词:藤本壮介、“和魂”、暧昧性、弱建筑、通透性前言藤本壮介是日本著名的新锐建筑师,他以创新而闻名,并且他的建成作品在不断创新的背后,也不失日本传统建筑的味道,有些日本建筑学者称之为“和魂”,本文试图通过藤本壮介的建筑作品的分析,来发掘在他作品背后日本建筑的文化精华所在。
创新中的“和魂”形式的洗练,空间的暧昧藤本壮介比较早期的作品是N住宅,人们对这个住宅的概况就是“三道墙”,藤本在这个住宅中将语言简化到了极点:通过最外一层墙来维合成庭院,第二道墙形成了房子,而第三道墙围合成了需要的小空间,仅此而已。
仅仅是凭借着三道墙就完成了庭院、房间、私密空间的限定。
(如图2-1)这种简化也正是日本传统建筑的特点之一,在日本人的意识之中,自己是一个土地和资源的极其有限的国家,因此在建筑方面也很重视用简化的手法来达到所追求的空间、形态所追求的复杂的效果。
日本最早点的建筑原型——鸟居就是一个例子,通过用一根横梁穿过两个立柱这一简化凝练的语言完成了空间的划分和限定。
虽然他和中国牌坊那错落的斗拱和纷繁的彩画比起来可以说是有些“简陋”了,但是它在空间上的意义乃至给人的美感却很强。
也正是受到这种文化的影响,他的作品十分简洁,没有冗余装饰,但所却可以形成完善的功能,空间也有种独特气质。
虽然建筑的材料功能用途等都不同于传统日本建筑,但现代建筑外表下面,而不失“和魂”。
空间的多样性藤本壮介的另外一个建筑叫做终极木屋,其实就是一个旅游中途的休闲点,而在这个小房子中藤本突发奇想,利用350mm×350mm的木材为原料,通过木材直接的相互搭接,叠放,他们不只是支持结构,同样也是维护结构,形成了地面、天棚、座椅、窗户等等,最终形成了一个简单却又丰富空间。